登陆注册
1292900000003

第3章 王蒙(2)

王蒙的人生神往的是大海。大海的特点是它的变化无穷,它的宽广无际。变化无穷则多姿多彩,永不重复,让人百看百听而不厌;宽广无际则可容纳百川,让人心胸开阔开朗而不窄。王蒙为社会的种种问题而焦虑,但在这焦虑中他也游戏。王蒙景仰崇高,但也同情凡俗;王蒙喜欢单纯,但又知道事物的错综复杂;王蒙不主张“过”,但也认为“不及”是缺陷;他强调文学的社会性,但又认为文学的审美性是不可或缺的;他认可美声唱法的优美,但也认为流行唱法也不错,那如诉如说似歌似话自有韵味……在王蒙那里一切都不是绝对的,诚如他自己所言:“戴上桂冠的也可能是狗屎,扣上屎盆子的也可能冤枉”,“任何人试图以真理裁判者、道德裁判者自居,以救世者自居,众人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不要随便相信他”。跟王蒙在一起是愉快的、轻松的、有趣的、长见识的。有一次,大概是苏联解体不久之后,他站在我的书房里,对着他的朋友王燎和我说,哎,现在怎么没人再唱20世纪50年代在中国流行的那些让人心醉的苏联歌曲呢?随后他就哼起了《喀秋莎》。在过去与现在之间,被他的歌声填满了。

他的妙论会使一个严肃的会议变得轻松,在钟敬文先生的九十五岁的祝寿会上,前面的人过多的介绍和客套话给人以沉闷之感。这时候王蒙说话了,他说钟老是“仁者”,为仁者寿。他说钟老能长寿,且生活质量如此高,是因为他是一个厚道的人、淡泊的人,不想整天整人的人。他说有的人整天想整人,就经常发怒,发怒会使人身上分泌出一种毒液,老发怒,老分泌毒液:毒液积累多了,肯定损害身体。钟老长寿是因为他的和气、厚道而导致身上毒液少……他的奇谈怪论引起了热烈的掌声。碰巧的是过了几天,《参考消息》登了一条与王蒙的“长寿理论”相似的医学消息。他的记忆是超人的,有一次几个人一起吃饭,不知怎么谈到我的老师启功先生,他竟然能把启功先生1978年六十六岁时所作的《自撰墓志铭》背出来:“中学生,副教授。博不精,专不透。名虽扬,实不够。高不成,低不就。瘫趋左,派曾右……”那滔滔不绝的样子,嬉皮笑脸的样子,笑容可掬的样子,像一个调皮的小学生。突然他的笑戛然而止,正经地议论说:一个能自嘲和幽默的人,是他有力量和有活力的表现,是不容易的。然后他又开始另一个新鲜有趣的话题,这时可能是一条令人焦虑的消息,或是一个令人捧腹的故事。

世事洞明,人情练达,风趣随生,幽默常有,著作等身,作品照发,拿得起,放得下,放得开,收得拢,上得去,下得来,想得飘,务得实,当作家,做研究,发还黑,步仍健,子与孙,一大群,朋与友,常相聚,王蒙没有白过六十春秋。

3.我所不认识的王蒙

余华

写完上面这个题目时,我才发现自己是第一次书写“王蒙”这个名字。在过去的很多年里,这个名字经常从我的嘴里出去过,而用手写下来则是刚刚发生的事,我突然感到这个名字陌生起来了,尤其是那个“蒙”字,让我犹豫不决,我总觉得可能是写错了,可是我又找不到一个更准确的“蒙”。

仔细一想,我对王蒙的认识也同样如此。在此之前,我几次去过他家,也在其他的场合和他一起胡说八道,他那张严肃的脸经常出现大笑,由衷和幸福地大笑。他是前辈作家中为数不多的让我感到轻松的作家。他谈吐风趣,而且分寸适当,这并不是说他说话谨慎,而是指他叙述的能力,他总是将话说到恰到好处时停止。事实上,我觉得他有时说话也不谨慎,虽然他有过很多政治斗争的经验和教训,但他从来都没有不是作家的时候,所以他经常像王蒙那样大笑,像王蒙那样信口开河。和他的作品一样,他的激情常常呼之就出,从我最早阅读的《夜的眼》,一直到近期的三个《季节》,在那些一气呵成的句式里,我看到一个作家始终饱满的激情,如同杯中盛满之水,似乎就要溢出杯外。因为叙述上控制得好,又永远是滴水不漏。王蒙是否文如其人?

何镇邦为山东《时代文学》主持一个“名家侧影”专栏,要我写这篇短文,我觉得自己是滥竽充数。我想起去年,在王蒙获得民间的“爱文文学奖”时,王朔走上讲台随口编出的贺词里有这样一句话:我是没有资格在这里议论王蒙的。

我觉得自己也同样没有资格。原先这篇短文的题目是《我所认识的王蒙》,可是我每写下一句话都要问自己:我还知道什么呢?越往下写,越是发现自己对王蒙知道得太少。何镇邦要我起码写两千字,如果我真的写到两千字,我担心会发现自己其实对王蒙一无所知。所以我决定将这篇短文的题目改成《我所不认识的王蒙》。

4.近看王蒙

何镇邦

这些年来,我有许多机会就近观照王蒙,但是一直没有为他写点什么,研究性的,批评性的,或者别的什么式的,统统没有。我也说不清为什么。可能我既不像一些理论家希望通过对作为部长的王蒙连篇累牍的“论”以至写出一部厚厚的专著而希冀得到什么,也不像某些左视的先生们那样不惜用大字报式的文字来“批”作为作家的王蒙而想捞到什么,于是就闭上了嘴,搁下了笔,什么都不说,什么都不写。但这一次,为了我主持的专栏的补白,就不能不写上一篇了。

在同王蒙不短时间的交往中,我觉得他除了才华横溢、机趣睿智、妙语连珠外,最重要的是对朋友、对同志的真诚。无论是当部长、当中央委员,还是当一个普通的作家,他都是平等待人,真诚待人。

记得1985年春天,中国作协“四大”刚开完不久,王蒙作为抓工作的常务副主席找创作研究室的几位研究人员一起聊创作情况。一位同志在说到寻根文学时谈到文化小说、大文化等当时看来颇为新鲜的概念,王蒙插问了一句:什么是文化?于是那位同志滔滔不绝地说起她所了解的“文化”的概念,有点玄,于是王蒙笑着说:行行,我明白了,您所说的是大文化,吃、喝、拉、撒、睡都算在里面……一下子把大家逗乐了,原来有些拘谨的气氛顿时变得活跃起来了。大家各自发表自己的见解,王蒙不时插话,谈得十分融洽。这就是王蒙,只要他到哪里,哪里的思想就活跃起来,气氛就融洽起来。

1985年以后王蒙当了文化部长,比较忙,我几乎不怎么找他,一方面没什么事可找,一方面也不想求他安排个什么位置。但1987年我到鲁迅文学院工作之后,却常有一些事非找他帮忙不可。一般说来,只要他做得到的,他都认真办。到国家教委备案以便成为进入系列的正规高校,是关系到鲁迅文学院发展的大事,于是我想到作为部长的王蒙。我们起草了一份给国家教委的正式报告,请王蒙转交当时担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教委主任的李鹏。于是在1987年春天的一个夜晚,我同鲁迅文学院两位年轻的同志来到当时还住在虎坊桥作协宿舍的王蒙家。他虽然十分繁忙,还是腾出一个晚上的时间接待我们,不仅答应转交报告,还指导我们对报告进行修改,并想办法做李鹏的一些工作。后来,虽然由于种种原因,方案暂时不成功,但李鹏给王蒙回了一封信,他还特意复印了一份通过秘书转交我们,有个交代。关于鲁迅文学院办学的问题,王蒙一直十分关心,到了1989年春,还提出把鲁迅文学院的行政领导权(包括人事、财政)划归文化部,业务上由中国作协指导的联合办学思路,还指示当时分管教育的副部长英若诚过问此事。鲁迅文学院有关人员还同英若诚接触了几次,讨论具体方案。可惜由于1989年春夏之间的政治风波,一切都有了大的变化,此事也就没有下文了。但对于鲁迅文学院的发展前途,王蒙是关心的,也是尽心的。

王蒙对鲁迅文学院教学工作的支持也是不胜枚举的。对为了落实他倡导的作家学者化而与北京师范大学联合举办的两期文学创作研究生班以及常年举办的文学创作进修班、研究班等,他不仅关心,且每期都抽空授课。有一次还由他牵头,组织了首都一批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为各院学生举行系列讲座,轰动一时。王蒙每次到鲁迅文学院讲课,都不是一般性地谈创作,更不是应景敷衍一下,而是认真准备,有一个颇为引人注意,信息量大,有新见解的话题。例如有一次讲的题目是《小说的可能性》,很有学术性,我们根据讲课录音整理成的文稿,还作为一篇学术论文在大学的学报上发表过。

说到王蒙的办事认真、平等待人,还不能不提到他1996年春天接受北京爱文作家文学院颁给他的第二届“爱文文学奖”的事。北京爱文作家文学院是一家民间创办的文学机构,是我一位学生主持的。创办几年来,由于认真地办了几件实事,诸如每年评选颁发“爱文文学奖”、编辑出版“爱文文丛”以及《中国当代文艺家辞典》《中国百科专家人物传集》等,在民间颇有声望。我由于难以推卸的责任,被聘担任这家民间文学院的名誉院长。这件事虽然给我带来不少麻烦和飞言,但还是乐此不疲。评选和颁发“爱文文学奖”,是爱文作家文学院每年要办的一件大事,我自然要过问并全力以赴地投入。1995年春天,当我们把首届“爱文文学奖”授予著名作家张承志并在新疆驻京办事处的小礼堂举行了隆重而简朴的颁奖仪式后,在社会上引起不小的轰动。1996年春天,我们照例进行第二届“爱文文学奖”的评选和颁发工作。经由袁鹰、李国文等十数位著名作家、评论家、编辑家组成的评委会的评选,确定王蒙为第二届“爱文文学奖”的得主。开始,我们还担心他不乐意接受这项民间的文学大奖,于是请一位青年作家去探了探口气,得知他对此表示出一种出乎意料的热情后,我才同他进行了接触。之后,王蒙不仅以获奖者身份被动地接受这个奖项,还主动地参加了颁奖仪式的各种准备工作,还抽时间到北京东郊一个不容易找到的北京爱文作家文学院的办公地点巡视,并对爱文作家文学院的工作提出了重要的指导意见。在颁奖仪式上,他表示在曾经接受过国内外几十种文学奖后对接受“爱文文学奖”这个民间文学大奖的重视和喜悦。这一切,都给我和爱文作家文学院的主持者很大的鼓舞。

我同王蒙之间,属于工作上的交往并不多,我们之间的来往大多属于朋友之间的私人交往。我同王蒙,无论是在文坛和社会上,就地位、成就和知名度来说,都不是等量级的,我们之间照说有很大的差距。但由于我们之间的交往不带任何功利性目的,于是很坦然。我们是朋友,于是就是平等的。在他面前,我丝毫没有在当权者面前常有的压迫感、局促感,而是感到从容、自然、融洽,可以随意谈笑,也可以随意神聊。我们之间的交谈,常常是无主题的变奏,也都是属于“行于所当行,止于不可不止”那种自然式的。于是,这种神聊,这种交往,带来的是相互的愉快。

正因为如此,我愿意保持同王蒙这种朋友之间的松弛的真诚的关系。尽管有的权贵提出警告,也不去理睬他,我照样到王蒙家里去,敲开他家那扇红色的但已不崭新的大门,在他那不大但舒适的客厅里聊天,到他家餐厅里喝他夫人崔大姐精心调制的并不坚硬的稀粥,或者,同他们夫妇结伴而行,到外地去“走穴”,参加一些地方性的民间文学活动。于是,我更深入地了解到一个作为作家和平民老百姓的王蒙。

从这种朋友的交往和较深入的了解中,我感受到王蒙家庭中一种和谐融洽的气氛,也发现王蒙事业成功的另一个因素——家庭营就的良好的小环境。

王蒙的夫人崔大姐是位心地善良、宽厚待人、细心周到的老大姐。她不仅悉心照料着王蒙,也关心王蒙身边众多的朋友们。我的孩子有病,在家休养。有一次我们一同到外地参加活动,我把这个孩子带去了,路上患了病,是崔大姐一路上照料他。七八年来,她一直关心着这个患病的孩子,很让我感动。崔大姐不仅是位贤妻良母,也是位未被认识的作家。她从学校退休后,不仅主持家政,而且写了不少东西,其中不仅有关于王蒙在新疆和青少年时代生活的传记性的记述,还有一些以王蒙的署名发表的短篇小说。她的文字雍容大度,亲切动人,真是文如其人。有一次聊天,王蒙说,我如能从他的文集中把崔大姐写的小说辨认出来,辨认出五篇请我吃“肥牛火锅”,辨认出三四篇请我吃烤鸭,辨认出两篇则在他家里吃便餐,当然,一篇也辨认不出来就倒请他们夫妇一顿。由于工程浩大,近年来杂事缠身,一直抽不出时间去从头至尾地翻阅《王蒙文集》,赢他一顿“肥牛火锅”。但是,他家的并不坚硬的美味稀粥倒是不必打赌就可以随时享用的。

关于王蒙的话题倒是可以再聊下去。这篇补白性的文字已经写得不短了,到此打住吧。我倒是愿意表一个态,我不满足于同王蒙聊天,还想认真读一下王蒙的作品,做点研究,尽点评论者的责任,也写上那么一篇不太长的但是有我的真实见解的《王蒙论》,也不枉同王蒙交往这一场。

同类推荐
  • 季羡林散文(名家散文珍藏)

    季羡林散文(名家散文珍藏)

    清华剑客,北大泰斗,世纪风雨赤子心。静观天地自在心,细品人间温凉,百岁老人至情至性至美之作。本书精心选取了季羡林先生所著的多篇品赏景物、回忆留学时光、述说旅游见闻、感慨人生、怀念故人等富有代表性的散文佳作,如《重返哥廷根》《月是故乡明》《表的喜剧》《马缨花》《神奇的丝瓜》《忆章用》等。从懵懂少年到历经沧桑,季羡林先生将一生的感悟寓于文字,使得这些散文作品饱含人生哲理,行文幽默风趣,真挚淳朴,平易天然。读者可以从中感受到他的至情至性,以及沉淀了将近一个世纪的人生智慧。
  • 中国就像棵大树

    中国就像棵大树

    中国就好比这一棵树,虽被斩伐了许多枝条,但是新生出来的比原有的更多,将来成为比原来更大的大树。中国将来也能成为比原来更强的强国。
  • 我该怎样爱你,先生

    我该怎样爱你,先生

    本书是畅销书作家韩梅梅自选集,书中作者通过自身感悟和经验分享了爱人之间和谐相处的心得和秘密。从一个侧面分析了男人和女人如何相识、相爱、相处。男人是和女人是完全不同的生物,男人是用来证明爱情的东西。经过千万次的研究和分析,还是不太懂的东西。他们说出“我爱你”的频率要远远少于女人。在女人发火的时候,他们总是沉默不语,讨厌吵架,害怕纠缠。有时候宁愿被拒绝,也不愿被讨好。不愿意费尽脑筋去猜你的心思。讨厌别人告诉他该怎么做。对温柔的声音很敏感。受尊重,比被爱更重要。男人其实比女人所想的更渴望安定。也比女人更害怕被欺骗。韩梅梅的书曾畅销几十万册,在读者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再加上这是作者自己的自选精选集,相信会在更多的读者中制造新的“韩梅梅”热。
  • 叶思芬说金瓶梅(第1辑)

    叶思芬说金瓶梅(第1辑)

    《金瓶梅》对世情的揭露,对人性的描绘,比它的情色描写更具冲击力与持久性。在解读者叶思芬的眼中,这不是一部人们惯常认为的“淫书”“禁书”,而是一部从普通人的视角出发,描写日常生活的书,写的是柴米夫妻的衣食住行、爱恨情愁、贪嗔痴慢、生离死别。在这里,你可以看到明朝中后期运河沿岸一个有钱人家的日常生活;看到潘金莲如何挣扎谋求一个更好地未来;看到西门庆在官场、商场乃至欢场的应对进退;看到那个时代的官员、商人、妓女与尼姑的生活点滴,以及这样的日常中,人的可笑、人的可怕,还有人的可悯;看到数千年来从未改变过的世道与人心。
  • 召政诗

    召政诗

    本书共分四辑,第一辑是我的乡思抽穗了;第二辑是楠竹林中静坐;第三辑是在另一个夜里;第四辑是请举起森林一般的手,制止。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名人传记丛书:南丁格尔

    名人传记丛书:南丁格尔

    名人传记丛书——南丁格尔——一个用爱心感动世界的人:“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妃无罪:大赌怡情

    妃无罪:大赌怡情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听说过吗?”离休伸手递给顾北漾一个桃子,“记得阿,你欠我一块美玉。”“休休,我家大业大,你入赘好不好?”“我怎么记得我并不比你穷。”“梵卿啊,我会唱可多的曲子了,你穿一次女装给我看看好不好”为什么非得他来背负天下,为什么我永远比不上他,梵卿嗓子中的不要始终还没说出口,冰冷的猖钥链洞穿血肉的声音是那么的刺耳。--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杰出人士常用的成功之法

    杰出人士常用的成功之法

    成功和精彩,不是某些特定人士的独享物,而是我们每个人都可拥有的,只要你拥有了成功的方法,成功就触手可及。本书讲述播种梦想、树立目标、把握机遇、发掘优点、打造形象、借助外力、练就口才、正确思考、充实才学、挑战失败等操作性极强的方法,为我们步入成就的殿堂提供了成熟的经验。
  • 不走寻常路:乔布斯成功24法则

    不走寻常路:乔布斯成功24法则

    《不走寻常路:乔布斯成功24法则》内容简介:乔布斯——一个打败比尔·盖茨的英雄式人物,一个具有完美主义情结的艺术家,一个雕刻生活的狂想家!《不走寻常路:乔布斯成功24法则》踏着乔布斯成功的足迹,认真剖析了他从成功到失败,并再次走向成功历程中的风风雨雨。乔布斯有着自己天才的一面,但是更多的,是他对任何事情孜孜以求的苛责态度。
  • 丹帝独尊

    丹帝独尊

    数百年前,琅琊大陆不世出的奇才苏铭,年仅二十六岁,一身修为便己达到了至尊大圆满境界,轰动了整个琅琊大陆,被誉为琅琊百年第一人!却在法则降临,神雷洗髓之际意外陨落,令整个琅琊大陆一片哗然,从此各道势力风起云涌,整片大陆再无宁静之日!数百年后,苏铭的灵魂觉醒重生在一个废材身上,究竟会掀起怎样的波澜?
  • 若你安好便是天晴

    若你安好便是天晴

    她是顾安好,他是她的小天哥哥,他说“安好,等我来娶你”她是顾安好,他是吴天晴,身负婚约,她说,“小天哥哥,你说要娶我的”他皱眉,他何时成为她的小天哥哥?待他风光迎娶另一个女人时,她落泪,他的心痛了。当她转身离开,他对她说,“我娶你可好?”“可你不是他......”从一开始,我们从初遇再到分离的那一刻,就已经结束了。?从一开始,我们的初识就注定要错过对方的。?从一开始,我们就要知道,爱,不止有甜的。若你安好,便是天晴!
  • 大教堂凶杀案:艾略特文集·戏剧

    大教堂凶杀案:艾略特文集·戏剧

    本书依据费伯出版社1969年出版的《托·斯·艾略特诗歌戏剧全集》中的戏剧部分译出,收录了艾略特的五部主要戏剧作品:十七世纪以来最著名的英国诗剧《大教堂凶杀案》、融合希腊戏剧和十二世纪中期侦探戏剧元素、展现主人公自我就赎过程的作品《家庭团聚》;以探讨扭曲的人生观为主题的、艾略特最受欢迎的剧作《鸡尾酒会》;过去三十多年里唯一一本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的戏剧作品《机要秘书》;以及作者的最后一部作品《老政治家》。他的现实主义手法和故事情节以及作品中对深层次象征意义的追求,对同时代的剧作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 爱我,请将我禁锢

    爱我,请将我禁锢

    他可以冷酷无情到令人胆寒,他也可以温柔到令她哭泣他的爱狂热似火,他的爱霸道蛮横她要他的爱,她愿意飞蛾扑火,但,蓦然回首,她的至亲却离她而去......她在哭泣:大哥,不要走!冥焱,不要对我冷漠!他在咆哮:如果你还是我妹妹,那就立刻离开他!就算死我也不会让他逍遥法外!他在低喃:小猫,如果连你都背叛了我,我又该相信谁?记住我的话,小猫,你可以杀了我,但是绝对不能背叛我,无论是任何理由,你都不能背叛我,要是有一天我的存在让你很痛苦,那……我会亲手毁了我自己……~~~~~~~~~~~~~~~~~~~~~~~~~~~~~~~~~~~~~角色简介:冥焱:国际黑帮‘地狱之门’的创立者,素以冷酷无情和凶残暴戾著称。暂居台湾,以‘冥氏集团’为名洗黑钱。喵喵:单纯的失明女子。父母双亡,亲哥为国际刑警。峻巽:喵喵的亲大哥,国际刑警。同行里出了名的‘铁手腕’,刚正不阿!~~~~~~~~~~~~~~~~~~~~~~~~~~~~~~~~~~~~~~~如何才能爱你?如何才能真正拥有你?抢占?掠夺?还是摧毁?为了保护你,我变得比任何人都强,只盼在你的眸中看到自己的身影......为了爱你,我负尽天下人,飞蛾扑火般投入你的怀抱,只盼能听到:我爱你如果爱我,请用你的爱将我淹没,让我在你的世界里自在飘摇......如果爱我,请用你的臂弯将我禁锢,折断我的羽翼,让我只能依附着你,永远无法离去......========================================================================================释天续集《迷离.风》简介:風,微风拂面,轻柔无比風,卷起万般尘土,冷酷无比他,有着风的温柔,有着风的强悍,更有风的狂野不羁,如风般令人捉摸不定,抓不住,看不见…他是风,带着令她心碎的温柔和落泪的宠溺,将她轻柔而细密的围绕,爱她,宠她而她,只是用迷离的双眸噙着他最爱的笑容,静静看着他,等待他温暖的怀抱......“哥哥,为什么我不能吻你?”“因为你是我的亲妹妹!”“可你在吻我!”“因为我爱你!”要看〈迷离风〉请加群:65060514==========================================
  • 心到佛知

    心到佛知

    半夜惊醒。梦很美,却令丁友刚胆战心惊。五月大别山,漫天映山红,广秀像欢快的梅花鹿穿梭花丛中。她从丁友刚身边跑过,给出一脸灿烂,丁友刚顿时飘浮起来,掌控不住,随风而去。广秀如此出众,以至于外村人以为她也是知青。广秀从湖北黄梅嫁过来。丈夫王保国在舟山当兵,副排长,广秀希望有朝一日随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