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2900000005

第5章 汪曾祺(2)

汪曾祺再度开始写作小说,就在大家所说的“新时期”,就是他年近花甲被许多人说成“老作家”的时候。那是从年龄着眼的。若说写东西的时间,他其实并不算长。但造化给予他的经历与体验,却与写东西的年限无关。汪曾祺再度出山,笔下功夫就不是一般初出道者所能比肩的了。所以那时一些人盛赞“有一个汪曾祺”,也有不少人四处打听:汪曾祺何方神圣?当然还有人对汪曾祺摇头不止,或因为他写的东西不是正宗的现实主义,或相反,认为他的东西太现实主义了。汪曾祺的意义,大约要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才为许多人认识,那时文学过了它激进却浮躁的阶段,许多作家都在为下一步怎么走大犯踌躇。人们突然发现,有一个汪曾祺不动声色地以他扎扎实实的作品,为真正的文学追求提供着独特的思考和实践。

事情就是那么有意思:汪曾祺并不在意人们对他的评价,但是时势发展到这样的阶段,他的创作事实上接上了中国很有意义的两个阶段,把一种新的启示提供给许多人。那就是从鲁迅的《故乡》《社戏》,废名的《竹妹的故事》,沈从文的《边城》,萧红的《呼兰河传》,师陀的《果园城记》等作品延续下来的“现代抒情小说”的线索,在汪曾祺那里得到了承上启下的发展。“现代抒情小说”着意挖掘平民生活中的人情美,却又将“国民性批判”和“重铸民族性格”的大题目蕴藏在民风民俗的艺术表现之中,借民生百态的精细刻画寄托深沉的人生况味。在以“阶级斗争为纲”愈演愈烈的年代,这一类小说自然趋于式微,现在有一个汪曾祺出来,便犹如地泉之涌出,不但赓续了这脉络,而且带出了久被冷落的20世纪40年代的新文学传统。

这就是这个创作年龄不长的“老”作家汪曾祺,以不多的一些作品令文坛瞩目的主要原因,汪曾祺对自己的创作其实清醒得很。他多次直言不讳地如此“夫子自道”:

“……即使我有那么多时间,我也写不出多少作品,写不出大作品,写不出有分量、有气魄、雄辩、华丽的论文。这是我的气质所决定的……人要有一点自知。我的气质,大概是一个通俗抒情诗人。我永远只是一个小品作家。我写的一切,都是小品。”

对自己是这么看,对别人尤其是对年轻人呢?他如是说:

“我希望青年作家在起步的时候写得新一点,怪一点,朦胧一点,荒诞一点,狂妄一点,不要过早地归于平淡。三四十岁就写得很淡,那,到我这样的年龄,怕就什么也没有了。这个意思,我在几篇序文中都说到,是真话。”

近年来,汪曾祺小说写得不多,但创作散文随笔不辍,陆续结集有《蒲桥集》《旅食集》《塔上随笔》《榆树村杂记》《汪曾祺散文随笔选》等近十种。今年北京夏天大热,酷暑难耐之际,汪曾祺也仍然不得不“案牍劳形”,他为香港三联书店编选了专门给香港中学生看的《沈从文小说选》,又给深圳海天出版社编了一本自己的散文随笔集,同时,由于担任云南《大家》杂志的散文栏目主持人,除了需要看不少散文外,自己也必须写点什么,再加上一些文学评奖请他做评委,等等。他在电话里诉苦道:“这么热的天,真像是要过不去了,还要打杂……”想象一下一个老人汗流浃背的模样,心里确实有几分不忍。所幸立秋已过,但愿他的日子如今能好过一些。

真是个好老头!

4.说不尽的汪曾祺

何镇邦

我已写过不少篇关于汪曾祺的文章,散见于近年来的报刊的边边角角上,大多是流于闲聊式的,从他的喝酒聊到他的美食,从他的为人聊到他的为父,从他的初恋聊到他的少作,从他的书画聊到他的出游,还很少正面评论他的创作的。这大概由于我同汪曾祺的交往不是一个评论家同作家之间的“业务往来”,而是作为忘年交,作为文学上的师与徒来往的。我从不称汪老为老师,但称他的夫人为“师母”,这就是证明。这一篇,仍然是属于闲聊的,因为说起汪曾祺来,似乎仍有不少的话可说,汪曾祺作为当今文坛上的一个好老头,关于他的话题是说不尽的。

汪老的小女儿汪朝曾用做鉴定式的语调说,她爸爸的任务是写美文与做美食。这的确是有很强的概括性和权威性。汪老的人生追求是和谐的美,是为人间创造美,为“人间送小温”。写美文与做美食于是成了他的两大任务,美文广大读者均可鉴赏,美食只有他的亲友才能品尝到。我无论在私下或公开场合,都称汪老为“全方位美食家”,因为他不仅能品尝鉴定,更重要的是会操作。在制作美食方面,他的严谨态度胜于美文。从采购、配菜直至掌勺,每道工序他都一丝不苟。因此无论是淮扬菜系的名菜煮干丝,还是川菜名菜东坡肘子,抑或北京地方小吃爆肚,此外还有风干鸡、拌菠菜等小吃,都做得美味可口,令品尝者赞不绝口,于是美食家的美名在文坛上不胫而走。其实,汪老在制作美食方面的特色是“粗菜细作”,这一点我在别的文章中提及过。例如拌菠菜,是一种非常粗俗的便宜的菜肴,他也一丝不苟地制作,除菠菜洗净切好用开水焯过外,还要拌上海米、豆腐干丁、肉丁、香油等配料,当然十分爽口好吃了。近年来,由于年事已高,身体欠佳,汪老已不大亲自下厨了,但对于制作膳食仍乐此不疲,经常到市场上亲自采购,回家后指导儿子、女儿或小保姆制作。前不久,老头子买到一个满意的牛肚,亲自操刀制作爆肚,还打电话约我和林斤澜一起美餐了一顿。他的爆肚,既脆且鲜,配料精致,可谓一绝。

其实,汪老在写美文与做美食之外,创造美的另一重要形式是写字作画。他出身在一个书香之家,祖父是清朝末科的“拔贡”,父亲也是位名士,并是高邮一带颇有名气的书画家。他从小跟他的父亲学画练字,当然是从他父亲作画时研墨铺纸等服务工作做起,耳濡目染,少年汪曾祺也逐渐喜欢上了书画。他主要是画花卉,墨荷、紫藤、兰花等也是他画面上经常出现的,偶尔也画梅花、牡丹、菊花。1958年因错划“右派”被送到张家口地区一个农科所“劳动改造”后,由于在那几年中干的活主要是给多种葡萄喷洒农药,于是他熟悉了各种葡萄,近年来,他的画面上也常常出现各种各样的葡萄了。他画的葡萄,鲜鲜的,令人垂涎。汪老的中国画,大致是写实与写意相结合,多有别致的题款。今年春节前,他乔迁新居,在他新居的厅堂里,挂着一巨幅的梅花图,颇有气势,题上了这么一首南朝乐府:“涉江采芙蓉,澜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诗情画意,更是令人赞叹不已。他的书房茶几上方挂着一条幅,是他六十八岁生日前所画,画的是黄牡丹,求神似而不求形似,不仅是写意的,且有点用象征,有点现代派的意味,不少鉴赏者视为珍品。今年夏天,我的一位在一家企业当老总的朋友请汪老过去玩玩,汪老饶有兴味地为他们的会议室作巨幅荷花图,题曰“风从何方来”,整个荷花在风中摇曳,具有动感,在场观赏者无不叫绝。汪老从少年时代到年逾古稀,作画不辍,本来只是一种爱好,一种劳作之余的调节,今年乔迁新居后,身体好起来,心情好起来,画也就作得多了,而且画得更好了。据说,他正准备出一本画与文相结合的集子,入秋以来,正忙于作画,甚至放下写文章的笔,整日拿着画笔作画。过去,他随画随送人,似无什么积累,这一次,看来是想在中国画方面也有所积累了。

汪老在书法方面的造诣似更高,楷书、行书、草书、隶书、魏碑、篆字等各种字体,他无不精通,并时有创作。我得到过他的不少馈赠,有时当然是要求的。写字,似乎也成了他交游的一种途径。不少人是为了要写要画去找汪老的,而每次到外地参加笔会或讲学,汪老的字和画,不仅为他自己交了“饭票”,也为我们交了“饭票”。我目睹过几次他在外地写字作画繁忙不得休息的情景,我们都为他急了,他却安然地写着画着,满足所有求字求画者的要求。

汪曾祺的本行当然是作家,写美文当然是他更重要的任务,是创造美的主要形式。对于他来说,作家才是他的正业,而美食家、书画家都是副业,都是作为作家的附属品而存在的。

汪曾祺的创作道路是曲折的。20世纪40年代初,他在昆明西南联大中文系读书,师从沈从文先生时,就开始发表作品,后来在昆明郊区和上海教书,在北平流浪以至进故宫博物院工作,业余时间也都创作了不少小说,并曾结为《邂逅集》出版。从50年代至70年代末期,将近30年的时间,他在小说创作方面几乎是个空白,其间只有到张家口地区“劳动改造”后曾写过几篇。他的小说创作和散文创作真正成了气候,乃是在70年代末他年届花甲之后,他不意间发表了《受戒》,于是一发而不可收,十多年间,发了大量的名篇名作,饮誉海内外,成为中国新时期文坛一大景观。对于他的创作,汪老喜欢有人称他的作品为抒情的人道主义,他说他喜欢这个“桂冠”。不错,无论是他早期属于新感觉派的作品,还是年届花甲之后的喷涌期的属于现实主义的作品,抒情的人道主义是贯通其间的一条线。在文学观念方面,汪老是比较开放的,他既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路,又主张开放吸收其创作流派的手法;在文化上,他既重视传统文化,又注意吸收西方文化,主张熔中外文化于一炉。于是,他的作品表现出他学贯中西的极高的审美品格。

汪曾祺不仅搞创作,对理论也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他的文集中收入不少文论,都是相当精彩的,让我们这些搞文学理论批评的人读了都受益匪浅。他的文论中,不少是为青年作家作品集写的序,他写的序不是那种顾左右而言他的应酬式的,而是在认真读了作品后有感而发的,因此大都有理论色彩。而他的文论中,我觉得最精彩的是这么两个方面,一是评他的老朋友林斤澜的《矮凳桥风情》的长篇评论,不仅论点精高,而且文采斐然,可以说是我辈之样板。一是谈论文学语言的内容性、文化性、暗示性和流动性的,其论点之精辟,使人听之茅塞顿开。说起关于文学语言的问题,汪老写过不少文章,诸如《中国文学的语言问题》《“揉面”——谈语言》《关于小说语言(札记)》等等,而最精彩的要算1989年初冬我陪他和林斤澜一起到我的故乡闽南讲学,有一天晚上在东山岛县城西埔镇街头的小摊上喝过“猫仔粥”之后同文学青年大侃文学语言问题的高论了,可惜那次讲话没有录音,未能整理出来,否则受益者将更多。

说到汪老的文学事业,不能只看到他的创作和理论,还要看到他对文学青年热心的关怀和扶植。他把培养文学新人看作自己事业的延续,因而倾注了全部的热情。在我主持鲁迅文学院教学工作期间,汪老应聘为鲁迅文学院的兼职教授,对培养一批又一批青年作家花费了不少心血。每一学期,他不仅来学院为学员上课,担任学员的创作指导教师,而且出席每一期进修或研究生班的开学、结业典礼。1992年新年伊始,第七期文学创作进修班暨地矿系统文学创作进修班举行结业典礼,汪老在会上作了作家要做“通家”的讲演,他提出作家要打通中西文化的阻隔,融中西文化于一体;打通中国古典文学与现当代文学的阻隔,沟通古典文学与现当代文学的渠道;打通古今文学与民间文学的阻隔,沟通古今文学与民间文学之间的渠道等“三通”的主张,对青年作家的成长具有指导意义。他不仅讲课、讲话,还同青年作家交朋友,为他们看作品,写评论,写序,并从生活上工作上关心他们。打开汪老文集中的“文论卷”,可以读到不少为青年作家的作品集写的序,其间倾注了他培养青年作家的心血。

汪老的为人与作文,讲究平淡和谐,追求美与真,因此他的平易近人是出了名的,不仅对朋友、对学生,对家人也是如此。有人说,威信威信,有威才有信,汪老却不是这样,他没有什么“威”,却取得了众多人的“信”,他的“信”不是建立在“威”之上,而是建立在真情与平和之上。在家中,他虽然是长者,但儿子、女儿以至孙女、外孙女都可以随意叫他“老头儿”。他崇尚“多年父子为兄弟”,我在他家中观察过他与儿女之间的言谈,完全是平等的,甚至可以有点戏谑和幽默,他从此感受到天伦之乐。朋友之间,无论年长年少,关系亦然。因此,很多人愿意同他交往,同他在一起感到随意和快乐。当然,过去因为贪杯,常常引起家人的批判,我有时也加入这种批判。大家说他,甚至取笑他,是为他好,这一点他很清楚,于是每当大家批判他时,他或沉默,或微笑,像个犯了错误的孩子似的接受批判。在喝酒问题上,对来自各方面的批评以及汪师母的严加管束,他是虚心接受,坚决不改。只是去年春发现身体不好,医生下了禁酒令后,他才下了决心忌酒,白酒一口不喝,只喝点葡萄酒之类的所谓“色酒”。这种忌酒相当自觉,坚持了近两年。有一次,他的小女儿问他为什么可以自觉禁酒,他坦然答道:想多活几年,再写点东西。

汪老是个布衣作家,有很强的平民意识,他从不以名作家、老作家自居。对家人、友人如此,对保姆也是如此。去年底,由于师母病了,家中无人照顾,家里找了个来自安徽农村的小保姆,叫小陈。对这个二十出头称他为“爷爷”的小保姆,汪老也平等相待,尊重她。不仅教她如何做菜,如何做家务事,在吃饭时还为她斟酒。我有几次在汪家吃饭,和老头一起喝点葡萄酒,他总忘不了也给小陈斟上一杯白酒,他总是说,小陈能喝点白酒,并劝她也同我们一起喝一点。小陈在汪家生活得愉快,俨然小主人一般。这同汪老待她如家人有关。

关于汪老的话题还很多,像这样无休无止地聊下去,还要占用刊物许多宝贵的篇幅,就此打住吧!

到这篇文章同读者见面的时候,汪老就七十七周岁了。祝汪老健康长寿!

同类推荐
  • 你与成功的距离

    你与成功的距离

    很多时候,我们不是在做一本书,而是给每一个人布置一片风景,让总是匆匆而过的脚步和心灵,可以慢一些,停一停,看看窗外的阳光和星辰,看看很久没有因为感动而流泪的眼睛。
  • 唐诗(国学启蒙书系列)

    唐诗(国学启蒙书系列)

    唐代是中国诗坛上群星璀璨的年代。两千多位诗人写下五万多首诗歌,其丰富的内容、动人的意境、和谐的韵律、完美的形式,把中国诗歌推向巅峰时代。这些诗文佳作流传不衰,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儿童。《唐诗》为“国学启蒙书系列”其中一册,本套丛书是引导青少年走近国学,培养青少年朴素的道德观。本书让青少年在诵读中轻松快乐地亲近国学,更直观、真切地感受国学的魅力,在阅读中积淀文化底蕴。
  • 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论讲疏

    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论讲疏

    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论讲疏
  • 梦想家园

    梦想家园

    《梦想家园》是自己对生命的体验,是心灵的记录。以真挚坦诚的心灵和清新细腻的笔触关注社会生活,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不断探求生命的价值与真谛之所在。
  • 星光雨

    星光雨

    《星光雨》集,遴选作者高旺国少年、青年和中年时代作品八十余篇,有生活纪实、随笔偶感、散文游记、史文今事评点、军事观察分析、短篇小说、家族纪事等,共30万字。文集镂作者漫漫文学路上之前行足迹;刻作者广博涉猎、丰富多彩之生活阅历;凝作者默默耕耘、矢志不懈地践行理想之执着精神;聚作者思想发展、人格完善之深厚土壤及丰沛精神养分。洋洋洒洒、流光溢彩,时时处处,足见作者鉴史、鉴事、鉴人之独到见解和真知灼见;亦足见作者对国家之热爱、对未来之憧憬。
热门推荐
  • 去你丫的泡沫爱情

    去你丫的泡沫爱情

    这是被利益金钱侵袭的2030年,剽悍单纯的钱沫沫始终遇见的都是泡沫一样的爱情,看起来美好透明五彩缤纷,其实不堪一击。因为利益,或是因为别的……
  • 玩家救世主

    玩家救世主

    祝爵是一名普通的地球恐怖直立猿某一天,他被多元宇宙管理局坑到平行宇宙打黑工并因此结识了同样前来打工的智械机器人“老司机”和虫族工蜂“小绿”然后就此开始了他化身幕后黑手,忽悠地球玩家到平行宇宙拯救世界的传奇人生!
  • 纸上月光

    纸上月光

    本书是作家查一路又一部奉献给读者的智慧书。作者以深情之笔和无处不在的灵感,写旧年风月,写人世苍凉……再微末的细节,都是冲着你的一个意味深长的微笑。叙述,处处有峰回路转,时时呈现给读者云开日出的豁然境界。
  • 豪门秘妻:宝贝,我们复婚吧

    豪门秘妻:宝贝,我们复婚吧

    以为离婚协议一签,她就可以美滋滋转身离去无留恋,再相见,欧阳俊走到她面前:女人,我对你越来越感兴趣了呢,再做我一次老婆?文珊走到他面前,送你两个字,休想!可她不知道,他早已掌控她一切,等着慢慢收拾她...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武圣门(下)

    武圣门(下)

    大唐开国,以武立宗,武风盛行,太宗赐姓,各大世家在数百年间争雄江湖。直至唐宋,开国四大武者绝学现世,以致天下群雄纷争,酿就乱世……一位自幼身中剧毒的少年,在求助各派宗主无望之下,终以生命为赌注,跃下华山之顶。然而上天却没有遗弃这位无助的少年,机缘巧合,万毒自解,红颜相助,智武并存,阴阳互调,共悟魔经,由魔入道,终至大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太原和严长官八月十

    太原和严长官八月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漫威之徽

    漫威之徽

    一枚小小的徽章,却让姜磊拥有改变世界的能力。是神的玩笑,还是另有隐情?
  • 龙门吃鸡

    龙门吃鸡

    只要能在《龙门吃鸡》这款游戏中,击杀氪金兽就可以得到氪金兽掉落的氪金点。氪金点可以当做代币当场购买装备,也可以兑换红包随机获得现金。大批搬砖客涌入了《龙门吃鸡》。陈栋也是其中一员。等等!前面好像有一只氪金兽!陈栋屏住呼吸,倒提着长刀就摸了过去!
  • 蜜恋青梅百分甜

    蜜恋青梅百分甜

    【时光再美,怎如初见】【昔日青梅竹马,时光茬苒,如今终身伴侣】互怼二人组,甜爆你的少女心!*打游戏遭他狂虐时——田沫沫眨眸+哭腔,“即便虐我千百遍,我仍待你如初恋,真的,瞅见我这双BlingBling的大眼睛没?!”清冷目光淡淡落入她哭红的鼻梁,顾言之说:“为了你最后的倔强,把鼻涕擦干净。”“……”蓝瘦,香菇啊!!大学时期妄图翘课时——顾言之拉着她的书包肩带往前拖,“人丑就要多读书。”田沫沫:“留下来上课就是承认我丑,这事儿不能忍!”“你都承认十五年了。”“啥时候,我这当事人怎么不晓得?!”“幼稚园小学初中高中。”“……”你离挨打就差这么点了。可后来……作者菌:真香虽然会迟到,但从不会缺席。(从傲娇的我变成粘人的我,中间的距离只因多了个你,傲娇竹马X戏精青梅,1v1,欢迎小可爱们入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