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3000000010

第10章 莫言(3)

90年代初期,莫言写了一个中篇小说,《你的行为使我们恐惧》。作品的梗概是,被乡间的朋友们称为“骡子”的吕乐之,从农村走向城市,带着童年的生活记忆和乡村音乐的旋律登上歌坛,以乡村的清新质朴、雄健粗犷,给歌坛带来新的气象,一举成名,大红大紫,赢得了世俗社会所追求的一切。在名声、金钱和女人的旋涡中打转,可谓是功成名就,志得意满。可是,风水轮流转,好景不长在,他以创新的姿态闯入歌坛,现在,那造就了他成功的东西,反过来压迫他追逐他——他以创新而成名,人们在熟悉了他以后,就不再满足和陶醉,而是强求他继续出新,玩出新的花样。在强大的压力下,吕乐之几乎是走投无路,黔驴技穷,又不甘引退,只好出奇制胜,悄悄回到乡间自阉,以求获得新的音色,创造世界上从来没有过的新唱法(这或许是吕乐之的误断,早先的意大利歌剧,没有女演员,就是将男童阉割以后,让他们唱女声的),创造“抚摸灵魂的音乐”。这种奇想,当然是来自莫言的大脑,不过,这比《红高粱》中的活剥人皮还要惨烈的情节,他怎么会写得出来?

80年代中期,莫言以《透明的红萝卜》一举成名。在那个轰轰烈烈的向文学大进军的年代,莫言可以说是恰逢其时,作品中将我们见过多少次的乡村少年超过其体能的劳动和毫不起眼的一个萝卜,描绘得活灵活现,玲珑璀璨,传神传情,传奇传文,沉默无言的“黑孩”,一下子抓住了我们的心。此后,《枯河》《球状闪电》《金发婴儿》《红高粱》等喷涌而出,证明了莫言的创作实力,使他一下子跻身于最有影响的作家之列,《红高粱》从小说到电影,成就了张艺谋,也进一步扩大了莫言的知名度。马尔克斯和福克纳营造马孔多小镇和“小小的一方邮票”的启迪,靠近渤海、好奇而善于幻想的齐地文化的熏陶,将近二十年乡村生活的艰辛磨砺,以及刻苦自修所取得的文化修养,使得莫言出手不凡,引领新潮。他是以创新而出众的,而且起点很高,这表明他的成熟,却也为他后来的继续创作留下了很大的难题。就像一个歌手,起的调子高了,接下来该怎么唱,就成了严峻的考验,他还能不能实现自我超越呢?

印证我的这一论点的,是莫言自己为长江文艺出版社的《跨世纪文丛》所选的小说集《金发婴儿》,这个集子所收的都是我们前面所列举的《红高粱》等作品,在《红高粱》之后则只收入《你的行为使我们恐惧》。尽管他在八九十年代之交的创作量仍然不小,却自觉不如前一阶段的作品那样扎实。同期的长篇小说《酒国》,在国外影响不错,美国和日本的学者都给予很高评价,但是,也许是读作品的角度不同,它在国内似乎没有引起什么反响。莫言的心情,在这样的情况下显然不会太好。吕乐之的那种为创新所迫,铤而走险的方式,固然是纸上的游戏,却印证着作家自己的内心烦恼。

好在,莫言没有一蹶不振,他很快就摆脱了这种内在和外在的双重压力,自我解脱了。80年代文学创新的激流奔腾,成就了一批人,却也耽误了一批人,让他们一味地以创新为务,唯新是趋,终于因为无法找到和掀起最新的新潮而偃旗息鼓,稍纵即逝。

莫言的自我调整是比较快的,一方面,他出版了中短篇小说新作集《白棉花》,虽然在90年代初期的文化氛围中,它未能引起大的反响,但是,这是莫言90年代创作的一个良好的开端;另一方面,他开始“触电”,写了《情满青楼》等电视文学剧本——时下有一种说法,说写电影电视剧本,把许多作家写坏了,使他们无法再回到文学本身的精微文字上来。这种说法似是而非,写影视剧本,开拓了作家的思路,使他手中添加了新的兵器,熟悉了新的领域,这只会给作家以新的启示和灵感,艺多不压身,所谓“触电”败坏了文笔,只是没有出息的借口。不再刻意于创新,不再用每篇必出新招的要求苛求自己,用一种平常心对待写作,这是一个好的兆头。

如果说,《白棉花》又回到了莫言所熟悉的乡村生活和童年记忆的路子上,那么,《丰乳肥臀》则是他心灵和情感的又一次迸发和燃烧。据我的记忆,在此前的作品中,莫言并没有对母亲的形象进行过深刻的描绘,不知是情感的遮蔽,还是艺术的困惑,使他难以下笔。是母亲的去世激发了他的情感和记忆,刺激了他的写作欲望,在短短的两三个月的时间里,挥笔写下了对于母亲的悼念和深情。

感情的真切,为作品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艺术想象的灵动,营造了瑰丽多姿的文学世界。尽管说,《丰乳肥臀》问世以后曾经遭受过指责并给莫言的命运带来波折,但是,今天重新解读它,却仍然能够感受到作家那颗拳拳的心。

首先从书名说起。在今人眼中,丰乳肥臀是表示女性的性感特征,是容易让人想入非非的,但是,我们为什么不能听取作家自己的解释,相信莫言对于这一词语的还原能力?丰乳肥臀,在生活经验和民间话语中,是生殖力旺盛的外部特征,是多子多福的好兆头,莫言所举证的,出土的非洲古代女体塑像,其身体的夸张和变形,将这一点表达得淋漓尽致。只是由于时势变迁和当下人们欲望的空前膨胀.(以“伟哥”风行于世界为例),使它蒙上了邪恶的色彩,为什么要由此殃及莫言和他的作品呢?

更重要的是作品中浓墨重彩地对母亲形象的描绘。“母亲心情舒畅,脸上呈现着圣母般的,也是观音菩萨般的慈祥,姐姐们围绕着母亲的莲座,听她讲述高密东北乡的故事。”将中国的观世音菩萨和西方的圣母叠加在一起,这是对母亲最高的礼赞了。作品中的母亲,让我们想到《百年孤独》中那个生命力顽强、为子子孙孙遮风避雨的老祖母,但是,在自抗日战争以来的中国现实的大环境下,母亲又确实具有中国特色。

命运多舛的她,因为只生女不生男,一连生了七个女儿,在家庭中的地位每况愈下。以致她再次临产的时候,丈夫宁愿去关照即将生小驹的母驴而弃她于不顾,在她和驴子都难产、需要请人帮助的时候,家里人又是以先驴后人的顺序来对待她。就是这样一个卑微的女人,却不得不承担起沉重的使命,要独自抚养包括新出生的孪生姐弟金童玉女在内的九个孩子,而且,在后来的演化中,她又先后收留了一群外孙和外孙女们,继续哺育新的生命。高密东北乡的土地上,各种势力如同走马灯一样地轮转,既有在日本人进攻之时的顽强抗争、联手作战,也有相互拆台、相互暗算,上官家那些长大成人的女儿们,先后与各个方面的头面人物结成婚姻,不由自主地卷入仇杀的旋涡中,敌友情仇之间斗争不已,甚至殃及她们的子女。是的,濒临渤海的胶东半岛,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都是兵家必争之地,八路军、国民党和日军、伪军之间的拉锯战,格外惨烈。这样的情形,在峻青《黎明的河边》和《马石山上》、冯德英的《苦菜花》《迎春花》和张炜的《古船》中都有生动的描写,可以与《丰乳肥臀》中惨烈血腥的场面相互证明。也许,正是因为历史的残酷,才激起了作家们对人性和母亲的咏赞,博大的母爱才格外动人。在《苦菜花》中,就出现过母亲代替参加了革命工作的娟子抚养年幼的外孙女的情节;在张炜的作品中,我们也不难感悟到作家悲天悯人的情怀。在莫言笔下,则是基于不可抗拒的死亡而产生的对于生命的崇拜,因为崇拜生命,所以歌颂孕育生命、哺育生命、护佑生命的母亲。是历史的风霜使她变得坚强刚毅,“我变了,也没变。这十几年里,上官家的人像韭菜一样,一茬茬地死,一茬茬地发,有生就有死,死容易,活难,越难越要活,越不怕死越要挣扎着活。我要看到我的后代儿孙浮上水来那一天,你们都要给我争气!”这是掷地有声的“母亲宣言”。

母亲一直是身体力行地为了子孙后代而活着的,比起她拼着性命去救护那些年幼的孩子来,作品中的这样一个细节或许更加感人。在饿殍遍野的大饥荒年代,母亲给生产队磨豌豆的时候,把豌豆吞到肚子里,回到家中又尽量地呕吐出来,这些混杂着母亲的胃液和血丝以及迫不得已的“偷窃”所产生的心灵自责的豌豆,成了家中孩子们的“救命粮”。而且,母亲的爱,不仅是给自己的孩子们的,动乱年月里,母亲和金童正在被红卫兵押着游街示众,遇到一个乡亲要投水自尽,母亲不顾自己尚且在危难之中,冲出了游街的队伍,怒斥那些袖手旁观看热闹的人们,向濒危的乡亲伸出援助之手。她毫不顾及自己的处境,也不计较这乡亲不久前曾经凌辱过她,这样的举止,岂是轻易就可以做出的?因此,母亲去世的场景,才写得那样深情:

同类推荐
  • 文学经典导读

    文学经典导读

    本书精选了古今中外的经典名篇,辅以作家介绍、注释、阅读提示,以方便学生学习。在篇目选择上既立足经典,同时又考虑到当代大学生的文化需求。在“阅读提示”上,力求点到为止,不做全面分析,留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本书不仅可以作为“大学语文”课程教材使用,也可以作为文学爱好者学习的教科书。
  • 在中国屏风上(毛姆文集)

    在中国屏风上(毛姆文集)

    一九一九至一九二〇年冬季,时年四十五岁的毛姆来到中国,溯长江而上一千五百英里,《在中国屏风上》即是他此次行程的产物,五十八篇或长或短、原本可以写成小说的“素材”,连缀成“一组中国之行的叙事”。毛姆为英国同胞展现的是一幅古色古香、散发着浓郁东方情调的“中国屏风”。他以一颗久经世故又不失赤子纯真的悲悯之心感受着、传达着他所碰到的形形色色的中国人的形象;尤其重要的是,他在满怀同情地试图贴近中国风土人情的同时,毫不留情地以批判的态度反映了在中国的英国人的生活真相。因为他始终认为:“写作中,更重要的不是丰富的材料,而是丰富的个性。”
  • 练习一个人

    练习一个人

    每当夜幕来临,静谧的夜将白天遗留的热烈与繁忙稀释,我们才准备好迎接那个隐藏的自己。安安静静,在孤独中丰富饱满,这是懂得独处魅力的人才有的体验。作者将生命中自由闲居的一年,作为送给自己的礼物。远离熟悉安稳的生活,心无旁骛地投入到喜欢的事物中去。独自面对生活,沉心与自己相处,安静且自由,回归内心,以向上的姿态迎接人生的海阔天空。独处不仅是一种选择,一种能力,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热闹背后是无尽的寂静,但我们可以经由努力与取舍,让生活尽可能接近你想象中的模样。生命是一个不断追逐寻找,然后一一放弃的过程。没有人随心所欲地活着,我们终将学会直面孤独。练习一个人,无须等待他人来成全。
  • 水样的春愁

    水样的春愁

    浪漫才子郁达夫的作品自成一派,他主张“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因此,他常常把个人的生活经历作为小说和散文的创作的素材,本书以郁达夫生前写的“自传”为基础,后加入了他参与创造社,与王映霞的书信和抗战后发表的爱国作品,用郁达夫的作品记录了他的一生,也是喜爱郁达夫的读者不可错过的作品。另外,书中所藏的30幅照片,很多都是不可多得的,一定会让读者认识一个更完整的郁达夫。
  • 诸子学略说

    诸子学略说

    本书以《诸子学略说》和《诸子略说》为主,汇集太炎先生论诸子之大部分文字,精心编辑点校而成。太炎先生治学,贯通经、史、子、集,其于先秦之儒、道、墨、法等家学说尤有深入研究,其论诸子之是非得失,每有独到之见解,而又能深入浅出引人入胜。本书为太炎先生治诸子学之毕生心血,实为先秦诸子思想入门之最佳读物。
热门推荐
  • 解读王朝 重臣卷

    解读王朝 重臣卷

    我不是一个历史知识很丰富的人,从来也没有想过要当历史学家。但是我常常读些史书,想从历史的发展中寻找一些带有规律性的东西。这几年我从上古到清末,系统地读了些史料。使我吃惊的是,自西周以来近3000年的历史中,死于非命的帝王竟然那么多!占在位帝王的比例那么大!
  • 仓鼠穿越手札

    仓鼠穿越手札

    问:雨果大佬,你作为第一只穿越的仓鼠,在穿越之后是靠什么养活自己?答:收小弟呀!问:哦?那你又拿什么养小弟?答:我有功法三千,要啥有啥。问:仓鼠爸爸请问您需要什么样的小弟,我这样的成吗?答:人啊,妖啊,人妖,啊呸(*`へ?*)我的意思是半兽人都成,目前就这些,其他物种以后再考虑。――――――――――――――――――群号:685675035主要聊天内容:如何养好仓鼠以及交流一些写作技巧。
  • 武妖之蟒

    武妖之蟒

    新书《进化之穿越妖蟒》,可观看,重生为蛇,来到一方世界,练功吞噬成蟒,修炼百年,寿命寥寥无几,就在认为这一世最终也会落下帷幕时,愕然发现现实世界中的人类,不知为何会来到此方世界中,顿时这个世界好像变的点不一样了!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江湖之剑侠传奇

    江湖之剑侠传奇

    江湖纠葛,恩怨情仇,总有些人,有些事,让人心生感怀。这是个关于江湖,关于剑的故事。
  • 丫鬟夫君

    丫鬟夫君

    让一个人回心转意有多难?——若是有情人,不过一瞬……“我有些担心。”他轻轻说着,“你一直都没回来……所以我有些放心不下。”——时隔六年,你我再次相逢,却是故人难如旧。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倾城神医,逆天娘亲腹黑爹

    倾城神医,逆天娘亲腹黑爹

    她是特种部队精英军医,中西医无一不通,一朝穿越却在生孩子,生下来的还是个蛋?从蛋壳爬出来的小包子竟扯着她喊娘亲!只是别人家的孩子都要娘带,她的小包子却帮着她打坏人。“娘亲,我把你的渣爹后娘丢到臭水沟里咯!”“娘亲,那个狐狸精附身的白莲花被我打成猪头啦!”“娘亲……这个怪蜀黍为什么要我叫他爹爹?”司南:“……离他远点。”凤渊勾唇邪笑:“偷了我的心,还想往哪跑!”再世为人,她身怀神奇空间,坐拥极品灵根,医毒无双,绝代倾城,虐渣打脸、升级炼丹,这感觉简直不要太爽!
  • 一见钟情余生只爱你

    一见钟情余生只爱你

    20岁的年纪相遇,一见钟情,往后余生便只爱你。夏天20岁的时候遇见了余生,两人经过十年的分分合合,终于还是在下一个十年开始的时候步入了人生的下一个阶段。
  • 梦王孙(一)

    梦王孙(一)

    早年被人拐卖的青年画家孙雨这些年东西南北游荡,在云南钱包被盗,身无分文滞留在火车站,状如乞丐。阿西族人阿妹收留了他,住在了白族老板娘金花的旅店里。在那里,他意外读到了作家邓林以李梦迟(雨打芭蕉)和金花老板娘(剑胆琴心)为原型的小说手稿,从落拓不羁的中年画家李梦迟逃避孤独的作为里,孙雨似乎看到了父亲的影子。于是他继续向邓林追讨剩下的小说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