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3200000015

第15章 蛊舞

上百万人都说见到这孩子的。

一年一度那个疯疯傻傻的日子,上百万人拥到这个街区,嘉年华会车队绚丽晶亮,怪兽鱼龙绵延几英里长。表演者大跳大吼,还有好多忍不住闯进队列来一起跳的观众。半夜散了以后,本地住户们才喘出一口气。也难怪,大扩音器一早起就嘣嘣地敲打,满地丢下的冰激凌盒彩纸片玉米芯儿几天也扫不干净。

上百万人都说是见到过这东方孩子的。都说有一个黑人个儿奇高蛮大,穿了一套不知道从哪儿弄来的戏装,俨然一个赛拉西皇帝,提了一根玻璃串似的发光的手杖,脸上却画着整整一部虹彩。他肩上驮着一个东方孩子,脚步敏捷地成串儿跳,腰扭成一个长鳍的鳗鱼。而肩上手舞足蹈的孩子却坐得稳稳,两人配合默契,这哥儿俩怕为今天的双人演出练了一整年。

上百万人都说见到这孩子的。他们鼓掌喊好,确实是好,而且,他们事后想起,这孩子怕是这个狂欢节上唯一的东方人,除了那些端着照相机的看客。

其实这孩子来到这个国家才几天。他十岁,父母亲把他留在中国五年,留在外婆那里。他们得自己站住脚,才能把孩子接出来。他们没想到站住脚是多难的事儿,而且永远也没一个可以喘口气说真站住了的时候。所以最后把孩子接出来时一样没站住脚:妈妈还是在医院化验室里做技术苦力,爸爸的博士论文还是没写完。

爸爸说孩子留在外婆那里,受迷信影响。妈妈听不得这话。一听就会吼起来:你妈怎么不愿带,我妈哪点儿对不起你了?我们母女俩沾到了你什么好处?说着眼圈儿就红了。爸爸当然立即不吭声儿了。

孩子刚来,却已经遇到过几次这场面了。他不明白外婆有什么不好,他特别想念外婆,外婆总陪着他玩。今天周末,本国人给多少都不愿干活,休息是他们神圣的权利。妈妈要去上班,加班双工资。

妈妈说,今天下面有杂耍。你就在窗口看,别下去到街上去挤。在家里听爸爸的话。

男孩就在窗口看热闹。游行的车队一拨一拨儿过,堆得比人还高的大喇叭箱把窗玻璃震得发抖,爸爸手指堵着耳朵看了一阵,皱着眉头躲到他的房间里,关紧了房门。孩子不怕闹,他最喜欢大锣大鼓的庙会。就这阵势看,这里的庙会也不错,女孩子身上晶晶闪闪特别好看。还有好多戴假面的,脸上涂满颜色的,跟中国庙会上的一样。

以前在庙会上,外婆看到这种人,就说:你靠远点,是鬼。

可不!脸上画得真像鬼。男孩说着就想挤到前面去看个清楚。

外婆说:不是像鬼。他们就是鬼。别挨近。

男孩想不明白:就是鬼,为什么还要画得像鬼?他看着场子里翻着跟斗怪叫怪唱的鬼,又快乐又害怕。

鬼就是得像鬼。外婆说,把他拉走。

他们看了一会儿耍棒儿的,卖面人儿,卖蝈蝈儿的,男孩突然说:这些鬼以为画得像鬼,别人反而认为他们不是真鬼,只不过装成鬼。

外婆笑起来。说你真是个人精儿。对了,画不画,都是真鬼。咱们躲着点儿,别让鬼给抓去。

人群拥来拥去,外婆搂着孩子怕被人挤着。孩子还是伸着头东张西望。忽然就有吓人的事:一个鬼走过来,一边擦脸上的颜色一边叫住外婆。他们争着说什么事儿,男孩却看呆了,那个鬼慢慢把自己擦成他们家一个邻居叔叔。

男孩突然打断他们:外婆说过,哪怕你不像鬼,也是鬼。

外婆狠命扯了他一把:小孩家别瞎说!

那叔叔大笑起来。外婆马上把小孩一兜身半抱半推地拉走了。

回家路上,孩子还在问,叔叔到底是不是鬼?

当然不是。外婆不高兴地说。

那他为什么要画成鬼呢?男孩不服气。

我给他放了个蛊!——外婆三个手指捏起来突然往小孩头上一啄,孩子吓得一缩头。——他就变还成人。不过你这孩子今天特别烦人。

孩子摸摸脑袋。他觉得外婆特了不起。他长大也得学会把鬼变成人。

男孩现在只在满街的鬼里找,看哪个鬼最让他喜欢,他也去给他放个蛊。

他跑去问爸爸哪个鬼最好,可是爸爸听不见他说话。爸爸关着房门,他敲门也听不见。肯定是套着耳塞写他的论文。

男孩回到窗口,就看到了:他看到了这个鬼脸上涂得五彩油光,穿了一身闪闪亮亮的蓝衣服,打着一个大花领带。他全身都是色彩,只有手背是黑的,手心发红。他舞跳得兴高采烈,嘴咧得一口红舌白牙,不知道为什么在震耳的音乐声中,每个人都听得见他咯咯的笑声。

男孩说,这真是个鬼,我挺喜欢的鬼。让我来把他变成人,那种蛊,我会放。我把他的爪子变白。我让鬼做一阵人,带去给外婆看看,再变回去。

他转头就从屋子里跑了出去。在爸爸的房门口他喊了一下,我马上就回!他跑到街上,在人堆里猛推硬挤,还钻过一道栏杆,就跑进了街上的游行队列里。他奔了好一阵才追上。

狂欢节游行顺一条几里长的路线绕圈。那天下午,大家全都看到这奇怪的双人舞。那孩子怪可爱的,舞的那狂热劲儿,活脱像个黑人孩子。他的手指特别优美,三指捏弄,小指翘翘的。两人摞成一个,像八肢同舞的湿婆大神。

大家都看到他们沿街一路舞过去,天黑之后,处处燃起了篝火,跳舞的人脸儿闪一闪的,就再也认不清楚,谁也没有再见到今天表演得最精彩的这哥儿俩。

同类推荐
  • 巴斯克维尔的猎犬

    巴斯克维尔的猎犬

    一个百年贵族之家,却陷入到一个恐怖的诅咒之中。继查尔斯·巴斯克维尔爵士惨死在达特沼地后,猎犬的诅咒又缠上了他的继承人亨利·巴斯克维尔。造成这些悲剧的到底是超自然的力量,还是险恶的人心?福尔摩斯和华生开始了他们侦探生涯中最惊心动魄的一案……
  • 旧日鬼影

    旧日鬼影

    恐怖笼罩着北南!继位危机三代以后,恐怖侵袭着北南的城邦,整个星球都陷入看不见的攻击中。父母分别在两次恐怖袭击中丧生之后,他变成了孤儿,独自找寻真相,在恐怖分子杀死所有他爱的人,攻陷北南王朝之前阻止他们。本书是《安泪的遗产》三部曲的第二部,适合14岁以上青少年阅读。
  • 被风吹走的爱情(中国好小说)

    被风吹走的爱情(中国好小说)

    人只有在生死攸关的当口,才能看清什么才是真正重要的。疾病让马丁重新认识了自己,让他对从前颓废的生活后悔不已。他开始理解他人,愿意记住他们的美好。正是青春的我们,没有理由怨天尤人,埋怨生活,因为我们还有爱的能力,还能够去爱一切可以爱的。
  • 两个农民工

    两个农民工

    过年回家,高明堂没事就坐在高喜子炕头,双腿骑住炉火,满面红光地诌侃。运料你知道,就是把柱子啊、梁啊、坑木啊弄到工作面上,也不需要啥技术,有力气就行。活儿沉不沉?说沉也沉,说不沉也不沉,为啥?你看啊,说沉吧,它是真沉,工作面上用啥,你得往里搬啥,不敢耽误,一耽误就影响生产了。搬运的那些物件,死沉死沉,就说那钢梁吧,少说也有一百多斤;说不沉吧,真的是没觉得多累,班上有班中餐,见天不重样,吃着班中餐,嘻嘻哈哈,一会儿就歇过来了。
  • 镜子里的打碗花

    镜子里的打碗花

    《镜子里的打碗花》是关仁山的一部中篇小说作品集,集中收录了作者成名以来的中短篇作品。这些作品中有反映城市异乡者理想追求与幻灭的小说,如《镜子里的打碗花》;有表现对农村文化、农村乡土的执着坚守,如《醉鼓》《船祭》等。这些作品集中表现了农民、农村在时代变迁中的亲情、友情、爱情等生活,贴近农村百姓生活、题材把握到位,思想深刻。
热门推荐
  • 佛说诸法勇王经

    佛说诸法勇王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岛上的奋斗生涯

    岛上的奋斗生涯

    在岛上为了活下去,我要努力奋斗很久。而且下这背后隐藏着一场不为人知的阴谋!
  • 少年,你很拽嘛!

    少年,你很拽嘛!

    “老公,我要去工作了,别闹了啊,再闹我生气了”由于慕容颖实在是太可爱了,所以首发(全文免费)
  • 先离厚爱:前妻,请留步

    先离厚爱:前妻,请留步

    她是渔村的养女,他是豪门阔少,强行绑在一起,注定硝烟四起。她的步步退让,委曲求全,换来的只是对方的变本加厉。
  • 低碳环保优秀人物故事

    低碳环保优秀人物故事

    “环保”是旨在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及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及保护。放眼世界,“环保”已是一个备受热议的话题;环境问题,已是不争的事实,是21世纪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环境问题解决得好坏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这不仅是政府的基本责任与义务,同时也是生活在地球村的每一个公民应尽的职责所在。
  • 加冰奶法着火了

    加冰奶法着火了

    举手抬足间冰封万里是李殊潮的梦想现实却让他成为了奶法;为了梦想,李殊潮努力修行冰法,直到有一天,自己的冰着火了。
  • 御武战魂

    御武战魂

    一块天外陨石,九大神秘高手,一场圣魔大战,一段离奇故事。云海仙境、中原群侠、魔界奇人,及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星耀十二宫,谁才是神州大地最后的胜利者?
  • 戴大帽子的女郎

    戴大帽子的女郎

    摩莱夫人总在想那天下午命运女神之手若给我们指出摄政街玛蒂咖啡馆而不是里昂咖啡馆是去饮下午茶的最可取的地方,那么库勒东先生眼下恐怕还会活着呐。我在伦敦警察厅最敬爱的警探就是摩莱夫人。她确信——不用说,我也相信她这种自信——自己想必会先发制人,防止那个谋杀犯达到目的,从而避免伦敦市中心发生那起迄今最为残酷无情的谋杀案。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覆元翻明

    覆元翻明

    “少读东鲁书”,却又托迹于浮屠之间?“长习西方教”,却扔志在出仕明主、显荣父母!生于“无寸田尺土,生计甚疏”之家,是如何在乱世之中学贯三家?又是怎样的经历造就了他偏执且矛盾的性格,磨砺了他广学实干的习性?在王朝更换的洪流之中,生存与文化是如何相互依存?野心与礼法是怎样相互碰撞!看历史上这位有着神秘色彩的“少师”,需要多少的必然与偶然来成就!注:原书名日月姚广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