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01900000020

第20章 你所不知道的哺乳动物化石(1)

真恐角兽

真恐角兽属于冠齿兽科,是一类已绝灭了的大型钝脚兽。真恐角兽仅在亚洲晚始新世地层中发现,因此是确定上始新统的标准化石之一。百色盆地的真恐角兽材料是钝脚类化石在西南地区首次记录,也是这一类动物分布的最南端的地点。这一材料的发现对探讨这类动物的迁移和演化都有一定的意义。同时,对于确定百色盆地早第三纪哺乳动物群的时代和地层对比增添了新的证据。真恐角兽属中始新世晚期一晚始新世早期的一种体形硕大的化石灭绝种类。

标本为残破左、右上颌骨,左上第1前臼齿至第3臼齿和右上第1前臼齿至第3臼齿均完整,左、右上犬齿及一颗左上门齿不在原位。

这个化石种的特征:个体巨大,上犬齿相当粗壮,前臼齿原尖呈孤立锥形并紧靠前尖,且两齿尖近等高,“V”形脊两翼夹角小。臼齿为强脊形齿,原尖和后尖相对更靠近舌面;中附尖发育,呈锥形;后尖“V”形脊两翼夹角中等;臼齿前、后和内齿带发育。

1845年,欧文首次记述了欧洲下始新世的冠齿兽类化石。之后的100多年里,又陆续在欧洲的早始新世地层、北美的古新世晚期到始新世早期地层中以及亚洲的始新世各期地层中发现此类化石。迄今为止,冠齿兽科包括以下6个属:冠齿兽、真恐角兽、盔冠齿兽、亚洲冠齿兽、后冠齿兽、异冠齿兽。

目前,有记载的真恐角兽只分布于亚洲,在我国山东、新疆、内蒙古、广西、河南等地均有发现。

本文所述的化石标本与已知的真恐角兽相比有一些独具的特点:前臼齿原尖不仅为孤立的锥形,而且紧靠前尖,并与前尖近等高。此外,在已发现的冠齿科的其他属中,原尖均明显低于前尖,且二者不紧靠。因而这一特点是否是属一级之间的差别,还有待今后发现更多的材料予以确定。

冠齿兽类主要繁盛于始新世,前面已讨论了真恐角兽属与冠齿兽科其他属之间的差异,结合其他各属的特点,可将始新世冠齿兽科的演化分为早、中、晚期三个阶段,从中可发现以下几种演化特点:

(1)始新世早期,如冠齿兽、亚洲冠齿兽、假恐角兽中的上前臼齿发育原尖“V”形脊或具原尖前、后棱;而到中期,如后冠齿兽则至少上第四前臼齿原尖已为锥形,第2、第3前臼齿仍具原尖棱和较弱的后棱;到晚期,如假恐角兽,第3、第4前臼齿的原尖前、后棱消失,成锥形。

(2)臼齿脊形化程度从早期、中期到晚期由弱逐渐变强。

(3)臼齿原尖“V”形脊后翼从早期的较短,到中期保留痕迹,至晚期后翼消失,形成单一的原脊。

(4)臼齿原尖“V”形脊前翼同后尖“V”形脊前翼亦从早期的不平行到中期近平行至晚期达到平行,反映后尖“V”形脊的夹角逐渐减小。

(5)臼齿后尖“V”形脊前翼从早期明显短于原尖“V”形脊前翼至中、晚期逐渐增加到近等长,体现后尖的位置向舌侧位移的变化过程。

1992年、1993年,考古学者王军、王景文曾对黄庄组进行考查,发现原黄庄组地层下限划分上尚存疑问。另就黄庄动物群而言,已发现7目,其中哺乳类5目,已鉴定到属的有9属,共15个种,还有部分标本有待研究。而9属中有7属可在不同地区伊尔丁曼哈期动物群中找到,有8属则见于不同地区沙拉木仑期动物群中。这表明黄庄动物同伊尔丁曼哈期动物群及沙拉木仑期动物群均具可比性,从动物群组成成员上反映出黄庄动物群和洞均动物群很可能都是伊尔丁曼哈期动物群向沙拉木仑期动物群过渡的。因而可否认为黄庄动物群的面貌相对更偏向于沙拉木仑期动物群,而将以前仅见于伊尔丁曼哈期动物群的Breviodon作为伊尔丁曼哈期的残存属看待。据此黄庄动物群的时代或许可同沙拉木仑期,即晚始新世早期时代相当。当然,黄庄组的时代下限可能下延到伊尔丁曼哈期,即中始新世的晚期。另据本文中所述的泗水真恐角兽,其上第2、第3臼齿原小尖痕迹保留,较洞均动物群的粗壮真恐角兽为原始,时代不是没有可能稍早。

1985~1986年,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王景文,山东省地质科学研究所沙业学以及山东省博物馆石荣琳等对该区进行过地质调查,获取了大量化石标本,并在该区测制了新的地层剖面,建立了晚始新世黄庄组。1992~1993年,考古学者王景文、王钊及笔者进一步在曲阜黄庄及其邻近地区考查,又采集到不少有价值的标本,这些发现为冠齿兽科动物的演化趋势及黄庄动物群时代的探讨提供了重要依据。

后冠齿兽

后冠齿兽是犀牛般体型的全齿目动物,是始新世蒙古的原住民。它们很像其祖先冠齿兽。后冠齿兽与戈壁兽是同期的动物。后冠齿兽属钝脚目、冠齿兽科。这种动物是一种体型较小的类型,以食树叶和草为主。但这种动物只是一个过渡类型,到第三纪末期就已经绝灭了。地质时代为新生代、第三纪、中始新世早期。

标本为一块存有第2臼齿至第3臼齿的上颌。其主要特征:第3前臼齿具明显的原尖前棱;第2前臼齿原脊上相当于前小尖的位置稍有膨胀,臼齿外脊都很长;下臼齿斜脊很不明显。第2前臼齿宽度小;前附尖和后附尖相距较远;后附尖稍向后撇;在前、后附尖中间凹口上有小的瘤状突起。第3前臼齿具明显的原尖前棱;前后尖的前翼为一曲线,比较短;其后翼平直,比较长;前齿带较宽。第4前臼齿长度明显加大;原尖孤立;前后尖的后翼平直,后附尖不向后撇。第1臼齿原脊和外脊长度较大,两条脊几乎平行,外脊几乎达到舌面一侧的边缘;前附尖孤立;前齿带宽。第2臼齿原脊和外脊相距较大,外脊颇长;前附尖孤立,颇大;前后齿带均明显,但在原尖的基部被阻断。第3臼齿仅存一段明显的前齿带和一段原脊。下犬齿齿体粗大,外侧面观呈箭头状。下第4前臼齿下三角座长度大;下内尖棱低矮,但十分明显。下第1臼齿下后尖高耸,下后脊和下次脊相距较近,斜脊较明显,仅外侧中部具一小段齿带。下第2臼齿个体较大,下三角座较长,下次脊较长。

除新泰标本外,近年在内蒙古伊尔丁曼哈层采集到了假恐角兽属的上下齿列标本,并在乌兰勃尔和采集到光耀后冠齿兽的部分头骨及上颊齿列。这两属和冠齿兽属易于区别。它们都没有冠齿属的上前臼齿的原尖,即原尖前棱和原尖后棱并存。假恐角兽属的原尖是孤立的一个齿尖,而光耀后冠齿兽的第2和第3前臼齿仅具原尖前棱。臼齿的原尖一般都向后伸,并时有明显的次尖,因而外脊短。而冠齿兽属和光耀后冠齿兽的原脊总平直的,原尖从不向后伸;外脊长,后尖位置几乎达舌面。此外,冠齿属的上前臼齿的前后尖总是呈“V”形的,而在假恐角兽和光耀后冠齿兽中这个“V”形几乎呈“U”形。

新泰标本和内蒙古标本主要有如下两点区别:新泰标本的个体较小;它的上臼齿不具次尖,而内蒙古标本的第l至第3臼齿都具一小而低的次尖,但这些次尖较冠齿兽属的要小得多,毫未影响外脊的长度。

本文还阐述了采自同一地点的钝脚类的弗氏冠齿兽,仅以臼齿为代表,与本种区别不大,主要是它的后尖更远离舌面,因而外脊较短。弗氏冠齿兽似应归入这个新属,这个问题目前暂不处理。这里提到的是后冠齿兽的牙齿特征,新泰冠齿兽显然具后冠齿兽属与假恐角兽属之间的过渡性质,它很可能是衔接两个属的一个环节属,也就是说,新泰冠齿兽是一个两属过渡的种类。

鼩是一种外形像老鼠以吃昆虫为生的哺乳动物,它们的食物是蠕虫、蜗牛以及其他小动物。它们快速的新陈代谢让人难以置信,并且每时每刻都在搜寻着食物。为了维持快速的新陈代谢,鼩几乎没有停止过工作。他们每天需要消耗相当于自己体重的2~3倍的食物来维持生存。

在亚洲早第三纪食虫类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只有少数几个地点发现,且材料保存完整的更少。因此,有关亚洲种类位置及其亲缘关系尚未取得共识。在研究五图标本时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下面试论昌乐鼩可能的分类位置以及与昌乐鼩相关的种类之间的亲缘关系。

食虫类可分为四个亚目:猬形亚目、鼩形亚目、马岛猬亚目和金毛鼹亚目。后两个亚目是非洲特有的,形态比较特殊,而猬形亚目和嗣形亚目在北半球广泛分布。早第三纪猬形亚目已由名叫Novacek的古生物学家作过系统的研究,并综合了猬形目的牙齿特征:第1前臼齿小,单根;上第1前臼齿至第3前臼齿以单尖为主;上第4臼齿跟座短,成盆状或异形,跟座无齿尖或有很小的齿尖;臼齿1~3下前尖前后收缩,成脊状或棱背状;下三角座其他齿尖低,很少成脊状并明显地向前倾斜;臼齿1~2跟座几乎与三角座相等或宽于后者,下内尖高,下次尖低,稍经磨蚀即磨平;前第3臼齿小,冠面呈三角形;第4前臼齿时常有次尖,后尖弱或缺失;第1~2臼齿长方形,附尖架窄,次尖和后内侧齿带明显。Novaeek等提出的猬形类牙齿特征中,昌乐鼩有七八项与之相同,如第1前臼齿小,单跟;第1~3前臼齿单尖;上第4前臼齿跟短;第1~3臼齿下前尖成棱脊状;第1~2臼齿跟座与三角座几乎相等,下内尖高;下次尖第3前臼齿小;第4前臼齿后尖缺失;下第1~2臼齿成长方形,附尖架窄等。除此之外,昌乐鼩与猬科共同特征有臼齿向后逐步变小,下臼齿唇侧齿尖有些向外肿大。但是昌乐鼩与归入猬形亚目的动物也有一些明显的区别:上第3~4前臼齿和上第1~3臼齿的主要齿尖比较高、锐,第4前臼齿无次尖,第1~2臼齿次尖小,第4前臼齿和第l臼齿有强大的刃状后尖脊。

猬形亚目臼齿齿类低钝不同,鼢形亚目的臼齿齿尖相对高瘦,在这一点上昌乐鼩似应归入后一亚目。上面已提到昌乐鼩在上臼齿的形态上与本亚目的另外一个属接近,这两属在下臼齿的形态上也相当接近。综合如下:上第4前臼齿半臼齿化或臼齿化,下臼齿齿尖尖锐,下次沟深,跟四深,跟座和三角座等宽或跟座更宽一些;下次尖高,下次小尖不退化;上第4前臼齿半臼齿化,有后尖;第1~2臼齿齿尖高锐。这一综合特征基本反映了夜鼢类动物的共同特征。虽然也有例外情况,如下次尖常驻深,也不是所有夜鼩类动物的共同点。昌乐鼩与已知的夜鼩相似在于三个下门齿具有指状侧缘;犬齿通常前臼齿化;上第4前臼齿和下臼齿尖比较尖锐;下臼齿下次沟常较深,跟座和三角座宽度相近,下内尖棱明显,下次小尖不退化,更靠近下内尖;上第4前臼齿和第1至2臼齿齿尖尖锐,上臼齿附尖区较窄,中央脊较清楚。两者不同处在于:昌乐鼩上第2前臼齿单跟,上第4前臼齿下前尖和下后尖较小,跟座短宽,不成盆状,无下次尖,下臼齿向后明显变小,下次尖和下内尖之间有明显的凹缺,下内尖相对较高,下第4前臼齿无后尖,后附尖脊强;上臼齿前附尖不大向前突出,下第1臼齿后附尖脊发育;下第1臼齿大于下第2臼齿。

近鼩科包括了欧洲和北美早第三纪晚期和晚第三纪的一些种类,与鼩鼱科一样具有一增大的下门齿,下门齿和下第3前臼齿之间臼前齿单根,小,单尖,臼齿向后小。近鼩科的下第3前臼齿双根,下第4前臼齿具下前尖和下后尖,上臼齿横宽,外脊不成“W”形脊,附尖架宽等与鼩鼯科不同。而昌乐鼩与这些鼩形动物在牙齿形态上虽然有些相似点,但差异明显,很难归入。

从以上比较中可看出,昌乐鼩与夜鼩科最为接近,但又有明显的不同,可能代表早期鼩形类中的一支。

意外山旺蝙蝠

蝙蝠属哺乳类、翼手目的一种蝙蝠,它生活在第三纪中新世中期(距今约1700万年前)。因为这件标本是无意发现的,因此,定名为意外山旺蝙蝠。

翼手目即蝙蝠类动物。由于它的前肢特化,向后至躯体两侧、后肢及尾间长着一层薄薄的翼膜,很适于飞行,所以有“翼手”之称,这也是哺乳动物中唯一能够真正飞翔的一类。

本目兽类体形很小,种类繁多,大多数种类食虫,少数食果类,夜行性。

蝙蝠从种数讲,仅次于啮齿类,除南北极及一些边远的海洋小岛屿外,世界上到处都有蝙蝠,在热带和亚热带蝙蝠最多。几乎所有的蝙蝠都是白天憩息,夜间觅食。蝙蝠的颜色、皮毛质地及面型千差万别。蝙蝠的翼是在进化过程中由前肢演化而来,是由其修长的爪子之间相连的皮肤(翼膜)构成。蝙蝠的吻部像啮齿类或狐狸。外耳向前突出,很大,而且活动非常灵活。蝙蝠的颈短,胸及肩部宽大,胸肉发达,而髋及腿部细长。除翼膜外,蝙蝠全身覆盖着毛,背部呈浓淡不同的灰色、棕黄色、褐色或黑色,而腹侧颜色较浅。

蝙蝠类是由森林生活的食虫类进化来的,可以看做一类高度特化的原始食虫类,但它们与食虫类的区别也较显著,如前肢特长,头骨吻部短,并有发育的矢状嵴和膨大的听囊,适于夜间飞行。

蝙蝠类可能从古新世起就已经有飞翔的能力了,因为北美及欧洲始新世中期发现的蝙蝠类已有发育良好的皮膜。

翼手类分为两大亚目:大蝙蝠亚目和小蝙蝠亚目。

意外山旺蝙蝠属硅藻土印痕化石。右翼连同翼膜均保存完好,左翼、头后部和肱骨以上部分保存较差。体形较大,头较小,尾椎有9~10节,前肢特大,有爪。此类化石在山东尚属首次发现。

硅藻鼠

硅藻鼠属中新世中期的啮齿类一种鼠。

标本在埋藏时头后的躯干部分由于受到下侧的挫挤,把软体部分压到上方,造成脊柱以上过宽的软体印痕。整个骨架由于挤压已模糊不清,仅保留了一个侧面的痕迹。

标本上保留下的软体印痕成黑色,毛须为深棕色。吻部保存了十条长短不一的胡须,长者达25毫米。背侧的毛保存较好,多为粗的刚毛,绒毛不很清楚。毛以腰臀部最粗长,粗者约008毫米,长达25毫米。颈肩部毛短而细,长约7毫米,头骨后枕部毛长12毫米,较臀部者细,胸腹部毛不清楚,或是仅具绒毛。近鼠鼷部有细长出现,肛门附近也有15毫米长的细毛。

在啮齿类中,颊齿花样纹饰复杂,常有牙齿相似而分类系统都不一样的情况。在已知种类中,与山东硅藻鼠相似,有4个双脊型牙齿和松鼠型角突者大体有两类:一是粟鼠类中大部分的种属;另一个是非洲跳兔科。

同类推荐
  • 格列佛游记(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格列佛游记(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格列佛游记》是英国杰出的讽刺作家斯威夫特的代表作,他以一个外科医生格列佛的口吻叙述了在航海时遇难、漂流到几个奇异国度的经历。在“小人国”中格列佛俨然就是一个巨人,他一只手就能托起几十个小人,撒泡尿就可以将皇后寝宫的大火扑灭,为了运送他,“小人国”竟动用了几千匹马!而在“大人国”中,格列佛却变成了一个小人,他被人们装在口袋里当做宠物一样饲养,到处卖艺;在生活中则遇到了各种想象不到的麻烦,与老鼠搏斗、从猴子手中逃生……幻想与现实的有机统一是这部作品的最大特点。
  • 民国模范作文(第2季)

    民国模范作文(第2季)

    本书共分为五辑,主要内容包括:江山如画;生活映像;风物变迁;彼时心情;激昂文字。
  • 贾平凹经典

    贾平凹经典

    书稿精选著名作家、散文大师贾平凹散文代表作23篇,按照“生活与记事”“人物与精神”“风物与民俗”三个门类予以分类,从日常生活、今古奇人、历史文化等多个角度呈现贾平凹创作的丰满和深度,更是给读者进行类似话题与题材的阅读写作示范。书稿由扬州市语文学科带头人王舒成老师导读,充分结合学生情感诉求和阅读特色,使本书更适合课堂内外阅读使用。
  • 布克熊之经典精读系列:神秘岛

    布克熊之经典精读系列:神秘岛

    本书的故事发生在美国南北战争时期,有五个被困在南军城中的北方人,找到良机利用热气球摆脱了窘境,中途却被风暴吹落在一个荒岛之上,然而他们并未向命运妥协,而是以集体的力量克服了重重困难,在岛上安顿了下来,开启神秘荒岛求生之旅……
  • 寂静的春天

    寂静的春天

    此版本《寂静的春天》为麦家、苏童、阿来、马家辉,四位知名作家指定推荐版本,茅盾文学奖得主、作家阿来作序深度解读。《寂静的春天》以寓言开头,向我们描绘了一个风景宜人、生机勃勃的村庄像魔咒一般陷入一片死寂,由此引出了以DDT为代表的化学农药对于水源、土壤、动植物甚至人类自身的严重危害。意在唤起公众的环保意识,揭示环境污染的严峻性和紧迫性。这是一本公认的开启了世界环境运动的奠基之作,它既贯穿着严谨求实的科学理性精神,又充溢着敬畏生命的人文情怀,是一本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
热门推荐
  • 挽红楼之潇湘怡情

    挽红楼之潇湘怡情

    细读红楼,掩卷思之惊采绝绝的黛玉,不该迷恋一个懦弱无能的纨绔子弟而是应有一个疼她惜她,有能力护卫她的人弘昼,雍正第五子,历史上有名的荒唐王爷荒唐之下却蕴含深情不争皇位,不在乎名利,在乎的只是那颗真挚深情的心这样的人,才能真正带给黛玉幸福美好的人生窃以为,黛玉恋上宝玉,只是因大观园中刀光剑影,宝玉是个尚有情意的人,情窦初开的黛玉才会喜欢上了他,若是在黛玉年幼之时,身边多了一个真正懂得疼惜自己的人,她曾经历的悲剧命运,是否还会再次发生呢?当命运之轮在开始初期就发生了变化,黛玉是否能少一分忧思,多一分快乐?且看竹子带给大家一个别样的红楼故事。————————————————————————————————————为报神瑛侍者的灌溉之情,绛珠仙子以一生之眼泪偿还,最终泪尽人亡。但那西方神龙的赠心之情,她又将如何偿还呢?听闻宝玉宝钗成亲讯息的黛玉在病重之际梦游太虚,知其尚有另一段恩情未报,当她再次下凡之时,将如何以真情回报真心呢?那昔日的西方神龙、今日的怡亲王爷又将和黛玉演绎上怎么样一出旷世情缘呢?一切尽在《挽红楼之潇湘怡情》!作者的话:不舍得仙姿绰约的林妹妹为一个纨绔子弟泪尽人亡,因此给她一个更能配得上她的人,第一次写文,请大家多多支持。竹子新作红楼文:《挽红楼之黛昼情缘》竹子的小说群,欢迎亲们进入:35772371,敲门砖小说名哦!竹子的新浪博客:http://m.pgsk.com/zhuyingran推荐好友的文:月下波笔《红楼梦之禛点黛》:沫筱然《奉纸成婚》:卿舞沐歌《我的妖孽佞王》
  • 美女总裁的无双兵王

    美女总裁的无双兵王

    【都市爽文系列】一场意外开启了至尊高手华天宇的都市踩脸的人生。某首富:我抬抬手,上亿资金出入。某大佬:我跺跺脚,整个星球抖三抖。华天宇:请后面排队挨踩的首富,不要乱挤,如果影响了前面大佬的挨踩体验,我让你捧上饭碗重新排队!
  • 游如人生之我害怕你们别过来

    游如人生之我害怕你们别过来

    一个结巴却当了主播没公司收?开就完事了!默默吸粉无数却不自知,第一次线下活动:“你们你们别过来,我我我害怕!”不是现代文吗?怎么男二一出场画风就变了?天才?科幻?新技术变革?永恒天堂是什么鬼?
  • 挖穿宇宙

    挖穿宇宙

    【宇宙网游化】面临星系内突然出现的黑洞,有着发达科技的泰坦星球,只能耗尽一切资源,替泰坦星球安装了一个可以在宇宙中任意移动的推进器,同时,为了能在宇宙中生存,强大的网游化芯片也同时被制造而出,一时间,宇宙中所以的外星生物,都成了泰坦星人的经验值和竞争对手。【扣扣群:233269643】
  • 二流作家

    二流作家

    肖骁刚出生没多久就对外界的声音产生浓厚的兴趣,一点风吹草动他就会睁着眼睛看半天,稍微懂事一点的时候便对大人们口中的故事产生了浓厚兴趣,于是在心中默默许愿:自己写故事!无奈年纪太轻,识字有限,心有余而立不足。时光荏苒,如白驹过隙,转眼已去近十年,高中时候的王子自觉文学修养已达一定境界,遂提笔构筑自己的“故事世界”,无奈,学业繁重,父母老师施压,故事实在无法继续写下去。但是,王子构筑的故事里,剧情只是起步,男女命运摇摆始终摆脱不得剧情的宿命,于是,一场来自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故事铺展开来......
  • 耕堂劫后十种:秀露集

    耕堂劫后十种:秀露集

    本书是作者的杂文作品集。一、戏的梦二、书的梦三、画的梦四、石子——病期琐事五、乡里旧闻等。
  • 黄帝阴符经心法

    黄帝阴符经心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愿君明

    愿君明

    嗯,本人...不太会写简介,各位看官随意,不喜勿进。
  • 魔剑同修

    魔剑同修

    魔法与剑的争端何时才会结束………………………
  • 中国现代文化论争

    中国现代文化论争

    本书是一部系统论述中国现代文化论争的学术专著。文化的冲突与融合是文化史中的重要范畴,是文化延续发展互为因果的两个重要方面。文化冲突通过言论所表现出的不同思想观点的冲突就是文化论争。中国现代文化论争的内容非常丰富,涉及方方面面。本书仅围绕着白话文与文言文、新文学与旧文学、反孔与尊孔、基督教存废、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科学与玄学、中国本位文化与全盘西化、中医与西医等八个方面的论争展开讨论,探讨不同论争观点提出的背景、动机,论争的内容及其结果,进而展现中国现代文化曲折发展的基本线索。本书史料丰富,见解中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