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2500000019

第19章 节日民俗(2)

9月最后一个星期日:世界心脏日、世界海事日

10月1日:国际音乐日、国际老年人日

10月2日:国际和平(与民主自由)斗争日

10月4日:世界动物日

10月5日:世界教师日

10月9日:世界邮政日

10月10日:世界精神卫生日、世界居室卫生日、世界蛋品日

10月14日:世界标准日

10月15日:国际盲人节

10月16日:世界粮食日

10月17日:世界消除贫困日

10月22日:世界传统医药日

10月24日:联合国日、世界发展宣传日

10月31日:世界勤俭日

11月1日:植树造林日

11月10日:世界青年节

11月14日:世界糖尿病日

11月17日:国际大学生节(国际学生日)、国际肺癌日

11月21日:世界电视日、世界问候日

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

12月2日:废除奴隶制国际日

12月3日:世界残疾人日

12月9日:国际反腐败日、世界足球日

12月10日:世界人权日

12月15日:世界强化免疫日

12月21日:国际篮球日

礼俗

禁忌“13”的原因

欧美一些国家非常忌讳“13”这个数字。他们在任何场合都极力避开它,楼层中的12上面便是14,宴会厅的餐桌14号紧接12号。每月13号,西方人都感到惴惴不安,认为“13”是个不幸、凶险的数字。它源于“最后的晚餐”,耶酥和弟子们一起吃晚饭,第13个人是弟子犹大。他为贪图30块银币,将耶酥出卖了,使耶酥被钉在十字架上。这个故事流传很广,影响极深。西方人憎恶犹大,把“13”这个数字当做不幸的象征,是背叛和出卖的同义词。

一周从星期几开始

按七天一周的计时法由来已久,据说古巴比伦人以太阳、月亮和金、木、水、火、土五星为七日名,称为日曜日、月曜日、火曜日、水曜日、木曜日、金曜日、土曜日,合称“七曜”。古代犹太人和东方某些民族也用“七曜日”记日,这样七个曜日,周而复始,又叫星期。一周中,哪一天为开始?按古代七个星体之中,以日为大,因此,“七曜”的日曜日即星期日为一周的开始,其余月、火、水、木、金依次为星期一、二、三、四、五,土曜日为星期六,是周末。

一周从星期一开始的说法也有根据。《圣经》说,上帝创造世界万物。上帝在第一天把光明和黑暗分开,有了白天和夜晚;第二天造天地,有了上下之分;第三天造草、木、蔬菜,大地披上了绿装;第四天造日月星辰,确定年月日和季节;第五天造鱼、水生动物和各种飞禽,让海洋、大地和天空充满生机;第六天造出牲畜、昆虫和野兽;最后上帝照着自己的形象造了男人和女人来管理这个世界。上帝造物之工已经完毕,在第七天就休息了,称为圣日,又叫安息日。因此,星期日就是周末,一周应从星期一开始。

二者相比,“一周从星期一开始”符合先劳动后休息的规律。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在星期一早晨上学、上班,都有一周之始的感觉;星期日休息,似是一周的最后一天,这也是在心理学上的一个根据。但是目前外国通用的,还是一周从星期日开始。

为何禁忌一根火柴点三支烟

在英国与南非布尔人的战争期间(1880—1902),有一天晚上,在两军对垒的阵地上,有一名士兵点燃了一支香烟,敌方看见远处有一点微弱的火光,就将子弹推上枪膛。当那名抽烟的士兵用同一根火柴给他的同伴点烟时,敌人开始举枪瞄准。最后,当这根火柴在为第三个人点燃香烟时,敌人的子弹出膛了,并击毙了第三个人。因此,他们认为一根火柴点三支烟是很不吉利的事。后来,一根火柴点三支烟在西方逐渐成为一种禁忌。

佩戴黑纱

在古代欧洲许多原始民族中,当有贫民去世时,亲属就会在自己身上涂黑泥巴,并穿上甘草衣服,有的亲人就用黑布将自己的身体裹起来。他们相信这样做就会把死神吓跑或者死神就不会认出来自己来。而如果一个贵族去世,他的仆人们都要穿丧服致哀。有一次,英国一个公爵去世了,但他的一个仆人在买不起丧服的情况下,就用一块黑纱佩戴在左臂上表示致哀。就这样,佩黑纱丧礼在全世界广泛流传开了,而且被许多国家所效仿。

脱帽礼

脱帽礼,源于冷兵器时代。当时,作战都要戴头盔,头盔多用铁制,十分笨重。战士到了安全地带,首先是把头盔摘下,以减轻沉重的负担。这样脱帽就意味着没有敌意,如到友人家,为表示友好,也以脱盔示意。这种习惯流传下来,就是今天的脱帽礼。

碰杯

喝酒碰杯的礼仪来自于古希腊,古希腊人认为喝酒时,眼睛能看到酒色,鼻子能闻到酒香,舌头能尝出酒味,唯独耳朵例外。于是,他们便在喝酒前先互相碰一下杯子,杯子发出清脆的声音传到耳朵中。这样,耳朵就和其他器官一样,也能享受到喝酒的乐趣了。还有一种说法,碰杯的礼仪来源于古罗马。古代罗马人崇尚武功,常常开展“角力”竞技。竞技前选手们习惯饮酒,以示相互勉励。由于酒是事先准备的,为了防止心术不正的人在给对方喝的酒中放毒,人们想出一种防范方法,即在角力前,双方各将自己的酒向对方的酒杯中倾注一些。以后,这样碰杯便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礼仪。

干杯

据说“干杯”一词起源于16世纪的爱尔兰,原意是“烤面包”。当时的爱尔兰酒徒有这样的习惯,把一片烤面包放入一杯威士忌酒或啤酒中,以改善酒味及去除酒的不纯性。到了18世纪,“干杯”这个词才有了今天的含义,并且发展成祝酒颂词。干杯时,人们往往还要互相碰杯,据说这与教堂敲钟是同一意思,为了驱除恶魔。

小费

小费,是服务行业中顾客感谢服务人员的一种报酬形式。它源于18世纪英国伦敦,当时酒店的饭桌中间摆着写有“toinsurepromptservice”(保证服务迅速)的碗。顾客落座后,把零钱放入碗中,将会得到招待人员迅速而周到的服务。把上面几个英文单词的头一个字母联起来就成了“tips”(即小费)。付小费的方式很多,可以放在菜盘酒杯下,可以塞在服务员的手中,还可以将付款后的找零留给服务员做小费。

生日吹蜡烛

人们过生日的时候,要吹灭插在蛋糕上的蜡烛,这种习俗最早始于古希腊。古希腊的月亮女神阿蒂梅斯的崇拜者们在庆祝月亮女神的生日时,要在圣坛上摆着插有点燃蜡烛的蛋糕。后来,这一习俗逐渐演变为在孩子的生日蛋糕上插着燃烧的蜡烛,并要把蜡烛吹灭。古希腊人相信燃烧着的蜡烛具有神秘的力量,如果孩子许下心愿,并一口气吹灭所有的蜡烛,便能实现他的心愿。再后来,这种习俗流传到全世界,一直流传至今。

剪彩

剪彩最早起源于美国。1912年,美国一家大百货商店将要开业,老板为了讨个吉利,一大早就把店门打开,在门前横系一条布带以引人注目。过了一会儿,老板的10岁小女儿牵着一条狗从店里窜出来,无意中碰断了这条布带。顿时,门外的顾客蜂拥而至,争相购买货物。不久,老板又开一家新店,让其女儿有意把布带碰断,果然又财源广进。于是,人们认为小女儿碰断布带的做法是一个好兆头,就群起仿效。之后,人们用剪刀剪断彩带来代替小孩碰断布带,就成了今天盛行的“剪彩”仪式。后来,这一仪式风靡全世界,不仅是买卖开张,而且工程开工和落成等许多事情都剪彩,寓意吉祥顺利。

降半旗志哀

降半旗,也称下半旗,是当今世界上通行的一种志哀方式。当一个国家的重要人物逝世后,先将国旗升至杆顶,然后下降到离杆顶约占全杆1/3或一半处,表示对死者的哀悼。这种志哀方式,据说是在1612年由英国船“哈兹·伊斯”号首创的。当船在探索北美北部通向太平洋的水道时,船长不幸逝世,船员们为了表示对船长的敬意和哀悼,将桅杆旗帜下降到离旗杆的顶端有一段距离的地方。以后很多船只都沿用了这种志哀方式。后来,降半旗的志哀方式被官方承认,逐渐流传到陆地上,并被世界各国所采用。

鸣礼炮

鸣礼炮起源于英国。据说400多年前,英国海军用的是火炮,当舰船进入另一国港口之前,或在公海与外国舰船相遇时,便自动放空炮,以示无敌意,对方也相应以鸣炮回敬。久而久之,鸣炮便成了国际通例,成为盛大庆典和隆重的迎宾仪式上经常应用的一种礼节。礼炮最高规格是21响,全部鸣放作为对国家元首的礼遇,以下按单数逐级递减,用于较低级别的礼仪。

举手礼

我们遇见熟人时常常挥一挥手表示打招呼,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举手礼。上古时候,埃及人有很多部族,他们之间经常打仗。友好部族的战士在路上相遇,就互脱面甲,表示敬意;同敌对部族的战士路遇,就会争斗起来。但是,当双方为了讲和不再打仗时,也都将面甲取下,表示友好。后来,推开面甲的那个动作,就演变成今天的举手礼。

军礼

军礼起源于古罗马时代。当时,古罗马帝国的骑士们策马相遇时,都会相互举起头上戴的面甲,向对方表示敬意,体现骑士精神。11世纪,欧洲各国的骑士们大都以脱下头盔或帽子表示敬意。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以后,其代表人物克伦威尔领导的新式军队正式把脱帽致礼改为用手接触帽檐敬礼。敬礼时右手掌紧贴帽檐,手心向外翻,同时两腿并拢呈立正姿势,以显示其军人的气魄。

这种军礼,从英国陆军开始传到了海军和空军,之后传到法国、美国,进而逐渐传到了全世界。目前世界各国军队的军礼虽然各不相同,但举手接触帽檐致敬形式都是通行的。

纽扣女左男右

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开始使用纽扣。16世纪,中国人把纽扣传到了欧洲。在西方,男士普遍穿着衬衫和西装,纽扣在右边是符合人扣纽扣的姿势习惯。那时,西方的女士们一般是由女仆给自己扣纽扣。而为了让女仆扣纽扣时方便,女士服饰的纽扣就安排在左边,与男士是相反的。流传至今,现代服饰以西方服饰为基础,纽扣则是女左男右。

伦敦的礼俗

伦敦是英国的首都。在伦敦,人们在演说或别的场合伸出右手的食指和中指,手心向外,构成V形手势,表示胜利;如有人打喷嚏,旁人就会说上帝保佑你,以示吉祥。老人讲究独立,不喜欢别人称自己老,走路时不必搀扶他们。7月和8月工商界人士多休假,另外在圣诞节、复活节也不宜开展商务活动。不得送重礼,以避贿赂之嫌。工商界人士办事认真,不轻易动感情和表态,他们视夸夸其谈,自吹自擂为缺乏教养的表现。当地所有车辆均沿马路的左侧行驶。当地人遵守纪律,即便是几个人上车,他们也会自觉地排队上车。

巴黎的礼俗

巴黎是法国首都。在正式场合,人们通常要穿西装、套裙或连衣裙,颜色多为蓝色、灰色或黑色,质地则多为纯毛。出席庆典仪式时一般要穿礼服,男士多穿配以蝴蝶结的燕尾服,或是黑色西装套装;女士所穿的则多为连衣裙式的单色大礼服或小礼服。巴黎人爱好社交,善于交际,爽朗热情,善于雄辩高谈阔论,好开玩笑,讨厌不爱讲话的人,对愁眉苦脸者难以接受。巴黎人有极强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在他们看来,世间的一切都是法国最棒。

罗马的礼俗

罗马是意大利首都。在罗马,如果有人打喷嚏,旁边的人马上会说:“萨尔维!”意思是说:“祝你健康!”此外,当着别人打喷嚏或咳嗽,被认为是不礼貌的事,所以本人要马上对旁边的人表示“对不起”。罗马人时间观念不强,出席宴会、招待会等活动时迟到15—20分钟司空见惯。另外,当地盛产葡萄酒,许多小城镇甚至乡村农户也会酿酒。过去,有些农民家里酿了许多酒,自给有余就会出售。他们将葡萄枝挂在自家门口,过路人一看便知道这家有酒卖。酒已一旦售完,绿枝就被取下。这一风俗一直延续到今天,有些商店门口仍然挂葡萄枝。

威尼斯的传统节日

威尼斯是著名的水上城市,位于意大利东北部亚得里亚海滨。这里有代表性的节日有两个:嘉年华会和传统划船比赛。嘉年华会时间根据每年日期不同的复活节往前推算而决定,这个节日要持续3个星期。从5月中旬到6月上旬,在圣马可广场上就能看到一群戴着面具,穿着奇装异服狂欢的人随着音乐而劲舞。每年9月第一个星期天下午在大运河上举行刚朵拉划船比赛。除了国内游客,还有来自国外的很多游客,专门为激动人心的划船比赛欢呼。

纽约的礼仪与禁忌

纽约是美国最繁荣的城市。纽约人第一次见面不一定行握手礼,有时只是笑一笑,说一声“Hi”或“Hello”就行了。他们握手时习惯握得紧,眼要正视对方,微弓身。如果要登门拜访,须先电话约好。名片一般不送给别人,只是在双方想保持联系时才送。他们一般乐于在自己家宴请客人。他们不喜欢别人冲他们吐舌头,认为这是污辱人。他们讨厌蝙蝠,认为它是吸血鬼和凶神的象征。他们忌讳问个人收入和财产情况、妇女婚否、年龄以及服饰价格等私事。忌讳黑色,认为黑色是肃穆的象征,是丧葬用的色彩。特别忌讳赠礼带有公司标志的便宜礼物,认为这有做广告的嫌疑。

温哥华的风俗与禁忌

温哥华是加拿大第三大城市。温哥华人朴实友善、随和懂礼。在公共场所,人们一般不大声喧哗,很注意文明礼让,在公共汽车和地铁里,都自动给老人和小孩让座,并礼让女士优先。开车至人行横道线时,车速减慢。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总是依次排队。如果应邀去家里做客,都会事先送去或随身携带上一束鲜花给女主人。但不要送白色的百合花,因为这种花只在葬礼上用。当地人不喜欢外来人过分地把他们的国家和美国进行比较。在当地,很多事情要事先预约。公事要预约,私事也要预约,不速之客是不受欢迎的。

新加坡的民俗礼仪

新加坡居民中华人占77%,马来人14%,印度人7.6%,其他民族1.4%。各种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不仅创造了新加坡今日多民族的和谐社会,也留下了丰富的多元化文化特色,这些特色展现在日常的礼仪上,就形成了新加坡独有的特色。

新加坡人举止文明,处处体现着对他人的尊重。他们坐着时,端正规矩,不将双脚分开,如果交叉双脚,只是把一只腿的膝盖直接叠在另一只腿的膝盖上。他们站立时,体态端正,而不把双手放在臀部,因为那是发怒的表现。

新加坡人的主食多是米饭,有时也吃包子等,但不喜欢吃馒头。马来人用餐一般用手抓取食物,他们在用餐前有洗手的习惯,进餐时必须使用右手。饮茶是当地人的普遍爱好,客人来时,他们常以茶水招待,华人喜欢饮元宝茶,意为财运亨通。

在新加坡人眼中,男婚女嫁是件大事,不论华人还是马来人都很重视。马来人的婚事要经过求亲,送订婚礼物,订立婚约等程序。新加坡的华人讲求孝道,如有老人行将去世,其子孙必须回家中守在床前,丧礼一般都很隆重。

印度的民俗礼仪

同类推荐
  • 猫头鹰

    猫头鹰

    这是一本描写动物和涉及动物的散文集,里边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猫头鹰,也有三有保护动物斑鸠、啄木鸟,更多的是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鸡、鸭、狗、牛之类。生态平衡,人类才得以生存。这本集子,不光是为了唤醒人们热爱各种动物,保护动物,更多的是企图从不同的角度,描写动物不为人知的另一面,或可笑,或可怜,或可爰,或坚强,或凶狠。不少动物,能给我们带来快乐和欢笑,还能给我们带来不少生活的启示:爱、信任、宽容、独立和勇敢。
  • 夏夜花事

    夏夜花事

    《夏夜花事》,一本走出佛系,拥抱人间烟火的散文集。作家黄爱东西,将时光刻印在她生活里的人、情、物、事倾注于文字,不做宣告,更无劝解,只以最自在的方式表达自己对生活的认知和态度。书中有买菜、做饭,讲述寻常日子的《生活基本款》,我们从作者自在不羁的笔下得以感受老城广州的日常,逛茶餐厅,品粤菜馆,仿佛走至街边巷里,领略那些人间烟火和妖娆风情,这些生活底色就是人生的基本款,让你无论遇到什么挫折和遭遇,都有从头再来的勇气。第二章《情何物》对各种情事一针见血、直抵真相的另类探讨,是走过半生岁月沉淀出的洞见和智慧。《夏夜花事》则是作者的肺腑真情在不经意间的舒展呈现,凡人我辈,每一天都是余生,要好好过。
  • 花开一树为侬香

    花开一树为侬香

    本书收录的都是林徽因作品中的经典,体裁包括散文、小说、戏剧和诗歌等。这些作品或是抒写生命体悟,或是写照真实灵魂,或是从细处阐发幽思,语言温婉含蓄、典雅清丽,处处充满了知性与灵性的妙语绝响,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林徽因的创作气质、品性本源。然而细细读来,你很难想象有些文字会是她在经受病痛折磨或是情感煎熬下创作出来的,其才其情,其坚忍与真诚,无法不令人仰视和佩服。也许金岳霖的一句“极赞欲何词!”正是对林徽因最忠实的评价!
  • 2014语录

    2014语录

    这是新周刊唯一一个不以杂志形式发行的内容读物,国内外时事政治,文化生活,娱乐体育,包罗万象,有趣有种,好看好玩。在最热辣最过瘾的语录中,感受2014嘴上风暴。
  • 鲁迅散文集

    鲁迅散文集

    本书收录了鲁迅所有的散文名篇,并收录了一部分精品杂文,根据文章写作内容和特点共分为五个专辑。这些散文记录了鲁迅幼年到青年时期的主要经历,追忆了多位家人、伙伴和亲友,展现了一幅清末民初的生活画卷。这些篇章主要继承了中国传统散文的特点,文笔亲切耐读、深沉隽永,是现代散文中的经典之作。书中收录的杂文摹写世相、描述见闻、评说人事、言志抒情,体现了鲁迅博大精神的思想内涵和独特完美,处处体现着鲁迅的思想和智慧的光芒。
热门推荐
  • 蒲江词

    蒲江词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想着初恋的一百二十天

    想着初恋的一百二十天

    我叫夜七,是个孤儿,关于我的故事,要从十三岁那年暑假讲起......故事很长,有你很暖。
  • 瘸哥的那些事

    瘸哥的那些事

    女儿伸手找爸爸,瘸哥抱过来亲个不停。萍萍腾出了手,返回车内,取出一个大包。里面是一沓红包,封面写着女人们的名字。萍萍说,瘸哥在外头总是惦记着大家,这是我们全家人的心意。女人们打开了红包,里面都有一张银行卡。红包的另一面写了一行字:祝大家永远幸福,新年快乐!银行卡密码,你们的生日。女人和男人们都流泪了,目送着瘸哥的帕萨特渐渐远去。
  • 顾先森,结婚请排队

    顾先森,结婚请排队

    上一辈子她从来不知道妥协是什么!这一次她选择放弃曾经苦苦追求的人。“那个谁,你干嘛要带我去哪里?(* ̄m ̄)”穿着西装做着禽兽事的某人“结婚,你是我的未婚妻。”什么她竟然有个未婚夫?她活了两辈子怎么不知道???“别骗我了”“那你看我够不够资格做你的男人?”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女皇的孤独

    女皇的孤独

    遭后妈设计迫害,从自家天台上被推下去,因此穿越到另一个时空……成为那个时空的女皇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青春里的人儿

    青春里的人儿

    我很久没有写东西了,甚至我的文字可能生疏到没有一丝的色彩,最近很难过,多因为总是回忆过去的事情,但是却发现对于过去的人的音容相貌,我实在是模糊了,我忘记了那人的声音,忘记了那人的样子,就连我们的故事都随着时间淡化了,现在是2019年4月6日八点零六分,我产生了恐惧,我怕我忘记我心中的人儿们,突然确定想写一篇小说,送给即将相识十年的人儿们,故事不长不短,请容许我慢慢道来!
  • 时光亲吻过她的悲伤

    时光亲吻过她的悲伤

    身不由己的单亲女孩,精明干练的职场白领,她该复仇还是妥协?温柔体贴的人气学长,神秘莫测的商界传说,他是天使还是恶魔?少年时的他们,彼此爱慕,以为那便是一辈子。后来,他们都曾想,如若可以,未曾相遇。可命运捉弄,除了面对别无他法。一段无法忘怀的前尘往事,一场扣人心弦的绝望报复,情归何处?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还是不如相忘于江湖?在这场以爱之名的赌局里,他们早已无路可退……
  • 打动人心的100个社交技巧

    打动人心的100个社交技巧

    成功的人生是从良好的人际关系开始的,一个人不可能孤家寡人地活着,也不可能自我封闭起来万事不求人。在正常的人际交往中,为了提高交际效率,应该掌握一些交际技巧,这对每个人的交际都有一定的帮助。本书全方位地介绍了公关办事的方法与技巧:注重形象,好事多磨,因势利导,因人而异,远离禁忌,等等。读者心中的疑惑,几乎都能够在本书中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