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3300000012

第12章 第8种能力 独立思考(1)

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学习方法成为科学家的。

——(美国)爱因斯坦

放弃独立思考,是一切不幸的核心。

——(法国)罗曼·罗兰

我情愿落在大家的后面坚持正确的思考,而不愿意站在别人的前面不假思索地出尔反尔、自食其言。

——(意大利)伽利略

懒于思索,不愿意钻研和深入理解,自满和满足于微不足道的知识,都是智力贫乏的原因。这种贫乏通常用两个字来称呼,这就是“愚蠢”。

——(苏联)高尔基

人类社会一切伟大的成果都是经过反复思考、探索、实践而完成的。拉开历史的帷幕就是会发现,古今中外凡是有能力做出重大成就的人,都经过了一番艰苦的思考。正如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思考会变成一种激发智力的刺激。书籍和由书籍激发起来的思想,是防止死记硬背(这是使人类智慧迟钝的大敌)的最强有力的手段。”天才之所以能够成为天才,正是由于他们善于思考和乐于思考。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提出的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为20世纪物理、天文等学科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小的时候,爱因斯坦由于反应迟钝,被他的老师指责为一事无成的家伙。15岁那年,爱因斯坦由于语文、历史、地理成绩太差,初中没有毕业就不得不离开了学校。

但爱因斯坦从小就养成了善于思索、独立思考的习惯。他经常一个人独自冥思苦想,最后竟然到了废寝忘食的程度。正是由于爱因斯坦的独立思考、善于学习的精神,经过长时间的努力,他成功地提出了“狭义相对论”,后来又提出了“广义相对论”,成为世界科学巨匠,并获得了诺贝尔奖。

爱因斯坦的成功故事告诉人们,一个人想要成功,就应该善于思索,并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在现实生活中,仔细研究我们周围的成功人士,无一不是善于独立思考的人,他们是孩子学习的榜样。

有一位哲人说:“学会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比获得知识更重要。不下决心培养思考习惯的人,便失去了生活的最大乐趣。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而不应当把获得专业知识放在首位。”

世界著名的成功学家拿破仑·希尔曾写过一本名为《思考致富》的书。这本书出版后,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以至于多次重印并被翻译成多种语言传播到全世界。这本书深刻地揭示了如何运用大脑思考去获得成功。任何人要取得任何意义上的成功都必须运用学会用头脑去思考。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思考是学习的灵魂。即使孩子知道了大量的理论知识,甚至都能倒背如流,但是,如果他没有用大脑去思考它深一层次的含义,没有从思想深处认识到它的内涵,那又有什么用呢?

新西兰最伟大的科学家卢瑟福是现代原子物理学的奠基人,他对思考极为推崇。一天深夜,他偶尔发现一位学生还在埋头试验,便好奇地问:“上午你在干什么?”学生回答:“在做实验。”“下午呢?”“做试验。”卢瑟福不禁皱起了眉头,继续追问:“那晚上呢?”“也在做实验。”勤奋的学生本以为能够得到导师的一番夸奖,没想到卢瑟福居然大为恼火,厉声斥责:“你一天到晚的在做试验,什么时间来思考呢?”

英国剑桥大学迪·博诺教授说:“一个人很聪明或智商很高,只是说明他有创造的潜力,但并不说明他很会思考。智力和思考的关系,就好比一辆汽车同司机驾驶技术的关系,你可能有一辆很好的汽车,但如果驾驶技术不好,同样不能把车开好。相反,你尽管开的是一辆旧车,然而驾驶技术高超,照样能把车开好。很显然,这里在智商高和会思考之间画上了不等号。”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曾指出,优秀的学生并不在于有优秀的成绩,而在于有优秀的思维方式。可见,父母应该让孩子学会勤于思考,不做思想懒汉。

一个人智力水平的高低,主要通过思维能力反映出来。有一位教育家这样说:“教育就是教人去思维。”教育教人以知识,但知识并不能代替思维,如同思维不能代替知识一样。在大多数实际生活中,知识从来就是不完全的,所以需要思维。

因此,孩子学习有双重的目的:一是掌握知识,二是发展思维能力。大多数家长和老师往往只注意前者而忽略了后者,因此出现了许多学习成绩较好,但思维能力较差的“高分低能”的孩子。可见,培养孩子广阔、灵活、敏捷的思维能力,对开拓孩子的智慧极为重要。一个善于思考的孩子肯定也是一个会学习的孩子,一旦孩子学会思考,学习成绩的提高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人的大脑是一座掘之不尽的能力宝库,但是如果没有思考能力话,宝库的大门也不会自己敞开。只有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学习和生活的本领才能提高,这是不争的事实。所以,父母要注意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

培养方法一:给孩子创造思考的家庭环境

一个人敏锐的思考能力不会从天上掉下来,而是需要严格的训练和培养。父母要给孩子创造一个思考的家庭环境,这是培养孩子思考能力的第一步。

有位母亲通过朗读简单的诗词引导她5岁的孩子思考问题。她先读一首诗:如果世界上堆满了馅饼,如果海水全部化为墨水,如果所有的树都结满面包和奶酪,那么,我们喝什么?然后,她问孩子:“一个句子以‘如果’开头,是不是意味着它不是真的?”由此引起孩子联想出一连串问题。父母要始终懂得为孩子创造思考的家庭环境的重要性,并付诸行动,这样,孩子就会养成一边读书一边思考的习惯,将使他终生受益。

只要坚持让孩子在自己家的小天地中不断思考,就可以取得良好思考能力的最佳效果。即使孩子的年龄小,父母也应给他创造思考的机会,使他说出值得一听的主意来,这并不需要安排正式课时。比如,可以充分利用晚上一家人围聚在一桌共进晚餐的时间,议论一天中发生的种种事情,每个人都轮流发表自己的见解,这就是一个引导孩子思考的最好的机会。

父母要明白,孩子的健康成长和未来发展都离不开思考,给孩子一个会思考的大脑,胜过给孩子其他任何财富。父母应该知道,一个不能思考的人最终将一事无成。所以,为孩子创造一个思考的家庭环境,让孩子学会思考,掌握思考能力,是父母送给孩子的最好礼物。因为,非凡的思考能力才是孩子应对社会竞争和生存的最大法宝。

培养方法二:不扼杀孩子的思考力

失去独立思考能力的孩子,其共同表现是:凡事只有一个答案或没有答案;不敢反驳别人的意见;习惯附和他人的看法,缺乏创意。但这些特征并非与生俱来,从某种意义上说,扼杀孩子想象力的正是其“扼杀型”的父母。

在家庭中,父母对子女思考能力的“扼杀”,就其表现形式而言,可以分为溺爱型和干涉型。前者是父母对孩子的一切事务都包办代替,对孩子过于溺爱,结果造成孩子过分依赖父母,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束缚了孩子个性的发展和开拓精神,甚至连智力也因此受到限制;后者则表现为父母对孩子实行“专制”,用“棍棒”教育孩子,过分限制孩子的言行,为孩子的学习和生活画出死框框,务必使孩子言行符合其意愿,孩子稍有差错,就唠唠叨叨,这样不可以,那样也不行,令孩子无所适从,结果使孩子变得小心谨慎,畏手畏脚,限制了孩子的个性,孩子自然就会渐渐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

可见,不论是“溺爱型”父母还是“扼杀型”父母,教育出的孩子都是一样的。在这样的家庭教育环境下,孩子一味地顺从,甚至麻木,又怎么能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呢?所以,父母一定不要扼杀孩子的思考力,不做“溺爱型”父母,也不做“扼杀型”父母。

培养方法三:启发孩子独立思考

父母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就需要在与孩子相处和交谈中,经常以商量的口气,进行讨论式的协商,留给孩子自己思考的余地,启发孩子独立思考,给孩子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

一个9岁的小女孩跟着妈妈去商场买东西,她看到街口有个十五六岁的男孩当众跪着,胸前挂着一块纸牌,上面写着“我要上学”的文字,说他死了父亲,母亲又卧床不起,他被某中专学校录取,却无钱报名,请求好心人施舍。小女孩看了,把钱从口袋里掏出又停住了,低声对妈妈说:“他不是骗子吧?电视上有过类似的报道。”妈妈不置可否,让女儿自己思考。小女孩拉拉妈妈的衣襟走了。妈妈说:“如果他不是骗子呢?”

回家后,小女孩写了一封信:哥哥:你跪着乞讨多没尊严呀!自尊比识字还重要。高尔基小时候因为家里穷,只上了两年学,他一边打工一边读书,终于成了世界闻名的作家。成才的路有好多条,上学不是惟一的。她咬了一会儿笔头,又写道:这里有20元钱,你买张车票回去吧。她刚要出门上街,妈妈提醒她:“如果他是骗子呢?”小女孩想了想,又把补充的话擦去了,重新写道:如果你想回家,我给你买车票,送你上汽车。最后写上了联系电话。妈妈看着女儿一连串的反应,会心地笑了。

小女孩的妈妈没有直接告诉孩子那个人是不是骗子,而是通过启发性的语言,鼓励孩子自己思考,自己得出答案。这种方式对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非常奏效。所以,父母不妨在日常生活中多用这种启发询问性的语言,如:这两者有什么关系?你觉得怎么做会更好?你的想法有什么根据?……以此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

同类推荐
  • 给孩子松绑,自由成长才能成材

    给孩子松绑,自由成长才能成材

    孩子的才能是自然生成、自主发展的,而且这种自我教育是动态的、可持续的。关于这一点,教育专家陶行知也指出,孩子的成长和发展需要有一个宽松的、开放的、积极的环境。这也就是说,作为家长,要遵循孩子的天性,不能任意抹杀孩子的创造欲望和玩乐心态,要给予孩子自由的空间,让其自由自在地舒展与发展。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明智的家长从来不捆绑孩子,而是放开手让孩子自由地翱翔。
  • 不吼不叫不宠不娇教育孩子100招

    不吼不叫不宠不娇教育孩子100招

    如何教育孩子,是每个家长都会遇到的一大难题。培养和教育孩子本应该是一件十分快乐幸福的事,但为何越来越多的父母,却视其为异常辛苦、备受煎熬的苦活?今天的父母很难做。今天做父母,难就难在,社会、学校、家庭对孩子的要求不一样:政府和媒体提倡素质教育,企业反对高分低能,学校到老师却追求升学率。父母琢磨如何教孩子?眼前处处皆歧路,不知该从哪条路上走。所以说,今天的父母很难做。面对父母的种种困惑,我们提出了令人耳目一新的家教理念和原则,给出许多简单而又切实可行的操作技巧,提供广大苦苦寻觅良方的父母,一条有章可循的康庄大道。教育的关键是:育好种子,护好苗子。教育孩子,最好的时间是在孩子10岁以前。而孩子价值观的定位、品格的塑造、习惯的养成,主要也在这一时期。3~6岁,是“育种”期,父母的主要任务是将一些健康的价值观传导给孩子:首先是将爱的种子种植在孩子的心里,教他(她)与人为善、积极向上的概念;其次才是培育孩子的智能。6~10岁,是“护苗”期,父母的主要任务是全面培养孩子的人生观念、行为习惯、学习能力等综合素质。
  • 好教育成就好孩子:解密熊孩变学霸的45条法则

    好教育成就好孩子:解密熊孩变学霸的45条法则

    《好教育成就好孩子:解密熊孩变学霸的45条法则》是一部全面系统、切实可行、有料有趣的教育力作,案例与解读密切结合、家庭与学校教育相得益彰、本土实践与西式思维有效融通。《好教育成就好孩子:解密熊孩变学霸的45条法则》每个篇章都由提要、案例和解读三个板块组成:提要部分呈现了每个篇章的核心观点,以便读者抓住文章的关键和实质;案例部分以鲜活、灵动的内容,针砭教育时弊,切入家庭和学校教育的关键问题,并给出了合理、有效、可行的解决方案和对策;解读部分从学术分析、国外经验和实践应用三个维度,揭示了支撑案例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智慧,试图帮助家长和老师举一反三解决与案例类似或相关的问题,引导家长和老师改进自身的教育行为。《好教育成就好孩子:解密熊孩变学霸的45条法则》以大量鲜活、生动的案例和理性、深刻的解读,描绘出好孩子的成长“路线图”:幼儿期,在游戏中发展孩子的智能,让孩子保持好奇心,真正远离熊孩。少儿期,不断放大孩子的格局,让孩子逐渐走到世界舞台中央,有效拒绝熊孩。青春期,理解孩子的成长需要,让孩子跟叛逆说“不”,设法摆脱熊孩。高中阶段,激活孩子学习的主动性,让孩子走向创造性学习之巅,彻底告别熊孩子。
  • 童年的秘密

    童年的秘密

    本书详尽地告诉父母,儿童的成长有着其内在的精神驱动和规律,儿童的成长需要依靠他们自身不断的有意识的、自主的、独立的与外界环境进行活动(书中称为工作)来获得。成人如果想促进儿童成长,最重要的是给他们创造一个充满爱的安全的环境,尊重并理解孩子的行为,对他们的行为尽量做最少的限制和“指导”。儿童自然会知道自己想做什么,该如何做。在一次又一次的探索中,他会逐渐成长起来。童年是人类生存的根基,儿童是“成人之父”,只有发现和解放儿童,我们才能拥有更好的未来。
  • 正面管教男孩的100个细节

    正面管教男孩的100个细节

    做为一个优秀男孩的父亲,一个多年的图书馆馆长,作者以丰富的一手资料为基础,以敏锐、客观的视角,专业的学识,从细节向父母和孩子介绍青春期阶段男孩的身体和心理都会有哪些变化,并且提出了一些父母如何做才能让男孩变得快乐、自信和友善,如何让男孩保持身心处于最佳状态的建议,包括怎样对付学校里的“小帮派”“小霸王”,还有如何更好地与朋友交流和相处。
热门推荐
  • 淞沪抗战史料丛书续编:第一辑(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淞沪抗战史料丛书续编:第一辑(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淞沪抗战史料丛书续编充分利用国家图书馆馆藏资源,将已见或未见的关于淞沪抗战的史料以影印的形式出版,内容涵盖两次淞沪抗战,力求比较全面、翔实、生动地反映淞沪抗战的全貌,是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的一部分。
  • 星空最强大圣

    星空最强大圣

    夜晚的星空多美好。那颗水蓝色的大星总也看不够。何时才能再次踏上那方土地啊!超脱、唯有超脱!修仙世界多繁华,怎比家乡情味浓。为了回家,我要超脱!
  • 临世仙

    临世仙

    天道苍苍,渺渺仙茫,阴阳轮回,因果不空。亿万年前仙界大乱,无数仙人陨落,是谁造成的?是谁让天道出现出了裂痕?是谁在掌握苍生的命运?是谁在布置亿年棋局?是他?是她?还是它?切看谢阳是如何一步一步修成大道,去解开亿万年前的往事……
  • 九曲子母结

    九曲子母结

    本书精选38个故事,里面有民间探案,有百业奇人,更有历史传奇,作者还对故事的安排进行了巧妙的穿插与搭配,相信更能适合现代读者的阅读习惯和胃口。这38个故事,恰似一桌丰盛的酒席,至力满足于众多读者的不同口味。笔者在这本自选的民间故事集中,不仅兼顾了社会各个阶层的阅读群体,更是照顾了不同文化程度读者的阅读习惯。相信只要您打开了这本书,您就能在此书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并伴随着故事中的人物,一起悲伤,一起欢乐,真正体会到一场酣畅淋漓的文学之旅。
  • 情商

    情商

    本书以纪实的笔法,描写了当代商战里的一宗房地产交易,其波谲云诡,大起大落,扣人心弦之处,比侦破小说有过之无不及;而活动于事件中的一个男商人与五个女友之间的男情女爱,恩怨消涨,比言情小说的缠绵悱恻更令人过瘾十分。小说情节引人入胜,人物刻画血肉丰满。尤其是书中的五个女人,性格各异,一颦一笑,形象逼真。她们与男主人公复杂的情欲,情感纠葛,构成了一个个深刻动人的精采画面,时而热血沸腾,时而唏嘘扼腕。
  • 千山万水只在你眼中

    千山万水只在你眼中

    “你收留我吧,我帮你挡掉一切麻烦,你管我饱就行。”“不能谈爱。”“我没有心。”“好,成交!”他需要个挡桃花的宠物,而她需要个饲养员,两人看似一拍即合。看着仰头天真无害的妮子,男人当时脑子一抽,就这么给收了。从此,过上了鸡飞狗跳、水深火热的‘悲催’生活!炎司御,名门炎家的二公子,向来冷面示人,傲得很,痞但不渣。就这么一个生性淡薄的主儿,偏偏栽到了一个蠢萌姑娘手里。遇到她之前,他是女人趋之若附,众人畏惧敬仰的炎家二爷。遇到她之后,放下所有身段,成了丫头片子的御用饲养员,硬生生给宠出了个混世小霸王。她的承诺:【阿御别怕,我不会让你死,我保护你。】他的表白:【我叫炎司御,防御的御,除了你万敌不侵。】
  • 从前时光走得很慢

    从前时光走得很慢

    这部小说由之的回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总爱回忆童年的时光,自从踏上漫长的求学之路,回忆儿时是由之每天都会做的一件事。一想到儿时的伙伴,温馨的场景,激情澎湃的追逐,活力昂扬的呐喊,她的嘴角会慢慢地弯起来,欢乐总比苦涩多,那时活的轻松,自在,桃源般的生活。后来,越是长大就越不想长大,嫌时间走得太慢,长不到她想要的大人模样,时而抱怨生活的苛刻,人情的冷淡,料想不到一种人生的乐趣,如今只有靠在键盘上敲打这仅存的回忆,不让它消逝。回忆慢慢的来,也希望读者朋友们能喜欢这种平淡无奇的文章,让我们找到一种共鸣,在我们的未来添上一个伏笔。
  • 关关雎鸠

    关关雎鸠

    闻迅是一位剧作家,刚刚进入一所大学任戏文系教授。他遇到了一位大学女老师岳康康,也遇到了一个看起来阳光灿烂的大学生刘元。他和岳康康的爱情,对刘元的师生情谊,刘元对岳康康的仰慕,在这个冷漠的网络时代发生了纠葛,衍生出了剧烈的矛盾:刘元将闻迅与岳康康恋爱时的“艳照”发到了网上,引起了轩然大波,最后爱情失败,青春消散……其间穿插闻迅童年求学其间曾经因为坚持自己看到的真相,被孤立排挤的经历,新旧两种教育状态,禁锢与冷漠、粗暴与迷茫,深刻表达了作者对于当下这个时代的思索。
  • 诸葛亮文集译注

    诸葛亮文集译注

    纵观诸葛亮的一生,他不但为祖国的统一大业导演了一幕幕威武雄壮的活剧,创造了彪炳千秋的业绩,而且以其精辟的著述,丰富了我国思想史的宝库。诸葛亮的著作,涉及内容十分广泛,既有论及治国富民的篇章,又有谈论发展生产的内容;既有治国治军的宏论,又有举贤斥佞的表文;既有畅谈外交、形势的文章,又有提出战略决策的雄文。其中,有关治军、用兵的论述,又成为诸葛亮著作中引人注目的、闪耀着朴素辩证法思想光辉的瑰宝。罗志霖译注的《诸葛亮文集译注》即对诸葛亮的著作进行了翻译和注释,题解着重介绍时代背景、著作内容,并简要揭示其思想意义。
  • 致先生的99封道别信

    致先生的99封道别信

    我谨希望,当故事结束的时候,你的痛苦也会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