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21900000003

第3章 托马斯·爱迪生之母南希:用爱来培养

如果没有母亲南希,也许就没有今天的发明大王——爱迪生。母亲在爱迪生的成长过程中倾注了自己所有的智慧和理解,她是爱迪生走进科学领域的坚实后盾。所以,有人说,爱迪生的母亲虽然不是教育家,却胜似教育家。

爱迪生(1847-1931),美国著名的发明家、企业家。1847年2月11日出生。8岁进学校读书,只学习了三个月,就不得不退学回家,由当过乡村教师的母亲辅导他自学,12岁时,家庭生活困难,开始在列车上卖报,16岁时发明了自动定时发报机,之后不断有发明问世,一生中共完成2000多项发明,其中最大贡献是发明留声机和自动电报机,实验并改进了白炽灯和电话。他20岁出头开始研究电灯,历时10余年,他先后选用了竹棉、石墨、钽……等等上千种不同物质作灯丝材料进行试验,时常通霄达旦,1879年爱迪生用碳丝作为白炽灯丝,并点燃40小时。不久,被钨丝代替。1928年,他被授与美国国会金质特别奖章。1931年10月18日,他在西奥伦治逝世,终年84岁,1931年10月21日,全美国熄灯以示哀悼。

肯定孩子的好奇心

1847年2月11日,在美国俄亥俄州的一个叫米兰的小镇上,一个长着圆脸蛋、蓝眼睛、淡色头发的小男孩降生了。男孩长得很秀气,他的身体却很单薄,一副弱不禁风的样子,他就是爱迪生,也就是后来闻名世界的“发明大王”托马斯·艾瓦尔·爱迪生。

爱迪生出生后,体质很差,接生的大夫断定他在母腹中就得了脑炎。大夫的“诊断”好似一把利刃,捅在母亲的心上,母亲含着眼泪,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把这孩子抚养成人。母亲对爱迪生比对任何孩子都疼爱,精心地抚养着他。

出人意料的是,爱迪生稍稍长大一些之后,却变成一个身体健壮、精力旺盛的孩子,他不仅不迟钝,而且非常活泼、淘气。

4岁的时候,有一次,他和小伙伴们在大树下玩,不知是谁发现了树杈上有一个马蜂窝。爱迪生很想知道窝里到底是什么样子,他说:“不如我们把它捅下来瞧一瞧,好不好?”“大马蜂会蜇人的,要捅你去捅!”小伙伴们都躲得远远的。

爱迪生一心想弄清楚其中的奥秘,于是找来一根长树枝,硬是把马蜂窝给捅了下来。顿时,一群大马蜂向爱迪生涌来。片刻之间,爱迪生被马蜂蜇得满脸红肿,几乎连眼睛都睁不开了,即使这样,他还要把蜂巢的构造看清楚。

爱迪生幼年时对一切事物都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在他的脑袋里,装满了无数个为什么。“为什么锅上冒蒸汽?”“为什么凳子四条腿?”“金子是什么?”父亲常常被儿子的问题弄得张口结舌。

小爱迪生“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兴趣得到了母亲的充分肯定。母亲当过小学教师,她知道,好奇是打开神秘知识宝库的一把万能钥匙,没有好奇心的孩子成不了大器。

所以,每当爱迪生问她为什么时,她总是微笑着,细心地开导他,把其中的道理讲给他听。这个时候,爱迪生总是歪着大脑袋,睁大眼睛听着,听完后,还会有一大堆新的“为什么”从他的头脑中冒出来。

爱迪生的好奇心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越来越强烈。不久,只向别人询问已经不能满足自己的要求了,什么事他都想自己亲自去试试,也闹过不少笑话。

有一天,爱迪生像发现了多大的稀罕事儿似的,一溜烟跑回家问:“妈妈,那只鸡把蛋放在屁股底下干什么呀?”母亲连忙放下手中的活笑着告诉他:“那是在孵小鸡。”“什么叫孵小鸡?”“孵小鸡就是让鸡娃娃从蛋壳里钻出来。那些像毛绒球一样的鸡娃娃,全是它们的妈妈用自个儿的身体孵出来的。”爱迪生似懂非懂地点点头说:“把鸡蛋暖和暖和,小鸡就跑出来了呀。”

一天早饭后,爱迪生在父亲的仓库里依样画葫芦地做了个“窝”,放上鸡蛋,然后认真地蹲在“窝”上开始孵小鸡。他居然饿着肚子整整“孵”了一天,直到晚上母亲才在仓库里找到他。

一家人笑得前仰后合,想不到他居然饿着肚子,从早到晚趴在鸡蛋上,整整“孵”了一天。就是如此浓厚的兴趣以及超人的耐心,成了爱迪生一生事业成功的重要因素。这一荒唐行为并未受到母亲的嘲笑和责备,她深感自己的孩子有一种奇特的探索和钻研的精神,这是难能可贵的。

母亲耐心地告诉儿子:“鸡的体温有42℃,人的体温通常是37℃,靠人蹲着孵是孵不出来的。如果能有办法使受精的鸡蛋的温度保持在42℃左右,到一定时间,也可能孵出鸡来。”从这次后,母亲解释问题更加细心和具体了。

爱迪生人虽小却怀有远大的志向,他那颗充满疑问的童心无时无刻不在憧憬着美好的愿望,头脑里时时刻刻思考着实现这些美好愿望的途径。渐渐地他开始下定决心去掌握这些途径,他开始爱读书学习了。

爱迪生7岁时,已开始在母亲的指导下阅读一些书籍。母亲发现他对自然科学很感兴趣,于是就借来一些浅显的自然类书籍供他阅读。在母亲的指导下,爱迪生还吃力地阅读了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这本书叫人重视实践,而不光注重理论。此书在爱迪生成为一名伟大的发明家的过程中起了巨大的作用。

从这时起,爱迪生的实践意识更浓了,他开始照着书本搞一些有趣的实验。当地的绝大多数店老板都认识爱迪生,爱迪生经常向他们索要一些空瓶拿回家。大人们原以为这孩子收集瓶子是为了玩耍,直到爱迪生攒了有200多只空瓶子,并且分别装上一些化学药品后,他的父母才感到“这孩子真能异想天开”,同时又为孩子这么小就懂得这么多知识而感到自豪。

爱迪生以自修学来的电气方面的知识和与生俱来的实验精神,从10多岁开始就走上了发明之路。一生共取得了2000多项发明专利,其中最著名的一项发明就是在1879年发明了白炽电灯。

不可否认,好奇心是孩子学习兴趣的源泉,也是孩子的天性。爱迪生的母亲善于发现孩子的天赋,然后加以引导培养,使其成才。所以,做父母的,一定要理解珍视并保护好孩子的好奇心,并将孩子的好奇心发扬光大,而不是去扼杀它。

教子点睛:

有人在研究北大、清华学生的学习动力时,发现所有的动力原型都是对知识的新鲜感,也就是好奇心,好奇心是人获得智慧的关键。因此,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就是保护孩子未来的幸福。一个人旺盛的求知欲是从强烈的好奇心中产生的,一个拥有强烈好奇心的人才能够不知疲倦地去探究未知的领域,并在这个过程中,体验乐趣,充盈生命,发展智力。

家庭教育很重要

随着年龄的一天天增长,爱迪生想上学读书的愿望也越来越强烈,他经常吵着要去上学。母亲看到儿子很爱学习,心中十分欣慰。每到这时,她总是和蔼地抚摸着爱迪生的头说:“你年纪还小,等到你年纪够了我就送你上学去。”

1855年春天,已经8岁半的爱迪生终于在父母的陪同下高高兴兴地到镇上唯一的一所学校上学了。这所学校实际上是一个私学馆,是由一个叫恩格尔的老师和他的夫人开办的。这位恩格尔老师教学方法很古板,每次讲完课后,就让学生复述所讲的内容,如果学生不会,那他就要动用他的“刑法”了。他的“刑具”是一条两公分厚、一尺来长的竹片。如果谁没学会,他就拿起竹片一阵乱打。

爱迪生好问的天性在学校依旧未改变,他对老师讲的知识也总爱问个为什么。如“1+1为什么要等于2呢?”这些怪问题激怒了恩格尔,他以为爱迪生是存心捣乱,自然少不了一顿打骂。爱迪生感到既困惑又委屈,他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从此他就更不愿意学老师所讲的知识了。

每月一次的小考到了,爱迪生考了个倒数第一。母亲没有责怪他,只是鼓励他说:“以后再认真学。”可是,爱迪生委屈地说:“妈妈,我们老师讲的我弄不懂,他没有您讲得明白。”母亲笑着安慰说:“慢慢你就懂了。”

在恩格尔老师的眼里,爱迪生是一个笨蛋、糊涂虫。爱迪生念到三个月的时候,终于被恩格尔老师撵出了学校。爱迪生被学校退学后,母亲并没责怪他,她深知儿子的性格,儿子不是什么糊涂虫,只不过是好奇心强罢了,她决心在家独自挑起教育孩子的重担。

爱迪生的母亲不是教育家,却胜过一般的教育家。因为没有她的教育,就没有发明大王大王爱迪生。春天,母子俩坐在屋门前,一边晒太阳一边上课。夏天,母亲就带他来到瞭望塔上,一面乘凉,一面讲罗马帝国的盛衰,讲英国的演变。

不久,爱迪生已经能顺利地读比较难懂的书了。他阅读了《鲁滨逊漂流记》、《悲惨世界》等古典文学作品,还阅读了《世界史》、《英国史》、《罗马帝国衰亡史》等历史书。

在自然科学书籍中,介绍意大利伟大科学家伽利略生平事迹的书深深地吸引了他,伽利略通过实验来探寻真理的科学态度使他深为钦佩,从此,“实验”一词一直没有离开过爱迪生的脑海。

母亲发现爱迪生对物理、化学特别喜爱,就专程上街买了当时最新的物理学和科学技术知识的书,书中专讲物理和化学实验,有简明扼要的说明,有详详细细的插图。爱迪生心灵手巧,他照着书本,自个儿琢磨着,准备把上面讲的道理,一条条搬下来亲手试验。

要想达到这一目的,需要实验室和实验设备,因此,爱迪生请求父亲把地下室空着的地方借给他用。父亲也渐渐了解了爱迪生的爱好,便爽快地答应了他的请求。

此后,母亲不仅料理爱迪生的生活,给他讲一些知识,还帮助他收拾实验用具。有了母亲的支持,爱迪生更来劲了。可以说爱迪生以后的每一步成功,都离不开母亲的悉心教诲和帮助。

教子点睛:

在爱迪生受到老师质疑的时候,母亲没有放弃他,而是独自承担起教育孩子的责任。这里面有母亲对于孩子真切的爱,还有她对于爱迪生的信心。母亲从来都不认为爱迪生是个笨孩子,相反,她认为他是个十分聪明的孩子。可以说,爱迪生取得的不朽成就,和他母亲的付出是分不开的。

要包容与理解孩子

爱迪生退学回家以后,母亲成了他的启蒙老师。母亲了解儿童的天性和儿子的好奇心,知道从爱迪生的兴趣入手,慢慢让他热爱读书、热爱学习。爱迪生在母亲的循循善诱下,就像禾苗遇到了甘露。

爱迪生看起来愚笨,实际上却很聪明,对于感兴趣的东西,很快就能学会。妈妈先教他英文、算术,接着就教物理、化学,并且常用讲故事、提问题这类方式来增加他学习的兴趣。

渐渐地,母亲发现爱迪生特别喜欢化学和物理。特别是做实验,他的兴趣十分浓厚。在母亲的鼓励下,在爱迪生11岁的时候,在自家的地窖里建起了一个小小的实验室。他自己动手做了一个木架子,上面摆着各式各样的瓶瓶罐罐,里面装着他用来做实验的化学药品。爱迪生最大的乐趣就是躲在小实验室里,搞一些奇奇怪怪的实验。地窖里常传出爆炸声,父母已经习惯这种声音了。

有一回,爱迪生做实验几乎闯了大祸。一天,爱迪生看了气球升空的原理,就想:“气球肚子里装满了气,就能飞上天去。要是人的肚子里充满了气,一定也会升上天。真是太妙了!”

没用几天,他就用发酵粉和其他原料配了一包药粉,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做“腾空剂”。他刚要吃下去,可又一想:我不能飞上去,我还要在地上观察,还要写实验报告呢。于是,他找来一个叫米吉利的小伙伴,倒了一杯水,打开包药的纸包,神秘地说:“你想不想飞,飞到月球上去?”

米吉利说:“想,当然想。可是人又没有翅膀,怎么能像鸟儿一样飞翔呢?”爱迪生指指桌子上的药,激动地说:“气球能升天,是因为肚子里有气。你喝了这药,肚子里就会冒气,然后你就可以像气球一样飞上天空,想去哪儿就去哪儿。”

小伙伴本来就很服爱迪生,听他这么一说,拿起水杯,勇敢地把那包药喝了下去。不一会儿,药性发作了。小伙伴疼得大哭大叫,捂着肚子在地上直打滚。爱迪生看到小伙伴不仅没有飞起来,肚子还疼起来,顿时,他冒出一身冷汗。小伙伴的哭声惊动了爱迪生的父母和邻居,他们赶快找来医生,才使小米吉利脱离了危险。

事后,父亲狠狠地揍了爱迪生一顿。在母亲面前,他委屈地哭出来:“妈妈,我不是有意的,我只是想做个实验。”母亲爱抚地给他擦着眼泪:“孩子,妈妈不反对你做实验,可你应该明白,实验不能拿人来做,人的生命太宝贵了。科学家们都是成百上千次实验,百分之百有把握后才敢动手在人身上做的,以后不许再出现这种事。”

爱迪生点了点头,知道这样做实验太危险、太鲁莽了。就这样,在母亲的教导下,爱迪生不仅学习进步很快,还懂得了许多道理。

母亲了解儿子对实验的兴趣,还托人买了当时很有名的著作《派克科学读本》。这本书有许多插图,细致地介绍了物理化学的实验方法。

爱迪生一头扎进书里,把人家介绍的实验依葫芦画瓢一个个搬下来做一遍。每当实验成功后,他总是兴奋得一蹦三尺高,第一个告诉的人总是母亲:“妈妈,我成功了!”母亲总是微笑着点点头:“亲爱的孩子,我为你高兴。”母亲的包容和鼓励,使爱迪生的兴趣爱好得到了健康顺利地发展。

随着实验越做越多,越做越大,费用支出不断增长,而家里日子过得又很窘迫,于是,12岁的爱迪生经母亲同意,在休伦港至底特律的火车上卖报和食品,每天长达14个小时。

爱迪生还利用卖货的间隙在火车的吸烟室里做实验。一次,他做实验时不慎失火险些酿成大祸,他因此被赶下了火车。爱迪生灰溜溜地踏上了返乡的路途。

坏事传千里,他在火车上闯祸的事,早已传遍家乡,有人甚至添油加醋地说,他差点把整列火车都烧光了。只有母亲了解儿子,她不相信那些流言蜚语。爱迪生在回家的路上,遭到不少熟人的冷眼。他小伙子心上像压着一块石头,抬不起头来,他不知道母亲会不会因此而伤心难过。

当爱迪生快到家门口的时候,突然看见母亲正在门前等他,爱迪生心中的委屈和痛苦,顿时烟消云散了。他回到母亲的怀抱,浑身又有了无穷的力量。母亲重新替爱迪生开辟了实验场所。

为了防止意外,新实验室设在自家阁楼顶上,地窖里只堆放器材和杂物。这样,万一再发生爆炸,最多只会把房顶炸掉,不会使住人的底楼受到影响。就这样,他们家的小阁楼成了爱迪生的实验室。

正是在母亲的关心和支持下,爱迪生凭着对科学技术的热爱和痴迷,坚持不懈地进行探索和实验,一生获得了2000多项专利,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教子点睛:

母亲的支持和理解,是爱迪生发明之路的一盏明灯。在所有人都不理解他时,母亲依旧相信自己的判断,相信儿子的实验一定会成功,相信他一定会有所作为。正是母亲的爱护,使得爱迪生的发明之路能够顺畅的走下去。

同类推荐
  • 孕期保健百事通

    孕期保健百事通

    生育一个健康、聪明的宝宝,是每一对准父母最美好的心愿。然而,如何才能实现这个美好的愿望呢?从怀孕前的准备,到宝宝的出生,这期间要经历许许多多的问题,如怎样才能做到优生、最佳的受孕时间、孕前如何调整身体、孕期有什么妊娠反应、孕期如何摄取营养、孕期如何自我保健、产褥期有哪些注意事项、产后如何自我保健等,这其中涉及了生理学、保健学、妇产科学、心理学、营养学等一系列科学知识。本书详细介绍了孕前、孕期、产后女性可能经历的各种生理和心理变化以及每月胎儿在子宫中的发育情况,并提供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需要特别掌握的知识。相信本书能让每对年轻夫妇安全、幸福地度过孕产期。
  • 宝宝开始走路了

    宝宝开始走路了

    吉娜·福特是英国最受欢迎的育儿专家,30多年来亲手照看过300多名新生宝宝,有丰富的育儿经验,是英国上流社会及许多知名人士抢着预约的育儿顾问。多年以来,吉娜被认为是最受全球欢迎的“超级保姆”,她的工作地点遍及世界各地。她曾被英国时尚杂志《Hapers&Queen》评为全英十大著名产科护理员之一。
  • 婴语

    婴语

    所谓“婴语”,就是婴儿的“语言”,指的是婴儿通过自己的身体和行为,向外界传递信息的一种方式。分为声音、表情、动作、身体征兆等等,用词汇表的形式进行归纳,来帮助现代80后的妈妈们了解和掌握孩子的需要,以及提升孩子的各项能力。
  • 我家小孩不拖拉:教会孩子合理利用时间

    我家小孩不拖拉:教会孩子合理利用时间

    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感觉:别人家的孩子不见得比自家的孩子多花多少时间、多付出多少努力去学习,然而却学得既轻松,又快乐,成绩又好;可是自家的孩子,从早学到晚,每天在不停地看书,可是成绩总是不见提高,这到底是为什么?许多有经验的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那些会学习、成绩好的孩子,无一例外的都会科学合理地利用自己的时间,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的时间是有限的,而学习内容是大量的,对于孩子来说,只有让他们学会科学合理地利用时间的方法,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才能让他们取得最高的学习效率,发挥他们的最大的能力。
  • 不要苛求孩子成为1%:与孩子一起解决成长过程中的12道难题

    不要苛求孩子成为1%:与孩子一起解决成长过程中的12道难题

    教育孩子似乎是件很简单的事。很多不识字、贫穷而卑微的父母照样培养出了品行优秀、学业精良的孩子。教育似乎又是件很不简单的事。常常让很多十分重视教育的家长苦恼不堪、不知所措。经常的时候,纵然你能挣来万贯家产、纵然你能统领三军、纵然你能学贯东西,你不一定能对付得了你的孩子。我们多数人都是第一次、至此一次当爹当妈,教育孩子真就不是天生就干得好的事。你不用心琢磨、学习和反思还真就不行。我学习实践了22年的家庭教育。期间我哭过、笑过,悲过、喜过,累过、闲过,别的家长遇到的问题,我都遇到过。现在,我觉着我只能做三件事,而这是对孩子最最重要的事:做孩子的朋友,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这不仅能让孩子学习不错,更能让孩子受用终生。
热门推荐
  • 逆天行人

    逆天行人

    一个少年为了寻找他的父亲,开始了他的计划。方言为了找到他的父亲通过不断修行,为了变强不择手段...废话不多说看我说书吧!你懂的????
  • 反派大佬的恶毒前女友

    反派大佬的恶毒前女友

    路遥穿越了,穿成了自己最近看的一本小说里的同名同姓的炮灰——反派的恶毒前女友。但好在她穿来的时间点没有很晚,在"自己"渣反派之前,她决定马上跟反派大佬分手,可是,谁来告诉她,为什么反派跟小说里描写的不一样那么惹人爱.....
  • 我家夫人太皮了

    我家夫人太皮了

    她生来是将军之女,贵为女探。世人皆叹,将军府有两女,一文一武齐全,样貌虽说长得一样可是这性子有所不同,却谁都不知她们其实是同一个人……
  • 生生世世的爱:悲情皇后

    生生世世的爱:悲情皇后

    老天似乎很仁慈,让她在绝望中穿了,以为可以把过去的事情抹掉,可在她穿的日子中尝尽人生中所有的酸甜苦辣,但老天似乎又很残酷,就算她穿了,也不让她得到爱情,亲情。她再一次的绝望了,她不相信老天如此耍弄她.
  • 凤煞江山

    凤煞江山

    她是军火女皇,王牌杀手,一场精心阴谋,一朝时空交错,诸葛家人人轻贱被生父推上祭台的血祭小姐死而复生。再度醒来,登仙台上锋芒乍现,谁与匹敌;废灵根?却不知,隐藏其后的是不世天才。丑八怪?谁人晓,那阴阳脸后是何等绝色天下!骂她?割你舌头!打她?断你双手!害她!夺你性命!比比谁更冷血!一朝得变,风云突起,用累累白骨筑起万里长城,傲视九霄,纵横六道……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介石智朋禅师语录

    介石智朋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表无表章栖玩记

    表无表章栖玩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国富论(英文版)

    国富论(英文版)

    一个国家的财富从何处来?又根据什么在人群中自发分配?劳动的意义何在?为什么说它是“衡量一切商品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如何理解“劳动是真实价格”、“货币是名义价格”?劳动分工和社会生产力提高之间是怎样的关系?何为“看不见的手”?等等,所有这些问题的提出和解决均源自经济学奠基人之一——亚当斯密和这位巨人的光辉巨著《国富论》。1776年,《国富论》的首次出版,标志着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在此后的二百余年中,它被加诸“西方经济学的‘圣经’”、“经济学百科全书”、“影响世界历史的十大著作之一”等世界美誉。迄今为止,它仍是所有主流的经济学理论必须参考借鉴的经典,所以称亚当斯密为经济学的鼻祖不为过。《国富论》体现了斯密强大的甄别能力,这主要在对所收集到的海量材料进行终极筛选上面;他展现了强大的整合能力,能按照新的和引人注目的方式,将其重新组合起来。也同时展现出其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本能。两百多年以来,本书中的经济学观点对各国政策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均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是一部罕见的极品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