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23800000032

第32章 换位思考——为他人着想做事易成功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中国)孔子

我们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你只有用爱来交换爱,用信任来交换信任。

——(德国)马克思

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

——(中国)《增广贤文》

换位思考,就是更好地理解他人,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一个善于为他人着想的人,他的身边会聚集很多的人,人们都愿意与他交往,都希望成为他的朋友,他的人生也会因此变得更加绚丽多彩,越走越顺畅。

生活中的每个人都扮演着各种各样的角色,也离不开与人交往,而换位思考是人与人友好交往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我们如果能站在对方的立场去体验和思考问题,从而就能与对方在情感上得到沟通,为增进理解奠定基础。换位思考是一种理解,是一种关爱,是一种宽容,也是一种美德!

一位从越南战场归来的美国士兵,从旧金山给他的父母打了一个电话,告诉他们:“爸妈,我要回家了。但是,我想请你们答应我一个请求,我想带一个朋友和我一起回来。”

“当然可以了。”父母回答道,“我们见到他一定会很高兴的,也会很好地招待他。”

儿子又接着说道:“不过,有些事情必须要让你们知道,这位朋友在战场中受了重伤,踩上了一个地雷,他失去了一只胳膊和一条腿。所以,他现在没有地方可去,我想让他和我们生活在一起。”

“孩子,听到这件事情我感到很遗憾,不过我们可以帮他找个住处。但是,他不能和我们生活在一起。”父亲继续说道,“孩子,你要知道,像他这样一个残疾人,会给我们的生活造成很大的负担,会带来很多生活上的不便。我们有自己的生活,不能因为他破坏了我们的正常生活。所以,你还是自己回来吧,然后再渐渐把他给忘了,我相信他会找到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就在父亲刚说完话时,儿子就把电话挂断了。从此后,父母再也没有儿子的任何消息了。

几天后,这对父母接到了一个来自旧金山警察局打来的电话,被告知他的儿子已经从高楼上坠下来摔死了,并且跟他们说警方认为是一起单纯的自杀案件。听到这个消息后,这对夫妇悲痛欲绝,赶紧乘飞机来到了旧金山。在警方的带领下,他们辨认出那就是儿子的尸体。但是,令他们不敢相信的是,儿子居然只有一只胳膊和一条腿。

这对父母如果当时懂得换位思考,站在那个残疾人艰难的角度,去为他想一想,后来可能也不会有这种悲剧发生。所以,懂得换位思考的道理是非常重要的。

很久以前,两位智者在濠梁上观赏鱼,他们的对话成为千古美谈:“子非鱼,焉知鱼之乐?”“子非我,焉知我不知鱼之乐?”就是说,我们的思想只能代表自己,如果我们没有站在别人的角度来思考问题的话,是不会明白对方的心里的想法。相反,只有站在他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才能发现问题,然后才能更好地去解决问题。

现在的孩子很多长辈宠着惯着,养成了自私自利的毛病,什么事情首先想到的是自己,怕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失,很少顾及他人的利益和想法,不懂得站在对方的角度去为他人着想。这样一来,就很容易与他人产生矛盾,结下怨恨,对孩子各个方面的成长都有很大的不利。

如果想要孩子学会很好地与他人相处,其实很简单,父母只要教会孩子换个角度去思考问题,站在他人的角度,多为他人想一想,也许很多事情就会有很大转机,就会有不一样的结局。所以,父母要教孩子学会换位思考,与他人或同学之间发生矛盾时,化干戈为玉帛,建立友谊。孩子学会换位思考后,他会发现原来生活是这么美好!

那么,为人父母者,应该怎样教会孩子学会换位思考呢?

培养建议一:父母要懂得换位思考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受父母的影响最大,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只有父母首先做好了,懂得换位思考,时刻都想着他人,做事、说话都站在对方的处境中来思考问题,那孩子还会是那种自私自利、时刻想着自己的人吗?所以,父母首先要懂得换位思考。

有一个家庭养了一只非常可爱的小狗,家中的每一个成员都非常它,小男孩对小狗更是关爱备至,每天都与小狗形影不离。

痛苦好像总是喜欢找幸福的人麻烦,就在一家人幸福地与小狗生活了没多久后后,小狗就突然死了。小男孩为狗的离去感到很难过,男孩的父亲也很伤心,最后他决定把狗埋到郊外去,但小男孩却想要把狗埋在自己家的后院。

父子俩僵持了起来,最后,谁也没有说服谁。无奈之下,他们决定找个人来帮他们做个决定。这个人常为别人提供各种咨询,但从来没有涉及把狗埋在哪里的。但他很了解小男孩无比悲伤的心情。

于是,这个人就开始查阅相关的资料,巧的是,在《塔木德》中找到了一个有关狗的故事,说的是古时候,有家人家发生了这样一件事:一次,有条毒蛇爬进牛奶桶中,它的毒液溶进了牛奶,这件事只有家里的狗看到了。晚上,一家人正要喝桶中的牛奶时,狗就叫了起来,并扑上来打翻了盛奶的杯子,自己喝了起来,正当大家生气时,狗已经死了。这时,这家人才明白狗是用自己的生命救了他们。后来,他们就把狗埋在了自家的后院,好能让自己经常看到他们的救命恩人。

在听过了这个忠诚狗的故事后,父亲被狗的牺牲精神所感动,同时也站在了儿子的角度去思考了问题,懂得了儿子此时的心情,于是,就决定同意儿子的做法,把狗埋在了后院。

这位父亲一开始怎么也不能理解小男孩的想法,执意要将狗埋在外面。但他在听了狗的故事后,站在男孩的角度,换位思考了一下,最后这件事情就得到了圆满的解决。所以,要让孩子学会换位思考,首先父母要懂得换位思考。

培养建议二:教孩子学会体会他人的感受

我们生活在社会的一个大集体中,不同的生活、不同的环境、不同的人生观、不同的思考方式和不同的身份等,决定了思考角度的不同。但是,很多事情父母如果能教会孩子从小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然后圆满地把问题解决了,大家皆大欢喜,这不是一件非常值得快乐的事情吗?

玲玲今年正在读小学四年级,妈妈在一所学校当老师,她经常教玲玲怎么学会换位思考,与她一起分享换位思考带来的快乐。

有一天,玲玲和妈妈一起在回家的路上看见一位趴在地上要饭的老人,这位老人身上穿着很少的衣服,而且现在正是寒冷的冬天,老人冻得直哆嗦,连话都说不出来了。这时,妈妈看着老人说道:“玲玲,你看她多可怜啊!我们帮帮她吧,回家拿点衣服和吃的给她怎么样?”玲玲说:“好啊,那我们快去吧!”

玲玲和妈妈回家给老人拿了一件非常厚的棉袄,给老人穿上了,还有一些吃的东西。过了一会儿,老人慢慢地不再哆嗦了,然后又吃了她们拿来的东西,渐渐地开始能说话了。老人非常感谢她们的给她的帮助,一个劲地说着谢谢之类的话。妈妈见老人这么客气,忙说道:“不客气,您这么大岁数了,还在这里忍受着饥寒,挺不容易的!”

看着老人不再哆嗦,能起来走动了,玲玲和妈妈感到非常高兴。此时,妈妈对玲玲说道:“咱们站在了老人的角度去为她着想,真正感受到她当时有多么难受。帮助她后,我们感到很欣慰,何乐而不为呢?”玲玲说:“是啊,帮助老人,使她得到了温暖,我也感到很快乐!以后,我也要和妈妈一样,学会体会别人的感受!”

俗话说:“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这位妈妈教孩子体会他人的感受,然后和孩子一起帮助了别人,也使自己得到了快乐,同时教会了孩子学会换位思考。

培养建议三:教孩子站在对方立场上考虑问题

孩子只有学会了站在别人的立场和角度去考虑问题,才会理解别人的想法和行为,才会对别人的痛苦感同身受,才会激起自己善良的举动。大部分孩子都喜欢起哄,一起欺凌弱小,这倒不是因为孩子的品质有多坏,而是因为孩子没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只是认为好玩而已。尽管如此,这样的行为也是绝对应该禁止的。如果父母教会孩子站在别人的立场考虑问题,就会使孩子的这种不良行为得到有效控制。

张强是一个非常调皮的孩子,今年9岁,个子长得很高,已经上三年级了。有一天,他在路边看见好几个同学跟在一个腿有残疾、走路一瘸一拐的同学后面,一边学着瘸同学走路的样子,一边还大声地叫着“瘸子”。那几个同学看到张强,让张强也加入到它们的行列中,张强没有答应。

不一会儿,那几个同学觉得学着不过瘾,索性几个人围上去要打那个有残疾的孩子。张强看在眼里,想到那个残疾孩子本来就很自卑,现在还要遭受别人的嘲笑、欺负,心里一定非常难受。想到这里,张强立即走到那个残疾孩子的面前,护着他对那几个同学说:“你们能站在这位同学的立场上考虑一下他的感受吗?他现在已经很可怜了,你们还要这样对待他!谁要是敢欺负他就别怪我不客气,要想打架,就朝我来。”说着走到那几个同学的面前,举起自己的拳头。

他们看到人高马大的张强做出这样的动作,都撒腿跑了。从那以后,张强和那个残疾同学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张强虽然是一个很调皮的孩子,可是他懂得站在那个残疾同学的立场上考虑,所以就会去帮助他,然后还和那个残疾同学成了好朋友。俗话说:“多个朋友多条路。”如果孩子学会了换位思考,身边就会有很多好朋友,当孩子遇到困难时,也会有很多人来帮助他。

培养建议四:让孩子明白“人无完人”

俗话说得好:“金无赤金,人无完人。”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情,人也是一样,没有绝对完美的人,不可能一点错误都不犯。父母要让孩子明白这个道理,不要对所有人有过高的要求,要让孩子学会原谅别人犯错误;让孩子想一想自己,自己也是会经常犯错误的,所以要用一颗平常心去理解、宽恕别人。

永超正读初中二年级。一天,他气冲冲地回到家里,告诉妈妈:“今天,老师误会我了!”然后就把事情的经过向妈妈叙说了一遍。说完后,他问妈妈:“妈妈,这件事我确实没错,可是老师根本不听我的解释,非要说是我的不对,老师怎么能这样啊?”听完永超的话,妈妈觉得这件事很棘手,也感觉老是确实是错怪了儿子,但是又不能这么说。如果这件事情处理不好的话,肯定会影响他和老师之间的关系。

妈妈想了一会儿后,先是安慰了一下永超,然后接着说道:“孩子,照你叙述的情况看,老师确实是错怪你了,这是老师的不对。”这时,永超听妈妈这么说,就一时来劲了,又说起了老师的不是。但是,妈妈话题一转,接着说道:“孩子,你说世界上有十全十美的人吗?妈妈就不是,我也有说错话和办错事的时候,你有过吗?”永超低下头说:“我也不是。”妈妈又说:“那我想再问你一个问题,老师与你有仇吗?她为什么要冤枉你呢?”

永超好像有点明白一点妈妈的意思了,说:“没有。”这时,妈妈接着开导永超,说道:“是啊,孩子,老师与你无冤无仇,有必要去针对你吗?我们都不是完人,怎么能要求老师是一个不说错话,不做错事的完人呢?当我们说错话做错事的时候,最需要别人的宽容和理解,难道你就不能原谅老师的无心之过吗?更何况你已经是一个小男子汉了,应该懂得换位思考,老师每天那么忙,也难免会犯错误,妈妈相信你一定不会怪老师的,是吗?”

永超一下子明白了,不再责怪老师了,还因此学会了换位思考。

父母要让孩子明白,人人都有缺点和不足,和他人相处完全没必要求全责备,应该学会换位思考,对他人的缺点和不足,还有说错话办错事时不要斤斤计较,要多原谅他人,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同时也会给自己带来一份好的心情,也会使自己更顺利地做事。

【教子箴言】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学会换位思考,但是,如果父母懂得说话、做事换位思考,遇事不斤斤计较,与同事、邻里能融洽相处,知道站在他人的角度,为对方着想,那孩子一定会学着父母的样子来处理与同学、朋友之间的关系,他会变得善解人意,懂得换位思考,使自己身边的朋友越来越多,以后的道路也会越走越宽阔。

同类推荐
  • 用故事提高孩子的情商

    用故事提高孩子的情商

    观察你的孩子,了解你的孩子有这些困惑吗?内向、害羞、不自信;对一切都没有兴趣,缺乏责任感和竞争力;急躁、爱发脾气、攻击力强;学校(幼儿园)不适应,对家人依赖性强;挫折抵抗力差,无法接受批评和失败等。这些,都是情商弱项的表现,如果有,家长们也别着急,因为,情商是可以培养的。而3~12岁正是情商培养的关键期。与其等到长大后遭遇困惑,不如现在就着手进行情商培养。在本书中,作者将告诉家长们如何用讲故事这一孩子们容易接受的方式,来提高孩子的情商。
  • 培养了不起的孩子

    培养了不起的孩子

    本书介绍了正确而科学的教育方法和理念。包括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让孩子变得坚强而独立;根据孩子的特点进行教育,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培养孩子的优势,让孩子更好的发展
  • 好父母 教品德

    好父母 教品德

    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才,但究竟怎样才能让孩子真正成才呢?难道成才就是考高分,拿高学历吗?难道有了很高的学历就是成才了吗?未必呀!对孩子来说,一生最为重要的就是他的品德。儒家经典《大学》中说道:“德者,本也;财者,末也。”也就是说,对一个人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德行,财富是次要的。孔门四科(孔子门生必修的四门课程)分别是:德行、言语、政事和文学,也是把德行放在第一位,而文学,即知识的学习放在最后一位。
  • 心理营养:林文采博士的亲子教育课

    心理营养:林文采博士的亲子教育课

    正如身体的健康需要物质营养,孩子心灵的成长与心理力量的强大必须获取足够的心理营养。在成长的不同阶段,给足孩子恰当的心理营养,也就给了他一生幸福的底层代码。
  • 世界上最伟大的教育课

    世界上最伟大的教育课

    本书讲述了老卡尔·威特如何将出生本是弱智的儿子教育成为天才的故事。
热门推荐
  • 快穿:炮灰逆袭之路

    快穿:炮灰逆袭之路

    景林映没想到自己被男人甩了,反而遭了报应。为什么?!天理何在!她不就是有点迷恋二次元吗,系统君说她太过迷恋,要拯救她。拯救你妹啊,她不需要好吧,姐姐甘之如饴,要你多管闲事。然后,坑爹的系统用她男神威胁她,不接受,就永远,再也别想见到她的男神,再然后她选择了妥协。穿越成各种狗血文的炮灰,无所谓,姐姐混吃等死,你能把我怎么样。系统君:你男神……景林映:你哔——智障系统。这是一个逗比男主攻陷二货女主的故事。
  • 斗罗之忍者传

    斗罗之忍者传

    这是一部关于一个穿越者在斗罗中作威作福的故事。
  • FBI教你测谎术、阅人术、情报术大全集

    FBI教你测谎术、阅人术、情报术大全集

    本书旨在引导人们通过感知他人的动作、体态、服饰、目光等身体语言隐藏的玄机,达到洞察他人内心,破除他人谎言,从他人身上获取情报的目的。阅读《FBI教你测谎术阅人术情报术大全集》,既可防止无端上当受骗,也可避免误解他人,还能准确领悟他人意图,走进他人内心世界;不仅事业上会助你一臂之力,商海中会助你一路顺风。日常生活、工作中也会让你受益无穷。
  • 玉帝让我来找茬

    玉帝让我来找茬

    徐枫成为玉帝的枪手,奉旨找茬。三界六道,妖魔鬼怪,牛鬼蛇神,神佛仙道,看谁不顺眼就找谁的茬。君羊:127853210,欢迎大家入群探讨!
  • 办公室秘战:在细节中让自己价值百万

    办公室秘战:在细节中让自己价值百万

    职场无小事,可谓成也细节,败也细节。那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毫不起眼的细节,也许正是你职场生涯中的转折点。一个细节完全可以改变你的前途和命运,忽视细节将等同于忽视你自己的命运。反之,假如你抓住了每一个细节,关注到了每一个细节,也许是现在,或者在不久的将来,它将使你价值百万。
  • 丛林之书

    丛林之书

    《丛林之书》是吉卜林的代表作品,世界儿童文学的不朽之作。包括七个内容上既相互独立又互相有联系的故事。吉卜林凭借着卓越的想象力,生动刻画了众多性格鲜明、令人难忘的动物形象,通过动物天性展现人类天性。本书主要是以狼孩莫格里为中心人物,讲述了他从婴儿到长大的经历,书中涉及了他的狼妈妈、狼兄弟、黑豹、老熊、老虎、蛇等性格鲜明的形象,此外还有大象、海豹、猫鼬、眼镜蛇等,作者都给它们起了名字,有的还有绰号。每篇故事各具特色、生动形象,能够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
  • 驾驶末世

    驾驶末世

    末世的李阳以及女友王雯娇,如何行走于末世之中
  • 绝地求生之末日囚笼

    绝地求生之末日囚笼

    原本活死人猖獗的城市看不见一只活死人,却遍地都是盒子精?百人跳伞,只为猎杀活死人?遍地狼烟,小心的不仅仅只是活死人,还有……人!张天灵:“系统啊,我这98kTM的八倍镜呢?怎么上面是红点?”系统:红点98k是信仰……咳咳,别打脸……轻点,轻点……”
  • 鲁迅经典

    鲁迅经典

    鲁迅是20世纪中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作品,体裁多样,风格多变。他的小说,主题深沉、语言凝重,人物形象历久弥新他的散文,文辞优美、意趣盎然,充满了温馨的情怀;他的诗歌,博厚深刻、沉郁愤激,跳动着时代的脉搏;他的杂文,犀利缜密、鞭辟入里,读来酣畅淋漓。《鲁迅经典》浓缩了鲁迅各个时期的创作精华,代表了鲁迅创作的较高成就。这些作品充分表现了鲁迅先生的坚韧人格和鲜明个性,充满了思想的力量。阅读这些作品不仅可以激发思考,陶冶情操,还可以汲取人生智慧,获得精神启迪,提高人文素养。
  • 杜威经典教育论集(全集)

    杜威经典教育论集(全集)

    本套书包括《民主主义与教育》;《教育与民主》;《教育论》共3本。杜威是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和教育家,所著《民主主义与教育》全面地阐述了实用主义教育理论,是其教育著述的代表作。英美学者把它和柏拉图的《理想国》以及卢梭的《爱弥儿》并列。杜威不但强于教育理论,而且富于教育经验,把理论和实际贯穿起来,在教育史中既能提出新颖教育哲学,又能亲见其实施之获得成功。可以说,《民主主义与教育》是理解近百年来美国以及众多国家教育演进的钥匙。《教育与民主》是杜威的经典作品。选自《民主主义与教育》。《民主主义与教育》是理解近百年来美国以及众多国家教育演进的钥匙。西方学者称柏拉图的《理想国》、卢梭的《爱弥儿》和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是三部不朽的教育瑰宝。本书力图分析和陈述民主社会所蕴含的理想,并应用这种理想来谈论教育问题。把民主社会的意义、生物进化论的观点、产业革命带来的变化以及科学实验的方法,贯串一起,从而论证新教育的本质、目的、方法、内容和评断一些彼此矛盾的教育理论问题和实施问题。可以说,是一本在现今读来仍有启发的教育理论著作。《教育论》是杜威的经典作品。选自《民主主义与教育》。在当时,美国传统的教育一方面是脱离社会,一方面是脱离儿童。杜威所探讨的正好环绕着这两大课题:一是使美国学校和美国社会发展的需要合拍,一是使美国学校和儿童以及青少年的身心发育的规律合拍。他对此成功地作了探索,因而成为美国教育的巨人。本书论述了和教育相关的诸多问题,堪称是一部内容渊博而挖掘透彻的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