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31100000003

第3章 致命弓箭(1)

四月二日

星期六

中午十二时三十分

马克汉缓缓抬起头,用一种惊异的眼神看着万斯。

“简直是疯了!”他激动地说,难以掩饰内心的恐惧感。

“不,不是这样。”万斯摆着手说,“从一开始我就想到了,是完完全全地抄袭照搬。”他故作一副很轻松的样子,我知道此刻的他正在压抑着内心的混乱思绪,“此时此刻,一定有人在哀悼不幸的罗宾。你还记得这首歌谣的另一部分吧?”

——悼者是谁呢?

“是我,”鸽子回答。

“我哀叹逝去的恋歌,

因而我成了悼者。”

马克汉的面部抽搐了一下,手指不停地敲着桌面。

“原来那就是靶心,万斯。这起案件中一定隐藏着一个女人,或许就是争风吃醋引发的矛盾。”

“越来越有意思了。整起案件如同一幕由大人扮演的儿童话剧,这下我们可有好玩的事情做了。现在我们要做的是,找出那只苍蝇。”

“什么,苍蝇?”

“这么快你就忘了吗?歌谣的下一句就是:

‘——谁看到它死去?

‘是我。’苍蝇回答。

‘我用我细小的眼睛,

看到了它的死亡。’”

“别这么疑神疑鬼的,”马克汉不耐烦地说,“这又不是小孩子在玩过家家,严肃点!”

万斯无神地点点头。

“有时候,小孩子玩的过家家也被视为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

万斯的话让人感到莫名其妙。“这起案子让我觉得兴趣盎然,案情充满了童话般的色彩。一个已经上了年纪的、天生患有精神病的老孩子——完全是精神病的症状。”万斯猛地深吸一口烟,毫不掩饰自己的嫌恶之情。

“把详细情形告诉我吧!在这样一个浑浑噩噩、支离破碎的社会,我如何看清真实的情况呢?”

马克汉再次坐了下来。

“实际上,现场的情况我也不太清楚。在电话里我已经把我所知道的一切都告诉你了。在这之前,迪拉特教授约我过去——”

“迪拉特?你是说那位有名的巴托蓝特·迪拉特教授?”

“正是他。案件就发生在他家里。你认识教授?”

“不,我只知道他是科学界的一名泰斗,最有名的数学物理学家之一。我收藏了他的很多本著作。言归正传,迪拉特教授叫你过去做什么?”

“我已经和他相交有二十年了。他以前在哥伦比亚学习数学。为了当上教授,又从事了几年法律工作。教授发现了罗宾的尸体后就立即通知了我,大概在十一点半的时候。我把案子委托给谋杀科的希兹警官,随后就出门了。然后就打电话告诉你。希兹警官他们现在应该已经到教授家了。”

“那么教授的家庭状况如何?”

“或许你也知道一些。大概在十年前,迪拉特教授就已经退休了。在靠近河岸大道的西七十五号街区有一栋房子,并领养了一名他兄弟的女儿,当时只有十五岁,他们一直住在一起。如今,这名女孩已经二十五岁了;我大学时代的同学席加特·亚乃逊是个数学天才,教授在他大学三年级的时候收他为养子。现在他大概有四十岁了,在哥伦比亚大学当数学讲师。他曾经三次从挪威辗转到这里,他的父母于五年前去世了,教授非常器重他,认为他将会成为一名伟大的物理学家,因而才收他为养子。”

“我对此也略有所闻。”万斯点头说,“就在最近这段时间,亚乃逊发表了一篇修正动体电气力学理论的论文。这么说,教授和亚乃逊以及那名女孩是住在一起的了?”

“此外还有两名仆人。教授的收入好像挺不错,他又是个引人瞩目的角色。他家中经常聚集着当代的一批数学家,就像个大本营一样。他的侄女非常喜欢户外活动,有着自己的一个小型社交圈子。我曾经到他家去做过几次客,每一次都是宾朋满座——几个学理论科学的学生在楼上用功,而楼下的客厅也围了一群热闹的年轻人。”

“那名死者又是什么身份呢?”

“那个罗宾是蓓儿·迪拉特交际圈里的佼佼者——已获得了几项箭术比赛的冠军,同时也是一位热衷于交际的年轻人。”

“对此,我已经从刚刚翻阅的一本关于箭术的书里看到过他的名字。在最近的几次箭术大赛上,这位J·C·罗宾都创出了佳绩。此外,那个名叫史柏林的人也参加了一些大型的箭术比赛,成绩仅次于罗宾。教授的侄女也会射箭吧?”

“没错,她非常喜欢弓箭,而且是河岸箭术俱乐部的始创者。俱乐部的常规射箭场就位于史柏林的住宅院内,他住在史卡斯提尔。而迪拉特小姐在房子的侧院内也辟出了一块射箭场。罗宾的尸体就是在那儿被发现的。”

“如此看来,史柏林应该就是最后一个和罗宾在一起的人。那么,这只小麻雀现在飞到哪儿去了?”

“还不清楚。在案发前,他的确是和被害人在一起的,可是等到尸体被发现时,他已经不知去向了。对于这条线索,希兹那边或许会有更多的相关信息。”

“刚才你说,这起案件或许会有争风吃醋的矛盾存在其中,你的根据是什么?”万斯慢慢垂下眼睑,自顾自地抽起烟来。看似一副心不在焉的神情,实际上他所问的问题都存在一定的条理性——当然,这些也都是他非常感兴趣的内容。

“迪拉特教授曾经告诉我,罗宾和他的侄女正在交往。所以我又问他,那个史柏林在他们之间又是什么角色身份。教授才又告诉我,他也是蓓儿的追求者之一。在电话里不好深入这样的话题。但我从这番话里得到的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在追求迪拉特小姐这点上,史柏林显然处于劣势。”

“只因为这样,麻雀就把情敌寇克·罗宾杀了?”万斯摇摇头,继续说,“事情绝对不会这么简单。实际上那首童谣也只给我们提供了一些模糊不清的内容,并没有交代出事情的真相。我能感觉到,这起案件应该另有隐情——让人无法想象的残酷阴谋。那么,罗宾的尸体是被谁发现的?”

“是迪拉特教授。他在自家楼里的小阳台上晒太阳时,看到罗宾倒在射箭场上,被人射穿了心脏,于是他就马上下了楼——你知道患有痛风症的老人是无法快跑的,否则会有骨折的危险——当他到达射箭场时,罗宾已经死了,于是他就给我打了电话——从常规的做法来看,这是合情合理的举动。”

“尽管现在还没有捕捉到十分明确的线索,但冥冥之中,我似乎已受到了某种暗示。”万斯站起身,“马克汉,真相远比你推想的复杂得多。普通练习用的箭是软木做的,前面装有小箭头,如果使用中等型号的弓,可以轻而易举地穿透衣服和护胸板。现在,我们应当放弃麻雀在偶然的情况下用弓箭射死了知更鸟这一假设。实际上,这样做也是破获这起案件的关键所在。”随后,万斯走向门口,他招呼道,“我们走吧。到现场去看看有没有什么有价值的线索!”

很快,我们就坐上马克汉的车子进了城。穿过了第五街的中央公园,从第七十二街的路口出来。几分钟之后,我们就到了西区,驶入了第七十五街。右首边——三百九十一号就是迪拉特教授的家,房子与河岸大道之间有一幢十五层的公寓楼。在这个庞大的建筑物的掩映下,教授的家犹如一只受到保护的鸟笼。

这是一栋灰色的老式建筑,从已经变形的石灰岩材料可以看出,这栋房子的历史一定很久远了。从宅基正面看,约有三十五英尺宽,房子本身的宽度约有二十五英尺,其余的地方都是空地。有一道约十英尺高的石墙,隔在教授家和那栋公寓之间,正中间留了一扇铁门。

整栋建筑保留了英国殖民时期的样式。入口处向路边延伸出一小段楼梯。用红瓦铺就的入口处,装饰着四根白色的哥林多式门柱。占据着整栋房子正面的,是二楼并排镶有矩形玻璃的窗格,后来我才知道,这是书房的窗子。从总体上来看,整栋房子充满了复古的味道,给人一种踏实且厚重的感觉。如此风景迷人的地方,很难让人把它和凶杀案现场联系到一块。

两辆警车停在房子的入口处,路边聚集了十几个看热闹的人。一名巡警靠在门边的一根白柱子上,以一种百无聊赖的眼神扫视着面前的人群。

一位年迈的管家接待了我们,把我们引到走廊左侧的客厅里。厄尼·希兹警官和他的两名手下正在那儿等我们。希兹警官站在中央大桌的旁边,夹着一根香烟。当他看到马克汉时,马上张开手臂迎上前来。

“终于把你盼来了,长官!”希兹警官兴奋地说,他那原本焦灼的神情,现在似乎缓和了不少,“这起案件实在太蹊跷了,存在着许多让人想不透的疑点。”

警官此时才看到站在马克汉身后的万斯。他那轮廓分明的脸上,露出了欣喜的表情。

“久违了,万斯先生。我就知道你一定会被这件案子吸引到这儿来的,看来我的猜测非常准确!这段时间以来,你都在忙些什么?”

听到警官这种诚恳的话语,不禁使我想到以前的情形。警官最初见到万斯时的那种敌视态度,如今产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当然了,从两人初次见面至今,陆陆续续发生了不少案件。在万斯与希兹警官相处的这段时间,彼此都对对方坦率直白的工作作风与办事效率产生了敬佩之情,男人的友情也在对方内心深处慢慢滋生。

万斯友好地伸出手,嘴角挂着微笑。

“实际上,希兹警官,我最近正在调查亚特兰大人梅兰·托勒斯失去名誉的真相,怎么样,非常奇特吧?”

希兹警官低声说:“无论做什么事,都以找出凶手的严谨态度来对待工作,我想陪审团的人一定不会为难你的吧?”

我第一次听到有警官对万斯说出这样一番恭维的话。这不仅体现了警官对万斯的敬佩之意,同时也可以看出这是一起相当棘手的案子。

显然,马克汉也已经觉察到希兹警官的不安情绪,他突然问:“那么,案件到底有哪些让人头痛的地方?”

“并不像你想的那样复杂,长官。”希兹答道,“我认为,凶手一定已被我们划入涉嫌人员的范畴内。但我还是不能放下心来,好像总有某些让人起疑的角落——他妈的真让人心烦!总的来说,长官,这绝对不是一起简单的杀人案件。”

“我明白你的意思,警官。”马克汉略带试探性地注视着希兹。

“你认为,史柏林就是真凶吗?”

“除了他,还能有谁呢?”希兹说着,语气十分肯定,“可让我放不下心的根本不是这件事。老实说,死者的名字让人感到很可疑,而且他竟然又是被箭射死的!”警官的表情顿时又变得有些腼腆,犹豫了好一会儿,才又说道,“长官,你不认为这件案子很古怪吗?”

马克汉对此也表示赞同,点了点头。

“这么说来,你也想起那首歌谣啰?”希兹憋了半天,才吐出这么一句话。

万斯冲着希兹眨眨眼睛,表情很滑稽。

“你刚才说的那个‘史柏林’,就是鸟的意思。这是毋庸置疑的。此外,如果用德语的发音来衡量的话,就是麻雀的意思。这样说来,麻雀用箭杀死了小知更鸟——很有意思的推论——是不是?”

希兹警官瞪大了眼睛,拖长了下巴,眼睛直直地看着万斯,显得很兴奋。

“案子的血腥味真够浓的!”

“这件案子一定跟鸟有关。”

“真让人弄不明白。”希兹表情困惑地又重复了一遍。通常当别人告诉他另有隐情时,他都会恼羞成怒。

马克汉见状,连忙说:

“警官,说说这里详细的情形吧!教授家里的人都传讯得差不多了吧?”

“只是随便问了问而已,长官。”希兹把一只脚伸到摆在中央桌子的桌角上,将灭掉的烟重新点燃,“我正等着你们过来呢,因为知道你跟楼上的那位老先生很熟,而我对整个案情也不是很了解。我已经安排好一个兄弟在入口处守着,在法医德瑞摩斯未到达之前,谁都别想接近死者。法医说一吃完午饭,马上就赶过来。我从警局出来前,也已经联系好指纹科的人了,他们也应该很快到这儿的。除了安排好这些,其他的我还没想到。”

“射死受害人的那支弓是什么样的?”万斯插嘴问道。

“那可是案件的重要证物。根据迪拉特教授的说法,他是在巷子里发现这把弓的,并且把它捡了回来。虽然上面还有指纹,但已经很难辨识了。”

同类推荐
  • 机器岛(凡尔纳作品精选)

    机器岛(凡尔纳作品精选)

    四位法国演奏家经历种种机缘巧合,来到一座由美国资本家出资建造的人工岛——标准岛。这座机器岛的外壳完全由钢铁组成,拥有两台千万马力推动机,可以随心所欲地在太平洋海域漫游。机器岛的中心是座完全现代化的城市——十亿城,城里各种设施一座俱全,居民全都是美国的大富豪,他们为追求安逸的生活来此定居。四位法国演奏家对这座“世外桃源”般的机器岛流连忘返,但是岛上两大家族的对立使该岛始终笼罩在危机之中,期间又遭遇到马来海盗的袭击,最终机器岛内外交困,分崩离析,沉入汪洋大海之中。
  • 亲爱的陌生人

    亲爱的陌生人

    脱口秀女王奥普拉力荐,风靡全球,被译为50多种文字,在英国再版75次,讲述一个西方大龄剩女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华兰茜?斯特灵是一个二十九岁仍孤独一人的老姑娘。她受压制于家族枯燥的礼教和传统,现实中活得唯唯诺诺、逆来顺受。一封阴错阳差的来信,使她得知自己患上了严重的心绞痛。面对只剩下一年时间的生命,她绝望了。这种绝望并不是源于她对死亡的恐惧,而是源于她在临死之前才感到自己从来没有真正活过的苦痛。于是,她开始反抗,拼命地爱,放肆地恨……站在人生的路口,我们也曾迷失,是否还记得年少的自己?如果一切都能回到旧时光,生命价值的天平又会向哪边倾斜?
  • 梅城三隐士

    梅城三隐士

    梅城是一座江南城市,有很多古建筑瑰宝,为了保护这些古建筑瑰宝不被开发商拆除,梅城三隐士:作家刘青藤、画家冯爱莲和书法家周养鹤联名给市长写了信,却等来了威胁的匿名电话。他们没有退缩,他们手挽手大义凛然地挡在了推土机前面,冲突陡然进入高潮……
  • 爷爷一定要离婚

    爷爷一定要离婚

    我的爷爷拿破仑今年85岁,刚和奶奶离了婚,要开始新人生了。可是,没人会在85岁离婚。这个年纪,也没人会想弄一个健身房,并且翻新屋内外装潢。还是亲自动手。还有更离谱的呢。他处处惹祸,先在保龄球馆把一群年轻人打趴下了,又偷偷计划绑架节目主持人,理由是——把他从他的问题里解放出来。他任命我为将军,领养了一只像狗的狗。他厚实花白头发后面的蓝眼睛总是闪着光芒。他说:“不能陷入悲观,我们可不是软蛋。”生活自有其秘密,但我的爷爷知晓一切。我爱他的自由自在,我爱他细密皱纹之中那年轻的目光,以及,他那隐藏了一生的秘密。我想,一切祖父可以给孙子的东西,他都给我了。
  • 过桥

    过桥

    上面坡的杏花去看望下面坡生产的妹妹桃花,过鹅毛河时,遇到了蹲在那里专等自己的邻居春桥。这是一个八月天,离收割还有段时间。地里的庄稼黑压压的,似乎摽足了劲儿,要再往高往结实长一截,这种日子说忙也忙,说消闲也消闲,忙其实也帮不了庄稼什么忙。心气儿盛的人整天猫在地里,这边转转,那边看看,满脸焦躁又满脸期待,似乎那才是自己真正要待产的媳妇。昨天在被窝里,争强就问杏花桃花是不是这两天生?要是,她应该去,反正地里也用不着她什么了。一早,下面坡就有人传过话来,说桃花生了,后半夜临明生的。传话人是那边的一个货郎,不开车,不推车,挑个担子就过了河。
热门推荐
  • 李开复:一堂死亡课

    李开复:一堂死亡课

    李开复似乎天生有种调动舆论热情的能力。他一直以科学家的理性和精准设计着自己的人生程序。从科学家到跨国公司职业经理人,从网络大V到青年导师,他走马灯似的变换着形象。然而再精密的程序都会出Bug——他没算到自己会与死亡交手。如今从癌症中逐渐康复的李开复,在褪去包装后,重新反思人生。"
  • 重生地主婆

    重生地主婆

    看高干是怎么修炼成地主婆的。看私生女是怎样修炼成学霸的。手握空间能种田,系统交易可益智。妖魔恶鬼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笑着承诺帮你的伪施恩者。她感激了多年的女人才是害死她们母女俩的恶魔。说来说去还不是因为她是上位失败的小三女儿,她就是那个所谓爱情结晶的失败品,替婚受辱能想象的苦都尝了个遍。重新来过,她想,好人难做,还是学坏容易。系统傍身,辣手高干,学霸是她,不代嫁。
  • 储蓄小常识

    储蓄小常识

    本书针对青少年而编写,一共分为3篇:第1篇从“储蓄”的定义、目的、种类和方式入手,讲述了“储蓄”的基本常识;第2篇讲述了“利率”的基本含义和各种类型;第3篇讲述了“储蓄机构”的定义、分类等基本内容。
  • 捡只狐狸当皇后

    捡只狐狸当皇后

    女主在绝色中消亡,用丑陋重生。……某一晚上,宗皇对着一幅绝色画像喃喃自语:“朕自以为是天底下最强的颜控,怎么会娶了一只狐狸当皇后?”“皇上,这话可说不得,要是让皇后娘娘听见,她又要打人了!”“唉……朕的皇后已经有三天没打朕了,整整三天了……”
  • 灯指因缘经

    灯指因缘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异世录之褚云王

    异世录之褚云王

    帝王血脉,沦落民间,无意中成了游走于黑暗中的刺客!面对命运,他心怀不惧,在杀戮和血腥中感悟成长,硬踏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大道,重回王座,成就辉煌神话!本书注重情节,轻度慢燃,不狗血,君慢品!(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加群讨论:2826946092)
  • 汉高祖刘邦(全三册)

    汉高祖刘邦(全三册)

    望华车,市井夺未央。尘沙起,鸿门巧对王。纳贤良,无畏得天下。三章法,垓下定汉疆。历史小说家秦俊著“大汉帝国”系列之《汉高祖刘邦(全三册)》以民间的视角解读刘邦“以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的传奇英雄故事。刘邦知人善任,纳谏如流,有政治家眼光,有战略家谋略,有军事家运筹,最终打败项羽,缔造了大汉帝国四百余年的基业,真正意义上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分裂战乱,开创了稳定的封建统一王朝。《汉高祖刘邦(全三册)》完整展现了刘邦从一介浪荡儿的小小亭长,到广纳贤良、独立统兵,再到熟练运用用人之道、带兵谋略,开创帝业,终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布衣天子的历史画卷。
  • 午夜阴阳车

    午夜阴阳车

    一辆普通的滴滴专车,在午夜零点却可以连接两界。讲述我做滴滴司机那些年恐怖交易。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我怎样学习当记者(增订本)(南振中文集)

    我怎样学习当记者(增订本)(南振中文集)

    本书是作者20年记者生涯的经验体会。30多年前本书第一版出版后,广受新闻学界和业界好评,并陆续被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高等院校新闻与传播学院列为必读书目或者参考书目。增订版应读者呼声,精选作者的新闻作品,以便于学习者将记者工作的方法实践成果对照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