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40300000034

第34章 余 绪

今年是抗战胜利60周年。而发生在65年前的百团大战,在整个抗日战争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然而,65年以来,人们对百团大战的评价和看法仍然存在不少分歧。如何看待和评价百团大战?显然我们不能简单轻易地作出结论。我们必须把它放到当时的历史环境中去考察。在抗战胜利60周年之际,为了再现百团大战这三个半月的日日夜夜,我们编写了本书。

其实,关于百团大战的评价,曾经几度变化。百团大战期间及刚结束的一段时间内,党内军内都给予了很高评价,如毛泽东给彭德怀的电报说:“百团大战真是令人兴奋,像这样的战斗是否还可组织一两次?”但随之而来的华北战争形势的恶化使高级领导人对百团大战开始重新评价。1941年至1942年,日军在华北连续推行了五次带“总力战”性质的“治安强化运动”。八路军(还有新四军及华南游击队)所抗击的敌军总兵力,由1940年的58%,上升至1941年的75%和1942年的63%,八路军的兵力则由1940年的40万下降至1941年的30.5万。

根据地也大幅度缩小。凡此种种,造成对百团大战的评价的改变。1943年1月,邓小平在太行分局会议的报告中对百团大战已持批评态度:百团大战使本区军事力量过于暴露,伤亡很大,元气不易恢复。

然而,造成对这一战役评价上的大起大落,乃至发生质的变化,则是由于政治风云的变幻。随着这一战役主要发起者和指挥者彭德怀政治上的沉浮,对百团大战评价也就褒贬不一。

对于华北敌后抗战,毛泽东早年是充分予以肯定的。例如,1945年春彭德怀向毛泽东汇报时说,华北抗战基本上是执行了中央的正确路线。毛泽东说:是执行了正确路线,而不是什么基本上。而在庐山会议期间,百团大战就成为彭的重要罪状之一,如打百团大战是无组织无纪律,是在抗战战略方针上反对毛主席等。在庐山会议后的几年,有的党史读物由于没有回避掉彭德怀的名字,就被定为“毒草”,更不要说客观评价百团大战了。到了“文革”期间,更上纲到什么“阶级投降主义”、“为了维护蒋介石的统治”、“引起蒋介石搞了皖南事变”等等,荒诞无稽的恶毒攻击。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对百团大战的评价重新进入了一个正常的讨论时期。作为当事人,彭德怀在历次党内斗争中虽然承认在百团大战的指挥方面存在着问题,但坚持总体上肯定百团大战。“文革”之后,党史界对百团大战持肯定见解的人也比较多了。

那么,究竟百团大战的意义以及它的缺点在哪里?

首先,百团大战爆发时,正值日、蒋谈判7月23日备忘录的达成,蒋介石和板垣征四郎首脑级会谈拟于8月间在长沙举行(7月16日,米内内阁倒台,蒋方借故推迟了谈判)。中共当时虽然还不知道日、蒋谈判的具体情形,但感觉到蒋方对日日益妥协的立场。在百团大战所鼓动的全国抗日高潮和抗日声浪中,蒋介石不得不将对日妥协的行动停顿下来。8月下旬,当日本首相近卫又写了亲笔信建议继续会谈时,遭到蒋方的拒绝。这是百团大战的历史意义之一。

其次,百团大战打击了日军的“囚笼政策”。我军在七个要害部位冲破敌军战线,撕碎了敌人的华北“囚笼”,打散了敌人的军事系统,在近50个县逼退了敌人。敌人不得不花费很大力气整饬战线,填补残缺。1941年2月,敌中国派遣军总司令部从第十一军(武汉)、第十三军(宁沪杭)各抽调一个师团增援华北,但战局仍无转机,迄1941年7月,敌在华北一直取战略守势。

直到苏德战争爆发,日本军阀在南进(太平洋)战略的诱惑下始于华北转取攻势。这是百团大战的又一历史意义。

但是百团大战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正是这些问题造成了后来对其评价上的分歧。

首先,百团大战在敌情判断上是有误的。从“集总”(彭德怀主持工作,朱德已回延安参加军委工作)发布的命令中可以看出,其判断是日军将向西安、重庆、昆明发动进攻。但实际上,在宜昌战役后,日军已暂取战略守势。如7月23日的“大陆命令第四三九号”中即要求,确保“黄河、黄泛区、庐州、芜湖、杭州线以东地区”,在武汉方面的作战区域,“大体在安庆、信阳、宜昌、岳州、南昌之间”。虽然战时不可能获得完全准确的敌方情报,但对敌人主要战略行动判断得不对,结论下得过于轻率,无论如何是个比较大的失误。

其次,八路军在抗战时期的战略方针早经确定为“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及“基本是游击战,但不放松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百团大战的发动,实际上是集中八路军主力发动的战略性大规模进攻战役,明显地与上述战略方针不符。“集总”所规定的这一战役的目标,如 “较长期切断”正太线,“基本是以截断该线交通为目的”(7月23日命令);“彻底毁灭”正太线和同蒲线忻县至朔县段,使晋东南、晋察冀、晋西北和陕甘宁边区大后方完全“联成一片”(8月31日命令)等,均完全脱离了敌我双方的实力对比,超过了八路军当时所具有的能力。这一超过实际能力的要求实际上造成了:一、原定参战兵力只20多个团,而实际参战兵力超过100个团,声势过大,军事力量过于暴露;二、大部分战斗是攻击敌据守的车站、关隘、县城、据点、碉堡,这不仅超出了游击战范围,也超出了运动战范围,变为阵地攻坚战了。且为阻击敌援军,不得不打一些艰苦的阵地防御战。

百团大战转入反“扫荡”阶段之后,彭德怀出于某种战略战术上的考虑(如希望能抓住机会,歼敌一营以上,使敌以后之“扫荡”不敢以大队[营]为单位出动,从而使“扫荡”时间间隔加长、空隙增多),不顾部队疲劳,有些“蛮干”(彭德怀语),关家垴之战就是一个例子。当然,彭的这种考虑是有道理的,战机也是抓得好的(敌三路“扫荡”部队已失战术联系,各自孤立,关家垴至辽县40公里,至黄崖洞20公里,崇山峻岭,沟壑纵横,重峦叠嶂,三路敌军的合拢与相互支援,非常困难),但“知己”不够,即考虑己方的疲劳程度和装备情况不够。这种失误,有时也是难免的。

其三,有一种意见认为,百团大战我军以很大牺牲去进攻敌军阵地,虽然夺取了一些地方,但未能巩固,意义不大。这当然是一种表面性、片面性的认识。这是在敌人占领区进行的斗争,每一寸土地都是从敌人手中夺取的。在这种特殊战争样式下,不能设想只有我得而无敌争,也不能设想只有敌得而无我争;得而失,失而复得,敌我双方都如此,如同我军四得五失涞源城。最后的巩固,就是最后胜利。如果只有具备了最后巩固的条件方该去得,那么在这以前该做些什么呢?所以,得失一次论是不符合敌后游击战争的逻辑的。同样,“集总”命令以为能“较长期”截断正太线,及将根据地“联成一片”,也是违反敌后游击战争的逻辑的(尤其是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也是一次论的。

不可否认的是,百团大战是日军对中共在华北力量认识的重要转折点。受到百团大战强烈打击的侵华日军,加强了对中共力量的认识,全方位调整了在华北的反共政策:一度加强在华北的兵力;制定“肃正建设三年计划”;加强对中共的情报工作;加强伪政权与武装;制造封锁沟、墙和千里无人区;利用伪新民会宣传反共;开展了五次“治安强化运动”和对华北各抗日根据地空前规模的残酷“扫荡”。

随着日军对中国正面战场压力的减轻,国民党当局的反共活动日趋活跃。从全国范围看,国共两党的关系在1940年秋至1941年初,矛盾迅速加剧。国民党当局强令新四军撤到黄河以北,当新四军军部由皖南撤出时,国民党又在1941年1月制造了皖南事变。

在百团大战以后,八路军对日伪的斗争策略有一些变化。百团大战尽管给日军沉重打击,然而,八路军的伤亡和武器弹药损失也相当大。在百团大战中期和后期,由于日军对华北各抗日根据地的报复性“扫荡”,根据地受到严重摧残,需要相当时间恢复。从1940年底开始,八路军即面临不得不准备应付为自国民党方面突发的反共局势。

震惊中外的百团大战,已经有60多年的历史。对这次战役功过是非的评说,孰是孰非,现在基本定论,但对这段历史的争议和研究,还会再继续。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曾参阅了许多文献,吸取了众多学者的研究成果,在此不一一列举,表示衷心的感谢。由于作者水平有限,再加上时间紧、任务重,出现许多不足和错误之处在所难免,还望大家批评指正,多提宝贵意见。

同类推荐
  • 回到南宋搞事情

    回到南宋搞事情

    人到中年的张韵因一起交通事故穿越到了南宋,成为了循王张俊的五世孙!赵扩:他们说我是昏君!张韵:官家不是昏君!大金:我们很厉害!张韵:本将喜欢狩猎于辽东!蒙古:我们是BUG!张韵:老子才是BUG好不好。欧洲各国:路途太远,我们很穷!张韵:世界那么大我只想去看看!我叫张韵,他们都叫我六郎,“六郎将至,请勿动,动责灭国!”
  • 历史的格调与声音

    历史的格调与声音

    如果历史是一出波澜壮阔的音乐剧,历史的格调就是某个时代留下来的回响和印记。动人的篇章、优美的旋律、悠远的意境、高雅的品位、处处在人的耳边回响,仿佛是历史的脚步声由远及近。历史虽然已经逝去,但余波未了,仍留给后人无尽的遐思。历史的格调是什么?它是丰富的,我们依然离不开对它的体味;它是现在的,我们时刻都能记忆起它的形式。历史的声音又是什么?只有认真聆听来自历史深处的声音,才会明白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 重生农家子

    重生农家子

    王睿觉醒前世记忆时,正处于人生中的最低谷,彼时父亲失踪,母亲偏心,兄弟姐妹间情分淡薄
  • 血腥的盛唐(全7册)

    血腥的盛唐(全7册)

    在最鼎盛时期,唐朝经济GDP高达世界总量的六成,领土面积是当今中国的两倍,300多个国家的人们怀着崇敬之心,涌入长安朝圣,2300多名诗人创造了无法逾越的文化盛世;然而事实上,如此繁荣的景象只持续了不到整个朝代一半的时间,大唐王朝的最后近百年间,连年内战,四处硝烟,黄河流域尸横遍野,千里无鸡鸣,万里无狗吠,落日的余辉下,是一望无际的地狱之国。翻开本书,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主角们:李渊、李世民、武则天、杨贵妃、唐明皇、李白、安禄山、黄巢……帝王将相,轮番上阵,诗人草寇,粉墨登场,紧锣密鼓,不容喘息,连演数场好戏:一场比一场令人血脉贲张!一场比一场起伏跌宕!一场比一场充满血腥和阴谋!
  • 东吴帝国

    东吴帝国

    《东吴帝国》这是一个属于孙权的帝国,也是一段属于东吴英雄的历史,这段历史,看似熟悉,其实十分陌生。
热门推荐
  • 外国民间故事

    外国民间故事

    本书系“百年儿童文学名家译作精选”丛书之一种。20世纪的百年之间,世界优秀的民间故事被广泛介绍,成为中国儿童和成人共享的精神食粮。本书从原刊中挖掘并参照诸家汇编的集子,就趣味性、知识性、史料性及收藏价值等方面作了精心的筛选,尤钟情于前半个世纪的名家译作,如郑振铎译日本民间故事《竹公主》、茅盾译北欧民间故事《十二个月》、许地山译孟加拉民间故事《红宝石》等,都是脍炙人口的篇章。这些作品情节曲折,语言生动,可以帮助孩子们认识生活,了解世界,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想象力,增添他们的智慧和力量。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话语攻心术

    话语攻心术

    从出生的那一刻开始,我们就听着大人们的对话一天天成长;长大成人后,我们又通过对话来工作、谈恋爱、交朋友以及展示自我。由于对话已经跟日常生活融为一体,所以我们渐渐忽略了对话的重要性。不知道你想过没有,假如我们突然说不出话来了,那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子。其实,对话并不仅仅是信息传递的重要手段,它还是一种心理支配上的、以人际关系为目的的能力。从心理学角度来分析,对话中一问一答的语言形式并不值得关注,更为重要的是在对话交流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人际关系上的均衡力量。
  • 与名人一起品味小品(快乐校园精品读物丛书)

    与名人一起品味小品(快乐校园精品读物丛书)

    《快乐校园精品读物丛书:与名人一起品味小品》从浩如烟海的中外文海中精心挑选了一些经典美文。文章或以情动人,或以理服人,或纯粹唯美,或质朴平实,或慷慨激昂,或侃侃而谈,不仅文字优美,文笔流畅,而且思想精湛,见识深邃,闪烁着智慧的灵光。
  • 抗倭土司韦虎臣传奇

    抗倭土司韦虎臣传奇

    本书以文学的笔法,讲述了抗倭英雄韦虎臣非凡传奇的一生。韦虎臣少年便随父韦正宝出征广东惠州、潮州一带抗倭,所向披靡,全歼九连山日本海盗;率东兰“狼兵”跟随王阳明征讨大帽山、大庚岭、横水、左溪诸地,历时3年多,经大小数十战,平定福建武夷山;后在福建、广东大败日本海盗。韦虎臣精通韬略,战功卓著,获明皇帝钦赐“哀孝忠勇”匾额,但被奸臣以“犒师”为名,赐“御酒”毒害。韦虎臣的故事被人们世代传颂。
  • 如果会吃饭,你就会成佛

    如果会吃饭,你就会成佛

    对所有在红尘中还为“得不到”、“放不下”而烦恼的人,尤其是郁闷、忙碌、焦虑的上班族来说,想要像佛一样淡定,似乎是天方夜谭……  
  • 请受小女一拜

    请受小女一拜

    一个倒霉穿越的小偷以为就此走上人生巅峰,发现穿越的不止她一个。最可怕的是她还要和其他穿越者们去争神马传承。杀手特工影后黑莲花,哪一个她赢得过。嘤嘤嘤~~~~~~~~~人格分割线~~~~~~~~~~~~~~~~~~~~~嗯?一觉醒来多了这么多小玩具,我该怎么玩弄呢啊,真是该死的兴奋呢!哈哈哈!
  • 同桌作业借我瞅瞅

    同桌作业借我瞅瞅

    前世贵为名门望族,到头却也没落得好下场,家破人亡,可笑的是他明明还有父亲,母亲走了不过问,他被送走了也不过问,甚至是死了尸体凉透了,也不见他父亲的身影,真可笑。这一世他不会再让相同的事再发生第二次,该走的路他正在走,该尊遵守的规则他正遵守着,别人的事她不管,他的事别人也别想插手分毫,他自己道,他自己守!《耽美文》
  • 道之真形

    道之真形

    不知不觉,便到了五师弟和小师妹的大喜日子。二师兄满脸笑容道:“如果每一滴水都是一份祝福,那我送你们一片海洋。”华云霄想了想道:“如果每一朵花都是一点心意,那我送你们一个花圈。”五师弟:“!!!”小师妹:“!!!”
  • 祝留

    祝留

    多年后,觥筹交错间,灯红酒绿里,项逢勾着酒杯,怎么也想不明白,他们是怎么走到了这一步。一个十年间只爱画画的女孩子不知不觉中活成了众人眼里耀眼的样子,当她无意中转身时却发现心里的男孩子早已变了样子。后来我见过很多人,历遍很多事,才知道非你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