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41300000022

第22章 金融机构投资著作(7)

所谓另类资产,包括私募基金、对冲基金、风险投资、地产、林场、矿业、衍生品等,这些资产不像普通股票或债券那样在公开交易平台上交易,流动性较差。但是由于这类资产的风险比一般股票和债券相对高,回报自然也就大。传统投资模式强调风险控制为主,维持股票和债券投资的平衡,另类资产的投资只占极小的一部分。但是,“耶鲁模式”特别强调避免投资债券,因为债券的回报远远低于其他资产。

史文森设计了一种更多样化的投资组合,由以下6种资产类别构成,仅供参考:①国内股票30%;②国外成熟股票15%;③新兴市场股票5%;④不动产和自然资源20%;⑤美国国库券15%;⑥美国通货膨胀保护债券(TIPS)15%。

这种多元资产组合证券的投资方式,与传统的公司、大学或者教会捐赠基金的投资方式简直有天壤之别。史文森将投资方案中债券的比重由先前的70%降到了30%,且调整后债券中的一半都是美国通货膨胀保护债券。与之相对应,史文森将股票的比重由原来的30%增加到50%,同时还大幅投资国外证券产品。他坚信这种非传统的投资方式可以战胜股市,而且风险比较小,因为组合里的各种资产是“不相关的”。亦即当市场出现波动的时候,各种资产的变化趋势是各不相同的。例如,如果发生通货膨胀,国内的股票可能会下跌,但是不动产和自然资源大家都知道他们是通货膨胀的阻挡器可能会平衡一下股票的损失,使资产组合不致遭受重创。

2. 防御性资产配置——在风险防范方面做最坏打算

史文森认为,机构投资者由于掌握大量的资金,所以每一次投资都要十分慎重,尤其是风险的评估。因此大卫·史文森要求他掌管下的耶鲁捐赠基金要预先做好最坏的打算,把一切可能的风险都考虑到,这样一来即使是在最恶劣的环境下,仍然能够保证自己的基金不伤元气。这样,落实到实际的资产配置时就是防御。

何为资产配置?就是把资产分配到不同类别的投资品当中,凭借组合的力量获得收益。

资产配置和再平衡策略是本书的核心内容,也是史文森成功的关键。资产配置的许多内容给人启示,例如,史文森谈到实物投资中的石油、森林等,其中“森林投资在高通胀和市场动荡时表现更加突出”。1973年前后,同时出现高通胀和股灾,标准普尔指数的年回报率为-20.8%,当年通胀水平10.5%;而同期森林投资的年均名义回报率高达36.6%。

史文森通过专业化体系的风险评估,如“相关系数矩阵”以及“均值—方差最优化模型”的引入,进而模拟未来而得出结论。这种严谨的投资管理和投资组合的挑选态度,确实让我们普通的市场参与者汗颜,往往一个机构的评估报告,某一知名人士的推荐,有时道听途说的小道消息,都能让我们动用毕生积蓄倾巢而出,这样的行为何谈投资理念?

3. 成功助力——机构投资者的历史经验与人脉

在史文森的领导下,耶鲁捐赠基金每年收益大幅超越市场,价值增加200多亿美元,遥遥领先于美国同行,是世界上长期业绩最好的机构投资者之一,那么其成功的原因何在呢?

史文森认为,机构投资者可能会在积极管理的游戏中获胜,但这极其困难,需要投资者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及良好的人脉。

史文森比较倾向于推崇高水平的“共同投资”方式,即投资管理人将自己的资产的一大部分也投进了向客户推荐的基金或者管理账户中,“一些高素质的投资管理人常常为吃自己的蛋糕而感到骄傲”。

大部分基金或资金管理人很少采用“共同投资”的方式,实际上,在如此众多的共同基金中,采用并列投资的人简直少之又少。耶鲁大学捐赠基金投资的一个特点就是:寻找专门那些仅投资于稀少的“集中投资组合”,而且常常不受欢迎。他们让资金管理人在彼此之间展开竞争,如果有哪位管理人的表现劣于其竞争对手,将遭遇被淘汰的命运。在新的全球经济中,这是“创造性破坏”的又一典范。

那些掌握巨额资金的基金管理者,如果没有对几百年来证券市场的历史经验进行总结,那么很容易在决策中出现失误。

当然“耶鲁模式”的成功除了史文森出色的管理之外,还有一个不能忽略的因素,那就是耶鲁基金和耶鲁大学所依托的人脉。所以耶鲁模式的复制,对于基金来说还需要有团队,有文化氛围,这样基金就能不依托于某一管理人而生存。理念一旦确立,投资组合的管理完全按照理念的思路进行,团队的综合管理就完全取代了基金经理人的个人决断,这样,其安全性和可持续发展性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4. 再平衡策略——执行长期资产配置目标

史文森最重要的成就之一,就是在资产配置管理中独创了“动态的再平衡”的策略。所谓再平衡,就是风险控制环节要求投资者定期进行风险检查的再平衡方法,也是贯彻投资目标的重要手段。对此,史文森从“再平衡的心理学基础”,“再平衡与非流动性”和“再平衡的频率”3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使用再平衡,实际上就是对基金投资的“择时策略”进行防范。

史文森认为,长期投资者可以通过投资高风险、高收益的股票而非债券,来实现财富最大化。很多机构投资者认为,择时的想法是不可取的,不现实的,甚至会给投资带来巨大风险。史文森却没有简单地否定择时,他特别强调了择时与“再平衡策略”的有机联系。在2003财年,美国股市上涨1.3%,而耶鲁基金这一财年的整体收益率达8.8%。史文森毫不讳言,这样的收益是依靠“再平衡策略”取得的。史文森的“再平衡策略”,可以理解为不同资产配置之间的高抛低吸。

史文森使用再平衡策略的目的在于,不折不扣地执行长期资产配置目标,如果资产配置中某些品种出现暴涨或暴跌,都将破坏既定的市值配置比例,那么就应该通过“再平衡”平抑偏差。同样,史文森不吝用多个案例讲解本书的核心内容——再平衡策略。“1997年10月27日,美股下挫6.9%,而债券市场大幅上扬。第2天,股市大幅反弹5.1%,而债券却遭到大量抛售。在这2天中,如果对一个由60%股票和40%债券组成的组合进行再平衡操作,收益将增加10个基点。”

在1987年10月,美股遭遇股指日跌23%的“每6万亿年发生一次”的极小概率事件。耶鲁基金在史文森指导下,在股市崩盘后进行再平衡操作,卖出数千万美元债券,用所得资金买入股票,这种逆势操作取得了可观收益。

尽管再平衡操作能产生利润,对投资者而言是一笔额外的奖励,但史文森特别强调,再平衡策略的根本动机是维持组合的长期性,投资者在“高抛低吸”前,首先要找到一个既定的、正确的长期资产配置组合。

<趣味延展>

耶鲁的首席投资官大卫·史文森在一次演讲中被一位听众诘问:“如果你经营风险投资,你就身价8亿。但你竟然拿着现在的工资,你有什么问题吗!”

大卫·史文森是在耶鲁拿工资最高的人:年收入100万美元,超过校长1倍以上。但是,他在哈佛的同行年收入却是在1 500万~2 000万美元之间。如果成为一个风险投资商,大卫·史文森则可能挣到上亿。所以,在金融界,百万收入的大卫·史文森确实太过安贫乐道了。

史文森出身于书香门第,是6个兄弟姐妹中的老大。他的爷爷和父亲都是化学教授。他父亲还是威斯康星大学River Falls分校文理学院的院长。他也就是在父亲的学校里读完了本科。1975年,他来耶鲁读经济学博士。毕业后,他到华尔街工作了6年,但觉得华尔街不是安身立命之处。他最喜欢的还是耶鲁。这时,恩师威廉姆·布朗纳德正好当了教务长(耶鲁第二号人物)。这位经济学家清醒地意识到扭转学校的危机必须以理财为先。而理财能力,非自己的得意门生史文森莫属。于是他力挺史文森,破天荒地让一位31岁的年轻人执掌耶鲁的财政命脉。

我们知道在美国,特别是私立名校,都拥有大量捐助基金。这是一个学校实力的基础。如果能够聪明地用这笔基金投资,学校的资产就会迅速翻番。所以,各大学会不惜工本,斥重金请一流的金融专家来经营。

而耶鲁的捐助基金仅排在哈佛之后,为全美第二。这笔钱的形成,当然要靠一系列慷慨解囊的校友和财主:Harkness,Sterling,Beinecke,Mellon等。这些名字,是美国家喻户晓的“财神”。耶鲁的许多建筑、图书馆、学院都是以他们的名字命名的。他们捐助的金额,从1亿多到2、3亿美元不等。但是,大卫·史文森的名字虽然还没有出现在任何耶鲁的建筑上,他给耶鲁带来的财富则高达78亿美元,无人能比。难怪史文森在哈佛的同行杰克·迈耶自叹不如:“在这个行当中,大卫是最好的。”

史文森确实值得夸赞,1985年,当年仅31岁的史文森出任耶鲁捐助基金首席投资官员时,耶鲁的捐助基金正陷于危机之中。从1968—1979年,美国处于高通货膨胀,股市低迷的阶段。耶鲁捐助基金的购买力下降了45%,以后也迟迟不见起色。实际上,耶鲁的财政危机,一直延续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乃至学校穷到要砍掉一些缺乏竞争力的系和学科,一度甚至连社会学系也面临着关门的危险。

捐助基金是一个学校的底气。耶鲁靠这笔钱支持着全校28位最顶尖的正教授,给学生提供奖学金,维修各种基础设施,支持各种运动队等。捐助基金在金融市场上表现不佳,一切都免谈。这也怪不得,耶鲁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在史文森的金融魔棒下渐渐反弹。科系不再砍了,像商学院这样的新兴学院,反而异军突起。给学生的奖学金也更有竞争力了,甚至读硕士学位也能拿包括生活费在内的全奖,所有博士学位都能拿到全奖,外加暑假的经济资助。同时,整个校园突然变成了一个建筑工地。校方投入大量资金,对年久失修的建筑逐个维修。号称世界第二大的综合健身房,本是个获奖的老建筑。将其拆掉重建一个现代的健身房,费用是维修老建筑的一半。但是,财大气粗的耶鲁决定保留老建筑,对之翻修扩建。这个健身房经过昂贵的整形后,变成世界第一大,而且照样保留这古色古香的风格。这一切,离开了史文森怎么可能?

当然,他并不仅仅给学校带来财富。许多教授和员工的退休金,也跟着捐助基金经营。这也难怪,史文森的事迹以封面人物故事刊登在耶鲁校友的杂志上。许多人把他看作是耶鲁成功的魔术师。

《共同基金常识——聪明投资者的新策略》

约翰·鲍格尔

<名著导读>

约翰·鲍格尔是先锋集团——全球最大的交易中免付发行费的共同基金组织——的缔造者和老会长,拥有1 000多万股东和40亿美元资产。从1949年起,他就开始深入研究共同基金。1997年,他因在这一领域的杰出贡献,被斯坦福·戴维斯的《金融服务领导者》杂志评为20世纪全球7位“创新型领导者”之一。1998年,他荣获投资管理与研究协会卓著服务奖。1999年,他的母校,普林斯顿大学授予他沃顿·威尔森奖。同时,他还是位畅销书作家,出版了一系列如《共同基金常识——聪明投资者的新策略》等投资类专著。

鲍格尔在本书中批判性地审视了共同基金这一产业,明示我们如何投资,如何改变投资策略,化繁为简规避基金风险。鲍格尔认为在长期内,要想获得最大可能的市场收益率,就必须降低买入和持有基金的成本。而投资者要做的,就是购买运行成本低、没有或很少有佣金的基金,尤其是低成本的指数基金,然后持有尽可能长的一段时间。

对投资者来说,本书最大的启示就是投资者财富的变化与管理其财富的共同基金的治理结构是分不开的,共同基金的治理结构对个人投资者财富的影响的深刻见解是本书的最大卖点。

基金行业作为一个整体,它的庞大规模其实成为一种束缚。敏捷的猎豹变成了笨重的犀牛。

——约翰·鲍格尔

《共同基金常识》一书代表了华尔街上一个极需灵感的职业的顶级水平。不仅提高了投资者的收益,更是提升了基金界的整体水准。

——唐·菲利普 基金评级专业杂志《晨星》的总裁

巴菲特不可能告诉你如何成为沃伦·巴菲特。而鲍格尔对他的投资原则的详尽描述,使我和上百万的投资者在20年后将令我们的邻居羡慕不已——而与此同时,我们在这充满着变数的20年中又能高枕无忧。

——保罗·萨缪尔森

<理论精读>

1. 回归简单——指数化投资法

“面对复杂,请回归简单”投资大师约翰·鲍格尔这样说。鲍格尔深信,战胜市场的最简单、同时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以最低成本买进并持有一个国家的全部上市公司的股票,而持有这种市场组合的最佳方法,就是指数化投资法。鲍格尔曾断言,世上并不存在能够战胜市场指数的基金。作为这种指数化投资理念的实践者,先锋集团成立第二年即推出了第一只指数基金——先锋标普500指数基金。

一般来说,被动型投资基金在发展初期不可避免地受到冷落,热衷于短线炒作且幻想高额回报的投资者,大多青睐于能给他们带来无限畅想的高佣金共同基金产品,然而抱有这种想法的投资者实际上是陷入了投资误区,正如鲍格尔所言,“过分主动往往是回报率的敌人”,先锋指数基金“无限接近市场,投资于低成本行业并接近市场指数运作”的“被动”投资策略,被时间证明了其简单而有效的价值。而由于低至0.25%的管理费用(一般股票型基金平均水平约为2.8%),也使得其低成本的优势被时间逐步放大。

同类推荐
  • 政策执行冲突的制度分析

    政策执行冲突的制度分析

    政策执行是政府公共管理活动的中心环节,是实现政策目标最直接、最重要、最经常的政治活动,是从根本上解决政策问题和实现政策方案的决定性因素。随着人类社会政策实践经验的不断累积和政策科学研究的渐趋成熟,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政策研究学者愈来愈重视对政策执行问题的探讨,尤其是美国约翰逊政府所发起的“伟大社会”改革政策项目的落空迫使人们对政策执行研究的高度关注。
  • 营销36策略:一部为营销人员领航的智慧宝典

    营销36策略:一部为营销人员领航的智慧宝典

    中国7000万营销人每年沟汰率高达25%,面对快速发展,竞争残酷的市场,营销人只有迅速武装自己,才能生存、发展。而销售人员不懂市场,市场人员不懂销售的现状,已经制约了广大营销人的发展。
  • 管理者每天读点《道德经》(道德经管理日志)

    管理者每天读点《道德经》(道德经管理日志)

    《道德经》是智者的书,更是一本管理的智慧书,它向人们诉说 “道”,论辩“道”,授人以“道”。《管理者每天读点》全新解密了《道德经》中所蕴含的管理方法论,从《道德经》中挑选出200多个影响深远、富的哲理的短句,分为管理者的战术之道、管理者的合作之道、管理者的智慧之道、管理者的修身之道等内容,每小节中既有原文、译文,还有案例分析,能让读者更清楚地了解如何将老子的《道德经》应用在现代管理之中。通过体悟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精髓,继而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至高管理境界。《管理者每天读点》由杨云鹏、杨乔编写。
  • 不懂管理就当不好经理

    不懂管理就当不好经理

    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说过:“在人类历史上,还很少有什么事比管理学的出现和发展更为迅猛,对人类具有更为重大和更为激烈的影响。” 在新的形势下,我们的企业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以主动的姿态参与全球市场竞争并赢得竞争。而要赢得竞争,就要知彼知己。那么,今天西方的和东方的世界级企业的竞争优势是什么呢?产品和技术是我们容易看到的,但是更深层次的、起着关键作用的,却是管理的理念和工具。企业的管理涉及人力资源、财务、生产经营等各个方面,本书对经营战略管理、组织管理、新产品开发管理:企业信息管理、企业知识管理、企业文化管理等方面结合具体案例进行了一一阐述,定能对读者的理解和实际操作有所帮助。
  • 纵横家的策辩

    纵横家的策辩

    《鬼谷子》这部两千多年的谋略学巨著,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奇葩。它集中了国人心理揣摩,演说技巧,政治谋略的精华,为当代政界人士,企业界人士,商业经营者,管理人员,公关人必读。《鬼谷子》是谋略权术、神机妙算的百变圣经。在今天这个商战频仍的时代,它仍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对经商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等方面具有广泛的指导作用。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你是宇宙里恰好相遇的浪漫

    你是宇宙里恰好相遇的浪漫

    你是宇宙里恰好相遇的浪漫而我的眼里,只有你
  • 阿来:空山3

    阿来:空山3

    藏族青年拉加泽里为改变贫弱状况,放弃学业和爱情,走上伐树倒卖木材的道路。聪明的藏族青年游走在致富的玄机里,金钱使机村人陷入疯狂,在价值观混乱的年代,对与错困惑着新一代机村人。繁华小镇云雾般消散,信念,恩仇,斗争,疑惑,一如斯人远去,苍山已老,人何以堪。
  • 问辨录

    问辨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星辰亿万颗,你只有一个

    星辰亿万颗,你只有一个

    如果可以放肆二十四小时,你会做什么?当我们闯入了爱人的私密记忆,你会如何自处?没有一帆风顺的爱情就像没有一帆风顺的人生,当你还在为爱情中的鸡毛蒜皮心力交瘁时,我们已经在思考跨越物种、穿越时空、超越生死的恋爱了。它虚幻但同样充满力量,我们只是拓宽了爱情的维度,并没有改变爱情本身。这是一部成人童话,结局或喜或悲,站在超越现实的地方体验爱情的酸甜苦辣悲欢离合,总有一个故事能触发你对爱情新的思考,新的感受。我们品尝爱情的甜蜜,也承受失去挚爱的痛苦。我们相爱又厌恶,把心交给对方又杀死对方,当爱情已经覆水难收,你是选择随波逐流还是力挽狂澜呢?二十个奔波颠沛的爱情故事,总有一个给你答案。
  • 诡世道人

    诡世道人

    这是一个不正经道士的故事,作为一个法师?不都是近战的吗?简介无力,干就完了,看一看,读者觉得好好看就多看看,觉得不好看咱们看别人。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监牢宠妃翻身记

    监牢宠妃翻身记

    ◇◆大家只要点击一下【收藏此书】就行了~亲们动一动指尖吧!!◇◆◇◆一朝穿越,她成为丞相之女。身处牢狱,她暗自苦恼,却卷入阴谋的漩涡。一跃成为皇妃,却只是因为他的好奇和利用。后宫的尔虞我诈,她照例未能幸免。◇◆◇◆几度陷害,她最终成为了牺牲品。还有她还没有出生的孩子,化作了一滩血水。她笑的凄凉,“既然你不想要孩子,那我就依你,我打了孩子还不成吗?”离开皇宫,却始终无法摆脱阴谋的束缚。情止断崖,她看着他,泪流满面却笑魇如花,“你想要一辈子困住我,我偏不如你所愿!罕井凌文,你且等着,如果我今日有命活着,定是要你付出代价!”◇◆◇◆两年后,她成为一门之主,执掌生杀大权。决定重归报仇,却意外发现自己竟然是栎丹国公主。无奈终于看开,决定放下仇恨与凌玥离开,却是命运弄人。天朝出兵相逼,要求迎娶她入宫,形势危急,她不得不嫁。那日她笑的凌落,“我可以说不吗?”◇◆◇◆重回故地,竟发现当年一切都是误会。终是解开误会,本以为能够相守,却在一切都还未来得及开始的时候,他再次利用了她。◇◆◇◆她一生三嫁,第一次她成为了辰妃;第二次她成为了葟贵妃;第三次她终于当上了皇后,却不是他的新娘。她说:“我只要一方天地,无忧无虑。”◇◆◇◆等到一切繁华落尽,回首当年的一句‘愿得一心人,白头莫相离’,竟然是这般的奢望!*****绯雪开了新的文,习惯果然很可怕!不写文就觉得很难受,所以还是开了坑,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回首碧云深》连接:http://m.pgsk.com/a/353215/亲们一定要捧场啊!
  • 镭射眼中的漫威

    镭射眼中的漫威

    “队长,再坚持一会,我这就上去瞪死那些奇塔瑞人,你们看我眼色行事。”“好的斯科特,不过算我求你,瞪完了记得戴上眼镜再发自拍照,很危险的。”拿着盾牌的紧身服男子一脸的后怕。……“托尼老师,一会记得看我眼色行事,容我用眼神教育一下奥创。”“爸爸,把那个人形怪物弄走,我回家还不行么?”奥创当场跪地认怂。……“灭霸的外星大军来了?不怕,一会记得看我的眼色行事。”“有你在真是一件让人安心的事情呢,不过有个问题我们很早就好奇了,你总让我们看你眼色行事,可你的眼睛到底特么在哪呢?”复仇者们饱含着满腔怨念指了指某人脸上那高科技感十足却一点都不透光的特制眼镜。
  • 玩不起,别玩:一个四十岁单身男人的情感独白

    玩不起,别玩:一个四十岁单身男人的情感独白

    《玩不起,别玩:一个四十岁单身男人的情感独白》是方紫鸾在写作上的一次新的尝试,女性作家以男性为第一人称进行书写。语言辛辣而幽默,故事纠结而深刻。并由著名作家赵玫女士作序。讲述因为想去爱,所以知道爱不可以阻挡,但是更不可以勉强。很多东西横亘在彼此之间,但这并不表示曾经拥有过的真实都是虚无缥缈的幻境。于是我明白了,我始终活在感动自己的过程中。我不断地受伤和伤害别人,其实就是在不断地感动自己,确定自己是一个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