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44900000006

第6章 实用写作训练及作者素质培养(1)

§§§第一节修辞训练

一、修辞的概念

修辞,即修饰词句,也就是说在写作中,使文章更正确、明白、生动、有力的方法。“修辞”一词最初起源于希腊,意为演讲的艺术。

二、修辞的作用

修辞的作用很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语言生动、活泼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白居易

工整的对偶、形象的比喻,我们品到的是一幅江南的美景。

◆表述简洁、明快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李白

有意的夸张,掩饰不住诗人李白轻快的心情。

◆使叙述深刻、有力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

一个字也没有提到读书,却将读书的道理说得非常明白。一般来讲,修辞效果是随着修辞方式的恰当运用而生成的。写文章要有准确性,要把客观事物准确地表达出来,同时要富于表现力,这就要用到修辞。这样就能做到用最经济的语言材料传递尽可能多的信息,收到尽可能好的表达效果。

三、常用的修辞方法

这里所说的修辞方法是指长期形成的比较固定的使语句表达更具体、更生动的一些语言手段,也叫修辞格。常用的有比喻、夸张、比拟、借代、排比、双关、对偶、设问与反问等,下面对常用的一些修辞方法加以介绍。

(一)比喻

1.比喻的概念

比喻就是打比方,若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之间有相似点,就可用这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常用的比喻由三部分组成: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用来作比喻的事物;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如“石拱桥的桥洞呈弧形,就像虹”。本体“石拱桥的桥洞”,喻体“虹”,比喻词“像”联系本体和喻体。

2.比喻的种类

从结构形式上,比喻分为明喻、暗喻、借喻三种。

◎明喻

本体、喻体都出现,常用的比喻词有像、好像、似、好似、仿佛、犹如、如同等。

◎暗喻

本体、喻体都出现,基本形式是甲是乙。如:“那又沉又翠的景色,简直是一幅青绿山水画。”本体“那又沉又翠的景色”,喻体“一幅青绿山水画”,比喻词“是”联系本体和喻体。暗喻常用的比喻词有成为、变成等,有时省掉比喻词。

◎借喻

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如:“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本体“很深的隔阂”没有出现,也不用比喻词,而是把“很深的隔阂”直接说成“厚障壁”。

3.比喻的作用

比喻的作用主要有以下两点:

首先,说明事理,明了事理。对于所要阐述的道理加以浅显的比方说明,使读者读后能够较好地明白其事理,接受其观点。

其次,刻画形象,留下印象。对于所要表现的对象(人物或事物)进行刻画,使读者读后能留下深刻的印象。

4.运用比喻时需注意的事项

甲和乙事物之间必须本质不同。以人比人就不是比喻;甲和乙事物之间必须有相似点。如“这风好像吹过来。”则不是比喻。

要有新意才是好比喻。人们常说的“第一个用花比女人的是天才,第二个是庸才,第三个是蠢才”,即是这个道理。

(二)夸张

1.夸张的概念

为了表达某种效果,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扩大或缩小的这样一种修辞方式即是夸张,夸张也叫夸饰。如“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经像下了火”。

夸张不能无中生有,更不能捕风捉影。夸张是一种写意的表现手法,一种形象的表现方式。

2.夸张的作用

夸张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广泛使用的一种修辞方法。它不受客观事物的限制,故意言过其实,然而又使人有胜似真实之感。夸张手法运用得当,可以加深读者印象,引起读者的联想,使读者受到强烈的感染。

3.运用夸张手法应注意的事项

(1)合理性

夸张是“言过其实“,但不等于毫无根据的浮夸,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根据。

(2)真实性

夸张不能和事实距离过近,否则就分不清是在说事实还是在夸张。

(3)夸张要注意文法

有些文章(科技文章、说理文章等)要少用甚至不用夸张这种表现手法,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歧义。

(3)注重比喻与夸张的区别

“太阳像圆球”是比喻;“太阳一出来,地上就像着了火似的”是夸张。夸张能更加突出、鲜明地表现事物。

(三)比拟

1.比拟的概念

比拟就是把某物模拟成人,或者把人模拟成某物,使被描述的对象具有人的思想感情、特征、动作或具有特殊的形态、特征动作的一种修辞方法。

2.比拟的种类

比拟的种类有两种,一种是拟人法,一种是拟物法。

◎拟人法

即常说的把物当成人来写。如“血雨腥风里,毛竹青了又黄,黄了又青,不向残暴低头,不向敌人弯腰”。

◎拟物法

即常说的把此物当成彼物来写。如“他甘心做人民的老黄牛”。

3.比拟的作用

比拟的作用有三个方面:一是使表现的主体色彩鲜明,二是用于描绘形象,三是使表意丰富。

色彩鲜明:使所表现的事物能以比较鲜明的色彩呈现在读者面前。

描绘形象:用于描绘和表述作者所要反映的形象。

表意丰富:使作者所要表达的内容能以更加丰富的思想献给读者。

4.运用比拟需要注意的事项

使用比拟修辞手法,尤其要注意的是把比拟与比喻相区别。

(1)比拟重在“拟”,是仿照“拟体”的特征摹写本体;比喻重在“喻”,是用喻体比方本体。

(2)比拟中,本体与喻体浑然一体,本体必须出现,拟体一般不出现;比喻的本体与喻体是主从关系,一为主,一为从,本体有时出现,有时不出现,而喻体必须出现。

(3)对比喻句或比拟句作分析时,前者重在分析名词,后者重在分析动词或形容词,且往往形容词被动词化。

(四)借代

1.借代的概念

借代是用相关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的修辞方式。借代用途广泛,使用灵活。借代恰当,往往会产生出奇的效果。如“解放军不拿群众的一针一线”。

2.借代的种类

借代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如下几种:

◆用事物的特征代替本事物,常如以斑代豹

◆用具体代抽象,以实代虚

◆用专名代泛称,用人名代事实

◆用形象代本体,突出形象

◆用结果代原因,突出结果

◆用材料代本体,突出质感

3.借代的作用

由上述各例可以看出,借代的作用十分明显,主要表现在:

◆以简代繁,使语言简洁明白,意义明晰清楚

◆以实代虚,让人有看得见、摸得着的感觉

◆以奇代凡,读后颇生新意

4.运用借代需注意的事项

◆必须抓住事物最典型的特征,对于所借代的事物,一般应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有所交代

◆不能用陈腐的借体

◆借体和本体不能同时出现

◆要与借喻区别开

借喻和借代有相同点,都用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事物本体不出现。但不同点也明显,借代的作用是“替代”,借喻的作用是“比喻”,虽然也有代替的作用,却是喻中有代。借喻可以改为明喻或暗喻,而借代不能。

(五)排比

1.排比的概念

排比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紧密相关、语气一致的几个句子的短语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情感的一种修辞方式。例如:“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2.排比的作用

排比的作用主要为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强感情。如大家所说的,如果排比句使用得当,“就会使你的文章像动听的歌儿一样朗朗上口”。

3.运用排比应注意的事项

◆结构不相同、不相似的不能组成排比

◆内容不相关、不相近的不能组成排比

◆语气不一致、不协调的不能组成排比

◆不能出现杂糅现象,也不能故作排比

(六)双关

1.双关的概念

双关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词的多变和同音的条件,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的修辞方式。也即在语句中用一个词语同时关顾着两个意思。其字面的意义是明确的,内涵的意义是暗隐的,称“话里有话”。

2.双关的种类

双关的种类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词音双关,即谐音双关;一种是词义双关,即语意双关。另有一种句意双关,但所用较少。

◆谐音双关:利用同名、近音的关系,使词语具有他意,言在此而意在彼

◆语意双关:利用词语或句子的多变性,使词语的表达具有两种不同的意义

3.双关的作用

双关的作用主要在于:

(1)语言含蓄,充满幽默风趣之感。

(2)语意回婉,留有余味不尽之兴。

4.运用双关应注意的事项

(1)双关是语言的技巧,因此必须在使用前弄明白其词音的准确读法,如果嵌入方言,在某地有幽默之感,换成另一地则不然:还必须弄明白该词所表达的意义,有误解,则词的双关性便显现不出来。

(2)要把双关与借喻很好地区别开来。双关是表达两种事物,话中有话,言在此而意在彼;借喻表示一种事物,是打比方说话;双关需要特定的语言环境,借喻不需要;双关的重点在“关联”,二者之间不必求其是,借喻需求相似性;双关的效果在于幽默含蓄,借喻的效果在于形象、生动。

(七)对偶

1.对偶的概念

对偶是用数字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意思相对或相近的修辞方法,而且主要是从结构形式上讲。它要求结构相称、字数相等、平仄相对,从形式上讲,它较之“对比”、“排比”都严格。

2.对偶的种类

对偶的种类有以下三种:

◎正对:上下联内容相近,相互补充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岳飞《满江红》

◎反对:上下联内容相反,相互反衬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流水对:上下联内容相承,有递进关系,或有因果关系,有的称为串对

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

——毛泽东《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八)反问

反问,又叫反诘,是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以加强语气。例如:“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你不以我们的祖国有着这样的英雄而自豪吗?”就是借疑问的形式,用很强的语气表达了: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

§§§第二节修改训练

作家巴金说:“写到死,改到死;用辛勤的修改来弥补自己作品的漏洞。”大凡有写作经验的人都知道,修改是文章写作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两千多年前的荀子说:“人之于文学也,犹玉之于琢磨也。”白居易每一首诗写成之后,都要读给邻居的老妪听,然后认真听取她的意见,反复修改,直至通俗易懂才罢手。曹雪芹写《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鲁迅先生的小说《肥皂》,不过7000字左右,竟修改了一百四五十处。丹麦物理学家玻尔写《光与生命》,反复修改9遍,一直到他认为每个字句都完全表达了自己的本意才正式发表。美国的海明威把《老人与海》的手稿反复读过近200遍才最后付印。由此可见,对成文后的文本进行修改,是作者完善写作意图、提高写作水平的一种重要途径。

一、修改的原则

◆着眼全局,从大到小,从整体到局部

文本的初稿完成以后,首先要通读数遍,每一次阅读都要用一种新的观点加以审视。根据文本的立意、材料、结构、语言的表达方式和趣味性,尽可能客观地进行分析。先不必担心表面的失误和拼写错误,相反,要集中注意大的问题。考虑所用的材料是否恰当和公允地表现了写作的意图,文中所写细节是否应该重新排序。然后考虑局部问题,检查可否用更好的表达方式和技巧,以及得体准确的语言。修改文章,要反复研究,善于发现“改之未尽”之处,统观全局来修改全文。

◆不同文体,各有侧重

文章是一个大的范畴,不同的文体由于作者的表达意图不一样,对材料、结构、语言的要求也是不同的。文学作品注重文本的情意性和形象的个性特点,而应用文则更注重文本的规范性和情感表达的共性。在修改文章时,要根据不同文体的特点进行修改。例如,在修改小说时,要考虑文本的假设是否“可信”,文本的写作风格是否一致,故事中的情感是否可能被读者理解;在修改公文时,则要注意文本是否采用了规范的格式,书写的内容是否符合现实的政策和法律,表达是否具体明白,语言是否庄重、严谨。

二、修改的方法

◆求助法

同类推荐
  • 当代大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问题研究

    当代大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问题研究

    在中国,大学生是个非常特殊和重要的群体,这个群体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问题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本书作者参阅了大量的文献,在总结了学者们在这个领域的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了研究大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的意义,对两种精神融合的内涵、特征、标志、紧迫性与可行性、难点与支点以及保障体系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其中不乏创新之处。
  • 中国教育(修订版)

    中国教育(修订版)

    本书从教育制度、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民族教育、特殊教育、民办教育、教师发展、教育科研、教育信息化、教育投入、教育开放13个方面全面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教育的发展历程,重点阐释了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与宝贵经验,并描绘了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远景,集资料性与知识性于一身,具有权威性。
  • 实用行政文书写作大全(现代常用文体写作全书)

    实用行政文书写作大全(现代常用文体写作全书)

    本书内容包含:公文的起草、校核和签发;办公文书的写作,会议文书的写作,行政公文的写作,规章文体的写作、其他公文写作八章。
  • 传播与文化

    传播与文化

    本书是作者2005年出版的《跨文化传播的后殖民语境》一书的延伸。《跨》奠定了从事跨文化传播必须解释清楚的后殖民“文化语境”,本书在此基础上,又引入传播和新媒体(新媒介)语境,以“文明演进”为横轴,以“文化变迁”为纵轴,探讨传播科技和新媒体为世界和中国的文化变迁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本书梳理和重新界定文化与文明的含义和关系,建构了一个二者的逻辑函数关系模型,提出了“新媒体成就中国”的理论假设并作了论证。这本书也是为作者下一步的研究奠定基础:建构一个中国视角下的跨文化传播学科所需要的理论体系一一在解决了研究语境、研究对象、研究方法、“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概念问题之后。
  • 我就想做班主任

    我就想做班主任

    “我就想做班主任”,这是全国知名班主任、全国模范教师、天使教师于洁做了20多年班主任还要继续做班主任的回答。这份态度、这份坚持、这份笃定、这份幸福,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翻开本书,动情的细节描写,深刻的教育思考牵出一个班主任老师应该关注的方方面面:教育的初心、班级的管理、教师的修炼、学生的沟通……19年坚持做家校联系单,12年教育博客保持更新,坚持给学生写信超过40万字,自己制作印刷学生成长纪念册……于洁老师把自己的生命之根深深地扎在教室里,用大量生动感人的教育案例和深刻的教育思考诠释了一个真正幸福的、有成就感的成功班主任是什么样的。这是一本值得所有班主任品读、思考的书。
热门推荐
  • 拒做影帝妻:失忆娇妻不要跑

    拒做影帝妻:失忆娇妻不要跑

    他们相识于懵懂年少,相恋于青葱校园;“这辈子,除了你,我谁也不想要。”“岁月很长,一生太短,只够我爱你。”最踏实的爱大概是经历过最好最坏的时光,留下了你。最幸运莫过于,在最孤单时遇到了你。发出美丽光芒的恒星那么多,我却偏偏只追逐你这一颗。
  • 杠上不良太后

    杠上不良太后

    母后很冷血,屠尽后宫嫔妃三千人,血染青石,铁血手腕,无人敢惹!母后很嚣张,丞相将军唯命是从,禁军都尉以她为尊,天下百姓只知太后,不知皇上!母后很无耻,上青楼,逛赌场,调戏丞相,戏耍皇弟,吃喝嫖赌样样俱全!母后很无良,无事爱采草,阁主、丞相首富都扑倒,身为皇帝,时常被踢出去割草!【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我的末日王国

    我的末日王国

    末日来临,这是个有丧尸,变异兽横行的世界。无意间刘龙得到了超级系统,随身带着一亩地一口泉,能发展农业,还能造基地,建造无污染的工业体系,看我轻松写意末日游。别人活的像条狗,老子天生是国王。
  • 她有一张假面

    她有一张假面

    一中的师生都说,颜织啊,是个温温柔柔,善解人意的才女加美女。路逍扯扯嘴角,盯着前座当事人及腰的长发,在心中冷嗤,那是他们没见过这姑娘拎个酒瓶砸街头混混的狠劲儿。当旧年伤疤揭开,颜织故作冷漠以掩饰想落荒而逃的欲望:“路逍,我不是个阳光的女生,你找个正常人谈恋爱,离我远点。”可那个骄傲的少年,毫不迟疑拥紧了怀中的女孩,他轻轻说,我这辈子,只和颜织谈恋爱,到老,到死,就你一个。
  • 快穿,带着萌喵救太子

    快穿,带着萌喵救太子

    很久很久以后,软萌喵才知道,原来它的亲亲宿主一直嫌弃它,因为宿主喜欢小白猫,而它是一只肥的,黄的,不丑的,一只软萌猫。咳咳,对于自己的蠢猫,千婳的看法是这只肥猫蠢着蠢着就宠萌了。千婳漂浮千年的心被一只蠢的要命,胖的要死的猫给治愈了,从此一人一猫打怪,升级,虐渣,走向人生巅峰?才怪。从此一人一猫穿位面,帮太子,争皇位,收龙气,走向人生巅峰。最后的最后,一人一猫终于揣着龙气,开开心心,手拉着手,回家了。
  • 肇论疏

    肇论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快穿之宿主她可盐可甜

    快穿之宿主她可盐可甜

    (1v1,苏爽宠!)一代妖神霓彤挂了,众女神欢呼!终于不用担心男人为这个小妖精茶不思饭不想了!她们不知道的是,霓彤只不过是被司命轮回系统选中,前往N个小说世界替那些伟大的反派角色们完成心愿去啦!然而……霓彤发现那些看似恶毒的反派们除了要改变悲惨命运之外,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那就是谈!恋!爱!这还不算什么,毕竟撩汉子是霓彤最最最擅长的事了!可是谁来告诉她,这个系统随时随地发布沙雕附加任务是怎么回事?某系统:给金主洗个头,可获得10积分!某系统:给隔壁小哥哥贴个面膜,可获得15积分!某系统:给影帝涂个指甲油,可获得20积分!霓彤:……
  • 快穿之成为金牌宿主

    快穿之成为金牌宿主

    欢迎加入这个神奇的大家庭,在这里你可以体验人生百态,贝晓被骗入系统时还沾沾自喜,认为可以靠近自己男神季源轩,可不久以后,“系统,你给我出来”某小只“住手,,我告诉你个秘密”
  • 金桥恋歌

    金桥恋歌

    丁志峰,德州科技学院教授,工委主任。论文《精心打造高等教育航母》获《中国教育报》“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论坛”征文大赛一等奖。文学作品发表在《中国作家》《山东文学》《时代文学》等报刊。创作的电视连续剧《心音》于1989年10月在中央电视台、山东电视台播出。出版有《明月集》《梨花集》《乡情集》《鲁北诗韵》及长篇小说《克寇传奇》。《梨花集》于2009年2月获德州第三届精神文明建设精品工程奖。系中国戏剧文学学会会员,山东戏剧家协会会员,禹城作家协会副主席。踏入社会的第一脚,“迹”是最深刻的,无论深浅、歪斜;不管是风吹日晒雨淋,还是生活长河的冲刷洗涤,都难以从记忆中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