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45300000016

第16章 在故乡(2)

12月6日是圣尼古拉节圣尼古拉节是一个基督教节日,在每年的12月6日。主要盛行于俄罗斯、希腊、瑞士、德国、法国、荷兰等国家。圣尼古拉是古罗马时期的一位基督徒,也就是传说中的圣诞老人。所谓的圣尼古拉节,其实就是早期的圣诞节。家里一下子来了三十来位客人。他们玩文特牌一直玩到了深夜,所以很多人都没有回去,第二天一大早,他们就继续打起牌来。吃过早饭,薇拉向自己的房间走去,打算远离交谈和烟雾,好好休息一下。可是,当她回到自己的房间里时,发现那儿也有客人。她忽然感到一阵绝望,眼泪都差点儿掉下来了。直到傍晚时分,客人们才准备离开,她这才高兴地说:“你们再坐一会儿吧!”

客人们令薇拉感到疲倦和拘束。几乎每天天一黑,她都想坐着马车出去散散心,去哪儿都行。去工厂,或者在附近的地主家打牌、跳舞、玩游戏,吃了晚饭再回来。那些在工厂或矿场工作的年轻小伙子们,有时候会唱起小俄罗斯歌,而且唱得还很不错呢,只是他们的歌里总是透着一股辛酸感。有时候,他们则会聚集在房间里,就着昏暗的暮色谈论矿场、萨乌尔萨乌尔是古代壮士歌中的一位英雄。古墓,或是当初埋在草原下面的金银珠宝……这样谈论的时候,时间不知不觉就过去了。有时候,附近会响起“救——命——哪”的叫喊声。发出这声叫喊的,可能是醉汉,也可能是在矿场一带遭到抢劫的人。有时候,风会灌进炉子,发出一阵阵哀鸣声;或者直接对着护窗板示威。再过一阵子,教堂里就会响起预示暴风雪即将来临的警钟声。

每当有晚会、野餐会或宴会举行时,姑姑达西娅和医师聂沙博夫都是最受欢迎的人。在工厂和庄园里举办的聚会,人们一般都不靠朗诵来助兴,也很少弹钢琴。即便弹钢琴,也只谈进行曲和波尔卡舞曲。

年轻人每每遇到他们不理解的事情时,都会激烈地争论起来,样子也变得很粗暴。他们高声地争论着,那场面真激烈。这让薇拉觉得很奇怪,因为像他们那样对什么都漠不关心的人,她在其他地方都没有见过。对他们来说,好像祖国、宗教、社会都不存在似的。当人们谈到文学或解答某个抽象问题时,聂沙博夫好像对它们根本不感兴趣。他已经有很长时间都没有看书了,因为他懒得看。他一脸严肃,整个人就像一张拙劣的肖像画。他经常穿白坎肩,整天不发一言,给人一种高深莫测的感觉。可是,在那些太太、小姐看来,他却变成了一位既有趣味又有风度的绅士。她们嫉妒薇拉,因为他喜欢她,这一点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每一次做客回来,薇拉都会心烦,所以她暗自发誓说,她以后再也不迈出家门一步了!可是,每当傍晚到来时,她都会急匆匆地赶到工厂里。整个冬天,她几乎都是这么做的。

她买了一些书,还订了杂志,然后待在自己的房间里看。到了晚上,她就躺在床上看,一直看到过道里的钟敲了两下或三下,她才会坐起来,让胀痛的太阳穴休息一下,然后开始想心事。我该做些什么呢?哪儿才是我的安身之地呢?这个该死的问题一直纠缠着她。她觉得这个问题好像已经有很多答案了,可是再想一想呢,又好像一个都没有。

啊,教育民众以减轻他们的痛苦,这样的事做起来该有多么高尚、神圣和美好啊!可是,薇拉不熟悉民众,也不知道该如何去接近他们。在薇拉看来,民众既陌生又没有趣味,因为他们住在气味刺鼻的小木屋里,还会在酒馆里骂人,他们的孩子也经常不洗脸,农妇们经常谈论的话题就是疾病……这些都让薇拉受不了。更何况,如果她要从事教育,她就得忍着寒冷在雪地上走很长一段路,然后坐在密不通风的小木屋里教育那些她不喜欢的孩子。不,如果要她过那样的生活,那她宁愿去死!而且,在她教农民的孩子读书的同时,她的姑姑达西娅却在收他们的租金、罚他们的钱,这样的事听起来该有多可笑啊!虽然经常有人谈论学校、乡村图书室,说到要普及教育,可是他们又有几个人是真善人呢?就说她熟识的这些工程师、工厂主和太太们吧,如果他们不是在装善人,而是真的认为教育势在必行,那么教师现在的月工资就不会只有十五卢布了,至少不会挨饿。他们谈论学校和愚昧,无非是为了欺骗自己的良心,因为他们虽然拥有五千或一万俄亩的土地却丝毫不关心民众,这多少会让他们觉得自己良心有愧。

太太们一说起医师聂沙博夫,都会夸赞他是个大善人,因为他为工厂办了一所学校。没错,他的确为工厂办了一所学校,可那所学校是他用工厂的旧砖头建造的,总费用才八百卢布左右。在学校的落成典礼上,人们就唱《长命百岁》来歌颂他。可是,如果你要他贡献出股票,他就不一定乐意了。说不定,他根本就没有想过农民也是人,也需要像他一样接受大学教育,而不仅仅是在简陋的厂办学校里读书。

薇拉恼恨所有人,其中当然也包括她自己。她又拿起书,打算继续看。可是,没过多久,她又坐了起来,继续想心事。做医师会不会好一些呢?可是,做医师要考拉丁语,而且她很厌恶尸体和疾病,而这种厌恶她又没办法克制。做机械工程师、法官、船长、科学家呢?他们的工作既耗体力又耗脑力,工作一天之后往往会累得筋疲力尽,但是到了晚上,他们就可以美美地睡上一大觉,多好啊。如果自己这一生都能从事某种高尚的事业,从而使自己成为一个有趣味并受其他有趣味的人欢迎的人,还能和心爱的人组成一个家庭,那该多好啊……可是,现在她该怎么做呢?从何做起?

大斋节期间,在一个星期日的清晨,姑姑达西娅走进薇拉的房间,说是来取阳伞。这时薇拉正好坐在床上抱头沉思。

“宝贝儿,你应该去教堂走走,”姑姑说,“要不然的话,人家就会以为你不信上帝。”

薇拉沉默不语。

“可怜的人儿,你心里的烦恼我也知道,”姑姑一边疼惜地说一边在床前跪了下来,“你跟姑姑说实话,你是不是觉得很闷?”

“我的确很闷。”

“我的美人儿、女皇,我像奴隶一样顺从你,一心希望你过得幸福……可是你为什么不愿意嫁给聂沙博夫呢?孩子,你要想嫁给什么样的人啊?亲爱的,原谅我说话这么直接,我们又不是公爵,没有资本挑三拣四,你以后不能再这样挑来挑去的……年龄不饶人,你已经不是十七岁的少女了……聂沙博夫那么爱你、崇拜你,你为什么就不答应他呢!”

“哦,上帝啊,”薇拉气恼地说,“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他一向沉默寡言,连一句话都不肯说。”

“宝贝儿,那是因为他害羞……他怕你回绝他呀!”

姑姑走了以后,薇拉不知所措地站在房间中间,她不知道是该穿衣服还是继续睡觉。那张床真讨厌。窗外也一样,只有光秃秃的树木、灰白色的雪、灰黑色的寒鸦,还有即将成为爷爷口中食的猪……

“没错,也许的确是嫁人最好!”她暗想。

连续两天,姑姑那张扑着浓粉的脸上都带着泪痕,无论是走路还是吃饭都会唉声叹气,要不就是望着神像发呆。她在愁什么呢?没有人知道。后来,她终于下决心走进了薇拉的房间,随口说:“孩子,是这样的,我们该缴银行贷款的利息了,可是佃户的钱又没有收上来。你爸爸不是留给你一笔钱吗?让我从那笔钱里拿一部分来付利息,行吗?”

后来,姑姑一整天都在花园里忙活着,忙着熬樱桃果酱。阿辽娜的脸被烤得绯红,在花园、房外、地窖之间跑来跑去。姑姑熬果酱时,就像是在举行宗教仪式,表情非常严肃。姑姑穿着短袖的衣服,她举起她那两只又小又结实的手,傲慢地向别人下达命令。阿辽娜不停地跑来跑去,在果酱周围忙这忙那,可是她又吃不到这些果酱,所以这种工作对她来说简直就是一种折磨……花园里弥漫着熬熟的樱桃味儿。等到太阳西沉,火盆也被撤走,那种香甜的气味还没有散去。

薇拉先指示一个新来的工人要修一条小路,然后就坐在长凳上看他修路。这个工人是一个过路的青年兵,他用铁锹铲起草皮并把它们放进手推车里,然后重复这一动作。

“你原来在哪儿当兵?”薇拉问他。

“别尔江斯克。”

“你以后打算去哪儿?回家?”薇拉继续问。

“不,小姐,我没有家。”工人回答。

“那你是在哪儿出生的?又是在哪儿长大的呢?”

“都在奥廖尔省。我当兵以前,跟着我妈与后爹一起生活。我妈管家,家里人也都尊敬她,所以我生活得还好。我当兵以后,有人写信给我说我妈已经去世……现在,我不愿意回那个家了,只当它是外人的家,因为他只是我的后爹。”

“那你的亲爹呢?是不是已经去世了?”

“小姐,这个我也不知道,我只知道自己是个私生子。”

就在这时,姑姑在窗口露面了,她用法语对薇拉说:“不要跟下人聊天!”接着,她又对士兵说:“小伙子,去厨房里找人聊天吧。”

后来,她就又像昨天和以往一样吃晚饭、看书,然后失眠,接着再没完没了地把以往那些想法再想一遍。三点钟时太阳就出来了。这时候,阿辽娜忙碌的脚步声已经在过道里响起了,可是薇拉还是睡不着,只好靠看书来硬撑着。手推车吱吱嘎嘎的声音也传了过来,这是新来的工人在花园里劳作的声音……薇拉被修路的工作吸引了,于是她拿着书坐到了窗前,然后昏昏欲睡地看士兵修路。眼前的小路平整得就像一条皮带。她愉快地想,如果在上面铺上黄沙,它又是什么样子呢?

刚过五点钟,姑姑就从正房里走了出来。她穿着一件又宽又大的粉红色上衣,头上的卷发纸还没有摘掉,默默地坐在了门廊上。大约三分钟之后,她对那个士兵说:“拿着你的身份证离开吧,我不允许我家里有私生子出现,愿上帝保佑你。”

薇拉的心头突然充满了一种沉重、愤恨的感觉。薇拉对姑姑充满了愤怒和憎恶,也无法再忍受她……可是,薇拉却什么也做不了。打断她的话?大骂她一顿?即便这样做了,又有什么用呢?就算把她赶走,让她不能再继续作恶,让爷爷不再对人挥动手杖,也没什么用。阻止他们作恶,只相当于打死广阔无边的草原上的一只老鼠或一条蛇而已。草原是那么广阔,冬天是那么漫长,生活单调得令人失去了希望,因为无论做任何努力都无济于事。

阿辽娜进来对薇拉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把圈椅端到了屋外,准备拍掉上面的灰尘。

“这个时候收拾什么房间呀,出去!”薇拉气恼地说。

阿辽娜被吓得惊慌失措,所以根本不明白薇拉的意思,只好赶紧去收拾五斗橱。

“我叫你出去!出去!”薇拉大喊,她气得浑身发抖。在此以前,她从来没有像这样生气过。

阿辽娜发出一声鸟叫似的呻吟,接着一块金表就掉到了地毯上。

“滚出去!”薇拉颤声大叫,然后跳了起来,浑身不停地颤抖,然后就尾随阿辽娜走上过道,一边走一边顿着脚说,“她气死我了,快赶她走!叫她滚出去!拿桦树条子抽她!”在这之后,她就忽然清醒了。她没有回房间去梳头、洗脸,穿着睡衣和拖鞋就跑了出去,一直跑到她熟悉的悬崖边才停下,然后躲进草丛。她不想看见任何人,也不想被人发现。

她没有哭,也不觉得害怕,只是一动不动地躺在草地上凝视着天空,冷静地意识到她刚才做了一件无法原谅的事情,她永远也不会忘记这件事。

“不,够了,够了!现在最要紧的是控制住自己,不然的话,刚才那种事情一定会再次发生……我受够了!”她想。

中午,医师聂沙博夫坐着马车来到了庄园里。

薇拉一看见他就做出了决定,她要强迫自己开始新的生活。作出这个决定之后,她的情绪才稳定。她目送着身材匀称的医师,以降低她这个决定的严重性,同时心想:“其实他挺好的……不管怎么样,我们都应该能一起生活下去的。”

薇拉回到家之后,开始换衣服。这时,姑姑达西娅走了进来,对她说:“宝贝儿,惹你生气的阿辽娜已经被我打发走了。她母亲狠狠地揍了她一顿,还跑到我们家来哭哭啼啼……”

“姑姑,”薇拉立刻接口说,“关于嫁给聂沙博夫大夫的事,我已经想好了,我同意嫁给他,不过要麻烦您去跟他谈,我不知道该怎么谈……”

薇拉又来到了野外,她一边信步向前走一边想,她嫁人之后要持家、给人看病、教人读书……总之,她要把她所在圈子里的其他女人做过的事统统都做一遍。那种经常对自己和别人都不满的心情,依然还会有;每次回忆往事时,她都会想起自己犯下的那些像山一样立在面前的一长串重大错误,不过,她不再像以前那样纠结了,而是认为它们是真实生活的一部分,她躲都躲不掉。对于生活,她不再有更高的要求,不再希望有更好的生活了!透过美丽的大自然、幻想和音乐,我们知道了生活美好的一面;可是透过现实,我们知道的却是生活残酷的一面。幸福和真理,在现实生活当中明显是不存在的……人如果不是生活在现实当中,而是与这个郁郁葱葱、广袤无垠、冷漠无情的草原,以及草原上那些花朵、古墓融为一体,那该多好啊……

一个月以后,薇拉就搬到了工厂里。

同类推荐
  • 那些年的他

    那些年的他

    可能这辈子都不会再那么爱一个人了。你是我前半生的荒凉,后半生的氟西丁。——程楠
  • 陈夜冰封光芒犹存

    陈夜冰封光芒犹存

    太阳说:我很冷。月亮无法理解,悲愁着脸。爱太阳的渺小的水星说:是不是我靠的太近,给你降温了?沉默的木星说:是我的皮肤太粗糙,不知冷暖了?烦躁的火星埋怨太阳不知足。默不言语的土星看着一切不做评价。跟风的金星说:我都冻透了。被人类伤害的地球说:太阳不缺热量,所以不会感到冷;可如果一个人只是为了众人付出,虽然他在燃烧,但心早就凉了,怎能不冷?
  • 小升初的那年

    小升初的那年

    这是关于小升初的小说,过了小升初就是青春期,从一个小孩子成了青少年,是多么美好啊!
  • 人的心理医生

    人的心理医生

    这本散文写出了各种励志的内容和各种优美风景,和我对世界的认识观,和大家的心理,和大家分享的是我的世界观,这本散文集有议论文,描述文,记叙文,抒情文,哲理文,风景文,励志文,帮助孩子们的人生有一个健康的心理与心灵。
  • 莲舟路

    莲舟路

    蜀有莲村,村有莲香,莲香擅采莲……莲香有状元哥哥,炼香的师傅,还有一个好夫君,爱她一生(本文全部架空,不要与现实相对照)
热门推荐
  • The Mystery of Edwin Drood(I) 艾德温·德鲁德之谜/德鲁德疑案(英文版)

    The Mystery of Edwin Drood(I) 艾德温·德鲁德之谜/德鲁德疑案(英文版)

    The Mystery of Edwin Drood is the final novel by Charles Dickens. set in Cloisterham, a lightly disguised Rochester, the novel begins as John Jasper leaves a London opium den. The next evening, Edwin Drood visits Jasper, who is the choirmaster. Edwin confides that he has misgivings about his betrothal to Rosa Bud. The next day, Edwin visits Rosa at the Nuns' House. They quarrel good-naturedly. Though the novel is named after the character Edwin Drood, the story focuses on Drood's uncle, precentor, choirmaster and opium addict, John Jasper, who is in love with his pupil, Rosa Bud. Miss Bud, Drood's fiancée, has also caught the eye of the high-spirited and hot-tempered Neville Landless, who comes from Ceylon with his twin sister, Helena. Landless and Drood take an instant dislike to one another. Drood later disappears under mysterious circumstances. The novel was unfinished at the time of Dickens's death (9 June 1870) and his ending for it is unknown.
  • 外星科技入侵地球

    外星科技入侵地球

    一颗奇怪的祖传黑色石头,却能让人魂穿无数光年,来到一颗外星人的星球世界。看主角如何学习外星文明,发家致富,造福人类。……另:本小说纯属扯淡,书中的所有黑科技纯属臆想,没有任何科学依据。小说就是小说,请不要和现实挂钩。
  • 凶铃手机

    凶铃手机

    俗语都说,便宜莫贪。古语也有云:莫作亏心事,然而,我的职业,却是两者都要沾!所以,我倒血霉了。
  • 医世荣华

    医世荣华

    即便是外室之女,李荣华也一步步走到不可思议的高度,唯一后悔的是为了向上爬,做了太多错事,害了太多人。回想起来,都是这一切让她最终没有一个亲切之人,才会放弃活命的机会。谁想这般竟重回八岁,只是即便知道她手段厉害,也不要这样明摆着调整人生难度好不好,八岁的娃还要带个一岁的奶娃在阴暗的大宅院中生活,这是不是有点太强人所难了?只是,这样高难度的人生,她为什么还隐隐开心期待,觉得幸福?
  • 龙川别志

    龙川别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道者无心·海内篇

    道者无心·海内篇

    《道者无心(海内篇)》这是一部降妖术士题材的奇幻巨著。前部海内篇共分为《伏魔》《辟邪》《斩鬼》《搜神》四卷,每卷独立成篇,却又隐然串联为一篇幽暗惊悚的血色传说。乱世多魍魉,人鬼不殊途。黑暗的元朝末年,世道离乱,人鬼邪魔混杂而处。原为色目人祭拜的五显灵官庙传出以活人献祭之事,一名不忌荤酒嫁娶、属道教符箓派的正一教小道士,与一名密宗小僧结识,不期然卷入了这事件中,与此同时,密宗高僧也来到了附近……故事主人公无心是个年轻的火居道士。道法高,心思敏捷,虽然有贪财好色的毛病,但大关节无亏。他被逐出龙虎山后,浪迹天涯,虽然信守“法不空施”的原则,但见义仍旧勇为,历经重重凶险,破螭龙咒、闯龙眠谷,伏魔辟邪,
  • 夏酱的推理事件簿

    夏酱的推理事件簿

    中二毒舌侦探夏洛尔和爱吐槽的助手简花生,一起侦破一个又一个迷案的故事。夏酱推理群(279300053)
  • 末世重生:我的霸气尸王老婆

    末世重生:我的霸气尸王老婆

    前一世,她每一天都是为了别人而活。为了救所谓的亲人,为了所谓的亲情,安云离一个手无寸铁的学生孤身犯险为家人寻找食物。后来她被咬感染病毒、机缘巧合下变异成高级丧尸,努力保护自己的家人。她付出一切无非是希望一家人能够在末世中生存下去!直到他们亲手将她送进实验室,日日遭受折磨。“总有一天,我要在你们身上将我所受的苦加倍讨回!”弥留之际,她躺在实验室的牢笼里,望天暗暗起誓。许是她怨念太重触动上天,得以逆天改命,一朝重生!望着周围熟悉的一切,安云离嘴角微微上扬,朱唇轻启:“我回来了!”她笑,那些让她付出生命的人,等着尝尝生不如死的滋味吧……某天某基地门外,某男子大喊“老婆,我错了,让我进去吧!”
  • 霍少独家名门妻

    霍少独家名门妻

    慕家唯一的掌上明珠,却遭退婚,被算计,而被推到了风口浪尖。霍大少爷,薄凉矜贵,不近女色,却突然娶了慕家千金,对她疼宠有加,开启各种撩妻模式。婚后的霍少就像是变了一个人,说好的高冷呢?说好的不近女色呢?
  • 见鬼了!学霸

    见鬼了!学霸

    校园桃花林里时常传来的幽幽歌唱声,跟在女孩儿脚边撕咬低吼的小影子,黑气遮脸的年轻男子半夜暴毙家中……你听,耳边是不是有婴儿的哭声?管笑笑咧嘴一笑:让我们一起来,拯、救、世、界、吧!容航一:我觉得你是中二病晚期到了……阴阳眼少女x伪高冷学霸的高中生活纪录,看得见鬼的少女和经常被鬼吓得半死的学霸除妖除鬼(大雾)的成长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