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55800000002

第2章 前言

乔舒亚·劳伦斯·张伯伦(Joshua Lawrence Chamberlain),我第一次知道这个名字是在2010年阅读米夏埃尔·夏拉的《屠夫天使》的时候。在这部获得1975年美国普利策虚构小说类大奖的历史小说中,张伯伦是当之无愧的主角之一。《屠夫天使》对当时还是上校的张伯伦,在1863年7月2日即葛底斯堡战役中第二天,坚守小圆顶山阵地的战斗作了详尽的描述。

当时我的第一联想,就是我军的开国大将徐海东。少年的我就酷爱阅读中外军事史。直到现在,我都还清晰记得,徐海东大将在一次反围剿战役中,在弹药即将打完之际,也像张伯伦上校一样,亮出大刀,面对凶狠的敌人,从山坡上冲下去,发动了令敌人胆战心惊的反冲锋,而且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徐海东将军在冲向敌人,冲向看似注定死亡之前,专门脱下了所有衣服,只穿条裤衩。他将当时非常稀缺的衣物留给了战友。

徐海东大将真不愧是我军历史上的真英雄啊!真正的军人,令人敬佩的军人精神、军人气魄,军魂是没有国界、没有民族、没有时间、没有地域、没有阵营之分的。

后来,我又看了根据《屠夫天使》改编的,由CNN创始人特德·特纳 于1993年私人投资拍摄的史诗巨片《葛底斯堡战役》。我再一次被张伯伦的勇敢精神和他独特的学者气质打动。

于是,我开始在维基百科阅读一些有关他的简单介绍,并从亚马逊图书网站上购买了一些关于他的书籍,包括他的回忆录。在对张伯伦将军的生平事迹有了初步了解后,我的第一感受是,北方有这样不怕死,甚至敢于去死的士兵和将军,他们取得最后的胜利就不足为奇了。当然这是在被张伯伦将军的英雄事迹,尤其是他在彼得斯堡战役中受到致命伤却奇迹般生还,仍然坚持战斗的英雄事迹打动后的本能反应。

随着对美国内战历史的继续研究,包括对张伯伦将军本人回忆录、演讲和书信等的学习,我才发现上述感受的粗略和片面。战败的南方将士同样充满了高贵的勇敢精神。没有人敢说或者有任何理由说北方比南方,胜利者比战败者更勇敢,更男子汉。美国内战没有胆小鬼,没有懦夫。

南方的失败,从现实的角度考量,正如李将军在告别演讲中所阐述的那样,南方是败在了北方所拥有的势不可当的、远远超过南方的兵源和经济资源上,而不是败在战场上。当然从更高层面上来思考,南方的失败是命运的安排。假设南方胜利,那么美国将会出现南北分治的局面,整个世界的政治格局和历史发展也将彻底改变。

越是学习张伯伦将军,我越是佩服他,仰慕他,从心底里热爱他。明年,他就去世100年了。他对我而言,也是一个外国人,但这些一点都不妨碍我对他发自内心的敬佩和热爱。

在美国独立战争期间,英国称北美殖民地的有些人为“Rebels”,也就是“造反者”,他们造了英王乔治三世的反,从英联邦独立出来,成立了美利坚合众国。

但在北美殖民地,这些造反者,却自称为“Patriots”,也就是“爱国者”。这些爱国者之所以能够成功,能够让美国独立于世界列强之列,是因为他们具有其他造反者或者爱国者一样的为了理想视死如归的勇敢精神。

造反也好,革命也罢,就需要有人流血牺牲。当然张伯伦将军身上的勇敢精神即使在美国爱国者中也是罕见的。他在内战开始之初,已经是美国缅因州最高学府鲍登大学著名的现代语言学教授。他有自己喜欢的工作、稳定的收入、贤惠的妻子和心爱的孩子。但1861年4月12日美国内战的爆发点燃了涌动在张伯伦教授血管深处那股男人血性和骑士情怀。张伯伦毅然投笔从戎,在三年多的军旅生涯中,多次负伤,其中有两次为致命伤。在1864年6月18日的彼得斯堡战役中,一枚榴弹击穿了他的屁股,将大腿根部的股动脉撕裂,战地军医已经放弃对他的抢救。但最终张伯伦将军却奇迹般地活了过来。这不能不说是上帝的特别恩典。

在这之后,张伯伦将军完全有理由荣誉退役,但他没有。他一直坚持到内战结束,以一种誓死的决心去捍卫一个神圣的理想,这也就是美国的立国之本,“人人生而平等”。

在1863年1月1日,林肯总统签发《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之前,可以说,南北双方是为了《美国1789年宪法》而战,是为了永不可分的联邦而战;那么在这之后,美国内战的本质发生了变化,南北双方不仅仅为了宪法和联邦而战,更为重要的是为了《独立宣言》而战,为了“人人生而平等”,这个天赋人权而战。

正是为了实现这种高贵的理想,张伯伦将军战斗到了最后。他参加内战之初还是中校,在结束时已晋升为少将。这种提拔速度在内战中是独一无二的。他的功绩和勇敢感动了北方总司令格兰特将军(UlyssesGrant)。格兰特将军授予了张伯伦将军主持南方军队正式投降仪式这样崇高的荣誉。

除了勇敢精神之外,张伯伦将军感动我的另一个原因,或许是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的宽容精神。这也是美国内战的特别之处。在国家法律制定者、领导者这个层面上,胜利者不骄傲,战败者不被妖魔化,军事结果不被政治化。美国内战,祸起萧墙,同室操戈。这种宽容精神不但没有被惨烈的战争扭曲,相反从林肯总统,这样的国家领导者,到张伯伦将军,这样的军队将领,都对战败的南方,无论是将士还是平民,都抱有更加浓烈的手足之情、更加真挚的兄弟之爱。

从林肯总统的第二任就职演说,到张伯伦将军的回忆录、演说和军事报告,字里行间无不透露出浓浓的宽容精神。当然这种宽容精神更体现在张伯伦将军在南方军正式投降仪式上发起的向这些战败者致以军礼,这个宽宏大度的行为上。在当时,这个行为饱受一些北方鹰派政客的指责和为难。一些受到蛊惑的北方民众也表现出对张伯伦将军的误解甚至怨恨。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美国人民无论是在国家领导人层面还是在普通百姓中都逐渐认识到了张伯伦将军这一高尚行为所蕴含的伟大精神和博大胸怀。这也是为什么张伯伦将军,这位在美国内战中军衔和级别都比较低的将军,现在却在美国受到如此爱戴和研究的原因之一。

林肯总统和张伯伦将军,不再从狭隘的少数人的利益出发,而是从整个民族的未来考虑,甚至从整个人类的命运来看待、反思这场惨烈的内战。

因为奴隶制,这个美国宪法最大的污点或者说美国人民从北美殖民地的祖先身上继承下来的罪孽,美国内战付出了六十多万青年的生命,这个数字远远超过其他所有美国参加的战争的阵亡将士数量的总和。这些无辜生命的鲜血洗涤了祖先的罪孽。这或许是整个美利坚民族无法逃脱的宿命,但却也是上帝给予美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宝贵机会。

美国在以林肯总统、格兰特将军、张伯伦将军为代表的宽容派的不断努力下,抓住这次血祭的机会,最终为美国崛起于世界民族之林奠定了坚实的基石。

正是因为张伯伦将军对美国内战的杰出贡献,1893年8月11日,美国国会授予了张伯伦将军荣誉勋章,理由是“在坚守小圆顶山阵地中抗击敌人数次凶狠进攻的战斗和在率部占领大圆顶山阵地并成功向敌人突击的战斗中所表现出来的勇敢无畏的英雄行为,以及令人难以想象的坚忍不拔的精神”。荣誉勋章是美国国会能够授予军人的最高国家奖赏。美国从1776年建国以来,先后有几百万人穿上军装,但截至2013年4月底,只有三千四百六十五人获此殊荣。

令人遗憾的是,今天,这位受到美国人民爱戴的美国内战著名将军的名字、事迹和精神在中国还鲜为人知。我觉得我们有义务,也非常荣幸,能够有机会将这个代表伟大的名字传播到中国,这个名字就是:乔舒亚·劳伦斯·张伯伦。

刘显闻

2013年3月6日

同类推荐
  • 经历

    经历

    本书是邹韬奋先生自传性质的回忆录。全书共计61篇,追述了作者自己二十年来的生活经历和生命断片,这些作品绝大多数是作者在牢狱中所作,其中从事文化事业的经验和思想变化的历程,堪称现代爱国、民主知识分子人生道路的缩影。
  • 老舍和他的作品

    老舍和他的作品

    老舍和胡金铨都是老北京人,都爱好书画曲艺、民俗文化。作为同乡,胡金铨喜欢读老舍的小说,创作电影时也曾受其影响。1973年到1975年,胡金铨在《明报月刊》上发表了研究老舍的系列文章,而后集结成书,即为《老舍和他的作品》。本书是胡金铨对老舍生平、作品和文艺活动的梳理,从老舍的出生起笔,详述其求学、写作、异国辗转、回国教书及至抗战时主持“文协”的经历。胡金铨认为老舍具有北京小市民的特点——“安于现状,不做过激的事情”,他称之为“北京(骨泉)人”。这种个性影响了老舍的为人处世,也在其笔下人物的身上得到展现。书中所引资料包括老舍的自述、友人的回忆和其他发表于世界各地报刊上的文章等等,由胡金铨走访英美大学图书馆调查整理而成。擅拍武侠电影的胡金铨,银幕内外都处于行走的旅途中,老舍在其笔下也有了漂泊者的形象。以故乡北京为连接点,“走”成为这两位大师人生轨迹的关键词,其间的艺术影响和气韵传承可以借本书一窥。
  • 冯梦龙寿宁民间传说

    冯梦龙寿宁民间传说

    寿宁在挖掘传统文化遗存过程中,刘春民同志又带领一批文学工作者,搜集、整理、编纂《冯梦龙寿宁民间传说》一书,这是为研究冯梦龙知寿宁吏治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横断面。书中作品对习总书记褒奖冯梦龙为官清廉积极响应,希望借此让更多的人了解冯梦龙其人、其事,让更多人认知、效学他写书为人民、做官为人民的高尚情操。愿更多的文学工作者能学习冯梦龙“作而行之”的人格魅力,唯有这样,其作品才能成为经典的传世佳作。
  • 史迪威日记

    史迪威日记

    二战之前,他曾先后3次被派往中国。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在东南亚节节进逼,他临危受命,被再次派往中国,指挥中缅印战区的对日作战。在将近3年的时间里,他指挥盟国军队在缅甸与日军展开了两次惊心动魄的大血战,为战胜日本法西斯立下殊勋。因战功卓著,他被晋升为四星上将。然而,他所始料不及的是,中美英三国由于各自的需要和利益,在对日作战的战略等问题上存在着尖锐的分歧,中美两国之间更由于军队指挥权和租借物资的分配等问题闹得不可开交。他除了要忙于对付日本人之外,还要付出更大的精力去应付这些“国际政治问题”。盟国间的这些矛盾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史迪威也因此在1944年10月被解除了在中国的指挥职务。
  • 告诉你一个卓别林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卓别林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卓别林的故事》精选了卓别林人生中富有代表性的事件和故事,以点带面,从而折射出他充满传奇的人生经历和各具特点的鲜明个性。通过阅读《告诉你一个卓别林的故事》。我们不仅要了解他的生活经历,更要了解他的奋斗历程,以及学习他在面对困难、失败和挫折时所表现出来的杰出品质。
热门推荐
  • 顾名思义:偏偏是你

    顾名思义:偏偏是你

    “你曾经有过一个孩子,可惜,没有缘分。”沐子汐听了,笑出了声。“怎么可能?你是不是被狗仔给买通了?在这瞎编?”身为当红一线女明星,听惯了各种不实的传言,她不信。“你看——”沐子汐看着医院电脑上的病例记录,不停地摇着头。“不可能,不可能,这一定是个误会。”她怎么没有一点印象?如果是真的,那孩子的父亲是谁?……
  • 风淡淡

    风淡淡

    叶落无痕,水落无声。在挣脱束缚的枷锁后,所向往的世界是不是如同自己想象的美好?在经过努力之后,又有谁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叶无痕、冷刀、木林风,他们在侠义的世界里,会有什么样的因缘际会呢?这是一个如何通过不断地人生历练来寻找自己人生意义的故事。
  • 青春,是巧克力色的

    青春,是巧克力色的

    她,是学习成绩样样都好的学霸;他,是富豪家里的纨绔弟子。她本不想与他有任何关系,但是,却阴差阳错的成为了他的家教老师,作为学霸级别的她,作为富豪家里的他,在一个校园里,将会碰装出怎样的火花......
  • 流离的萤火爱情

    流离的萤火爱情

    抬头看到的就是他那双孤傲的眼睛,散发着无数的寒气,让人不寒而栗,那张脸简直无懈可击,与哥哥相比似乎更胜一筹,但是他满脸的高傲和不屑,瞬间拒人于千里之外。那个冰山男依旧惜字如金,没有表情,我开始有些怀疑,老哥是不是认错人啦?呼呼,不理他们啦,走咯“答应我一个要求!”说得这么爽快?是早有预谋吗?可是不应该,总不至于他是策划者吧“要求?行,但是你不可以说…”委屈啊,莫名其妙地要答应冰山男一个要求。“不管如何,你都要信我!”那是你对我的乞求吗?一次次的错过,一次次的误会,他们之间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可爱善良的韩雪柔能够等到幸福钟声响起吗?面对昔日的男友、今时的未婚夫,她该如何抉择?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嘻嘻,我会再接再厉的~~~推荐——http://m.pgsk.com/a/450433/《邪魅总裁:女人,乖乖躺着!》推荐新作温馨治愈系列:听说,爱情回来过。http://m.pgsk.com/a/702512/
  • 此生入梦来:琅鸟神玉缘

    此生入梦来:琅鸟神玉缘

    她是一个妖精,却爱上了一个术士。<br/>她用满心的爱恋仰视他,却换不来一个温情的眼神。<br/>她做了许多梦,结果都破碎在梦里。<br/>这是一个刺猬小妖和腹黑男主的故事,此妖很良善,此男很妖孽,走过路过,请不要错过~(≧?≦)/~&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妖后千千岁

    妖后千千岁

    她是大秦皇后,他是北国战神互为仇敌,却惺惺相惜。冷宫惨死,她重生于北国高门嫡女之身。而他对她步步紧逼诱她入局等她明白过来之时,早已被他牢牢圈禁。而她也甘之如饴。后来,她才知道,原来,在九幽谷逆天改命的不止她一人!她为他舍弃一身修为一半寿元,换得他起死回生。而他却为了她舍弃万道轮回,月月忍受焚心之苦,终换得来生再见。
  • 解忧小书店

    解忧小书店

    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灵魂,必须在同一个频道,解忧小书店给提供不一样的感觉,不一样的情感,不一样的体验。注:本书无主角无主题,只有生活和情感的一些感慨。
  • 喂,你不要再装无辜
  • 亦或是都不重要

    亦或是都不重要

    “过往将我伤的遍体鳞伤,这一切都终将过去,亦或是都不再重要。”“刘芷若,我喜欢你!不管怎样,我也会让你喜欢我的,一定会。”“不要再给我打电话了,我们什么关系你应该清楚。”“为什么?原本什么都没有发生我可以释怀,可是现在......我们......”“原来天下乌鸦一样黑。”“小若,对不起,是我错了。”“刘芷若,你这个贱人,给脸不要脸!”青春就是这样吗?我们遇到那么多人,错过那么多人,最后自己疗伤,自己心伤。----亦或是都不重要最后所有的,都不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