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55900000033

第33章 我们那时候

人一老话就变得多了,虽然一直不承认自己老,但感觉与父亲的话题越来越多,这样的最终结果,就是经常向儿子絮叨:,真是难以想象啊!起始儿子听得很认真。特别是每当我讲到那时冰棒才三分钱一根时,他瞪大了眼睛,脱口说出一句:我靠!气得我差点扇他一巴掌。

家里的冰箱,塞满了给他买的各色冷饮。儿子偶尔会打开冰箱,左顾右盼一番后,才下定什么决心似的,拿出一个送进嘴里。如果不合他的口味,马上弃之,再选一种别的。

就是在目睹他太过奢侈后,我聊起了有关冰棒的话题,聊起了记忆中的姐姐。我跟儿子回忆说,那时候,卖冰棒的都是走街串巷。有个炎热的下午,我把可以攥出汗水的三分钱交到卖冰棒的手里,可他拿给我的是一根苦冰棒,要知道,一百根冰棒,才会有一根苦的冰棒。

难吃吧?儿子看着我。其实他并不懂得苦为何味。我点点头,告诉他,姐姐发现了我难受的表情,狐疑地拿过冰棒吃了一口,就骂出了一句脏话,然后,她放下手里正剁鸡食的刀,一溜小跑朝卖冰棒的人追去。

儿子被我的故事深深吸引了,将手指不自觉地伸进嘴里听我讲述:你大姑追出了有一千多米,才将那个人追上。然后喝问人家干吗糊弄小孩?那卖冰棒的是个胡子拉碴的中年男人,他惊讶于你大姑的气愤,弄清原委后,告诉你大姑,他也不知道那冰棒是苦的。他说可以换,然后把冰棒箱打开,让你大姑自己挑。你大姑自然非常满意这样的结果。我那根吃了一少半的冰棒,被中年男人又小心翼翼地塞进了冰棒箱。

那冰棒还能吃吗?儿子表示诧异。我告诉他,那是中年男人要回去调换的,冷饮厂允许调换十根左右的冰棒。儿子嘘唏了一会儿,感慨了一句:为一根三分钱的冰棒,大姑也真是的!我气极了,说:你认为大姑多此一举是不是?儿子瞅着我:也不是,再买一根不就结了?不能每根都苦吧?

我平缓了一下,说:你知道三分钱在当时意味着什么吗?

你爷爷一个月才挣不到三十元的工资。三分钱可以买一个南瓜,让全家人连烀带煮粥吃一顿的。儿子又一次瞪大了眼睛,我趁势开导他说:你看你,冰箱里的冷饮可以随便挑,你却不懂得珍惜,不合你口味的,干脆扔了不吃,实在是浪费。,不用说随便挑,连见也没见过那么多品种的冷饮。

儿子最后尽管没再说什么,但我知道他心里不太服气,或者说并不认可我的观点。可供他选择的零食依然五花八门,依然将不怎么感兴趣的小食品弃之一旁,依然到吃晚饭时,瞅一眼桌上的饭菜,就说自己不饿。几次呵斥他都不太管事,更何况,我母亲和妻子也袒护他。但我认为,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也下决心扳扳他的毛病。那天吃饭,我和父亲便又聊起了过去。父亲说,,甭说吃饭挑挑拣拣,能填饱肚子就不错了。

儿子不说话,我又和父亲聊到了六十年代的挨饿,聊到了吃树叶。儿子瞪圆了眼睛:真的假的?我和父亲对视着,摇了摇头。我问儿子:你们学校从没进行过这方面的教育吗?儿子有点茫然地晃晃头。我趁热打铁,和他讲起了“上山下乡”,讲起了为吃饱偷吃农民的粮食。儿子听得乐开了怀:多有意思啊!老爸,你们当时都拿什么装偷的东西呀?

我简直气晕了,但妻子在瞪我,只好强压怒火。那怎么是有意思?那是迫不得已啊!我说起超强度的劳动,说起黄灿灿香喷喷的窝窝头……窝窝头好吃吗?儿子显然很感兴趣。我停顿一下问他:你想吃?当然,老爸。儿子点点头。

一家人也都看着我。好吧,老爸明天就满足你。我想我可以给他上一堂教育课。第二天放学后,我邀上家人,到了一家农村菜馆吃饭,点名要一盘窝窝头。儿子表现得出奇地兴奋,一边喝着可乐,一边催促服务员快点上窝窝头。

看到八个黄灿灿的窝窝头端上桌,儿子两只手交叉,嘴也咧开了,一双眼睛几乎就扎进窝窝头里了,我却含笑不语。

儿子用筷子拈起一个送进嘴里,我等着意想中的画面出现——儿子苦着一张脸,将窝窝头吐出。可是,儿子却一连吃了好几口,然后抬起头看向我:真好吃,老爸。你们那时候能常吃这个,不是很幸福吗?

这样的结局完全出乎我的意料,急忙也品尝了一个。我哑然——如今的窝窝头,早已没有那个年代特有的味道了。

儿子一口气吃了三个窝窝头,抹抹嘴:老爸,你以后别总唠叨那时候的,好像吃了多大苦似的。其实,你们那时候多有意思呀!

同类推荐
  • 凤在上 龙在下

    凤在上 龙在下

    五角场其实就是个五角形的转盘街,在城市的这个下只角地段,曾经是很闹忙的去处。沿街是一圈的商店、布店、服装店、浴室、照相馆、干洗店、饭店、药店、邮局……有那不熟悉的外地人,常在这一带转迷了。好不容易来趟上海,照张相吧。上海照相馆的服务态度之好,是全国出了名的。师傅说着好听的南方普通话,和蔼地摆布着你。照相用的布景也洋派,漂亮。“坐好啊,坐好,对,那位头再朝里歪一下,对,笑一笑……“咔嚓”,闪光灯一亮,妥了。而且上海师傅讲信用,你甩开双腿天南海北逛够了,回到家,上海寄来的照片早邮到了,在桌上等着你呢。
  • 以情动人

    以情动人

    我们有个饭局,在大学后门饭店里聚会。老同学聚在一起,轮流请客,找理由聊聊天。我因为堵车来晚了。我们大学后门的这条小街很有名。饭馆、超市、杂货铺和小地摊,什么都有;热闹,繁杂,熙熙攘攘,大家都喜欢来这里逛逛。在学校念书时,我们对学校是百般不顺眼,可是毕业以后有机会再回到学校,却都很怀旧很伤感甚至很贱格地一定要到后门这条街吃上一顿。我个人毕业后对学校的态度也差不多是这样,挺暖昧,挺复杂。
  • 等一个人发疯需要多久

    等一个人发疯需要多久

    干什么都会上瘾,比如拍电影。准确点讲是拍短片。朋友墨波从北京打来电话时正好是元旦的前一天。他说,我马上就要坐车来太原了,我们一起到吕梁拍电影啊。当时我正在逛街,街上乱哄哄的,也没把他的话当回事,以为像往常一样,只不过是瞎谝的闲传。记得几年前我们还在念书时,墨波就在和一帮人鼓捣什么DV短片,还叫我写过剧本,可惜我什么都不懂,写出来的东西文绉绉的,没法儿拍。但他们到底还是拍了几个的,据说《缺:第一次》、《索赔爱情》还在正大首映过。正大是一个录像厅的名字,当年我们曾在那里通宵看过足球,屏幕上运动员们来回奔走,而我们却瞪着昏昏欲睡的眼睛,心领神会着别人的激情。
  • 罗布,要做自己的王

    罗布,要做自己的王

    罗布是一只特立独行的熊猫,它与丛林里的其他动物都不同。它不信任何神,不群居,不盲从,它抢别人的食物、地盘,它是恶劣的匪徒;但是当丛林遇到危险时,只有它愿意挺身而出去战斗,哪怕遍体鳞伤绝不认输,它又是勇敢的英雄。从前,所有动物都是勇敢的,自由的,它们想追逐风,想上天入地,想无所不能。然而,世界丢了一颗自由的种子,于是它们成了奴才和信徒,失去了“我”,无条件听“王”的话,哪怕去送死。直到有一天,罗布来到丛林,它告诉别的动物,你是自己的王。
  • 罗特小说集5:约伯记

    罗特小说集5:约伯记

    小说主人公门德尔·辛格是生活在东欧小城的虔诚犹太人,全家人靠辛格教希伯来语经书辛苦度日。最小的儿子梅努西姆不仅生来就患有癫痫病,而且一直处于痴呆失语的状态。大儿子参军后,二儿子逃到美国,辛格夫妇之后携女儿也移民到美国。随着一战的爆发,不幸接踵而至,二儿子在战场丧生,辛格的妻子突然离世,女儿也发疯进了精神病院。辛格的命运如《圣经》里的约伯一样,经受着灾难的考验。在他放弃了对上帝的敬畏和信仰,行尸走肉般地活着并打算返回家乡时,奇迹发生了——小儿子梅努西姆突然出现在眼前,他不再是那个患有癫痫病的痴呆,而是成了一位优雅迷人的年轻音乐家。
热门推荐
  • 盘古与透明女孩

    盘古与透明女孩

    小当的同桌小顽经常讲他表哥班上的女生在一家游乐园里消失不见了。一天,他们进了那外游乐园,接着他们变了:小当老是自言自语,小顽的意识则被老蜘蛛控制。不见踪影的女孩苹果告诉小当一个秘密:盘古一直躲在蛋壳里工作,她说再有五天,天地分开的一刻,就是她和小蛮骑上木马复活的时候。可是老蜘蛛有了一个阴险的打算。
  • 重生之夫人是女帝

    重生之夫人是女帝

    一朝穿越,她由一个平凡的大龄剩女变身南国公主,有钱有闲还有权。而且不用宫斗宅斗,什么嫡女庶出,小妾通房,在南国都是不存在的。他是中央帝国赫赫有名的战神,是中央帝国第五皇子,拥有这般显赫身份,却是一个实打实的抠门鬼!一个花钱大手大脚,一个一毛不拔,在改变对方这个问题上两人可谓绞尽脑汁,而这场对弈谁会是最后赢家?
  • 借阴命

    借阴命

    为了活下去,我选择了和阴灵交易,我会遇到什么,有什么未知的东西会闯入我的生活……
  • 海贼王之我当海军

    海贼王之我当海军

    好不容易来到了海贼王的世界竟然让我当海军?我不要啊……书友群962431237
  • 大唐都护

    大唐都护

    书友群:928124813。安史之乱后,关陇失守,东西阻绝,大唐将士在面对异族的侵略之下孤立无援苦撑数十载,最终城破,汉家数万将士覆于西域尸骨无存。来自二十二世纪的青年刘天筑穿越回来决定阻止这一切,吐蕃?突厥?阿拉伯?我必将改变这一切!
  • 孟冬纪

    孟冬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拜托请打扰我丫头休想逃

    拜托请打扰我丫头休想逃

    一个特别复杂却很好看的故事,喜欢的记得收藏哦!
  • 葭月郡主

    葭月郡主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屠场

    屠场

    一百多年前,美国作家厄普顿·辛克莱写了一本震惊美国的书。厄普顿·辛克莱和自己的中国同行夏衍一样,亲身到屠宰厂“潜伏”了七个星期,如实把一切可怕的事实记录下来,直接引发了美国公众对食品安全和卫生的强烈反应,也最终惊动了美国政府,直接推动了《纯净食品及药物管理法》的通过和美国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成立。后者在之后的百年成为美国食品安全的守护神。这种社会效果如此之好,以至于作者后来自己调侃说:“我想打动公众的心,却不料击中了他们的胃”。这其实是一本关于命运和抗争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