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56700000015

第15章 题外之谈

有一天,生活在我们这块古老土地上的人们突然发现自己正在伺候着两个主人:金钱物质和道德良心,因而从未像今天这样的感到两难。同时,他们又发现自己事实上无法对两个主人都做到忠心耿耿。

一个古老的主题。这个主题被西方文学重复了几百年,至今不衰。只要人类还存在,这一主题怕是还得重复下去。如生与死、爱与怨、悲与喜这样一些主题的千万次被重复一样,成为对人类生存境况的呈示无可避免的一种方式或指向。

但是,文学的自身要求是不断出新。与一切观念比较起来,生活才是常新的。各种哲学都是生活的解释,只是由于各自的角度不同,便有不同的走向与归宿而已。

十年前,当我们举国上下一致认识到中国必须改革,必须开放,从而认真地科学地把中国看做世界的一部分时,生活就以前所未有的复杂性呈现在我们面前,兴奋与困惑,成就与危机,光明与阴影,振作与沉沦……几乎是同时出现、同台演出。

面对这一切的一切,作家有幸。文学的固有作用,诚如研究世界文化史的英国学者汤因比认为的,是描写和评论人类生活的各种事实和问题。那么,面对当代中国人生活的各种事实和问题,面对常新的生活,作家的“幸运”在于有话可说,有事可做。重要的是有事可做。

个人的生活之于文学是十分重要的,但却难以取代社会众多的人的生活,正如个人的经验不足以替代历史的经验一样。作家需要了解得更多些,熟悉得更多些,体验得更多些;还需要具有对普通平民百姓的诚挚和关心。汤因比甚至这样肯定地说:“我认为,文学也好,或者科学或者学问也好,如果只为少数人所有,才是真正的不幸,并且是社会弊病的兆候。”

文化问题的研究和议论,是好事。对于作家来说,似乎难以胜任这个学术研究的重担。作家对文化学的重视和自觉,使之在认识研究生活时多了一个角度,这倒是应该做到,也可以做到的。一些被称为“文化小说”的作品之受到读者青睐,便证明了这一点。然而,认识和表现社会生活,并非仅此一种角度。广泛概念的文化可以涵盖一切,包罗万象,但它终究是涵盖。文学得自己从头做起,不能从某种观念上生根发芽。文学终究得独自面对现实生活的一切,把自己的根扎在大地上。

很难想象,看不见、或假装看不见社会前进中的阻力、艰难和危机的人,可以是一个真正有生活信仰的人。作家应是人类肌体上的最敏感的“器官”,可以最先感觉到社会这个大环境中某些微细的征兆,并用自己的声音向人们预告出来。社会不应该要求这种预告每一条都准确无误。事实上,对于人类来说,最主要的经验通常都带有普遍性,生存的困扰与艰辛、奋斗的成功与失败、爱与死,这样一些人生的重大体验,都是具有普遍性的——无论是知识分子、作家,还是生活在穷乡僻壤的农家男女,大家同样都是人,便都具有同样的人生体验。

对我过去的一些小说,有人问我:“农民的情感体验能有如此的精细吗?”

我说:“是的。为什么不能呢?”

一方小小的乡村,同样是地球的一部分,生活在那里的人,同样是人类的一部分。在这里同样可以感觉到地球的脉搏跳动,同样可以听到人类的诉说。至于我们国家的整个经济、政治的运转,国情、民心的动向,从这里细心地倾听和感受到的往往更为真实。

信笔写下这篇小文,没有言及作品本身。我想,读者自有高见。对《秋之惑》这个中篇的创作情况只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它既是一个独立的中篇小说,又是我在四年前发表的另一中篇《果园的主人》的续篇。

同类推荐
  • 死亡之旅:英军中国师欧战蒙难记

    死亡之旅:英军中国师欧战蒙难记

    法国前总统希拉克,在华工纪念碑揭幕式上致辞:“任何人都不会忘记这些远道而来,在一场残酷的战争中与法国共命运的勇士,他们以自己的灵魂与肉体捍卫了法国的领土、理念与自由。请允许我向这些用自己的生命为法国的独立和人类的理性原则的胜利,做出贡献的中国人致以崇高的敬意,他们的勇气和精神令人钦佩,法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作者的题记则是——文献档案确凿记载:近一个世纪前,15万中国人曾经浴血欧洲西线,可是历史却出现了重大的缺失,这支由泱泱大国派出的羸弱之师,有多少人成了异国冤魂?近一个世纪过去,历史尘埃不应湮没中华先辈的屈辱、痛苦、血腥的搏杀与悲愤的呼号。
  • 荆江安澜

    荆江安澜

    长江穿越湖北荆州市“九曲回肠”的江段称为荆江。荆江大堤的万寿宝塔附近,有三处显著的纪念物:“盛世安澜”的巨型石碑;荆江分洪工程纪念碑;九八抗洪烈士纪念碑。这三处纪念碑石,兴建时间前后虽相距50多年,却共同记录着荆江军民浴血奋战、抗击水患的英雄壮举。在隆重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之际,作者饱蘸激情,用生动的文笔描绘那段气壮山河的历史,相信留给读者的不仅仅是那些惊心动魄的历史画面,还有深深的感动与思索……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
  • 海盗泪:一个死囚的灵魂忏悔

    海盗泪:一个死囚的灵魂忏悔

    举世震惊:一群海上漂来的幽灵将一艘万吨轮劫持!骇人听闻:23名海员被海盗们杀害,葬身鱼腹!这起建国以来最大的海上抢劫杀人案被公安机关定名为“9901”大案。2000年1月10日,广东省高级法院作出终审判决:以翁泗亮、索尼·韦、贾宏伟为首的13名主犯、要犯被判处死刑,25名同案犯被分别判处无期徒刑和有期徒刑。长达3万余言的刑事判决。
  • 流年急景,守一份深情

    流年急景,守一份深情

    《流年急景,守一份深情》是一本散文精选集,书稿精选《古文观止》中韩愈、欧阳修等历代文学家抒写家国情怀、朋侪之谊、师友深厚情感的文字,引领读者体验古文之美,体会古人深情,于俗世生活中诗意地栖居,在现实生活中守住属于自己的那份真情。
  • 风从西边来

    风从西边来

    本书作者寰行中国,从西安启程,沿着张掖、敦煌、乌鲁木齐、伊宁等陆上丝绸之路重镇,以及海上丝绸之路从泉州至北海的重要港口,历经盛世古韵、河西走廊、西出阳关、边陲天道、海上丝路的五段旅程,探寻了融汇、开拓、寻梦、征途、往来背后的精神内涵。
热门推荐
  • 魔主的诸天之旅

    魔主的诸天之旅

    实体作家,积年老编剧书荒的起义之作。你放心的看,我安静的写。盼,各自欢喜。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洗尽铅华,星河中等你

    洗尽铅华,星河中等你

    作者寄语:【天上星星何其多,我却只爱你一颗】“丫头,过来…”男人靠坐在贵妃椅上,嗓音低沉的命令道!刚从浴室出来的娇弱小女孩听此,随即一个毛巾便往男人脸上招呼。两手掐着扶柳纤腰,一脸愤然的说到“小夜夜,你累不累?每天都被他给无情的操控着。”说着,若有所思的想了想“啧啧啧~估计,都累趴了吧!唉……”还没控诉完,便看见一坨不明物体,从眼前一闪。白星星还来不及反应,便听到某男用着更加妖媚的声音说着“宝宝,那今晚,你来……”她对视着他那双如浩瀚星海的眸子,那双眼睛里,仿佛从中流出了星光,散发出了骄阳!如星星般灼灼生辉,就像我们之间的爱情。虽平淡无人识,却幸福又长久!
  • 等在黎明之前

    等在黎明之前

    “第一和倒数第一搭档,真是感天动地。”“你懂什么,这叫互补。” “人类为什么不能跟吸血鬼和平相处啊。” “你恨吸血鬼吗?” “我只知道保护人类是我的职责,任何伤害人类的物种,都是我的敌人。” “如果我是吸血鬼你还爱我吗?” “那你可千万不要死在我手上。” “现在,你还相信我吗?” “抱歉,现在我必须跟人类站在一起。” “我还是想死在你手上。”
  • 地质儿女

    地质儿女

    一群刚从学校毕业的年青人,怀着一颗报效国家的热心走上工作岗位,完成了领导交给他们的重要任务。得到嘉奖和鼓励。然而正当他们意气风发的时候,困难也接踵而至,面对困难他们将会如何抉择……
  • 三生石铭

    三生石铭

    黄泉路畔,奈何桥边,三生石魂,孟婆谪仙……五公子,小女子这厢有礼了。
  • 魅妖丝之伞妖

    魅妖丝之伞妖

    伞妖白芷看遍了一切人情冷暖......她的伞铺很是与众不同,每把伞都有一个好听的名字,进店的人大多数也会被伞的名字吸引。但是她的店里,你在选择伞的同时,伞也在选择你,而往往买下伞的人一走出铺子,天就会不声不响的下起雨来,从未有过例外。白芷是一把存在了上千年的伞,白色的伞面黑色的伞骨,她被封进伞中也有上千年了,放她出来的是一个和尚,于是她便留在了寺院中,同那个叫玄真的和尚一起。原以为就此一生,可天总不遂人愿,情丝渐生的两人却终究敌不过天命,一个身死,魂魄永堕额鼻地狱,一个伤情,开着一家伞铺游离人间苦苦等待--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九天剑影

    九天剑影

    “轮回中相遇,又在生死中离别,不是切肤的痛,而是彻骨的寒,不是你能带走的,而是你会带来的。”当他选择背上这三把剑,他就背负上了这一切。。。
  • 苍龙杀神

    苍龙杀神

    少年本为鸿运帝国镇国大将军的独子,但因父亲受奸人所害,致使株连九族,自此独自逃生。但眼前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只有前往死地才能寻得一线生机。但众人的死地真的是死吗?
  • 品读李叔同的人生智慧

    品读李叔同的人生智慧

    他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是“二十文章惊海内”的大师,是宗教泰斗,更是博古通今的国学大师。通过他,人们可以看到一个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和文学于一身的全才,更能找到获得智慧人生的航向,他就是李叔同,法号弘一大师。他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前驱,是卓越的艺术家、教育家、思想家、革新家,是中国近现代佛教史上最杰出的一位高僧,又是国际上声誉甚高的知名人士,也是温暖人生的智慧之光。弘一大师一生风雨历程,其人如历史,其言如溪潺。其品格、处世之道、为人之道、学习之道、人生态度等,皆是智慧的光芒,能让我们与幸福相近,与成功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