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62800000016

第16章 以情动人,爱是最伟大的沟通师(1)

沟通是需要以感情和爱做支撑的,否则就是一场痛苦的说教。没有情感和爱的沟通,枯燥乏味,令人关系淡漠甚至僵化。没有哪一个良好的沟通是不融入爱和情感因素的。以情感人,用爱暖人,相信即使世界上最顽固不化、最铁石心肠、最麻木不仁的人也会有所触动,为之震撼的。

★施恩比受惠更有福

每个人都有这样的心理感受:当别人请求自己帮个小忙时,自己通常会十分愿意提供帮助,尤其是当对方的求助恰好是自己的强项时,更是喜出望外。因为,给他人提供帮助能够满足你的自尊。

人类天性中存在着一种潜在的需要,需要通过给他人提供帮助来获得他人的好感,和满足自己的自尊心。当我们能够在某种程度上为他人提供帮助,想到自己的举手之劳能获得他人的感激和接受,内心必定是愉快的。

当你向对方提出请求帮助的要求时,自己必定处于低姿态,而把对方抬高了。这样,就会让对方感觉自己是一个骄傲的施主,而自己则是乞求相助的受恩者。这种策略会使人感觉到自己在受到他人的尊重,在他人的心中,自己的帮助很重要,很有价值。

因此,在既让他人十分满意又不会令人觉得麻烦的情况下,主动请求他人帮个小忙,是获得他人好感的最佳策略。

当然,在请求他人的帮助时,如果能符合对方的嗜好和习惯,那更好不过。因为与个人的特殊爱好相关的恩惠更能让对方乐于施予。

得人之力者无敌于天下也,得人之智者无畏于圣人也。一个人生于世上,不是每一件事都是你想做就能做成的,有时你越想做成反而越做不成。原因之一是你还没有足以控制它的能力,还不能摸清它的特点。这就意味着每个人都有自己不能完成的事。但你不能完成的事,不表示别人也不能完成它。这时就需要你请求他人的相助,来实现自己的成功,这是必不可少的社交之道。一个人在成长的道路上,往往要得到许多人的指导和帮助,而同合作者的交往、配合和协作,往往又是获得具体帮助、促进人才成长的有效途径。

既然人人都有获得帮助和助人的需要,那么那些轻易不肯向人求助的人们此时应该放下面子,摆脱万事不求人的心态,主动请求他人帮助,哪怕是一点微不足道的小忙,也是值得的。当你获得了对方的帮助,同时也赢得了对方的好感,而这正是维护人际关系的必要条件。

给他人提供帮助,不仅快乐了对方,也快乐了自己。但是给他人过多的恩惠,就会让对方形成一种心理上的伤害。因为人人都有这样一种心理,不喜欢那些给予自己太多恩惠的人。

在人际交往中,很多人往往会忽视这一心理因素,总认为帮助别人越多越好,甚至不计回报地付出,以此获得对方的感激和拥戴。其实并非如此。如果你过分地帮助别人,无形中就把对方摆在了软弱无能的地位,引发其自卑心理,让对方陷入一种觉得自己一无是处的苦恼中。当这种苦恼激化到一定程度,就会把导致这种苦恼的原因,也就是你给他过多的帮助的罪过而推到你的身上。这样,你的帮助就不是一种恩德,而变成了一种施舍。

聪明的人都懂得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接受他人的帮助,以满足他人那种施恩的成就感。这要比冒失地帮助别人更能获得他人的好感。

钱钟书先生曾经有一段时间困居上海孤岛写《围城》,这段时间里他生活很窘迫。当时是他的夫人杨绛操持家务,正所谓“卷袖围裙为口忙”。那时他还不是非常有名,他的学术文稿没人买,于是他开始写小说,创作小说的动机里就多少掺进了挣钱养家的成分。

他一天500字的精工细作,速度虽然不是很快,却又绝对不是商业性的写作速度。就在这个时候,黄佐临导演拍摄上演了杨绛的四幕喜剧《称心如意》和五幕喜剧《弄假成真》,并及时支付了酬金,这就像一场及时雨,使得钱家渡过了难关。时隔多年后,黄佐临导演的女儿黄蜀芹之所以独得钱钟书信任,得到钱先生的许可拍摄电视连续剧《围城》,实际上是因为她拿着老爸的一封亲笔信的缘故。

钱钟书是一个有情有义之人,别人为他做了事帮助过他,他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对于一个身处窘迫境地的穷人,你的一枚铜板的帮助就会使他握着这枚铜板忍受极度的饥饿和困苦,或许还能奋发图强干一番事业,开创出属于自己的富有的天下。对于一个放荡不羁的浪子,你的一次促膝交心的帮助可能会使他建立做人的尊严和自信,或许能够使他在悬崖前勒马,随后奔驰于希望的原野,最终成为一名威武的勇士。就算在平常的日子里,对一个正直的行为送去一个可信的眼神或者伸出自己的双手都会是极大的支持,这一眼神无形中可能就是正义的强大动力。就是对一个陌生人很轻易的一次帮助,可能也会使那个陌生人突然感悟到善良的难得和真情的可贵。说不定当他再次看到有人遭到难处时,他会很快从自己曾经被人帮助的回忆中汲取勇气,并伸出自己援助之手。

这些都是恰到好处地施恩与受惠的表现。人际关系之所以能够得以良好地维系和持续发展,与适时的施恩与受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为人与人交往,都会有躲不掉的人情债。做事交友,处处离不开人情。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是人人皆知的道理。人在接受了他人的恩惠,必定要用日后的人情作为补偿,否则就会觉得心里难安。

有效沟通

你请求对方帮助,让对方的价值得到了充分体现,对方自然愿意热情地倾囊相助。你帮助了别人,对方必定也会觉得有恩于你,从而心存感激,这也等于你在对方那里获得了重视,赢得了价值。

★关切的问候,关心的帮助

我们做人做事要随时关心别人,协助别人去满足他的需要。希望自己被人人关心注意,是人类最大的需要。我们自婴儿时期起就发现了一个事实:我们的需要(如吃奶、除去潮湿的尿布等)都是在有人注意的情况下获得满足的。因为“有人注意”就形成了“将获得满足”的符号,于是小孩子只要看见母亲或是听到母亲的声音便停止啼哭,因为他已获得了安全感。空虚印象一直保留下来,使每个人都切望别人的关心。当我们知道四周的人对自己十分关心时,就感到安全了。

有家餐厅,一群人坐着聊天,适逢餐厅员工下班,有位服务员推自行车时,不小心摔了一下,只见经理快速起身跑了过去,扶起那位服务员关切地问:“摔伤了吗?要不要去医院看看?”服务员回答:“不用。”“你看腿都摔破皮了,去餐厅搽点药,歇歇再走吧。”经理小心地扶着她回到餐厅,然后就去找药,找到药后,又亲手替小姐擦上,还对她说如果不舒服,下午就不用来上班了,工资照发。那位服务员连声说:“不用,不用。”这种做法比发几百元钱奖金更能赢得这位服务员对工作的热爱。

对小事的处理能反映人的素质。公司上班大家相互见面打个招呼,问一声:“身体完全好了没有?要不要再多休息几天?”或者:“家里的事解决了吗?要不要帮忙?”这种简短的问话,能温暖人心。你心里关怀别人,但不说出来,别人又怎能知道?即使有些极端自私的人表面做出一些关切和问候,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打动人心。

有些人和同事、熟人、朋友许久没见面了,但见了面后,却仍然还像平时一样,这样岂不令人伤心。试想如果你许久没上班,上班后别人见到你没有任何特别的表示,你心里一定会有这种感觉:我这么久没来上班原来他们还不知道,我在他们眼里太不重要了。既然你有这样的感觉,别人也一样。下次你遇见许久没见的朋友时,别忘了用惊讶、亲热的语气表达你的问候。“好久没见你了,干什么去了?”“好久没见了,真有些想你。”

关心别人,意味着被他的兴趣所吸引,为他的高兴而高兴,因他的担忧而担忧。一个人只要对别人真心感兴趣,他必将赢得真正的友情,必将在需要帮助的时候获得毫不犹豫的帮助。

我们经常碰到这样的情况,出门办事,在一个路口碰上了堵车,耽误了半天才过去。其 实当时车并不算多,只因为那儿的红绿灯坏了,人们便互不相让,争着往前开,结果许多车 横在路中间,弄得谁都过不去。当时如果大家都能相互让一下,可能早就都过去了,不至于 堵半天。因为自私,人们不肯帮助别人,不肯为别人而牺牲自己的一丁点利益,结果却是害人不 利己,自己却失去的更多。其实,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为别人付出的同时,快乐和富裕 便会进入你的心中,相反,如果困守在自设的真空中,不肯接受也不愿意付出,那很有可能 使自己窒息。不管何时,不管何地,只要你肯付出,就能得到回报。只有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能不假思索的伸出援助之手,才能在你陷入危机时得到别人的帮助。

同类推荐
  • 拯救工作

    拯救工作

    本书以幸福为切入点,从如何得到幸福的各个方面展开叙述,从直面的询问:你工作幸福么,到深入的剖析为什么不幸福,怎么才幸福。从当今职场打工者的心理出发,针对工作当中遇到的问题给出建议和启发,帮助人们走出迷茫和困境。旨在打开职场人士的思维陷阱——工作不是为了赚钱而做的苦役;工作不是放置抱怨和烦恼的垃圾堆,工作才是人生幸福所在,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塑造积极的工作态度和人生态度,才获得,当自己成为一个积极、热情、专注、勇敢、并有了管理自己的理想以及时间的能力的时候,幸福自然会飘然而至!
  • 成功没有时间表

    成功没有时间表

    《成功没有时间表》主要精选了作者郭龙从2009年至2012年发表在《青年文摘》《读者》《意林》《格言》等期刊上的美文,有励志美文,也有人物故事,更有一些感悟美文,这些故事会带给你心灵的启迪。
  • 感谢我们的对手

    感谢我们的对手

    在人生的漫漫长路上,我们需要对手。因为对手是我们成功的标尺。我们也应当感谢对手,因为是他们的存在给了我们前进的动力,是他们自身的努力,迫使我们更快地成长。由于对手的存在,我们会在人生的道路上拥有更多的激情,会领略到更多美丽的风景,我们的生命也会因此闪耀出更加动人的光辉!我们和对手因为各自的理想和憧憬而相互了解,又因为各自的目标和追求而彼此竞争。对手让我们的人生价值得到极大的提升和飞跃。对手与我们一起被放在生活天平的两端,互相验证着对方生命的价值。一旦失去了对手,天平就会失去平衡,而我们自身生命的重量也失去了凭据和依靠。
  • 最佳职工生存手册

    最佳职工生存手册

    企业职工的工作与生存质量关系着企业的经济质量、安全质量、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等,是企业质量的直接体现与有效保证。
  • 指引人生的古今格言(指引人生丛书)

    指引人生的古今格言(指引人生丛书)

    每个人都在汲汲营营地探求生存的根由,追寻着生命最原始最本质的起源;时时刻刻都在寻觅,不断把生命疆界向更深更广的范围拓展;思维在时间与空间中穿梭,奔波在琐屑、平凡与恢宏、富饶之间;心情在自己的城堡里百转千回,犹疑着,惶惑着,之后,又一往无前地冲锋着,去征服那幸福的高峰时代。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成为你这一代人的1%(财蜜eMook)

    成为你这一代人的1%(财蜜eMook)

    这期周刊分两个部分,一是她理财的财蜜们对自己年代的回顾,属于带着自我色彩的年代秀;二是她理财近期对70后、80后、90后调查问卷之后的深入访谈,属于比较偏报道类的年代探索。 你以为70后的偶像是居里夫人就很可笑,其实真有人脚踏实地去做;你以为80后夹缝生存各种苦逼就悲观了,其实逆风飞翔的人早就不在乎你给的“独生子女”标签了;你以为90后是脑残一代不可理喻,其实人家也许早把你这种“老人家”哄得团团转了。
  • 望古神话之秦墟

    望古神话之秦墟

    国祚将倾,必生异兆!宛渠之民,何以从天而降?阿房宫外,何以列十二金人?徐福出海,真为寻长生不死?一切玄奥,尽在《秦墟》之内!
  • 首席掠爱小萌妻

    首席掠爱小萌妻

    自认为聪明绝顶貌美如花的南宫霁云为了救某人躺在了病床上,原本以为让他上了头条,他会识趣的报恩,却没有想到醒来却发现他黑着的一张脸,这也就算了,她只能自认倒霉,偏偏找工作,也找到了他的公司,想靠着救命恩人走个后门,可大boss秦泽霖却不要脸的要看她的履历表,自信满满的出现在他的面前,换来的却是他无良的羞辱还有无休止的腹黑,她想要逃出他的手掌心,他却在她的面前卖乖,一秒变成了弱受,让她毫无招架之力。
  • 通灵狂妃

    通灵狂妃

    据说,夜王妃永远只有6岁,天真可爱萌到爆;据说,6岁小王妃不好惹,熟的人都叫她小魔女;据说,小狂妃随时随地能飙戏,奥斯卡欠她一座小金人……某男淡漠地反驳:“胡说,我家小魔女善解人意,温柔美腻,而且只是一只小吃货。”被奴役被压榨被虐翻的一众兄弟咬牙切齿:“你闭嘴!重色轻友的混账小子、毫无底线的护妻狂魔,你已经被官方剥夺发言权终身!”某男毫不在意地转身,“媳妇儿,官方不准我发言,陪我去发糖啊!”小魔女邪笑,“呀,爷家美人儿这是被爷给带歪了不成,仔细吃多了牙疼!”众人绝倒,这两只……是不是患有某种综合症,症状表现为“时不时变成另外一个人,不知道这两人自己认不认识,反正他们是不太认识的”。
  • 易因

    易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侠骨英风

    侠骨英风

    道之所存,虽千万人吾往矣;情之所钟,世俗礼仪如粪土;兴之所在,与君痛饮三百杯。江湖恩怨,庙堂权谋,大侠萧拂衣始终坚守心中的道义,看他如何在乱世之中,力挽狂澜!
  • 十三座海洋(e族馆丛书)

    十三座海洋(e族馆丛书)

    本书由三十一篇成人式的寓言故事,构成一完整的长篇小说。当个别看每一篇时,其内容氛围是独立的,但每篇与每篇之间,却由一组相同的主角,串连起整本书的叙诉精神。作者王信以深具新世代风格的笔锋,写出人际的疏离、童稚与成人价值观的落差、爱情生灭的难以言喻、人性的不安、成长过程中的失与得……主题看似沉重,作者却将主角们拟卡通化,使故事情境有一种荒谬的趣味。
  • 国际侦探大佬马甲又掉了

    国际侦探大佬马甲又掉了

    离奇失踪?意外死亡?是巧合还是人为?半夜听到的异响又是什么?不怕,大佬带你解密。不过,大佬你怎么总在掉马甲?[女强,无男主]
  • 一本书读懂24种互联网思维

    一本书读懂24种互联网思维

    本书整合的改变世界的24种互联网思维,让我们对互联网新思维的认识变得立体、系统起来;同时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从技术和实践分析互联网新思维与传统思维相比较的优势,医治互联网焦虑症。未来属于既能深刻理解传统商业的本质,同时又具备互联网思维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