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68500000029

第29章 考得好别给奖励,买书就行

家长们都知道,奖励和惩罚都不是目的,都是对孩子行为的校正。

每到期中期末,家长们都喜欢跟孩子提出要是考到多少分,就给予什么奖励;要是考到低于多少分,就不许怎样怎样。其实,这些不外乎都是想刺激孩子多考一点“分数”。通过与其他家长的接触,我还了解到孩子们得到的奖励还真是琳琅满目呢,小到几块钱、一本书、衣服、鞋子,大到买游戏机、手机、电脑,甚至去外地旅游。为了“激发”女儿的学习兴趣,让她对学习保持动力,我和老公也曾想过并且实行过“奖励”,可是任我们想出什么奖励,都以失败告终。比如,我们开始提到的,考到95分以上奖励吃披萨或烤肉,常常还没考呢,就吃了;考完了却不想吃了。曾经提到的,奖励买衣服、鞋子,无奈女儿不爱红妆爱武装;那就奖励溜冰鞋吧?一双半新的还可以穿,不能奢侈浪费啊。得,费了半天劲还是没有结果。于是,几次以后,这个问题就被搁置下来。

可是,前几天和一个邻居聊天,我被着实地吓了一跳。物质鼓励在他们家已经实行了好几年,从读小学一年级开始,每到期末考试,孩子如果语文和数学都考了满分,就会得到各种物质和金钱的奖励……如今,孩子对奖品的要求越来越高,这次孩子又问这次考好了能不能去美国迪斯尼玩玩。出国啊,这笔费用承担起来很困难;想拒绝孩子吧,又怕影响孩子的积极性,真是两难啊!

回到家,我一问女儿,原来这种现象在他们班已经很普遍了。考试后的“奖励展”已经是班里的一大“盛事”了。可以想见,相比之下,得到奖励多的同学一定是洋洋得意、志得意满;而得到奖励少的同学难免会灰心丧气,觉得为那点小小的奖励而努力有点不值得。物质奖励到底有多大效果?物质奖励真能激励好成绩吗?

“那你得到的奖励那么少,看到别人得到的那么多,有没有眼红啊?”我可不放心,我不希望女儿成为一个物质女孩。“我眼红啥呀?我要那些东西没用,您就多给我买点说就行了!”看!还挺好打发吧!可是,过了几天,就不这么说了——

“妈——要是我期末考试能都得95以上,您得奖励我点儿东西?”这天刚吃完晚饭就跟我磨叽开了。

“你不是没考呢吗?而且你怎么能保证能考95分以上?考试又不是买东西,到那儿就能买到……”

“我要是能考到呢,您就说奖不奖励吧?”嘿,亏得是有求于我,还这么步步紧逼。

“可以奖励,你想要什么?”缓兵之计。

“我想要一个腰包,就是横着系在腰里的那种。”她一边说一边比划着。

也太小看你老妈我了,我虽然不时尚,但好歹也知道“腰包”为何物吧?

“你要腰包干吗呀?”不会没有什么原因的。

“宋晓萱就有一个,把钱、卡和钥匙什么的搁里面,很方便,尤其是滑旱冰鞋出去的时候,您就给我买一个吧?”哦,从众心理,终于长大了,知道观察周围朋友的生活了。

“好,你是想要一个腰包呢还是想考到95分以上奖励你一个呢?”这好像是不一样的吧?

“我本来想要个腰包,又觉得有点儿过分,所以想让您奖励给我一个。”

“那我问你,如果你考不到95分,得不到腰包,你会不会很郁闷啊?”她的心情是我非常关注的。记得好像是《斯宾塞的快乐教育》里说:如果想让孩子学习,必须要确定他是愉快的,不然,即使他在那卖力地学了,时间耗掉了,效果不会好的;即使勉强掌握了,还是会忘记的。我对此深有感触,有一次我让女儿背范仲淹的《渔家傲》,当时她在看动画片,很不情愿地背了十几遍,都没有背下来,以往她开心的时候,这种长度的诗词念上四五遍就能背下来了。后来她虽然背下来了,即使现在问她,她也不是很熟。

“不会郁闷,我会难受!奖励给我好不好?”她这是摆明了跟我缠上了。

“这样吧,你自己认真复习,周末咱们先把腰包买回来,好不好?”

“好!好妈妈!”她扑过来抱着我的胳膊撒起娇来。

“不过,你要明白,考试是为了考察你对知识掌握了多少,分数只是一个简单的评判标准,分数跟腰包没有关系,你想想,你考了95以上,只能说明你对这学期的知识掌握得很好,假如你考了不及格,你就不是我们的杜小豆了吗?你学习是为了什么呢?是为了让你自己能知道更多的道理、掌握更多的知识啊!”

期末考试结束了,她数学和英语考了99分,语文考了91分。没有再跟我说要奖励的事。倒是老公,拿了100元:“学习很辛苦,奖励你100块!”

我不满地看了他一眼:“什么意思啊?怎么拿钱贿赂孩子?”

“我们大人工作完成得好还有奖金呢,你学的不错,这个当做给你的奖金吧?”老公说的也有道理。

“我用这100元买今天不学英语行吗?”她总是语不惊人誓不休。

“可以!”老公答应得倒也痛快,本来也快放假了,“不过明天得学。”

“啊?”她惨叫一声。

“你可以反悔,要这钱,但是要今天学英语……”老公开导她。

“不!我今天跟宋晓萱约好去她家玩了。还是明天学吧!”最后,女儿也没要所谓的“奖励”。看来,这个“奖励”对她没什么吸引力啊!

其实,在经济社会的大潮下,用物质或者金钱来激励孩子的做法可以说是毁誉参半的,支持的观点认为:这样可以让孩子知道有付出才有收获的道理;反对的观点则认为:物质刺激撑大了孩子的胃口,成了孩子攀比的指标,其直接的后果是孩子失去学习的目标和动力。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家长的每一个举措都会直接在孩子身上反映出来。家长一开始的时候根据孩子的成绩奖励给孩子钱物,无非是想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投资”会在不知不觉中增大,因为如果奖励来得容易孩子会不珍惜,如果奖励的获得比较困难,孩子的“胃口”就会加大,无论如何,都会使孩子的学习目的发生扭曲,从而违背家长的初衷。

记得在网上看到过这样一段发人深思的对话:

小学生甲:我每次考93分,我老妈就给我一块钱奖金,94分2块,100分才8块,真小气!

小学生乙:我每次考95分以上我老妈就给10块,大人真没意思。

小学生甲:是啊,后来更过分,怕我乱花钱,我老妈还改了,不给钱,考95分以上买本书,我气死了,专挑最贵的,买死她。

看到这段对话,家长们是不是该深思一下了?

在对女儿的教育上,我基本上是不采取物质奖励的,经常采用的表扬方式是:口头表扬。这种表扬的方式是,当她某件事做得好时,比如:字写得好、主动画画;自觉倒垃圾、主动拿碗筷等等,都可以获得口头表扬一次。十次口头表扬就可以获得一个权力,如可以多玩半小时电脑,或者买两本书等。女儿很珍惜这个权力,因为她要买的书实在是太多了。

还有一种方式我也比较常用,那就是写表扬信。下面这封是她五岁时,我写给她的表扬信。

表扬信

杜小豆小朋友近来学习特别认真,每天坚持练习打珠算,主动练毛笔字、画画、涂色,她这种爱学习的精神很值得表现,希望她继续努力,学到更多的知识。

家长

2002.5.20

一般情况下,我会把信放在信封里,封好,悄悄放在楼下的信箱中,然后让她去取信,拿到写着她名字的信时,她快乐的样子简直难以用语言表达。那一天,她会表现得近乎夸张地好。

同类推荐
  • 守望孩子,静待花开

    守望孩子,静待花开

    《守望孩子,静待花开》简介:父母是孩子最贴心的、最直接的护航者,童年时期父母的教育方式将对孩子一生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在亲子关系中,无论父母与孩子的沟通采用的是何种方式,重要是最终的效果。孩子的成长似乎是自然且无可阻挡的过程,父母只要用全心的爱去陪伴和守护身边,静静地等待和欣赏就已经足够,《守望孩子,静待花开》告诉家长朋友们如何用“守望一朵花开的时间”与孩子一起学习,一起成长,书中处处绽放着独特而有效、用心而无痕的教育智慧。
  • 从小培养孩子学说话

    从小培养孩子学说话

    口才是一个人不可或缺的成功素质。作为孩子第一任教师的父母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口才,让孩子变得能说会道。《从小培养孩子学说话》从语言环境、口才素质、说话习惯、说话技巧及口才训练五方面出发,教给父母一些在家庭生活中培养孩子口才的方法,并提供了一些关于口才的亲子故事和亲子活动,可以有效地帮助孩子提高口才。紧贴素质教育实际提升孩子语言表达能力。
  • 当妈第一年:贝塔妈带娃日记

    当妈第一年:贝塔妈带娃日记

    这是一本真正理解新手妈妈的书,记录当妈第一年的蜕变与成长。养孩子是如此考验妈妈的工程。每天满满的拧巴事儿,生活再也不是简单的油盐酱醋,简单的上班工作下班休息。生活中突然变了样儿,每天的日子都是一手搂着矛、一腿夹着盾地向前疯跑。但日子总是会时不时带给我些温暖的情怀,比如贝塔生日蛋糕上的烛光带给我的温暖与感恩。我在贝塔身上看到他们对待感情直接又坦白的方式,看见贝塔对我的爱,看见贝塔探索未知世界的努力,感受得到贝塔对我的治愈。我通过贝塔的成长过程品味亲情、体会友情,通过贝塔的成长认识和体会生命的精彩,进而也会更多地感悟人生。我因为贝塔的成长接触到了很多善良的医生、好心的技师、热情的妈妈,这些都值得我心怀感恩。宝贝,感谢你让我做你的妈妈。在这段同行的时光中,我愿坚强微笑前行,直到你以后可以独立生活,挥手向我告别。
  • 中国父母培养孩子易犯的600个错误

    中国父母培养孩子易犯的600个错误

    本书列举了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经常易犯的约600个错误,既分析了错误产生的原因,又提出了解决错误的方案。一书在手,父母必能茅塞顿开。这是一本可以伴随父母一生的书,天下的父母们可能每天都在自觉不自觉地实践着书中的内容——用自己的心灵和行动;这也是一本影响孩子未来的书,它将伴随孩子一天天地成长。当孩子长大成人,我们不苛求获得丰厚的回报,只希望他在回忆儿时的经历时能发自内心地说:“假如有来生的话,我希望下辈子还做你们的孩子。”
  • 引导青春期男孩全书:10~18岁男孩的父母必读

    引导青春期男孩全书:10~18岁男孩的父母必读

    本书全面指导家长如何与男孩顺利高效地沟通,如何疏导男孩的极端负面情绪,如何做好男孩在爱情、亲情、友情方面的情感向导,如何培养男孩具备杰出男子汉的品质等。
热门推荐
  • 你在荒废时间的时候别人都在拼命

    你在荒废时间的时候别人都在拼命

    这个世界上,有些人凭借着爹妈给的好脸蛋儿畅通天下;有些人操持着祖上给的好家世一生无忧;些人天赐一身好才华走南闯北,还有些人智商超群得尽乖巧便宜。这些人是上天的宠儿,是幸运至极的,但凤毛麟角。更多的人,仿似你我仍需通过努力、奋斗、拼命、吃苦、忍耐从而获得理想生活,只为吃半辈子的苦能换来半辈子的幸福。
  • 游美札记(狄更斯别集)

    游美札记(狄更斯别集)

    一八四二年一月到六月,只有三十岁的狄更斯接受美国著名作家华盛顿·欧文等朋友的邀请赴美游历,长篇游记兼特写《游美札记》就是狄更斯此次访问美国的主要成果。这次游历,他曾访问东海岸的波士顿、纽约和费城等大城市,向南到过里奇芒德,向西一直到圣路易,向北一直到加拿大的蒙特利尔。在历时半载的游历当中,年轻的作家通过参观、访问、公众集会和私人会晤,广泛接触了上至总统下至车夫的美国各阶层人士,逐一记录了作家的经历、见闻和观感。对于这个生机勃勃的年轻共和国,狄更斯既有叹赏又有抨击,尤其是对于美国式的粗糙、庸俗风气,过度浓重的唯利是图氛围以及野蛮的蓄奴制度、对印第安人的残酷征服,狄更斯处处给予了显微镜式观照和批判,这和那位致力于描绘镀金时代、同样尖酸刻薄的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如出一辙。北美之行也成为长篇小说《马丁·瞿述伟》的重要灵感来源。
  • 高冷男神你别想跑

    高冷男神你别想跑

    高曦总觉得自己每次碰到她的时候,总会状况百出,让自己啼笑皆非。当然出状况的可不是他,而是那个叫何盛盛的倒霉女纸……随着见面的次数越多,淡定美男纸也开始按捺不住了,悄无声息地展开攻势,决定造福社会把倒霉盛收为己有……简单来说:就是集懒宅胆小爱吃于一身的小白痴与高冷男神的不得不说狗血爱情故事。请大家自备避雷针,雷死人不偿命。作者文案白痴,请细看全文~~~~【备注】:甜宠,1v1,双C,结局HE。一、本文脑洞大开狗血一盆盆的小白文,考据党勿进。二、文笔逻辑稚嫩,跳坑请慎重。三、女主前期胆小自卑,觉得自己配不上男主,后期御姐上身,霸气侧露。男主冰山一枚,带点小腹黑。后期男主性格没那么冰冷哒~~四、甜甜甜甜甜甜甜,比白糖甜,比炼奶还甜,比蜂蜜更甜
  • 商务英语翻译理论与实践运用探索

    商务英语翻译理论与实践运用探索

    本书用通俗易懂,深入浅出介绍商务英语翻译理论,着眼于扩大学生的文化、英语、翻译知识,进而激发和活跃学习者的兴趣。也注重针对性和通俗性,以提高学生的实际翻译应用水平。同时从实用的角度,为英语学习者以及从事对外贸易的工作者提供—条简洁的商务英语翻译的路径,旨在提高学习者在商务环境下运用商务知识和英语语言技能进行商务翻译的能力。
  • 在那遥远的地方

    在那遥远的地方

    《在那遥远的地方:边疆万里行日志》内容简介:他去到那遥远的地方,是回家,而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的旅行 在他的笔下和镜头中,展现的是一座座亲身攀登过的山,二条条涉过水甚至救过人的河,一所所亲手摸过宿舍里棉被厚薄的小学,以及一位又一位与他做朋友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身在边疆的当地人。
  • 娱情非已

    娱情非已

    逐梦演艺圈四年之久,当他终于注意到她,她累了,他醉了。
  • 锦襜突骑

    锦襜突骑

    没有系统,不是穿越,本书将步步为营,演绎一个不一样的三国小兵传奇......
  • 肝脏科学养生滋补食谱

    肝脏科学养生滋补食谱

    肝脏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居高不下,是一种既常见又难治的疾病。有关引发肝脏病的原因有许多,但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人们不健康的饮食方式。可以说,是人们不健康的饮食方式催化了肝脏病的发生。为此我们精心编写了这本《肝脏科学养生滋补食谱》,希望读者能在获得美味可口的佳肴同时,也滋补了身体,祛除了疾病,拥有健康、快乐的人生。
  • 恶魔老公

    恶魔老公

    “咚、咚”“进来…”低沉的声音似冬日般寒冷。许久,厚重的隔音门终于被打开,一颗小脑袋防范的探了进来。贵宾套间里阴暗的光线让适应了外面五彩闪亮灯光的莫末一时无法适应,只能依照本能的躲在门后,以防万一的准备逃走。“呃、、、请问、、、”询问的话还没出口,门口的小女人就被一把扯了进去。“你”没反应过来的莫末被一股强劲扯了过去,撞到一面又硬又有点温暖的墙壁上,然后在她没考清楚到底是墙壁还是人的情况下。
  • 古代送别诗词三百首

    古代送别诗词三百首

    本书是以古代送别为创作主题的一类诗歌作品,其特点在于借助历史抒写送别情怀或发表议论。从送行者一方讲是“送”,从离别者一方讲是“别”。 从古至今,“送别”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共选录历代怀古诗词300首,其中包括汉魏晋、南北朝、唐、宋、金、元、明、清等各朝代的名家名作。从时间上说上起西周,下迄明清;从空间上说,送别所涉及的地点遍布祖国的大江南北、长城内外。 本书除送别诗之外,还选录了一些送别词。送别词是对送别诗的发展,将送别诗、词并录,可有助于读者更清晰地了解送别文学的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