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72300000022

第22章 决战泰晤士报(1)

我们不仅要眺望下一个山头,更要眺望整座喜马拉雅山。

——鲁伯特·默多克

和撒切尔夫人、卡特总统的“结盟”

到了20世纪70年代末期,西方的世界开始向“右”倾斜,默多克喜欢现在这种局势。在1979年的选举中,《太阳报》站出来公开地高声支持马格丽特·撒切尔夫人以及保守党人,对他们大加赞赏。最后,撒切尔夫人顺利地赢得了选举。在之后的十多年里,这份报纸便长久地保持着对她的忠诚。而此种忠心也得到了回报,在整个80年代期间,默多克与撒切尔夫人彼此相互鼓励和支持。“撒切尔革命”和“默多克革命”共同携手走过了10年。

到了70年代末期,《太阳报》的生产工作经常会因工会纠纷而被迫中断。工会抱怨说,虽然这份报纸赚取了巨额的利润,默多克却依旧拒绝投资改善其工厂。这在某种程度上说,是事实。坐落在波维尔大街上的《太阳报》的所有设施,包括编辑部和印刷部在内,都已经破乱不堪,在舰队街上可能是最差劲的了。不过,因为面对因罢工而导致每年有上百万英镑的这些损失,默多克已经变得快没有耐心了。

“舰队街印刷工会是由动机不纯的坏蛋们把持着。”《太阳报》的主编拉里·兰博这样说。

兰博还说,他在默多克本人之前,就知道了撤切尔夫人的一些意图。

在撒切尔夫人成为党的领导人以后,接受了一些顾问的意见。这些人认为,在对选民的影响方面,《太阳报》、《镜报》以及《每日邮报》此类流行报纸,要比那些严肃的报纸大很多。而《镜报》一直是前工党的报纸,不过这些人建议她做一做《太阳报》和《每日邮报》的主编的工作。

不管是兰博或是默多克,都不想称自己是一个保守党人。不过,他们两人一致认为,詹姆斯·卡拉汉的工党政府是一个大灾难。到1978年,有人给兰博提出建议说:“除撒切尔夫人外,别无选择。”不过,默多克十分担心会丢掉工党的读者群,他还曾经打电话问过兰博:“你仍然在支持那个铁血女人吗?”

1978到1979年的这个冬天,公用事业部门的罢工行为造成大街堆满垃圾,尸体没有办法火化和安葬。兰博引用了莎士比亚的一句话作为报纸一篇文章的标题《不满意的冬天》,用来敲打政府。

在1979年初,当时卡拉汉首相出国参加“七国集团首脑会议”回来,好像明白了这个国家对他的不满已经达到了一定程度。

撒切尔夫人来到了波维尔大街。兰博说她“接受了一杯威士忌,脱掉了她的高跟鞋,和我们很投入地谈了好几个小时。她给我们大家都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兰博还曾经去过她的住所拜访她,“谈她竞选的计划”。他给撒切尔夫人提供过很多建议让她参考,特别是与大众传媒方面相关的。

在1979年5月3日的选举日,《太阳报》用了整版篇幅在第一版发表了社论,声称“这次选举只有投保守党人的票,才是终止骚乱的唯一途径”。默多克对于报纸对保守党的支持态度似乎还不太满意,他让兰博用“这次”来替代最初的“今天”这个词,意思就是,《太阳报》并不会永远支持保守党。这篇社论强调,《太阳报》作为一份激进的左翼报纸,督促人们投保守党人的票。在几个月之后,在默多克购买《太阳报》10周年的时候,撒切尔首相寄来一封信,信中写道:“祝贺你们的第一个10年,我相信《太阳报》将在今后的岁月中,在帮助重建我们国家幸福上,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1980年初,撒切尔夫人恢复了过去的传统,她向帮助过她的记者与报纸的老板们表示感谢。这个传统一直持续到现在。在1980年新年的授勋仪式上,《星期日电讯报》的主编约翰·朱诺被授予骑士勋章,《电讯报》的老板维克多·马修斯被授予贵族称号,拉里·兰博也被授予骑士勋章。兰博对默多克说,在给予他的奖励之前并没有征求他的意见就宣布了。兰博知道默多克讨厌这种荣誉制度。到如今,默多克已经知道兰博正在渐渐变成一个虚荣、傲慢自负的人。

兰博和默多克的关系已经维持了十几年,和其他人相同,兰博依旧试着理解默多克,想知道究竟是什么在驱使着默多克去做这一切。到后来,他也归因于默多克的父亲凯恩的身上:“某些人永远生活在出色的父亲的阴影下。”

默多克曾经向兰博抱怨说,他不明白为什么自己在英国总是会引来敌意。他本人是一个很好的丈夫与父亲,而且还资助和保护艺术家,数以千计的人因为他而得到了工作。那么,到底是为什么人们把他视为一个魔鬼?其实,有时兰博本人也把默多克看成是一个魔鬼。特别是在最初的那段时间里,他感到默多克的批评使他无法忍受。“最终我们到了无话不谈的地步。他不再像从前那样冷酷无情,我也尽量地接受他所提出的意见。”兰博认为,往往使默多克的主编们最为不安而且惊慌失措的主要原因,就是默多克对报纸出版业的任何一个方面都十分在行,他懂得的东西比他所雇佣的任何人都多得多,这是一个任何人都不得不承认的事实。也可能正是因为这个缘故,他做出决定的时候经常是不容分说,显得很粗鲁。兰博还说,一直以来默多克都痛恨英国人以及他们的阶级制度。默多克曾经一度很喜欢引用这个笑话,就是说太阳从来不落在大英帝国,因为上帝在天黑以后就不信任英国人了。

20世纪80年代这10年最突出的变化是技术革命、政治变革和金融业的迅速发展。正是这些因素促使鲁伯特·默多克把他的公司变成世界上最为重要的一个传媒帝国。后来的成功,都和默多克做的两件事有一定联系。一是拯救《澳大利亚人报》的第一个主编马克斯·牛顿,还有一件事就是到美国的参议院去作证。这两件事均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牛顿为自己再一次被重用而喜出望外,美国的参议员们则被默多克迷住了。

马克斯·牛顿自1964年在堪培拉和默多克分开以后,生活几起几落,不过总体而言,很不如意。事业的不顺利和婚姻的不幸使牛顿在戒酒12年后,又重新开始酗酒了。

在1976年,有人接收他的《星期日观察家报》,并同时开始收回他的个人资产。他给一个朋友打电话时说:“世界末日到了!”他以一种绝望的语气说,“他们拿走了那辆罗尔斯车”。

后来,他干脆就出版那些赤裸裸的黄色小报。在做这项工作的过程中,他认识了奥利维亚·玛德尔,这位姑娘成了他的第三位妻子。他们分别投资色情商店和妓院,他们开始大把大把地赚钱,而且都是现金。

这位漂亮的妻子后来却使牛顿差点自杀。虽然没有死,而他却发现自己身患癌症和糖尿病。直到1979年,他才走出深渊。那个时候,他为一份报纸写了一系列和政治与经济相关的分析文章。他们很痛快地接受了。他成了电视评论家。也就是在那一年,默多克开始打《墨尔本论坛报》的主意。牛顿十分佩服他。默多克邀请他吃晚饭,从而发现他们之间的友谊并没有彻底中断,包括在政治观点上都完全一致,都是向右倾斜,都认为只有彻底自由的市场才能使世界变得安全和繁荣。

默多克决定拯救牛顿。1980年,他邀请牛顿来到美国,让他在经济学方面以及《纽约邮报》办报方向性问题上给他做顾问。牛顿自此就再也没有回澳大利亚,原因是墨尔本税务官员仍然在追踪他。

他的生活在美国又重新开始了。默多克让他担任《纽约邮报》的首席商业专栏作家,而他就像一个宗教狂一样开始着了迷似地写作。他的一项巨大的成功就是对里根经济学的热情宣传,他的评论也逐渐使《纽约邮报》在华尔街上得到一席之地,他的专栏文章也在默多克的帝国内的多家报纸同时发表。与20世纪60年代相同,他也开始撰写一些与金融相关的文章,并且写了一部关于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的书。

在1982年,他做了胰腺癌手术,这令他工作起来比较困难。而80年代正是牛顿最有成就的一段时间。他一直保持着清醒的头脑,而且他也很清楚他欠着默多克的人情,是默多克在他颓废麻木的时候拯救了他,并且依然慷慨地对待他。牛顿很好地利用了他的新生活,他惊人的产出也令他变得富裕起来。

在1979年的年底,澳大利亚国内的两家航空公司,安塞特公司和TAA公司都在更新它们的运输机队。过去,它们一直是用相同的设备。

而在1979年12月,TAA订购了欧洲的空中客车的飞机。他的主要竞争对手就是美国中距离喷气客机。最开始安塞特公司也准备这么做,而空中客车公司在给TAA公司供货的同时也给安塞特公司供应。

和平常一样,默多克有他自己的打算。他的主意是,如果条件允许的话,他要买美国人的飞机。默多克打算从波音公司买飞机,而波音公司建议他,以个人的名义向美国进出口银行申请贷款。默多克在2月19日上午去了美国进出口银行,他告诉了进出口银行的官员,那笔贷款的利率一定要在8%以下。之后,他就去与卡特总统吃饭。默多克由于安排自己的计划而两次推迟了这个约会。那个时候,卡特总统想要得到默多克《纽约邮报》的支持。就在1980年年初民主党总统候选人的初选之中,他的主要竞争对手是爱德华·肯尼迪参议员。

后来,默多克说他并未向卡特总统讨论关于那笔贷款的事。他只是告诉卡特总统,在纽约州的初选阶段,他的《纽约邮报》会尽全力地支持他。不过,他并未答应这份报纸将会在总统大选期间也继续支持他。3天之后,也就是2月22日,《纽约邮报》的确开始支持卡特了。

最后,美国进出口银行为安塞特航空公司提供了一笔总额约为2.9亿美元的贷款,还不到默多克刚开始要求的一半,不过利率的确是8%。

默多克使用这笔钱购买了5架飞机,不过他想要的却是25架。

不过,这笔交易的速度以及它的低利率,还有默多克和卡特一起吃午饭,以及《纽约邮报》支持卡特这一系列事件的巧合,都引起了美国某些人士的各种各样的猜测。在华盛顿,一些记者和国会议员试图找出证据,证明这是一个贿赂案,至少是并不干净的交易,也就是用低利息贷款获得政治支持。不过,最后他们并没有发现任何蛛丝马迹,并且默多克自愿到国会参议院为这件事作证。他这样解释道,是波音公司让他去见进出口银行的官员。实际上,他在同一天与卡特总统吃午饭与会见进出口银行的官员纯属巧合。最后,他指出,在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初选中《纽约邮报》支持卡特并没有什么奇怪的。卡特总统的对手是爱德华‘肯尼迪,而《纽约邮报》一直就不喜欢肯尼迪这个政治家。

参议员威廉·普罗克斯米尔指出,公众受传媒的影响是巨大的。参议员们有一些道德规范,目的是在避免利益冲突。默多克有吗?“我们当然有,先生。”默多克回答说,“我同意你所说的关于传媒的看法,尤其是电视。”默多克说他钦佩波音公司,而澳大利亚人也对波音公司的飞机十分信任。参议员威廉,普罗克斯米尔大加赞赏默多克的回答:“好的,我要说的是你是一个了不起的人,默多克先生。”

最后,参议院的这个委员会责骂了进出口银行,说他们对于这份申请处理得过于草率,没有尽职尽责地照顾好公众的钱,银行把太多的钱用在了航空工业,等等。不过,默多克已经获得了贷款。整个调查好像主要是由于感情而并不是事实。在初选阶段,《纽约邮报》是不可能支持肯尼迪的。早在伊朗大使馆人质危机时,报纸就曾经宣称:“肯尼迪在为德黑兰祝贺。”报纸往往是强调他酗酒、玩女人。卡特不用请默多克吃饭而让他在初选中支持他。不过,不管是午饭还是进出口银行的贷款,都不足以使默多克在总统大选阶段去支持卡特。

默多克本人认为,卡特事实上是一个空洞的自由主义者。他认为,在目前这一时代,自由主义正在被渐渐地埋葬。在1980年,深深的危机感充斥着美国。当了37年美国人朋友的伊朗国王巴列维,也已被从自己的国家里驱赶了出来。美国的外交官们被扣作人质,而卡特政府对此却表现得无能为力。从1979年石油输出国组织的第二次“石油冲击”以来,短短6个月以内,原油的价格上升了50%以上。汽车在加油站前要排上几个小时的长队。通货膨胀率高达10%,但物价水平却还在向上涨。苏联军队开进阿富汗了,而卡特的反应却只是一份尴尬的声明,称勃列日涅夫辜负了他。

应当对美国人说他们想听的。他曾经许诺将解决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种种难题,也包括经济停滞以及社会的分裂。很多人认为,卡特所代表的是一个温和的、衰败的美国,他的观点并不符合美国人们的期望。

汤姆逊家族不想玩了

在英国,《泰晤士报》和《星期日泰晤士报》是最著名的两家报纸。

野心勃勃的默多克知道,如果自己能够收购这两份报纸,就可以顺利地控制英国报业的大部分份额,而这个也是新闻集团进军欧洲最终取得胜利的唯一途径。但在这个时候,默多克收购这两份报纸的意愿并不是很强烈,因为他有了《太阳报》,已经是一家英国报纸的老板了,而新的法规说,如果他试图购买另外一家报纸,它的竞标必须经过英国垄断和兼并委员会的审查。这对默多克很不利,但默多克总是很幸运。

《泰晤士报》和《星期日泰晤士报》是两份不同形式的报纸,也是英国两份最著名的报纸。这两家报纸也最突出地表现了“舰队街”的报纸老板和工会之间的恶劣关系。

1959年,加拿大的出版大亨罗伊·汤姆逊从洛德·金斯莱手中买下了《星期日泰晤士报》,当时它的发行量不到100万份。汤姆逊任命了一位很出色的主编,名叫丹尼斯·汉密尔顿,并让他招募一流的职员。1976年,报纸的发行量达到150万份,远远地超过它的对手《观察家报》和《星期日电讯报》,把它们甩在后面。

此后,汤姆逊又获准买下《泰晤士报》,这曾经引起公众的争论,许多人认为他不合适。长期以来,《泰晤士报》一直是英国最有影响的报纸,是“正统势力的黑板报”。但是,这份报纸的发行量在下降,而且也多年亏损。在批准汤姆逊购买这份报纸之前,报纸的“卫士”们为防止“编辑独立性”的传统被破坏,提出了许多条件。仁慈的汤姆逊很高兴地接受了这些条件。在他的回忆录中,他将购买《泰晤士报》一事描述为“我做过的最伟大的事”。

在许多方面,罗伊·汤姆逊都是记者们最完美的老板。他有独创性,而且他从来都不干预编辑们的工作。在政治上,他一直宣称自己持右翼观点,但他从来都不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他自己的报纸。他最大限度地允许他的编辑们保持着新闻的自由度。

同类推荐
  • 法界巨擘:倪徵奥传

    法界巨擘:倪徵奥传

    倪徵奥的一生堪称传奇,东京大审判,他以凛然正气,将侵华日军战犯绳之以法,作为新中国第一位国际法院法官,他以高见卓识,贏得了国际法界的尊崇。
  • 吉安民俗

    吉安民俗

    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布和演变,是民众的日常生活的具体反映。民俗一旦形成,就成为规范人们行为、语言和心理的一种基本力量,同时也是民众习得、传承和积累文化创造成果的一种重要方式。民俗是人类各级社会集团的共同生活里具有普遍性的重要社会现象,是人类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重要载体。从民俗与文化的关系看,民俗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民间文化。
  • 胡适自传

    胡适自传

    本书包括胡适所撰《我的信仰》《四十自述》《中国新文学运动小史》三文。附录有胡适之父胡传的年谱、日记、传记和年表。《我的信仰》主要自述胡适的出身和早期经历对其思想观念的影响。其中有幼年时对宿命论的反叛,少年时阅读进化论著作,留学美国时接受杜威的哲学影响。后形成了他在信仰层面的新人生观——“科学的人生观”。《四十自述》则是更为完整详细的前半生的自传。从出生到1932年,四十年间的人生经历。尤其是胡适在分析自身在思想上的发展和转变轨迹脉络上,深入到每一个小事件和具体书籍。这些是光靠外在的史料记载,是无法完成的。对了解胡适的思想观念形成缘由来说,是为准确详尽的手资料。
  • 煮酒笺花,人归何处:李清照传

    煮酒笺花,人归何处:李清照传

    怀古寻迹,以洗练文字回首李清照崭露头角的大宋旧影。情落纸笺,随一阕一笔感知漱玉词采撷深蕴的悲欢离合。她是婉约派代表词人之一,虽传世之作甚少,仍以清新奇隽的“易安体”在宋代词坛独树一帜,光耀京华。她的词工丽婉转,她的诗浩气豪迈,她的人生亦是跌宕起伏。两宋朝局风云万变,李清照不可避免地被卷入其中,倍受党争株连之苦。少时天真烂漫、琴瑟和鸣,晚景几经丧乱、形影相吊。大半生远离故土,流离失所,她却以堪比男儿的豪情与坚毅,凭沉博绝丽之著作,傲立于浮沉乱世。她不只是感月吟风的婉约词人,更是心怀家国之思的千古词宗。
  • 顾维钧家族

    顾维钧家族

    从1912年担任袁世凯英文秘书初登外交舞台,到1919年在巴黎和会上挺身而出声名鹊起,从1945年代表中国第一个签署《联合国宪章》,到1967年告别海牙国际法庭全身而退,顾维钧作为“近代中国第一位职业外交官”,经历了民国几乎所有的重大外交事件。本书将顾维钧的一生及其家族发展,在历史、社会、婚姻和人性的重重纠结中展开,耐人寻味。
热门推荐
  • 重生之伴生契灵

    重生之伴生契灵

    是废材,还是天才,我们拭目以待。重生归来,前世因果,让我们今世,做个了解吧。本文1v1男强女强
  • 动物百科(中国儿童课外必读)

    动物百科(中国儿童课外必读)

    本书按照动物界由低等到高道的排列顺序,详尽、生动地介绍了一千余种动物。动物学家对科学知识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讲解引人入胜。本书将会带你快捷地进入动物的世界、与鹰翱翔于天空,与鱼嬉戏于大海,与豹驰聘于草原,感受它们的神奇与美丽,展现出一个蔚为大观的动物世界。
  • 霹雳之千山志

    霹雳之千山志

    以为自己死定了的千山雨睁开眼睛,发现自己活的好好的。本想着来个绝地反杀报仇雪恨,又发现自己早已不在原来的世界,更别说找仇人报仇了。千山雨,一个完美的诠释了何为绝处逢生乐极生悲的女人。*
  • 南朝大争霸5:萧梁落幕

    南朝大争霸5:萧梁落幕

    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承上启下的时代,这一时期虽然短暂,但对后来的隋唐大一统产生了极为正能量的影响,了解这段历史,是时代及读者的需要。本系列图书以轻松诙谐的笔调纵深讲述南朝宋、齐、梁、陈四个朝代的异彩纷呈的历史,对南北朝期间的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以及铁马金戈的战争场景、波谲云诡的宫廷阴谋、离散破碎的皇权亲情、无边泛滥的情色欲望等方面都有全面的描述与评论,帝国争霸兴衰史在轻松幽默的叙述中娓娓道来本书为该系列的第五册,讲述了南朝政权——萧梁,从繁盛到走向衰亡的过程。
  • 捡到了一颗星球

    捡到了一颗星球

    范畴坐在电脑前,打开论坛,捡到了一颗星球怎么办?在线等,很急!
  • 深蓝的味道

    深蓝的味道

    深蓝色是澄澈而又明静的,是她处在黑暗中向往阳光的味道,包裹着亲情,友情,爱情。
  • 宋朝探花郎

    宋朝探花郎

    刘安穿越了。这位堪称史上最幸运的穿越者,汴梁及至天下最英俊的探花,与名门嫡女婚约在身。可很快,刘安发现自己不快乐。弱宋天天跪,跪党项、跪契丹,跪到弱宋只剩下钱了。提到钱,刘安更不快乐。刘安听说:宋朝发俸禄竟然是直接发给夫人的,夫人掌家管账,零花钱定项支出,精准到文。又听说,武勋世家的潘六姑娘,可以手撕街痞。刘安表示,穿越好可怕。
  • 阵御诸天

    阵御诸天

    小人物有大机缘,小人物有大气运,遇到莫大机缘,又接连遭遇重重危机,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从此,异兽,天书,阵法,周天至宝,纷至沓来,种种不一样的修仙体验呈现在你面前!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