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79700000008

第8章 历史知识(7)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防火官叫“行火官”。五千前生活在中原地区的黄帝注意到百姓在实行刀耕火种的同时,由于放火烧荒、开垦田地,一些山林火灾时有发生。于是,黄帝便提出了“节用水火林物”的主张,设置了“火正”这一和火有关的官职,加强了对百姓用火和防火的管理。第一个被任命为“行火官”人的叫秦龙。秦龙本为一乡村百姓,一日,他路过一处着火的房子,便奋不顾身冲上前去灭火,后来此事传到黄帝那里,黄帝便召见了秦龙,再后来就命其为“行火官”。

古代还没有专门救火的消防队,对吗?

答案:

错。

聚沙成塔:

1023年,宋仁宗赵桢登位后,即制定了严密的防火措施,降旨在京厢军中挑选精干军士,组成队伍,建制为专事消防机构——军巡铺。

据《东京梦华录》记载:汴京城中,“每坊巷三百步许,有军巡铺房一所,铺兵五人”。这些军士都经过严格训练,技精、艺高、胆大、责任心强。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夜间巡警”,督促居民按时熄灯,消除火灾隐患。铺兵轮流更替,昼夜值班。发现火警,及时报告,并备有多种灭火器械,“诸如大小桶、麻搭、斧锯、梯子、火叉、大索、铁猫儿之类”,一应俱全。一旦发生火灾,这些军士便立即携带消防器械,奔赴失火地点进行扑救。

由此看来,作为我国专职的消防部队,军巡铺创建之早、组织之严密、器械之众多、制度之完善,恐怕在世界消防史上也属史无前例。

从什么时候开始就有考试封卷的做法了?

A.唐 B.宋

C.元 D.明

答案:

B。

聚沙成塔:

史籍记载,我国古代科举封卷制度起始于宋朝。据《宋史·选举》说,宋太宗淳化年间,为“革考官窝私之弊”,采用监丞陈靖的建议,推行“糊名考校”法,科考时在试卷上糊住考生姓名、籍贯,决定录取卷后再开拆弥封。追溯起来,宋代的“糊名考校”法显然当算是高考封卷制度的“始祖”了。

不过,在古时封建官场腐败的情况下,即便实行考卷弥封制度,还是有不法考官凭借辨认考生字迹作弊。因此,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设誉录院,由书吏抄试卷副本,评阅副本。《宋令要》载,当时为防止亲戚关系舞弊,宋真宋下诏“别头试”,即让与考官有亲戚关系的考生换一个考区避嫌疑。当时还有让负责的考官暂不回家“锁宿贡院”等措施以“杜绝请托”。

我国古代的皇帝是没有俸禄的,对吗?

答案:

错。

聚沙成塔:

古代的皇帝除了权力,还有“好用”。“好用”就是皇帝的俸禄。以北宋为例,自太宗赵光义以后,几乎每个皇帝都有1200贯的“好用”,而且每月如是,相当于月薪。之所以说“几乎每个皇帝都有”,是因为中间出了个宋仁宗,按规定仁宗也有1200贯的月薪,但是他主动放弃了。

且说没有放弃俸禄的宋太宗、宋真宗,每月那1200贯,历来是由“左藏库”送过去。所以从形式上来讲,皇帝的俸禄是左藏库给发的。

商祭祀的时候会大批杀死奴隶,对吗?

答案:

对。

聚沙成塔:

商大批屠杀奴隶用以祭祀,盛行人牲。推究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商的奴隶来源充足。商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它拥有众多的奴隶,这些奴隶大多是来自战争中的俘虏。商帝国经常不断地向四邻方国和部落发动战争,其主要目的就是掠夺奴隶。二是商迷信神鬼,认为活人死后转化为鬼,鬼神比活人更有威力。活人解决不了的疑难和祸福,诸如人的生死病疾、天的阴晴冷暖、战争的胜败、田猎的吉凶,等等,通过占卜请示祖先,祈求祖先,就能得到一定的启示和保佑。所以,商朝统治者要大批屠杀奴隶用来祭祀。

中国历史上哪位皇帝为自己立了一块“无字碑”?

答案:

武则天。

聚沙成塔:

晚年的武则天没有像其他帝王那样为自己歌功颂德,而是立了一块“无字碑”。

武则天精心设计并树立的无字碑,在整个乾陵陵园的石雕中,不仅因所处显著位置而引入注目,而且以其精湛的雕刻艺术、独特的风姿韵味,以及种种富于传奇色彩的传说故事而倍受青睐,名播八方。

关于武则天立“无字碑”的原因,第一种说法认为,武则天立“无字碑”是为了夸耀自己,表示功高德大非文字所能表达;第二种说法认为,武则天立“无字碑”是因为自知罪孽深重,感到还是不写碑文为好;第三种说法认为,武则天是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人,立“无字碑”是聪明之举,其用意就在于功过是非让后人去评论,这是最好的办法。究竟哪一种说法正确,目前尚无定论。

“土司”是一种制度还是一种官职?

答案:

官职。

聚沙成塔:

“土司”原是元、明、清各朝在少数民族地区授予少数民族地区首领世袭官职,以统治该族人民的制度。后来则偏重于指被授予这种官职的人。

元朝开始设立土司。用于封授给西北、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部族首领,土司的职位可以世袭,但是袭官需要获得朝廷的批准。清朝雍正年间,将世袭的土司改为由朝廷任免的流官。土司制度直到清朝结束也没有完全消失。

中华民国时期宁夏、青海一带的马步芳武装接受民国政府的任命,但对于其辖地仍然自行管辖,实际上和前朝的土司制度没有不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过剿匪、土地改革、民族区域自治等阶段,土司制度才彻底被废除。

养老院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答案:

奴隶制社会。

聚沙成塔:

最早的养老场所的雏形出现在奴隶制社会,据《礼记·王制》记载:“夏后氏养国老于东序;养庶老于西序。殷人养国老于右学;养庶老于左学。”这里提到的“序”与“学”,就是夏殷时代养老的最初机构,也兼有教育下一代的职能。时至周代,也注意到对老病残疾鳏寡孤独的照顾。《管子·人国篇》载的慈幼、恤孤、养老和问疾等事,显然包括了养老保健等诸多方面的内容。

宫廷中的“食官”出现在何时?

A.两汉 B.南北朝

C.三国 D.夏商

答案:

D。

聚沙成塔:

古代宫廷食官的出现,当可上溯至夏商时代,但见于明确记载的食官,最早是属于周代的。根据(周礼》的叙述,周代的食官包括膳夫、庖人、亨人、酒正、浆人、醢人等二十余种。各种食官中又有属下多人,分工合作,各司其职,总人数达两千多人。

古代宫廷中的“食官”负责帝王膳食的管理,还有宫廷内的各种饮宴活动的组织。在历代王朝的文武百宫中,食官虽然文不足以治国,武不足以安邦,不过常常被看做是最重要的一类官职,《周礼》将食官统归“天官”之列便是证明。汉以后的“大官”或“太官”,名称应当是源于天官的,都是宫廷食官。周官中的天官主要分宰官、食官、衣官和内侍几种,其中宰官为主政之官,食官在天官中的位置仅次于宰官。

最早设“火器营”是在哪个朝代?

A.两汉 B.隋朝

C.元朝 D.清朝

答案:

D。

聚沙成塔:

火器营是清代专门操演火器的军队。操演的火器有鸟枪有子母炮。

最早设火器营在康熙三十年(1619年)。选八旗满洲、蒙古习火器之兵,另组为营。营兵有鸟枪护军与炮甲两种,额定满洲、蒙古每佐领下鸟枪护军六人,炮甲一人,分内外二营操演。内外二营,共有鸟枪护军五千二百多人,炮甲八百八十人,养育兵一千六百五十人,三种兵总数是七千八百多人。内外火器营分别定时训练,除操演枪、炮之外,并操演步射、骑射及各项技艺。

清外火器营建于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建成后命本营八旗满洲弁兵移驻,俾群聚环居,便于演习。营房西门外,辟有大教场,为八旗火器营兵合练之地。事实证明,在以后的历史上,我们看到外火器营的设立为清统一国家、巩固边疆、维护祖国统一和安定起了重要作用。

元朝时期中国就有“口罩”,对吗?

答案:

对。

聚沙成塔:

当世界惊叹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贡献的时候,可能很少有人知道,防病防寒的口罩,最早也是中国发明的。它同样可以让我们引以自豪。

早在公元1275年的元朝初叶,著名的意大利威尼斯大旅行家马可·波罗来华,就看到当时中国人使用“口罩”的情形。他在《东方见闻录》中写道:“在宫廷里,那些侍侯皇帝饮食的人,口与鼻一律都要蒙上蚕丝与黄金线织成的巾,使他们所发出的气息,不致传到皇帝的食物上去。”这种“蚕丝与黄金丝织成的巾”,应为最早的口罩。据此看来,中国发明和使用口罩的历史,至少已有700多年了。

同类推荐
  • 向着明亮那方(纪念版)

    向着明亮那方(纪念版)

    本书精选金子美铃童诗187首,分为“夏”、“秋”、“春”、“冬”、“心”、“梦”六卷,并配有精美温馨的彩绘插图。金子美铃的诗清新自然、短小隽永,笼罩着融融温情,读来意趣盎然。作者善于观察人与自然界中的令人感动的图像和声音,以细腻纯真的语言传递生命的乐章,给人与梦的视野和心灵的顿悟。此次全新纪念版不仅加入了著名插画师竹久梦二为金子美铃配的插图,而且采用四色印刷,装帧设计上力求精美,雅致。
  • 羊收到狼的信

    羊收到狼的信

    《羊收到狼的信》为中小学生量身打造的儿童文学作品集,以“可读性强”“文笔优美”的选稿标准,精选了曹文轩、梅子涵、毛芦芦、李娟等国内知名一线儿童文学作家的优秀作品,体裁涵盖小说、童话和散文等,借助经典篇章、璀璨字句和优美文笔,充实广大青少年的课外阅读生活,借助阅读的力量,帮助他们发现世界、体验人生、汲取思想与文化,提高文学修养。
  • 神奇的倒霉蛋

    神奇的倒霉蛋

    本书讲了一个狠心的爸爸,觉得自己的孩子是天生的哑巴,狠心的把自己的孩子扔到深山老林里,孩子意外地被狼收养了十年,十年以来,小狼和老狼对男孩儿特别好,男孩儿与狼为友。于是,这个“狼孩儿”既有人性的善良,又有了“狼性”的坚韧。后来,他无意间遇到的外星人,并且借助外星人的魔法重返人间,从而发生了一个个妙趣横生的故事……
  • 炮(怀旧童书馆·怀旧童年)

    炮(怀旧童书馆·怀旧童年)

    《炮》一书由原来的《炮》和《鞋》两小书组成。《炮》以书中其中一篇文章名为书名,也做了新版的书名。《炮》一书分为七个部分“炮的来历”、“大战葫芦口”、“ 炮上了太行山”、“ 一炮打下了二十四个炮楼”、“ 炮变成了神话”、“ 炮又上太行山了”、“炮和人民见面了”,是作家苗培时为建国初的小朋友们写的一本书,生动描绘了建国前在河北地区八路军抗击日本侵略者时,获得了一门神勇无比的大炮,战士们利用这门大炮打击日本鬼子,震慑了无数伪军,这门炮一时名声大噪,成为神话。
  • 影响孩子一生的100个幽默故事

    影响孩子一生的100个幽默故事

    有一种东西叫做钻石,如天上的星星,风雨的岁月和空间,凝固成人类精神的永恒,它跨越了国界、语言、年龄。“注音版影响孩子一生的名著”系列图书,每一本都是你生命中不可不读的经典。
热门推荐
  • 毗尼母经

    毗尼母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老清华(民国趣读)

    老清华(民国趣读)

    《民国趣读老清华》是追忆当年老清华的文字集纳,作者皆为民国之大家,如冯友兰、潘光旦、陈岱孙、孙锡三、梅祖彦、张申府、马约翰、梅贻宝、费孝通……这些文字从不同侧面叙述了民国时期清华的校史、民国时期的历任校长、生源、课程设置、教师风范、校舍环境以及当时校内、校外学生参加的活动等,通过这些文章即可让我们看到当年是什么样的学子考到清华、什么样的俊才站在教室里讲台传道授业;这些学子这些老师,在那个风急浪涌的时代,他们经历了什么,见证了什么,又做了什么;他们有怎样的情感情怀,又有什么样的一生。他们的记述就像爬满记忆之墙上的藤蔓,让我们能更好了解清华的过去,更好了解清华之所以来,他们曾经生活在清华的过去,在那个美丽的地方度过了人生里最美好的时光,他们是亲历者,在他们笔下,有家事的细琐,有国事的波澜,如今去读,情景犹如历历,这些情景连缀成锦,让那段时光变得华丽有光彩。
  • 快穿之反派别追

    快穿之反派别追

    一个不知从何而来的少女,被一个毛球带去大千世界执行任务,可这位帅气的先生,你宠的太过分一点了吧?
  • 互联网时代

    互联网时代

    夏威夷、马尔代夫,风情万种的海湾里,风情依旧。这些众人向往的人类休闲胜地,休闲者依然在休闲,但在温柔绚烂的光影里,它们同时成为人们向往的购物店、阅览室、会议室、写字间。今天,那些可以在自己喜欢的任意地方和时间工作的人们,正描绘出新时代的工作样态。在美国,不在特定场所工作的人,已经占到整个美国工作人口的 1/3,并且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着。
  • 暮焚绡情,腹黑将军别宠我

    暮焚绡情,腹黑将军别宠我

    他本是手持长枪的战神焚暮,在战场上骁勇善战杀敌无数,屡建奇功,却在一次征战意外中被奸人所害掉落悬崖被她所救。她本是在山谷里长大的少女萧绡,却在采摘药草中遇无意中发现了身受重伤的他。他本是才艺双绝的梅子轩,一向深谋远虑的他从没想过有朝一日在遗落的棋局中竟然把她也算进去了。为了给与她想要的自由,宁可负天下人也绝不负她。而等她满怀欣喜去找她所爱的那个人时,她深爱的男子却娶了别的女子,她黯然神伤悄然离去,却被人陷害毁掉了容貌废掉了武功。等他找到他时却发现她已对他恨之入骨,只是一心想要杀了他。可有一个人从头到尾默默守护,纵使心已经千疮百孔,他也一直都原地等着他。既然如此,黄泉路上,究竟她会如何选择?
  • 时代风流

    时代风流

    那年他十七岁,上高中。他们学校是本省名校,听说是中国第一批西式学校之一,光绪三十一年创办的中学堂。又听说,他们学校的毕业生,有几位学部委员,还有几位在北京工作,有的还经常出入中南海,甚至陪同毛主席周总理接见过外宾。有一次,一位校友回母校视察,街上还站了岗。他们学校的教学水平是没的说的,老师都是百里挑一的名师。比如他们的语文老师,原来在南京大学,知道吗,南京大学解放前叫中央大学,1957年出了一点事情,下放到一所山区小学,他们校长费了好些周折,才把他弄到学校来。
  • 世界文学名著典藏:格兰特船长的女儿

    世界文学名著典藏:格兰特船长的女儿

    游船“邓肯号”的船主格里那凡爵士在一次偶然当中,得到了两年前遇险失踪的苏格兰航海家格兰特船长的线索。为了搭救落难的格兰特船长,格里那凡爵士自行组织旅行队,带着格兰特船长的儿女,一起踏上了寻找格兰特船长的旅程。他们穿过南美洲的草原,横贯澳洲内地和新西兰,环绕了地球一周。一路上他们以无比的毅力和勇敢,战胜了无数艰险,终于在太平洋的一个荒岛上找到了格兰特船长。
  • 拐个太子做夫君

    拐个太子做夫君

    一朝圣旨下,许了个克妻的夫君?这怎么得了,当然是选择逃婚喽。哪知逃婚路上捡了个肤白貌美的美男子,某女见色起意,干脆拐来当夫君吧。于是日常生活变成了……秦姝婠:“夫君夫君,你为何要害我?”君烨:“我……害你什么了?”秦姝婠:“害我那么喜欢你。”君烨:“……乖,别闹。”
  • 因为是你才喜欢

    因为是你才喜欢

    竹马小哥哥一夕变脸冷若冰霜,顾盼瑟瑟发抖惨遇双重打击。误会?变心?还是欲拒还迎?陆屿初拿顾盼毫无办法,他在心里不止一次地感叹:真是报应啊……他会在她被人欺负时替她出头;会担心她一个人在家害怕,用小石子砸她家的阳台,让她知道他也在;会嫌弃她身上总隔三岔五出现的伤口,却又总是忍不住随身带着药凶巴巴的替她抹;会口是心非的骂她笨,却故意陪着她考试不及格;怕暴露自己的心思,却又忍不住关注她;会明知她妈妈作风不好,却不忍心伤害她;会找她麻烦,会为她吃醋,会经常吵吵闹闹,却异常和谐……顾盼:“我特别希望自己可以变得优秀、温柔、自信……”陆屿初:“你不是那种人。”看着她通红的眼眶,他又补充了一句:“也成不了那种人。”——因为你现在这样就已经足够好,不需要变成任何人。
  • 墨心杂谈

    墨心杂谈

    手套丢了一只左手的,朋友劝我再买一双,我说再找找吧。这样就算最后没有找到也不会有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