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81300000031

第31章 连通世界的桥梁——国际贸易篇(1)

■ 经济领域内的世界大战——国际贸易

古代有一个国家的皇帝下了一道非常奇怪的圣旨,本国的大臣必须穿丝绸衣服,但是老百姓却不能养蚕,只能种粮食。结果丝绸价格一涨再涨,依然供不应求。邻国见到这一情况,就发动全国的老百姓都去养蚕制丝,再转而卖到这个国家,许多人发了大财。几年过后,这个皇帝又下了第二道圣旨,本国大臣只能穿土布衣服,于是邻国的丝绸就卖不动了,不仅如此,因为举国造丝,无人种粮,他们只得向这个国家高价购买粮食。出乎意料的,该皇帝又下了第三道圣旨:本国的粮食一粒都不能卖到外国去。可想而知,不动干戈,一个没有种粮食的国家便就此灭亡了。

有道是“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国家与国家之间亦是如此。这个故事中聪明的国王利用贸易战,轻而易举地就消灭了一个国家,虽然听起来有点不可思议,但我们从中能清晰地看到:国际贸易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具有重大的意义。有人将国际贸易称为“没有硝烟的战争”,这一点都不为过。

国际贸易亦称“世界贸易”或“进出口贸易”,泛指国际间的商品和劳务(或货物、知识和服务)的交换。它由各国(地区)的对外贸易构成,是世界各国对外贸易的总和。国际贸易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就已产生,并随生产的发展而逐渐扩大。到资本主义社会,其规模空前庞大,直至扩展到世界范围。

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在性质上并无多大不同,但由于它是在不同国家(地区)之间进行的,因此与国内贸易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1)国际贸易涉及不同国家(地区),不同国家(地区)之间在政策措施、法律体系方面可能存在差异和冲突,在语言文化、社会习俗等方面也有较大的差异,因此,国际贸易所涉及的问题远比国内贸易复杂。

(2)国际贸易的交易数量和金额一般都较大,运输距离较远,履行时间较长,不可控的客观因素(如索马里海盗问题)较多,因此,交易双方承担的风险远比国内贸易要大。

(3)国际贸易容易受到交易双方所在国家的政治、经济、双边关系及国际局势变化等条件的影响。

(4)国际贸易除了交易双方外,还需涉及运输、保险、银行、商检、海关等部门的协作、配合,其过程较国内贸易要复杂得多。

20世纪中后期,国际贸易迅猛发展,各国为了各自经济利益,加上国际贸易特有的特点,各国家间贸易摩擦、纷争不断,有的甚至兵戎相见。

20世纪后期,日本汽车工业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就有丰田车”是其汽车工业繁荣最好的例证,与之相比,美国的汽车工业则发展缓慢。1980年,美日之间爆发了旷日持久的汽车贸易战。从1980年到1992年,双方有关汽车贸易摩擦的谈判几乎就没有间断过。到了1992年,时任美国总统的老布什亲自带领美国汽车制造商组团到日本进行谈判。精明的日本人欲擒故纵,同意从该年起将对美轿车出口量由230万辆降至165万辆,紧接着便暗度陈仓,进一步扩大日本公司在美国本土的汽车生产,并通过在其在他国的汽车生产,借助第三国将汽车源源不断地开入美国。面对这种情况,1993年美国总统克林顿在《美日框架协议》中要求日本进一步开放汽车市场,但遭拒绝。到了1995年5月16日,美国政府终于决定实施单边报复,宣布将对来自日本的豪华轿车征收100%的关税。这一举措顿时在日本国内引起轩然大波,并迫使日本人“真正地”坐下来与美国人谈判。在经过拉锯式的谈判后,双方终于达成《美日汽车及汽车零件协议》。日本同意放宽对汽车配件市场的管制,增加购买美国生产的汽车零配件的数量,美国则放弃了对日出口汽车及其零配件一贯设定数量目标的做法。自此,这场美日汽车贸易大战趋向缓和。然而,还远远未到画上句号的时候,双方的摩擦仍然时断时续。

为了更好地解决各国间的贸易纷争,维护世界经济和贸易的秩序,1994年成立了世贸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简称WTO。WTO的主要职能有:组织实施各项贸易协定;为各成员提供多边贸易谈判场所,为多边谈判结果提供框架;解决成员间的贸易争端;对各成员的贸易政策与法规进行定期审议;协调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的关系。

■ 各国货币的“身价”——汇率

一个外星人到地球参观,看到地球上有两棵果树都结了果子,但是一棵种在A国,一棵种在B国。外星人很想吃,于是,他就对地球人说:“我要买你们的果子吃。”

地球人说:“好,但首先你要确定到哪里去买,到A国去买,1A元1个;到B国去买,1B元1个。”

外星人说:“那我用1B元买一个好了。”

地球人说:“且慢!其实你不用花钱就可以,你先从A国借一个果子,到B国去换1B元,拿lB元到A国去,就可以换10个果子,从其中拿出一个果子还给A国人,你就白得了9个果子。你再拿9个果子去换9B元,再到A国去换90个果子,再拿这90个果子去换90B元,然后到A国去换900个果子——这样下去,A国的好东西就都被你买光了!”

外星人说:“哪有这样的好事!那A国人为什么不到B国去卖个好价格?”

地球人说:“A国有关方面规定,10A元等于1B元,相当于规定了10个A国的果子等于1个B国的果子啊!”

这就是汇率在发挥作用。汇率,也称作汇价,是国家与国家之间兑换货币时的比率。通俗地说,汇率就是用一种货币去购买另一种货币的价格。比方说要购买一美元,你得花多少欧元,或者反过来说,要购买一欧元,你得付出多少美元。汇率的高低也就直接影响该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成本和价格,直接影响商品的国际竞争力。

汇率的特性在于它多半是浮动的比率。只要货币能够透过汇率自由交换,依交换量的多寡,就会影响隔天的汇率,因此,有人也以赚汇差营利,今日以较低的比率购进某一外币,隔日等到较高的比率出现时,再转手卖出。所以有时通过汇率也能看出一个国家的经济状况。了解外汇也能看出这个国家的出口贸易状况。

一个小小的汇率竟有这样大魔力!可能有人会问,汇率的比价到底是怎么确定的呢?汇率比价是由国家之间规定的,但是国家在制定汇率的时候一般是根据利率来制定的,经济学上称为利率平价理论,一国利率提升,其他国家的资金就会涌向这个国家,导致这个国家的利率上升,一国利率下降,本国资金就会涌向他国,导致本国的利率下降。这是由凯恩斯提出来的,普通读者无须知道汇率怎么算出的,那是专业人士的事情,只要明白汇率的上下波动,对我们实际生活的影响就足够了。汇率上升,同样会引起利率上升,汇率下降会引起利率下降,我们普通老百姓可以根据汇率升降情况来判断自己的投资消费决策。

汇率除了影响到出境旅游、海外购物以外,其波动还和利率一样,影响到生活的方方面面,2008年的金融危机,与人民币汇率的提升有着重要的关系。在汇率上升的时候,尽量不要做出口生意。汇率上升的时候,可以多安排出国旅游,或去国外考察,因为此时同样的钱可以换回更多的外币;汇率下降的时候,要避免出国考察或旅游,应多安排海外出口,因为这样能换回更多的人民币。总之汇率上升,在海外消费最合适;汇率下降,在国内消费最合适。

■ 你的钱在其他国家能买到什么?——购买力平价

购买力平价理论认为正如“一物一价”原则成立一样,汇率是可以决定的,或者说汇率是应该决定的。如果世界上只有一种产品,其计算就极为简单,但事实并非如此。

1986年9月,英国著名的杂志《经济学人》推出了一个有趣的“巨无霸指数”。巨无霸指数是一个非正式的经济指数,用于测量两种货币的汇率在理论上是否合理。假设一个麦当劳巨无霸在美国的价格是4美元,而在英国是3英镑,那么经济学家认为美元与英镑的购买力平价汇率就是3英镑=4美元。而如果在美国一个麦当劳巨无霸的价格是2.54美元,在英国是1.99英镑,在欧元区是2.54欧元,而在中国只要9.9元的话,那么经济学家由此推断,人民币是世界上币值被低估最多的货币。因为根据一物一价定律,相同的商品在全世界都应当有相同的价格。如果巨无霸指数大于1,则说明在这个国家麦当劳的价格较美国低,反之则比美国高。从汇率的角度说,就是这个国家货币的汇率被低估,或者美元的汇率被高估。

同样的产品在世界各地的货币标价却相差巨大,而且与官方的汇率换算完全不符,因此,在一些西方经济学家眼中,麦当劳的巨无霸已经成为评估一种货币真实价值的指数。

在英语国家里从“巨无霸指数”衍生出了“汉堡包经济”一词。1986年之后的每一年,《经济学人》都要发布一次新的“巨无霸指数”,这个指数也由此风靡全球。对于用麦当劳巨无霸来测量各个国家的货币购买力,经济学家对其科学性是持有争议的,因为这种测量方法假定购买力平价理论成立,而购买力平价理论是否成立目前尚无统一定论。

购买力平价理论认为,人们对外国货币的需求是由于用它可以购买外国的商品和劳务,外国人需要其本国货币也是因为用它可以购买其国内的商品和劳务。因此,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的交换,就等于本国与外国购买力的交换。所以,用本国货币所表示的外国货币的价格也就是汇率,决定于两种货币的购买力比率。由于购买力实际上是一般物价水平的倒数,因此,两国之间的货币汇率可由两国物价水平之比表示。这就是购买力平价说。从表现形式上来看,购买力平价说有两种定义,即绝对购买力平价和相对购买力平价。

购买力平价理论,采用一种根据各国不同的价格水平计算出来的货币之间的等值系数,使我们能够对各国的国内生产总值进行合理的比较,然而这种理论汇率与实际汇率可能会有很大的差距。根据一价定律,相同的商品在全世界都应当有相同的价格,因此购买力平价理论指出,在对外贸易平衡的情况下,两国之间的汇率将会趋向于靠拢购买力平价。

购买力平价理论认为:用现行的货币汇率来比较各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会产生误导。比如,墨西哥比索相对于美元贬值一半,那么以美元为单位的国内生产总值也将减半。可是,这并不表明墨西哥人变穷了。如果以比索为单位的收入和价格水平保持不变,而且进口货物对墨西哥人的生活水平并不重要(因为此时进口货物的价格将会翻番),那么货币贬值并不会带来墨西哥人生活质量的恶化。如果采用购买力平价,就可以避免这个问题。

而对购买力平价理论持批评意见的经济学家认为,假定所有国家商品价格的相等是错误的,那么不同国家的人对于同一种商品的估价是不同的。例如,一种在甲国是奢侈品的商品,在另一个国家有可能只是一般日用品。而购买力平价理论却没有考虑到这种情况。汇率表示本国货币在另一个国家的购买力,而购买力平价汇率与能在另一国买到多少东西无关。此外,购买力平价在统计学上具有欺骗性,例如,可以通过精心地选择所用的商品获得对某国有利或不利的结果。

越是收入水平低的发展中国家,其本国汇率越是低于购买力平价。这是因为,即使“一物一价”的法则在工业制品等贸易产品上基本成立,但在非贸易产品的很多服务上,却反映出工资水平的差距,反映出收入越低的国家其服务价格越便宜。由此可以发现,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汇率与购买力平价的理论数值间的偏离幅度越小,当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时,汇率就会下降到与购买力平价大体相当的水平。

■ 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比较利益

杨振宁在研究理论物理之前,曾经在芝加哥大学做实验物理的研究,然而他的研究并不顺利。虽然导师对他的见识非常赏识,但动手能力差使他在实验物理的研究方面始终没有进展。在芝加哥大学有一个笑话流传至今:“哪里有爆炸,哪里就有杨振宁。”后来,在导师的建议下,他转攻理论物理。1957年,杨振宁与李政道以他们提出的宇称不守恒理论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两个人是最早获得诺贝尔奖的华人。

对于杨振宁而言,实验物理并不是他的强项,理论物理更加具有比较优势。正是由于利用了这个比较优势,他才获得巨大的成功。

现代经济以及当今世界都明显地基本上依赖于个人之间、企业之间和民族之间的专业化和分工。虽然人们很早就认识到了专业化分工的好处,但是,在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提出比较利益原则以后,才产生了分析巨大“贸易来源”的基本方法。

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原则是在亚当·斯密绝对成本差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亚当·斯密认为国际分工应按由于地域自然条件不同而形成的商品成本绝对差来分工,即一个国家输出的商品一定是在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生产成本绝对低于他国的商品。李嘉图发展了这一观点,他认为决定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的一般基础不是绝对成本,而是比较成本或比较利益。一国与另一国相比,即使在商品生产成本上都处于绝对劣势,但只要本国集中生产那些成本劣势较小的商品,而另一个在所有商品生产成本上都处于绝对优势的国家,集中生产那些成本优势最大的商品,即按照“有利取重,不利取轻”的原则进行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同样也会增加社会财富,交易双方也都能获得利益。

■ 以低价取胜——倾销

1999年1月,中国出口的黄磷在欧盟遭遇反倾销调查。欧盟认为,作为涉案企业的云南马龙化建股份有限公司属于“国有企业”,是“非市场经济”,在出口中得到了政府的价格补贴,从而得以在欧洲进行倾销。但是,云南马龙的管理者已经拥有公司股权,公司有30%的股票已经上市,并不存在政府对公司管理的干预。虽然矿料的供应商有许多属于国有企业,但其生产、投入由市场决定,定价也由供需双方自行确定。鉴于此,云南马龙及时向欧盟提出市场经济地位的申请。经过一番调查,欧盟终于认可了云南马龙的市场经济地位。在这起反倾销案中,云南马龙赢得了胜利。

这只是一个非常普通的有关“倾销”与“反倾销”博弈的案例。其实近年来,中国制造业逐渐兴起,中国企业被国外指控倾销的事件屡有发生。自从1979年欧洲共同体对我国糖精发起首例反倾销指控以来,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遭受反倾销最多的国家,中国的对外贸易也因此受到很大的影响。

那么到底什么是倾销呢?《关于执行1994年关贸总协定第6条的协议》规定:在正常的贸易过程中,一种产品从一国出口到另一国,如果该产品的出口价格低于在其本国内消费的相同产品的可比价格,也即以低于其正常价值的价格出口到另一国,则该产品将被认为是倾销。

同类推荐
  • 3分钟读懂一个经济学常识

    3分钟读懂一个经济学常识

    以浅显的语言普及经济学常识,以轻松的笔墨回答经济学问题,是本书的编写宗旨。本书将经济学划分为商品、市场、金融、消费、投资、职场、民生、三农以及世界经济,分门别类总结归纳了生活中各个方面遇到的经济学常识及规律。在本书中每篇内容之后,还附着一个经济学小常识。这些小常识基本囊括了经济学中常见的规律、定理、定律、效应、法则等。每天读一篇内容,每天读一个小常识,能帮助广大读者在潜移默化中学会并应用经济学。其实,经济学并不像远远挂在天边的星辰,可望而不可即;经济学也并不是复杂的理论,高深的原理以及抽象的数学符号。在本书里,经济学仅仅是和我们现实生活密切相关、不可分离的、妙趣横生的事实。
  • 中国经济的再平衡

    中国经济的再平衡

    我们今天看到中国的实际情况,绝对不是一切都很美好,而是有很多需要重新平衡。外国人看中国真的是很美好,每年百分之十的经济增长率,但是我们生活在这边的老百姓的消费其实很低。对中国人来说,加入WTO、对外开放,是造就过去十年经济成就的主要原因。而这也使得通胀率升高和房价上升,造成老百姓生活上的困扰。过去三十年历史发展是很简单的。前十五年我们在处理国有企业,之后利用垄断、法律保障禁止别人的竞争,把大的国有企业还是把在手上。然后对外开放,鼓励跨国企业到中国加工贸易,通过这样把中国制造推向全球,使得老百姓有很高的就业机会。以后增长模式要开始改变,不要再老是在追求对外卖东西,我们应该国内生产再自己卖,这次“十二五”的规划也是在做这件事情。
  • 郎咸平说:谁都逃不掉的金融危机

    郎咸平说:谁都逃不掉的金融危机

    血淋淋的现实摆在你面前:企业倒闭,百业萧条,更可怕的是过去那种简单的生活一去不复返了!中国35%的经济产出都要依靠外贸出口,而这些产出所依赖的终端消费形态,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一步步恶化已经没有往日的风光。美国次贷危机对我们的冲击到目前为止是有限的,还没有真正开始,真正的开始会是什么时候?就是美国的防火墙破裂之后。美国的防火墙一旦破裂,冲击到美国的消费市场,由于美国进口的减少,使我们的出口受到影响,从而打击到我们经济的基本面。
  •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区域合作新机制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区域合作新机制

    本书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背景、内容和启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如何在推动世界经济合作中实现共赢?海上丝绸之路——中国的答案。
  • 本体与常无:经济学方法论对话(与林老师对话)

    本体与常无:经济学方法论对话(与林老师对话)

    本书为《论经济学方法》(“与林老师对话”系列)的第二版,收录了林毅夫教授在经济学方法问题上与学生的对话记录。作者强调经济学家必须以“常无”的心态,从现代经济学的“本体”,即理性人基本假设出发,研究新出现的经济现象。通过问答式的交流,作者深入浅出地教导有志于经济学研究的青年学子,应如何掌握现代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如何才能成为一名善于运用理论、进行理论创新的经济学家,体现了作者“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教学理念。第二版增加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加里·贝克尔教授对本书英文版的评论、学生的感悟以及林毅夫教授论述经济学方法论的文章。
热门推荐
  • 破解的天书上(破解人类文明与科学之谜)

    破解的天书上(破解人类文明与科学之谜)

    宇宙茫茫,星空浩瀚。亿万年来,宇宙每天都在人类的面前,炫示着她的神奇与伟大,灿烂与深邃。
  • 常态紊乱

    常态紊乱

    如果有一天所谓的末世只是你眼中的末世,你会坚持到底还是索性装作看不见?如果有一天你成为了大多数人认知上的“异常状态”,你还会觉得自己正常吗?当世界脱离控制,当认知产生障碍……看不见的隔断才是所有悲哀的根源。--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抠神

    抠神

    “同样是被系统砸中了头,别人的系统给钱花,我的系统不让我花钱。”“如果是没钱可花也就罢了,偏偏我是一个富二代。”“我这辈子,最痛苦的就是银行卡里有花不完的钱,但却不能花的感觉。”“为了省钱,我过上了不抽烟不喝酒不打麻将的佛系生活。”——被逼成为佛系青年的程煜心里一万多个MMP。
  • 为龙之道

    为龙之道

    (起点三组签约作品)当洪荒早已破碎,封神已经完结;来自未来的灵魂,穿越到了古代一条拥有龙族血脉的灵蛇的身上,会为这个世界带来什么样的变化、揭开怎样的秘密呢?他,又该如何寻找属于自己的道呢?为什么灵脉又叫龙脉,人皇又叫真龙天子,为什么龙会成为后世的图腾,真正的龙,到底是什么?一切的一切,精彩尽在《为龙之道》本书的书友群:111341449(欢迎加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西游同人之约定

    西游同人之约定

    西游同人,人物性格之类的不符原著,emmmmmm慎看
  • 大话台州人

    大话台州人

    江南有一块地方民风迥然,既有江南人本有的温婉,也有北方人的直爽彪悍。这儿的人个性鲜明,崇尚“大”文化,传统习俗和现代潮流在这里完美地融合,不好奇他们都是一群怎样的人吗?才女作家王寒以辛辣幽默的“大话”描绘了这个她深深热爱的故乡。
  • 锦衣绣春

    锦衣绣春

    血染江山,江山如画,不及卿眼角眉梢一颦一笑。指尖韶华,韶华白头,愿君王岁月峥嵘一生一世。燕王爷,明成祖,一生戎马,在沙场上杀敌掠夺守疆卫土,在朝野中扭转乾坤弑侄夺位,一念生而置人于死地,一语下而倾城于废墟。为一妃嫔早殇活剐三千宫女,就连死后也要带走十六位年轻后妃生殉……世人只道他狼子野心,贪得无厌。却无人知道那掠夺只为守护一人,更无人知道那十六位年轻貌美的女子,各个都像极了一人,或眉眼,或唇鼻,抑或只是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他就像收集标本一样,带着这些女人进入坟墓,至死不休,死不瞑目,永远不知亲自为他修建陵墓的那人究竟去了哪里……
  • 挽歌行

    挽歌行

    抱琴很清楚地记得,那一年,她六岁,由老仆宁妈妈带着,去江南拜师学艺。那一天,江南下了特有的霏霏细雨。抱琴倚在乌篷船舱里,任蚕丝般柔嫩的雨屑轻盈无声地从她的双颊滑落。透过舱壁不规则的窗口,抱琴第一次看见了江南的景致:水泽中一洼又一洼细而连绵的涟漪;高傲地伫于屋甍瓦尖的短腿鸟雀;掩映于斑斓油纸伞下,隐隐行走的红袖……真如画师飘逸且又凝重的一笔,怎一个心醉了得?过了浑圆的半月形石拱桥,一橹至岸。到了,到了。抱琴踩着湿腻腻的船板,仰头凝视牌匾上三个大字——游雪斋。“真是好名字呀!”抱琴喃喃道。
  • 绿野仙踪:奥兹国女王

    绿野仙踪:奥兹国女王

    多萝茜出海旅行遇到了风暴,她和一只名叫比尔丽娜的黄母鸡躲在木头鸡笼里,被风浪吹到了伊芙王国的一片海滩上。在那里,她解救了黄铜机器人——滴答人,它本来是属于伊芙王室的,但是邪恶的诺姆国王,用魔法把伊芙王室的成员都变成了工艺品。多萝茜决定救出他们,然而,国王设计了一个陷阱,就连赶来帮忙的奥兹玛公主,也被他变成了工艺品……最后,聪明的黄母鸡发现了他的一个致命弱点,帮助多萝茜打败了诺姆国王,救出了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