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81400000007

第7章 一人之下——人称“二皇帝”(2)

和珅毕竟是个聪明人,加上资历尚浅,办事十分小心。有官员求他办事,他必然事先摸清对方的底细,对于交往不深、不可靠的官员,他必定公事公办,对其贿赂更是严辞拒绝,极力标榜自己的廉洁。一时间京城到处流传新任军机大臣和珅拒绝多位官员行贿的故事。

这种事情以前闻所未闻,加上和珅的卖乖弄巧,终于让乾隆帝知道了。乾隆听多为大臣说和珅是一个刚正不阿、洁身自好、为官清廉的人。心中对提拔重用他更是得意洋洋,暗自庆幸没有看走眼。乾隆一高兴,又赏赐这位新任军机大臣白银五千两,并恩赐和珅在什刹海北岸筹建豪华的府宅——这就是后世的恭王府。

官场里的事,总是瞒上不瞒下的。不管你和珅表现得多么铁面无私,只要你真想受贿,总会有人想办法把钱送上门来。第一个送来的是户部笔帖式安明。和珅是户部右侍郎,算是安明的直接领导。正是这个安明,差点儿断送了和珅的前程。

安明原是户部司务,不思进取,只求保住职位,多捞油水。户部新尚书到任,左右侍郎不把新来的尚书放在眼里,想架空他,安明也加入其中。

谁知新任尚书早已心知肚明,他暗地里缜密调查,收买人心,得到了两位侍郎在职期间的罪证,然后奏明皇上,成功把两位侍郎调走,安明也被降职为笔帖式。笔帖式只是个闲职,安明只好满脸堆笑,拼命巴结新尚书。可惜尚书对安明的这样的人厌恶之至,根本不理他。

户部侍郎空缺,于是和珅被提升为户部右侍郎,不久又提拔为军机大臣。安明暗自思忖:这和珅年纪轻轻,背景不深,又无军功,鲜有政绩,凭什么升官那么快?三十不到就任户部右侍郎,跻身军机大臣之列,这不合常理,肯定受到了皇帝的特别眷顾。

安明是个嗅觉灵敏的人,他连忙把目标对准了和珅。他每见到和珅都十分恭敬。和珅初到户部,工作稍有不明之处,他就过去解释、帮忙。一听说和珅要在什刹海北岸筹建新宅子,安明立刻嗅出其中的机会,就急不可待的前去拜会,想趁机巴结和珅。

和珅承认确有此事,安明连忙表示自己有个亲戚专营建材生意,一来可以把质量关,二来可以避免奸商敲竹杠,并大包大揽要负责此事。和珅假意推托一番,也就答应了。为了掩人耳目,免得被别人抓住把柄,和珅还假惺惺地让安明最后如实报价。

其实,安明并无什么亲戚经营建材生意,他只不过找个机会巴结和珅而已。得到了和珅的默许,安明自己出钱出力,假托亲戚的名义,把所有材料的事悄无声息的办妥了,出了力也不张扬。事成之后,安明还做了一个账单,详细地列出了花费——事实上,这个账单只是掩人耳目。和珅这么精明的人,岂能不知安明的好心?

从此以后,二人的关系也就逐渐熟悉起来。安明也经常到和府走动,时不时带一些礼物,却绝口不提任何要求。因为安明心里清楚,和珅是在考察他,火候未到,他不好贸然开口。经过长期观察,和珅对安明的表现十分满意,已经把安明当作自己人看待。

有一天,安明又带重礼拜访和珅。和珅假装不经意地问道:“你办事利落,能力强,怎么只做了个小小的笔帖式?”

安明知道机会来了,连忙跪倒在和珅面前说:“原来的两位户部侍郎与新来的尚书如何不和,相互斗法,自己受到牵连才被降职为笔帖式。这是小人与尚书大人之间的误会,望和大人明察。”

和珅知道安明原来的职位是户部司务,不是什么高级职位,官复原职还是很容易办到的,于是就让安明耐心等待,待寻得机会就向尚书大人举荐他。其实,和珅在这里有所保留,以现在和珅户部侍郎的身份以及人尽皆知的皇帝宠幸,只要跟尚书开了口,就没有被回绝的道理。只不过和珅心机颇深,不能表现得太爽快。安明自然千恩万谢。不久,和珅向户部尚书保举安明出任司务的职务。尚书不愿得罪和珅,便做个顺水人情,答应了下来。安明终于成功复职。

恰在此时,安明的父亲病故。按照清制,官员若有双亲故去,必须回家守孝三年,三年期满后再重新分派职务。如果为了保住官位而隐瞒不报,不回家守孝,那就是大不孝的杀头大罪。安明眼见着这户部司务的肥缺到手了,此时若回家守孝,三年后官场风云变幻,到时候还得到处求人。官迷心窍的安明竟然真的为了官位而决定秘不发丧。

其实,官场中的关系就是这样,你的职位不只有多少双眼睛在盯着呢!况且是丧父的大事,大家谁人不知。有一位御史查实消息后,知道安明有和珅的后台,不敢直接报告给皇上,而是先禀报给太傅朱珪。

朱珪是后来嘉庆帝永琰的老师,为人正直。当他知道安明“丧父而秘不发丧”的消息后十分气愤。他与吏部尚书永贵很有交情,加上本来就看不惯和珅的作为,便想请永贵出面弹劾和珅,这样显得更有分量。

永贵连年在外征战,颇有军功,是乾隆十分信任的大臣,却与和珅向来不和。永贵听到安明迷恋官位而不愿回家守制,气得拍案而起。又怕事有出入,又马上秘密派人去安明的老家探访,确认安明的父亲确实在不久前去世了。永贵于是信心满满地认为这次一定可以扳倒和珅。

只可惜永贵的儿子伊江阿坏了他的大事。伊江阿认为父亲已经是老人了,和珅是朝廷新贵,日后必定大富大贵,投靠和珅才能保证日后的富贵,于是经常讨好和珅。和珅清楚永贵的地位,也乐得结交伊江阿这样的权贵子弟。二人相互之间兄弟相称。

永贵和儿子伊江阿对和珅的态度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二人经常争论不休。这天,永贵又数落伊江阿:“和珅这样欺上瞒下的人,举荐一些寡廉鲜耻之辈担任要职,父亲死了都敢隐瞒不报,和珅居然蓄意包庇,保举他升官,真是不知廉耻,我一定要弹劾他!”

伊江阿大惊失色,慌忙退下。他暗自想,现在和珅正受皇帝宠信,父亲肯定参不倒和珅,反而引火上身,恐怕还要连累了自己。于是,伊江阿决定给和珅送个人情,连夜求见和珅。和珅连忙请进书房。伊江阿神色慌张地说:“家父明日要参劾和大人,还望大人速速做好准备!”

和珅大惊失色,永贵是朝廷重臣,他要参劾自己,可不是小事,连忙问原因。伊江阿道:“大人曾经保举一位官员,此人父亲去世,却为保住官位而隐匿不报,恐怕对大人不利。”

和珅立刻就想到了安明。和珅连忙致伊江阿一礼,道:“我确实曾经保举过一个人,当时是看他办事得力,是个人才。至于是否死了父亲,我却不知道,定是受了这个小人的蒙蔽!多谢贤弟今日来告知此事,否则我有性命之忧,贤弟真是我的救命恩人!”伊江阿怕永贵起疑心,不等他多说,就赶紧回去了。

对于永贵的地位,和珅还是十分清楚的。永贵是当之无愧的朝廷重臣,地位远比和珅这个官场新贵重要得多。如果永贵果真要与他为难,自己还真有些危险。

和珅连夜派人叫来了安明,询问之下,果然如伊江阿所说,安明刚刚死了父亲,秘不发丧。和珅训斥道:“你真是糊涂,父亲去世这样的大事,怎么能瞒得住别人?明日永贵要弹劾你,必然连累我,治我一个不察之罪!”和珅叹口气,又接着说,“永贵亲自出面,这事情将无法挽回!这是杀头大罪,事已至此,证据确凿。连我都跟着受害,势必受到牵连。我今天叫你来,只是提醒你安排一下后事,到时候你说话要有些分寸。”

安明知道事情已经无可挽回,请求和珅念在他忠心耿耿的情分上,对他的家眷儿女,留心照顾。说罢,低头无语,默然而退。当天夜里,安明把家中贵重的钱物秘密送到和珅府上。和珅也在思考补救的办法,他决定先发制人,连夜写了一份揭发安明的奏折。

第二天早朝,永贵果然参了安明、和珅一本,奏折道:“御史及户部司员属吏联名呈报,户部司务厅司务安明大逆不道,父死匿而不报。前次京察,户部侍郎、军机大臣和珅竟然仍保举此人为官,分明是与安明勾结,狼狈为奸,弄虚作假,欺瞒朝廷。”

永贵向来做事谨慎,这次又是有备而来,准备充分,证据确凿,和珅就算再受皇宠,其渎职之罪也是免不了的。朱珪和其他一些平时对和珅不满的大臣也都纷纷附和。

乾隆最痛恨的便是安明此种不孝之人,听后勃然大怒,立即质问和珅。谁知和珅毫不慌张,大声奏道:“皇上圣明,安明丧父不报,欺瞒朝廷,大逆不道,奴才也受了蒙蔽。这几天这件事才流传出来,奴才与永贵一样,也是昨天才得到消息,知道事情的原委。奴才本已经写好了奏本,不想永贵先奴才一步。”说罢呈上早就准备好的奏折。

和珅知道乾隆向来对自己比较喜欢、重用,这次只要小心应付,不被抓住把柄,不难推托。果然,乾隆一看和珅的奏折,确实是早已经写好,言之切切,愧疚之情跃然纸上,心中已经有了袒护之心。

永贵等人见和珅早有准备,心里凉了半截。但既然已经打开天窗说亮话,就不得不继续下去。于是就进一步说:皇上,安明父亲病故,秘不发丧,户部上下都知道这件事,和珅身为户部侍郎,却说刚刚知道,谁会相信?而安明这等不忠不孝之人,和珅居然保举他,分明是有意包庇,欺瞒圣上,不只是失察之罪。”

乾隆心中已有包庇和珅之心,自然会为他说话,加上和珅确实写了奏本,至少是个开脱的理由。于是就说:“和珅确实是受了蒙蔽,如果存心包庇,不会亲自写奏折参劾他的。再说,户部上下尽人皆知,为何早不见人提出此事?和珅是诚心认罪,就治他个失察之罪,以观后效吧。”永贵明知和珅是包庇安明,但苦于没有真凭实据,眼见乾隆有心放过和珅,只好不再坚持。最后,安明凌迟处死,抄家,全部财产充公,和珅得以胜利开脱罪名。

和珅则大事化小,只落了个小小的失察之罪,降二级留任。和珅善于观察分析,知道皇帝还是对自己比较信任的,于是就放下心来,只要自己以后好好表现,继续升迁并非难事。

和珅经历了这次官场历险,虽然化险为夷。但此事让和珅明白,自己的处境还只是刚刚站稳脚跟,做事还须小心谨慎,提防政敌抓住机会把自己打倒。

经过这次历险,和珅也知道了乾隆的脾性,摸清了对付的办法:凡事都要预先留好后路,抢在乾隆知道真相之前,造成一种与自己毫无关联的假象。只要拿不到证据,一切都有回旋的余地。

和珅结怨福康安

福康安,字瑶林,富察氏,清满洲镶黄旗人,出身富贵之家。福康安的父亲傅恒是乾隆帝的第一个皇后――孝贤皇后的弟弟。傅恒历任总管内务府大臣、户部尚书、汇典馆总裁、保和殿大学士兼首席军机大臣,封一等公。傅恒战功赫赫,为乾隆所倚重。

福康安是傅恒的第三子,他一出生就有尊贵的地位。福康安从侍卫起家,历任户部尚书、军机大臣,袭父封三等公。后来跟随名将阿桂出兵金川等地,军功卓著,封一等嘉勇公,并获“嘉勇巴图鲁”称号。而且曾被授予三眼顶戴花翎,清朝近300年的历史中,能够得此殊荣者,也仅仅七人而已。

与背景显赫的福康安相比,和珅无论在根基、地位上都大为逊色。福康安屡立战功,一步步赢得皇上的信任,自然看不起寸功未建就平步青云的和珅。

有一天,福康安因为军功,受到乾隆帝的封赏。和珅自知羽翼不丰,有意结交权贵以巩固自身地位。于是退朝后,特意等在金殿门口等福康安出来。和珅向慢步走出的福康安行了一礼,满面笑容地口吐莲花:“恭喜大帅又得封赏,大帅真乃国之栋梁,鄙人仰慕大帅已久,如大帅肯到鄙人府上一叙,定能蓬荜生辉,不胜荣幸。”

福康安知道和珅的底细,心中自然不服,也不堪与之为伍。于是冷冰冰地说道:“和大人贵为大学士,怎敢受你的大礼?素闻贵府富丽堂皇,我恐怕无福消受,实在是高攀不起,拜访一事,以后再说吧。”说罢扬长而去,竟不顾愣在原地的和珅。纵然和珅心中对福康安十分痛恨,却不敢得罪福康安,只好咬牙忍下这口气。

和珅担任崇文门税务监督的时候,对所有来往官员都收取一定的税金,行为十分猖獗。有一次,山东布政使陆中丞进京朝见皇帝,不知道规矩,经过崇文门税关时,一时间难以凑齐税金。陆中丞无奈之下,只好把随身行李都放在京城之外,只带一名侍从进了城。陆中丞进京城后,向友人借了衣服、被褥才能住下,实在狼狈不堪。

这件事很快就传开了,大家都知道了和珅在崇文门定的关税过高,雁过拔毛,堂堂一省的布政使衣服都扔了才能进城,有失堂堂朝廷命官的体统。朝廷中的官员都知道和珅正受宠,不敢随便出来议论。

后来,福康安知道了陆中丞一事,心中实在难以忍受这等龌龊之事,就向乾隆帝禀告了此事,上奏请求改变崇文门收税过高的情况。因为如今地方官员俸禄微薄,大老远的来到京城,还要受盘剥,长此以往,官场风气恐怕将越来越差。

乾隆知道福康安所奏属实,但也并没有责怪和珅,因为崇文门收税也是经过他同意的。和珅虽然没有什么损失,却更加记恨福康安了。但像福康安这样有权有势的人,谁敢对他怎样?和珅只好继续隐忍,但却并为放弃报复福康安的心思。不久,和珅就给了福康安一个下马威,却操作得滴水不漏,让福康安哑口无言。

同类推荐
  • 张勋(北洋风云人物)

    张勋(北洋风云人物)

    本书以真实、丰富的史料为基础,用较为生动的语言描述了张勋波澜壮阔的一生。既写他的困厄与成功,也写他的待人处世与生活态度;既写他的愚忠,也写他的心狠手辣,既写他的政治权术,也写他的人格品位……同时本书也真实再现了近代中国的政治风云。
  • 我的N种生活(修订本)

    我的N种生活(修订本)

    我崇拜痛苦和不公,生活深处的隐痛,它们唤起了我以及我的语言,让我的休闲有痛的感觉。这是一本精神的自传,这是一声声耻辱中痛切的呼喊。如同作者所说,“思想者最大的敌人是恐惧”。那么,就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回忆,在回忆中尝试着战胜恐惧吧。
  • 艾森豪威尔传

    艾森豪威尔传

    本书共分十章,包括:德国人的后裔、壮志难酬、战争中的新星、向意大利进军、诺曼底登陆、解放巴黎、向德国本士进军等。艾森豪威尔毕业于将星云集的西点军校。作为战功卓著的军人,他创立了美国陆军第一所战车训练营,指挥过北非登陆战、西西里登陆战、代号“霸王”行动的诺曼底登陆战,以及解放巴黎、攻占德国等战争;作为政治家,他签署了《朝鲜停战协定》;提出“艾森豪威尔主义”,即在中东实行“军事援助和合作计划”,达到一面以武力威胁为手段,一面以经济援助为诱饵,用反共作幌子,排挤英、法等国势力,以实现独占中东的图谋。但随着国务卿杜勒斯的逝世,艾森豪威尔主义最终失效。
  • 商纣王帝辛传(中国古代帝王传记丛书)

    商纣王帝辛传(中国古代帝王传记丛书)

    帝辛,后世称商纣王(前1075年-前1046年在位),是商朝最后的一个君主,也是商朝的亡国之君,被看做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但帝辛其实也有过人之处,在本书中作者较全面、客观地记叙了他的一生,值得一读。
  • 班超传

    班超传

    这是一本传记体小说。班超是个豪强世家子弟,少有大志,誓效张骞立功异域,但在年过不惑之前,一直混迹市井,籍籍无名,借给人抄书写信维持一家生计。后来得到世交显亲侯窦固的破格超拔,参军出使西域,一跃成为中华历史上难出其右的纵横家、军事家和政治家,其出类拔萃的军事指挥才能、成熟的政治见解和艺术的领导能力,使他在缺乏庙堂持续支持的情况下,南征北战20年,稳定建设10年,逐步驱逐了匈奴势力,恢复了西汉时期朝廷对西域36国的统治,重新建设并保障了“丝绸之路”的畅通,为中原文明与西方文明的交流融合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热门推荐
  • 原野上的草原

    原野上的草原

    这是一部用心来诉说蒙古草原上的感动的作品,在作者深情地勾勒下,我们仿佛能听见牧民们的放歌与交谈,孩子们的追逐与嬉闹,看见门外树桩上拴着的马,以及狗在来来回回跑。在这篇纯净的土地上,牧民们外出时家里不需锁门,对待外来的客人异常热情谦恭。这是作者的故乡,也是作者的天堂。他写草原上的每一个眼所能见、心所能感的东西,每一种东西、每一缕思绪无不洋溢着他对草原、对蒙古最热烈的、最深厚的爱。那种对自然的敬畏,对生命的热爱,读后能让人的心灵得以净化并归于平静。他的笔很淡,却写活了他所身属的草原,给人以强烈的触动。
  • 最强导演系统

    最强导演系统

    获得系统帮助的项千跃开始为自己的电影梦努力奋斗。邀请玉帝客串、与佛祖洽谈合作事宜、找诸天大佬融资。另有各种传说人物、小说主角前来捧场这个大电影你敢说没有看头?
  • 重生之悔过

    重生之悔过

    叶青的一生就是一部悲剧,20岁结婚,26岁离婚,之后一直时而清醒,时而疯癫,直到35岁结束生命。如果人生能够重来,你会去做什么?叶青一定是选择永远也不要认识那个男人,那个毁了自己一生的男人。
  • 只被你看到的那部分天真

    只被你看到的那部分天真

    喝酒,打人还逃单?好像是有些可爱,可为什么被强迫买单,被打,以及大半夜被扯在街上乱晃悠的都是自己?周越然看着眼前的人,一个头两个大,她是谁?谁能救救他?一觉醒来睡在一个陌生人家里,我是谁?我在哪?他是谁?月星一崩溃了一阵后一脚踹在地上还未醒的人身上,敢占老娘的便宜,看我不打死你……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谋断九州

    谋断九州

    相士曾发出预言:此子闭嘴则为治世之良贤,张嘴必为乱世之枭雄。十八岁的公子张开嘴,果然看到天下大乱,看到群雄逐鹿,看到民不聊生。他以为,谋能生乱,亦能止乱,他要找出一位真龙天子,结束这乱世。
  • 荒地

    荒地

    老黄近来总喜欢到阳台上站一时。他住的这栋楼在家属区的最里头,紧靠围墙。围墙外头有一条铁路,以前是沿线好几家工厂的专用线。如今这些工厂搬的搬关的关,铁路早已废弃不用,铁轨日渐锈蚀。铁路过去,是一大片荒地,有一些临时开垦出来的菜园子,还有几片小水塘。除了有限的几片菜园和水塘外,荒地上长满了半人高的蒿草。荒地过去,是一片新建的农民回迁社区,有一些密集的楼宇。老黄住六楼,视野开阔,天气好的时候,能望见那个社区里的人跟火柴头似的在移动。老黄在阳台上站乏了,喜欢点一根烟。尤其是吃过晚饭,一站就是一两个钟头,香烟燃掉四五根。
  • 五力斗魂

    五力斗魂

    剑为圣剑,剑成诛群雄;人为天人,彼时方化天。一剑封魔,一人诛天。道貌岸然的九天玄玉,竟只允许魔界大步流星?既然如此,我封剑魔,诛灭墨守成规的天下。
  • 五千年来谁著史

    五千年来谁著史

    新书已经上传——乾隆朝的造反日常望大家多多支持
  • 重生之异世鬼医

    重生之异世鬼医

    【无名社】穿越重生,她要坐上这浮世的苍穹王座,而他要将她独揽怀中(此书高糖微虐,慎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