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817800000001

第1章 前言

曹卫东

这是学术会议,我不说那么多的套话,说点实实在在的话。

首先我要诚挚地欢迎大家。各位在国庆节前这个特殊的时间点来参会,充分表现了对这次论坛话题的兴趣,更表现了对我们二外的关爱,实在非常感谢大家。

第二层意思,我要感谢在座的各位新老朋友,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对我们二外中文学科的关心和支持。

对于这次会议的主题,我没有太多的发言权,因为我虽然也读过鲁迅的作品,但是自己没有做太多的深入研究。作为校长到这里来,我着重给大家推介一下我们学校的中文学科。

二外过去一直走在传统的外国语大学的建设道路上,中文学科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尽管原来也有很好的基础,但是发展得还不够。从去年开始,我们对学校的学科做了具体调整,调整之后我们把中文学科列为学校的主干学科。

我们认为任何一所大学,特别是外国语大学,如果没有中国语言文学这样的一级学科作为支撑,那它都不是一所好大学。当然,这是在中国的语境下,在西方可能是另外一回事。中国语言文学应该是我们所有学科的一个基础。西方一些教育家的说法是所有学科的基础是哲学,但是在我们中国的大学里面,我认为中国语言文学才是真正的所有学科的基础,所以我们把它作为全校的主干学科。

在未来的五年当中,也就是在落实“十三五”规划期间,我们会大力地发展我们的中文学科,使它成为既能够支撑全校学科整体发展的坚实基础,更能够支撑我们二外教育教学和学术研究特色发展的坚实基础。二外是一所以外国语言文学和旅游管理见长的大学,特别是外国语言文学基础雄厚。我们目前已经设立了30个语种,培养了各种小语种人才。但现在国内外语人才培养的现实还存在量与质的欠缺,在小语种方面是数量不足,大语种方面是质量不够。无论是质量还是数量方面的欠缺,实际上暴露出来的根本问题是:在我们对于外语人才培养的惯常模式当中,中国语言文学和中国语言文化功底处于缺失或薄弱状态。

这是我们翻译人才培养质量迟迟没有得到有效改善的主要原因,现在我们想找一个高端的翻译人才很难。我相信大家在日常阅读和交流的时候都会大量地接触翻译著作,不管是口译还是笔译。可是我们现在阅读笔译的著作方面,都有很多“痛苦”的体会,就是看不懂。曾有一个学生问我:为什么这么多翻译著作都看不懂。我告诉他:那是因为译者自己都没懂。你相信萨特能那么不知所云地表达他自己吗?一个人既然是大思想家,必定也是语言艺术大家,所以萨特照理应该是写得很好的。但我们的译者力有不逮,驾驭不了他的著作,只能把它翻译成谁也看不懂的样子。

为了根治这种弊端,我们现在是反其道而行之,通过加强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的建设来支撑学校所有学科的发展,把中国语言文学的知识素养和专业能力的培养,贯穿到全校各个院系、各个学科的人才培养过程当中。中文学科在二外不仅不应该是边缘,相反必须担当重大责任,既要承担好专业教学,也要承担好通识教学,任务艰巨,意义深远。我希望大家将来能够一如既往地支持我们。这是我说的第三层意思。

第四层意思,我在这里要重点感谢一下中国文联和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过去一年来,在他们的热情支持下,我们共建了中国文艺评论基地。在相互合作、共谋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向兄弟院校的基地学习了很多,也从中国文联和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得到了很多宝贵的指导和帮助。

我们的基地成立时间不长,起步阶段的一项主要工作是开展对国外文艺批评状况的调查研究,以此凝聚和发挥我校中外语言文学各学科的优势合力。现在已经在各国文艺政策、文艺评价机制的信息调研方面,等等,进行了一些尝试,取得了一些初步的成果。但离中国文联对我们的要求还有差距,所以,拜托各位专家今后能够在支持我们学科建设的同时,也能够支持我们基地各方面的工作。

(本文为2016年9月29日作者在“跨语际对话:文艺评论国际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

同类推荐
  • 残雪文学回忆录

    残雪文学回忆录

    《残雪文学回忆录》收录了中国著名作家残雪的文学回忆代表作。《残雪文学回忆录》叙事风格,有点点滴滴的回忆,有灵动的随笔,有随心所欲的创作谈,有坦诚的对话访谈。残雪说,写作就是一种表演和突围。《残雪文学回忆录》放言无忌,指点文学江山。
  • 雨巷:戴望舒诗选

    雨巷:戴望舒诗选

    本书节选了戴望舒各个时期最著名的诗。其中以《雨巷》为代表。集中反映了戴望舒先生在诗歌创作过程中思想变化历程。
  • 平屋杂文:夏丏尊作品精选

    平屋杂文:夏丏尊作品精选

    本书是感悟文学大师经典,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本套图书格调高雅,知识丰富,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权威性和系统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 当代文坛点将录5

    当代文坛点将录5

    《当代文坛点将录》共五卷,收录五十位作家。文章大都出自名家之手,或为文坛名家或传主的亲友,或同被写的传主关系密切。他们写出的关于某一名家的创作背后的故事或花絮都是第一手材料,对于了解被写名家的创作与生活均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可以满足一般读者对著名作家的窥私欲。
  • 复活的生命

    复活的生命

    从古到今,真正的诗心是随着生命而浩瀚翻湧,生动活泛的,犹如万流朝宗,合归于海,势不可当。人生中有田园诗、边塞诗、浪漫诗、朦胧诗、印象诗,隨着生命的壮丽多彩,今又有一涓涓细流,归回了大海,那就是“白鸟先生”《复活的生命》之诗。从“白鸟先生”出版的第一本诗集《白鸟集》,到如今的第二本诗集《复活的生命》,我们可从中观出一个残疾人士的心路历程,人生印记和滋润心田的美善见证。珍贵在全能的造物主,赋予了“白鸟先生”诗心的灵感与感动,从《白鸟集》到《复活的生命》……一唱三叹。
热门推荐
  • 凡俗江湖

    凡俗江湖

    江湖,虽离庙堂遥远,却也联系天下。凡夫,虽处人间之底,却也心系江湖。人间四苦,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短短十二字,道尽江湖路远。
  • 马氏诊所

    马氏诊所

    尹守国,2006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中短篇小说70多万字,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选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
  • 萌宝来袭

    萌宝来袭

    六年前,一个台风夜,她无意中救了身负重伤的他。从此一缕清香藏于他心底六年。一首小诗一个无敌萌娃陪她六年。她结婚注册前一天,萌娃的爹地闯入:“我是来要回我的女人和儿子。”写诗的主人闯入:“无论她是张太太还是李太太,他都是我的夏夏。”
  • 史载之方

    史载之方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爱波超能力

    爱波超能力

    左晓瑶正躺在沙发上,对着电视屏幕上的美食节目垂涎欲滴,哥哥左潘增突然切换了频道。晓瑶刚要发飙,却被切换的电视情节吸引了,只见这情节里男女主人公刚刚决定步入婚姻殿堂,女主却因为车祸离开了,男主哭的死去活来。“真可怜,虽然剧情俗套,但是如果摊上这样的事情还真是令人伤心不已”哥哥不禁慨叹。“如果有人能操控这一切就好了,我是说,假如我是爱神的话,绝对不会让这些情节发生”晓瑶肯定的说道,语气充满骄傲。“呦,那你撞一下试试?”哥哥指着电视背景墙。结果,这么一撞她回到了18岁,而且拥有了“爱波超能力”……
  • 异世之国运系统

    异世之国运系统

    楚云深穿越做了皇帝,还得了系统,但是这个系统有点废啊。“系统,你说实话,你是不是除了抽国运,根本没有其他能力。”【咋滴,商城功能被你吃了?】“别说话,说了我就来气,卖那么贵,质量还不保证。”【你一个皇帝,那点小钱多吗?】“当时年少不懂事,上了你的贼船,如果再给我重来一次的机会。。。”【你还是会上贼船。】“。。。”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蚁族:北京生存日记

    蚁族:北京生存日记

    来京刚满一年的北漂青年车厘子,励志告别“火柴盒公寓”。她打算整租一套三室一厅,做二房东,并为此押上了全部积蓄。就在找房成功,交付订金的第二天,车厘子丢了工作。一手租房子,一手找工作,车厘子的“滑铁卢七月”就这样开始。在这个过程当中,车厘子遇见了挣扎浮沉在北京的各色人等……林林总总,众生百态,共同组成了一个漂泊者眼中的北京。
  • 他和穿越来的沈姑娘

    他和穿越来的沈姑娘

    沈安不喜欢这个和自己原来世界文化相差太大的地方,但她喜欢这里的温文和善的母亲以及那个对她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