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81800000011

第11章 情商的无限魔力(1)

情商的魔力无限。成功需要高智商,但更需要高情商。智商高可以让人们看清楚这个世界,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情商高可以让人们知道如何买你对这个世界,如何面对周围的人。无论是商界奇才,还是政界精英,他们的成功无一不是因为具有高情商才能做到的。

(第一节 在比较中发现秘密

虽然心理学的发展已经让我们惊异于一个未意识到的精神世界,但那些研究成果似乎只是用来解决精神病患者的问题,许多人都认为“情商”似乎有些玄,科学的成分有些牵强。可是,在我们的社会中,许多的问题都让人思考,到底人们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精神危机,尤其是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里。于是,虽然是有点很玄的东西,我们还是要花很多时间来认识,因为它的确可以解决一些问题。

天才的智商都是相近的,天才的命运却是相差悬殊的,无论在什么样的社会里什么样的统治下,我们常常说有些人见风使舵,两面三到,但是“识时务者为俊杰”却是一句至理名言,这是一种处世之道,决定了一个人的一生怎样度过。历史上这样的例子很多,我们能从他们身上看到一些“情商”的因素对他们的成就有什么影响,同时,事业的成功到底需要什么素质,一生郁郁不得志的人与一生春风得意的人差异究竟在哪里?

自古以来,人们对于成功的看法都不一而足,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同样都是伟大的文学家诗人,李白与苏轼都可谓是彪炳史册的巨匠,两人的人格气质十分的相似,可是两个人的人生境遇有许多的差异。在遇到人生的挫折之后,他们的境遇是有相似,都有着一种超脱的思想追求,李白的人生观中有一种与生俱来的贵族傲慢气质,与他想法不同的苏轼,就有一种平民意识,有一种自知与自足的豁达。于是,他们同样的豁达,却透露出不同的人格精神,李白在政治上的见识真是令人不敢恭维,而苏轼的政治见识却又让人感到造化弄人。

世间有光明必有黑暗,贤者心志高尚,过分外露才智,必为庸者、愚者所憎恨。贤者处于憎恨与黑暗交织的罗网之中,又岂能不败!李白就是这样的人,他处处锋芒毕露,不知大智若愚,不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一生渴望踏入仕途,为君王,为国家,为天下苍生,造就一个盛唐,然后功成身退,归隐山林,享受自然人生。可悲可叹啊!如此的志向,竟一点机会也没有,终成一曲《蜀道难》,“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真的是一点机会也没有吗?机遇只光顾有准备的头脑,李白的准备可谓充分啊!李白少时即饱学诗书,并且才情恣肆,性格豪爽。有所谓“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为什么最后却悲叹一生呢?原因只能在于情商出了问题。

首先是他的出身,不是现世的贵族,但又有与生俱来的贵族气质,这成了他以后人生道路上的最大障碍。李白的出生、身世到现在也是一个谜,到底是贵族后裔还是少数民族的血缘一脉,众说纷纭。它的一生散尽万贯家财,为的是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他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准备的已经十分充分了,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但他却从未想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而是在大量的社会活动中建立自己的声望,以引起朝廷的注意。在经过几番艰苦的努力之后,李白终于如愿以偿,得到玄宗的召见,并委以“翰林供奉””之职。“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其狂喜之态可见一斑。皇帝亲自召见,可谓是已经飞黄腾达的机会来了,可是呢?他是怎样来对待这样的机会的呢?不是一种积极进取与感恩,而是说不尽的傲慢与无理,现在我们可以说那是一种洒脱,一种潇洒,但是,为了这样的潇洒而葬送自己的前途应该属于得不偿失吧!从李白的诗歌中可以看到他狂妄不羁的性格,所有的才华似乎就仅仅可以限于写诗歌了,只有在他的诗歌中我们可以得到一种发泄与抒怀。“权贵的势力”,似乎是他最厌恶的,但也是他所极力向往的,自己骨子里都是贵族的傲慢与狂傲。

李白非常自负,常自比为管仲、诸葛亮等卓越政治家,以“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26岁出川后,李白很少再回到蜀中。一生中他一直以“大鹏”自况,“大鹏羽翼张,势欲摩穹昊”。在《大鹏赋》中,他极尽铺张地描写了“激三千以崛起,向九万而迅征”的大鹏形象,抒写了自己不同凡俗的性格、气概和抱负。

有政治抱负,但是心却很高傲,不愿意从零做起,他看不起按部就班的科举考试,看不起拘挛填海的精卫和守常报晓的天鸡,这些都无可厚非。既然来到了天子脚下,既然进入了“政界”,就该按仕途规律办事,现在身份不同了,已由一介布衣成为随侍皇帝左右的高官。到中央工作了,还保留着一种在野党的心态,无论身份地位,一律地“平交王侯”,为官之道要求的“不逾矩、不放情、不显才”,他却反其道而行之,他不过是玄宗的一个御用文人罢了。但却“戏万乘若僚友,视俦列如草芥”,正如杜甫所写:“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我真的很怀疑,他是真不知道还是假不知道,中国的皇帝们总是高高在上的,几曾有过平等意识?对其如此轻慢和不恭的行为,玄宗不疏远你疏远谁啊?高力士又是何等人物?那可是服侍了玄宗几十年、最受玄宗宠信、最有权势的一个宦官,连宰相李林甫、杨国忠都是先巴结上他才获得高位的。他居然当着玄宗的面,伸出足去,叫他“去靴”!真是不可思议的狂妄啊!最后不可避免,长安三年,他毫无建树,最终被玄宗“客气”地请出了长安。

有什么样的性格,就有什么样的命运,李白生性放达,不受拘束,加之广泛游历中的求仙访道,颇受道家思想的影响。《老子》云:“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李白理解的“功成身退”,是与儒家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一身”相类的。一方面他有宏大的政治抱负,一方面又想放浪形骸、无拘无束。而这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官场就好比一个鸟笼子,你既然想进去,就要老老实实,规规矩矩,就不要嫌这里天地狭小受约束,就不要再仰羡蓝天白云,而要遵循笼子里的游戏规则,不能任性犯自由主义。君不见,自古及今,官场进退,有多少心地善良的人变得阴险,有多少举止洒脱的人变得刻板,有多少性格鲜明的人磨平了棱角,又有多少自尊的人变得无耻。到处是唯唯诺诺和俯首听命。就像一只鸟,在笼子里关得久了,住得惯了,即或把笼门打开,它再也不寻求飞翔。因为弃却自由的报偿是可得嗟来之食,且可饱食终日。李白既然高呼“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那么你就该远离官场,更别指望“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还是一心一意去当诗人吧,这才是他的最佳选择。

中国的文人似乎确有两大心愿,一是仕途功名,一是著书立说,两者孰轻孰重,确也是价值取向不同,若是两者不可兼得,史上大多是希望于前者的,然而仕途功名却不是任由己意的,时势造英雄,生不逢时总是不少,所幸,还有著书立说可为。太白豪放、张狂,真搞政治都不行,历史确是不可假设,身为政客也自当审时度势,但他们还是有些许值得肯定的政治思想的,但也正如韩非子所言的法、术、势,无势,法、术也无以为行了。且说李白:“太白及冠,仗剑出游,广交天下豪杰,胸怀大鹏之志,腹藏天地乾坤,其才情,惊天地,泣鬼神,斗酒赋诗百篇,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古今一绝。”千百年来,多少文人吟其诗句,唯愿此生能成其万一,青史留名。?可是,我们都知道,仕途之路,才是李白一生的追求,其依靠诗才,周游天下,希翼求得伯乐相识,甚至为求荆州刺史举荐,写下:“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之句。可是他有不愿仅做一御用文人,他习王霸之业,要做苏秦、张仪,要做管仲、乐毅,要做诸葛、韩信,要像他们一样辅弼明皇,纵横天下,济苍生,安社稷,开创一代盛唐。然而,纵观中华悠悠历史,习王霸之业者又有几人可一展抱负?他生于盛唐,生不逢时?不是的,关键是他的性格决定了它的命运,追求自由,绝对的自由,必定会在政治上终老无为。就算有经天纬地之才,也不能为世所容,有超逸物外之志而心又不静。所以,后来李白修道,却逃不脱人世沧桑之苦。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这个道理很简单,说出了许多的处事哲理,你的人生是不是也有许多这样的时候呢?

让我们再来看看苏轼。

林语堂先生说:“一提到苏东坡,中国人总是亲切而温暖地会心一笑。”苏轼是最具亲和力的中国文人。他的脚步所至之处都给后人留下了咀嚼不尽的人文财富。 “大江东去”、“明白几时有”无人不读,“横看成岭侧成峰”、“春江水暖鸭先知”无人不知。即使我们不曾读过《赤壁赋》,很多人也都知道“唐宋散文八大家”中,苏氏父子占据其三。不仅诗词文章,苏轼的书法为“宋四家”之首;绘画以竹木怪石而著称,诗画都独占一绝。另外,他在饮食、医药、禅学等方面也多有建树,还热衷于科技发明。他这样的艺术全能大师的,纵观古今中外,恐怕也绝无仅有。苏轼襟怀坦荡,心性天真,心里想什么就率意直言。苏轼性格中有两种主要特质,一种是“想要奋发有为,愿以天下为己任,虽遇艰危而不悔的用世之志意”;另一种则是,“不为外物之得失荣辱所累的超然旷观的精神”。但突出的表现为超脱、刚直、真诚、爱民、忘我等特点。如《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潇洒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虽然深切地感受到人生如梦,但他并未此而否定人生,而是力求自我超脱,始终保持着乐观的信念和超然自适的人生态度。“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说他平生以一蓑烟雨自任,还怕眼前的这场雨么。并不患得患失,对眼前的政治打击无可奈何,表现了作者刚直、超脱、坦然、乐观、无所谓惧的人格魅力。

他绝对是一个性情中人,对弟弟,他写过“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对于自己的亡妻他写过“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他一生娶了三位妻妾,但是无论遭受怎样的困苦和磨难,他的家庭生活始终都充满温馨。他总是更多地看到人间的友善,他可以和高官显宦诗词唱和,也可以与黎民百姓共诉心曲;他可以和歌妓舞姬宴饮欢歌,也可以与和尚道士嬉耍笑闹。正因为这些种种原因,他比李白幸运,从到达京城开始,他就得到了当时政要的赏识,注定了以后的仕途之路要来得容易。他和弟弟苏辙赴京参加礼部考试,考试的主考官是当时的文坛领袖欧阳修。读到苏轼的文章,他不禁拍案叫绝,喜极汗下,感叹道:“三十年后,没有人会再提起我,人人都会谈论这个叫苏轼的人的。”他激赏数日,才把苏轼的文章传给同僚,仁宗皇帝读了苏氏兄弟的文章,高兴地说:“朕为子孙物色到两位宰相!”欧阳修的盛赞,皇帝的推崇,令苏轼迅速名满天下。他先后出任大理评事、开封府推官等职,写下大量议论国事的策论。这是苏轼有生之年最风光的一段日子。他雄心勃勃,躇踌满志,考论历史是非,直言陈谏曲直,炫耀般接连呈上文采飞扬的佳作。苏轼是依靠才华,依靠读书走上仕途的,虽然少年得志,但是,苏轼一生却身如不系之舟,四处漂泊流离,

神宗元丰二年,“乌台诗案”发生,负责审理此案的御史中丞李定等人,这是一帮品格低下的龌龊小人。他们为置苏轼于死地,挖空心思从他的诗文中寻找“证据”,断章取义,罗织罪名。就连他在杭州做太守时看钱塘潮,回来写了咏弄潮儿的诗“吴儿生长狎涛渊”,也被荒唐地解释为“反诗”为什么呢?有人解释说:把皇帝说成“吴儿”、把兴修水利说成“玩水”。从8月18日入狱到12月29日被释放,苏轼在牢房里被关了4个月零12天,被提审11次之多。通宵达旦的连续逼供,日复一日的肆意侮辱,惨不忍闻的残忍摧残,渐渐让苏轼看清了所有辩驳都徒劳的。大不了不就是一死吗?我招就是了,大不了一死。苏轼全招了,这样一来,苏轼自度必死无疑。“梦绕云山心似鹿,魂飞汤火命如鸡。”“是处青山可埋骨,他时夜雨独伤神。”所幸,苏轼的为人谦虚温和,有许多的真正赏识者,帮他在仕途度过难关,苏轼乌台受之际,许多正直之人仗义执言,纷纷站出来为他说话。一次,左相吴充与神宗谈起曹操,直截了当地说:“曹操猜忌心那么重,还能容忍祢衡,陛下难道还容不下苏轼吗?”当时,太皇太后正身患重病,神宗想大赦天下为她求寿,太后却说:“不必赦天下凶恶,放了苏轼一个人就行了。”宋神宗也并不是一个昏君。宋神宗是爱才之人,并无加害苏轼之意。他否决了将苏轼处死的见议,仅以“讥讽政事”之罪将他贬往黄州。

李白一生对长安的眷恋与排斥是交织的,在苏轼的生命中,汴梁也是个难以舍弃又不能久待的地方。中国的文人他们都有双重的性格,在“内圣”与“外王”的理念只见游移不定。苏轼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就不能不到这里来;在这里住的时间久了,他又不堪官场上的乌烟瘴气,心生厌倦。于是,步履唯艰,同时交织他内心的困惑与迷茫,进进出出于皇城的城门,来来往往于漫长的驿道。他在愈演愈烈的派阀争斗中折腾了几年,最后被搞得焦头烂额,疲惫不堪,多次萌发远离是非之地的念头。后来,宋神宗崩逝,年仅十岁的哲宗即位,高太后临朝听政。苏轼被改派登州太守,但到任仅十余日,便被召回京城,委以重任。这是他东山再起的绝好机会。随着司马光任相,推行了十几年的新法被废除,反对变法的人受到重用。苏轼回京后不到一年时间,就连升了三次官。如果他善于把握机会,前途会一片光明。然而,诗人毕竟不是善于投机钻营的政客,他是多少没有心思考虑个人进退得失的。他反对王安石变法的刚厉,同样反对司马光将新法一概废止的武断,认为应该留利去弊。这样,苏轼就成了夹缝里的人物,两面受疑忌,两面不讨好。

早在少年时代,苏轼的父亲苏洵就注意到了苏轼、苏辙两兄弟性格的不同。他在《名二子》一文里解释了给两个儿子取名的缘由:“轮、辐、盖、轸,皆有职乎车。而轼独若无所为者。虽然,去轼,则吾未见其为完车也。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天下之车莫不由辙,而言车之功,辙不与焉。虽然,车仆马毙,而患亦不及辙。是辙者,善处乎祸福之间也。辙乎,吾知免也矣!”

曾枣庄先生对此言的解释是:“轼是车上用作扶手的横木,是露在外面的,因此说:‘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苏轼性格豪放不羁,锋芒毕露,确实‘不外饰’。结果一生屡遭贬斥,差点被杀头。辙是车子碾过的印迹,它既无车之功,也无翻车之祸,‘善处乎祸福之间’。苏辙性格冲和淡泊,深沉不露,所以在以后激烈的党争中,虽然也屡遭贬斥,但终能免祸,悠闲地度过了晚年。”苏轼这样的性格真是天生的。

同类推荐
  • 想到是银,做到是金

    想到是银,做到是金

    一个人的思想是一块富饶的土地,你可以让它变成收获硕果的良田,也可以任它成为杂草丛生的荒漠——全看你是否在进行有计划的辛勤耕耘。伟大的成功学家拿破仑,希尔曾语重心长地告诫那些渴望成就一番事业的人们:“世界上所有的计划、目标和成就,都是经过思考后的产物。你的思考能力,是你唯一能完全控制的东西,你可以用智慧或愚蠢的方式运用你的思想,但无论你如何运用它,它都会显示出一定的力量。”
  • 为什么给别人打工

    为什么给别人打工

    20世纪末,英国麦肯锡公司发起一个有关“分享”和“激励”的培训项目,旨在加强员工的职业素质和个人竞争力。马克斯·兰茨伯格作为该项目的负责人和麦肯锡资深董事,在综合了28年培训经验的基础上,将此项目完善成书,该书迅即成为商业领域的经典培训教材,译成14种语言畅销全球。
  • 凝聚力

    凝聚力

    一个一团散沙般的企业和一个凝聚力强的企业会有完全不同的气象。每一个倒下去的企业最后的状态一定是人心涣散,企业领导人威信全无企业缺乏社会资源的支持。这种可怕的景象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企业经营失败的原因很多,缺乏凝聚力是企业管理失误所造成的,是加速企业衰亡的原因之一。
  • 一生只做好一件事

    一生只做好一件事

    同样的忙碌,有的人功成名就,有的人依然为生计挣扎,是上帝不公平吗?当然不是。问题出在你自己身上。不知道自己箭靶的位置,你就永远无法射中它!没有目标,你再忙碌也是白搭。当你醒悟时,自然会明白一生只做好一件事的真正含义!
  • 悟道:向王阳明学习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

    悟道:向王阳明学习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

    王阳明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的伟人,也是有明一代最为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哲学家。他的一生跌宕起伏,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的心学思想融合了儒释道三家之精髓。本书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是研究王阳明思想及心学发展的重要资料。
热门推荐
  • 炮灰青莲逆袭记

    炮灰青莲逆袭记

    青玖几乎形神俱灭,剩余的一缕神魂各种穿梭于别人的人生。替别人完成各种心愿,获得灵魂之力,修补自己的神魂,直到某一天,她才恍然,原来她就是别人眼中的炮灰,好吧!炮灰她也认了,她只想悄咪咪地活着而已。
  • 古城旧事

    古城旧事

    最近,科学家的一个研究成果让我沮丧:单个的光子速度仍然无法超越光速的极限。加上以前一大群光子以及它们所携带信息传播速度也低于光速的结论,证明了我们所处的现实世界,爱因斯坦“光速无法超越”这一经典理论仍然闪耀光辉,意味着结论永远不可能先于原因出现,也就是说,我们无法实现“穿越”,回到过去,或者达到未来。心灰意冷地望着七月初夜空中闪烁的繁星,感受这些成万上亿光年前发出的星光,此刻才被我双眼捕获的震撼。地面上的我,现在,却连幻想都失去了理论依据。曾经有一段时间,我是如此痴迷时空。买来天文望远镜,按照星图遥望行星、恒星和星座。
  • 极品奸商

    极品奸商

    一次莫名其妙的穿越,让他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他凭借着自己前世的本领,在另一个历史的洪流中留下自己浓重的笔墨。商场、战场、官场、情场,都是他纵横的舞台。日出东方,唯我不败……风姿冠绝的花魁、学富五车的才女、武功高绝的女侠、不落凡尘的仙子,或是纵横沙场的女将,谁会落入他的爱情陷阱?他无耻、他下流、他手段卑鄙让人瞠目结舌。可为何,这样的一个小人,却用他的肩膀,抗起了华夏的脊梁?
  • 青烟满城

    青烟满城

    一枚秋水令,揭开一段江湖旧事,一枚流星飞镖,铺就一阙传奇故事。从芝英小镇到金陵城,他不知道这条路她走的有多辛苦。那天她跪在堂上声泪俱下:“师兄,我来晚了。”却不知,有人在门外红了眼眶。也许,他们之间,早就如她所言,已然缘尽。可是,从蜀州到冀州,从冀州到金陵,从金陵到天下,几番风雨,几经波折,几度韶华,那些情真意切,那些生死相依,难道仅仅一句话就可以抛到耳后吗?那人的一颦一笑,一嗔一怒,早已将他的心一点一点蚕食。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他藏在我的少年时光

    他藏在我的少年时光

    千本樱人狠话不多,厉擎爵人冷心很骚!他收到一张纸条,“我喜欢你,千本樱。”“不想!”他拒绝。他随手将纸条丢回去给她,却扔进老师的嘴里。自此厉擎爵是千本樱的男人。生命短暂,我只爱你。喜欢的少年是你,年少的喜欢是你。他藏在我的少年时光。
  • 北方的城市

    北方的城市

    樱红的唇,乌檀木的头发,纯白的心灵,构成清丽如雪的公主。时时,我在格林兄弟的童话集扉页上,看到她盈盈站立的姿影,似乎所有的人都承认,她是无可替代的权威人物,因为,她是经典爱情的见证。笨重的木头鞋,系破旧的布围裙,住在厨房阴暗的一隅,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灰姑娘。穿精美的舞鞋,挽一袭璀璨的轻纱,出现在华丽明亮的王宫,绝代风华的倾倒众生的,灰姑娘。
  • 我家的神明要打架

    我家的神明要打架

    哈?人类曾信仰的神明真的存在,还全都要死了?唯有依托人间的宿主,参与夜之争,才能重新活下去。柳见风表示:“喂,你们这些神,不要老把别人掺和进来啊!”
  • 西厂督主

    西厂督主

    蟒龙袍、白玉带、手握黑衣卫、肆意踏江湖。弄是非、下诏狱、冷血洗朝堂、百官皆惧之。朝堂之上六大势力明暗交锋,南方之地反教起义、魔教纵横,世敌大梁皇朝厉兵秣马誓要踏入我朝,且看傅山河一步一步从一位稚嫩少年郎,成长为盖世凶人。屠尽江南百万兵,腰前宝剑血犹腥。杀机四伏起大梁,横尸遍野满人间。建了一个Q群:935213155密码就是西厂督主
  • 误落

    误落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