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821300000001

第1章 前言

很久以前,我就想写一本不太一样的近代史。因为,在我的印象里,中国近代史和几千年以来的历史大不一样。作为一个爱好历史的普通人,我们了解祖国的古代史,并不需要过多地关注除了中华文明以外的世界,尤其是亚洲以外的世界。“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飞将军李广和匈奴之间的战争是胜了还是败了与欧洲并没有什么直接关系。一个熟悉两宋历史掌故的史学爱好者,他可能完全不了解同时期法国的历史,这也不妨碍他成为一个具有良好中国古代史素养的人。然而历史到了近代,情况就发生了根本转变。

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文明的发展将人类社会完全联系在了一起。大洋彼岸发生的一件哪怕看似很平常的事件,很有可能在另一个大洲掀起波澜。人类不再各自为营地、孤立地生存。

世界之间相互交往当然分成国家间的交往和民间自发的交往。但从一个宏观历史的角度考察,国家间的交往在变革时期往往更加能够展示出历史的演进规律。中国近代史的主要脉络,事实上就是一部和西方列强斗争、反抗、妥协、合作的历史。这一切外交活动最终多是以中方签订不平等条约的结果而告终,所以本书选择了这样一个视角——希望通过对近代史上主要的不平等条约加以考察,来直观地剖析这段历史。

中国的近代史同时也是一部不断完成近代化和工业化的历史。对于外交的认识、参与、反思和成熟也是这个过程的一部分。所以,本书选择了以《尼布楚条约》为开端。

我们都知道,世界近代史的发端始于一六四〇年英国的工业革命,而中国近代史则发端于一八四〇年的第一次中英鸦片战争。本书从整体性角度考虑,在第一部分《尼布楚条约》的创作中也使用了“近代”这个概念,这是从世界史的角度而言的。本书的第二、三部分所说的“近代”则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近代史”,为了能够使广大读者更通畅和便捷地阅读,行文中没有再细致地区分。因此在此处说明。

中国作为亚洲最强大的国家,和俄罗斯这个欧洲领土最广阔的国家之间的外交军事冲突拉开了我国近代外交活动的序幕。此后,中国对于外交的认识也是循序渐进、充满曲折。一八四〇年以后,甚至一直到洋务运动之前,中国对于西方近代外交整体上毫无概念。因循着过去宗藩体系下的亚洲国际秩序,随着军事上的不断失利,我们对外交的概念也逐渐清晰起来。中华民族是一个善于学习、善于应变的民族。尽管种种历史政治原因造成了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沦为世界上遭受侵略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但短短几十年间,我们能够深刻地理解西方近代外交的真谛、开始广泛有效地参与到外交活动中,并涌现了一大批外交人才,这是非常不容易的。本书正是试图展示和考察这样一个过程。

“弱国无外交”,这是一句人所共知的名言。确实,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决定了它的国际地位,也决定了它在外交活动中的实际影响力。尽管到了十九世纪末,中国确实出现了很有国际影响力和声望的外交家,但这些外交家的外交实践无一例外地都充满艰难险阻。尽管他们努力斡旋、奋起抗争,一次又一次地希望通过外交手段给祖国争取利益,但他们的努力大多数时候都是徒劳无功的。这就不得不涉及当时中国的内政和国际政治的环境。本书也在这一层面对当时的历史进行了分析和考察,希望通过这样的历史还原与展现,使我们对外交活动有更加深入的理解。

试图用一种比较新颖的视角来重新审视整个中国近代的历史,用国与国之间的外交活动认识已为我们熟悉的历史事件,给阅读带来一丝新鲜感,是我的第一个创作初衷。第二,我想摒弃一种以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简单表述为主要方式的近代史叙述,希望从世界各国内政外交的角度出发来描述这段历史。各国的经济文化和历史背景都可能反射回来影响中国,这一点往往是我们过去所忽视的。

同类推荐
  • 东方奇人传

    东方奇人传

    《东方奇人传》是一部报告文学集,文中对新型的农民企业家,对于有卓越眼光的创造发明的支持者,对于有首创精神和坚韧毅力的黄河大桥的设计者,对于气功大师神秘的功法及魅力……进行了一个一个深入地探寻和挖掘。这本报告文学,还有一个明显特征,即他不像一些“社会问题报告文学”那样,较多停留于一般理性的思辨和浮泛的个体热情之上,而是努力去把握形象,刻写人物,为一个一个东方奇人塑像,将他们神奇而曲折的成长经历和动人故事活现于纸面,因而有相当的形象魅力和感人之处的。编辑推荐: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刘玉民倾情力作!塑造了东方奇人群像!打破长篇小说的局限!看作者如何用另一种文学形式深入生活!
  • 三里屯儿尼亚

    三里屯儿尼亚

    在灯红酒绿的三里屯儿,有谁人到中年,隔着逝者如斯、一去不返的时间长河向彼岸无奈地翘望;有谁风华正茂,事业有成,却不由得怅然若失地借酒浇愁;又有谁在职场和情场的漩涡中徘徊挣扎、心力交瘁呢?本书以北京繁华商区三里屯为视点,展现当下中国都市生活的横断面,描绘滚滚红尘中的芸芸众生,剖析物欲横流冲击下各色人等的喜怒哀乐、精神追求、愤懑焦灼与挫折彷徨,以新世纪的京味儿语言,管中窥豹,透视中国社会三十多年来的深刻巨变。
  • 欢乐颂与沉思颂

    欢乐颂与沉思颂

    《欢乐颂与沉思颂》是英国诗人弥尔顿早年的两首杰作,表达对生活积极的态度和深沉的爱恋、对人生诸世相透彻的思考,倾注了诗人对于自然景象满腔的挚爱,显示了人文主义的立场和观点,对英国后代诗人特别是浪漫派诗人产生了深远影响。《欢乐颂与沉思颂》的译者是我国著名翻译家赵瑞蕻先生,这是他毕生珍爱的译作之一,在他去世之后由译林出版社整理出版。弥尔顿,英国诗人17世纪的伟大诗人、政治家和思想家,反对封建礼教和宗教改革的战士。弥尔顿是清教徒文学的代表,他的一生都在为资产阶级民主运动而奋斗,代表作《失乐园》是和《荷马史诗》、《神曲》并称为西方三大诗歌。
  • 穿过幸福时差Ⅳ

    穿过幸福时差Ⅳ

    曾经坐落于皇城脚下的月坛历经时代的变迁,如今已步入大都市的现代社会。透过时代的脉搏和现代的视角,我们会发现,在这片土地上,依然蕴含着悠久的人文气息。
  • 古文观止(中华国学经典)

    古文观止(中华国学经典)

    《古文观止》大体反映了先秦至明未散文发展的大致轮廓和主要面貌:本书入选之文皆为语言精炼、短小精悍、便于传诵的佳作,从中不难看出选编者细致和周到的眼光,基本上兼顾到思想性与艺术性。书名为“观止”,可知该书的编选意图就在于尽善尽关,一览此书。即可“观止”古文矣。
热门推荐
  • 后妈奋斗史

    后妈奋斗史

    坚决不当后妈,这是徐北的决心。但是事情果然可以如她所愿吗……--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爱情美诗

    爱情美诗

    四季可以安排得极为黯淡,如果太阳愿意。人生可以安排得极为寂寞,如果爱情愿意。有人说大学生不在寂寞中恋爱,就在寂寞中变态。我不是神,无法超然世外;身为男儿,也不想成为变态,所以我选择恋爱。爱情和友情,在同性之间是两个绝对无法等同的词汇;而在异性之间却是难以割舍的感动感激和感情。人,作为灵长类动物的代表,说起来也并不是那么高深莫测。通俗地说,有的时候简直就是弱智到了不可思议地地步。人,常常会因为感动而产生依恋,常常会因为感激而对某一异性产生好感,常常会因为这种好感有了一种想爱地冲动。男人一旦动起情来,就会成为一头蠢驴。而我,就曾经心甘情愿的作了一头蠢驴。
  • 夷希岁月

    夷希岁月

    以主人公身世命运为线索,叙述清末有志之士改变家国的努力和诉求。
  • 游戏世界的开挂之旅

    游戏世界的开挂之旅

    一个横死的倒霉蛋,在游戏中装大佬的故事!
  • 重生之农门娇女

    重生之农门娇女

    林家万倾草地一朵花,孙女孙子都是顶呱呱。偏偏金贵皇子被放逐,可见最是无情帝王家。好在有空间作弊器在手,娇娇和八皇子这对儿命定姻缘的小儿女,一路混合双打,踩小人,斗BOSS,成长的彪悍又凶险。最终登上帝王宝座,带领大越奔向现代化,威震四海八荒。
  • 诸天万界做道祖

    诸天万界做道祖

    从今天开始,做一个传道授业解惑的道祖。诸天万界的主角们,你们的老师已上线,请自带干粮前来听课。主世界为神话三国世界,准备穿越的世界:水浒传、隋唐风云、红楼梦、聊斋、白蛇传、八仙过海、蜀山、宝莲灯、山海经、西游记、封神演义、古希腊神、北欧神话、洪荒。
  • 烧情

    烧情

    天意弄人,她和他遇见的那一刻就注定了她不能平静的生活。这是命运的安排,她开始拒绝命运的安排,故意躲避他,离他远远的,有他的地方她不去,有他声音的地方她捂着耳朵,有他含情脉脉的眼光她低着头。可是命运却愈是的作弄她,愈是躲避的东西愈是出现在你面前。她认为是爷爷的在天的一方安排他来帮她度劫的。
  • 都市奇仙系统

    都市奇仙系统

    芸芸众生中,有些人错过了就错过了,但有些人却永远地留在了人们的心间。回望过去,已二十出头的冯一航正值年少,原本认为自己会这样平凡、庸碌地过完一生,但有一天,遇见了“缚”,冯一航的生活开始不再属于他一个人。
  • 喰种天堂

    喰种天堂

    一场突如其来的危机,导致自己唯一的独生女被突变丧尸——狩猎者劫持。本已看破一切的喰种猎人王义毅然拿起武器踏上了拯救女儿的道路。让他没想到的是,随着拯救行动的开始。一场潜于水底的巨大阴谋慢慢浮出了水面……
  • 明人日记

    明人日记

    本小说集题材涉及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和机关、企业、社区等各个方面,折射出转型和大发展时期社会众生的各种面貌和心态,也是新世纪中国社会的世俗画。《明人日记》是安谅近年精心创作的小小说集,视角独特,洞察入微,叙述生动,寓意深刻,共收集作品约100篇。作品以现实为镜,运用细腻的笔触,在随意和平常之中,提炼新意;在散淡和习惯中,捕捉别致。许多故事信手拈来,在简洁而又不乏美丽的文字中,有一种催人警醒、促人感悟、令人欣喜,也让人深思的隽永,短小的篇什,或犀利深沉、或挚情婉约、或幽默生动,或冷峻凝重,无不让人感受作者“爱着、工作着、生活着”的认真投入的生存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