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82400000024

第24章 霸权之翼:美国软实力剖析(1)

美国作为当今世界唯一超级大国,其军事、经济硬实力在世界范围内无人望其项背,而其软实力也是维持国家强盛的重要基础。正如德国作家约瑟夫·乔菲对美国的硬实力与软实力所做的描述那样:“美国向其他国家展示的不单是强大的硬实力——最先进的枪炮、舰船和飞机,还有其无孔不入的软实力——哈佛、好莱坞、麦当劳和微软。”224确实,现实中美国拥有引以自豪的软实力:罗斯福总统概括的“四大自由”(言论自由、信仰自由、免于匮乏的自由、免于恐惧的自由)成为家喻户晓的经典表述;美国一直是接纳普通移民和知识分子最多的国家;美国文化更是主导了世界潮流,塑造着年轻一代的头脑和心灵;美国的价值标准、意识形态不但能够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北约等国际组织发挥影响力,还能通过全球贯通的网络时刻渗透到各国人民的生活当中。本章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回顾并剖析美国软实力的构成和发展,从而对其软实力有更为全面和深刻的了解。

概括而言,美国软实力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建国之初至19世纪30年代是美国软实力的形成阶段;20世纪初至一战后是美国软实力的崛起阶段;二战结束至冷战结束之初是美国软实力的巅峰阶段;冷战结束至今是美国软实力的下降阶段。

一、美国软实力的形成:建国之初至19世纪30年代

美国建国之初,国力弱小,为从欧洲列强中求得自身在美洲大陆的生存和发展,美国的开国元勋们从现实主义的角度出发奉行孤立主义的外交政策,即置身于欧洲大陆的政治纷争之外,不与欧洲大国结盟,专注于国内的统一和发展。在孤立主义思想的指导下,美国的外交政策以及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并不显著,因此它的软实力主要来自于自身特殊的文化和价值观。众所周知,美国是个移民组成的国家,移民就是美国的历史。世界各地的人们之所以愿意离开故国、漂洋过海,吸引他们的是这块新大陆特有的文化和价值观:个人的自由与解放、上帝选民的优越感以及成功机会的均等。

立国之初,很多来自旧大陆的新移民认为欧洲正在没落,无法实现其理想,于是漂洋过海到新大陆。对于思想精英而言,这正是按照他们从旧大陆继承下来的哲学思想、宗教信仰,乃至道德标准建立理想国的场地。杰斐逊认为:“正是因为欧洲大陆的恶劣政体,欧洲才终年战火不断。他们所有的精力都用在对劳动、财富和他们的人民生活的破坏上……而我们在这方面来说,从来还没有哪个国家的人民有这样有利的机会进行相反的制度,实现人类的和平与博爱,并把我们的各种手段和才能用于改进的目的,而不是用于破坏。”225像杰斐逊一样,大多数美国人相信只有民主制度才能防止世界战争的发生。美国宪法彻底融入了美国人的价值观,例如生命的权利、追求自由和美好生活的权利等。美国人在法律约束下,享受自由、平等的权利,他们相信平等使人产生自尊心和雄心,使人们愿意参与市场竞争,能激发个人主义精神和凡事争个是非曲直的精神。“美国人普遍相信在任何群体之中总有某些人才非常出众、颇有领导活力,一旦时机成熟,他们即会显露自己,这就是美国文化所强调的机会均等观念。”226因此,美国人特别重视建立一个平等的机制。在处理矛盾和争议时,人们以法律为准绳,通过协商等手段协调各方面的利益。乔治·舒尔茨认为:“不象其他大多数国家的人民,美国人既不是被共同的种族和文化起源,也不是被共同的文化信仰联系在一起,把我们联系在一起的是被承诺分享的某些基本准则:容忍、民主、法律上的平等,以及超乎一切之上的自由。在我们的历史上,我们克服了巨大的挑战,主要是我们确信这些基本原则。”227因此,坚持基本原则,不仅成了美国的立国基础,也成为他们处理国际关系的出发点。

象征美国的女神赋予人们“天定命运”,向西开拓疆土。

在注重建立完善和平等的国内机制的同时,美国人基于其特有的“上帝选民”的优越感热衷于将其推广至外部世界。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自然资源,使一些人开始意识到北美大陆的特殊吸引力以及它对世界将来可能形成的影响。“由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气候宜人,北美似乎就像上帝隐藏起来的希望之乡,现在即将由上帝的选民所占据。在神的指导和保护下,他们将致力于把光明和拯救带给世界其他地区。”228正是在这种特有的优越感的影响下,美国人形成了所谓的“上帝选民”和“天定使命”的政治价值观。即使在建国之初,许多美国人就自认为,“美国是上帝的选国”,是“一块从未沾染旧世界罪恶的圣土”;而生活在这块“上帝新选择的土地上”的人是“上帝的选民”,是新的以色列人。他们受上帝的委托在世界民族中居于特殊优越的地位,担负有“拯救世界”的神圣使命,承担着对人类发展和命运的特殊责任。正如早期定居者领袖约翰·温斯罗普在1630年的布道中讲:“我们必须意识到,我们应该是‘山颠之城’,全世界人民的眼睛都将看着我们,众人仰慕我们。”229在大多数美国人看来,美国从根本上有别于其他国家,比其他任何国家在道义上都“更高尚”,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道义之邦,是众国家效仿的榜样。从立国开始,美国就一直自诩为“照耀所有国家的正义灯塔”、“世界文明的灯塔”、“自由的灯塔”,是一个“令人尊敬的国家。230”这就是美国历史文化中的“天定命运论”。

正是上述独特的宗教历史文化熏陶了美国人,在强烈的自我觉悟下,从华盛顿的“神圣之火”和杰斐逊的“民主理想”,美国人一直在追求给“世界树立一个自由和民主的样板”,并谋求把这个全世界的“新耶路撒冷”的“圣光”照射到仍处于“黑暗”之中的蛮夷之地,把这个全人类的“希望之乡”的“福祉”传布到世界各地。正是在这种“天赋使命”观支配下,自建国伊始,美国就在其建国纲领——《独立宣言》的旗号下开始了对外输出民主、自由、人权的历程。这一扩张性的文化强有力地吸引着全世界人民,成为美国软实力的核心组成部分。正如美国宗教历史学者菲利普·沙夫早在1856年就宣称:“如果一个国家被奠定在真正的世界主义基础之上,被赋予一种无法抵抗的吸引力,它就是美利坚合众国……移民们从四面八方构成一股不间断的洪流涌向我们的海岸……他们在自由和平等的共同基础上相遇于美国……又把世界历史上最后的、也是最丰富的篇章填充到地球的四面八方。”231总之,美国人总认为他们国内治理的经验可以作为国际治理的最理想模式,因此总喜欢去建立一种国际机制和国际规范,这也为日后美国软实力的向外拓展打下了伏笔。

当然,许多移民是出于其他原因背井离乡,寻找生存之地和致富之路是穷苦移民的主要目的。在当时,很少殷富人家愿意抛弃故国舒适的生活条件,来到新大陆进行冒险。包括新教徒在内的这些早期移民,带着旧大陆所不愿意接受的思想和观念来到北美大陆,寻求个人自由与解放的理想。他们踏上新大陆后虽然面对着艰难的环境,但一望无垠、广袤富饶的土地让他们心醉不已。这里没有了旧大陆的种种限制,为他们充分发展自己的才能提供了机会。正如美国学者詹姆斯·O·罗伯逊所言:“一个世界诞生了,在这里,人类思想再也不受地理屏障的限制,如何人都可以享有人类知识、人类历史和世代积累的人类经验,都可以充分施展个人的发明创造才能。”232不管北美大陆当时是否已向移民们展现出不同于欧洲大陆的特殊优越条件,至少在许多早期移民的意识中,这块大陆将在他们的经营下,注定会成为追求自由者的“希望之乡”。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他们成功地适应了这里的自然环境,精神上摆脱了昔日的压抑与束缚,物质上可以享受大自然恩惠的优越条件。他们为了寻求自由和幸福来到美洲,拓荒时代的艰苦生活使他们更加意识到自由的珍贵,独立进取成为披荆斩棘生活中的精神支柱。“岁月的流逝只是加强了他们的特性,加深了他们对自由的热爱;至于那种使他们同旧世界维系在一起的回忆和感情纽带,则已湮没无闻了。”233许多移民来到北美大陆后,摆脱了昔日在旧世界的贫穷窘境,他们通过个人的发奋努力,实现了自我价值的最大发挥,或成为农场主,或成为企业家,或成为贸易商,或成为政治家。他们成功的传闻在旧大陆不胫而走,对那些在欧洲国家深感难以生存者产生了巨大的诱惑力,就连那些在政治上不得志、经济上不富裕的人也跃跃欲试。此时的北美大陆虽是神秘但已不可畏,冒险尽管在移民的心理中仍占一席之地,但已失去往日的主导地位,他们携妻带子,居家迁移,为的就是能在这里找到“平等、自由和机会”。其实,这种观念本来就在移民中存在,新移民的到来只是对之进一步印证和加强而已,新大陆的机遇如磁石般吸引着人们,新生美国的软实力在逐渐生成和积累。

二、美国软实力的崛起:19世纪40年代至二战结束

从19世纪40年代中后期,美国在短短4年时间之内将德克萨斯、俄勒冈、新墨西哥、加利福尼亚等共计320万平方公里纳入自己的版图,一跃成为两洋国家,从而奠定了地区霸权乃至全球霸权的基础。19世纪50年代开始,美国经济开始起飞,走上稳定的经济增长和工业化历程,并在19世纪将美国带到了世界经济的前列。内战结束之后,美国进入快速工业革命时期,“经济增长真正达到令人眩晕的速度”。234从1860年到1890年,美国工业产值增长9倍;从1873到1913年,美国的年平均增长率为5%,其间,1873年的世界经济衰退中出现了美国经济崛起与英国经济衰退的对照。19世纪90年代,美国工业产值接近英、法、德三大强国之和。1900年,美国的工业产值已经是英国的两倍多,占世界制造业总产量的30%,1907年更是达到35%。235

经济实力增长的同时带来的是军事力量的发展。1898年爆发的美西战争标志着欧洲霸权从此退出美洲大陆,标志着美国开始走向了与欧洲列强争霸太平洋之路。1917年4月,美国以德国无限制潜艇战侮辱了美国的中立权为名参战,美国的军事实力自此大力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时,美国海军共有2000多艘舰只,53.3万名在役官兵。美国舰艇还在西半球的遥远地区巡逻,并在远东同日本、英国军队合作,同时还有843艘舰艇、20万官兵在欧洲水域服役。236可以说,此时的美国海军实力已经超过了英国。

美国的经济和军事硬实力的大幅度提升,同时也带来了软实力的崛起。在这一时期,美国的软实力主要表现在:理想主义的外交政策、繁荣开放的文化交流。正如上文所述,19世纪中期之后,特别是20世纪初的美国已不再国力弱小,而是羽翼丰满的国家,其目光开始从美洲转向大洋之外。许多政治家发出了摆脱孤立主义的强烈呼声,主张进行海外扩张,更多地介入国际事务,发挥更为重大的影响,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开拓海外市场。威廉·麦金莱总统在离开白宫的最后演讲中告诫国人,“孤立主义不再可能合乎需要,……排外时期已经成为历史”。237此后的西奥多·罗斯福总统在入主白宫后,积极鼓吹海外扩张,试图以此唤醒滞留在美国人思想深处的强国和领袖之梦。而在美国历史上,真正向孤立主义提出挑战的首推伍德罗·威尔逊,他推行的理想主义的外交政策,为世界和平勾勒了蓝图,第一次将美国的外交理念传达给世人,对一战后乃至二战后的国际政治发展造成了深远的影响,也标志着美国软实力崛起的开始。

威尔逊的“十四点计划”是美国软实力的第一次向外拓展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威尔逊对世界和平之道进行了深入思考。早在1917年1月22日,他就指出:“世界必须是权力的共同体,而非权力的均衡;它必须是有组织的共同和平,而非有组织的敌对。”238他进而认为,美国卷入大战的要价是一个重新设计的欧洲和一个能够保持和平的世界安全体系。2391918年1月8日,威尔逊向美国国会提出了“十四点计划”作为实现战后和平的基础,包括公开缔结和平条约、维护公海航行自由、降低贸易壁垒、实现贸易条件平等、裁减军备至最低程度、撤出外国军队、根据民族分布情况调整边界等,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建议一个以维护和平为目的的“普遍性的各国的联合组织,向大小国家提供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的相互保证。”“十四点计划”是美国登上国际舞台后第一次为世界规划的和平蓝图,威尔逊从一套与现实主义强权政治观念相对照的国际关系理念出发,要求在全世界实行一套新的规范和机制,以此实现普遍永久的和平。从外交战略的角度看,威尔逊的目标是通过结盟和建立国际制度的方式实现国际合作。同时,“十四点计划”并非没有自私的目的,它设想的是一个由美国为盟主,囊括所有主权国家的联盟,是美国力图充当世界领袖的宣言。“十四点计划”是美国介入国际事务的首次表态,也是其软实力外交首次向外拓展。

然而,威尔逊的理想世界在现实里只得到部分实现。在1919年的巴黎和会上,尽管有27个国家的代表参加,所有重要的议题仍然是由英国、法国、意大利、日本这样的大国操纵。巴黎和会被宣传为历史上第一次公开举行的国际会议,实际上会议关于实际问题的讨论一开始就关起了大门,只是每次会议后宣读几行简短的公报而已,可以说是外交保密,结果公开。最糟糕的是美国发现了当时世界发生冲突的根源,却又不得不妥协。法国要求严厉制裁德国的愿望得到了英国和比利时等一些国家的支持,最终变成了现实。德国丢掉了全部的殖民地、大部分的舰只、一部分领土,还被要求在国土上驻扎军队和对协约国做出巨额赔偿。威尔逊为了欧洲的和解,提出由美国和英国一起对法国的安全进行保证,这再一次打破了美国不结盟的传统,但也阻止不了战败国和战胜国之间结下深仇大恨。美国提出的自由航海和自由贸易,面对英国的反对以及战后各国的经济萧条和经济调整,只能任由旧世界的规则继续存在。

同类推荐
  • 多党合作在四川(农工党卷)

    多党合作在四川(农工党卷)

    《多党合作在四川》丛书,分设民革、民盟、民建、民进、农工党、致公党、九三学社、工商联卷,共8卷,近400万字,内容丰富,图文并茂。
  • 晚清幕府:变动社会中的非正式制度(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晚清幕府:变动社会中的非正式制度(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日本幕府跟中国的幕府完全不同。日本幕府代表天皇行政,中国的幕府是辅佐地方长官,其实就是各种名目的秘书机构。左宗棠、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袁世凯……他们如何做个好幕僚?
  • 乡镇人大工作实用问答

    乡镇人大工作实用问答

    本书根据新修改的宪法,以及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特别是人大代表工作理论和实践创新,和近几年来作者对地方各级人大代表履职新的体会,结合相关资料进行编写。重点围绕代表法,联系乡镇人大工作和建设的实际,特别是针对乡镇人大工作现状,阐释了乡镇人大代表履职的相关常识、基本内容和基本要求,用问答的形式,力图为乡镇人大代表依法有效履行职责和为乡镇人大工作者在工作上有所借鉴和参考提供一本集规范化、权威性和实用性于一体的读物。
  • 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本书为习近平同志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单行本。习近平同志在讲话中全面回顾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成就,明确了新时代党的建设和党的组织路线,重点从以组织体系建设为重点、着力培养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着力集聚爱国奉献的各方面优秀人才、做好年轻干部工作等四个方面阐述了新时代的党建工作任务。习近平同志指出,着力培养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需要建立素质培养体系、知事识人体系、选拔任用体系、从严管理体系和正向激励体系。
  • 理解新时代: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

    理解新时代: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

    本书收录的文章结合作者从事工作的领域,分别从经济、政治、法治、文化、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改革、强军、外交和党建等方面,阐释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体会。这些论文在深刻领会原理和联系工作实际方面颇具特色,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的鲜活事例,对广大读者特别是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认清我们面临的任务和挑战,有相当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热门推荐
  • 天尊转世闯都市

    天尊转世闯都市

    广武天尊冲击天道的时候被仇家暗算,重生到平行宇宙另一个刚刚车祸丧生的自己。执着于破解天道的桎梏的主角,一心修道,同时为了不负贡献了肉身以车祸悲剧收场的另一个自己,主角同时开启了横扫天下的人生,誓要替这个肉身的自己风光活一场,弥补两世自己的遗憾!
  • 绝宠医妃:王爷中了蛊

    绝宠医妃:王爷中了蛊

    冷静倔强的气质女军医,冷酷无情霸道的王爷,相遇相知,又相爱相杀。
  • 梦里

    梦里

    梦里的他,她,它还是他们原来都只是我的假想?我会不会有那么一天迷失在这不真实的世界里再也回不去了。那么我也该明白:我,是不应该对着一切有所动情的。我,只是一个旁观者才对。
  • 曲江陪郑八丈南史饮

    曲江陪郑八丈南史饮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卢乡公牍

    卢乡公牍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十二游经

    十二游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城市眼影

    城市眼影

    本书包括:城市眼影、民歌与狼、音乐小屋、棉花老马、心情不好、路上有雪等内容。
  • 李如龙

    李如龙

    新书《带着骷髅军团闯末世》qq阅读可看历史系研究生李如龙重生半岛小国陆尔,却胡骑,平藩乱,征扶桑,在异界大开华夏文明的金手指!
  • 我才不是你的傀儡

    我才不是你的傀儡

    (作者不会写简介,多多包涵,脑洞有点大,文章会有一些奇特,请多包涵,如有雷同请及时联系本作,谢谢)这是一个架空的世界,四象岛南部的深山里居住着远古时期留下来的家族,他们思想落后,甚至想把现代这个智能友善包容的社会改变成他们那个过去落后的时代。是时候结束了,我们不会再让你们操控我们,不会再让你们胡作非为,我们会亲手结束这一切。--单羽晟&浠茯忱
  • 佛说拔除罪障咒王经

    佛说拔除罪障咒王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