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82500000074

第74章 人们为之叹服:罗马出了个西塞罗(10)

不要过早地说“我看不懂”,要坚持读完。有时也许是对自己要读的那本书还没有做好充分准备。我啃柏拉图的《理想国》一共啃了三遍,才看懂。如果认真看了但确实看不懂,就把它放到一边,搁一天或一年,先去读另一本书。

* 大段大段地读

别小口小口地啃,读的句子越长,就越能进入书的节奏和感情,从中得到的乐趣也就越大。

* 读作者读的书

例如,莎士比亚为了写《尤力斯·恺撒》、《仲夏夜之梦》,曾仔细阅读了诺斯的《蒲鲁塔克传记集》的翻译本。任何一个作家都是他所处的那个时代的产物。了解当时的历史、作家及其他人所面临的问题和他们的态度会帮助人理解作家的观点。作家的观点不一致。没关系,起码它使人思考。

* 阅读有关作者生平的书

读者对作家的个人经历知道得越详细,就越明白他为什么写他所写的作品,就会开始明白隐藏在作家作品中的自传性的花絮。一个作家不可能暴露自己。我们关于莎士比亚的大部分猜测都是从他的剧作中出的线索。

* 重读一遍

所有名著都反复读。读完一本书后,如果很感兴趣,又不完全懂,那么立即重读一遍,会发现更多的东西。如果几年前读过一部名著并且喜欢它,就再读一遍。书里还有那么多的东西要告诉人们,使人简直不会相信这是同一本书。

不要只把脚尖浸在名著这潭深水中,要跳进去。像前面一代代聪明的人类一样。我们会觉得自己的灵魂深处被那些历史上最有天赋的作家的思想和洞察力鼓舞着。

(第20章 以书喻敌读书法

没有书籍,就不能打赢思想之战,正如没有舰就不能打赢海战一样。

——罗斯福

有人把书喻为良师益友,却也有人把书喻为敌人。

宋代词人苏轼,曾借《孙子兵法》八面受敌的术语比喻读书,他认为读书如用兵。如果问题很多,就要各个击破,逐一把文章读懂读透。清代文人郑板桥也曾视书为敌。他把读书时发现的疑点、难点,或有争议的问题,作为“敌方”设置的“堡垒”,努力攻破。

以书喻敌读书法,要求我们在读书时能够发现问题,力求深入钻研,去解决问题;并且能够有所创新,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促进发展。

读书的四个比喻

清代诗人法式善,写有《读书四首》,运用四个比喻,论述了读书的道理和方法,很能给人以启迪。

第一首诗:

读书如蓄货,一室靡不有。

瑰奇产岩阿,幽怪发渊蔽。

当其求莫致,岂借跋涉走。

诗人认为读书要像蓄积宝物一样,应当应有尽有多多益善,甚至不惜长途跋涉以求得。当然,有了珍宝也不要炫耀于人,同时又不能闲置不用。

第二首诗:

读书如树木,不可求骤长。

植诸空山中,日来而月往。

露叶既畅茂,烟打渐苍莽。

读书要像植树一样,要循序渐进,不要急于求成。日月来往,不知不觉地就会长大,拔苗助长,欲速反而不达。最初可能感到“掩卷了无得,心中时快快”,但坚持不懈地读下去,“忽然古明月,照见天怀朗”。自然就会融会贯通,收获不小。

第三首诗:

读书如行跑,历险毋惶惑。

安保万里程,中间无欲仄。

自古志士心,往往伤壅塞。

读书如行远路,难免遇到困难和挫折,在这种时候,要勇敢地挺住,坚强地走下去,“半途勿消息”,“要从实地行,直造光明域”。一定能够达到很高的境界。

第四首诗:

读书如将兵,当先讲纪律。

将军扫群寇,势若风雨疾。

有了严明的纪律,军队打起仗来才能势如疾风暴雨扫灭敌寇。他借《易经》中的话说:“师贞丈人吉”。贞,就是正,正义之师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所以他特别强调读书要“树义”,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树义不制胜,不如不开帙”。读书若无正确的思想作指导,若不能用来培养自己的道德情操,还不如不读。

阅读的四种情况

干什么事都得讲究方法。读书也不例外,只有掌握了正确的方法,才能使自己深刻理解书本的内涵,有助于迅速、及时地吮吸书本给自己提供的养料。

阅读可以分成四种情况,分别是:

第一种是信息式阅读法。

这类阅读的目的只是为了了解情况。我们阅读报纸、广告、说明书等属于这种阅读方法。对于大多数这类资料,读者应该使用一目十行的速读法,眼睛像电子扫描一样地在文字间快速浏览,及时捕捉自己所需的内容,舍弃无关的部分。任何人想及对了解当前形势或者研究某一段历史,速读法是不可少的,然而,是否需要中断、精读或停顿下来稍加思考,视所读的材料而定。

第二种是文学作品阅读法。

文学作品除了内容之外,还有修辞和韵律上的意义。因此阅读时应该非常缓慢,自己能听到其中每一个词的声音,如果嘴唇没动,只是因为偷懒。例如读“压力”这个词时,喉部肌肉应同时运动。阅读诗词更要注意听到声音,即使是一行诗中漏掉了一个音节,照样也能听得出来。阅读散文要注意它的韵律,聆听词句前后的声音,还需要从隐喻或词与词之间的组合中获取自己的感知。文学家的作品,唯有充分运用这种接受语言的能力,才能汲取他们的聪明才智、想象能力和写作技巧。这种依赖耳听—一通过眼睛接受文字信号,将它们转译成声音,到达喉咙,然后加以理解的阅读方法,最终同我们的臆想能力相关

第三种是经典著作阅读法。

这种方法用来阅读哲学 经济、军事和古典著作。阅读这些著作要像读文学作品一样的慢,但读者的眼睛经常离开书本,对中的一字一句都细加思索,捕捉作者的真正的用意。从而理解其中的深奥的哲理。值得注意的是,如果用经典著作阅读法阅读文学作品,往往容易忽略文学作品的特色,以 使读者自己钻进所谓文学观念史的牛角尖中去。

第四种阅读方法是麻醉性的阅读法。

这种阅读只是为了消遣。如同服用麻醉品那样使读者忘却了自己的存在,飘飘然于无限的幻想之中。这类读者一般对自己的经历和感受不感兴趣,把自己完全置身于书本之外。如果使用麻醉性的阅读方法阅读名著,读者只能得到一些已经添加了自己的幻想的肤浅的情节,使不朽的名著下降到鸳鸯蝴蝶派作家的庸俗作品的水平。如果漫不经心地阅读《安娜·卡列尼娜》,犹如读一本拙劣的三角恋爱小说。麻醉性的阅读在将进入成年的时候达到顶峰。年轻人的麻醉阅读是造成大量的文学作品质量低劣的原因。

读书离不开一个“思”字

读书最重要的一个方法是:多思!

清代学者王夫之说过:“致知之途有二,曰学,曰思。”他特别强调的就是“思”、古往今来一切有成就的人,他们所以能从书本中获取知识,恐怕都离不开一个“思”字。

爱因斯坦就曾说过:“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学习方法成为科学家的。”

如何“思”呢?宋代理学家朱熹在介绍自己的读书方法时,有过这样一段话,很值得我们深思。他说:“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

当我们捧读一本新书时,作者为我们提供的新的知识、新的观点,往往会在我们头脑中打下一个个问号。这是很正常的。

(第21章 阅读学习单

书籍是任何一种知识的基础,是任何一门学科的基础的基础。

——茨威格

宋朝有个读书人叫陈正之,他看书看得特别快,抓住一本书,就一个劲地赶着往下读,一目十行,囫囵吞枣。他读了一本又一本,花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可是效果很差:读过的书像过眼烟云,很快就忘记了,几乎没有留下一点印象。这使他十分苦恼,疑心自己是不是记忆力不好。

后来,有一天,他遇到了当时的著名学者朱熹,就向朱熹请教。朱熹询问了他的读书过程以后,给了一番忠告:以后读书不要只图快,哪怕每次只读五十字,重复读上多遍,也比这样一味往前赶效果好。读的时候要用脑子想、用心记。陈正之这才明白,他读过的书所以记不住,不是因为他的记性不好,而是学习目的的不明确,方法不对头,他把读书多当成了读书的目的,忽视了对书籍内容的理解和记忆。这样匆忙草率地读书,既不消化书中的内容,又不有意识地进行记忆,他的记忆效果当然是不会好的。

以后,陈正之接受了朱熹的劝告,每读完一段书,就想想这段书讲了些什么,有几个要点,并且留心把重要的内容记住。经过日积月累,他终于成了一个有学识的人。

带着问题去读书,鲁迅读书就总是爱向自己提出问题。他拿到一本书,先大体了解一下书的内容,给自己提出一大堆问题。书上写的什么?怎样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自己对这个题目又该怎样写?等等。鲁迅认为,带着问题去全面细读全书,边读边问,边问边读,逐渐深入,就能更有效。

有明确的目的或任务、凭借意志努力记忆某种材料的方法,叫做有意记忆法。相反,没有明确的目的或任务,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记忆方法,称为无意记忆法。心理学研究表明,有意记忆的效果明显优于无意记忆效果。为了系统地掌握科学知识,必须进行有意记忆。

先给孩子一张“阅读学习单”,读一读上面的题目,告诉他,读完此书,先填写这一份学习单。以“阅读学习单”来让阅读的过程“意义化”。

为什么要有“阅读学习单”

焦点集中的阅读。一个有关“学习和记忆有意义文章”的研究指出,我们的记忆运作无法像电脑一样,很难将阅读得来的信息逐字记忆,而是用我们的方法去组织这些讯息,使它变得有意义。

比如,他曾让受试者读一篇短文,然后让第一个读完的人,按他的记忆写下来,传给第二个人看,第二个人再把记忆写下来,传给第三个人看;依此类推,直到第十个人,所阅读的信息,已经和原文大相径庭了。

这说明了如果在阅读前,没有先告知“阅读的焦点”,阅读者会以自己感兴趣或易理解的部分作为重点来读,其结果很可能读完之后,与原文所欲传达的重点相差甚远。

有一次我访谈一位四年级学生,他告诉我看完《乞丐囝仔》后的感想是很爆笑。读过此书的人应知道,这是本励志畅销书,主要大意是书写一位贫寒出身的人,突破现实环境困顿,奋发向上的经历。然而,此位学生自由阅读后,遗留在脑中的,却只记得书中描述困窘生活的一些匪夷所思行径,所以觉得很好玩,与原书焦点可说差了十万八千里。

无重点式的自由阅读,当然也有妙处,一般成人读者,一定也都享受过陶渊明那种“读书不求甚解,每有意会,便欣然忘食”的乐趣。不过,如果想在有限时间,让孩子在阅读时,保有“努力追寻意义”的精神状态,不妨在阅读前,就设计一份“阅读学习单”,念给他听,让他知道在读此书时,要特别注意哪些部分,将 来讨论时,也会有这方面较多的探讨。

也就是说,在阅读前,先了解阅读后的讨论焦点,以便在阅读时,特别注意相关内容。

教学的认知理论中,提到的“前导组体”,是指在学习之前,如果先呈现重要信息,可以使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用来组织及解释新来的信息,有助学习迁移。

举个例子,我就读大学时,那些大部头的教科书,常在一个章节前,有个简短的“本章摘要”,还提纲契领的说明“在本章中,你将学到……”,带著这样的“先验知觉”,再进入庞大内容中,比较能得出一些条理。

“阅读学习单”上的题目,等于前导组体般的,提醒孩子在阅读时,应聚焦的一些方向。

比如:如果希望着重讨论书中人物性格,就在“阅读学习单”上设计此类题目: “我最欣赏书中哪个人?”“我觉得自己最像书中的谁?”“书中哪个人最让我气愤?”当孩子正式阅读时,他就会想到: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我在看此书时,得注意到人物的描写。

“阅读学习单”设计要点

(1)使用语言须简要有趣,不要太课业化用语。

比如:别再使用“佳作摘录”这样的字句,会让孩子以为又是一项功课。如果问“本书最让我喷饭的一段对白”会比较生动活泼,对孩子也是“非制式用语”的良好示范。

(2)视年龄来设计

比如:低幼的孩子可以替书中情节绘图,或说给爸妈听,或帮这本书评分(给几颗星); 高年级可以多些评监性质题目。

同类推荐
  • 我心柔软,自有力量

    我心柔软,自有力量

    现代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很多人都认为柔软、敏感等特质是人身上的弱点,以为背上坚硬的外壳,就能变得强大。殊不知,把那颗柔软的心隐藏起来,戴着盔甲负重前行,才真正让人疲惫不堪。本书用心理学的知识告诉人们,我们要正视柔软、敏感等特质,它们其实对我们有极大的帮助和正面意义:敏感的神经让我们洞察更多美好的存在;感性是对理性的最好补充;懂得感恩,生命中的美好就会扑面而来;自己简单,世界就不会复杂……因此,每个人都要有接纳自己、省视内心的勇气,这样才能唤醒内心深处的纯真与美好,更真实自在地迎向新的人生旅程。
  • 我是快乐交往达人

    我是快乐交往达人

    友谊,是人生最珍贵的感情之一,古今中外无数诗人写 出了无数优美的诗句去赞美和歌颂它,我们也徜徉其中,感 受着它的魅力。
  • 我想去你的世界撒个欢

    我想去你的世界撒个欢

    本书通过18个各不一样的好读的故事,展现了一个少女心中,这个世界的样子:关于爱情、亲情、友情......文笔干练利落,不落俗套,拒绝无病呻吟,读来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 超级思考力训练

    超级思考力训练

    伟大出自平凡,复杂蕴于简单,成功者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他们有一双善于发现隐藏在平凡事物之中的不平凡之处的眼睛,并且调动他们的大脑,运用合理的、有效的方法和方式进行思考和探索,挖掘出深深地隐藏在事物内部的真理。 说到思考,好多人会觉得神秘而且充满无穷的奥妙,其实,是你没有走近它,没有真正地了解它,运用它。当人们都对树上落下的苹果熟视无睹的时候,坐在树下的牛顿却开始了思考的机器——大脑——为什么苹果会落地?
  • 洛克菲勒给子女的一生忠告

    洛克菲勒给子女的一生忠告

    一本书真实记录了洛克菲勒创造财富神话的种种业绩,从中我们可以学到很多商业方面的智慧。我相信,现代许多商业类书籍的很多观点都出自这里,只是形式上不同而已。阅读本书,你还可以学到洛克菲勒的处世哲学。相信这位在世98年的商业巨人,肯定有着别人所不可替代的处世思想与智慧。如此,即使把此书看做成就财富人生的圣经也不为过。它将向你展示一位商业巨子如何从无到有创造财富,又如何抓住每一分钱来赚取更多的财富的。
热门推荐
  • Sketches by Boz(III) 博茲札記(英文版)
  • 不道流年暗中偷换

    不道流年暗中偷换

    是缘?是劫?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陆随涯:8岁,他救我一命;爷爷去世,他回到我身边,陪我承受巨大的悲伤;泥石流被困,他再次救我一命······我爱他,换来的是伤害;我信他,得到的是欺骗,我离开他,知道的是无法承受的真相······时集笙:17岁,遇到纯真可爱的她,为我压抑的生活注入丝丝新鲜的氧气。再见到她,她是我的软肋,决定护她一世周全。身边暗潮涌动,牛鬼蛇神蠢蠢欲动,理智让我将她推离这个是非之地,无法抑制的感性却一次次不放手······她还是离开了,在我还来不及解释的时候······流年偷换,她不再是陆家孤女,很多人替他护她惜她爱她;他不再是备受牵制的时家长孙,站在权势的巅峰却站不到她的身边······
  • 重生之我为许仙

    重生之我为许仙

    生而为龙需纵横,斜刀跨马尽风流!既然我来了,那就要留下痕迹!嘉靖隆庆,南疆北域,沙漠大海,四季星辰,通通都普天之下,唯我许仙!
  • 一号大王

    一号大王

    “编号001收容仓破损—”“编号001已破仓而出,请工作人员立即撤离。”“能量失控…”“系统破损…”“抓捕计划启…”
  • 家主的妖仆是野猫

    家主的妖仆是野猫

    谁能想到战无不胜的G市街头女王叶湮最后会死于被野猫挠伤、狂犬病发作?重生一回她成了隐藏在现世的驭妖家族的大小姐楼夜烟,新任废柴家主楼夜泽的妹妹,更是拥有了猫妖的能力。唯一的美中不足就是.....为什么自己非得当楼夜泽的妖仆啊啊!!
  • 青少年知识博览1

    青少年知识博览1

    本书几乎囊括了自然天地与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可谓名副其实的“百科全书”。它涉及的知识点较全:每一个知识面都包含若干知识点,知识点语言生动、内容严谨,又配以图片说明,足以让读者一目了然,可谓不折不扣的“百科全书”。本书每章都是一个特定的知识领域,章内再按各知识领域的内容特点分类一一展开细述,便于读者查找、阅读。
  • 人与超人、圣女贞德(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人与超人、圣女贞德(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诺贝尔文学奖,以其人类理想主义的伟大精神,为世界文学提供了永恒的标准。其中所包含的诗、小说、散文、戏剧、哲学、史学等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杰作,流光溢彩,各具特色,全面展现了20世纪世界文学的总体各局。一部部辉煌灿烂的名著,洋洋大观,百川归海,全部汇聚于这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文集之中。全新的译文,真实的获奖内幕,细致生动的作家及作品介绍,既展现了作家的创作轨迹、作品的风格特色,也揭示了文学的内在规律。题材广泛、手法各异,令人在尽情享受艺术魅力的同时,更令人在各种不同的思想境界中获得不同程度的启迪,从而领会人生的真谛。
  • 咸阳市秦都区军事志(公元前16世纪—公元2005年)

    咸阳市秦都区军事志(公元前16世纪—公元2005年)

    本书以修志的方式记述咸阳市秦都区军事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内容分为军事环境、军事组织、民众武装、兵役、国防动员、军事活动、军事人物七章。
  • 木叶之最强古介

    木叶之最强古介

    吹拂而来的疾风轰隆响过的迅雷都不及那矫若银龙的瞬水斩鬼!燃烧吧!火之意志的继承者我,丸星古介愿为你等背后的参天大树低调而又可靠!讲述一个穿越为古介的低调男人,在忍界“默默”守护的故事。
  • 孩子不可以

    孩子不可以

    这是一本有关儿童安全的小百科全书内容涵盖生活的各个方面针对现代社会有关儿童安全方面的各种隐患从实际生活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