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83100000004

第4章 第N种复仇方法(1)

周德东

周德东: 1967年生人,黑龙江省齐齐哈尔人,被称为“中国恐怖小说第一人”,代表作品有《三岔口》、《门》、《三减一等于几》、《奇门遁甲》等。

预料之中的恐怖,命中注定的恐怖,都不至于让我们如此害怕——明明阳光灿烂,明明幸福平安,明明没做亏心事,明明在读发生在别人身上的恐怖故事……突然,一只不怀善意的手从背后颤巍巍地伸过来了,它是来要命的。

张清兆开五年出租车了。

没活儿的时候,他经常听其他的出租车司机讲一些稀奇古怪的事。

有个司机,晚上拉了一个头发很长满脸疙瘩的年轻人,一看就是个地痞。果然,到了目的地之后,那个年轻人一边开车门下车一边说:“大哥,下次一块儿给你啊。”

这个司机没敢说什么。

大约两个月之后的一天晚上,他又拉了一个乘客,感到很面熟,却一时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

下车时,那个人说:“大哥,下次一块儿给你啊。”

他一下就想起来,这家伙正是两个月前坐车不给钱的那个地痞,不由嘟囔了一句:“这已经是下一次了……”

还有一个司机,他跑夜车。

一天半夜,他拉了一个妖艳的女孩。

那个女孩坐在他旁边,主动跟他搭话,言语放浪,表情风骚,话题直奔下三路。走出两条街之后,她已经把手伸过来,开始摩挲他的“根”了……

那一次,他当然没有赚到钱,只享受了一路抚摸。

张清兆很内向,是个老实人,他不愿意遭遇无赖,也不奢望碰上那种“艳福”。他只想每天多赚几张钞票,给老婆带回好生活。

这天是个阴天。

张清兆跑了一天,只拉了几十块钱,其中还有一张十元的假钞,他很沮丧。

天黑下来,大街上的人越来越少。

他在滨市第二医院门口趴了一会儿,看到风挡玻璃上落了几个雨滴,就打算回家了。

他刚刚把车开出不远,就看见路边有一个踽踽独行的人,他穿着雨衣,慢慢朝前走。

那是一件灰色的雨衣。

稀稀拉拉的雨只落了几滴,现在已经停了,这个人却穿着厚重的雨衣,看上去有些古怪,而且,他还戴着雨衣的大帽子,把脸遮得严严实实。

张清兆把车慢下来,按了几下喇叭。

那个人理都不理,闷头朝前走。

显然,他不想坐车。

张清兆一看没戏,就踩下油门,走了。

没想到,他刚刚开过去,就从反光镜里看到那个人突然举起手来,朝他摆了一下,好像正在想什么,猛然意识到有出租车开过。

张清兆踩了一脚刹车,停下来,扭过脖子,透过后窗看他。

那个人低着头朝前走,步履依然那样缓慢,张清兆开始怀疑他刚才摆手并不是想要车。

终于,他走到了车旁,伸手拉开车门,低着头慢慢钻进来。

他坐在张清兆旁边的座位上,又慢慢抬起头,直视正前方,那个雨衣的大帽子挡住了他的脸。

“师傅,你去哪儿?”张清兆小心地问。

他没说话,只是抬手朝前指了指。

张清兆只好朝前开去。

在路上,这个古怪的乘客一直没有摘掉那雨衣的帽子,也一直没有转过头来,张清兆也始终没看到他的脸。

玻璃上的雨滴又多了几颗。

张清兆打开雨刮器,刮了几下,又关了。

他朝前开出了几条街,这个乘客始终不说话,也不指路。

张清兆有些不安,又问了一句:“师傅,还朝哪儿走?”

那个人又慢慢抬起胳膊朝前指了指。

张清兆没办法,只好一直朝前开。

渐渐的,路上没有人了。

渐渐的,两旁的路灯也没了,只有车灯的光惨白地照在路面上。

张清兆开始胡思乱想:这个家伙会不会是一个地痞呢?

也许,他的头发很长,而且满脸疙瘩,下车时他会突然转过脸来,低低地说:“大哥,下次一块儿给你啊。”

张清兆马上又想到,假如他仅仅是不给钱,那还不算什么大事,在东北,这种事多了。

他怕就怕,走到偏僻之地,这个家伙突然掏出一把刀来,一声不吭就扎进他的脖子,然后,搜走他身上的百八十块钱,把他扔到草丛里,开走他的夏利车……

张清兆有点后悔了。

这个人第一眼看上去就不正常,为什么还要拉他呢?

现在,他已经无法赶他下去了。

他一边开车一边紧张地朝两旁张望。这里是市郊,属于太平区,远离市中心,平时,他很少开车到这地方来。

两旁的楼房黑糊糊的,只有寥寥几户人家亮着昏黄的灯光。

他想跟这个乘客说点什么,引他转过头来。

他必须看到他的脸。

“师傅……”张清兆转过头去,挺友好地叫了他一声。

这个人面朝前方,纹丝不动,好像没听见。

张清兆慢慢把头转回来,不尴不尬地住了口。他的心开始“怦怦怦”地狂跳。

他陡然想起了同行讲的一个鬼故事:半夜,一个乘客上了一辆出租车。

他说他要去郊区的某某村。

司机没多想,就拉他走了。

一路上,司机总闻到有一股纸灰的气味。

那个乘客很少说话,表情一直冷冷的,目视前方。

出了城之后,越走越荒凉。

终于到了一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那个乘客突然伸手示意司机停车。

司机停了车之后,四下看了看,脑袋“轰”的一声就大了:借着车灯的光,他看到路两旁都是荒地,杂乱的草丛中布满了高高低低的坟,有的坟头上还飘动着白花花的纸幡。

他全身发冷,颤颤地问了一句:“你来这里……”

那个乘客冷冷地说:“烧纸。”

然后,他按照表上的价钱付了车费,打开车门走了。奇怪的是,他下了车就不见了踪影。

司机害怕了,赶忙调转车头,想尽快离开这个鬼地方。

这时,车里的纸灰味更大了。

他转着身子找了找,车里没有明火也没有暗火。

最后,他把手伸进了口袋,发现刚才那个乘客给的钱已经不在了,只有一些纸灰……

张清兆抓紧了方向盘。

他看不到这个乘客的脸,那么,这个乘客也同样看不到他的脸。他把头微微侧了侧,偷偷看了看对方的手。

手是他唯一暴露出来的地方。

那两只手太白了,平平地放在腿上,一动不动,没有一丝生气,好像没有血液,没有神经,是两只假肢。

张清兆收回视线,暗暗想,如果他要一直开出城的话,坚决不能去。

又走了一条街,到了一个十字路口,这个乘客慢吞吞地抬起右手,食指朝下点了点。

张清兆急忙把车靠了边,停下来。

他依稀记得,这个地方叫王家十字。

乘客把左手伸进雨衣,抖抖地掏出一张百元人民币,递给张清兆。他依然梗着脖子,面朝前方。

现在,张清兆已经不想看他了——他怕看到一张血淋淋的脸。

他把钱接过来,捏了捏。这张钱很硬实,应该不是假钞。

他把它装进口袋,开始找钱。

计价器上显示着二十一元,他应该找给对方七十九元。

忽然,他产生了一个不道德的想法,于是,不动声色地把那张十元的假钞夹在了另几张票子里,递给了这个乘客。

一路上,他让张清兆忐忑不安,这是一种报复。

张清兆清楚地记得,他找给对方的钱是一张五十元的,两张十元的(其中一张是假钞),还有一张五元的,一张两元的,两张一元的。

那个人接过钱,没有看,也没有装进口袋,他抓着它,直僵僵地下了车。

他始终没说一句话。

因为那个鬼故事,张清兆紧紧盯着他。

诡异的事情发生了——在他关上车门的一瞬间,人忽地就不见了。

张清兆大惊,在车上转着身子找了一圈,仍然不见他的影子!

这不是活见鬼了吗?

他想了想,横下一条心,打开车门走下去,四下张望。

四周空荡荡的,没有一个人。

起风了,地上的草屑和纸片像幽灵一样忽高忽低地乱舞着。

临街的房子没有一间亮着灯,也没有一间开着门。

王家十字很宽阔,这么短的时间,那个人不管朝哪个方向走,都不可能离开张清兆的视野。

他俯下身子,朝车底下看了看,除了四个轮子,什么都没有。

他赶紧钻回车里,探着脑袋朝后面看了看——他担心那个人藏在前后座之间的空当里。

那个空当里黑糊糊的,也没有人。

他挂挡轰油,想立即逃离这个地方。

可是,他太紧张了,离合器松得太快,车一下就憋灭火了。

四周一片死寂。他一边紧张地望着外面,一边手忙脚乱地打火,却怎么都打不着。

他的手脚哆嗦得越来越厉害。

终于,车着了,像受惊的兔子一样猛地狂奔而去。

张清兆直接回了家。

他住在安居小区,买的是二手房。

本来,他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前些年,他做大酱挣了一点钱,在别人的撺掇下,才到城里买了这辆夏利车,开始跑出租。

进了家门之后,张清兆的心还跳个不停。

他老婆王涓睡了,房子里一片漆黑。

她正怀着孕,离预产期还有半个月。

过去,王涓一直待在农村老家,三年前张清兆才把她接到城里来。

张清兆走进卧室,靠在门板上平静了一会儿,然后打开灯,把手伸进了口袋……

他要看看那张百元人民币是不是变成了纸灰。

没有,它还在,硬挺挺的。

张清兆把它掏出来,在灯光下仔细地看,没有一点毛病。

他松了一口气,又把它装进了口袋。

王涓醒了,她迷迷糊糊地说:“回来了?”

“回来了。”

她的眼睛睁大了一些,盯住张清兆,问道:“你怎么了?”

张清兆反问道:“我怎么了?”

“你的脸色太难看了!”

张清兆走到镜子前看了看,果然,他脸色灰白,双眼猩红。

他转过身来,小声说:“没事儿,可能是缺觉。睡吧。”

他一边说一边关了灯,脱了衣服,在王涓身边躺下来。

王涓却精神了,她说:“刚才,我做了一个吓人的梦……”

张清兆打了个冷战,问:“什么梦?”

“我梦见你回来了,穿着一件灰色的雨衣,还戴着雨帽,靠着门板低头站着,我怎么叫你你都不抬头……”

张清兆陡然一惊。

静了一会儿,王涓说:“你怎么不说话?”

张清兆实在忍不住了,他转过身,在幽暗的夜色中望着王涓,说:“我,我今天也遇到了一件怪事……”

接着,他就把刚才的事讲了一遍。

王涓的声音都变了:“今天怎么这么邪气?”

“我也不知道。”

张清兆话音未落,电话突然响了。

他和王涓紧张地对视了一下,都没有动。

电话响了两声就断了。

王涓突然问:“你以前是不是……撞过人?”

“没有。”

“真的没有?”

“真的没有。”

“明天,咱们得找个阴阳先生驱驱邪。”

“没用。”

“试试呗!你天天在外面开车,万一出点事……”

电话又响了。

这次,张清兆抖了一下。

为了方便用车,附近的邻居都有张清兆家的电话,因此,张清兆不能确定是不是来生意了。

他爬起来,一下就把话筒抓在手里:“喂?”

里面只有电流的“咝咝”声,没有人说话。

张清兆听了一会儿,怔怔地把电话放下了。

王涓小声问:“谁?”

张清兆说:“没有人说话。”

“闹鬼了!”王涓一边说一边费力地坐起来,靠在床头上,“你快想想办法啊!”

“我想把这一百块钱……扔掉。”

王涓想了想,说:“那可不行,你跑了一天还没拉到一百块钱呢,扔掉的话,连油钱都搭进去了。”

“那你说怎么办?”

“挺过今夜,明天你到银行去换一张。”

“……好吧。”

又等了一会儿,电话没有再响,两个人重新躺好,轻轻搂在一起,要睡了。

外面的风越刮越大,吹得窗户“啪啪”山响,好像什么东西急切地要进来,又好像什么东西急切地想出去。

“假如……”王涓刚想说什么,张清兆就掐了她一下,制止了她。

“你怎么不让我说话?”王涓小声说。

“别提这件事了。黑灯瞎火的,说什么招什么。”

王涓就不说了。

过了好长时间,张清兆突然转过头,问:“你刚才想说什么?”

“我想说,假如电话再响……”

她还没说完,电话果然又响了起来。

两个人同时抖了一下。

王涓一下就住了口。

黑暗中,只有那电话在响:“铃……铃……铃……铃……铃……铃……”

张清兆猛地爬起来,伸手抓起了电话:“喂!”

等了一下,里面才缓缓传出一个很轻很轻的声音,似乎没有震动声带,只是靠气流发出来的:“火……葬……场……停……尸……房……”

张清兆一下就扔了电话。

夜里不知道什么时候下雨了。

早晨,张清兆睁开眼,听到外面淅淅沥沥响成了一片。

这个夏天阴雨不断,松花江水不断上涨,防洪成了全市的头等大事。

张清兆爬起来,找到一件雨衣披在了身上。

“你去哪儿?”王涓问。

“火葬场!”

王涓愣了愣,轻声说:“你小心点啊……”

张清兆开门就走了出去。他没有吃早饭。

他不知道昨夜打电话的人是谁,他必须赶到火葬场整个明白。

火葬场在城南,八里路。

张清兆远远就看见了阴沉的天空中竖着一个高高的大烟筒,不过没有冒烟——这一带对死亡有另一种说法:爬大烟筒了。

火葬场大门口,有两辆等活儿的黑车停在雨中,都是面包。

张清兆把车停下来,披上雨衣,走进火葬场的大门。

那两辆面包车的玻璃上淌着雨水,隐约有两双眼睛在里面盯着他,充满敌意。

张清兆第一次到火葬场来。

大院里没什么人,很整洁,有大片大片的草坪,还种着美人蕉,那高大的花在雨水中鲜红鲜红的,有点像血。

张清兆走在水泥甬道上,不停地四下张望。

他不知道自己是来找谁的。

雨衣的帽子太大了,他只能看到前方,却看不到两侧,更看不到后面。

这雨衣让他想起了昨夜那一幕,心又“扑腾扑腾”地乱跳起来。

突然,他听见雨中响起“咔咔咔咔”的声音,好像有人朝他走过来。这个人一定穿着皮鞋,而且皮鞋上还钉着铁掌。

他左右转了转身子,到处都是雨,没看见人。

他朝后转过身来,终于看见了这个人。

他穿着一件灰色的雨衣,帽子大大的,扣在脑袋上。他的脸很白,眼睛盯着张清兆。

张清兆不知道他是不是昨晚那个乘客,就那样愣愣地站着,看着他。

他一点点走近了,那双深深的眼睛一直盯着张清兆。

张清兆试探地叫了一声:“师傅……”

他停在了张清兆的面前,一言不发,等着张清兆的下文。

张清兆提了一口气,说:“师傅,我想找一下你们这儿管尸体的人。”

对方终于说话了,他的声音有些嘶哑:“你要干什么?”

“我想……问他一些事。”

“你跟我来吧。”

“你是……”

“我是。”

他说完,就继续朝前走了。

张清兆半信半疑地跟在他后面,不住地打量他的背影。

他的心越来越紧张,因为他怎么看这个人的背影怎么像昨夜那个乘客。

前面是一趟青砖平房。一排高高的窗子,安着铁栏杆。那些窗子都很小,黑洞洞的,更像透气孔。不过,现在这些窗子都关着。

平房的正面,除了窗子没有门。

看尸人带着张清兆来到平房的侧面,这里有一扇锈迹斑斑的铁门。

看尸人掏出一大串钥匙,摸出一枚,插进去,扭动了几下,“哐哐啷啷”地把铁门拉开,走了进去。

张清兆犹豫了一下,也跟着走了进去。

进去之后是一个很小的外间,只放着一张破旧的木桌和两把破旧的椅子,显得冷冷清清。桌子上放着一个脏兮兮的练习本,已经卷边,估计是登记用的。

除此,什么都没有了。

正对着铁门还有一扇铁门,走进去应该就是停尸房了。

张清兆第一次走进这种地方,脊梁骨一阵阵发冷。

那个人在椅子上坐下来,没有脱掉雨衣,也没有摘掉帽子,说:“你问什么?”

张清兆不安地看了看他,说:“我是开出租的。昨晚,我拉了一个乘客,他下车就不见了……”

“你找我干什么?”

“昨晚,我接到一个电话,不知道是谁打的,他在电话里只说了一句——火葬场停尸房……”

对方有些不耐烦了,说:“这跟我没有关系!”

“我想……”

突然,看尸人想起了什么,他盯住张清兆的眼睛,问:“那个乘客花了多少钱?”

“二十一块。”

看尸人似乎吃了一惊:“他给你的是一百块,你给他找了七十九块,是吗?”

“你怎么知道?”

看尸人呆呆地想了想,然后说:“你跟我来!”

他站起来,掏出钥匙打开停尸房里间那扇铁门,走进去。

张清兆站在那里没有动,他突然有点不敢进了。

看尸人走着走着,感觉到他没有跟上来,就停住了脚步,回过头看了他一眼,说:“你进来呀!”

张清兆低低地说:“师傅,我有点怕……”

看尸人突然笑了,说:“你要是不想看就算了。”

张清兆显然不甘心放弃,他左右打量着看尸人的两只眼睛,问道:“你到底让我看什么?”

看尸人说:“你进来看看不就知道了吗!”

同类推荐
  • 你有权保持沉默

    你有权保持沉默

    去公安厅何良诸匆匆迈下台阶,钻进文化厅的轿车内,心里发愣,神情恍惚,说:“去公安厅。”司机一怔,文化厅的车,常跑省委宣传部、电视台、几大艺术院团、各基层市,从没有去过公安厅。司机觑后视镜,何良诸脸色苍白,丢魂失魄,像个投案自首者。司机将烟蒂塞进暗盒内,关闭音响,起动了轿车。何良诸心烦地坐直上身,扭脸向外望,金碧辉煌的会展中心,电子工业园,音乐学院,美术学院,医大附属医院,掠过去了。
  • 虚构 :短篇小说

    虚构 :短篇小说

    百花洲杂志社编著的《虚构(故事在黑暗中疯长短篇)》精选近几年《百花洲》杂志“领衔”“立场”“虚构”“叙事”“重建”“前世”栏目中刊发的短篇小说作品,汇编成册,总结了近几年中国各类文体的文学创作成就与风貌。在浩如烟海的文学创作中,编者们从作品的价值上反复斟酌,碰撞,判断,从而披沙炼金,把或感人肺腑或引人深思的,现实中受到普遍好评、具有广泛影响的,具有经得住时间考验、富有艺术魅力特质的好作品,评选编辑出来,以不负时代和读者的重托与期望,恪尽对中国当代文学事业的责任。本书将充分展示编选者视野的宽广、包容、博大。
  • 朱公案之文明奇冤

    朱公案之文明奇冤

    “这是我的一位当县令的祖先的故事,只在我的家族之内流传。可惜的是,那位朱县令所在的朝代地域都已经失传了,甚至连他的名字都没有流传下来,人们记住的只有这些故事的精彩部分。”心理医生喝了口茶,好像突然想起什么似的继续对当历史学家的好朋友吉仑说,“对了,大家都尊敬地称呼他为——朱公。”朱县令刚刚上任,翻看旧时的案卷,看到这么一则凶案,顿觉非同一般,案卷写道:东庄书生文明,独居甚贫,常向邻人借贷度日。本年十一月初五日晨,见自家地窖中有男尸一具,惊呼之。四邻闻声而来,将文明扭送县衙。
  • 心之牢

    心之牢

    王小羊从承包的柜台上打烊回家时,转头对韩凤说,我出来也有这么些年了,我妈死得早,我一个人出来闯的时候,我爸还在醉醺醺地喝酒,也不知道现在是死是活,我想回去看看。韩凤掐指一算,可不是,她跟王小羊认识都快五年了,每到年底,别人都拖家带口、舟车劳顿地回老家过大年,王小羊却像是被一根绳子系在柜台上,光知道每天忙得不亦乐乎,居然一次也没动过回家的念头。如今年都过了,生意也淡,是该回去看看了。韩凤决意要跟他同行。王小羊不允,说,你在家守着柜台,我一个人快去快回。
  • 寒江·雪

    寒江·雪

    风急,雪飘,大地一片苍茫。寒江冰冻,蜿蜒曲折,盘绕远去,天地似乎凝成冰雪一色,凄清孤寂中透着无边的萧瑟。老树枯枝,斜伸向天,在寒风中摇摆狂舞,仿佛沉沦在炼狱之中不甘的冤魂张开干枯的鬼手,向着苍天发出凄惨尖怖的绝望嘶吼,凭空增添了难言的忧郁和丝丝幽冥的阴寒。一小片稀疏的寒梅三三两两围绕着一排低矮的茅屋,梅花满树芳香,空间暗香浮动,洒脱而淡然。急骤的蹄声远远传来,铁蹄过处,敲碎了一路冰凌,踢起了一路散雪,马上一紫衣人,年轻潇洒,散发披肩,迎风飞舞。
热门推荐
  • 情敌联盟渣男现形

    情敌联盟渣男现形

    他是一个不骗财也谈不上骗色风度翩翩,能让女人产生好感的魅力男人。他肯花钱,够体贴,喜欢用行动感动女人的谦谦君子。他身边的女人环肥燕瘦,冒似每一段感情他都付出了真情,却从没停下追寻的脚步……这样的男人是好男人还是渣男?小说告诉你怎样慧眼识人。
  • 总裁老公每天都想转正

    总裁老公每天都想转正

    封谨觊觎了荣婳十年。-曾经,她绝心绝情,逼他远走国外。现在,他披着无上荣耀归来,设下天罗地网,捉她回来。情至深处,他会温柔地说:“我愿做你的不二臣,为你扫平一切。你什么都不用管,只需要负责美丽。”病入骨髓,他也会阴冷地说:“没有我的允许,你一根头发丝都不能给别人。”-
  • 流连时光

    流连时光

    “流年录影”、“时光拾穗”、“小城春秋”和“那水那水”,皆属散文随笔。“流年录影”展现的是作者的童年时光;“时光拾穗”折射着青年时代的生活和社会环境;“小城春秋”是在小城黄冈镇7年生活的记述,在那里作者度过了从小学高年级至高中毕业的整个少年时期;“那山那水”是几处特色游览印象和故乡的风情。文集在轻言细语,风清云淡中,将时光往事收藏品味。作者记叙自身的经历与感受的同时,从自然的情感抒发中映射了出生活大环境的变迁及社会风情,平实的叙事蕴含独到的视角,娓娓而述中触及心灵的涟漪,更折射着理性的思考,也展现作者真率的性情,给人真切、向上的感受。
  • 科学未解之谜

    科学未解之谜

    科学是人类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对自然界和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理论,它是人类进化演变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按照严格的定义,科学是运用范畴、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系,是人类意识形态之一。科学是人类永无止境地探索、实践,阶段性地趋于接近真理的活动,是一项成果的绝大部分有利于造福人类社会的高尚事业。如今,科学广泛地被运用于各个领域当中,影响到人们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
  • 神捕叶无风

    神捕叶无风

    名侦探叶无风穿越古代,成为一名小捕快,依靠一个神奇的系统以及诸多现代道具的帮助,屡破奇案,成为一代神捕。
  • 洪荒天子(1)

    洪荒天子(1)

    洪荒中,毒虫遍地,异兽出没,危机无处不在,这便是始前的死亡之地。然而人类以天生的本能存于天地间,而他们之中的强者以神自居,用智慧与力量瓜分洪荒,分别统治着这片危机四伏的土地,从而形成了洪荒万国。而就在这血腥与杀劫之间,一位在蛇腹中、沼泽内、神剑下、陷阱里生存下来的少年,就在这野蛮与文明、毁灭与建设的洪流中崛起。他得到了苍天的眷恋,与神龙之丹融为一体,在广成洞府内开启心灵之门,悟透了天地的玄机,看遍了人世的杀戮争斗,孕育出无穷的智慧和能量,终铸就其不死之身,超越了凡尘的一切,游历于洪荒万国之间,组成“龙之旅”,横扫八荒,一统万国,创下了神州大地的千秋功业。他就是战神轩辕——洪荒天子!
  • 鬼泣之魔神降世

    鬼泣之魔神降世

    这个世界到底发生了什么?维吉尔和但丁的命运又会发生怎样的碰撞,那些前世耳熟能详的人为什么会来到这个世界之中,而“我”,又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呢?不一样的鬼泣世界,一样的但丁一样的恶魔猎人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清除师兄计划书

    清除师兄计划书

    一朝穿书,想到自己的炮灰身份,云无欢觉得如今只有七岁的她,根本承受不住。测灵根,入仙门,按在原书的剧情,成了天资聪慧小师妹。奈何造化弄人,师兄得秘境传承之后,欲杀之证道。而中期上线女主,还在一心想要撮合他们。女主:师叔,你与我师父是天造地设的一对,没人能把你们分开的。云无欢:……ps:修仙言情类型,不喜勿喷。升级打怪类型,请关注新书《祖传剑仙》
  • 纸上民国

    纸上民国

    本书作者是《新文学史料》主编,与史料打交道多年,因此有关现代作家的人与事十分稔熟,民国文坛旧事,品评文学大家,写来如数家珍。难得是作者颇多创见。全书貌似信笔闲话,却也不失为一部严肃的、有分量的现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