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83500000051

第51章 生与死:人类无法摆脱的一对矛盾(4)

人类的历史就是爱神和死神互相斗争的戏剧,而战争的根源,就在于人的无意识深处的死亡本能。这正如他后来写给爱因斯坦的信中所说的:“根据我们的假设仅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力图生存和联合;另一种是力求破坏和杀害。后一种本能我们称之为侵略和破坏本能。”

他由此得出结论:“在我看来,无疑战争是一种完全自然的事情,因为它有着稳固的生物学基础,它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在这里,把战争的最终根源归之于人天生的本能冲动,而抛开社会的经济、政治根源,这有点失之偏颇了,因而也引起了后人的一些反对意见,如弗洛姆、荣格等人。

生和死,本身就是相互伴随、相互分离的。弗洛伊德不仅对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进行了分别研究,而且还十分注重把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联系起来进行分析,从中找到两者的真实联系。前者是建设性的力量,后者则代表着破坏性的力量,二者相互排斥、相互对立。其次,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二者在其保守性、强迫重复性和复归性上,又是共同的、一致的。生命本身不仅包含生的种子,而且也包含着死的种子。正由于生与死之间的对立冲突和相互妥协,才使生命得以存在。

四、战争:人类本能的赌场

面对人类的死亡本能以及它的表现(破坏倾向、暴力战争等),弗洛伊德指出,尽管我们无法从根本上消除,但是可以找到对付死亡本能和暴力攻击的间接方法。

首先,既然生存本能与死亡本能相对立,既然暴力战争是人类的死亡本能的表现,那么最明显的间接方法就是充分调动死亡本能及暴力的对立面——生存本能的力量来与死亡本能和暴力攻击相对抗。即把人们之间爱的情感联系,以及通过求同机制所建立起来的联系等几方面的情感关联增强,这就会使人们之间的暴力冲突发生的可能性减少。

其次,反对死亡本能、暴力战争的另一间接方法是,教育领导者阶层,使他们充分认识到死亡的本质,充分认识到暴力战争的根源及其危险性,从而有预见性地卓有成效地带领、发动被领导者去与死亡本能、暴力战争进行斗争。

还有其他的控制死亡本能、反对暴力战争的间接方法也是可行的,但是,不能指望它们很快获得成功。而上述方法也需要一个过程。总的说来,人类文明的发展,必须要控制死亡本能及其各种表现,最充分地发挥生存本能的力量,实现人类生存本能表现的联合统一,把人类文明不断推向前进。

最后,控制和削弱死亡本能的根源性方式,是在每一个体的心灵中建立起强有力的超我。弗洛伊德指出:“文明通过减弱、消除个人的危险及进攻愿望,并在个人内心建立一种力量,像一座城市中的驻军一样,监视这种愿望从而控制它。”

虽然这样做,对人类死亡本能及其具体体现都是某种压抑,但却可实现生存本能的要求,使人类在最佳方式下生生不息。因此人类决定性的问题在于,他们的文化发展,在多大程度上能控制住他们的进攻性和自我破坏本能对他们集体生活的干扰。人们惟有期待着永恒的爱神将会维护它的权利,与同样永恒的死神进行不懈的斗争。

1. 暴力战争是永恒的

在《自我与本我》一书中,弗洛伊德从生物学的理论角度,论述了每一个生命细胞都具有生命物质的两个基本特征,即性爱冲动和死亡冲动——任何特殊的生理过程都分别与本能的两种冲动有关系;虽然比例不同,但两种本能都活跃于生命的每一个基本单位中。

如同单细胞生物进入多细胞生命,形成的混合结果一样,单细胞中的死亡本能似乎可以成功地独立,而破坏冲动则通过一个特殊器官的媒介转向了外界。这个特殊器官似乎属于肌肉系统,而死亡本能将会由此来表现自己,作为一种导向外界和其他生物的破坏本能。

又过了一年,即1924年,弗洛伊德在《自我虐待的经济问题》一书中,对两种本能的关系的阐述又向前迈进了一步。弗洛伊德认为,里比多具有使破坏本能变得无害的任务,它能通过把破坏本能投向外界物体,来完成这一任务。这个本能因此被称作破坏本能,一种追求控制的冲动或称之为权力意志。这种本能的一部分被直接应用于性欲,在那里它起着重要的作用,这就是残暴的色情狂。另一部分没有参与向外的转移,它留在有机体的内部,并在一种偶发的性兴奋的帮助下,固结为里比多的一部分。正是在这部分,我们看到了性感区受虐待的最初起源。

在《精神分析引论新编》一书中,弗洛伊德对这种本能理论做了进一步的确认——

性爱的本能,是追求将越来越多的生命的物质组合成庞大的单位;而死的本能,则与这一努力相对应,它把有生命物质引回到无生命状态。我们只有在两种条件下才能接受它:它或是把性本能结合于受虐狂之内,或是像攻击性那样直接对抗外界。但我们必须认识到,攻击性或许并不能在外界获得满足,因为它会碰到真正的障碍。

如果是这样,它必将后退并促使内部的自我破坏增加。我们可以看到事实的确如此。这是一个相当重要的过程。阻止攻击性似乎包含着严重的伤害,为了不伤害我们自己,为了防御自我破坏的冲力,摧毁其他一些人或事物似乎是完全必要的。

在《有限与无限的分析》一书中,弗洛伊德在阐述死亡本能时,认为死亡本能是一种最强大的阻止因素,它超越了所有控制的可能性。

“死亡本能”在大多数情况下被当作“破坏本能”或“侵略本能”的同义词。弗洛伊德认为“自我破坏是‘死亡本能’的表现,存在于所有重要的活动中”,“我们承认自我虐待早于虐待别人,而虐待别人是外投的破坏本能,因此便要求以攻击性为特征”,保留在内部的破坏本能的能量,或者与“性本能联合组成自我虐待,或者与某些性的附加物相结合——作为侵略本能,直接投向外界”。

弗洛伊德同时也对“生存本能”作了解释。在弗洛伊德看来,那些对在个体选择中生存的未成熟的有机体的保护的本能,当它们无力抵抗外界刺激时,给它们提供一个安全庇护所的本能,以及把它们带去与其他生殖细胞融合的本能,组成了性本能的集体。

由于它们恢复了早期的生命状态,所以与其他本能一样,它们是保存性的;但它们还具有特殊的抵制外来影响的势能,其保存性程度是更高的。在另外一种意义上,由于它们将生命本身保存于一个较持久的阶段,也可证明它们是保存性的。它们是真正的生命本能。它们的作用在于抵制那些导向死亡的本能,这也表明它们与其他本能存在着根本的对立。

这种对立的重要性早已被神经症理论所注意到。有机体的生命似乎是在某种摇摆不定的节律中发展。一组本能急冲向前,为了尽可能快地达到生命的最终目标;但是当行进中达到某个特殊阶段时,另一组本能便急速转回到另一点,产生一种新的开始,这也就延长了这个生命的历程。尽管性欲以及两性的区别,在生命开始时并不存在,但是后来被描述为性欲的本能,仍然有在生命一开始就发生作用的可能性。

2. 暴力与法律正义

人与人之间无休止的争斗,民族与民族之间频繁不断的暴力冲突,国家与国家之间极其惨无人道的战争,构成一幅关于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画卷。这究意是为什么呢?为什么人类总是用暴力解决他们之间的矛盾?

人们采用暴力来解决利益纷争,这与动物界在争斗中互相残杀极为相似。人类既然已远远超出了动物界,为什么还在不停地发生暴力冲突?从人类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弗洛伊德找到了问题的答案。在人类以部落氏族居住之时,决定谁应该拥有物品或谁为首领的纷争,是由身体力量的强大与否确定的。

而后,人的肉体力量的较量被工具的应用所补充或替代,即拥有更优良的武器,并且对武器使用更加熟练的人成了胜利者。从武器被用于人与人之间的较量时起,智力的优势开始代替粗野的肉体力量,但是争斗的最终目的仍旧与原来相同:一方强迫另一方放弃权利或使其肉体力量致残。

如果胜利者的暴力,永远地清除了他的敌人,即杀死了他的敌人,则其目的便得到了完全实现。如果胜利者让他的敌人活着,那么他会迫使他的敌人从事于有用的服务,在这种情况下,胜利者的暴力满足于征服敌人而不是杀死他。因此,事实是这样的:拥有更大力量者占据支配地位,即通过野蛮的暴力或通过以智力支持的暴力而获得支配地位。

从暴力到正义或法律的产生,是文明进化的必然趋势。但弗洛伊德说,道路有一条,即个体的优势力量,可以通过几个弱者的联合来被对抗。个体的暴力能够通过联合的力量来被打破。联合起来的人的力量代表了与单独的个体的暴力相反的法则。因此,正义即是一个群体或结合体的力量。很显然,正义仍然是暴力,它被时刻准备着对付反抗它的个体,它以与暴力同样的方式和同样的目的发生作用。

惟一真正的不同是,占支配地位的不再是一个个体的暴力,而是一个结合体的暴力。为了从个体暴力向正义的转变能够长期生效,这个结合体必须长久地维持下去。组织起来,制定规则即法律,以防危险,并且组成权威机构以保证法律得以尊重和监督合法的暴力行动的执行。这种利益结合体的确认,导致了这个联合体内部成员之间的感情联系的增长,而这种联合起来的感情,乃是这种联合体力量的真正源泉。

随着历史的发展,这种由个体组成的集合体的种种关系便出现两种情形:一是社会本能的生成,它不是简单的特殊本能,而是人与人之间关系建立的不可分解的本能;二是对于这种社会本能,在一个更狭窄的范围内,比如在家庭里,或许可能发现社会本能的发展开端。然而,自这种结合体一开始,便有不相等的力量要素,如男性和女性,父母与孩子,以及征服者(主人)与被征服者(奴隶)等。

从此,弗洛伊德认为,在结合体中有两种因素在起作用,它们是使法律规定不断发展的源泉。第一种因素是某些统治者力求超出法律限制之外的企图,他们想着从法律的领域回到暴力领域。第二种因素是被压迫的成员不断努力以获取更大力量,致使法律发生有利于他们的变化,即他们努力使法律从不平等的正义向平等的正义前进。当正义逐渐适应于新的权力分配,或像更经常发生的那样,统治者就会否认这种恶化,于是反抗和内战随之而来,法律便被暂时搁置和通过暴力解决问题,最后以一种新的法律制度的建立而结束。

综观而论,弗洛伊德做出了这样的概括:“法律从本原上即是野蛮的暴力,而且即使在今天,如果没有暴力的支持,法律也不会起任何作用。”

同类推荐
  • 荀子的辩说

    荀子的辩说

    荀子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充满战争的时代。在这种战争的背后,有一种更隐秘的“战争”,即诸子之间的激烈论争。从战国儒家的角度来看,论争主要表现为他们对其它学说的批驳。而荀子对诸子的批评更加广泛。由于其批评更具体且富于理性,因而更像是论辩(尤其对墨家)。在论辩中,他建立了一个低于儒家立场的价值平台,试图从这个非独断性的平台出发,通过一种更为对等的“讨论”,最终达成在观念上维护日渐衰落的传统生活方式(礼)的目的。
  • 曾国藩冰鉴(第三卷)

    曾国藩冰鉴(第三卷)

    《冰鉴》以冰为鉴、明察秋毫,以神为鉴、相骨 识人。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识人,识人必先观 人。古今中外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可以说是有成 有败,为使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不受任何影 响,特编辑了此书。本书通过对人体的神骨、情态、 刚柔、容貌、须眉、气色、声音这七个部位的论述, 以达到正确观人、识人、用人的目的。在这里我们不 谈论观人、识人、用人的大道理,只希望大家在观 人、识人、用人方面能够获得厚益。
  • 《阴符经》要旨探究

    《阴符经》要旨探究

    《阴符经》是中国古代著名的一部哲学经典,是仅次于《道德经》的一部重要的道家著作。传说是上古时期黄帝所作。最早出现于唐代李荃的记载。全书仅仅有447字,却义理深奥,晦涩难懂。古今研讨此书的代不乏人,莫衷一是。但以之为修身之本、悟道之源,讲述的是天人合一、清静阴阳之道,却是研讨者的共识。本书作者在研究古今《阴符经》集注和述评作品的基础上,从学术研究入手,逐句阐释,每一句分别由原文、注释、白话和要旨探究四个部分构成,阐述了自己的体会和观点,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 美学讲稿

    美学讲稿

    20世纪80年代,易中天在武汉大学讲授美学。在以自由著称的武大,他的精彩课堂吸引了各个院系学生慕名来听,流连不去,终成一座难求的传说。《美学讲稿》便是这一传奇课程的讲稿集结,根据易中天多年教学经验以及课堂实况加工撰写,保留了风趣口语的同时,补充了大量页边注。体系井然清楚,观点自成一家,兼具专著、教材、演讲之特点,引人入胜,可供广大文学、艺术及美学爱好者阅读、赏析。书后附有《西方古典美学史纲》《中国古典美学史纲》和《西方现代美学史纲》,实际上是三部浓缩的美学史,三张脉络明晰的美学地图。相比其他大家如朱光潜、宗白华、叶朗等的美学作品,《美学讲稿》因成书较晚,故而更加全面;因面向大学生,故而更有条理;因是课堂实录,故而格外轻松易懂。
  • 吃透道德经

    吃透道德经

    《道德经》概念上的意义,要大过它的本质与内在。很多人在深奥、晦涩的印象前望而却步,只片面地记下 “上善若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法网恢恢,疏而不失”之类的句子,仿佛《道德经》是一本可以窥探宇宙奥秘却难以翻开的神书。
热门推荐
  • 梦的解析

    梦的解析

    《梦的解析》它通过对梦境的科学探索和解释,打破了几千年来人们对于梦的无知、迷信和秘感,同时揭示了左右人们思想和行为的潜意识的奥秘。该书不但为人类潜决识的学说奠定了稳固的基础,而且也建立了人类认识自己的新里程碑。书中包含了许多对文学、神话、教育等领域有启示性的观点,引导了整个二十世纪的人类文明。有史以来,科学地告诉人们:人为什么会做梦?为什么会做奇奇怪怪的梦?梦意味着什么,诉说着什么,梦将我们引向何方……
  • 她与吸血鬼伯爵

    她与吸血鬼伯爵

    吸血鬼伯爵:威廉三世·朗恩,他用“初拥”的方式,将女主变成了吸血鬼;接下来,会有如何奇幻的旅程,在等着她呢?
  • 始源祀祭

    始源祀祭

    她,灵长族公主,孑川疆域国佑,生而领命,誓死护佑孑川子民。为救幼弟性命,她踏上千万里互送异世药灵的险途。她给了那个孩子一路的温茹以待,也亲手送她踏上最痛苦的死路。那个孩子在生命弥留之际,狰狞着嶙峋的面目,宣告她的复仇,她要带着今生的记忆重生,她要以异族之躯,娶她为妻,她要给她最折磨的煎熬,至死方休!三十几载后,她如约嫁与那个转世的兽族之子,静待他忆起前世。在这场自我救赎里,她能否,真的获得救赎?
  • 四面凋零

    四面凋零

    陆小词没想到,跟踪她的是个小姑娘。长得还挺清秀,看起来不到二十岁。陆小词抓住她的手腕时,她吓坏了,身体直打哆嗦。陆小词一时无法判断她是真的吓坏了还是装可怜。“咱们找个地方谈谈吧。”陆小词说。她把小姑娘拉进街边的快餐店,找了个空位。令她始料不及的是,小姑娘一坐下来,立刻就淡定了,跟刚才判若两人。她不慌不忙地脱掉深绿色波点风衣,里面是雪白的真丝衬衫和灰色亚麻长裙。她梳了两条辫子,垂在胸前,不像这个时代的姑娘。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绝色狂妃抵万金

    绝色狂妃抵万金

    她,初显锋芒,是历史上唯一一个参与朝政的妃!她,绝世倾城,是一个传奇天下的女子。性命垂危时,男子如神邸一样降临,向她伸出命运之手。在世人眼里,他是诡异的皇子。而在她眼里,他却是此生唯一的信仰。流言蜚语耳边过,她风轻一笑当作听不见。刀光暗影射过来,她以牙还牙双倍打回去。惊鸿一瞥,早已不是当初的懦弱少女。光芒乍现,满朝侧目无人能及……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看脸社会

    看脸社会

    这是一个恐怖的时代才华满溢又怎样没有一张皮就好像什么都不是一样刚刚毕业的易一和蒲徐徐踏入社会从无话不说到玩尽心机。从小就受到排挤的易一以为自己只要努力就可以改变但是因为长得丑自己却........本小说也可以叫《顶尖刀女》
  • 绝色倾城之凉爱

    绝色倾城之凉爱

    她一生曾遇见过许多男子。良人却隔山隔水隔云端。隔了红尘年岁遥遥不见。那些绝世出尘男子,曾领她赏过盛世美景,许诺过岁月从容。可是良景荒,岁月长,白首一愿终虚妄。她爱过的人,一人坐拥了天下失了她,一人换得了荣华弃了她。爱过她的人,一人拳拳心意她从不入眼,一人她自始至终虚与欺骗。要蓦然回首才有灯火阑珊。他倾尽一生守候,却半生不得她回眸。于是她有了流不尽的泪,道不尽的悔,感慨不尽的物是人非……
  • 快穿直播黑化男神温暖你

    快穿直播黑化男神温暖你

    (不喜勿看)系统:从来没有见过。这么没有求生欲的宿主。宋熙:切,我不稀罕人生巅峰。之后系统:跟我走美男后宫环绕。宋熙成功骗走,这一走系统崩溃了(当然这是后话。)本文男女主统一。身心纯洁。都是大佬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