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83500000060

第60章 马基雅维里篇 我就是教你“恶”(4)

政治总是让人难以捉摸。1527年5月8日出现德国和西班牙军队进行的“罗马洗劫”——史称文艺复兴时期终结。佛罗伦萨人民乘机起义,再度驱逐了美第奇家族,恢复共和国,原来的“十人委员会”也恢复了。

闻听这个消息,马基雅维里从乡间匆匆赶回佛罗伦萨,他希望自己能够官复原职。但是,新上台的年轻一代对他过去6年里与美第奇家族的来往极为不满。在他们眼里,他只是个见利忘义的小人,一向随风飘摆,不值重用。

马基雅维里老了,不再是风华正茂的那个年轻人。命运女神已经移情别恋。她给了他希望,却又残忍地收了回去。经过苦苦争取而重新回到权力中心的马基雅维里,经此打击一个月后,终老于权力旁观者的位置上。这个巨人在文艺复兴时期终结后一个多月,遗下贫困无依的妻儿悄然病逝。

斯人已逝,但他的国民军理想仍然活在人民心中。他去世后不到五个月——1527年11月6日“十人委员会”新任秘书姜诺蒂草拟关于征募兵役的法令通过了。这位立法者和执行者正是前任秘书马基雅维里的朋友和《战争的艺术》的信徒。

1530年神圣罗马帝国再度入侵佛罗伦萨,马基雅维里的儿子罗多维科作为国民军应征,把他的生命献给了祖国。共和国又被推翻了,美第奇家族又回来了。

马基雅维里已经绝后,葬地无可考。现在在佛罗伦萨桑塔·科罗切教堂放着刻有碑铭的石椁,是1787年后人为纪念他而建造的。

3. 乱世悲歌:韩非和马基雅维里

对世界历史,我最偏爱的只有两个时期,一是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前221),一是意大利的文艺复兴时期(14~16世纪)。而我要比较的韩非和马基雅维里,正是这两个乱世中的杰出人物。会喜欢这样的乱世,也许只是个人的恶趣味吧,我总觉得只有在这样的乱世里,才会有真正的男儿。而他们与命运和时世的抗争所激荡出的火花,是让时代变得异彩纷呈的主因,他们用生命和才华谱写的悲歌,才会万世流传。

(1)乱世出精英

相对于治世而言,凡是没有一个稳定统一的政治局面的社会,应该都可以称作是乱世。产生乱世的原因有很多,但总不外一点,从前可以维持大一统(即使是形势上的也算)的政治势力变得式微,出现了权力的真空,而在其他所有的权力者中,并没有一个有足够的实力取而代之。这样一来,为了取得至尊的权利,就必然有割据和争战,乱世乃成。

中国的春秋战国是这样的世代:在公元前10世纪的中国,那时周朝的王室还是政治、社会结构的顶点,周天子是天下各国的“共主”。周王之下有成百的国家,为国君(即诸侯)所有和统治。在国君的统治下,每个国家内的土地再分为许多采邑,每个采邑各有其封建主,他们都是国君的亲戚。这些土地的所有者,领地的政治、经济的主人,称为“君子”(意为国君之子),是当时的统治阶级。另一个社会阶级是“小人”或“庶民”阶级,这些人是封建主的农奴,平时为君子种地,战时为君子打仗。到了周朝的后期,这种封土建国的制度逐步瓦解,社会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变。在经济上,由于人口的增长使得原有的井田制不足以养活新增的人数,而生产工具的改进,使得开垦新土地成为可能,于是,由春秋至战国,土地私有由偶然到普遍,由非法到合法。政治上,周天子的实力不足以再挟制诸侯,为取霸主之位,诸侯四起,相互兼并,战争连绵不绝。而在思想界,由于原本只有贵族才可能享受的教育,即“官学”,变成“私学”,原本是各门类官方学术的代表人物(或是贵族,或是服侍贵族统治者世家而有世袭职位的专家)流落到普通庶人之中,靠传授自己技能或学术为生,诸子百家开始出现。在新旧制度嬗变之际,旧有的统治方法已经不再适用,新的方法被不断提出,且在各国可以有试验的机会,各种政治思想方兴未艾,也就不足为奇了。儒、法,这两种对后世中国有极深远影响的政治学说,正是在这种时候出现。到战国后期,秦用法家之言,而国力日强,最终一统天下,结束了春秋战国的乱世。

意大利的文艺复兴也是发源于这样的乱世。虽然文艺复兴的起止时间存在争议,但大抵是发生在14世纪至16世纪之间。在此时的文艺复兴的发源地意大利,封建制度已然解体,但是历代教皇与霍亨斯陶芬王朝之间的斗争却使得意大利的政治情况截然不同于西方的其他国家,“14世纪的皇帝们,即使是在最得志的时候,人们也不再承认和尊敬他们是封建君主,而只是把他们看作是既存诸势力的可能的领袖和支柱;同时,教皇政权及其傀儡与同盟,虽然有充分力量阻碍国家未来的统一,然而它本身却没有足够的力量来完成这种统一。在这二者之间,有许多政治单位——共和国和专制君主国,其中一部分历史较久,一部分是新兴的,而它们都只是依靠着它们的实力来维持自己的存在。”(雅各布·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第一篇第一章,引言)这样一来,意大利的强权政治就出现了一种复杂得让人难以相信的局面。

在世俗权力方面,大小邦主之间战争连绵不绝。五个重要的城邦:米兰、威尼斯、佛罗伦萨、教皇领地和那不勒斯都没有足够的力量来完成统一。而小邦主大部分是自力起家的霸主,他们一时和大邦中的这一个联盟,一时和那一个联盟;倘若他们的政治手腕耍得不够高明就会被齐根铲灭。但是在1494年法兰西人到来以前,打的仗都几乎不流血:兵是雇佣兵,恨不得把他们的职业危险缩到最小限度。这类意大利式的战争,对贸易没有多大的妨害,也未阻碍意大利增添财富。治国的策略层出不穷,但是英明的政治才略却没有分毫。当外族的武力到来的时候,整个意大利简直是毫无防护。随后法兰西人和西班牙人的多数战争都是一本正经的战争,给意大利带来了苦难和贫困。但是意大利的各城邦却不顾惜民族的统一,彼此继续阴谋倾轧,在内讧中乞求法兰西或西班牙的援助,到头来同归于尽。而在精神方面,由于教皇为了扩大自己世俗权力而采取的种种恶劣手段,使教皇这一职位的宗教威信大大减低。这使得意大利人在文化方面正经严肃,对道德和宗教却满不在乎。这种道德方面的解放,使“旧道德规律不再受人尊重;城邦主一大半是通过变节背叛获得地位,靠无情的残酷手段维系住统治的。枢机主教受邀请赴教皇加冕礼宴时,他们唯恐放毒,自带酒和酒童”(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第六篇第一章)。教皇腐化的祸害有目共睹,但是毫无对策。意大利统一的好处显而易见,邦主们却不联合起来。这种混乱的局面一直持续到19世纪的下半叶,意大利才真正地成为一个统一的民族国家。

乱世的环境,反而有利于个人的发展,不稳定的政治局面和个性表露是密切相连的。“有稳定的社会制度是必要的,但是迄今想出来的一切稳定制度都妨害了艺术上或个人才智上的特殊价值的发展。”(罗素《西方哲学史》卷三,第一篇第二章)也许正是这样,乱世才成为英雄才俊辈出的时代吧。

(2)治世方略

乱世之中,能以一己之力,建功立业、称霸一方,乃至于一统天下的,不论说是英雄也罢,是枭雄也罢,总当是有抱负,有胆略的男儿。像切萨雷·博几亚,像秦始皇,都是这一类。或者是像墨家弟子和游侠一类的侠士,行走天下,主持正义(至少是他们相信的正义),也可以算做是行侠仗义的好男儿吧。或者如孟子所说,“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君子,也可以说是有信念的男子汉吧。但是说到那些在乱世之中,著书立说的文士,更或是给君王出谋划策的政客,也许在许多人心目中就算不上是真正的男子汉了呢。更有其甚者,像韩非,像马基雅维里这样,提出了一些完全不为所谓伦理道德所容,不被人理解的理论,就不仅不会得到赞扬,还会被人误解和诟病,以至留下骂名。但是在我眼中,韩非和马基雅维里,却是有真知灼见,有头脑的男人呢。有的时候常常在想,如果这两人有缘一见的话,会觉得相逢恨晚,而互相引为知己也说不定。

韩氏与马氏均生于民生遽变之世。两个乱世,虽然起因不尽相同,但大体都是出于新旧制度的交替,社会机制的转换。而韩氏与马氏的学说也都致力于解决一个基本的问题,就是如何变乱世为治世。

从身世上来说,韩非是韩国的公子(算是个没落贵族吧),荀子的学生,法家最后的也是最大的理论家。据《史记》所载,韩非因见韩国势弱,发愤著书,想以自己的学说来振兴韩国,但可惜韩王不用他。秦始皇看到韩非的著作,想要收用他,就攻打韩国,韩王使韩非入秦说存韩的利益。然而讽刺的是,秦国比别的任何国家都更彻底地实行了韩非的学说,他却正是死在秦国的狱中,而他一心想要振兴的韩国也为秦国所灭。史载《韩非子》共55篇,现在的文本也是55篇,但是由于其中有些互相抵触或是与韩非的生卒年不符的内容,应该有不少是伪托之作。

马基雅维里,1498年至1512年间,他曾担任过佛罗伦萨共和国的外交和军事要职。1512年美第奇家族复辟之后,他就因一贯和美第奇家族作对而被捕,后来得到开释,被迫退隐乡间,从事著述。他一生著述颇多,但是最出名的是《君主论》(1513)。写作这部书的目的,是希望讨得美第奇家族的欢心,所以他题献给洛伦佐二世,且书中的语调(献媚之词)也多少可以看出这个实际的意图。

(3)与时代和命运相抗衡

个人与时代和命运的对抗,个人才智与社会经验的碰撞,个人主义与社会组织的矛盾,往往是导致个人毁灭这种悲剧的原因。而在乱世之中,个人的命运不能自己掌握,个人的权利也没有充分的维护,所以越是有才华的人,越是容易以悲剧告终。对于韩非与马基雅维里这两个讲求“实力”的人来说,最有讽刺意味的应该是他们都没有实力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吧。韩非最终死于自己的老同学李斯之手,马基雅维里也没有能够取得美第奇家族的和解,不得再出仕,最终贫病而死。他们的悲歌其实也是所谓文人或是学者的共同命运吧。在时代的洪流之中,学者往往都是最没有实力(无论是经济上,还是武力上)的阶级,他们精于提出理论,但并不都能将自己的理论实践,而真正得利的人,还是那些政客和霸主,那些据有武力或实权的人。政治的本质是不诚实的,但政治理论家一旦诚实地对待这种不诚实,就会遭到非议,而加到他们头上的污名,大部分还是出于恼恨人坦白自供坏事的伪君子。这样看来,韩非和马基雅维里的学说在后世被人吸纳,修改,甚至于摒弃,也就不奇怪了。

只是如果要细考他们的学说对后世的影响,却又大不相同。韩非的法家学说到了汉代被董仲舒纳入“儒术”,形成了阳儒阴法的格局,是两千年中国专制帝制的政治思想主流。一个朝代初建时往往用法家之学来积累帝王之势,到了政权稳定之际,再用儒家之说维系统治。

看中国两千年的朝代更替,这种模式是十分清晰的。韩非之思想匿于儒家仁义道德之后可谓是遗泽深远。而马基雅维里虽然是近代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的第一人,但他关于帝王术的种种学说却不是正统伦理道德可以接受的,那些使用他提出的手段的人也不可能堂堂正正地说自己是一个马基雅维里主义者(Machiavellian)。马氏对于近现代西方政治思想的最大贡献是在于他是第一个分离了政治和伦理,摆脱了基督教的教义和圣经上的典故来议论政治的人。而他对某种特定伦理(在当时是基督教伦理)所持的怀疑主义的态度,也冲击了一元论学说与偏执狂式的信仰,使得一切狂热、强制、迫害的行为都失掉了伟大的理由,从而使经验主义、宽容和妥协之门訇然中开。也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发展出现代的民主精神。

何以两种极相似的学说在不同的文化传统中会有如此不同的影响?我想这样的思考也许才是比较这两人的最大意义吧。

同类推荐
  • 孟子(中华国学经典)

    孟子(中华国学经典)

    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之后,出世时,家道已衰落,是没落贵族的后裔。据说他的父亲名激,在孟轲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孟轲的主要由母亲抚养成人。孟母很重视对孟子的教育,历史上广泛流传着“孟母三迁”、“孟母断机杼”的故事,足见其良苦用心“。在母亲的精心教诲下,孟轲度过了充实的少年时代。 本书是继《论语》以后最重要的儒家经典,记述了孟轲一生的主要言行,突出地记述了孟轲主张仁义、反对暴政和武力兼并的政治思想,以及“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主义思想。全书语言生动,比喻深刻,论证有力,文章气势雄伟,在我国历史上具有重大影响。
  • 隐公元年:一部另类的中国思想史

    隐公元年:一部另类的中国思想史

    《春秋》对于古人来讲,长期都被尊为政治哲学的圣典,并被认为是所有儒学经典中一部孔子亲手编撰的作品,因此而受到了极高的重视,其地位长期凌驾于儒家所有经典之上。但《春秋》同时又是费解的,甚至连遍注群经的朱熹都退避三合,孔子的微言大义在历代经学家的解读之下变得越来越芜杂,越来越让人看不清楚。我们若想从《论语》、《春秋》等经典的字面本身来了解儒家思想,这几乎就是一种缘木求鱼式的努力,因为真正在中国历史上发生巨大影响的那些所谓儒家思想、孔子真义,其实和孔子本人并没有太大关系,和我们所熟知的“四书五经”、“十三经”本身也没有太大关系,而真正发生巨大影响的却是何休版孔子、杜预版孔子、郑玄版孔子、孔颖达版孔子、朱熹版孔子、王阳明版孔子……这是一个人们不断地赋予经典以意义的过程,同时也是人们给自己所生活的世界赋予意义的过程,这些被人们所赋予的意义反过来又深刻影响着人们自身。我们可以从中看到对经典的种种所谓正解与误读不断地冲突、互补、融合、灭亡、新生,许多由不靠谱的考据引申出来的“大义”真实地在现实社会政治思想中发挥着巨大影响,又不断衍生出新的义理与新的政治思想。
  • 真理求索历程

    真理求索历程

    作者在充分的事实和说理的基础上,论证了地球是我们人类的唯一家园。并提出建设天堂般地球的数点构想。作者提出了宇宙科学和哲学新理论。并能很好地认识和解释世界。作者的散文、诗歌辅助佐证着以上理论。这样,我对取消型唯物论还是很敬仰的。但反过来,我认为我的二元中和理论也许没错:(1)灵魂不朽从来没被反证明;(2)即使灵魂随肉体消失而消失,但灵魂不朽作为一种信仰,可让人们的心灵慰藉和道德规范于此生世界中。
  • 美学的改变(京华学术文库)

    美学的改变(京华学术文库)

    本书主要讨论了中国文艺美学理论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难点和问题,强调文艺美学研究应着力关注当代文化变化情势下的艺术生产变迁,在重新理解感性意义的前提下,深入思考大众日常生活的审美现实及其问题。同时,本书还围绕20世纪中国美学理论的历史发生、发展,从宏观角度进行了一定的探讨,提出了有关现代中国美学发展阶段性的问题。
  • 我的第一本哲学书

    我的第一本哲学书

    哲学能够改变一个人的生活,在于它能够给人的生活指明正确的方向,提供正确的方法。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每天都面临着许多的选择,是非善恶、得失成败之间的选择经常让我们痛苦不堪,同样,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也会面临着如何选择生活的态度,生老病死、痛苦欢乐的遭遇时常让我们措手不及。一个人的选择构成了他个人历史的进程,一个选择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让人所有的努力化为虚无,而让个人的成功与幸福遥遥无期。好在有了哲学,我们的选择就有了一个参照的标准,我们的前进也就有了一个正确的方向,它能让我们在错综复杂的生活中始终坚持正确的选择,坚持正确的态度,始终走在一条光明大道而不是羊肠小路上,在平淡而不平凡的生活中找到快乐和幸福。
热门推荐
  • 胎息抱一歌

    胎息抱一歌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超级动漫王

    超级动漫王

    “哈哈,老子终于穿越啦!”某地球宅男穿越到平行世界,惊喜地发现这个世界没有西游记、没有漫威……“什么?宿体灵魂太强?穿越失败?泥嘛,好大一个坑……”一觉醒来,你发现自己多了个超级动漫系统。自此,蓝星诞生了一个IP大王![轻松向、偏日常、偶尔穿去动漫位面维护世界和平]
  • 迎接新生命的天使:卓越的妇产科专家林巧稚

    迎接新生命的天使:卓越的妇产科专家林巧稚

    《中华魂》是一套故事丛书。它汇集了我国自鸦片战争以来一百七十余年间的96位民族英雄、仁人志士、革命、先进模范人物的生动感人史迹,表现了作为中华民族很好传统的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 雨剑平生

    雨剑平生

    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武仙城里,有一小道士,唇红齿白,静等风起。枯崖云海,有一赤脚小僧,掌灯问佛,求解疑惑。羊肠小道尽头,有一白发乞丐,断剑作伴,逍遥天地间。泥泞路上,有一喜欢给别人讲大道理,见到酒肉就什么都会忘了的老仆。一位被称为小酒鬼的少年莫名其妙的加入江湖门派之一的问天剑宗之后,便开始了他的游行旅途。本书没有反派,也没有正派,因为人人都是主角,人性本善,走进他们心中可知晓他们的故事,雨剑江湖,没有对错,只有因才会有果,我我的江湖,也是你们的江湖,干了这一杯酒,你我便是江湖儿郎有兴趣者,可加入本书书友群,群号是904766995,进群还需要回答问题,答案在书中。
  • 江湖几时梦

    江湖几时梦

    什么是江湖?怎样的人物才是大侠?舍生取义、杀身成仁,真的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吗?我要向这个江湖讲一讲我辈儿女的侠义心肠、我辈读书人的傲然风骨,以及我辈有情人的恩仇纠葛。。。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朝皇志

    朝皇志

    人州之地,芸芸众生,谁主沉浮?皇朝威严之下,暗流汹涌澎湃。是兴盛太平之征,还是乱世来临之兆?传说人州之外,还有另外两大洲。人皇之外,还有另外两大皇者。当三洲相争,谁,才是最强皇者?光怪陆离的浩大世界,使得斗气与魔法的交织迸发出绚烂而猛烈的光彩。在这摩擦碰撞的火花之中,唯有强大的实力,才是永恒不变的真理。占大陆主体的人族、神秘而强大的龙族、诞生于纯净之处的精灵、散落在森林各处的兽人、隐藏于地下的地精、居住于人类世界的矮人,以及其他千奇百怪的种族,在这缤纷的世界中都绽放着属于自己的星月光芒。但,更为奇特的是,这个世界,似乎并不完整……
  • 龙腾记(上)

    龙腾记(上)

    他出身市井,有着无人能比的机缘,却仍沦落为畜牲。他像野狗一样地生活,又像魔鬼一样地杀戳……当他第一步踏进江湖,便卷入了一场关系天下命运的阴谋,从此,他不由自主地顺着别人设计好的道路杀戳,逃亡……但他终以不屈的意志使自己不断地强大,更以无与伦比的武功征服江湖,而龙行天下,成为天下间的至强者。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探陵笔录

    探陵笔录

    40年前,发丘天官厉瞎子聚拢好手37人,开展了建国后最大的一次盗墓活动。子午大墓被盗之后,生还的盗墓贼于数年内,种种怪病缠身。吃生肉、变面目,红毛怪物、祸及后代!一切,须从一枚古符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