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857800000015

第15章 量化指标与末位淘汰

万历带着一众人来到了文华殿,这里是平时读书看奏疏的地方,也是召见一些大臣的地方。

“冯大伴,叫人搬几把椅子来,大家坐着说话。”

万历坐定之后,感觉大家讨论个事,自己坐着,大家都站着觉得眼晕,哪里象谈事呀,感觉是自己在被围观。而且兵部尚书谭纶身体不好,左都御史葛守礼七十多岁的老人家了,让人家站着也于心不忍。

“皇上,没这规矩呀”冯保在万历身旁轻声的答到。

“快去吧,你们都站了这老半天了,你不累呀,你不累那就你一个人站着吧…..。”万历笑着回答。

“今天皇上,撞的是哪门子的邪了,您是皇上,那就听您的吧……。”冯保暗自腹诽道。

“是,奴婢马上叫人去搬。”说完麻溜的走到门口去叫人般椅子去了。

众位大臣也是面面相觑,心想皇上今天怎么了?这皇上赐坐也是有的事,但一般是单独召见的时候,今天这么多人议事坐着说话……。管他呢,都站了老半天,老胳膊老腿的已经是酸痛难忍了,老腰也快直不起来了,那就赶紧谢恩吧。于是

众人赶紧行礼谢恩,椅子搬来后各自落座。

见众人落座之后,万历就抛开余懋学的奏疏不谈,直奔主题。因为他对这份奏疏的内容和最后的处理结果非常清楚。

奏疏里骂万历用考成法待大臣太严苛、阻塞言路不听言官的劝、恩赏太宽乱赏赐人、朝令夕改政策更替频繁、最后还要万历防奸佞,特别指出内阁、督抚、司礼监乱冒功劳。

这份奏疏明面上是骂万历,给万历提意见。可实际上谁都清楚,万历现在还没有正式亲政,政务决策都是内阁和司礼监把持,其实指的就是张居正和冯保。而且重点就是指责考成法的严苛。最后这防奸佞,可是把在内阁、六部高官、各地督抚、司礼监都包括进去了。如果现在讨论这个事,那在座的各位重臣面子上还挂得住?

南-京户科给事中余懋学上这份奏疏目的真是为国为民?呵呵,那可不见得……。

所以万历不想理会这个事,按内阁的批复和处理结果把余懋学去职为民,就可以了。

“在座的各位,都是大明的重臣、朕的肱骨。那大家认为这考成法好不好呢?”万历清了清嗓子,问出了自己的第一个问题。

“陛下,考成法是依据祖制所制定,其主旨是“尊主权,课吏职,行赏罚,一号令”,其目的是刷新官场得过且过,人浮于事的陈腐之气,以期达到政令畅通、国库增收的之目的……。“张居正首先站起来说道。

万历登基之初,高拱被斗倒,张居正就任内阁首辅,当时面临的局面那是无比的艰难。各地的田亩地税,大多只能收到五六成,要是哪个地方能收到八成,那就是很大的政绩了。太仓每年入库的银两只有二百多万两,可是给隆庆皇帝修陵,下葬、平乱、边军的防务都是巨大开支,把太仓的银子花得如流水一般。太仓都快空得可以跑耗子,在京官员的工资都快发不出来了。所以张居正不得已搞出来针对各级官员的,类似绩效考核办法的考成法。

“考成法实施以来,成效明显。各地官员清收历年田亩税收的积欠,两年以来太仓每年可入库银增至三百多万两,两年来节余存银一百万多万两……。“户部尚书王国光随即附和。

考成法最明显最直接带来的的税收入库的增长,这可是解决了作为户部尚书王国光头痛的难题。本来大明朝的田亩正税是采用了三十税一的低税率,从太祖爷时期到现在从来没有变过。二百年过去了,人口增长了,官员增多了,可税收不仅没有增长,反而从永乐年之后,每年都在下降。最大的原因之一就是税收的拖欠,拖欠最多竟然还是那些乡绅、富户、大户。而且重点的欠税省份并不是那些贫困省份,反而是税收重点来源的江南地区和山-东。要是税收收不上来,太仓没有银子入库,要是用钱的时候,那王国光还不得拿自己的脑袋去撞墙……。

张居正和王国光说完之后,其他人都纷纷对考成法还是表示了肯定。考成法虽然把六部的其他工作都纳入到了考核中,可是重点难点和矛盾点是在于税收入库的完成率和清理积欠税的完成率。那些欠税的可不是一般平民,这些得罪人的事情各级的官员要不是被考成法逼着,哪里会用心去干好。所以矛盾焦点并不在其他人身上。

见在座的众人对考成法的态度还是认可的,接着就说道:“考成法对于朝政、国家的确是好办法。那实施两年多以来,各位有没有觉得这其中有什么弊端?有什么可以改进之处?这于国有利的法子,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官员反对呢?“。说完万历就细细的观察着各位的反应。

只见在坐的各位,抚须的抚须,沉思的沉思。其实在座的各位心里都清楚,考成法之所以有那么多官员反对,就是因为税收入库和清欠税的考核份量很重。如果三年考核期到了,将有一大批官员会因此丢官降职,这个打击面太广了。至于民间的反对声主要还是那些乡绅大户。可这些大臣们都不想在万历面前把这层窗户纸戳破……。

“陛下,臣认为,这考成法虽好,但还是有一些不足之处。考成法中,田亩税收的完成一项,要达到九成的才算合格。再加上还要清理积欠的考核,各地的官员普遍都觉得难以完成……。今年是三年之期,要是上计考核,那将有很多的地方官员都会因此去职……。“

左都御史葛守礼想着自己这么大年纪了,反正过一段时间就要告老还乡了。既然万历问起了,就委婉的提了一点。

可不是嘛,历史上考成法在曾经一次性让山东三百多名官员受到处罚,张居正主政十年,因为考成法被免职的官员达到了三千多人。这些官员们没有意见那才是见了鬼了。

“税收入库,本是各地官员的首要职责,完粮纳税那是也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按九成考核已经是有了宽限的余地。要按照祖制,那应该是分毫不差,粒粒归仓……。“张居正对葛守礼所说的话不以为然…..。

别看张居正开口闭口提到祖制,他可不是一个因循守旧的人,他聪明着呢。把自己想推行的变革政策和祖制挂上钩,从祖制上找到政策的合理合法性,从根本上,任谁也说不出什么来。

万历心里清楚,考成法对于改善大明现有的财政状况是非常重要的,但张居正在实施时,先取得了一些重要督抚和六部主官的支持。然后采用的是一刀切,不行就换人的简单粗暴手法,在整个过程中打击面太广,得罪人太多。以至于历史上他死以后万历在一众反对者的怂恿下,清算了张居正……。

“大家都认为考成法是于国有利的,但实施起来又会有很多官员都会受到处罚造成官员们人心惶惶。朕想到一个法子,大家议一议……。“万历说道。

听到万历这样说,在座的各位都在寻思开了。原以为皇帝只是把自己召集过来,听听对考成法的看法。从没想过这小皇帝自己还有什么主意……。

万历也不管众人心里如何想,顾自说道:“此法叫做“量化指标末位淘汰”。原有的考成法大体不变,只是再加上“量化指标末位淘汰”的办法……。“

“陛下,什么是“量化指标末位淘汰”?“

张居正不解的问道。众位大臣也纷纷点头表示疑惑。

“量化指标,就是把考成法中要考核的内容,按照重要性给予不同的分数值,例如总分数值为100,那税粮入库占60,其他的占40。再按照考成法的办法对各项考核,例如税粮入库达到9成,那就是满分60。如果是七成,那就是42分。每月或者每季按完成进度进行评分…….“。

万历把构思的量化指标的方法说了出来。万历刚说完,众位大臣里的心思就活泛开了。

张居正在想:“量化指标好象不是什么难事,只是这量化指标之后有什么用呢……。”张居正觉得答案好象若隐若现的将要出现,可怎么也抓不住其中要领。

王国光想的却不一样,他是户部尚书,对数字自然要敏感一些。他敏锐的发现,这考成法量化指标之后,要进行考核汇总的时候那就方便多了。

其他的人,也都各有想法,觉得皇帝说的这个量化指标,还是有操作性的,不是那么不靠谱。还好皇帝没有说出什么匪夷所思的法子,否则一会自己还真不知道如何表明态度。

“那什么是末位淘汰呢?”张居正急切的问道…….。

同类推荐
  • 回到唐朝变魔术

    回到唐朝变魔术

    谁说魔术在古代就没有市场,周长安偏不信这个邪,自己的一身绝活才没有唬不住人的道理,且看他如何在大唐盛世创造属于自己的传奇吧!
  • 窃听风云:斯诺登与棱镜计划

    窃听风云:斯诺登与棱镜计划

    本书将沸沸扬扬的“ 棱镜门”事件进行了完善的整理和深入的发掘,到底“棱镜门”是个什么样的计划?美国政府为何如此,又能从中看到什么?美国的情报机构国家安全局、联邦调查局、中央情报局在这个计划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除了斯诺登之外,还有哪些追求公平、正义、理想的告密者?都将在本书中找到答案。
  • 三国之三分天下

    三国之三分天下

    汉贼不两立,王业可偏安。丞相可知这天下究竟有多大?何苦执着于北伐?东吴孙家,北魏曹家,皆汉室子民,同室操戈意义何在?天下三分,便让他三分!诸君随朕一路向西,创立不世霸业!
  • 一本书读完人类音乐的历史

    一本书读完人类音乐的历史

    如果你想要一本书看完人类音乐的历史,崔佳编著的《一本书读完人类音乐的历史》是你最好的选择,本书几乎囊括了人类音乐范畴内的几乎全部的历史。如果你想学习音乐思维,陶冶情操,增长见闻,本书更是你的不二选择,音乐家的轶闻、名曲诞生的过程、各流派音乐的兴衰史,本书都有详细的讲解。
  • 要黎多久的歌

    要黎多久的歌

    注定是没有完结的离歌,或许黎明之后才会有她的归宿......
热门推荐
  • 我在古代当后娘

    我在古代当后娘

    穿越成一个无法无天的主,而后直接升级成一只小鬼的后娘,萧婷表示,靠,连孩子都不用生了,老天爷,我太爱你了……
  • 宠妻王爷种田妃

    宠妻王爷种田妃

    别人都穿越成王子公主,再不济也是个妃子啥的,怎么到她这就要被皇上发配到西北来种田?没事,就当是一趟古代劳动改造吧,没事跑到山贼窝里当四当家。在戈壁,沙漠与毒蛇作伴。你说没吃的?没关系,粮食种不成我种大枣,总饿不到吧。再不济西瓜种不成我种哈密瓜。到了秋天给你弹棉花。这些都不是问题,拜托那个秦王殿下你离我远一点。你牵的那个包子不是我生的!
  • 天为谁春之千金归来

    天为谁春之千金归来

    顾世子天不怕地不怕,唯一看见某人,心里慌成一片,不想和她下棋,不想和她说话,更不想看见她。叶良茉从未被人这么躲着,她摸了摸脸颊,丑?还是太凶了?为何顾小世子看见自己,跟老鼠见了猫似的?
  • 学园异战录

    学园异战录

    陈焱,一个生活在穷困集市的孩子,但是突然有一天父亲要他去上学,刷新了陈焱对整个世界的价值观。这是一本可能跟你们想象中的不一样的书,请做好心理准备。本书交流群:476833849
  • 新来的人:美国高中故事(新民说)

    新来的人:美国高中故事(新民说)

    《新来的人:美国高中故事》讲述中国留学生“安妮”,作为美国这片土地上一个“新来的人”,在美国上高中的所见所闻。全书分为四部分:“高一”“高二”“高三”“高四”,时间脉络清晰,每一部分包含若干以标志性事件命名的故事单元,既有来自全世界各地同学之间的幽默趣事,也有不同性格脾气老师的生动形象,同时还有作者面对不同文化的个人思考。作者以自己的真实经历为参照,描绘了一个完全切断母语联系的中国留学生,在一个全新的环境中逐渐适应美国的教育与文化的成长过程。
  • 伊森的奇幻漂流

    伊森的奇幻漂流

    伊森来到了一个满是海洋的世界。一个人,一条船;还有一个能够穿梭万界的指针!踏上征途,有着漫威、DC等无数位面做后盾,目标自然是那星辰大海……大概吧……
  • 清末民初历史演义(套装共5册)

    清末民初历史演义(套装共5册)

    《清末民初历史演义全集》以小说的形式触及到晚清所谓“庇护制网络结构”与王朝衰败之间的关系。正如费正清在《剑桥中国晚清史》中指出,“清代中国政治行为的特殊型式即庇护制网络结构的形成”,是导致清末官场招权纳贿、任人唯亲、裙带关系盛行和政治腐化的根源。《清末民初历史演义》通过记述一系列重要政治人物的逸闻轶事,揭露并谴责了晚清官员的丑态和官场黑幕,同时也从历史的角度反思了庇护制网络结构不断超出可控范围使政治体制沦为“私利”工具的这一历史现象。这也使得《清末民初历史演义》超出一般谴责小说的范畴而具有了更加深刻的意义。  
  • 法葬:最后一个葬经传人

    法葬:最后一个葬经传人

    一个家族,千年诅咒。从此短命。活不过四十。一本葬经,道尽天地之间大人物的长生历程。一个家族,佛道俱全。士农工商皆有。却只有一个病恹恹的传人。他无意之中,得到上古一本葬经。于是,他走上了一条任何人都没有走过的道路。上穷碧落,下黄泉,他都要求得一个结果,结束家族短命的憋端。但是,现在已是民国,许多东西已经失传。怎么找到前人的秘传,达到葬经里的要求,解除家族的诅咒呢?放心,世上没有,有地方有。墓葬,那些大人物的墓葬,不让看?那就盗墓,自己动手。葬经说的不就是这个么?别人盗墓为钱财,我来盗墓为秘传。我乃文盗。
  • 剑上仙:主公有妖气

    剑上仙:主公有妖气

    万年昆仑境,千年神魔井,百年东海畔。“我有两个心愿。第一个是希望能有永远也吃不完的东西。”“第二个呢?”“第二,是把那些吃不完的东西都吃完。”“......除了吃能不能有点儿别的?”连薇想了想,问眼前淡漠清俊的青年:“想把你也吃了和你一起研究为妖之道、青春常驻之术算不算?”“是么”,他漆黑如墨的眼动了动,看着她,半晌又道,“好啊。”读者群【漓水彼岸181199388】贴吧【漓云吧】微博【漓家胖云】欢迎入坑~!
  • 此婚不契

    此婚不契

    一场意外,让她的婚姻支离破碎,爸爸的失误导致他相依为命的妹妹成了植物人。“梁颜艺,我最后悔的事,就是认识了你!”“我不信……婚礼上的誓言难道都是假的吗?”“呵,骗人的,你也信。”夹在老公和亲情之间,她到底该何去何从?--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