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857800000064

第64章 战例教学课(求推荐票)

内教场半个时辰的晨跑之后,万历回到乾清宫美美的泡了个热水澡。剧烈运动后的短暂疲劳感很快消失,随之而来的是让他感觉到一身的轻松。

史料上记载万历十三年的四月,还能率百官步行至京城南郊祈雨。但后来申时行所写的《诏对录》,就有了万历向他解释足疾疼痛难忍的明确记载,时间应不晚于万历十九年。

这一直让万历对现在这副身体非常担心。他猜测如果不是什么意外情况导致受伤,那足疾很可能与饮食结构不合理和缺乏运动有很大的关系。高胆固醇、高嘌呤的食物加上缺少运动,很容易引起肥胖和痛风性关节类。

所以现在万历很重视自己的运动和饮食,除了每天的晨跑之外,他还坚持每天晚上睡前练上一套“八段锦”来养身。经过一段时间的煅练之后,现在这副身板也壮实了不少。

吃过早饭之后,照例是司礼监的人过来给他讲奏章和批红。万历特意把教导营的训练科目都安排在上午,把军事知识和其他知识的学习则安排在下午,这样他自己也能抽出时间去听课。

今天的课程安排是俞大猷给教导营的学员们讲授”安银堡之战”,万历当然不愿意缺席。

万历到达内教场讲武堂的时候,俞大猷和学员们已经互相行礼完毕,静静的等待万历的到来。

内教场也属于西苑的范围,边上就是嘉乐殿。所以万历就把嘉乐殿改造成了讲武堂,给教导营作上课的礼堂用。

“全体起立!”,值日官的一声令下,全体学员整齐画一的站得笔直。

万历在侍卫的陪同下步入讲武堂,一边走一边巡视着以挺拔的军姿立正的学员。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他们的言行举止已经初步具备了军人应有的气质。稚嫩的脸庞,已经有了几分刚毅之色。

万历前世记得一句话,PLA的军营就是一个大炼炉,就是一块废铁扔进去呆几年,也能炼出一块好钢来。万历也坚信,自己打造的这个“教导营”,也能让这些人脱胎换骨。

“全体坐下!“,值日官看到万历已经坐到自己的专属座位,并示意可以开始后,下达了口令。

俞大猷给万历行礼之后,走上了讲台。讲台上,大黑板、地图、挂图、等一应俱全。

俞大猷抚了抚花白的胡须,挺直了腰背,用中气十足的满亮声音说道:

“今天,臣为皇上讲授的内容是”安银堡之战”。首先,臣讲解一下为什么会打这一场战......。”

因为是以万历学习武学的名义,挑选伴读组建的教导营。为了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非议,所以正式上课的时候,还是参照日讲的授课流程来讲授。名义上是为皇帝一人授课,其他的学员相当于傍听生。

但这课怎么讲,讲什么,用什么样的教法,万历和俞大猷研讨了很久。万历觉得在这个阶段,应该暂时抛开那些兵书兵法,就让俞大猷讲述自己亲历过的战例。

让战争的指挥者,通过通俗的语言讲述一场战役的背景是什么、战役预期目的是什么、战役进行的过程、双方的力量对比、双方的战术特点,战役的结果以及战后的反思。

不管是胜战的战例,还是失利的战例,都全部讲述出来。把一次次战例的教学内容,整理成册,以后作为教材之一。当然在授课的时候,对敌人的凶残恶行的描述、对大明人民造成的损失这些东西肯定也是要大讲特讲的。忠君爱国的思想教育要在教导营无处不在。

俞大猷听到万历的建议后,十分兴奋,自己的战例能编辑成册,成为教材,那是可以流芳百世的好事情。俞大猷不仅是袭了父职的武官,在他袭职之前还参加过科考,考取过举人,所以他也有文举人的身份。文武兼备的他,自然就很用心的准备每一次战例的教案。

“嘉靖三十八年,臣被调往大同任职,戴罪立功。当时俺答汗所部年年犯边,而且犯边的兵力一次比一次多,不光与我军展开野战,还利用骑兵机动优势开展攻城战,给九边各镇的防守带来非常大的压力......。”

嘉靖三十七年的时候,御史李瑚弹劾胡宗宪在进攻岑港倭寇的时候,决策失误,在围攻一年不能破的情况下,认为让倭寇出走更为有利,于是暗地让倭寇逃跑却不督兵追击。这一战负责进攻的将领正是俞大猷和戚继光,胡宗宪就把罪责推到了俞大猷的头上。

本来这一战俞大猷斩杀倭寇四五千人,是立大功的。结果却被逮捕进了大狱,并剥夺他的世袭荫庇的特权。幸亏当时的锦衣卫都指挥使陆炳和俞大猷的关系很好,经常一起研讨兵事。所以陆炳就自己花钱,贿赂严世蕃,把俞大猷从大狱里捞了出来,让他到大同戴罪立功。

俞大猷授课的时候并没有隐瞒,只说自己当时是戴罪立功。但万历却对这段历史比较清楚。

“臣到大同之后,了解到俺答汗所部的骑兵,往往一人配多马,灵活机动,极善于长途奔袭。往往很容易在局部对我军形成优势兵力围攻,造成我军经常顾此失彼........。”

俞大猷在介绍了战役背景之后,就慢慢的展开讲述对手的战术特点,和优势。俞大猷一边讲解,还一边在板上画出一些示意图,让学员们更能理解。

“臣在了解了俺答汗所部的战术特点之后,先是改进了士兵配备的武器。把环刀、骨朵这类短兵器改为钩镰刀、虎叉、龙刀。这些武器长度都在七八尺,可砍可刺,对付骑兵最为便利。但是既使是这样,我军在与敌野战之时,还是难以彻底打败对手......。”

随着俞大猷讲述的深入,这些学员们听得也是入了迷。整个情绪都随着讲述波动起伏。当听到明军吃亏,很多士兵战死的时候,一个个都眉头紧锁,拳头紧握。当听到找到克制敌军战法,取得成果的时候,随即喜笑颜开。

都是十几岁的男孩子,他们骨子里的与身俱来的热血和尚武精神,在这种环境下是很容易被激发出来的。但不管他们的情绪如何波动,始终都是坐姿端正,没有忘记认真的做笔记。

万历听课也听得酣畅淋漓,觉得过瘾。必竟史书上只有冰冷的文字记载。那些战事中可歌可泣的生动故事,只有听真正的战争亲历者讲述,才显得那样的鲜活。

不过同样万历也没有忘记把俞大猷讲述的一些要点记录下来。这将是他为大明制定军事军工路线的重要参考。

俞大猷看到皇帝和学员们都听得非常投入,就讲得越来越生动和富有激情。

“臣在经过几次与敌的小规模作战之后,就一直在苦苦思索克敌之法。臣想起原兵部侍郎曾铣总督三边之时,曾经用战车之战法克制俺答汗部骑兵。于是臣就找到当时的样车进行改进后,训练车阵阵法。”

“用马上步兵十人,骑兵二十人,战车一辆,步兵十人,一共四十人为一队。遇敌则用战车列于前,车上军士击发弓弩铳炮,马上步兵骑马出阵。”

”距离近到和敌军马匹相交时放铳及弓矢,完毕后回到本阵,之后骑兵趁机冲入敌阵砍杀,步兵十人专管割首级。战车车式为独轮,车前装有长矛,轻便易运,遇坑数人即可抬起。”

俞大猷一边一边用教鞭在挂图上指指点点,一边讲解车阵的人员编成,武器配备作战方式,以及战车的结构。

在“安银堡战役中”俞大猷正是凭着一百多辆战车,三千多步骑兵,打败了俺答部,取得了很大的战果。当时的大同巡抚非常支持俞大猷,在取得这场胜利后又上报了这一成功战法,于是开始有了独立编制的车营。

随后俞大猷又以车营配合骑兵和骑马步兵,突袭板升取得大捷,又在广武大败敌军。于是俞大猷世袭百户官的特权得以恢复,并在随后获得了重用。

车营取得战绩之后,也引起了各方关注。戚继光调守蓟镇统兵,他认真研究了俞大猷建立的车营。随后进一步改进了战车,建立了七个车营。

车营战术,有点象现代的步坦协同战术,需要车兵、火器、骑兵、步兵良好的协同配合,需要有非常好的训练保障。在使用这一战术时,有时也会受到地形地貌的影响,发挥不出最佳的战术效果。

万历一边认真的听,也一边认真的思考着这些问题。战争是一门高超的指挥艺术,他之所以迷人,就是战争和足球一样,充满了不确定性。

一两件新武器并不能完全决定战争的胜负。军官的挥指、士兵的训练、装备的性能、后勤的保障,有时候甚至连气候都会成为决定战争胜败的重要因素。

Ps:新书期急需推荐票支持,各位看书的读者大大,请把你们手中的推荐票砸向我吧。书友群(677040317)

同类推荐
  • 一本书读完人类兵器的历史

    一本书读完人类兵器的历史

    如果说战争推动并造就了历史,那么兵器就推动并造就了战争。崔佳编著的《一本书读完人类兵器的历史》将人类兵器发展的历史用故事的形式加以讲述,再现了人类兵器发展过程中的历史事件,激发读者的求知欲望和好奇心。《一本书读完人类兵器的历史》图文并茂,是一本不多见的讲述兵器发展历史的图书。现在就让我们一起,随着本书的精彩内容,一起进入人类兵器历史发展的隧道,去开始一场精彩刺激的旅程吧。
  • 国家、空间与社会:古代洛阳都城空间演变研究

    国家、空间与社会:古代洛阳都城空间演变研究

    本书考察了古代洛阳的都城建置;从历史地理的角度对古代洛阳的建都原因加以探析;分析洛阳都城核心空间的形成与发展及其对都城空间和社会的影响;考察了洛阳都城里坊的形态结构及其变化;对洛阳都城市场进行了综合探讨。
  • 我打了三分国

    我打了三分国

    他最担心不过的就是自己的亲人。父亲海峰和母亲梅兰年迈体弱,要指望弟弟浩天来赡养是不可能的事情!只求他别再惹是生非、再进监狱就行了!虽然妹妹绾柳考上了研究生,也不知道她会有怎样的归宿!妻子赵菁菁要将儿子剑骥一把屎一把尿拉扯大,将是多么不易的事情。身为寡妇的她,会不会改嫁呢?如果改嫁了,儿子又将判给谁呢?如果判给妻子的话,父母肯定是不会答应的!万一为了此事两家人闹起来,正是自己最不愿看到的结果!本来母亲就患有心脏病,再遭这么一折腾,不知道会有怎么样的结果。因此,他极其渴望自己能够继续活着,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
  • 悠悠南北朝:宋齐北魏的纷争史

    悠悠南北朝:宋齐北魏的纷争史

    中国悠久的文明,也并不是简单的一成不变流传至今。中间有过诸多的变迁,其中尤以十六国南北朝这一时期的变迁最为关键,这一时期的社会文明变化,基本上确定了以后中国强盛时期文明的基础模式。本书打破旧的对于中国“季世”历史的思维模式,提出了“文化没有改变,有的只是发展,文化没有绝对的优劣,因为它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的全新观点,以这种新观点再来看待历史,不仅可以使人读来畅快,更能使人因读史而明理,因明理而清心,获益匪浅也。
  • 关山飞渡:1962年的中国

    关山飞渡:1962年的中国

    从1957年至1966年,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也是正确与错误两种倾向都在发展的十年。正确的方面表现为对国民经济的调整大见成效,经过五年的调整,1962年之后的一段时间成为共和国经济发展比较好的时期之一。以“两弹一星”为代表的科学技术和国防工业也取得长足进展。“我们赖以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很大一部分是这个时期建设起来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错误的方面集中表现为阶级斗争理论进一步发展,最终导向“文化大革命”这一全民族的灾难。这两者是互相矛盾的,但矛盾暂时被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了。历史的复杂性,为我们展现了曲折的发展轨迹。
热门推荐
  • 谈天篇

    谈天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雀登枝

    雀登枝

    我曾是苏府嫡女,也曾是冷宫中的明妃娘娘。重生而来,从卑微的嫡女,到一等宫女,最后成为这景明王朝的独凤,一路走来,如白马过隙,如梦似幻。
  • 永不褪色的优雅:杨绛

    永不褪色的优雅:杨绛

    作者以温暖的笔触叙写了文学大师杨绛先生的百年人生——风风雨雨,有起有伏、有悲有喜。内容主要涉及:杨绛先生童年的成长、家庭的变迁、求学历程,以及她同钱钟书半个多世纪相濡以沫的爱情,从而描摹出一位博学、睿智、宽容、淡定、从容、坚强和韧性的奇女子。此外,杨绛先生对抗战火、疾病、政治风暴、生离死别的态度,堪称生命的正能量。翻开本书,你将看到一串串精彩的故事,学会如何守护内心无穷无尽的力量,如何在躁动的世界建造温润的生活,在繁杂的世事中锻造超然心境。
  • 远交近攻:范雎

    远交近攻:范雎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远交近攻:范雎》为我们讲述的就是这位战国文臣谋士范雎的宦海一生。
  • 恃楚而娇

    恃楚而娇

    夏乐不曾想过,会在花店里再次遇见那个埋在心底的少年。他已亭亭,褪去青涩,成了一个温和的男子。秋子楚朝思暮念的人,真的出现在他面前,温柔带笑。【秋先生的同学录】希望十年后能在街头巷尾,与你相遇,道句好久不见,苟富贵勿相忘!——夏乐留【夏小姐的秘密】秋先生书架上有一本唐家三少的书,书中有一页被秋先生翻烂了——我喜欢你!这本书是夏乐毕业送给秋子楚的礼物,她以为没人会知道。【新文】《诚如季年且顾心安》简介:顾安心里,没觉得季诚多好,季诚像太阳,却比太阳还要温暖三分。当顾安披星戴月来到季诚面前:“季诚,我们玩个游戏,我做你女朋友好不好?”季诚淡笑摇头:“小安,我想要的从来不是在游戏里做你男朋友。”曾以为到他身边,不过是为了让自己的余生不留遗憾;可走进了季诚的生活,她再也不想离开。
  • “奔奔族”心理减压书

    “奔奔族”心理减压书

    医疗费用高的“三高时代”,在都市生活中苦苦挣扎、努力拼搏的当代青年。他们是中国社会压力最大的一群人,常常在激烈的竞争中,过着东奔西走的生活。“奔奔族”为事业更上一层楼奔波,为高不可攀的房价奔波,为挤出充电培训时间奔波……在现实的一顿顿棒喝中,“烦恼化生存”已经成了奔奔族的生活常态。
  • 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兵书,又称《吴孙子兵法》《孙子》。相传为春秋末吴国将军孙武所撰。它是世界公认的现存最古老的军事理论著作。全书共13篇。
  • 权门追婚之首富的娇太

    权门追婚之首富的娇太

    一场婚礼,申城首富娶了个臭名昭著的女人。宁归晚是上流人士口口相传的祸害,迫害姐妹,害死生母,私生活不检,遭父亲厌弃,被扔去国外自生自灭。四年后归来,这小祸害直接挽上申城最尊贵的男人步入婚姻,全城愕然。然而在一片质疑声中,宁归晚将一纸婚后协议递到权御面前,条款的最后写着:合作之外,互不相干。权御掐住女孩腰肢,嘴角勾起:“这游戏,你开局,怎么玩,我说了算。”……人人都说,宁归晚仗着权家老夫人的宠爱,逼迫权御娶她,否则三观健康的权先生怎么会看上低自己一个辈分又劣迹斑斑的女人。知情人却摇头,三观健康?不存在的,先生为了得到太太,什么损招都用了,连老夫人都耍得团团转,奈何太太面冷心硬,只婚不爱。直到有一天,权先生不小心受了点伤,权太太为此皱了下眉。然后——“不好了太太,先生胳膊受伤了,请您回去看看!”“不好了太太,先生腿受伤了,请您回去看看!”“不好了太太,先生……”“又怎么了?”“先生说他病了,请您回去看看!”“什么病?”“先生说是相、相思病……”“……”【宠文,甜到齁】
  • 安全健康教育综合读本2(上册)

    安全健康教育综合读本2(上册)

    2008年5月12日,那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夺去了许许多多含苞待放的小生命,灾难固然难于避免,但如果懂得更多的安全避险知识,预防救助措施得当,就有可能把损失降到最低。
  • 别让不懂幽默害了你

    别让不懂幽默害了你

    幽默不是一种心情,而是一种看待世界的方式。脑瓜子里的智慧风波;嘴皮子上的幽默点拨;你可以不是幽默达人,但别一开口就遭人记恨。曹宁编著的《别让不懂幽默害了你》通过大量贴近生活的事例和精炼的要点,阐述幽默在生活中的作用、幽默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与不同的人打交道时如何幽默、为了达到不同目的如何幽默、在日常生活中不同场合的幽默、谈判和外交场合中如何幽默、如何拿自己开玩笑和世界各国幽默大观等方面。《别让不懂幽默害了你》让你在任何场合开口就能抓住重点,直插心窝的幽默艺术,有影响力的人早就偷偷在用了,你还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