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前一觉千秋梦,今夕不知是何年。”
“是谁!”
方明正在悲伤莫名之际,一个年迈的声音传入脑海,方明一个激灵清醒了过来。
目光扫了一圈屋子,定格堂前的香火牌位上,法力运转,开了天眼,却没发现什么鬼怪妖邪,壮着胆子问道:“哪位前辈在和小道开玩笑?”
“我只问你可愿长生否,可愿报仇否”
声音缥缥缈缈,似乎来自九霄云外,再次从香火牌位处传出,方明眼珠子一转,暗想道:难道是祖师显灵?
“可是祖师驾临?”
不见瘴气,不见妖邪,声音中正堂皇,极有可能是祖师显灵,方明跟随老道士修行时,也曾听说有大派故亡祖师曾梦中传法,甚至轮回降生。
“细数起来,你叫我一声祖师也不过分,你我相遇自有一场缘法,我见你天赋异禀,却不入长生门路,可惜了良材璞玉,今传你长生之法你可愿否”
方明只觉得声音震聋发聩,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跟随老道士修行吐纳的功夫,名曰《一气三丹功》,只要能到达结丹境,就能增寿百年,不过再往上没了门路。
想要长生还是需另寻他路,各门各派倒是收录有长生秘法,可门户有别,各家敝帚自珍,又有谁愿意传出来。
古往今来多少真人大能纵横百余载,免不了成了一捧黄土,如今这声音说要传他长生之法,怎能令他不吃惊
能报仇又能有长生之法,方明怎会犹豫。
“弟子愿意。”
“你可知道,我传了你术法,他日必有一桩大因果,少说是杀身之祸,大则万劫不复”
长生路从来不是一条坦途,老道士之前就教导过方明,自己也早已看淡了生死,只是苦于长生无门,一辈子也只是庸庸碌碌,浑浑噩噩的度过,弥留之际被一只僵尸了结了性命。
“弟子不怕!长生本就是逆天修行,不历经生死,不过三灾九难总是黄土。”
“世人皆在挣扎求渡,念想长生,却不知长生才是最大的骗局。”
这声音只是略一叹息,便闭口不言,小道士心头疑惑,这祖师到底是何来历,口气如此之大,祖师不说,也不敢问,却只能压下。
“你且过来”
方明寻了过去,只看到是香火牌位前的一块巴掌大镇石,这便是祖师寄托之物?
恭敬一礼,这镇石却是自个跳了起来,贴在了方明的额前,一束光芒随着镇石流转,映入方明的脑海。
方明闭目存神,心念观想,脑中出现一篇经文《太清五德真经》
这是真正的道家正统,脱胎于道藏一书,源远流长,十门三寺的五微道门核心道统便是《太清五德真经》
五微道门是三道祖之一太上道祖的第三弟子玄甫真人(又称玄甫真仙)所创,是正统的道门大宗。
只是如今方明的见识短浅,尚不知其中的利害关系。
“屏气凝神,心随意动”
方明体内的真气法力不自觉的运行起来,之前打坐吐纳炼精化气,法力斑驳不纯,如今开始照着《太清五德真经》的法门开始修行。
白莹莹的真气法力,纯化成一团,龟缩在丹田,五色氤氲,即是五德真气。
这五德真气即是吸收五行精气,练气开窍,强身健体,在长生大道上,修行有严格的境界划分。
首先是练气开窍,筑基,心动,结丹,元婴,过了元婴便是三灾九难之后,证道长生了。
而《太清五德真经》越到后期越是玄妙精绝,修炼的五德真气甚至最后能凝聚出五德大威天王法相,摄日拿月,移星填斗。
方明收摄五德真气,空气中弥漫的五行精气源源不断的从穴窍涌入丹田,每运转一次,体内的五德真气便壮大一分。
方明清醒过来时,日已西斜,天色进入黄昏,晚霞灿灿。
“祖师,我观这真经,甚是精妙,似乎直通长生大道,为何长生这么难求”
方明一番修行,觉得修为精进不少,心中亦有诸多不解,借口问道。
镇石祖师也不厌烦,声音传来,自带一股真理:“长生自不是按部就班的修炼,天赋,悟性,机缘,缺一不可,有的人一辈子寻不到道家真解,困顿于练气一途,浑浑噩噩
有的人悟不透天地至理,困顿于某一境界,更有甚者面对三灾九难,畏葸不前,自封境界不敢逾越
只有大毅力,大智慧,大觉悟的人才能证道长生,切忌不要好高骛远”
方明心头一凛,暗自记了下来,自己本来也要浑浑噩噩度过一生,说不得要死于僵尸之手,却凭空来了机缘,定要抓住机会,越过龙门。
说起了僵尸,方明想了起来,自己被种下了尸煞印记,如果黄昏已至,到了半夜说不得僵尸会来索命。
这可恨的僵尸!
本来自己打小锦衣玉食,却被奸相混乱了家族,因缘际会逃了出去,一直在外流浪,遇到了老道士,没想到现在老道士也……
“祖师,我被种下了尸煞印记,还请祖师救命”
方明冲着镇石一礼。
这镇石聚拢了三两缕烟气,化成一个长须白髯,仙风道骨的光头老道。
镇石老祖一现形,方明又拜了拜,真是老祖挥了挥手,也不在意这些虚礼。
“你自入我门下,理应传你几手术法,只是我本尊不在此处,这镇石只是寄托之物,传你一卷真经已耗尽了这缕仙气,他日你可以寻你几位师兄,让他们传你高明之法”
话落,镇石祖师点出一抹霞光没入方明的脑中。
“没了补充,只能传你几手基础法术,你且好自修炼。”
镇石祖师传完法术便隐入镇石中,方明默然,这等可遇而不可求的妙法在祖师眼中竟然只是基础法术。
镇石祖师传授的赫然是隐身术,穿墙术,掌中雷,三昧真火术,修成四种法术即使长生无望,也能纵横人间。
特别是三昧真火,乃是青莲世界的十大本源火焰,在道门声名流传,修炼方法却把持在道门正宗手里,不外传。
得了这修炼法门,方明也是欣喜,暗自猜测镇石祖师的身份却没有对得上号的,还是所知太浅,心中却觉得,祖师神通广大,必定是长生人物,才有如此手段。
摇摇头不去想这些,方明运转了五德真气,这五行精气在穴窍中吞吐,一部分汇入心脏,一部分流入肾脏,还有一部分汤入膀胱。
三腑脏得了五行精气蕴养,散发蒙蒙光辉,这三昧真火正是自人体产生,水泼不灭,土埋不息,方明掐了法诀,捏了捏鼻子,打了个喷嚏竟然从耳鼻喉冒出了黑烟。
“呼!”
再捏法诀,狠狠一催动,从嘴中吐出了熊熊火焰,这火焰炙热无比,焚金熔石,白云观中的温度凭空长了两三分。
供桌旁的帷裳禁受不住热度,好似要燃烧起来,方明赶紧收了法术。
心中啧啧称奇,这三昧真火不愧是道家正法,威力大的惊人,这一口真火喷在人身上,一时三刻间必定化为乌有。
又逐一试过了掌中雷和隐身术,才罢休,心中大定,再遇上那只僵尸,定能收拾了他,谁也想不到,仅仅一天方明就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方明觉得只要自己努力修行,任老道士魂归冥土,重入轮回,日后自己也有办法再续师徒之缘,小道士想着到时只怕师徒的身份要颠倒了。
方明闭目存神,吸收游离的五行精气,这里面吐纳练气虽然没有达到,胎息先天,返本还源的筑基境界,却也开了穴窍,只待存足了法力真气,体悟先天就能筑了道基。
镇石祖师自传了方明道法,便不言不语,只是放任他自行修炼,颇有一副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的心态。
月上中天,挂在枯柳枝头,疏影横斜,老枭独鸣,在这山村老庙颇有几分无处话凄凉的气氛,现在天已四更向着五更转变。
白云观前的柳树的枝叶挂上了露水,清脆的虫鸣也已消失,万籁俱寂,临近五更阴阳交替,这时的阴气最重,正是邪物出没的时候。
方明只觉得身上阴冷,从地底冒出阴寒气,不远处,一个模糊的影子跳来跳去。
一跃一跳便是一丈的距离,正是那只僵尸,这僵尸阴煞翻涌所过之处,虫不鸣,鸟不叫,没有一点声响。
方明睁眼,神采奕奕,虽然没有休息,也不见疲累,这便是吐纳练气的好处,如果是昨天面对这僵尸还要惧上三分,如今却不怕了,有实力才有叫板的底气。
正想着,这僵尸已到了近前,开了法眼仔细看去,僵尸外表已成了半银黑的金属色,锃光瓦亮,应是吸收了昨日古钱剑的金精之气和灵性彻底发生了变化。
方明掐了法诀,掌心朝外,五德真气按照莫名的法门流转,霍的一下击出一掌,竟从掌心打出雷霆。
雷乃天地浩然之正气,诛伏邪魔,涤荡秽气。
掌心雷呼啸着打在铁尸身上,十方明亮,僵尸惨叫凄厉,身上红黑的尸煞被打散了大半。
掌心雷的效果让方明眼前一亮,不愧是道门正宗法术,效果好的出奇。
铁尸怎么甘心放过眼前诱人的食物,一个跳跃来到了方明近前,方明也不惧怕,错步绕到了僵尸身后,又补上了一记掌心雷。
这下子这铁尸身上的红黑尸煞凝结不住了,消散在冥冥空中,连续受了两记掌心雷僵尸已然重伤,依靠着本能蹦跳着要逃跑。
方明怎么会让他逃掉,从怀中摸出镇魔符,凌空贴在僵尸的额头处,黄符直接把僵尸定在了原地。
小道士此时表情似哭非哭,昨日畏之如虎的僵尸,却这么轻而易举的收拾掉了,反差太大。
心中不知是该高兴还是该悲伤,只是为老道士感到不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