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89100000025

第25章 生与死:人类无法摆脱的一对矛盾(4)

人类的历史就是爱神和死神互相斗争的戏剧,而战争的根源,就在于人的无意识深处的死亡本能。这正如他后来写给爱因斯坦的信中所说的:“根据我们的假设仅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力图生存和联合;另一种是力求破坏和杀害。后一种本能我们称之为侵略和破坏本能。”

他由此得出结论:“在我看来,无疑战争是一种完全自然的事情,因为它有着稳固的生物学基础,它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在这里,把战争的最终根源归之于人天生的本能冲动,而抛开社会的经济、政治根源,这有点失之偏颇了,因而也引起了后人的一些反对意见,如弗洛姆、荣格等人。

生和死,本身就是相互伴随、相互分离的。弗洛伊德不仅对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进行了分别研究,而且还十分注重把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联系起来进行分析,从中找到两者的真实联系。前者是建设性的力量,后者则代表着破坏性的力量,二者相互排斥、相互对立。其次,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二者在其保守性、强迫重复性和复归性上,又是共同的、一致的。生命本身不仅包含生的种子,而且也包含着死的种子。正由于生与死之间的对立冲突和相互妥协,才使生命得以存在。

四、战争:人类本能的赌场

面对人类的死亡本能以及它的表现(破坏倾向、暴力战争等),弗洛伊德指出,尽管我们无法从根本上消除,但是可以找到对付死亡本能和暴力攻击的间接方法。

首先,既然生存本能与死亡本能相对立,既然暴力战争是人类的死亡本能的表现,那么最明显的间接方法就是充分调动死亡本能及暴力的对立面——生存本能的力量来与死亡本能和暴力攻击相对抗。即把人们之间爱的情感联系,以及通过求同机制所建立起来的联系等几方面的情感关联增强,这就会使人们之间的暴力冲突发生的可能性减少。

其次,反对死亡本能、暴力战争的另一间接方法是,教育领导者阶层,使他们充分认识到死亡的本质,充分认识到暴力战争的根源及其危险性,从而有预见性地卓有成效地带领、发动被领导者去与死亡本能、暴力战争进行斗争。

还有其他的控制死亡本能、反对暴力战争的间接方法也是可行的,但是,不能指望它们很快获得成功。而上述方法也需要一个过程。总的说来,人类文明的发展,必须要控制死亡本能及其各种表现,最充分地发挥生存本能的力量,实现人类生存本能表现的联合统一,把人类文明不断推向前进。

最后,控制和削弱死亡本能的根源性方式,是在每一个体的心灵中建立起强有力的超我。弗洛伊德指出:“文明通过减弱、消除个人的危险及进攻愿望,并在个人内心建立一种力量,像一座城市中的驻军一样,监视这种愿望从而控制它。”

虽然这样做,对人类死亡本能及其具体体现都是某种压抑,但却可实现生存本能的要求,使人类在最佳方式下生生不息。因此人类决定性的问题在于,他们的文化发展,在多大程度上能控制住他们的进攻性和自我破坏本能对他们集体生活的干扰。人们惟有期待着永恒的爱神将会维护它的权利,与同样永恒的死神进行不懈的斗争。

1. 暴力战争是永恒的

在《自我与本我》一书中,弗洛伊德从生物学的理论角度,论述了每一个生命细胞都具有生命物质的两个基本特征,即性爱冲动和死亡冲动——任何特殊的生理过程都分别与本能的两种冲动有关系;虽然比例不同,但两种本能都活跃于生命的每一个基本单位中。

如同单细胞生物进入多细胞生命,形成的混合结果一样,单细胞中的死亡本能似乎可以成功地独立,而破坏冲动则通过一个特殊器官的媒介转向了外界。这个特殊器官似乎属于肌肉系统,而死亡本能将会由此来表现自己,作为一种导向外界和其他生物的破坏本能。

又过了一年,即1924年,弗洛伊德在《自我虐待的经济问题》一书中,对两种本能的关系的阐述又向前迈进了一步。弗洛伊德认为,里比多具有使破坏本能变得无害的任务,它能通过把破坏本能投向外界物体,来完成这一任务。这个本能因此被称作破坏本能,一种追求控制的冲动或称之为权力意志。这种本能的一部分被直接应用于性欲,在那里它起着重要的作用,这就是残暴的色情狂。另一部分没有参与向外的转移,它留在有机体的内部,并在一种偶发的性兴奋的帮助下,固结为里比多的一部分。正是在这部分,我们看到了性感区受虐待的最初起源。

在《精神分析引论新编》一书中,弗洛伊德对这种本能理论做了进一步的确认——

性爱的本能,是追求将越来越多的生命的物质组合成庞大的单位;而死的本能,则与这一努力相对应,它把有生命物质引回到无生命状态。我们只有在两种条件下才能接受它:它或是把性本能结合于受虐狂之内,或是像攻击性那样直接对抗外界。但我们必须认识到,攻击性或许并不能在外界获得满足,因为它会碰到真正的障碍。

如果是这样,它必将后退并促使内部的自我破坏增加。我们可以看到事实的确如此。这是一个相当重要的过程。阻止攻击性似乎包含着严重的伤害,为了不伤害我们自己,为了防御自我破坏的冲力,摧毁其他一些人或事物似乎是完全必要的。

在《有限与无限的分析》一书中,弗洛伊德在阐述死亡本能时,认为死亡本能是一种最强大的阻止因素,它超越了所有控制的可能性。

“死亡本能”在大多数情况下被当作“破坏本能”或“侵略本能”的同义词。弗洛伊德认为“自我破坏是‘死亡本能’的表现,存在于所有重要的活动中”,“我们承认自我虐待早于虐待别人,而虐待别人是外投的破坏本能,因此便要求以攻击性为特征”,保留在内部的破坏本能的能量,或者与“性本能联合组成自我虐待,或者与某些性的附加物相结合——作为侵略本能,直接投向外界”。

弗洛伊德同时也对“生存本能”作了解释。在弗洛伊德看来,那些对在个体选择中生存的未成熟的有机体的保护的本能,当它们无力抵抗外界刺激时,给它们提供一个安全庇护所的本能,以及把它们带去与其他生殖细胞融合的本能,组成了性本能的集体。

由于它们恢复了早期的生命状态,所以与其他本能一样,它们是保存性的;但它们还具有特殊的抵制外来影响的势能,其保存性程度是更高的。在另外一种意义上,由于它们将生命本身保存于一个较持久的阶段,也可证明它们是保存性的。它们是真正的生命本能。它们的作用在于抵制那些导向死亡的本能,这也表明它们与其他本能存在着根本的对立。

这种对立的重要性早已被神经症理论所注意到。有机体的生命似乎是在某种摇摆不定的节律中发展。一组本能急冲向前,为了尽可能快地达到生命的最终目标;但是当行进中达到某个特殊阶段时,另一组本能便急速转回到另一点,产生一种新的开始,这也就延长了这个生命的历程。尽管性欲以及两性的区别,在生命开始时并不存在,但是后来被描述为性欲的本能,仍然有在生命一开始就发生作用的可能性。

2. 暴力与法律正义

人与人之间无休止的争斗,民族与民族之间频繁不断的暴力冲突,国家与国家之间极其惨无人道的战争,构成一幅关于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画卷。这究意是为什么呢?为什么人类总是用暴力解决他们之间的矛盾?

人们采用暴力来解决利益纷争,这与动物界在争斗中互相残杀极为相似。人类既然已远远超出了动物界,为什么还在不停地发生暴力冲突?从人类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弗洛伊德找到了问题的答案。在人类以部落氏族居住之时,决定谁应该拥有物品或谁为首领的纷争,是由身体力量的强大与否确定的。

而后,人的肉体力量的较量被工具的应用所补充或替代,即拥有更优良的武器,并且对武器使用更加熟练的人成了胜利者。从武器被用于人与人之间的较量时起,智力的优势开始代替粗野的肉体力量,但是争斗的最终目的仍旧与原来相同:一方强迫另一方放弃权利或使其肉体力量致残。

如果胜利者的暴力,永远地清除了他的敌人,即杀死了他的敌人,则其目的便得到了完全实现。如果胜利者让他的敌人活着,那么他会迫使他的敌人从事于有用的服务,在这种情况下,胜利者的暴力满足于征服敌人而不是杀死他。因此,事实是这样的:拥有更大力量者占据支配地位,即通过野蛮的暴力或通过以智力支持的暴力而获得支配地位。

从暴力到正义或法律的产生,是文明进化的必然趋势。但弗洛伊德说,道路有一条,即个体的优势力量,可以通过几个弱者的联合来被对抗。个体的暴力能够通过联合的力量来被打破。联合起来的人的力量代表了与单独的个体的暴力相反的法则。因此,正义即是一个群体或结合体的力量。很显然,正义仍然是暴力,它被时刻准备着对付反抗它的个体,它以与暴力同样的方式和同样的目的发生作用。

惟一真正的不同是,占支配地位的不再是一个个体的暴力,而是一个结合体的暴力。为了从个体暴力向正义的转变能够长期生效,这个结合体必须长久地维持下去。组织起来,制定规则即法律,以防危险,并且组成权威机构以保证法律得以尊重和监督合法的暴力行动的执行。这种利益结合体的确认,导致了这个联合体内部成员之间的感情联系的增长,而这种联合起来的感情,乃是这种联合体力量的真正源泉。

随着历史的发展,这种由个体组成的集合体的种种关系便出现两种情形:一是社会本能的生成,它不是简单的特殊本能,而是人与人之间关系建立的不可分解的本能;二是对于这种社会本能,在一个更狭窄的范围内,比如在家庭里,或许可能发现社会本能的发展开端。然而,自这种结合体一开始,便有不相等的力量要素,如男性和女性,父母与孩子,以及征服者(主人)与被征服者(奴隶)等。

从此,弗洛伊德认为,在结合体中有两种因素在起作用,它们是使法律规定不断发展的源泉。第一种因素是某些统治者力求超出法律限制之外的企图,他们想着从法律的领域回到暴力领域。第二种因素是被压迫的成员不断努力以获取更大力量,致使法律发生有利于他们的变化,即他们努力使法律从不平等的正义向平等的正义前进。当正义逐渐适应于新的权力分配,或像更经常发生的那样,统治者就会否认这种恶化,于是反抗和内战随之而来,法律便被暂时搁置和通过暴力解决问题,最后以一种新的法律制度的建立而结束。

综观而论,弗洛伊德做出了这样的概括:“法律从本原上即是野蛮的暴力,而且即使在今天,如果没有暴力的支持,法律也不会起任何作用。”

同类推荐
  • 道德经(中华国学经典)

    道德经(中华国学经典)

    《道德经》分道经和德经两部分,共八十一章,约五千字。虽然篇幅不长,却论述精辟,思想深邃。其内容重在详尽论述作为宇宙本体、万物之源和运动规律的天道,并将这种天道用以关照人道,指导治国和修身,直面现实社会,内容涉及宇宙、自然、社会、人生等诸多方面。
  • 舍得:经营人生的智慧

    舍得:经营人生的智慧

    人生就是一个舍与得的过程,人们常常面临着舍与得的考验,“得”是本事,“舍”是学问,正如一位高僧所说的:“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关于舍得,佛家认为,舍就是得,得就是舍,如同“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一样;道家认为,舍就是无为,得就是有为,即所谓“无为而无不为”;儒家认为,舍恶以得仁,舍欲而得圣;而在现代人眼里“舍”就是放下,“得”就是成果。其实,懂得舍与得的智慧和尺度,就懂得了人生的真谛。我们需要通过“取舍”来丰富人生,在“舍得”中体现智慧,在“舍得”后感悟人生。
  • 聆听大师胡适

    聆听大师胡适

    胡适一生,涉及了大量的学术文化、思想文化和政治文化的言论,其文字通俗易懂,生动活泼、朴实无华。兼具了可读性与思想性的统一。《聆听大师胡适》系列以独特的视角,从人生、治学、政治、社会等方面入手,在胡适作品中精选出能够代表胡适思想的篇章,收录图书:《不受人惑:胡适谈人生问题》《我们能做什么:胡适说中国》《儒教的使命:胡适谈国学》《习惯重于方法:胡适谈读书治学》《禅宗是什么:胡适谈禅说佛》《西洋文明的本质:胡适讲西学》《孤独与大胆:胡适自述》等七册。
  • 前世今生:生命轮回的启示

    前世今生:生命轮回的启示

    这是一本神奇的书,描写的是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的真实事件:一位普通病人凯瑟琳因焦躁来到魏斯医生处治疗,却在被催眠后惊现86次生命轮回!这一事实不仅改变了病人,也让心理催眠师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此后,信奉科学的医生甘冒职业风险,记录此书,透露生命的不朽与真义。奇迹仍在上演,上万读者参悟生命真谛,改变命运的连锁反应仍在传递中……
  • 人权哲学导论

    人权哲学导论

    本书通过系统梳理西方人权思想从古希腊哲学家到马克思的发展源流,对人权的理论内涵进行全面哲学解读,对人权原则在当今世界的制度实践进行客观评析,并在此基础上全面考察与研判中国人权实践的历史、现状与趋势。该书从哲学角度系统梳理并解读了古希腊至今中外人权思想的发展源流与理论内涵,对人权原则在当今世界的制度实践进行了客观评析,在此基础上全面考察、研判了中国人权实践的历史、现状与趋势。作者指出,人权绝不仅仅是一个政治权利问题。不管是作为具有高度价值统摄作用的哲学范畴,还是作为具有实际价值参照作用的法治范畴,人权实践都必须有其充分的社会基础。人权在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的生命真谛就在于,它不仅是一种理想,而且更是一种行动。从世界范围看,区域发展的差异性和历史文化的多样性不能成为肆意破坏和践踏人权原则的托词和借口,人权价值理想的普遍性绝不能成为某些国家或利益集团推行强权政治和文化霸权的标签和工具。国际间的人权保护与合作必须建立在平等与协商的基础之上,严格依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与其说人权是西方哥特式建筑,尖塔高耸,还不如说是东方的四合院,和合相生。
热门推荐
  • 随身种田

    随身种田

    因为家庭变故,不得不辍学回家务农的刘睿,在得到了一颗神秘的石珠之后,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风萧天下

    风萧天下

    他原本是高贵嫡出大皇子,不曾想一出生就被宣告夭折,原以为可以隐姓埋名平淡过完一生,但一次意外让他差点死于火海。死里逃生的他有了另一重身份,暗暗发誓,终有一日会将失去的一切夺回来...稳定的天下再一次开始新的战役。
  • 随园食单

    随园食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废材公主:国师大人太妖孽

    废材公主:国师大人太妖孽

    别人穿越成公主,再惨应该也是身体健全,可……楚玥眉穿越,变成了一个被四肢不键的残疾人。这个原主很傻,还有一个废爹还有懦弱的亲妈,她真是亚历山大。不过,人只要活着,信念就要存在。她的梦想就是吃好喝好。可总有贱人在矫情,想为秋季的落叶添点红。楚玥眉一副雄赳赳气昂昂的样子,抬起扁平的事业线。她就不信斗不过那些牛鬼蛇神,顺带捞个美男。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星耀九天:纨绔王爷圣手妃

    星耀九天:纨绔王爷圣手妃

    她本血脉高贵,却沦为庶女,卑微如尘;她本心性良善,却屡被欺辱,沦为笑柄;一朝风起,素手纤华,锋芒之上,绝色天下!
  • 山海经恩仇录之一夷人东归

    山海经恩仇录之一夷人东归

    《山海经》一部上古奇书!涿鹿之战后,蚩尤被杀。蚩尤夫人被西王母囚禁于昆仑流沙。一百年多后,大禹父亲——鲧,为保护东荒青丘国,盗取了天上息壤,堵住黄河通往东海河道。青丘国得以保存,但鲧却因此被杀。青丘国国君——九尾狐青丘婈,为报鲧死之仇,抛下青丘国,投靠了有苗氏做了女巫。有苗氏部落的当年蚩尤八十一路兄弟,借口回东夷入土为安,化身湘西僵尸!让巫师赶回东夷,双方陈兵云梦泽。西王母为化解此段恩怨,让蚩尤夫人出流沙,前往华夏三苗。炎帝长女——姜媱,当年战乱中流落姑媱山,孤零零死于此处。女娃的仆从弇兹氏因酗酒,而使女娃溺亡,弇兹氏逃往四荒。多年后到东海悼念女娃,经过羽城时无意间,收养了刚出生的婴儿——大禹。为弥补当年过失,弇兹凤舍命守护大禹成长。蚩尤夫人是谁?媱姬为何死于姑媱山却被葬在巫山之阳?所谓的“九天玄女”是谁?谁告诉天帝蚩尤惧怕夔牛鼓声?精卫女娃是怎么死于东海的?所有的恩怨情仇如何化解……
  • 今妃昔比:邪王撩妻上瘾

    今妃昔比:邪王撩妻上瘾

    发现男友出轨怎么办?不爽,上去砍!“婊子配狗,祝你们天长地久!”穿越被逼代嫁怎么办?不服,就是干!“纵使天下皆为牢宠,我也绝不做米虫!”他用睿智与权谋,为她谱一曲青梅竹马。她用才情与美貌,共他演一世富贵荣华。--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草样年华3

    草样年华3

    曾经的叛逆青年,走到青春尾巴之时,蓦然回首,发现生活并不是初设想的那样,对人生和世界的认识也发生了重大转变,对家庭和情感有了不一样的感触。曾经的愤世变得宽容,曾经的激情蜕化温情,曾经的梦想随风而散……在经历了草样年华般的青春后,他们已能平静、从容、坦然地面对生活,并对已结束的青春说一声:青春无悔。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你是我心尖上的宝

    你是我心尖上的宝

    她,在小时候离开了他,长大以后的他们,再次相遇,他们的脾气不和,他被她称为“流氓”,而她开学当天就成了“全校女生公敌”,他们在来来回回的乌龙中相爱,他们的爱情能长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