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89200000015

第15章 认准目标再“挖”(2)

孤儿感到十分不解,一块石头怎么会有人买,而且有人买还不卖呢?不过,他对高僧十分信任,于是完全按照他的话,将石头带到了集市上,并且开始叫卖。正始他想像的那样,没有一个人前来询问石头的价钱,人们至多说一声:“这孩子穷疯了!”

可是,由于对高僧深信不疑,所以孤儿对人们的评说不理不睬,照样在那个角落里叫卖着他的石头。就这样过了两天。

到了第三天,终于有人来询问。等到第四天的时候,奇迹产生了,竟然有人想要买下这块石头。第五天,已经有人出了很高的价钱了。

孤儿牢记着高僧的话,并没有将石头卖出去。

等到他再一次见到高僧时,高僧告诉他:“你再把这块石头拿到黄金市场上去吧。记住,不管别人出多少钱都别卖给他。”

原来的一切又开始重复了,从没有人问津到有人问价,最后,这块石头的价格竟被人们抬得高出了黄金的价格。

接下来,孤儿在高僧的指点下,又将石头拿到珠宝市场去卖,结果石头的价格被人们一抬再抬,最后,一块普普通通的石头,竟然变成了“稀世珍宝”。

高僧最后对大惑不解的孤儿说:“世上人与物都是这样,如果你认定自己是块陋石,那么你可能永远只是一块陋石;如果你坚信自己是一个无价的宝石,那么你就是无价的宝石。”

那个孤儿后来的命运如何,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正如高僧所说,一个人就像是那块石头一样,一块不起眼的石头,由于自己的珍惜而提升了它的价值,被视为稀世珍宝;那么,一个人只要自己看重自己,热爱自己,生命就有了意义,你的价值也就会得到提升。

所以说,一个人的命运都是由自己掌握的,在树立自己的人生目标时,不妨订得更高、更远一些。这样,在你的一生中,你取得的成果也就会更大,你的人生价值也就体现得更多。

不一定每一个目标都必须从实际条件出发,有一些你认为必不可少的条件,或许在你追求目标的过程中并不重要;有一些你认为自己不具备的条件,或许在你不断前进的道路上会由你自己一一创造。所以,千万不要患上“近视眼”,只有看得远,才能走得远。

★打那棵有“枣”的树

“打那棵有‘枣’的树”,它是指一个人在采取任何行动的时候,都应该有一个明确的、具体的、能结出成果的目标。试想,在一棵没有结“枣”的树上,即使你使出多大的劲,浪费多少精力,费尽多少心思,又怎能打下一颗“枣”来呢?

道理相信每一个人都明白,可是,现实中找不到有“枣”的“树”,或者在一棵打不下来“枣”的“树”上浪费精力的人并不在少数。有的人终其一生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干什么,或者能够干什么;有的人由于种种原因,在一份不可能体现自己价值的工作岗位上消耗光阴;有的人不断地转变自己的理想、转换自己的工作,陷入了“无志之人常立志”的沼泽之中……

再看古往今来的那些有成就的人,他们不管是经历过怎样的曲折,但是最终都能将自己的精力和时间全部集中在一个目标上,专心致志、集中突破,正是由于找到了那棵有“枣”的树,他们才能收获丰硕的果实。

最早提出生物进化论的法国生物学家拉马克,在他24岁之前,他从事过许多职业的尝试,也拥有过许多理想,根本没有想到有一天会成为一名生物学家,并将自己毕生的精力奉献给生物学的研究。

拉马克兄弟姊妹共11个,他是最小的一个,最受父母宠爱。在他很小的时候,他的父亲希望他长大后能成为一个受人尊重的牧师,于是送他去了神学院读书,后来由于德法战争爆发,拉马克“投笔从戎”,奔赴前线作战,只是不久后因病退伍。在此之后,拉马克对气象学产生了兴趣,梦想着成为一名气象学家。但这个梦想后来又被成为一位金融家的新梦想代替了——他在银行里找到了一份工作。一段时间之后,拉马克又迷恋上了音乐,整天拉小提琴,想要成为一个音乐家。他的家人见他无所事事,于是劝他去学医,将来成为一位名利双收的医生,于是他从20岁开始,花了四年的时间去学医,不过,他对医学其实一点兴趣也没有,所以也就抱着走一步算一步的态度“混日子”。

那是在拉马克24岁的一天,无聊至及的他正在植物园散步,正好与卢梭——法国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相遇,两个人攀谈了起来。卢梭对这个年轻人很感兴趣,所以在以后的一段时间里,常带他到自己的研究室里去。正是在那里,拉马克深深地被科学迷住了。他相信,自己以前做过的任何一个梦想,都只是他一时冲动后的想法而已,而这一次,他决定向科学领域去探索,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在此后的11年时间里,拉马克系统地研究了植物学,写出了名著《法国植物志》。在他25岁的时候,他当上法国植物标本馆的管理员,这让他有了更多的机会去研究植物学,这又花去了他整整15年的时间。

50岁时的拉马克,又向动物学研究进军,为此花费了35年的时间。

正是在26年研究植物学和35年研究动物学的基础之上,拉马克才成为了一名伟大的生物学家,并且最早提出了生物进化论。

现实生活中,还有这样一些人,他们的确选择了切合自己实际,而且也有可能实现的目标,但是,由于他们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没有采取正确的行动,以致事倍功半,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其实,所谓“条条大道通罗马”,只要你的目标明确,那么,不管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只要有利于目标的实现,都是合理的。不过,有时候,我们还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采取一定的“技巧”,这样往往更有利于目标的实现,甚至会事半功倍。

1984年,在东京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上,名不见经传的日本选手山田本一出人意外地夺得了世界冠军。当记者问他凭什么取胜时,他只说了一句话:“凭智慧战胜对手!”大家都知道,马拉松是一场考验体力和耐力的运动,所以,当时人们对山田本一的回答不屑一顾,认为他这是在故弄玄虚。

两年之后,在意大利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上,山田本一再次夺冠。而当记者请他谈经验时,不善言辞的山田本一还是当初的那句话:“凭智慧战胜对手!”没有人再怀疑他的话,可是也没有人知道他所说的“智慧”究竟是什么。

直到十年之后,人们从山田本一的自传中才找到了谜底。

原来,与其他选手比起来,山田本一在其他方面的优势并不明显,他之所以能够屡次获胜,就像他自己说的那样,与他的“智慧”分不开。在每一次比赛之前,他都要乘车沿着比赛路线走一趟,并且记下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等比赛开始之后,他就会以百米的速度向第一个标志性的目标冲去;接着是第二个、第三个……40多公里的赛程,就这样被山田本一分成七八个小目标“轻松”完成了。

这样做的确是一种“智慧”,就像山田本一本人说的那样:“最初的时候,我并不懂得这个道理。我把目标定在40公里外的终点上,结果还没跑到十多公里就已经疲惫不堪了——我被前面那段遥远的路程给吓倒了!”而自从掌握了将近赛程分段的技巧之后,他看到的全都是可以“轻松”完成的小目标,正是凭着这样的“智慧”,他才战胜了对手,也战胜了自己。

由此可见,打那棵有“枣”的树,还意味着在实现目标的路程中,你必须将自己的目标定在能够看到见的位置之上,应该具体化,好让你清楚地知道当前应该做什么,怎样能做得更好。也就是说,你拥有一个大目标并没有错,可是,为了早日使其变成现实,你不妨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先将其分解成一个个更为现实的小目标。比如,你要想成为一位作家,那首先并不是埋着头去写一部巨著,而往往是从练习写作、积累知识、体验生活等一系列的小目标开始,一步一步实现的。

目标越是明确越能给人一种达成目标的强烈的自信与决心。所以,你必须永远记住“打那棵有‘枣’的树”这句话,随时调整自己的眼光和行动,争取突破一个个目标,早日实现你的理想。

★一次只做好一件事

要想成功,就必须记住:“一次只做好一件事。”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集中有限的力量,才能够逐个击破,以实现更大的目标,实现人生的超越。

数年前,哈佛商学院的一个行为问题调查组对一百名即将走出哈佛校门的大学生进行了一次抽样调查,向每一个人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十年以后,你希望在什么地方,希望从事什么工作?”

毕竟是哈佛大学的学生,他们自从走入了哈佛大学的校门,就被教导要出类拔萃,要保持名列前茅;再说,就凭他们能走进哈佛的大门这一点,就知道他们的回答一定不简单——果然,这一百名大学生个个都回答说,他们想发财、出名、经营大公司,或者从事能影响和主宰我们所生存的世界等重要工作。

对于这样的回答,调查员们由于早已司空见惯,所以并不感到惊奇,可是,令他们感到好奇的是,在被询问的一百名学生中,有十名年轻的挑战者不仅决心想征服世界,而且将目标清清楚楚地写了出来,说明他们什么时候即将取得什么成就,而其他学生都只是笼统地说“想……”,却没有写出各自的具体目标。调查员们于是推断,这十名学生的命运,肯定与众不同。

同类推荐
  • 成功人生必知的68个管理技巧(上)

    成功人生必知的68个管理技巧(上)

    管理学者认为,处理好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是管理才的首要问题。管理者的第二个目的管理所有动态性的关系。管理者是所有势力的中心,这些势力都有他们的工作安排,所有势力都要求管理者用能促进目标的方式管理。施行有效的危机管理可以成功地防御危机的发生,现代公司应具备良好的危机管理意识,唯有如此,才能及时遏止危机,最终走向成功。本书让读者感受到全球顶尖的商业智慧和决策理念,从而能够明白管理技巧的真谛。
  • 会说才能赢·对话

    会说才能赢·对话

    本书摘录了古今中外有关说话技巧方面的名段子,读者通过自己阅读,可以感悟其中蕴含的说话应变应对方法。本书包括:童趣园、家庭乐、交际场、名人趣、工作圈和友谊城等六部分。其中包括:《小僧巧戏老和尚》、《林肯回答老师的难题》、《小男孩巧言得饼干》、《小徒儿对付师伯中伤》、《小明注解成语》等文章。
  • 会说不难:50种社交场合的最佳说法

    会说不难:50种社交场合的最佳说法

    社会交际中的谈话,看起来似乎人人都会,因为人人都有一张嘴,但如果说的离题万里,或者不着边际,同样是不会说话的表现因为他没有达到说话的目的。可见,要真正达到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序,言之有情,真正达到表达思想、融洽感情、增进友谊的目的,还必须把握交谈的一些规律和原则、技巧和方式。而具体到每一个人不同的社交场合与社交情境来说,适合于此的并不适合于彼,适合于这个情境的并不适合那个情境,适合于这个场合的并不适合于那个场合。因此,总结与归纳各种不同场合、不同情境下的各自不同的最佳说话方式,肯定会对每天每时每刻都不停地穿梭在各种不同的社交场合的亲爱的读者朋友大有用处,大有好处。
  • 笑傲职场

    笑傲职场

    本书在探讨人性的同时,也提出了对残酷生活的质疑。不仅提供了为人处世所需要的基本技巧,也介绍了达到成功的目的所采取的必要手段。希望这些江湖经验希望能给读者带来一些启示。
  • 柴静的沟通力

    柴静的沟通力

    本书向读者展示了著名媒体人、前央视主持人、记者柴静在新闻采访中高超而富有技巧的说话、沟通之道,同时结合柴静新闻采访、播报的具体个案,从多方面、多角度与读者深入浅出地探讨锻炼口才的有效途径。希望可以借此帮助广大读者找准沟通之道,为自己创造更为宽广的人生舞台。
热门推荐
  • 陨战纪元

    陨战纪元

    异光陨石的异能力――陨力,已散布全世界。这超越人类所知的存在,借人类之欲望,打乱世界平衡,使其展现出新的姿态。于是,战争的时刻来临。鲜血与烈火,瓦砾与硝烟,数以万计的生灵自相残杀。在这场战争中,异光陨石的守护者,联合六大世家,建立圣极陨空队,吞并十大强队,寻找十二极元法师,讨伐魔陨八将,面对魔陨之祖陨魔,等待他的究竟会是――
  • 老板要给员工讲的365个故事

    老板要给员工讲的365个故事

    本书搜集、选取了老板最应该讲给员工的365个故事,旨在启迪员工心智、增强企业战斗力,让员工和企业实现双赢发展。我们所需要做的,就是反复琢磨故事中的道理,仔细思考:你能从中学到什么?你是不是也可以这样做,或者能否避免同样的错误?最后,真诚地希望你能够从中受到启发,感悟故事中的道理,领略故事中的魅力,并将其运用于你的工作和生活中,在完善自身心智的同时,和企业一起扬帆远航!
  • 狂徒

    狂徒

    萧少羽是青州朝阳郡的第一世家的三少爷。他天生没有心脏,但意外的活了下来。原因是已经死亡多年的上古第一恶魔‘空’,他的心脏的活力通过一种无形的力量跨越时空的限制牵引到少羽身上,少羽这才活下来。也正是如此,注定了萧少羽的一生充满着波澜和奇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这是为狂。一步杀十人,纵横千万里,只手遮天下,这是为狂徒。本书讲述一个少年逐渐成为狂徒,纵横天下的故事。
  • 你在我就安好

    你在我就安好

    最初,申黎峮是个普通又自卑还身有缺陷的姑娘,作为一个十足的学渣她只是按照姨妈的规划按部就班,高考那一年专业特招考入了西省名校,邂逅了让她一生钟情的意中人,再后来他对他说:“我早该意识到,但我不后悔等你十年”……
  • 心灵鸡汤

    心灵鸡汤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众神棋盘现实篇

    众神棋盘现实篇

    从神之大陆返回现实的叶义海,得知了其他神灵即将入侵地球,他要做的就是保护好家人,还有去寻找自己的爱人,并且最终要战胜那入侵的神灵。天空出现无数空间裂隙,各种入侵生物出现在地球上,开始了他们的破坏和杀戮之旅。恐怖来袭,人类要如何自救?嗯?怎么还有电?怎么手机还有信号?电视上说一切都在控制之中?我上个网确认一下,好吧,网上在说什么?轰炸机炸平了空间裂隙附近的所有外星人,科学家研究这些新物种取得了喜人的成绩?叶义海看了看手上的椅子腿,有点懵圈了。
  • 爱的赞美

    爱的赞美

    《暖情》讲述了一个催人泪下,引人深思的故事。冬冬的妈妈下岗后,爸爸也选择了下岗。妈妈一气之下与旧恋人为投资新的项目,离家远去。冬冬在家庭面临破裂的情形下,平日与爸爸靠打工度日。之后,父子走上寻妻找母的征途。期间,为维持生计,冬冬和爸爸扫马路。《暖情》是一部感人肺腑的影片。今天下午,我们实验小学学生汇聚电影院,伴随纷纷泪水,观赏电影《暖情》。
  • 校草大人别傲娇

    校草大人别傲娇

    亲爱的,看见你的第一眼开始,我就爱上你啦!
  • 北洋风云人物系列之吴佩孚

    北洋风云人物系列之吴佩孚

    本书是一部历史小说,描写了北洋时期直系大军阀吴佩孚传奇的一生,讲述了他主张南北议和,发动直皖战争、直奉战争,与各种势力角逐,与日本人斗智斗勇,并最终因不肯媚日卖国而被日本人杀害的故事。是一部情节紧凑,故事性极强的长篇小说。
  • 夏日惶惶

    夏日惶惶

    张方敏进弄堂也没下自行车,两条又长又结实的腿从热裤底下探出来,擦着地滑过去。她自以为车技高超,车把几乎撞进手捧饭碗在门口聊天的二号老太的怀里,老太惊得险些摔了碗,冲着张方敏的背影喊:“心急慌忙,一点不像女小偎!”弄堂外的蝉声静了一静,又攒足了劲头似的哗然响起。张方敏在六号门口轻盈地跳下车,一扭车把,连人带车往门内走。她已经瞥见自家门口的小饭桌上摆着四菜一汤:炒螺丝、红烧带鱼、空心菜、扁尖冬瓜汤。肚子随之咕噜噜作响。这个点大多数弄堂人家都已经吃过午饭,张家照例要等她这个独生女从暑期英文加强班回来。她穿过六号楼下幽暗的走道,把车停在楼梯底下放杂物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