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904200000004

第4章 汾城留平同学会和《奔进》月刊

外祖父经过三年的今是中学高中生活,于1933年考进了由张学良出任校长的东北大学。东北大学是“九一八”事变之后,被迫迁到北平的一所流亡大学。1933年是她迁址后的第一次招生,对象主要是不愿做亡国奴的东北流亡学生,但也同时择优录取少量成绩突出的外省学生。外祖父是幸运儿,他仅仅交了10元钱就入学了,其他诸如学费、住宿费,乃至伙食生活费等都由当时的民国政府承担。

东北大学的学生80%以上都是无家可归的爱国青年,其中也有不少地下共产党员。已经在今是中学完成思想转变的外祖父来到这个新的天地里更是如鱼得水,他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各种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中。他在学校里演讲、办板报、做同学工作……那种渗透在他血液中的爱国主义激情无时无刻不在激发着他生命的张力和青春的斗志。

他把这种激情几乎传染给了身边的每一个人。甫入大学,他就和身边的老乡同学开始联系,常常隔三差五地搞些小聚会,谈理想,谈革命,谈抗日等等。

1934年,汾城县(民国建立后,原太平县改名为汾城县)在北平上大学的学生已经有十四五人之多,如国立北平大学的刘锡令、曹进行,工学院的曹大同(即曹汀)、农学院的曹锡光,辅仁大学的杨德铨,铁路学院的原勋,中法大学的贾芝,华北学院的柴树栗、任希孔、刘锡宠、刘锡圭,清华大学的毛掬,以及在美国教会办的崇实中学正读高级中学的贾植芳等。

那时,外祖父他们都是孑然一身,独处异乡。平时由于忙于学习,还没有太寂寥的感觉,可是在课余或者节假日独处时,那种思念家乡、想念亲人的孤苦无助常常让他们坐卧不安、无所适从。大家普遍有一种彼此往来、互相关照的乡情联络要求。于是,华北学院的柴树栗等人为适应这种要求,遂发起了组织汾城留平同学会的倡议。外祖父首先站出来积极响应,随后就踊跃投身到筹备工作之中。

1934年5月,经过一个多月的紧张筹备后,汾城留平同学会在北京宣武门外的原太平试馆正式成立。外祖父他们十四五个汾城留平同学坐在一起,怀着兴奋而又庄敬的心情,第一次以主人翁的态度,履行了会议赋予他们的义务和权利,郑重地投下了他们人生意义上的第一票——外祖父后来对我说,这种充分具备主人翁精神的民主会议,实际上成为了他们朦胧革命理想蓝图的一次预演,为他们以后各自走上革命道路起了很大的启蒙作用。

会议通过组织章程,并推举柴树粟为第一届主席,以后每年选举一次。会议最重要的成果之一是通过了办一份会刊的决议。会刊的刊名定为《奔进》,意为大家要一日千里地向前奔跑,赶上时代的要求。其宗旨在发刊词中说得很明白,就是要通过这个刊物,扩大政治影响,推动原汾城各界人士,认清当前形势,团结抗日,共同战斗。

《奔进》是月刊,刊名本来是由外祖父请东北大学给他讲授《汉书》的著名学者柯昌泗教授题写的。然而,在“一二九”学生运动爆发后,柯昌泗不但不支持学生的爱国运动,还接受了以宋哲元为首的伪“冀察政务委员会”的任命,担任了所谓察哈尔省教育厅的厅长。在当时爱国学生眼里,柯昌泗已经堕落成了半汉奸式的人物,臭名昭著。这样一个没有气节的“民族败类”,怎么能把他的手迹留在《奔进》上呢?外祖父他们几个编委紧急商量后,决定由外祖父请他的另一个大学老师,中国近现代著名经学家、古文字学家、教育家吴承仕先生重新题写了刊名。

《奔进》的出版经费,由汾城留平同学会的所有成员共同去募捐,但募捐的范围只限于原汾城在外求学的学生和工作的各界人士。另外,当时的汾城县县长张象乾比较开明,县政府慷慨解囊,一下就赞助了30元现大洋。

《奔进》是个综合性刊物。大凡小说、诗歌、散文、杂文、戏剧、翻译,乃至绘画、木刻等,都是其重要栏目,尤其是政治、经济、文化一类的时评更是其不可或缺的内容。刊物的撰稿人主要是汾城留平同学会的成员和汾城当地的中小学教员。

《奔进》的问世等于又给外祖父提供了一个新的战场,他积极撰稿,无情抨击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还热情协助编辑、发行,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

该刊第一期由杨德铨主编,以后各期都是外祖父担纲。直到一年半以后,即在1936年初的国民党大逮捕中外祖父被捕,国民党当局把刊物作为外祖父的罪证,把刊物定性为反动刊物,《奔进》才被迫结束了它短暂的历程。

外祖父晚年在回忆这段经历时说:“我们的写作能力那时还不够成熟,但我们敢于通过各种作品揭露汾城地方某些角落的黑暗,评论时局的得失,一方面固然锻炼了自己,另一方面也确实影响了汾城各界人士对国事的关注。”(景思闵《汾城留平同学会》,见《襄汾文史资料》第四辑)

《奔进》培养出了后来成为著名翻译家的曹汀,即曹大同先生。曹汀,襄汾曹家庄人,1911年生,时就读于国立北平工学院,1938年参加革命,抗日战争时期在延安与焦敏之等专门翻译恩格斯军事论文,曾编成六册,解放后出版了其中五册,深得毛泽东主席器重。新中国成立以后,曾任军事科学院副院长。曹汀和曹葆华、曹靖华一起被誉为中国翻译界“三曹”。1955年授衔上校。翻译及著作有《恩格斯军事论文选集》《恩格斯·暴力在历史中的作用》《难句译法商榷——俄译汉问题解释》《关于翻译标准的几个问题》《外交》等。

《奔进》培养出了后来大名鼎鼎的现代民间文学活动家、研究家贾芝先生。贾芝,原名贾植芝,1913年生,襄汾古城人,时就读于中法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前身)。系中国社科院荣誉学部委员、中国文联第八届荣誉委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名誉主席、国际民间叙事研究会资深荣誉委员。主要著作有《贾芝集》《水磨集》《民间文学论集》《新园集》《播谷集》《贾芝诗选》等;译作有《磨坊书简》《米特里亚·珂珂尔》《深夜》等;主编有《中国民间故事选》三集、《延安文艺丛书·民间文学卷》《中国新文艺大系·民间文学集》、《延河儿女》二集、《炎黄汇典·民间传说卷》《新中国民间文学五十年》《中国歌谣集成》(三十省卷本)等。

《奔进》还培养出了中国现代文学泰斗,著名作家、翻译家、学者贾植芳先生。贾植芳,1915生,系贾芝胞弟,他是“七月派”重要作家,中国比较文学学科奠基人之一。时在北平美国教会办的崇实中学就读,是《奔进》月刊年龄最小的作者之一。建国后,历任震旦大学中文系主任,复旦大学教授、图书馆馆长,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第一届副会长,上海比较文学研究会第一届会长。著有《近代中国经济社会》《贾植芳小说选》《外来思潮和理论对中国现代文学影响》,译著有《俄国文研究》等。

还有时在北平大学农学院就读的曹锡光先生,后来成为著名的农学专家,1952年调任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前身)教授;还有时在辅仁大学就读的杨德铨先生,后来成为叱咤风云的实业救国典范人物,在大陆、香港和美国都开有公司;还有……参与创办这本杂志的汾城同学留平会的所有成员,后来几乎都成了中国现代革命大家庭中的一员,在风云际会的年代里纵横天下,尽显一代风流本色。

同类推荐
  • 拉太阳

    拉太阳

    南瓜秧在用完最后的精力后,哀怨地盯了一眼南瓜,缩成了绳。王老贵挪挪南瓜,掐脐带般掐断南瓜秧,田埂上的二十多个大大小小的南瓜集合在一起,围罩着大磨盘南瓜,享受着王老贵搓抚的待遇。刚脱了秧的南瓜不能直接存贮,需要经受太阳和夜露的几天垂青。太阳细细地滤过,夜风悠悠地吹过,蹲在田埂上的南瓜群依偎着,重温出土扯秧的日子。三天后,南瓜们的皮上有了岁月的味道。它们吸收在身上的阳光让肤色宁静成一张油画,有了一点粗糙。挪开其他南瓜,王老贵抱着大磨盘南瓜来到正房。正房不大,一般作为供奉祖先之地。家里的老人死了,停灵必须在正房。正房门对着院门,不住人,免得打扰先人们的进进出出。修粮仓时,儿子曾阻挡过王老贵。
  • 生死冤

    生死冤

    郑燕的丈夫赵家林失踪了两个月,人们众说纷纭,郑燕急得焦头烂额。突然,赵家林的弟弟赵家雄接到派出所的通知,县公安局发现一具无名碎尸,很像赵家林,要他带家人去辨认碎尸。赵家林成了碎尸?消息犹如一颗重磅炸弹落在回龙镇上,使赵家林的失踪在沸沸扬扬中又增加了神秘的色彩。赵家雄带着嫂子郑燕、母亲胡天梅、妹妹赵家菊直奔公安局辨认尸体。三天前,几个游泳的人在邵冲洼水库发现了无名男性碎尸,专案组发现失踪两个月的赵家林和无名碎尸的年龄、身高,完全吻合。
  • 所有的念想都因了夜晚

    所有的念想都因了夜晚

    《所有的念想都因了夜晚》布老虎短篇书系由当代著名文学评论家孟繁华先生主编,目的在于推动当下精致的写作和阅读。这一想法的萌生,是源于对当下文学状况的忧虑:在市场力量的推动下,消费性的写作已经占据了文学创作的主流,这一被隐形之手塑造的文学环境,不仅激发了作家对市场诉求的积极性,而且也潜移默化地培育了读者粗糙的文学趣味。而在这种消费性写作的大潮中,短篇小说由于其自身的特点,显然成了市场的弃儿。但是从文学写作讲,短篇小说的精致更能够体现文学写作的某些特点,而对于精致的文学作品的追求,无论是作家,还是出版单位,都应该坚持下去。这套丛书正是本着如此的目的,策划编选的,所选的作家和作品,可以说能够代表了当下正在致力于短篇小说创作的作家群体的一流水准。
  • 飞凤潜龙

    飞凤潜龙

    本书讲述南宋初年以鲁世雄、独孤飞凤、孟中还之间的传奇故事。研经院士的考场上,一位由檀元帅推荐的少年鲁世雄,通过了医术、武术的测试,却被送进牢狱。随后又经历了一场意料不到的考试,终于赢得了金国皇叔完颜长之的重重考验,成为验经院士。这研经院是金国的秘密研究机关,网罗天下高手研究从大宋抢劫来的武林珍宝“穴道铜人图解”和陈博所撰的“指元篇”内功心法。
  • 百年炉火

    百年炉火

    这是一部浓缩的历史,一部截取一个短暂的断面透视和提取上下千年的历史。截面里有故事,有在那个特殊年代人们审视自己的生存背景寻找各自的支持力量,从而为自己的理想憧憬而努力的历程。但在没有找到一种平衡力量的情况下,他们摸索前行,相互冲撞……故事中的梁泾渭教授总结说,一座以陶瓷业为主要营生的小镇的历史中,那么多纠葛与惊险,那么多血腥和辉煌,那么多缤纷与繁复,以及那么多猜测与疑惧,令时人惊悚、后人回味。
热门推荐
  • 出逃地球

    出逃地球

    公元2081年,中国航天研究院院士王天博提出太阳引力不断减弱理论,各国轰动,甚至有专家预测太阳即将毁灭,地球各国高层处于紧张应对中,开始各种太空行动,寻求应对地球文明新未来。李伯伦作为一名正在上学的新闻系学生因一张“希望号”穿越黑洞的照片身体发生巨大变化,寄居在身体内的外星人威尔被激活,将帮助李伯纶参与到太空计划,助力人类发现新家园,拯救地球。从此李伯纶加入1015航天局,励志带领人类寻找新家园,却发现在威尔和1015的背后有更多的谜团,一场星球和星球之间的阴谋即将展开,人类的未来岌岌可危!
  • 传说英雄无敌

    传说英雄无敌

    凡走过,必有痕迹。时光,从不负英雄。致所有曾经鏖战于埃拉西亚和亚山的勇士。
  • 丑女要翻身:大神,来开黑!

    丑女要翻身:大神,来开黑!

    新书《我家鬼王未成年》已发布~~灵异文,逗比搞笑emem,大概吧!她年幼无知,见色心起,撩了一只软萌易推倒的小正太,谁知他摇身一变,竟是鬼王。我想静静!——————她是众人口中的死胖子,他是前程似锦的苏冰山,都道他迷上她是自毁前程,却不知她是他的青梅!她捏捏肚子上的四个圈,不以为意:“不就是胖么?我减肥还不成?”可是一百五十斤的体重也不是那么好减的!还是——“大神,来开黑!”“好。”胖妞凭实力玩转电竞圈,靠技术专治各种不服,却不知不觉被某腹黑大神顺走了?!等等,大神怎么是你?
  • 发现滨海(下)

    发现滨海(下)

    1938年4月,国民党第69军新编第六师高树勋驻进了莒县。此时,日军为了参加台儿庄会战,从莒县、沂水、日照等地撤离。一批共产党员进入新六师工作,新六师开始受到尊重。当时的莒县,是国共两党关系最好的时期,此时,以新六师与国民党莒县政府的名义,开办了莒县战地干部培训班。训练班主任路雨亭是共产党员,他与国民党县长许树声是同学,所以就担任了莒县游击队的政治部主任。当然,许树声并不知道他这个同学是个共产党员。军事训练在新六师受训。讲课的是政治部主任钟辉,他讲红军长征,讲过雪山草地,大家都听呆了,下课后找关于红军的书看。
  • 鹤飞

    鹤飞

    “我爱你啊。”她笑着看着他,眼中有星光闪烁。他摸了摸她的头,嘴角扬起一抹微笑:“我也爱你。”他曾答应过她一起去看野鹤纷飞,可最终鹤不思归.
  • 一大波狗粮五秒后抵达

    一大波狗粮五秒后抵达

    毒舌逗比女学霸pk温柔腹黑小奶狗有些坎坷却温暖治愈的故事哦。
  • 诸天我最凶

    诸天我最凶

    我,许莫超,一个堂堂天选之人为什么长成了这个模样?算了,既然如此,索性就做诸天最凶的那个人吧!要让所到之处,没人敢抬头直视我这张凶脸!**********************新书《港综:开局五点战斗力》已发,希望大家继续支持~!
  • 绝世武尊

    绝世武尊

    临云大陆,修武道。宗门林立,世家依附。弱肉强食,强者为尊,弱者如草芥。武道之极,是为武尊,武尊成时,不动则如山,动则山挡碎山,水挡断水,神挡杀神,魔阻弑魔。曾经的一代废材,竟仰首长啸,发出惊人之语:别惹我…世事无常,因果循环。一朝得势,宵小俯首。大道成时,万人称臣,俯瞰大地,视为皇者…
  • 追龙术

    追龙术

    她抓鱼刺伤鲤鱼精,又被鲤鱼精打伤,龙王九太子为救她取出龙珠,她和龙太子定下一段来生缘。对龙太子念念不忘的鲤鱼精企图想唤醒龙太子的前世;狐妖对龙太子也觊觎已久.九太子失去龙珠,又用龙胆救了鲤鱼精,他只能到了阎王殿听判,阎王再三审核,判他转世为人。一场追龙的较量展开,无论对方是妖还是精,她坚信,人力可抗天,亦可抗妖精,猫仙、哮天犬和孔雀仙子都来助阵,九太子的今生只属于她——宁玲歌。本文一对一。红简介无能,请看正文。
  • 江先生的掌中宝

    江先生的掌中宝

    宋夕瑶第一次见面试主考官,结果发现——他是个天然呆!你要问作为一个翻译秘书爱上自己的老板是什么感觉?宋夕瑶只能说——那酸爽,不敢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