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京文学》2006年第04期
栏目:新人自荐
我不是一个小说家,也不是一个特别善于言辞的人。我只是一个易感的人,比较幸运的是我还能通过写些文字来掩饰不善言辞的缺陷。可能言辞需要急智吧,我不具备急智,有时言语不免显得有些笨嘴拙舌。写字就好多了,我可以慢慢写,经过反复斟酌之后再来讲述故事。
我一直相信,百姓演绎的历史是最真诚最真实的历史(我没说教料书上写的历史就是伪历史)。我想人民是最好的故事表演者和讲述者,所以,我所讲述的事情,实际上只是对现实的一种抄袭而已。
因为人生的某些机缘,这几年经常往来于浙中一带——那个已经富裕得让人瞠目结舌的地域。在那个奔驰宝马销量位居全国榜首的地方,居然也有偏僻贫困的山村和淳朴简单执著的乡民。就这样,我看到了这些故事。
我和王良、李俏一样都是普通人,只不过很多时候我不如他们,因为他们的想法比较简单,而我难免虚荣,所以我做的梦和他们的梦是不一样的,所以我的生活比他们的麻烦。麻烦到最后,我就生出一种欲望,想把这个故事讲述出来:百姓众生的生活,朴素,无奈,挣扎……这是一种简单真切的民间记忆——苦涩的和悲情的青山大地上写着的民间记忆。
其实王良和李俏都是很可爱的人。我很喜欢他们。王良的善与愚,李俏的倔与梦,其实都是很无奈很悲情的,高尚和鄙俗、纯真和狡黠在他们身上很统一地并存着,但他们不一定自知。那就由我来记叙好了,既然权威话语只记叙富人,那我就记叙一下底层吧。
我也很心疼,为王良和李俏们。李俏并非无情,王良并非无能。良心或者良知的缺席才是最让人心碎的,于是王良和李俏都成了“妄良”了。但在这样一个经济转型的时代,需要付出这种代价的人实在太多,这就是所谓的阵痛吧。
这些底层普通人所付出的艰辛和所历经的心灵阵痛,甚至以生命为代价的朴素经历都是难以言表的。我所能做的,就是讲述这样一个故事,算是对他们的祝福吧。又算是一种祭奠,祭奠一种微弱的底层的渴望和挣扎。
但愿这种挣扎能够早日随风而逝。
王良的理想是娶个贤惠的媳妇好好过日子,他真的娶到了媳妇,而且还是漂亮媳妇。但是他的媳妇缺乏他所想像的贤惠,她要考大学,考不上大学她也要进城,总之,她并不甘心做他的媳妇,她要用各种方法摆脱这样的命运。问题是,王良仍然坚持着他的理想,于是悲剧产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