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92800000045

第45章 缺点逆用法(2)

20世纪40年代发明出半导体三极管后,电子学发生一场深刻变革,但同时也留下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即晶体管的特性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严重影响测量仪器和控制系统的正常工作。电子学研究者为矫正此缺陷颇费心机。然而,我国发明家张开逊巧用缺陷,利用晶体管物理特性随温度变化而波动的规律去测定温度,结果发明出“PN结温度传感器”,并成为获得日内瓦发明大奖的第一个东方人。

世界上的事物都有优点和缺点,有时缺点还是优点的“影子”呢!利用缺点搞发明可以有以下两条途径:

一是睁开双眼找缺点,然后想办法去克服缺点,用改进设计去获得性能更优的新事物;

二是反其道而行之,睁开创造性思维这“第三只眼睛”,看看事物的缺点能否在别的场合变成优点,进而思考能否开发出满足人们某种需求的新事物。前者为缺点改进法;后者是缺点逆用法,它的思维基础是逆反思维。

运用缺点逆用法时,首先是要发现事物可利用的缺点。一般来说,发现事物的缺点并不太困难,而找到可以利用的缺点却不容易。因为缺点多是要遭排斥的,人们习惯于思考如何去排斥缺点而很少想到去运用它。在发现可利用的缺点后,紧接着是分析缺点,认清其本质,即抽象出某种被认定为缺点的现象背后所隐藏着的原理或特性。当找不到缺点的原理或本质时,则要跳出缺点本身,思考与此相关的东西,依靠创造性想象使缺点成为灵感的激发因素。

思维时间:失败的诱因也可能是成功的机遇

灵活利用曾有的过去和失败

心理学家德拉曾指出:“人类最为惊人的特征之一是将‘负’变为‘正’的能力。”那么,从今天开始,如果能将过去曾有的失败的经验教训灵活地运用,那么,过去的一点一滴的经历都会具有深刻的意义。

不论过去曾经遭到过多少次失败,都不足以说明什么,只要最终取得了成功。真正的成功才是一个人一生应有的结局。正如常言所说,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好。

那么,怎么样灵活地运用过去的经验教训呢?举两个例子来看:

英国作家杰弗林·阿切尔从牛津大学毕业后致力于政治活动,20岁当选为国会议员,是英国历史上最年轻的议员。谁知后来因涉嫌欺骗投资而破产,不得不辞去议员的职务。

在一般情况下,人走到这一步就算彻底没希望了。但是他不同,他把这次危机当成下一个飞跃的出发点。他以那次欺骗事件为素材写了一部书《还我的百万美元》。这本书极为畅销,不仅将他损失的财产全部补了回来,而且一跃跻身于当时世界畅销作家的行列,闻名于世。

著名图书文献版本目录学者徐效钢,年轻时入伍当兵,立志要干一番事业,但在一次救火抢险中,脸部、身躯和双手被严重烧伤,成了一等伤残军人。

一般人遇到这种情况会颓唐、失望,放弃以前曾有的抱负,或者轻生,或者心安理得地吃国家的劳保。可是徐效钢坚决要求组织安排他工作,他踏进庐山图书馆这一新的工作岗位后,以常人无法想象的顽强毅力和过人的勤奋忍着伤痛认真工作、刻苦学习,成了业务骨干,发表了不少专业论文,编辑整理了1300多册书,在古籍版本鉴定方面成为图书界中青年学者中的佼佼者;在生活上,徐效钢坦然面对周围人的异样目光,既赢得了一位美丽姑娘的爱情、建立起一个幸福的家庭,又受到人们的尊重和钦佩;在荣誉方面,他先后当选为中共十三大、十四大代表,被评为全军英雄模范、全国劳动模范。可以这样说,因为伤残,徐效钢获得了爱情与事业双丰收。

善于利用弱点、缺点及自卑情绪

没有弱点、缺点或者自卑感的人是不存在的。美国心理学家吾伊利阿斯·詹姆斯指出:“我们身上所具有的缺点反过来看对我们自己的帮助无法想象。”也就是说,因思考问题的方式不同,弱点或者自卑感也可能变成强大的武器。

美国田径选手卡尔·刘易斯曾经对比他小两岁的妹妹生有自卑感。他的妹妹十多岁时便成为全美第一号选手,与此相比,刘易斯简直不值得一提。他不想在妹妹面前甘拜下风,于是专心致志地拼命训练。

后来,在洛杉矶奥运会上,刘易斯一举捧回4枚金牌,成为田径界的超级明星。

令人意外地依靠自己曾经以为是缺点的东西发挥出作用,不仅可能挽救自己,而且能实现自我价值,获取更大的成功。不少喜欢孤独的人、内向型性格的人都觉得这样的性格不好,而事实上,他们认为不好的地方反过来也正是他们的长处。纵观历史,很多成就了独创性的伟大事业的人都是内向型或者是倾向于内向性格的人。性格开朗的人或者外向型性格的人,可能能够与周围的人相处融洽,也因为他只能与周围人步调一致,所以在客观上妨碍他产生出独特的视角。相反,内向型性格的人不善于处理好与周围人之间的关系,常常喜欢独处。这种孤独感有助于他挖掘事物深层的东西,有助于他产生奇特的想法。也就是说,孤独癖其实是内向型人的十分宝贵的财富。

因此,不要把自己的弱点或者缺点当成消极的东西,而应当成积极的东西并灵活运用以转变你的思考方式,换另一种角度或视点来看问题,过去你一直认为是消极的东西就会变成积极的东西了。

“低学历”甚至可能化作机遇

目前,我们国家有一种现象:许许多多的“教育妈妈”或者“教育爸爸”,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将来能考上名牌大学,从很小的时候便让他们拼命地学习。也许从事医生或律师等等职业必须这么不要命地学习,不过,哪有这么多对资格要求非常严格的工作呢?

大学毕业生大多数会被分配到国家机关或企事业单位、公司工作。确实,如果毕业于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名牌大学,那么可能进入一流部门工作的概率大一些,不过,这未必就注定幸运或幸福在等着他。

名牌大学毕业,又分配在一流企业工作,运气看来不错,而问题恰恰由此而生。目前许多企业,为了自身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不再实行以往论资排辈、终身雇用等制度,代之以实力主义。收入高低按照本人的实力大小,没有实力的人,一个个地被下放到子公司,在出人头地的竞争中被远远地抛在后面。而在竞争中获胜而成为管理者的人是屈指可数的少数人。

而且,作为一个职员,不得违抗公司的指示和命令。自己真急于要做的事往往很难分配给你做。于是,烦恼、忧郁积累起来,以致伤了身体。

再者,所有的企业都同人一样有一定的寿命。目前的一流企业、明星企业30年后是否依旧?没人敢保证。所谓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进入一流大学、进入一流企业就能够幸福不过是一个幻想,现实并非如此美好。

人生如同登山。有许多人没有考上一流大学而选择了其他的道路,日后却取得了比一流大学毕业生更为辉煌的成就。

因此,即使你只是个初中毕业生或者只有高中水平,也完全不必在面对一流大学毕业生时产生自卑感、劣等感等等自我轻视的想法。

一个人总有适应或者不适应的方面。有些人从一流大学毕业进入一流企业,作为一名工薪职员而努力工作。另一方面,有些人不适合做工薪职员,具有很强的独立性、怀有“野心”,假如他是个性突出的人,应该选择一种更富挑战性的职业为好。比如创建公司,自己做总裁;筹集资金,专心致力于自己喜欢的事或自己较为擅长的领域。只要坚持不懈,也可能作为一个创始人而获得巨大成功。

美国的罗佳·斯帕里博士的研究成果从医学角度再次佐证了这一点。

1982年,罗佳·斯帕里博士因研究大脑的左半球与右半球的不同功能的成果而获诺贝尔医学奖。根据博士的研究成果,大脑左半球拥有“理论性”的功能,右半球富有创造力、想象、情操等等方面的“非理论性”的功能。可见,左半球与右半球的功能完全相反,而两方面都同时比较发达的人是极少的。因此,大体上进行区别的话,可分为右半球功能比较发达的右脑人以及左半球功能比较发达的左脑人。

左脑人的记忆力、计算能力超群,是理论性的人才,因而学习成绩优异,应试冠军是左脑人的典型代表。他们知识渊博,一般按常规办事,重视有证据的、可得以证明的东西。

但是,应试冠军要是做一个公司的创始者则很难取得大的成功。那是因为他们的长处会制约公司的创建发展,这听起来似乎具有讽刺意味。因为,他们惯于固执地拿过去的例子或常识来参考,使思考问题的角度更加狭窄,而且,细致缜密的理论性处理问题的方式这时也变成一种障碍,而必要的出奇制胜的主意总是很难产生。因为左脑人习惯性重视计算或科学性的东西,所以对“第六感”或者某些“思维的火花”等尚不能证明的东西抱有不信任感:必须要找到一条更加完全的道路,这种冒险的事儿怎么能做……

开创一个公司并且要大力发展,首先最为重要的是抱有“远大的梦想”、“思路开阔的想法”及有与一般常识不同的大胆的战略方针、思维方式以及计划能力和先见之明等,但这些都属于右半球的功能。因此,开创公司并逐步走向大成功的人并不是应试冠军之类的左脑人,而是右脑人。

作为一个创业者要大获成功,大学毕业生似乎更具有有利条件,而事实却恰恰相反,不少成功者都是低学历的人。因此,学历不高也不要有什么自卑感,而应该拿出自信并积极地向着远大的目标勇敢挑战。

你本身拥有“无限的能力和可能性”。如果能坚信成功并竭尽全力地拼搏,不灰心、不放弃,那么一个低学历者作为一个创始人并逐渐获得巨大的成功,这也并不是天方夜谭。

同类推荐
  • 工作的抉择(大智慧成功方案教程)

    工作的抉择(大智慧成功方案教程)

    工作是生活需要。即便你拥有财富,仍需要工作。好好工作才能好好生活。不要虚废年华,天才源于勤奋。不要浪费你的精力和体力,热情能创造奇迹。不能停止挑战,不找任何借口,以积极地心态做好本职工作,在复杂的工作中保持清醒!也许您还在迷茫,本书为您人生导航!
  • 现代人智慧全书:智慧记忆术

    现代人智慧全书:智慧记忆术

    科学家们经过研究已经认定,在人类的大脑共有140亿个脑细胞,而其中人们真正使用到的只有百分之几而已。通常当你绞尽脑汁苦思冥想时,大部分的脑细胞仍处于睡眠的状态。如果经过锻炼之后,能够再多增加活用1%脑细胞的话,相信记忆力或思考力都能有所提高,这是毫无疑问的。也许有人认为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可是,这的确是可以办到的!
  • 凡人哲学

    凡人哲学

    本书是一本有关人生感悟的小册子。有关人生感悟的讨论,这是一个既古老又庞大的话题。说其古老,是指自有人类智慧以来,古今中外,不知有多少大家都在思考、探讨这个话题,著述立说,汗牛充栋。说其庞大,是指这个话题本身内涵的无限延展性、结论的不确定性和认知结果的多样性。尽管很多人都在说,但没有人能说得全面、说得彻底、说得绝对准确。只能见仁见智,各抒己见。
  • 20岁要懂的100条人生哲理

    20岁要懂的100条人生哲理

    20几岁,是决定整个人生格局的关键时期。对20几岁这一时期把握得好与坏,未来的人生境遇会有天壤之别。20几岁要懂的100个人生哲理,精彩揭示了做人与做事的深刻道理。100个哲理,荟萃名人经典,浓缩前人精华,让你的人生与众不同。一本改变你一生的智慧书,二十几岁不懂,三十岁后要悔。
  • 救命啊,工作快把我逼疯了

    救命啊,工作快把我逼疯了

    如果你在办公室里容易感到困惑和沮丧,不用担心,“办公室综合征”并非你所独有。有时候,似乎是整个职场都已经疯了——首席执行官把装订整齐的报告交给董事会,以表明公司在投资方面取得了丰厚收益,而你所在的部门工作堆积如山,每个人都因“冻结招聘”而饱受压力。网络瘫痪,网络技术人员不接电话。销售人员对顾客做出空头承诺,他们现在却嚷嚷着说送货是你的事儿。副总召开会议要促进交流,而你却明白,如果你说有任何事做错了,那么,结果将证明真正的问题在于你的态度。
热门推荐
  • 异世大陆锋之旅途

    异世大陆锋之旅途

    我曾经看到天使鸟在我眼前飞过,我也曾经向往着未来,我也曾经有一个非常喜欢我的女孩,我也曾以为自己是独特的存在。命运似乎总是与我对着干,做什么都不顺,这么多年还一直一事无成。直到我最后看到这只天使鸟
  • 失语者代号C

    失语者代号C

    漫画家M因过度疲劳去世之后,留下了未完结大热作品《猫男》,他的女助手带走了他饲养多年的橘猫,患有爱丽丝综合征的女助手经常看到不切实际的画面,甚至产生了真实的触感!女助手决定代笔M将漫画重新画下去,却发现一切事物都变得不可控起来……
  • 皇上,我们离婚吧

    皇上,我们离婚吧

    杨意,21世纪的美少女服装设计师,25岁,意外穿越到这个传说中的架时空——翼羽皇朝,还借了当朝皇后娘娘的尸体还了魂。最是无情帝王家,皇帝后宫佳丽三千,她才不想成为其中一枚,再怎么说她也是来自一夫一妻制的21世纪。可不是她不想就可以摆脱,往往都是事与愿违,当爱情来临,她又将会如何选择?
  • 异世封龙

    异世封龙

    尘琰躲在一个洞窟内小心的看着外面的巨兽那是一种被人们称为狮蝎的猛兽,一般成年后可以打到冒险者9星的实力,不过尘琰此刻面对的并不是一只成年的狮蝎。这倒是让他稍微感到欣慰。尘琰是德安拉一名佣兵,不同于其他人的是他一直独来独往。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不想被出卖。至于为什么,他一直也不愿意透露半分。
  • 你没事吧

    你没事吧

    《你没事吧》中包含了11部中短篇小说,作者选材角度多样,视角独特,立意鲜明。小说内容聚焦市、县两级基层干部,以一个个身处特殊境遇,在责任、欲望和感情中做出自己选择的鲜活人物来诠释作者对生活的理解与认知。
  • 最动听的告白

    最动听的告白

    在众人看来,程晓璐与邱生,作为工作伙伴是相当合拍的。但若说他们俩情感上有什么化学反应,那大家就异口同声地说“NO”。做任何事都一板一眼的程晓璐,与轻浮、永远没个正经的邱生,怎么看都不搭。然而,世事难料,当程晓璐与邱生以情侣姿态出现在众人面前,大家才惊觉自己真是……太缺乏想象力了!这么难攻克的程晓璐,居然被怎么看都不像那么有耐心的邱生追到了!对此,程晓璐无奈表示:“遇到这样一个步步为营,善于诱导的人,我怎么可能逃得掉!”在漫长的人生路上,你的默默守护才是最动听的告白。
  • 重生麻雀变凤凰

    重生麻雀变凤凰

    前生父母去世走投无路被邻家姐姐骗去,走上一条不归路今生父母依旧去世了可咱多了一票富亲戚,连从未谋面的亲生父亲也出现了前生我心爱的那个他,用我的钱追上了他的女朋友今生什么不接受你的爱你就去跳楼自杀,那哥们楼上排队去吧前生情妇、狐狸精的称号伴随了我短暂的一生,却没有得到一段真爱今生想娶我呀管你是名流大亨还是文学青年排队喽!喂!后面那正太,你不够资格呀、别捣乱前生我是一只苦苦挣扎的小麻雀今生看我浴火凤凰怎样遨游九天本书qq群号109251992(简介有些雷人,不过内容还是很温馨的生活文,有点暧昧可不恶心人,请您不要一看简介就走人,进去看两章,也许你会喜欢的,一冲动可能就会错过一篇好文呦)
  • Wives and Daughters(IV) 妻子与女儿/锦绣佳人(英文版)

    Wives and Daughters(IV) 妻子与女儿/锦绣佳人(英文版)

    Wives and Daughters is an emotional novel by Elizabeth Gaskell, first published in the Cornhill Magazine as a serial from August 1864 to January 1866. When Mrs Gaskell died suddenly in 1866, it was not quite complete, and the last section was written by Frederick Greenwood. The heroine of the novel is Molly, an attractive and rather unworldly young woman. Her father sends her to stay with the Hamleys of Hamley Hall, a gentry family. Molly forms a close attachment with Mrs. Hamley, who embraces her almost as a daughter. Molly also befriends the younger son, Roger. Molly is aware that she would not be considered a suitable match for the sons of Squire Hamley because of her status. However, she has always preferred Roger's good sense and honourable character and soon falls in love with him. Unfortunately, Roger falls in love with other girl. Molly is heartbroken, and struggles with her sorrow and her knowledge that the girl lacks affection for Roger.
  • 浮生遇梦

    浮生遇梦

    始于夏,终于夏。于青春年华遇见你,不悔。在青春的旅途中,有你真好。不问结局,不问未来,只在乎当下。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