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92800000007

第7章 聚焦思维法

在思考的时候,解决问题的方法很自然地就会走到你的身边。用心思考,你总能找出解决难题的办法。

智慧经典:看不到自己

12头小猪涉水过河。到达彼岸时,猪队长便开始点数,唯恐遗漏。

“一头,二头,三头……”

它数了几次,总是少了一头。

“奇怪。刚才还没有过河时,明明是12头的,怎么现在却少了一头,难道有一头被水冲走了?各位帮忙数一数好不好?”

小猪们听队长这么一说,便数了起来。但数来数去都是11头。

它们都开始紧张起来。

此时,有位牧童骑牛走过,见到这情景,大笑起来。

那猪队长生气地说:“你笑什么?我们都在着急,你却帮也不帮,还在笑!”

那牧童说道:“你们明明是12头,但你们只有眼睛看人,不看自己,所以数来数去只有11头啦!”

不管在什么地方,看不到自己造成的恐慌才是最大的恐慌。

智慧启迪:第二十一个应聘者

暑假前,16岁的佛瑞迪对父亲说:“我要找个工作,这样我整个夏季就不用伸手向你要钱了。”不久,佛瑞迪便在广告上找到适合他专长的工作。第二天上午8点钟,他按要求来到纽约第42街的报考地点,可那时已有20位求职者排在队伍的前面,他是第21位。

怎样才能引起主考者的特别注意而赢得职位呢?佛瑞迪沉思良久后想出了一个主意:他拿出一张纸,在上面写了几行字,然后把纸折得整整齐齐交给秘书小姐,恭敬地说:“小姐,请你马上把这张纸条交给你的老板,非常重要!”“好啊,先让我来看看这张纸条……”秘书小姐看了纸条上的字后不禁微笑起来,并立刻站起来走进老板的办公室。结果,老板看了也大声笑了起来。原来纸条上写着:“先生,我排在队伍的第21位。在您看到我之前,请不要作任何决定。”最后,佛瑞迪如愿以偿地得到了这份工作。

很显然,这是佛瑞迪善于思考产生的效果。佛瑞迪的故事和成功经验形象地告诉我们:一个善于动脑筋思考的人总能把握住机会,并妥善地解决问题,成功离不开睿智的创意。

在思考的时候,解决问题的方法很自然地就会走到你的身边。用心思考,你总能找出解决难题的办法。

智慧进阶:什么是聚焦思维法

聚焦法,就是人们常说的“沉思、再思、三思”,是指在思考问题时,有意识、有目的地将思维过程停顿下来,并将前后思维领域浓缩和聚拢起来,以便帮助我们更有效地审视和判断某一事件、某一问题、某一片段信息。

聚焦思维法的方法是:首先要研究问题是如何存在的,以加宽注意的广度及想出较多的解决方法;然后试着区分问题的叙述,以决定是否把精神集中于一个更特定的层面上。

聚焦思维法的要点:在思维的特定指向上积累一定量的努力,最终达到质的飞跃。

“聚焦”《物种起源》

达尔文是善于积累第一手资料的能手。从1831年踏上军舰作航行考察开始,他就孜孜不倦地收集各种珍贵动植物和地质标本、挖掘古生物化石、研究生物遗骸、观察荒岛上许多生物的习性。经过长达27年的资料积累和分析、写作,终于发表了著名的《物种起源》。

“聚焦”周期律

门捷列夫在发现元素周期律并制成元素周期表之后,有人认为他的成功是靠偶然的运气和影响。一次,《彼得堡小报》记者问他:“您是怎样想到您的周期系统的?”门捷列夫正言厉色地回答道:“这个问题我大约考虑了20年,认为坐着不动、一行一行地写着,突然就成了,事情并不是这样!”当有人赞誉他是天才时,他又笑笑说:“天才就是这样,终生努力,便成天才。”他写《有机化学》一书时,两个月内几乎没有离开书桌。

“聚焦”钟摆

一天,伽利略参加比萨大教堂的集会。牧师滔滔不绝的讲道丝毫未引起他的兴趣。

他的思维焦点指向了大教堂天花板上的一盏吊灯——那盏吊灯在风的吹动下,不停地摆动着。他的思维停顿下来,聚焦在吊灯的摆动上。他聚精会神地注视着、思考着……经过观察,他发现吊灯摆动的振幅虽然慢慢地减小了,但摆动的周期还是不变,即摆动周期与振幅无关。之后,他带着这个问题,进一步“聚焦”,观察了许许多多不同材料做成的不同形状的钟摆,得到了共同的结论。于是,钟摆摆动等时性原理,由此而“聚焦”出来了。

多目标“聚焦”:隐形飞机

隐形飞机的制造是一种多目标聚焦的结果。要制造一种使敌方的雷达探测不到、红外及热辐射仪等追踪不到的飞机,这就需要分别做到雷达隐身、红外隐身、可见光隐身、声波隐身四个目标,每个目标中还有许多具体的小目标,通过具体地解决一个个小目标、分目标,最终制造出隐形飞机。

智慧进阶:聚焦思维法的运用

由于聚焦法带有强制性指令色彩,因而它对人们的思维可产生双重作用:其一,可通过反复训练,培养我们的定向、定点思维的习惯,形成思维的纵向深度和强大穿透力,如用放大镜把太阳光持续地聚焦在某一点上,就可以形成高热;其二,由于经常对某一片段信息、某一件事、某一问题进行有意识的聚焦思维,自然会积淀起对这些信息、事件、问题的强大透视力、溶解力,以便最后顺利解决问题。托斯卡尼尼80岁时,他儿子问这位举世闻名的指挥家,一生中最重要的成就是什么?他回答说:“我此刻正在做的事,就是我一生中最大的事,不管是在指挥交响乐团还是在剥橘子。”托斯卡尼尼的成功和其他著名的运动员、商人、艺术家、作家以及科学家的成功一样,都是能够集中精力做事的结果。事实上,集中精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决定成败的重要因素。

思维时间:牢记全新生存规则

个人思想观念的修炼,除了受传统文化的制约以外,还受现实生活的影响。有时现实的要求具有很大的力量,甚至可以在某些情况下迫使人抛弃传统。

中国现在的情形是在东西文化的共同夹击下寻求某种平衡。在保留传统文化精华的同时,也吸取了外来的有益的东西,并综合二者,形成特殊的状况。

对于现实给个人思想观念提出的要求,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叙述:

效率优先

人作为生物,最重要的需求是求生,即谋求自身的存活和种类的繁衍。因此,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是人们所从事的生产活动。人的生产活动具有自觉性、社会性和创造性的特点,这使人与动物本能的求生活动区别开来。但是人的生产活动的这些特点并不否认他的求生性质和功能,而只是为其开辟了自觉化、社会化、创造化的道理。任何生物的求生活动都具有经济性,亦即以尽可能少的物质和能量的消耗,换取尽可能多的物质和能量的效益性、效率性,这就是效率优先的提出基点。代价最少最小、收益最大最好也就是效率原则。因为人和动物的生命与能力都十分有限,不计成本地消耗自己的力量与财富,无异于自毁。达尔文《物种起源》对蜜蜂建蜂房的本领大加赞赏,他说:“蜜蜂已经实际解决了深奥的问题,它们把蜂房造成适当的形状,来容纳最大可能的蜜,而在建造中则用最小限度的贵重蜡质。”

动物本能地遵循效率原则,人则更要自觉地按效率原则安排自己的活动。只有不断地提高劳动效率,多做有用功,不做无用功,减少必要劳动时间,增加剩余劳动时间,人为的生产生活和各项事业才能够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由于效率原则的作用,人类才最为关注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效率的提高,而这二者靠的又是科学技术。科学源于技术,技术源于人们对效率的追求。人类从石器时代开始就已深谙效率的观念。“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磨刀不误砍柴功”说的大多也是对效率的追求。现在普遍用大机器生产来代替人的手工劳动,而且工具的使用已经可以不由人来操作,而让人造机器来操作,这不仅从根本上突破了人手和人体的生理功能和局限,而且突破了人在生产中所形成的有限经验的限制,使人的能力和力量获得了无限发展的可能性,开辟了无限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未来之路。

效率原则虽然主要产生于人与自然的物质交换关系,但也体现了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人的生产活动不是单个人所能进行的,而总是人们通过一定的“合作”进行的社会性的劳动,这就有一个怎样“合作”才能提高效率的问题,所以“分工”与“协作”成了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合作”形式。分工与协作同样重要。如果一个人缺少道德和正直的信念,其活动的动机只是有利于自己的效率原则,他会想方设法地损人利己、损公肥私,以致贪污受贿、坑蒙拐骗。可以说,不劳而获、少劳多获是最符合他们自己的效率原则了,但对于受到损害的人来说却是负效率,所以这并非我们所提倡的效率原则。当然效率原则及工具性把人间的一切价值都归结为功利,这既是对人的生存和发展的肯定,又会使人走向异化,人自由的全面发展的多种可能性也将被物欲所垄断。所以,我们不仅要看到现实所要求的效率原则,也要看到其负面效应,自觉接受正确效率观而不走极端,适度即可。

公平不可少

由上所述可知,现实对于效率的要求是第一位的,但只有效率原则也是行不通的。人类世界不同于动物界之处就在于这里不能没有公平、正义,不能没有道德规范,不能没有仁爱和温暖,故此不仅是效率优先,而且要兼顾公平。

公平原则源于人们对自己利益的关心,也源自于人们互助互利的需要。人是社会当中的人,其生产活动是社会性的活动。社会性本身意味着人们之间的互相关联,互相依存。人们生产生活的社会性、合作性,使人们在利害关系上有共同性、一致性的基础上,萌生了道德意识。道德意识的核心,是一个社会共同体内部人们的互助互利。

对于公平,中国人的一般理解是社会共同体成员之间的平等。孔子曾提出:“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不均”就是不均等、不平等,主要指财富和收入的不均等。孔子认为财富或收入不均等、生活不安宁不平安是最大的社会问题。他个人当然也希望人人“富而贵”,但这又是不可能的,所以就整个社会而言,他更看重“均不安”,这是小农经济社会的普遍思想。因而历次变法革新,农民起义都是基于严重的两极分化,愤然于“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严重社会弊病。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对“公平”本身的理解也发生着变化,开始从终点的公平转向起点的公平,即重视人们择业和从业的机会均等,重视竞争规律的公平合理。不过,由于人们的天赋、家庭的出身和地区条件的差异,起点的公平也是相对的;而在人们起跑之后,他们的差距会越拉越大,最后的终点处即在收入上也出现不平等,这的确是一个冷酷的事实。但如果我们不能面对这个事实,那么我们将又重蹈过去那种只有共同贫穷而无共同富裕的覆辙。

这就涉及形而上学的公平和辩证的公平的问题。前者要求公平一步到位并且是绝对公平,不把公平当作一个过程来看待,它否认了人的主客观条件的差别,无视人的能力和贡献对于他的收入和分配的决定性意义。后者则认为公平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只会越来越合理,但却不会终结,所以,公平的关键在于社会制度或体制的公正合理。

就个人而言,公平指的是权利与义务的对等。一切人权利与义务应该均衡、对等。社会应当把这种公平确认为每个人都要遵循的首要法则,社会制度或体制的公平应当保证这种个人公平的实现。

可以说,公平是人们内心深处最急切的渴望之一。如果牺牲了内心最宝贵的公平信念,无视现实的公平要求,那么一切都将成为不可能!

同类推荐
  • 外交家成长故事(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

    外交家成长故事(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

    他们,是能人,是强人,是名人,是巨人,是圣人,是伟人,是我们心中的大人物,同样也是常人,是凡人,他们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他们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痛苦;他们曾万贯家财,也曾一贫如洗;他们曾所向无敌,也曾溃不成军。《外交家成长故事》为读者讲述李斯、诸葛亮、管仲和洪承畴的故事。
  • 女人趁早要知道3:做有心计的优雅女人

    女人趁早要知道3:做有心计的优雅女人

    女人学点心计学,不是为了有意去欺骗别人、耍弄别人,而是为了看清世事、看清人性,从而更好地了解人情世故、了解人心,做到防患于未然,避免上当受骗。为什么女人有必要学点心计学 如果女人不了解人情世故,不懂得运用心计,与人打交道时就可能举步维艰,处处碰壁。因此,女人有必要在拥有美德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人情世故心计学,做一个处世高手。 职场如战场,它就像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这些看不见却真实存在的战争中,女人一定要懂一点心计学,看清办公室政治,管住自己的嘴巴,学会明哲保身。这样才能游刃于职场,和同事们和平共处。
  • 人生哲理枕边书

    人生哲理枕边书

    生活是自己创造的。每个人都会时常面临来自生活、工作和社会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的处世方法、工作态度、努力程度、思维方式和心态信念等等决定了我们一生的成败。不论干什么,我们都希望自己能够成功,都试图尽量避免失败或走弯路。《人生哲理枕边书(经典珍藏版)》正是你成功奔向自己理想、轻松而潇洒地生活的一盏明灯。
  • 低调做人的智慧课

    低调做人的智慧课

    《低调做人的智慧课》介绍了低调做人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有的人也知道低调做人的重要性,但不知道从何做起,有的人甚至认为低调做人过于消极、被动,无助于个人的生存、发展。这都是不懂得低调做人哲学的应用方法的缘故,低调做人要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讲究的是认真做事的精神和审时度势的智慧。
  • 会说话的女人运气好

    会说话的女人运气好

    一个女人,不管你生性多么聪颖、接受过多么高深的教育、穿着多么漂亮的衣服,如果你不懂得说话之道,你仍旧很难受到别人的欢迎。口才可以表现出一个女人的睿智和高雅,也可以暴露出她的愚蠢和低俗。在这样一个时代,要想成为一个受欢迎的女人,必须会说话、有口才。我们融注了诸多口才实例,为你提供了一整套打造超人说话能力的语言守则,教你做一个世界上最会说话的女人。它让你学会在关键时刻以出色的表达显示自己的魅力和个性,赢得众人欣赏的眼光。
热门推荐
  •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

    为了促进我国科学专门人才的成长,促进各门学科学术水平的提高和教育、科学事业的发展,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特制定本条例。
  • 印度近代瑜伽之光:辨喜的生平、思想与影响

    印度近代瑜伽之光:辨喜的生平、思想与影响

    辨喜是一个哲学家,但与我们所理解的哲学家不同,他有着长年的瑜伽修行的实践,因此又是印度瑜伽的圣者,而且正是瑜伽修行驱散了他早年的怀疑论倾向,他通过自己的方式使“东学西渐”,受到西方人的推崇,对中西方文化的连接做出了重要贡献。作者语言优雅,颇具古风。为读者提供了一本全面了解辨喜其人、了解印度文化、了解瑜伽世界化的通俗读物。《印度近代瑜伽之光——辨喜的生平、思想与影响》是少数研究辨喜生平、思想与影响的专著。作者从三个维度即宇宙、神和人,介绍辨喜的哲学思想及其立论的根本依据,以及所做的瑜伽实践。是一本了解近代印度哲学思想与瑜伽文化的读物。
  • 农家女撩汉手册

    农家女撩汉手册

    作为穿越时尚的推崇者,苏晓看着家徒四壁,有心想去地里刨个前程出来。却不想,这一锄头下去,非但没有刨出个聚宝盆,反倒是挖出了个男人,而且还是个快要挂掉的男人。苏晓觉得今年的时运有些不济,要去庙里拜拜,啥,这男人居然是东临国最伟大高尚的摄政王?那她的锄头是不是可以申请镶金?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泯月记

    泯月记

    好好活下去,是母亲的愿望。这是两个概念,一个是活,一个是好好地活。他不愿意碌碌无为地活着,所以他下山了。带着母亲赋予的强大天赋,踏入尘世泥沼,追寻自己的道路。最重要的还是天上那一轮暗月,一定要将它灭掉才是。
  • 本王子在地球的那些年

    本王子在地球的那些年

    本王子并非穿越而来,却在地球上东穿西越,又是电影,又是漫画,又是游戏。撕裂空间,看清本源,这个地球到底发生了什么状况,本王子才不想当什么救世主,本王子是为了逃命才来到地球的好不好?请把拯救世界,维护和平的任务交给别人吧。大牛何在?快快护驾!
  • 山高树大

    山高树大

    这个故事发生在1974年。那一年,对于中国南方一座小城市来说,是一个不同寻常的水利建设年代。前两年,此地区遭受百年难遇特大旱灾,人们为了引水灌溉百万亩农田,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城市身边的那条小河上去了,小河是长江的一级支流,有个好听的名字叫黄柏河。人们先在小河边修了一条渠道,过两年又在小河上建一座大坝。于是,无数支民工队伍从家乡出发,以民兵连队为最基层单位,打着红旗,扛着铺盖卷,提着粮食,带着劳动工具,浩浩荡荡向黄柏河进军。
  • 横刀天下

    横刀天下

    刀!道之利器!出众生惊恐臣服,普通而威震天众生!收则四海升平繁荣,安定而震慑各环宇。热血男儿,保家卫国当捉刀,劈财狼,斩虎豹;彪悍人生,行走天下当提刀,挑劫匪,铲不平;强者为尊,强身修行当用刀,扫妖魔,荡鬼怪;称霸寰宇,逆天得道当举刀,除天魔,破乾坤。
  • 鲜奶煮芋圆

    鲜奶煮芋圆

    【鲜奶煮芋圆,除了甜,还是甜】 那年夏天,被人们津津乐道了好久的话题就是,帝国无比尊贵的穆家少爷守了十几年的小青梅,失踪了...而后几日,又迅速传出与之相似家世的林氏千金定亲消息。继这位不见首尾的准未婚妻后,过了几年。这位活了二十几年从未有过绯闻的帝都太子,又和当红最年轻的影后打得火热。众人纷纷想起多年前的那位小青梅,并为她不值。可谁知道往后的日子里,有记者采访二人对此怎么看。女子但笑不语,男子却颇为恼怒,“从来都只是她一个人!”
  • 国学知识全知道

    国学知识全知道

    “国学”一说,最早见于近代思想家章太炎先生的《国故论衡》。顾名思义,“国学”就是中国之学,是中华民族在数千年历史中创造的文化。国学堪称中国人的性命之学,中华文化的学术基础、固本之学,是增加传统文化素养的学问。已故有名国学大师季羡林老先生曾提出“大国学”的概念,他说:“国学应该是‘大国学’的范围,不是狭义的国学。国内各地域文化和56个民族的文化,都包括在‘国学’的范围之内。”也就是说,广义的“国学”,就是中国之学、中华之学,是中华各民族很好传统文化学术思想的总称。国学汇通思想学术、典籍制度、百行百艺、礼仪民俗,蕴含国脉、国魂、国本,是中国人的根基所在、尊严所在。从20世纪90年代起,国学热再次兴起,如今方兴未艾。
  • 迷城

    迷城

    《迷城》讲述在迷宫一般的南明城中,连环命案接连发生,在解案的过程中,却发现人性复杂成谜。《夏娃的秘密》展示了克隆时代的爱情奇迹:身处二十一世纪的现代科学家穿越时空去往十四万三千前,意外爱上线粒体夏娃,他们的后代遍布地球上每一个角落。《伊甸园里的半局棋》构想了人类之初智慧的形成以及斗争分化之始。《迷城》收录蔡骏早年(2001.12-2008.8)中短篇小说十一篇。包括《迷城》《夏娃的秘密》《侯赛因》《最后的战役》《白头宫女》《荒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