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931500000001

第1章

来源:《山西文学》2017年第02期

栏目:视野

南京篇

时间:2016年11月27日9:00

地点:南京师范大学随园校区南山专家楼

主持人:杨洪承(南京师范大学教授)

朱燕玲(《花城》杂志主编):今天很感谢大家到这里来,首先感谢南师大给我们提供这样一个场地,这里非常温暖,在这个很紧凑的小会议室,我们要做一次专业的研讨。另外感谢我的母校南京大学的支持。还要特别感谢何平老师,没有他,这个会议办不成,包括北京的会议何平也帮我策划。为什么在北京先开,因为1993年花城出版社出过一套先锋小说丛书,北村和吕新都在其中。当时在北京也开过一个先锋文学研讨会,陈晓明他们都参加了,这次我们相当于是重回现场,20多年后回到出发地再做一个关于先锋文学的研讨。而且北师大国际写作中心也刚刚做过“先锋文学30周年”的研讨会。北村和吕新跟我们的关系非同一般,他们在《花城》发表了很多作品,当年,《抚摸》和《施洗的河》同一年在《花城》发表,非常巧,今年又是在同一年,第一期发了吕新的新作,第五期发了北村的新作,我感觉到有一种冥冥之中的巧合,好像是画了一个圆,好像需要有点总结。那为什么要在南京再开一次呢?因为1980年代后期先锋文学在江浙沪一带兴起,南京也是一个很大的阵地。1990年代开始,《花城》杂志也跟上。我们杂志的方向也是在不断调整的,1980年代后期我们的风格比较写实。曾经很注重报告文学。1990年代先锋文学开始转向的时候,我们却提供了大量的版面给先锋作家。今天正好有机会,趁两位作家出了新作,对先锋的历程、对《花城》杂志的历程、对两位作家的创作历程做一个回顾。虽然他们自己也不一定认可先锋作家这个简单的归类。

明年1月,何平帮我们主持一个栏目,寻找和推出一些新作者。“新作者”的含义不仅仅是年龄,不一定说90后或者80后这么一个代际的划分,而是指许多多栖文化人在写作上有值得我们关注的地方。以前,我们只有纸媒和纸刊写作这一个园地,你要成为作家这是必要之路。现在不是这样,新媒体和自媒体出现以后,写作不一定要走入到我们所谓的体制内的刊物。现在有人觉得先锋是一个不好启齿的词了,但是我们发现在自媒体,新媒体的写作生态中,先锋小说的精神、先锋小说的脉络一直还在延续,还有一种旺盛的生长态势。我们想寻找的正是一种野蛮生长的力量。借着两位作者的新作问世,我们也想聊一聊当下的文学现状,聊一聊文学的继承关系。

何同彬(南京大学副教授):去年的11月27日,由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文学院、《文学评论》杂志共同主办的“通向世界性与现代性之路:纪念先锋文学三十年国际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京师学堂举行,今天,也就是2016年的11月27日,名为“先锋的转向——从80年代到新世纪吕新《下弦月》、北村《安慰书》南京讨论会”在我们现在所处的空间中开始了。从去年到现在,在“先锋文学30年”这样一个回顾性范畴之下,发生了很多纪念活动,有会议、有访谈、有学术专辑等等。但我觉得,在所有这些活动中,我们今天的活动的意义最特殊,或者说仪式感最强。为什么这么说?首先,吴亮老师是先锋小说理论或先锋文学概念具体的参与者和创制者,他在那个时候写过《谁是先锋作家》《马原的叙事圈套》《向先锋派致敬》等很有影响的理论文章;其次,先锋小说的出场与刊物及相关编辑的关系很密切,比如《人民文学》(朱伟)、《收获》(程永新)、《北京文学》(李陀),而我们今天的活动实际上主要的策划方是《花城》,以及田瑛和朱燕玲两位主编,而《花城》在1990年代以来的后先锋时代是继续推动先锋实验、创新精神的一本重要刊物(《扬子江评论》刊发过李翠芳的相关文章,南大刘莹也写过硕士论文);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我们这次会议不仅请来了北村、吕新两位当年的先锋派作家,而且他们还分别带来了《安慰书》和《下弦月》两本新作,这才是我要分析的先锋小说仪式性或仪式残余的重点。

同类推荐
  • 出走十五年

    出走十五年

    这本书收录了作者考察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十五年间写下的小部分文章。作者的考察,路虽不少,但主要还是在寻找各大文明的“经络系统”和相关“穴位”,因此一路上所遇到的艰难是双重的:行旅的艰难和思考的艰难。读者看到的这些文章,不管表面上如何轻松洒脱,字字句句都伴随着生命的全方位煎熬。考察中国文化的篇什被选编和转载得较多,这次选择主要偏向于作者考察世界文化的部分。
  • 楚人入秦记

    楚人入秦记

    本书由熊召政作诗赋词,王宽配插画,记录了作者的生活历程和人生感悟,整部书稿读来清馨高雅,意境悠远。
  • 往事如烟

    往事如烟

    “沿流水勾起老冰排”是关东人的口头语。意思是说,许多往事是偶然间想到的,一吐为快。睹物思人,往事像过电影似的,勾起了乡愁。作者是地地道道的关东土著人,现已是年近古稀。人越老越愿意怀旧。他总想把过去经历的往事,讲给青少年朋友听。再不讲,就带进棺材里去了。读者读这本书的时候,一定会被这本书中的传奇故事所感染、而陶醉的。作者也不愧是讲故事的高手。他能抓住读者的心。那一个个故事就像五颜六色的花朵,让你赏心悦目,和故事中的主人公命运连在一起啦。随着故事中的情节而喜,而悲,而起舞,而大呼:“这故事写绝啦!世上还真有这等事?”信不信由你。反正你读完是不会有上当受骗感觉的。惟其是,也就达到此书的目的啦。
  • 老牛犁痕

    老牛犁痕

    我同牛增慧同志相识已有半个世纪,我们是老同事、老朋友。近年来,增慧在周围同志的鼓励支持下,把他从1956年当唐山农民报通讯员以来所写的分类文章搜罗起来,准备汇印成集。
  • 天真与经验:梁遇春散文

    天真与经验:梁遇春散文

    现代作家废名评说梁遇春玲珑多态的散文,称他“酝酿了一个好气势”,“将有一树好花开”(《(泪与笑)序一》),讲得相当漂亮,相当贴切,不温不火。本书收录了梁遇春的多篇精美散文,根据其内容的不同,分为“文艺杂话”、“随笔趣谈”、“大师小品”和“海外书话”四个部分。
热门推荐
  • 我有无数使魔

    我有无数使魔

    凯文穿越回到了过去,只为逆改地星的命运,没想到却来错了地方。“我去,光凭我一人怎么跟全世界为敌?”“叮,无限召唤使魔系统正在载入——”【恭喜您,获得使魔:刺客之魂-泰尔,能力:隐匿突袭】【恭喜您,获得使魔:炎龙裁决-亚奇,能力:飞炎斩】【获得-附灵术:宿主在附灵期间能够使用使魔的能力。】
  • 小尔雅

    小尔雅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趣味文化常识竞赛题库

    趣味文化常识竞赛题库

    精心编就1000多道形式新颖、内容精彩的知识竞赛题,内容涵盖人们应该懂得而又易于掌握的各门各类知识。既突出知识性,又把知识性同思想性、艺术性和趣味性和谐地融为一体,增强可读性,让读者游弋在逸闻趣事点缀的知识星空里,自由翱翔,体味知识带来的无限乐趣。
  • 车祸

    车祸

    袁小月正在给客人做皮肤护理,裤兜里的手机贴着大腿,发出一阵一阵嗡鸣声。手机不知疲倦地嗡鸣了一阵又一阵,袁小月对它不理不睬。她的手上涂满了按摩膏,一会儿用手肘,一会儿用掌心,一会儿用指肚,在客人的脸上依次打圈、点穴、按摩。客人睡着了,发出轻微的鼾声。美容院有两层,一层是宽敞的大厅,负责接待、咨询,兼做皮肤测试、彩妆、美甲等业务。二层是工作室,工作室是用装潢板隔开的格子间,分为贵宾间与普通间。贵宾间只放一张床,装潢考究,进口壁纸、水晶吊灯,墙上还挂着32英寸液晶电视,房内辟有卫生间。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固气还神九转琼丹论

    固气还神九转琼丹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胡适谈教育(名家谈教育)

    胡适谈教育(名家谈教育)

    本书收录胡适关于教育和人生的文章28篇。所选文章多为胡适先生的教育心得,能够代表胡适的教育思想,如《大学的生活》《学生与社会》《杜威的教育哲学》《大学教育与科学研究》《谈谈大学》等,包括一些演讲稿;此外也选编了胡适先生关于文学、人生、读书、自由等方面的文章。
  • 税收优惠政策有哪些

    税收优惠政策有哪些

    本书汇集各地强农惠农税收优惠政策,对从事种植、养殖、饲料、粮食等各类涉农产业的减免税政策进行阐释,并就一些常见的问题以问答的形式给出相应的解答,力争让政策落到实处,让农民朋友及时了解其应该享受的优惠,尽快富起来。
  • 中国通史:双色典藏版

    中国通史:双色典藏版

    《中国通史》全名《自修适用白话本国史》,由吕思勉先生在历年教学讲稿和史学研究的基础上完善而成。全书约55万字,详细地记叙了上起远古时代,下至民国十一年(1922年)华盛顿会议期间的中国历史,是一部完全意义上的中国通史。全书由绪论和五编构成,每一编内又分若干章,并按中国历史社会的变迁化分为:上古、中古、近古、近世、最近世、现代六个不同的时期。本书是吕思勉的史学成名之作,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白话中国通史。它规模宏大,视野开阔,史识丰富,笔调流畅,1923年9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后,曾长期作为大学教材和青年“自修适用”读物,出版后数十年内不断重印再版,是民国时期发行量最大的一部中国通史。
  • 男主MC历史故事

    男主MC历史故事

    穿越的男主来到了MC找回到家的路又不小心来到了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