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93900000012

第12章 无家可归:现代人找不到精神家园(1)

如今我们遇到的是这样的人:行动和感觉如同机器人一般,从来不会真正有自己的经验,完全自以为是地行事;他用做作的微笑代替了真正的笑声,用无聊的饶舌替换了坦诚无私的交谈,用阴沉的失望取代了真正的悲恸。

——埃里希·弗洛姆

正如硬币有它的两个面一样,理性也是如此,它一方面是人之福,另一方面又是人之祸。理性就像上足了发条的钟表,迫使人永不休止地去解决那些无法解决的问题,例如生与死的问题。有人曾经说过人是机器,岂不知他是大错特错了。

人的存在不同于所有其它的有机体,他既有原始的欲望又有思维,常常处于一种不可避免的不平衡状态中。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人间也没有两个相同的人,人的生命不可能像复印机那样不停地重复着相同的东西,他必须超出前人,面对未来,必须主动地投入到新生活中去。说来也挺可笑,世上只有人是唯一自寻烦恼的动物,他对天堂乐园的生活念念不忘,他感到自己被逐出了天堂。

一、何处是我家

人必须在倒退与前进之间,在重返动物王国与过人类所特有的文明生活之间,作出一个痛苦的选择。这是上帝给不听话的人类提供的一个令人进退维谷的难题,无论谁都逃不脱这种选择,耍小聪明蒙混过关是不可能的。

任何重新做无忧无虑的动物的企图,或重返母亲的子宫的期望都是痛苦的,都会导致生不如死的生活经历与精神上的疾病,有时甚至是生理上的死亡或精神上的死亡。

1.被逐出伊甸园的人

话说很久很久以前,上帝耶和华创造了天地万物之后,地上的花草树木欣欣向荣,飞禽走兽应有尽有,他感觉还缺少点什么。于是上帝按照自己的样子,用地上的泥土造了一个男人,并给予他鲜活的生命,上帝又给他起了个名字叫亚当。上帝耶和华特地在东方为他建造了一个美丽的伊甸园,在那儿亚当自由自在地生活着,饿了有果子和飞禽走兽的肉可以吃,渴了有甘甜的河水,是那么的无忧无虑。他还代表着上帝,管理着地上的飞禽走兽、蔬菜和植物。

亚当虽然整天无忧无虑地生活着,但他缺少自己的伴侣,有一点寂寞。这一切上帝耶和华都看在眼里,一天趁亚当熟睡的时候,他从亚当的身上取了一根肋骨,上帝用这根肋骨造了一个女人,取名叫夏娃,送给亚当做妻子。从此,亚当和夏娃就生活在伊甸园中,他们赤身裸体地在一起,心地纯净无邪,饥则食,渴则饮,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十分和睦恬静。

上帝耶和华曾经警告过亚当和夏娃,他们可以吃园子中的任何树上的果子,唯独园子中央那两棵生命树和善恶树上的果子不能吃,否则他们将会受到惩罚。亚当和夏娃刚开始还是虔诚地听从上帝的吩咐,对那两棵树敬而远之。后来,日久天长,夏娃禁不住蛇的诱惑,偷吃了善恶树上的果子,她又偷偷地给亚当摘了一些,亚当本着有福同享有难同担的原则,也满足了口福。他们吃过善恶树上的果子后,眼睛顿时明亮起来,这才发现自己竟然一丝不挂,于是就用树叶做成裙子围在腰间。

很快,上帝耶和华发现了他们的所作所为,十分震怒。他斥责夏娃说:我要增加你怀胎时的痛苦,让你分娩时疼痛不堪。我要让你永远都是你丈夫的附属品,让他做你的主宰,你必须服服帖帖地听从他,伺候他,绝不能说半个不字。然后耶和华又把亚当叫到面前怒斥道:你偷吃禁果犯了不可饶恕的罪过,你再也不能不劳而获了,我要让你终生在土地上辛苦劳作,一生汗流满面不得安宁,勉强才能有口饭吃。

上帝耶和华暗想:他们既然偷吃了禁果,获得了智慧,现在对我是一个威胁,如果他们再偷吃了那棵生命树上的果子,获得了长生不老,那可是天大的威胁呀!我绝不能再让他们呆在伊甸园里了,必须把他们赶走。上帝思忖再三,于是一狠心把亚当和夏娃赶出了伊甸园,让他们自食其力。惟恐他们会偷偷地跑回来,上帝又派天使把守着通往伊甸园的道路,而且还设置了一柄不停地转动并喷火的宝剑来切断他们的回路。亚当和夏娃恋恋不舍地离开了伊甸园,他们再也不能回来了,永远地失去了那美丽的家园。

这是《圣经》中关于人的诞生的故事,一般来说,人们都是把它当作一个神话故事来接受的,很少再往下思索。其实,这个神话故事暗含着不同寻常的寓意,而弗洛姆就是从新的视角来对它进行解读的。在弗洛姆看来,这个神话把人类历史的开始与人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选择等同起来了,亚当和夏娃由于没有听从上帝的命令,偷吃了禁果,从而被上帝判了违反禁令的罪。

在这里,《圣经》主要强调的是人诞生后首次自由行为的罪恶以及由此所带来的痛苦。最初的时候,男人和女人(亚当和夏娃)在伊甸园里无忧无虑地生活着,他们和谐无隙地生活在自然之中,与自然浑然一体而不知自己为何物。在那里惟有和平,没有劳动的必要;人不需要自己去思考和决定自己的行动,一切都是井然有序。

当人第一次违背了上帝的禁令自由行动之后,便打破了与自然的和谐状态,从而使自己超出了自然,不再是自然的一部分,于是,人类的历史也就从这儿开始了。紧接着,人开始意识到了他自己、他与自然的分离,以及他的无依无靠。他被上帝逐出了天国的乐园,再也没有了回头路,不停转动着的火红的剑切断了通往伊甸园的道路。

这个故事在一定的程度上说明了,人在最初的时候是和自然和谐相处、融为一体的,而不是一种敌对关系。人就其身体和生理功能而言,是属于动物王国的。很久很久以前的某一天,在动物进化的过程中,发生了一次独特的突破,这种进化突破可以同物质的出现、生命的首次诞生以及动物的首次出现相媲美。这时,有种叫做人的动物诞生了,凭借着直立行走的姿势他将自己从自然中解放出来,他的大脑进化程度远远超出了最高等的动物,从此生命有了意识。

这个奇特的“动物”是那么的不安分,他所拥有的理性、想象和自觉意识完全打破了自然的和谐状态,给原有的世界搅了个乱七八糟。这个宇宙的畸形物是那么的怪异,他属于自然的一部分,受制于自然的法则,然而在其他方面,他却超出了自然;他属于自然却又与自然分了家;他是无家的流浪者,然而却又把自己拴在与其它生物共同居住的家中。

他是在偶然的时间、偶然的地方不由自主被抛进了这个世界中,又是不由自主地被强行从这个世界上抹去。由于人有了自我意识,他意识到自身生命的短暂以及在自然面前的无能为力。他看到了自己的末日——死亡。

他本身就是一个矛盾的集合体,他无法摆脱他的思想,即使它有时想这么做;另外,只要他活着,一息尚存,他就无法摆脱他的肉体,而他的肉体也使他想活下去。他永远就是一个思想和肉体的结合物,即使有时其中的一个或二者又不停地折磨着他。

人是唯一发现自己的生存是一个问题的动物,他不得不去解决这个无法逃避的问题,有时他被“为什么”的问题搞得焦头烂额,甚至一死了之。然而,天命不可违,时光不可倒流,他不能再回到从前那种动物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状态,他必须着手发展他的理性,直到与自然重新和谐相处,成为自己的主人。

正如弗洛姆所说的那样,从最根本的意义上讲,人的诞生是一个否定性事件。他失去了原有的安全的家——自然,再也没有回头路了,再也不能重新成为自由自在的动物了,上帝早已收回他的许可证。无可奈何的人别无选择了,他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完全超脱自然这个原始的家,去寻找一个新家,一个他创造出来的安全的港湾。人必须靠自己的智力创造出一个全新的人类世界,让自己成为一个真正的人,而不是退缩怯懦的自然的遗弃儿。

在弗洛姆看来,无论一个活生生的个人还是全人类,他的诞生是不由自主的,如同一个被抛掷的皮球那样,被抛进了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可怜的人从无比安全和惬意的环境中,极不情愿地来到了一个捉摸不定的、听天由命的开放的世界中,在这个世界中,只有过去是确定的,将来的死亡是确定的,而其余的一切都是无常的,变幻不定的。即使他祈求上帝的帮助,上帝也爱莫能助,只好说:“孩子,一切都靠你自己了。”

我们可以说,人的生存问题是整个自然界中独一无二的事了,他脱离了自然,却又在自然之中。弗洛姆曾经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来说明人,他说人是一个半神半兽的动物,自从亚当偷吃了智慧果之后,人就获得了上帝一样的智慧,然而却没有上帝那样的长生不老;脱离了动物然而却必须像任何一只动物那样死去,处于一种令人不堪忍受的有限与无限的冲突中。他不断需要寻找新的方法来对付生存过程中的矛盾,通过人所独有的形式来达到与自然、与他的同胞的和谐相处,而这些就是他的精神动力的来源,也是他的各种感情、爱恋以及焦虑的源泉。

2.个人的出现是一种悲剧

当人刚从上帝那里获得自己的生命的时候,他无忧无虑地生活在伊甸园中,与自然和谐相处而不知自己为何物。当他禁不住诱惑偷吃了智慧果之后,他开始意识到了自己,他与周围的自然分了家,就在这时人的历史开始了。

不过,人的这种意识还没有现代人的那种“我的事我做主”的自我意识那样明晰,在漫长的历史中,这种意识一直都是朦朦胧胧的,犹如雾中观花、水中望月。人虽被冷不丁地抛出了动物界,无法再回到像动物那样的生存状态,但他仍然还需要继续与他赖以安身立命的自然和社会保持密切的联系。尽管他部分地意识到自己有别于其它一切有生命的和无生命的东西,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体,但他依然觉得自己是周围世界中的一分子。

弗洛姆曾形象地说,这种个人日渐脱离原始纽带的脱颖而出的过程——我们可以称之为“个体化”,即个人的独立过程,人的这种日趋独立化的过程在最近的几百年中,日益达到了无与伦比的高度。

细心的人也会发现,在个人的生命历程中,也有着这种相同的经历。十月怀胎之后,一个婴儿身不由己地脱离了母亲的怀抱,呱呱坠地,成为一个独立的小生命体。婴儿脱离了母亲的子宫,也就意味着个人开始了他的存在。然而在这时,这个小生命体还不是完全独立的,由子宫内到子宫外的生活,诚然是一次重大变化,但从多方面看,新生下来的婴儿与未出生的婴儿没有什么区别,他感觉不到外界事物,不能养活自己,仍需要母亲的哺育和关怀,须臾离不开母亲的照顾。这种关系一直持续到孩子长大到自己能独立处理自己所遇到的问题。

只要一个人还没有完全切断这个把他与外界联在一起的“脐带”,他就是母亲的附属物,依赖于母亲的无微不至的关怀以及社会的帮助,这时他是没有自由的。但是这些纽带给他带来了安全感,使他感觉到自己是有依有靠的,有一种在家的归属感。弗洛姆称这些密切关联的纽带为“原始关系”,因为在个体化使人完全脱颖而出之前,这些纽带关系便早已存在。这些纽带是人正常发展的一部分,缺少了它们,新生的婴儿就会夭折。

它们隐含的意义表明这时的人是没有地位可言的,但同时赋予个人以安全以及给个人的生活以指导。这些纽带把孩童与母亲、原始共同体的成员与其家族及自然,或者中古时代的人与教会及其社会阶级连在一起。一旦个体化得以完成,以及个人从这些原始的纽带关系解放出来,他又遭遇到一项新任务,这就是:如何在这个世界中有所作为及生根,以及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寻求安全。此时的自由的意义也就与以往不同了。

在弗洛姆看来,这种由胎儿变为一个真正的人的突然转变,以及母子的脐带的剪断,就是个人脱离母体而独立的分界线。但是,这种独立只是粗浅意义上的两个身体的分离。从功能上来说,婴儿仍然是母亲的一部分,婴儿仍须由母亲喂养、携带及照顾。实际上出生的过程仍在继续,婴儿开始认识外界的东西,他透过自己的行为,感觉外面的世界,作出情绪上的反应,去抓东西,协调自己的动作,学走路。

但是,生长的过程仍在继续,孩子学会说话,学会了了解生活中的东西的用处和功能,学会与他人作比较,学会躲避惩罚、得到赞扬与喜爱。渐渐地,这个日益成长的人学会去爱,去拓展自己的能力,去观察他所生活的世界。他不断地发展自己的力量,获得自我感,为了能够生活得完美,克服声色欲望的诱惑。按照习惯的说法,从广义上来说,出生只是生命存在的开始,一个人的整个一生不是别的,而是一个不断诞生的过程。的确如此,我们在死亡到来的时候就应当完全诞生,然而不幸的是,大多数人的悲惨命运却是在出生之前便早已完结了。

婴儿刚出生几个月后,才能辨认其他的人,才能够露出灿烂的微笑。过了几年之后,才不会再把自己与宇宙混为一谈。直到这时为止,孩童显示出一种特殊的自我中心,这种自我中心是只有孩童才有的,它并不排除对他人的喜爱,对别人感兴趣,因为他还未曾明确体会到“他人”真的与他不同。

在这里我要解释一下,弗洛姆在这里所说的儿童自我中心不同于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小皇帝”、“小公主”,这种自我中心是从一般层面来说的,是我们每一个经历孩童时期的人都具有的;而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小皇帝”、“小公主”是父母溺爱的结果,在父母的纵容下形成的一种为所欲为的自我中心主义,为了满足自己而完全忽视别人,而当别人不能满足自己时就胡搅蛮缠,闹了个天翻地覆。

总之,我们所说的自我中心,是一种生来具有的倾向,而非后天养成的坏习惯。同样地,在最初几年里,孩童对权威的依赖,也不同于以后所依赖的权威的含义。因为在孩童的心目中,父母或其他人还不是一个与他完全分离的人,他们仍是孩童的宇宙中的一部分,而这个宇宙还仍旧是孩童的一部分;因此,孩童对他们的崇拜是出于希望以后变得也像他们那样,能够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难题;而当他长大成人后,他再屈从于权威,是出于一种病态的心理需要,期望在别人的庇护下寻求安全,这与前者是两码事。

美国小说家R·休斯在《牙买加的劲风》一书中,曾淋漓尽致地描写一个10岁的女孩突然发现她“自己”的经过:

然后,一件相当重要的事情发生在埃米莉的身上,她突然地发现她是谁了,这是毫无理由来解释的,为什么早五年,或者甚至五年后,这件事不会发生在她身上,而偏偏就在这个下午,这件事发生了。

同类推荐
  • 孔子大讲堂

    孔子大讲堂

    半部《论语》治天下,在孔子的思想体系里,“仁”为其核心,“忠恕之道”是仁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实际运用。《论语》对中国社会文化发展产生无可置疑的作用,自古至今,无论在士人当中还是在老百姓中间,《论语》一书都是作为一名中国人不可不读的经典。
  • 老子与道德经

    老子与道德经

    本书重在对《道德经》文本的译注与解析,同时对老子生平事迹、著作进行评价。全书内容各章独立,又具内在的逻辑联系。先从宏观视角阐述老子生平行迹和对老子其人、老子思想的总体看法。继而分章对译,注释和解析,将老子最新研究成果融入注释与解析中,注文严谨,分析独到,令人耳目一新。将老子淳厚、和蔼、睿智、大气的形象展示给世人。本书为《道德经》普及读本,内容上对老子生平行迹勾勒清晰,注文严谨独到,解析自然流畅。
  • 左手论语,右手算盘

    左手论语,右手算盘

    《我读经管励志:左手论语,右手算盘》就是涩泽荣一的《左手论语,右手算盘》,既讲精打细算赚钱之术,也讲儒家的忠恕之道。《我读经管励志:左手论语,右手算盘》系涩泽荣一讲演与言论集,汇集了其一生学习《论语》的体会与经营企业的经验,集中表达了儒家的经营理念与儒商的处世之道。书中作者倡导的“《论语》加算盘”,伦理道德与工商经济的统一的经营模式,颠覆了鄙视金钱利益的传统观念,创造性地提出“义利合一”、“士魂商才”的现代儒商根本精神基础,对日本企业,乃至日本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韩非子公开课

    韩非子公开课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一直是唯物主义者研究历史所提倡的观点。对于韩非子的思想,今天的我们一方面需要了解,同时更加着重其对于现代的意义,寻找其中的积极因素,为我们所用,这才是我们研究韩非子的意义所在,也是我们编辑此书的目的所在。由于时代的进步,韩非子的法家思想和现代的依法治国存在着本质差别,前者的立足点是为君王服务,重在御民和保持统治者的地位和权势,与今天保护全体人民利益的依法治国不可同日而语。从当代人的立场出发,我们当然不能接受韩非子的一系列与当今时代已经格格不入的思想,但当我们站在古人的角度时,我们依然能够理解这位思想大家的智慧所在。
  • 鬼谷子

    鬼谷子

    《鬼谷子》是春秋战国时期产生的一部奇书,其思想内容十分丰富,涵盖了哲学、政治学、军事学、心理学、社会学、文学、情报学等多种学科,是一部可以被广泛解读的著作。《鬼谷子》提出了“捭阖”、“反应”、“内葽”、“飞箝”、“忤合”、“揣摩”等游说和谋略的原则和技巧,对纵横家学说的理论构建作出了重要贡献。它提供的智慧与谋略至今仍对现实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有着指导意义。
热门推荐
  • 腹黑竹马

    腹黑竹马

    所谓青梅竹马,就是相亲相爱共度一生,可是自从她遇见了梁自白之后,就断送了一生。偏偏有这么一个小丫头片子不给面子,软硬不吃。她曾小遥怕过谁,偏偏有个人就是她的地域,躲也躲不掉。片段一:某女正在奉家里老佛爷的命,跟一位可谓青年才俊的男子相亲,两人聊的很嗨皮。不料,某男可怜兮兮的跑过来,趴着她:”老婆,就算我们吵架了,你也用不着跑出来跟人家相亲吧?“青年才俊毫不留情的,不留一片云朵的转身就走,某女把某男拖到角落里一顿暴打。片段二:某男日思夜想设计一个超浪漫的求婚现场,集结各路人马,前来助阵,一番海誓山盟之后。“曾小遥,嫁给我吧!”某女脑子瞬间死机,半天没反应过来,转身想逃,发现四周都是他梁自白的人,想起昨晚丫给她发的短信,砰的一声坐在地上,“爷,给条活路。”当腹黑遇上腹黑,当火星撞上地球,当一个男人瞎了眼,那么就证明有个女人要遭殃了,此文男主腹黑,女主搞笑,青梅竹马文,有爱有爱……
  • 一往情深深几许

    一往情深深几许

    顾婉的爱小心翼翼,不见天日,拿到诊断报告那一刻,她只想偷偷远离秦子非,偷偷的一个人等死,可是最后还是被他抓了回来,失去孩子,失去生命……?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傻女之寻你九千年

    傻女之寻你九千年

    这是一个姑娘寻找蒙面大侠的事故。。。。。。。。。
  • 马不停蹄的忧伤

    马不停蹄的忧伤

    我一次次拒绝钱胖子给我介绍的姑娘,但没有想到她也做过他的生意,还给他留下深刻印象。我摔了一个啤酒瓶又一个啤酒瓶,像疯子一样喊叫。我跌跌撞撞地走,漫无目的,忽视汽车尖锐的喇叭声,忽视行人诧异的目光,不知不觉的还是走到小艾家门口。我用脚踹开房门,挤进狭窄的客厅,喊小艾你给我出来。小艾跑到我的面前,吓坏了,不知道发生什么事情。我用力抓住小艾,摇着她的双肩问,你认识钱胖子吗?嗯!你认识钱胖子吗?嗯!小艾摇头,结结巴巴地说我怎么认识他,不认识。
  • 星际文明之黎明前夕

    星际文明之黎明前夕

    在历史的这条长河中,无数的辉煌与荣耀交汇其中,经过岁月的洗涤,留下的更多是泪水与回忆。资源枯竭,环境恶化,人口膨胀,一系列问题扼住人类向前进步的脖颈。在一个寂静的夜晚,遥远的天边一道道闪亮的流星划过,异族的突然侵袭,让习惯和平的人类措不及防,情势的危机超乎人们的想象,生存与毁灭往往就在一瞬间。希望总是建立行动之上,时移今日,人类已经进入纪元5045年,千年的进步,不知能否给人们带来一丝生存的希望?
  • 双灯(中国小小说名家档案)

    双灯(中国小小说名家档案)

    《中国小小说名家档案》百部小小说名家出版工程,旨在打造文体,推崇作家,推出精品。集结杨晓敏、许行、聂鑫森、孙方友、孙春平、刘国芳、谢志强、陈毓、周海亮、海飞、曾颖等当代小小说最华丽的作家阵容和*经典意味的力作新作,由100名小小说名家一人一册单行本(共100册)组成,兼容不同年龄不同区域不同流派不同内容不同风格,是当代文学史上第一个小小说的系统出版工程,是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少年读者认识社会人生、充实人文精神,提升文化素养,增强写作能力的读本。
  • 这是一本修仙文

    这是一本修仙文

    五彩光华环绕着林青引导者他缓缓向前,且看林青和世界的姻缘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爱这么难

    爱这么难

    当记忆和往事都成了一种负担,当诺言变成了口中随口说出的语言,当谎言变成了一种习惯,当伤害变成了一种常态,当悲伤变得怎么也无法替代。其实我们付出了那么多,往往得到一个啼笑皆非的答案,谁能快乐,谁能悲伤,我只想一个人,不想多么夺目,多么美丽,多么令人眼花缭乱,也许只需要在某个寂寞的夜晚里,会隐隐约约的想到,可以快乐,可以不再忧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