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94200000008

第8章 法则5:让孩子自由成长(1)

看淡名利,保持平常心,这是难能可贵的。读书不是获得官位的手段,读书只是一种陶冶情操的精神食粮。正如古训所言:“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而真正能达到这种境界的人,自古至今,为数并不多。

陆游是南宋杰出的诗人,他的诗作流传于今的有9000余首,是古代诗人作品流传于今最多的一位。他说,读书做学问,最要紧的是学以致用,身体力行。他不仅要求自己“善言座铭要躬行”,更告诫子孙“学贵身行道”、“字字微言要力行”。陆游85岁那年冬天,病倒在床上。他预感到留在世上的时间不会很长了。对后事作了考虑和安排,他告诫儿子们说:“我家本是农家,再能为农,这是上策;杜门谢客,不应举,不求仕,这是中策;安于小官,不慕荣达,这是下策。除此三策之外,没有别的选择。还说仕宦变化无常,不去做官而去为农,没有什么值得遗憾的。你们只有不出现大的过失,勿露所长,勿与贵达亲厚,就会减少人们对你们的攻击和陷害。无论子孙们的才分如何,都要让他们读书。

在以官为本位的中国社会,像陆游、曾国藩这样的人实际上是屈指可数的,当官是追求名利、荣华富贵的最佳途径。古训“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也随着时代的变化改为“万般皆下品,唯有为官高”了。当然,为官没有什么不好,追求名利也是每个人的权利和自由。但什么事情都要把握一个火候,过于看重名利,不择手段是应该坚决摒弃的。尤其对孩子,更不应该过早地给他灌输这种名利至上观的思想。据一项调查显示,如今年轻父母最为看重的是孩子能够拥有权势和名利,并且目前还没有孩子的居民比已经有孩子的居民更看重孩子在未来“有权势和名利”,他们对此项的选择率高达40%。中国的许多家庭教育目的是把孩子培养成“才”,将来有出息,有个好职业,一生能在顺境中度过。这个目的期望值越高,功利性就越强,因为“有出息”、“好职业”、“顺境”较难实现。出于这个目的,不少父母尤其看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对孩子的唯一要求就是认真地坐下来读书、考高分,却忽视了孩子的天分,限制了他们的创造力,结果为了培养所谓的“人才”反而扼杀了天才。

美国家庭教育目的与中国相比,有很大的差异,美国家庭教育的目的是把孩子培养成具有适应各种环境和独立生存能力的“社会人”。所以美国不少父母能够较为轻松地看待孩子的教育,把孩子个性中积极的成分最大限度地挖掘出来,让孩子实现自我价值,他们并不追求高学历、好职业等功利性的目标,他们更关注的是孩子的综合能力。不少美国孩子从小就一个人睡;会走路了就自己玩耍,很少父母抱着玩;再大些,就有自己的空间,房间的布置和清扫工作全由小孩负责。孩子们从小就做一些有偿服务,如做清洁、帮人看小孩、送报纸等,到了高中或大学后就勤工俭学,换取生活费。

通过中美两种不同家教理念的对比,就可以看出曾国藩提出的“治生不求富,读书不求官”的家教理念的重要性。所以父母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名利观才能尊重孩子的成长周期,不会为了名利而毁掉孩子的前程。

莫为名利毁了孩子

“名”可以说是名声,也可以说是功名、地位等。在心理学上说,“名”就是“获得他人尊重,用来满足自身内心被尊重的需求”。“利”可以是金钱、也可以是其他的物质财富。“名”与“利”是一对孪生兄弟,如“名利双收”“功名利禄”等。“名”和“利”一起,正好共同组成了人们追求的两大目标——精神财富与物质财富。因此,从这个角度上看,“追名逐利”是现实中每个人的普遍追求或生存意义。教成人看淡名利都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更何况要教育孩子明白这个道理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情景再现】

金溪平民方仲永,世代以种田为业。仲永长到五岁时,不曾见过书写工具,忽然哭着要这些东西。父亲对此感到惊异,从邻近人家借来给他,他当即写了四句诗,并且自己题上自己的名字。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同宗族的人作为内容,传送给全乡的秀才观赏。从此有人指定事物叫他写诗,他能立刻完成,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欣赏的地方。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作客,有人用钱财和礼物求仲永写诗。他的父亲认为那样有利可图,每天牵着方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明道年间,方仲永十二三岁了。叫他写诗,已经不能与从前听说的相称了。再过了七年,他才能完全消失,与普通人一样了。

方仲永一个聪明、才能早现的才子就这样过早地“夭折”了。是名利害了他,他从小就被赞美、称赞包围,让他停止了学习的脚步,被名利冲昏了头脑。声名鹊起的神童,一般很难有一个清净、明达的人生。对于孩子,不要过早地逼着他们向名利场进军。如今,许多选秀活动一浪高过一浪,人们关注的目光也越聚也多。这在某种意义上说,并不一定是件好事。因为名声,他们的世界会被虚幻、放大、呈现一种不真实的繁荣假象;因为名声,他们作为孩童的天真,会被过早地敛藏,呈现出一种与年龄不符的成熟。一朵花的美丽在于自然绽放,人生的美丽在于适时适地体味生活的真谛。人为地改变花的生长规律,尽管可以愉悦人类,但对于花本身来说,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综观至今许多的各路神童,我们对他们除了敬佩之外,还有一种说不出的陌生。因为他们没有平凡孩子的天真烂漫,不会像平凡孩子那样率性地奔跑跳跃,挥洒作为孩子的天性。神童们拥有的只是厚厚镜片背后的让人捉摸不透的眼神,呈现给人们的总是默默思考的样子。这些人为制造出来的“拟知世界”的小大人本应该沐浴在大自然的光辉下,让他们幸福地成长。这样自然的成长,是最具备生命力的。

【成功导读】

张欢放学和父亲说她当上小组长了,班长还没选,就快要选了。父亲就着话题和女儿做了谈话。父亲对女儿说,用心听课,好好学习,和孩子团结友爱,帮助别人这本身就是你应该做的,至于当班干部和三好生,这是老师和孩子以你的整体表现和成绩来定的。如果当不上班干部也不要失落和不开心,你没被选上,并不是代表你表现差,优秀的孩子多的是,并不是你一人。所以爸爸希望你心态要好,不能因为这些而影响你的情绪和学习。希望你永远是一个快乐的好乖乖。

张欢的父亲就孩子竞选班长这件事,谈了作为父亲是怎样看待竞选的以及父亲对孩子有什么期盼。言行中告诉孩子,不要太看重名利,健康快乐才是最让父母期盼的。长期以来,父母普遍认为,当班干部能培养孩子的荣誉感和责任感,锻炼孩子的领导能力和社交能力。学校的班级也越来越“机构臃肿”,一些班中多数孩子都有大大小小的“官衔”,什么语文班长、学习大队长、纪律标兵……尽管学校的初衷是让每位孩子都有锻炼的机会,但忽视了对孩子当班干部的心理进行引导,“官本位”思想开始在孩子中滋生、蔓延。“当官就有了权,就可以管其他人,这有多威风”成了孩子当班干部乐此不疲的原因。

尊重孩子的成长周期

很多父母在孩子成长问题上,喜欢攀比。有些父母为了使孩子比别人强,为自己争光,利用假期,拼命给孩子“加餐”,灌输知识。这不仅违背了孩子的成长规律,无形之中也给孩子上了枷锁。成功的教育首先要从尊重孩子的成长周期开始。

【情景再现】

据报道,2岁就认识1000多个汉字,4岁掌握初中文化,8岁上县重点中学,13岁以高分考上重点大学,17岁考上中国科学院的硕博连读的“神童”魏永康终因生活自理能力太差,知识结构不适应中科院的研究模式而被迫退学。

昔日神童,何以至此?这个问题真应该让父母们好好思考思考。中国传统家教观念的核心是“学而优则仕”。时至今日,这种家教观念还深深地影响着父母。在现代人的攀比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培养孩子的较量。谁都想让自己的孩子能出人头地,于是在“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一口号的动员下,父母们纷纷解囊、各显奇能,倾其所能地打造理想中的孩子。而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是有其一定的顺序、规律和特殊性的。过早的智力开发并不适合所有孩子,过度的教育只会阻碍孩子应有的发育规律,甚至影响身心发展。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学习固然很重要,但学习并不是唯一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一味按照成人的模式去灌输知识,让他们去做那些要靠顽强的毅力才能坚持每天做的事情,不仅违背了孩子的天性,更违背了孩子成长的规律。

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说得好:“每个人的成长都有一个程序,他在某个年龄特征段该领悟什么样的问题,其实是固定的,你没办法强求,过分人为地加以干涉只会毁了他。”孩子的成长有自身的发展规律。生命,就是成长的过程。在这个漫长的成长过程中,孩子有自己的身心发展规律。像动植物一样,每个阶段都有其不同的特点。

就拿思维来说,0-3岁是靠直观的动作思维来引导自己的活动,4岁则从动作思维向形象思维过渡,5-6岁开始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如果孩子上小学较早,他的抽象思维还非常弱,那么学起数学来就非常费劲。如果父母不了解这一点,认为孩子学习态度不端正,不认真,岂不冤枉了孩子?

还有,刚上一年级的孩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好动。原因是因为一年级的孩子有意注意保持时间一般为10-15分钟。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有意注意保持时间会有所延长。这时有的父母总以为孩子对学习没兴趣,甚至当成了是多动症。听到很多的父母说孩子考试太粗心,不该错的会出错。其实有时并不是孩子有意在犯错,而是小学低年级的孩子由于大脑和神经系统还没有发展成熟,注意的短暂性,记忆的瞬间性,思考的不周密等因素都会造成粗心。这些在成人看来低级而简单的错误,会随着大脑和神经系统功能的成熟和完善而自动消除。

孩子的成长有其自然发展的规律,做父母的要顺着他的“长势”让孩子自由地发展。像农作物必然要经过一定的时间才能成熟一样,他不能超越,只能等待,用时间等待孩子的成长。拔苗助长只能适得其反。

【成功导读】

同类推荐
  • 爸爸去哪儿第二季

    爸爸去哪儿第二季

    本书主要讲述的内容包括:仙爸曹格:他们是上天给我的老师、暖爸黄磊:她是最珍贵的礼物、萌爸杨威:和儿子一起萌萌哒释放小宇宙、酷爸吴镇宇:不一样的影帝爸爸。
  • 智商综合培养方案(儿童素质培养丛书)

    智商综合培养方案(儿童素质培养丛书)

    本书共有9个部分,包括:“胎儿智商培养”、“幼儿智商培养”、“脑力智商培养”、“感知能力培养”等。
  • 最好的养育,是让孩子做自己

    最好的养育,是让孩子做自己

    这本书讲述如何从孩子角度理解孩子的内心,并鼓励他们成为他们自己真正想要成为的人。孩子的世界有着属于他们自己的逻辑和规则,与成人完全不同。亲子关系的好坏,不在于你给了孩子多少自以为的爱,而在于是否理解他,满足了他那点小小的需求。真正的爱,应当是如他所是,而非如我所愿。无论你的孩子优秀还是平凡,甚至可能很不堪,但是别忘了,只有他为你挣断了尾巴!他来到你身边不是为了成为你想要的样子,而仅仅是渴望与你在一起。你要做的就是理解他那些小小的想法,让他成长为他想要的样子。观察我们的周围,失败的亲子关系,往往始于父母干预过多,而理解太少,在日复一日的未曾留意的互相伤害中,孩子渐渐长大,也渐渐失去了属于他们自己的色彩。而父母也充满了养育之苦。这本书通过生活中鲜活的养育示例,向我们展示了如何通过读懂孩子,理解孩子,而获得良好的亲子关系。更为重要的是,当我们理解了孩子的内心,才能真正以守护者的姿态去呵护孩子的初心,欣赏他们在成为他们自己的过程中展现出的精彩。
  • 聪明的孩子是如何学习的

    聪明的孩子是如何学习的

    每个孩子都拥有独特的大脑,每个大脑处理信息的方式都不相同,从而导致每个孩子的学习风格也各不相同。适合一个孩子的学习方式,未必适合另一个孩子。 聪明的家长和老师,懂得甄别不同孩子的不同学习风格,因材施教,帮助孩子轻松提高学习效率。在本书当中,享誉欧美的学习专家、"水星模型"创始人赫琳·康纳跟我们分享了孩子的12种学习风格,剖析了每种风格的成因和特点,该类风格学习者的记忆方式、对新信息的授受度、天生的长处和可能的盲点等,并告诉家长和老师,该如何判断孩子的学习风格,并按照适合他们的方式来创造相应的学习环境,帮助他们按照适合自己的方式学习。
  • 父母课堂2:养育男孩

    父母课堂2:养育男孩

    与养育女孩相比,养育男孩带给父母的挑战要大得多。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柏拉图早在2300多年前就这样写道:“在所有的动物之中,男孩是最难控制对付的。”男孩仿佛总是有用不完的精力,他们的脑子里总是装满了千奇百怪的想法,并总是不遗余力地将这些想法付诸实践。男孩向来被人们和社会寄予厚望,随着一天天慢慢长大,他们身上的担子和压力也不断增大。面对这样的责任和压力,健康的生活习惯、积极的生活态度以及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便显得尤为重要。本书结合男孩的身心特点,分析了父母在男孩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对男孩教养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剖析,并给父母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是父母培养优秀男子汉的好帮手。
热门推荐
  • 暴兵就完事了

    暴兵就完事了

    我的系统除了复制粘贴,啥都不会。然后我发现我拥有了一个很厉害的技能——暴兵。自此,我纵横诸天,无可匹敌。金朝很牛逼?打得宋朝南迁,中原涂炭,女真过万无人能敌?不用多,我暴一百万个footman平推你。丧尸围城,人类社会濒临崩溃?不要慌,十万个机枪手已经就位!天地不仁,修仙者视凡人如草芥,抬手间一城一地灰飞烟灭?先问问我一万个编队的歼-20战斗机答不答应!秋豆麻袋,我看到了什么?EVA初号机???DF41???航空母舰???阴谋诡计太磨叽,暴兵就完事了。……路飞和鸣人到底谁厉害?炎帝和韩跑跑谁更牛逼?都暴出来让他们打一架,然后再暴一百个提莫在他们脚底下疯狂种蘑菇?目前出现过的兵种都在作品相关里列出,各位大佬可以先点进去看看有没有感兴趣的。
  • 铜铃铛

    铜铃铛

    阿茹娜的日子稠如牛毛,又疏如牛角。这日子牛蹄似的分为两瓣:上午与下午,清早与傍晚。阿茹娜的清早是在铜铃铛声中开始的。敖包营子(村子)隐藏在山褶中,山褶隐藏在地图里。挤挤插插近百户人家,墙壁挨着墙壁,前檐接着后脊。一棵榆树从黑暗里挤出来,百棵榆树相跟着。那是天明时分,曙色在鸟背上,炊烟在烟囱里。阿茹娜家的屋檐被朋克家的屋檐遮挡着,无法知道天亮时间,羊倌苏日勒和克的铜铃铛声就成了一种呼唤。苏日勒和克早晨赶着羊群从街上走过,他肩上扛着鞭子,系在鞭杆上的茶盏般大小的那只铜铃铛迎风作响,洒下一路清脆的铃声。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半月谈公考热点解析(全册)

    半月谈公考热点解析(全册)

    《半月谈》是中宣部委托新华社主办的重要党刊,创刊30多年来,以其权威、专业、通俗的时政报道与解读,在形势政策宣传教育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时政报道领域形成了独特的优势,受到了广大读者的赞誉。特别是时事政策的解读,时政热点的解析,国内外大事的梳理等内容,为参加高考、研究生考试,特别是公务员考试的考生提供了有效的指导和很大的帮助。
  • 寄卢载

    寄卢载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中国近代体育变迁的文化解读

    中国近代体育变迁的文化解读

    本书从洋务救亡到维新图存、西洋体操到西方体育、生物体育道文化体育、放眼欧美到接受东洋等诸方面,对中国近代体育变迁的文化进行了解读。
  • 世界由你选择

    世界由你选择

    一篇一世界虽不如何相遇,但这或许是不一样的开始.因为你将看见未来......
  • 追不回的似水流年

    追不回的似水流年

    荒荒唐唐已过去人生的一半,写这部小说之前,总是无法感知生命的长度,好像只有昨天今天和明天,这一半的人生到底有多长,明天又有多远,我不知道,依然是这样一天天把今天变成昨天,把明天又变成今天。当我写完这本小说后,我才发现这个长度竟然有这么的长,细节是如此丰富,生命的细胞是如些的旺盛有力,我终于把一段忘记的岁月捡了起来,但却是再也追不回的似水流年。
  • On Sophistical Refutations

    On Sophistical Refutation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霓虹的诡异日常

    霓虹的诡异日常

    二次穿越???玩我呢?还来!!!等等!!放过我,我不想要这个机会,放过我,我就想当个普通,高中生!!就算是,日本高中生活也认了,我不想去,干那些,要命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