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最新摸上来的情况,案发后跑掉的犯罪嫌疑人包力红可能的落脚点有四个,分别在长春市、内蒙古通辽市、天津市和毗邻松江的那木镇包不力卜屯。长春是包力红姐姐的最新打工地点,天津是包力红父亲长期打工的地方,包力红有投亲的可能。通辽市包立红以前曾在那干过活,有不少朋友。而包不力卜屯则是包力红的老家。张恒武认为包力红最有可能往通辽跑,因为他对通辽的地方比较熟,还有朋友。年轻人惹了祸喜欢往熟悉的地方躲是个常例。最不可能的是回包不力卜屯,因为包力红自打十六岁离家听说就没回去过,家里没什么直系亲人了,只有一个继母,到这个时候了他没理由再回去。在李平来布置抓捕任务时,小李子第一个站出来要领人上通辽摸排。事情明摆着,包力红躲通辽面儿大,去了就可能把人抓到位,这露脸的活儿谁不愿意干?本来这起案子的前期工作都是张恒武领着他分管的三中队做的,李平来没回来的时候,汤钟怎么支使小李子帮着查他都不动秤,只说手头有案子分不开身,可现在倒积极起来了。李平来痛快地答应了小李子,又把上天津和长春摸排的工作分别交给副大队长和中队长,张恒武心里有气,闷头抽烟。李平来像想起什么似的转头对张恒武说,恒武啊,你们队弟兄们这两天很辛苦,本来不打算给你派活儿了,可是你看还有包不力卜屯这条线索,眼下人手实在不够用,还得你跑一趟。张恒武真想抢白他两句,话已到嘴边了终没有说出口,觉得说出来也不过痛快一下嘴巴,与事无补,反显得自己小气。何况人家领导也没对你怎么的呀,查案子是刑警的天职,苦和累都是应该的。
三中队中队长常平最近上省厅参加一司晋三督警衔学习去了,这起案子案发的时候正赶上要结业考试,张恒武没让他回来,就领着中队指导员王鑫和队里的几个主力开始查。王鑫身子骨弱,加上白天黑夜连轴转,就累感冒了,没时间打针只用药顶着,吃了药也不见好,人就没精神。李平来召集开会的时候张恒武让王鑫赶紧去打针,王鑫不去,说待会儿要是出门抓人怕队里人手不够。王鑫的担心不是没道理,中队算头头总共八个人,老同志就三个,还有两个不顶楞的,能干活的本来就少,中队长还没在家,人就更不够用了。张恒武说你先别管这事了,赶紧打针。王鑫去了诊所,这边儿会刚散,王鑫那边就来电话问情况,一听李平来的安排,就很不服气,说怎么好线索都给了小李子,那可是咱们辛辛苦苦摸上来的,凭什么让人家摘桃子啊。张恒武说亏你还是学刑侦专业的,怎么还说外行话,在嫌疑人到位之前,所有的推断和分析都仅是可能,都是相对的,谁敢保证自己摸上的线索是最准确的?
张恒武决定让王鑫留在队里,自己带队上包不力卜屯。王鑫不答应,在电话里直和张恒武争着要去。张恒武说你病歪歪地出去我能放心么,而且家里活儿也不少,技术卷和证人笔录都得再拢拢,有几份笔录取得不利索,趁当事人还在赶紧补,等嫌疑人抓到位恐怕时间就不够用了。交代完了,就让人去叫大赵和老王。大赵和老王都是队里的老同志,大赵四十七八岁,老王已经五十出头了,两个人都是老刑警,老王还当过十多年副大队长,前年推托年龄大主动把职位让出来了。两个人在队里虽然年龄比较大,但是工作积极性却很高,加上又有实际工作经验,所以在队里也算是主力。张恒武平时对两个老同志很敬重,除非队里实在忙不过来,从不主动给他们派活,倒是他们俩主动找些活干。今天这趟抓捕任务,张恒武认为成功的希望值并不高,就在心里有了私心,觉得王鑫和另外几个弟兄连续干好几天了,也该让他们轮着歇会儿,大赵和老王这阵子没加班,就带着他们跑一趟。没想到,这一趟竟取得了成功。
对于包不力卜屯,张恒武并不陌生,这个蒙古族人聚居的小屯坐落在小塔山脚下。小塔山是方圆百里的一个风景区,近年来开发得不错,在吉蒙两省区逐渐有了些名气。在小塔山未开发前,包不力卜屯中有一条小路直通山上,想游玩的人只要从位于屯西一公里处的国道下来,沿村道穿过屯子就可以上山。风景区开发之后,开发商在小塔山顶修了喇嘛庙,喇嘛庙外高高的围墙将原来的土路围上了,在南山脚下又新修了一条石板路,直通到十公里外国道和那木镇的交汇处。这一下,就把包不力卜屯彻底隔绝在风景区之外了。张恒武以前和朋友来小塔山,曾经走过这条路。路是土路,不好走,还绕,因为松江在小塔山南面,这么走得多跑好多路。这一次轻车熟路,直接把车开到了国道和村道的交界,张恒武一看几年没见,通向包不力卜屯的村道不知什么时候已经由沙土路改建为水泥路了。他下了车,查看一下地形,觉得如果需要蹲守的话这里倒是最佳地点,因为进出包不力卜屯的路只有这一条,而且视野开阔。路两侧都是农田,现在被冬雪遮盖,白茫茫一片,飞过一只鸟都能看清楚,何况有人经过。张恒武给李平来打电话,汇报说自己已经到了,问那三组有没有什么新情况。李平来说没啥动静。张恒武放下电话,对老王和大赵说,看起来两位老哥得跟我遭点罪啦。老王说这算啥,当年为抓个人在雪窝子里成宿蹲着的时候都有,谁叫过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