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97300000004

第4章 英法战争锋芒初露(4)

危机暗伏在顺境中

在威廉斯堡短暂休憩后,华盛顿于4月2日带领两个连队,从亚历山德里亚出发,前往俄亥俄河口的新要塞。弗赖上校是这次华盛顿团队的军官,他将带领炮兵随后赶到前线。在行军途中,华盛顿与亚当·斯蒂芬上尉带领的一支小分队会合了。到了曼彻斯特,为了保证供给,他们只好强势征用了当地人的马匹与车辆。

虽然采取了这种半强制性的征用,但能用的也寥寥无几。征集了一周,他们只得到了10辆又旧又破的马车,结果还没过地势险峻的隘口,那些马车就再也走不动了。于是,士兵们只能肩扛着车轮前行。就是在这样差的条件下,华盛顿带着的军队一面翻山越岭,清扫前进中的障碍,一面为后面的炮队铺就道路。

为了能鼓舞士兵们的气势,华盛顿对士兵们说,一旦军队到了威尔斯溪的货运中转站,他就一定会雇佣一些体力好的驮马。遗憾的是,他们还没能到威尔斯溪,就听说那里的事务负责人特伦特上尉以及他的手下全都被法国人抓走了。庆幸的是,这不过是个谣言,很快就被打破了。华盛顿在4月20日见到了特伦特上尉,不过他的手下不知去向却是真的。对于事情的真相,华盛顿很着急地调查着,他让特伦特迅速准备好所需的驮马和车辆,不过他过高地估计了特伦特的办事效率,等一切都准备好的时候,已经是25日了。

要是特伦特上尉派去的修筑碉堡兵士真的被俘了,那么法国人又可以夸张地说自己较英国人技高一筹了。实情也的确如此,那些士兵的确是被法军军官康特勒库尔上尉俘虏的。当时,他下令派遣大约1000名士兵携带着野战炮,搭乘快艇直接到了英军正在修筑的碉堡所在地。他们抵达那里的时候,碉堡的第一期修筑工事还没有结束,列阵完备后,他们就要求英军投降。守卫在那里的英军还不到50人,再加上军官特伦特上尉也不在,鉴于这些原因,守卫工事的士兵没有办法给法军一个满意的答复。最后一个名字叫瓦德的青年少尉遵从了当地印第安首领亚王的安排,到法军营地去谈判。瓦德要求法军能够放宽投降的期限,等到真正的军官回来之后再作选择。可是康特勒库尔对所提的要求不予理睬,要求他们马上投降,否则就要以武力攻占。按当时的形势,若没有亚王在侧陪护,这位年轻少尉的性命则一定无法保全。没有办法,少尉只能投降。通过协调,少尉带着个人的手下,还有劳动工具离开了碉堡。

与这位少尉一起回来的,还有随行来的两位印第安武士。他们带来了亚王坚决拥护英国的决心,还带来了关于法军的军事部署和武力配备情形。对形势作了分析后,华盛顿让一名印第安武士到威廉斯堡送一份文书,邀请德威迪总督来帮助;随后,他又写了一封安慰亚王的信,让另一名印第安武士把他带给亚王。

华盛顿把这封信写得很轻松,虽然面前的事态并不是那么乐观。这是一场真正的战争,可是华盛顿却只带了少数的新兵。在这片荒蛮的土地上,敌人占据着各个方面的有利条件。没几天,就听到消息说,有一支法军正顺着俄亥俄河逆流而上,预备去支援当地的法国驻军。在这样紧迫的环境下,华盛顿十分清楚,只有争分夺秒才能让自己的盟友远离敌人的怀抱。

华盛顿就是在这样两难的情境中,召开了临时作战会议。他在这次会议上作出了决定,要在红石溪修筑防御工事,而且就在那里静候援军的到来。在那里,既能严密地监视敌军,又能决定是进是退。这个决定作出以后,华盛顿就派了60个人先行去探路,同时又给德威迪总督写了一封信,要求予以援助。

此外,华盛顿还给正在召开州议会的宾夕法尼亚州和马里兰州总督写了封信,告诉他们法军的敌对行径,并号召他们尽其所能地来援助他。遗憾的是,这两封信并没有收到什么好的效果,因为受到议会的阻挠,被总督批准的法案总是得不到通过,所以这两个州几乎没有给华盛顿什么援助。战争伊始,这位年轻的军官就尝尽了被议会束缚的痛楚,之后的几年间,这种束缚经常制约着他。

就在出发前,华盛顿把特伦特那支纪律散漫的军队解散了,下令让他们等候弗赖上校的派遣,可是华盛顿一离开,这些人就各自回家了。

4月29日,华盛顿带领着160人向威尔斯溪进发,迅速地赶上了筑路的前锋军队。他们要在这片荒蛮的地区(野人山和山那边的森林地带,这个地区后来被称为“死亡阴影”)修筑一条宽广的道路,好让弗赖上校队里的加农炮通过。5月9日,华盛顿的军队抵达了“小草地”,距离威尔斯溪不超过20英里了。历经千辛万苦,这支军队终于抵达了尤吉奥格尼河畔。在那里,他们因为修桥过河又耽搁了几天。

在这行军的一路上,有一些流动性的商贩总是会把从俄亥俄河传来的坏消息告诉给他们。有些消息把法国军队的人数夸大了,让人很是疑惑。不过所有的消息都指明法国人正在忙碌着修筑一座大碉堡。华盛顿依据他们的描述得知,法国人修筑碉堡的地点正是他曾经提到的认为最合适的地方。其中一个商贩还提供了有关一名法国间谍拉弗斯的情报。在华盛顿出使边境地区的时候,他就怀疑过拉弗斯是间谍。过去,拉弗斯常常在桂山那边的吉斯特的新居民区活动频繁,现在他又常带着4个士兵在附近一带走来走去,华盛顿怀疑他是在以抓捕逃兵的名义开展侦察活动。加上还有消息称,法国人赠送给俄亥俄河下游的印第安人大量的物品,希望能拉拢他们。除去这些不好的消息外,还有一条振奋人心的消息,那就是由亚王带领的50名勇士正往这里赶来与他们会合,商量同法国人的作战计划。

随后,华盛顿从亚王那里收到一封信,信上告知他,法国军队已经出发两天了,正赶来应战。虽然现在还不太清楚他们的人数,但是听说他们有一见到英国人,就予以痛击的信心。华盛顿得知,亚王以及其他酋长们将在五天后赶到这里与自己会合。23日,他又得知法军兵力不超过800人,并且约有一半的人在夜里已经被派出去执行秘密任务。战争越来越近了,敌军的情形也被华盛顿掌握得差不多了,这位年轻的军官对作战方案已经有了个人的安排。

晚上的时候,华盛顿收到消息称法军正在大约18英里外的尤吉奥格尼河渡口渡河。他立即下令,让士兵们在一个叫“大草地”的地方为他所谓的“以利交战的美丽战场”做好准备。森林将他们的营地紧紧包围着,随时都有遇到突袭的危险,所以士兵们都非常紧张。在这种紧张的戒备情境里,每个人都能嗅到一股硝烟的味道。

25日,由于吉斯特发现自己营地附近有拉弗斯一伙的踪迹,所以他从府邸赶到华盛顿这里来。华盛顿认为提防拉弗斯这个阴险毒辣又很有野心的人是十分必要的,为了能随时掌握拉弗斯一伙的动态,华盛顿派了75名士兵搜索他们。没过多久,华盛顿又收到亚王派使者送来的消息,他说在华盛顿营地的附近一定有法国人的埋伏,因为他发现了两处可疑的足迹。

华盛顿冒着雨,连夜赶到亚王的营地,同他协商具体的作战计划。亚王非常友好地接待了这位年轻的军官,并应允同他一起抗敌。随后,他带着华盛顿去了那个发现足迹的地方,并安排了两名印第安武士去搜索足迹。武士们汇报说,顺着足迹,他们在一处岩石和树林包围的低地处发现了法国的兵营。

没多久,他们就商量好了一个共同突袭法军的作战计划:华盛顿与他的士兵们在右侧,亚王与他的武士们在左侧,分两路包抄敌人。正当华盛顿带领士兵们率先从岩石与树林中间向前逼近时,他们的行动被法国军队发现了,双方立刻开火,总共持续了大约15分钟。可以说,华盛顿军队处于很容易暴露的位置,形势很不利,不过因为有印第安武士的帮助,他们最后仍取得了胜利。法国军队死伤惨重,最终溃散而逃。华盛顿一行共俘虏了21个人,只有一个来自加拿大的人跑了回去,把这次作战失利的消息汇报给了俄亥俄河边的要塞。

这次战斗中,法国方面共有10人阵亡、1人受伤。华盛顿方面1人阵亡、3人受伤。要不是华盛顿及时阻止,那些印第安人会把俘虏都杀了的。这是华盛顿本人第一次感受到子弹呼啸而过的惊险,当时他立于火力最密集的地方,自己能死里逃生,在他看来简直是个奇迹。

在俘获的人中有两个重要的角色,他们一个是很有影响的军官,名叫德鲁,另一个就是阴险狡诈的拉弗斯。另外,士兵从一个名叫朱蒙维尔的年轻军官身上搜到一份命令,上面写明了他们此次来侦察的目的,这份证据有力地击破了他们谎称来此是为了请华盛顿离开法国领土的谎言。

虽然赢得了这场小战役,但是华盛顿的处境仍然很危险。听说法国还有差不多1000名士兵驻守在要塞,此外还有印第安的盟友,其他还在路上的援军。或许康特勒库尔已经清楚营运在“大草地”的营地防守薄弱了,因为朱蒙维尔在临死之前就已经派出了使者。为此,华盛顿立即加速巩固堤防,还给卧病在床的弗赖上校去了一封信,要求马上增派援兵,并表明了“宁愿与在数量上占据绝对优势的敌军决一死战,也决不放弃既得的一寸土地”的决心。亚王也同时号召那些盟友们同时拿起武器,赶去红石溪与华盛顿会合。亚王自己并没有同去,而是动身回家了,因为他要派人到河的下游去找明戈人与肖尼人,并承诺要在30日带上三四十名武士,还有他们的妻儿赶回营地。

29日,华盛顿在给德威迪总督写的信中提到:“我准备随时迎战在人数上超过我们数倍的敌军,哪怕那个比例是1∶5,我也要抵抗。因为我害怕,要是我们任由自己被击败,那么必然会失去我们的印第安盟友。请您一定要放心,他们想来就让他们来吧,我绝不是一个无准备的人,绝不会让他们突然袭击得逞的,我保证我至少可以做到这一点。我会尽我最大的努力取得最好的成绩的,要是我们不幸被击败,那请您相信,我们是尽了个人的努力的,一旦还有希望,我们就会战斗到底。”

那时的华盛顿处在战斗情绪相当高涨的阶段,已经做好了时刻面对最凶残境况的准备。在给他兄弟和家人的一封简短信中,他这样说道:“我们时刻都在准备迎战数倍优势于我们的敌人。但是,一旦他们能多控制一天,我们就会有更充足的准备来对抗他们。有一个士兵离开我们了,还有几个受了伤。我听到子弹的声音呼啸而过,相信我,那种声音里有一种奇妙的东西。”这个年轻军官的这句话传到了英国国王乔治二世的耳朵里,他淡然地说道:“要是他听得多了,就一定不会这样说了。”

粮荒开始在营地里出现了,亚王、斯卡鲁雅迪酋长和三四十名武士的到来使这种情形更加严重了,当然其中也包括他们的妻儿。华盛顿马上给克罗根发去了急信,要求他们把手里的面粉都送到军营来。弗赖上校病故了,一位来自北卡罗莱纳、具有丰富经验的詹姆斯·英尼斯上校接任了远征部队军官的职位,不过此刻,他正和士兵们驻守在曼彻斯特,这令华盛顿感觉责任越来越重,处境越来越艰难。在攻打卡塔赫纳时,英尼斯上校曾与华盛顿的哥哥劳伦斯在一个连队里。可是他的军队却一向都没有来过华盛顿营地,更别说参加这次战役了。要是他们参加了,那结果一定不是这样的。

华盛顿一个人肩负起了指挥全团的重任。在弗赖的函件中,他发现了一张少校委任状,是空白的,所以他将这个位置给了很有气魄的上尉亚当·斯蒂芬。鉴于对其他人事变动的考虑,他给德威迪写了一封信,在信中,他对雅各布·范布拉姆大加赞赏:“自从离开了亚历山德里亚,他总是担任上尉一职。他的经验完全可以胜任指挥这一重任。”

没多久,前文提到的要塞完成了。因为士兵们在修筑期间忍受着饥饿的痛苦,所以这里就被命名为“困苦堡”。远道而来的援兵补充了营地的兵力。一起来的还有出生于荷兰的詹姆斯·克雷克军医,他注定将成为华盛顿一生中最忠实与最知心的朋友。

10日,侦察员送来消息说有90名法军正在靠近。华盛顿希望能够再抓到一些法国兵俘,把他们当做礼物送给德威迪总督,所以他立即带上150名最优秀的士兵出发了,只留下穆斯少校,还有剩下的士兵留守碉堡、架设回旋炮。到了那里之后才发现,只是9名逃兵而已,又是虚惊一场。不过从法国逃兵的嘴里,他们得到了可靠信息:位于俄亥俄河岔口的碉堡已经建成,为了纪念加拿大总督,它被命名为“杜凯纳堡”。碉堡中的守军不足500人,但是还会有200人随时可以赶来,两周后还会再来900人。另外,他们也证实了拉弗斯一伙人的间谍身份。

就在这同一天,麦凯上尉带领着南卡罗莱纳的独立连抵达营地。这位彬彬有礼的上尉,性情十分温和,就是非常讲究礼节。他手里有英国国王的委任书,所以他不认为地方军官是他的上司。华盛顿之前比较忧虑的矛盾发生了,他尽可能地谨言慎行,避免一切可能引发指挥权的事情。在对方建议受到质疑的时候,他也是温文尔雅地加以解释。他给总督阁下写了一封信,要求他规定两人的级别与权力:“他觉着你无权颁发对他具有约束力的委任状。要是这样的话,我能自信地说,要是他不到这里来,那对公众的利益能更好些。”

6月11日,华盛顿军队继续向红石溪方向艰苦行军。但是麦凯上尉的士兵们却建议说,要想他们参与修路,必须每天给他们一先令。所以华盛顿只能留下上尉与他的独立连在“困苦堡”留守,自己带着他的士兵们去修筑军用公路。7月1日,他们抵达了“大草地”。军士们都已精疲力竭、不愿再继续走下去了。于是华盛顿放下了原本的目的,打算在这里做短暂停留,修筑工事,同时派出了使者,要求威尔斯溪方面快点送来补给品和支援军。往“大草地”撤退一点不能说是轻率,因为当时德列维上尉——朱蒙维尔的姻兄——为了复仇,已经带领军队从杜凯纳堡出发,包围了华盛顿的防御工事,并先开了火。之后他们才发现他们所包围的地方一个人影都没有,就推测英军已经撤到居民点了,不过此时再追击已经晚了。德列维上尉正打算返回,却遇到一个逃兵,说是华盛顿军队正停留在“大草地”,军士们都已饥饿不堪。于是上尉立即率部兼程赶往那里。

同类推荐
  • 大思想家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大思想家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由劳动人民推动的,这是几千年来思想家们总结出的结论。然而,伟大的思想家们的思想又影响着人们。因为,大思想家的思想是从劳动人民中产生的,是劳动人民智慧的升华和结晶。本书所选的大思想家,都对世界产生过广泛的影响,他们的思想已经渗透到人们的生活、行为、思考等等领域。
  • 百年“夜莺”在飞翔:周小燕传

    百年“夜莺”在飞翔:周小燕传

    1945年下半年,整个法国都沉浸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喜悦中。5月7日凌晨2时41分,德国在法国东北部小城兰斯签字向盟军投降。三个月后的8月25日,巴黎也回到了法国人民的手中。就在饱受苦难的人们正期待欢庆之时,法国人民的骄傲--戴高乐将军在第二天的下午4点,从奥尔良门进入了法国市政大厅。他面对欢呼的人群激动地说:“此刻,我只想说心中的一句话--巴黎万岁!”整个香舍丽榭沸腾了,整个巴黎沸腾了,整个法国沸腾了。
  • 百位世界杰出的政治家(上)(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百位世界杰出的政治家(上)(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斗转星移,物是人非。漫长的世界历史画卷上写满了兴盛与衰亡、辉煌与悲怆。多少风流人物,多少英雄豪杰,在历史的长河中悄然隐去。然而,仍有许许多多曾创造了不朽业绩的杰出人物名彪史册,业传千秋。拭去历史的风尘,人们依稀看见那些改写人类历史的政治家、军事家;人们仍旧忆起那些拯救人类危机的谋略家、外交家;人们还会记得那些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人们至今难忘那些为人类生产精神盛宴的文学家、艺术家;人们深深感谢那些创造人类物质财富的企业家、经济学家。
  • 《儒藏》春秋:汤一介传

    《儒藏》春秋:汤一介传

    在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儒、道、释历来三分天下。但在中国的历史上,却只有《佛藏》和《道藏》,而没有《儒藏》。21世纪初,这一历史终于得以突破,而改写中国这一历史的带头人就是我国著名的哲学家、一代国学大师汤一介。
  • 隆美尔传

    隆美尔传

    隆美尔的大半生都在对战术的迷恋中度过,武器的型号及数量不重要,始终保有步兵的进攻能力才是他制胜的法宝,他给人们留下了传奇的故事、争议的历史、精妙的战术以及战争年代的一曲挽歌。
热门推荐
  • 消失的匿名信

    消失的匿名信

    高中之后便在异国生活的邢美佳,某一天忽然收到一封来自家乡的匿名信,恰巧因家中有事,她亦正准备回国。回国后的她去往信上的地址,意外见到了学生时期爱慕过的少年洛雪夜,但洛雪夜却不知为何死在家中,邢美佳因此卷入了一场谋杀案中。  在调查过程中,友情的决裂,爱情的渺无音讯,随岁月淡去的伤感往事逐一浮出水面……
  • 案件与刑律历史纵横谈

    案件与刑律历史纵横谈

    本书在参考了大量权威性历史著作的基础上,将中国悠久历史沉淀下来的丰富的图文资料融为一体,直观的介绍历史发展进程,全书以丰富的珍贵图片,配以深沉的文字叙述,全方位介绍了中华文明的历史,内容涵盖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外交、科技、法律、宗教、艺术等领域,具有很强的系统性、知识性和可读性,不仅是广大读者学习中国历史知识的最佳读物,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最佳版本。
  • 无尽传说之玲珑

    无尽传说之玲珑

    一颗玲珑玉,引发人魔妖三族大战,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身负魔族血脉的人类少年
  • 虚无神使

    虚无神使

    上古两大宗门大乱,其一宗门中的弟子重修前往【起源之地】,引发一系列事情。
  • 来不及挥霍的时光

    来不及挥霍的时光

    放肆的青春岁月里,那些幼稚可笑又可爱的人你是否还记得?青春年少时那纯纯的爱意是否还会不经意间波动你的心弦……
  • 寻梦绿茵

    寻梦绿茵

    “成功是偶然的,但当你真正站在这个领奖台上时,你会发现,如果有了足够的努力,成功,就是必然的!”站在国际足联世界足球先生的领奖台上时,我对前来采访的记者说出了这样一句话-节选自《莫辰自传》前排友情提示:书中所有球员均为当前状态,如有转会等均无法更改,后续转会信息都是作者编的,如有雷同……请夸我预测帝
  • 谋划世界的100次会议(上)(破解人类文明之谜)

    谋划世界的100次会议(上)(破解人类文明之谜)

    一场会议,一场交谈,总是在不经意间便为世界谋划出另一种面貌。《谋划世界的100次会议》虽只是舌尖上的战争,但依旧是一场你死我活的追逐。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明天你是否依然爱我

    明天你是否依然爱我

    几个打架的小孩子被警察的枪声吓得四处逃散,其中一个被一辆出租车撞死了。肇事司机赵亮开车逃了。赵亮和一个叫田麦子的小姐同居。他非常爱田麦子,不想死,但是,天天做被警察抓住的噩梦。当他得知田麦子给他买了七十五万块钱的人身保险后,终于想出了一个解脱的办法,那是一个什么样的办法呢?刑警队长高原黑着脸骑着摩托车满街找网吧,他儿子高峡逃学两天了,成天泡在网吧里打“网游”。妻子宋雪管不住儿子,只能把一肚子火撒在高原头上。高原出差去西安才回来,奔波了半个月,终于把毒贩子的下线逮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