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97900000003

第3章 孙子谈战争(2)

《吕氏春秋》曾经记载:越国王子搜看着越国人接连三次杀掉国君,王子搜担心自己被立为国君后也会遭到杀害,于是就逃到一个山洞里躲起来。越国没有国君,越国人到处寻找王子搜,终于在山洞中找到了他。可是王子搜不肯出来,越人就把艾草点燃,用烟熏他,逼他出来。

王子搜忍耐不住,被迫从山洞里钻出来,越人推搡着把他请上国君的车驾。王子搜上车后仰天长叹:“苍天啊!为什么你不能放过我?”其实,王子搜并不是害怕做越国的国君,而是害怕做国君所带来的可怕后果。“军争为利,军争为危”,权力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给你带来无上的尊贵和无尽的财富,同样也会给你带来无穷无尽的祸害。

“军争为利,军争为危”的道理也适用于市场竞争。一个企业能否及时准确地把握竞争之“利”的“危”,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发挥其“利”、避免其“危”,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的关键所在。为此,许多大企业不惜重金聘请专家学者组成智囊团,提供市场竞争中的“利”与“危”的信息,研究本企业所面临的经济环境和本企业所处地位,以调整经营结构,变有利因素为经济利益,变危害为有利或减小危害,使企业在商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途有所不由——途有所不由

[原文]

途有所不由。(《孙子兵法·九变篇》)

[今译]

有的道路不要去走。

[历代论引]

曹操曰:隘难之地,所不当从;不得已从之,故为变。

李筌曰:道有险狭,惧其邀伏,不可由也。

杜佑曰:厄难之地,所不当从也。不得已从之,故为变也。

梅尧臣曰:避其险厄也。

张预曰:险厄之地,车不得方轨,骑不得成列,故不可由也。不得已而行之,必为权变。韩信知陈余不用李左计,乃敢入井陉口是也。

[兵法札记]

“途”,道路。“由”,通过。“途有所不由”这句话可作多种理解,其一,按正常情况该走的道路偏偏不走,另选迂回的道路走,以期达到出奇制胜。例如三国时期曹魏将领邓艾伐蜀的绕道阴平。其二,险隘而不便展开队形、不利作战行动的道路不走以免得不偿失。其三,可能有伏兵的道路不要走,以免中圈套遭伏击。

魏景元四年(公元263年)秋,魏元帝下诏书命令诸军征伐蜀国。蜀国得知消息后,立即调兵遣将增援驻守在沓中(今甘肃岷县南)的姜维。两军经过几次激烈交战,蜀军姜维、廖化、张翼、董厥等退守剑阁,集中兵力抵抗魏军。魏军主将钟会率十万人进攻汉中(今陕西汉中市),在剑阁受阻,久攻不下,部队缺粮,准备撤退。征西将军邓艾率三万余人在西线进展顺利。他经过详细分析形势后认为,姜维经过长期征战,兵力损失很大,魏军应当乘胜进攻,不给喘息机会,方能取得彻底胜利,不然就会半途而废。于是决定从阴平(今甘肃文县西北)走小路经汉中德阳亭攻取涪城(今四川绵阳市),然后出剑阁西一百多里,再长驱三百里至成都,用奇兵直捣蜀国腹心。

这年冬天,当邓艾引军由阴平小道向江油(今四川江油北)进发,军至马阁山(今四川平武东南)时,他的部队遇到了山险、粮缺、人乏的严重困难,处境十分危险。面对艰险,邓艾毫不松懈斗志,他一边指挥士兵“凿山通道,造作桥阁”,继续前进,一边鼓励士兵顽强拼搏,战胜困难。在行军到一处荒山绝壁,遍野荆棘,野藤缠绕,实在难以行走时,邓艾急中生智,用牛毛裹住身体从山坡上向下滚。将士们见主帅如此不怕死,也就勇气倍增,想各种方法,冲破险阻,向前挺进。就这样,经过艰难行军七百余里,邓艾军终于神不知鬼不觉地进军到了江油城,蜀国守将马邈猝不及防,被迫投降。接着,邓艾又与蜀将诸葛瞻所部展开激战,诸葛瞻不敌,节节败退至绵竹(今四川德阳)。邓艾毫不放松,挥师攻破绵竹,斩杀了诸葛诸葛瞻及黄崇等蜀将。继而又乘胜直捣成都,迫使蜀国“刘禅君臣面缚,叉手屈膝”请降。

邓艾以其非凡谋略和英勇善战,一举灭掉了在成都经营了四十多年的蜀国,创造了中国历史上长驱奇袭大获全胜的著名战例。

[人生感悟]

战场上,军队有的道路不要去走;人生中,做人有的道路也不能去走,比如犯法的道路,有损人格的道路,伤害别人的道路。我们做人做事,社交处世,要走正道,不能走邪路,必须脚踏实地时时谨行,处处慎独,守住做人的底线,做个好人。

俗话说:难难难,易易易,不难也不易。要说难,一片贪欲之云横眼前,就可能叫人钻入死胡同,直碰得头破血流甚至一命呜呼也闯不过去。要说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明心见性也只在刹那。关键看一个人有没有真诚的信念、坚强的决心、刚毅的意志和切实的躬行。

孔子说:“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可见一个人即使学富五车、著作等身或宏论滔滔、口吻生花,如不能躬行实践,也不能算是真学问。

春秋时,鲁国相国公仪休喜欢吃鱼,全国各地很多人因此送鱼给他,但他都一一婉言谢绝了。他的学生劝他说:“先生,你这么喜欢吃鱼,别人把鱼送上门来,为何不要了呢?”

公仪休回答说:“正因为我爱吃鱼,才不能随便收下别人所送的鱼。如果我经常收受别人送的鱼,就会背上徇私受贿之罪,说不定哪一天会免去我相国的职务,到那时,我这个喜欢吃鱼的人就不能常常有鱼吃了。现在我廉洁奉公,不接受别人的贿赂,国君就不会随随便便免掉我相国的职务,只要不免掉我的职务,就能常常有鱼吃了。”

公仪休的想法是明智的。我们在工作当中,也免不了会遇到一些或大或小的诱惑,关键时刻一定要把握住自己,不要因贪小利而丢了大利。

居庸关城隍庙大殿有这样一副楹联:“做个好人,身正心安魂梦稳;行些善事,天知地鉴鬼神钦。”做个好人,是否能得到被孔子敬而远之的鬼神们的钦敬不得而知,但要说到心安梦稳那是真实不虚的。而且,一个人一旦明白了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再以无所畏惧的意志来躬行、精进,“日新、日新、又日新”,这样就能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有所超越和收获,生命之花就能徐徐绽放,璀璨而芬芳。当你堂堂正正地生活、坦坦然然地工作、光明磊落地处世时,你会觉得自己是透明的,是喜乐的,是清静的,是完整的。

半济而击之——令半济而击之,利

[原文]

客绝水而来,勿近之于水内,令半济而击之,利。(《孙子兵法·行军篇》)

[今译]

敌人渡河来战,不要在敌人刚入水就去迎击,而是让敌人渡过一半时再去进攻,最有为利。

[历代率引]

李筌曰:韩信杀龙且于潍水,夫概败楚子于清发是也。

王皙曰:“内”当作“(氵内)”。迎于水(氵内),则敌不敢济;远则趋利不及,当得其宜也。

张预曰:敌若引兵渡水来战,不可迎之于水边,俟其半济,行列未定,首尾不接,击之必胜。公孙瓒败黄巾贼于东光,薛万均破窦建德于范阳,皆用此术也。

[兵法札记]

半济而击,即当敌人渡水作战时,抓住它正在渡水,部队无法展开的机会发起攻击,歼敌于水际滩头。这是古代敌对双方隔水作战时常用的一种谋略。

半济而击之法最早起源于何时何地,尚不得而知。公元前506年,吴王阖闾在孙武、伍子胥等人的辅佐下,起兵伐梦。吴军纵横数千里,连战皆捷,遂拔郢都。在吴军发起的一系列战役中,吴军先锋夫概在清发水(约为湖北安陆、随县的氵员)水,趁楚军半渡之时,发起一场锐利的攻击。这是历史上较早的半济而击战例。

吴楚交锋,楚军连连败北,锐气已挫。先锋夫概建议趁楚军兵无斗志、将帅不和之机,全线发起攻击,吴王没有同意。夫概认为,为将之道,应见机而行,不必等待命令;拼死一战,说不定能彻底打败楚军,到时候吴王怪罪下来,也可将功折罪。于是,他擅自率领所属五千人马,进攻楚军大营。毫无防备的楚军一触即溃,吴王率军全力投入交战,楚军全线溃退,主师子常逃奔郑国。吴军乘楚军失去主帅群龙无首,部队混乱之际,向西进行战备追击,到清发水追上了楚军。吴王正要下令攻击,夫概劝阻说:困兽犹斗,何况是人,若逼之太急,楚军会死力拼搏的。不如暂且驻兵,待楚军半渡之时再行攻击。到那时,楚军先渡河的幸免于难,无心恋战;后渡河的羡而争渡,也会失去斗志,我军定能大获全胜。吴王接受了这一建议,孙武率中军赶来时,也称赞夫概的好主意。

楚军大将芜射初闻吴军追来,准备列阵决一死战,又闻吴军复退,以为吴军不敢穷追,即下令五鼓饱食,全军渡江。谁知部队十停刚刚渡过三停,吴军就杀来了。楚军士卒争相渡江,顿时大乱,芜射制止不住,只得乘车疾走。混乱中的楚军随其主将乱闯乱窜。吴军从后掩杀,杀得楚军尸横遍野,掠取旗鼓戈甲无数。追至雍(氵筮)(湖北京山西南),再败楚军的援军,接着吴军又连续打了几个胜仗,于十一月二十九日,占领了楚国的国都郢城。

正在半渡中的部队,有的已渡到彼岸,有的处在正渡之中,有的还在等待渡越,队伍散乱,形不成整体战斗力。这种时候若受到攻击,通常是难以招架的,而对进攻者来说,则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孙武是先作兵法十三篇,出山后开始给吴王讲授。夫概作为吴王阖闾的胞弟,自然对孙子兵法有所了解。他能在楚军败退到清发水时,及时提出的主张,也称得上是学以致用。

自孙武提出“半济而击”的战术原则之后,这样的战例常见之于古今中外的战史上。如在夫概半济而击的三百多年后,韩信的攻齐之战,也运用了这一战法。公元前203年,韩信攻齐。项羽派大将龙且率军二十万驰援,与韩信的部队隔潍水对峙。韩信派人做了一万条沙袋,于潍河上游坝住水势;又派一部兵力涉水进攻龙且,接触后又佯败而退。龙且率军渡河追击。这时韩信命部队决开沙袋,龙且的部队刚渡过一半左右,河水陡涨,韩信回师反击,彻底打垮了龙且的部队。

[人生感悟]

“半济而击之”,就是在对手开始行动,而未达到目的的时候下手,这个时候进攻对手不仅理由充足,而且取胜的把握也比较大。

两晋末年,幽州都督王浚企图谋反篡位,晋朝名将石勒准备剿灭王浚。但是王浚势力强大,恐一时难以取胜。石勒认为时机还不成熟,决定采用“欲擒故纵”之计,麻痹王浚。他派门客王子春带了大量珍珠宝物,敬献王浚。并写信向王浚表示准备拥戴他为天子。信中言辞恳切,对王浚一番吹捧。王浚信以为真。正在这时,王浚的部下游统,伺机反叛王浚,准备投靠石勒,石勒却杀了游统,并将游统首级送给王浚。这使得王浚对石勒更加放心。

公元314年,石勒探听到幽州遭受水灾,百姓们粮食断绝,而王浚却不顾百姓死活,苟捐杂税,有增无减,致使民怨沸腾,军心浮动。石勒见时机成熟,亲自率军攻打幽州。当年4月,石勒率部来到幽州城,王浚还蒙在鼓里,以为石勒来拥戴他称帝,根本没有准备应战。等到大梦初醒时,已经身首异处了。

王浚刚开始谋反时,石勒并没有实力歼灭他,而且当时不易获得当地军民的全力支持,于是他首先设计稳住了王浚,然后暗中积蓄力量,伺机而动。等到幽州遭受水灾,而王浚又激起民愤时,石勒才借机一举歼灭了他。

利导思维——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

[原文]

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孙子兵法·九地篇》)

[今译]

对自己的军队来说,有利于我就战,不利于我就不战。

[历代论引]

曹操曰:暴之使离,乱之使不齐,动兵而战。

李筌曰:挠之,令(今)见利乃动,不乱则止。

梅尧臣曰:然能使敌若此,当须有利则动,无利则止。

张预曰:彼虽惊扰,亦当有利则为,无利则止。

[兵法札记]

“动”,行动,这里指作战。“止”,即不战。

《孙子兵法》中多处谈到“利”,十三篇兵法中共计有五十一个“利”字。“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是孙子利动思想的名言。

战场上,敌对双方布势用兵,往往都是以“利”为基本着眼点的。孙武在阐发这个用兵原则时首先提出了动与止的前提条件。即:使敌人前后不能互相策应;大部队与小部队之间不能互相依靠和协同;主力部队和非主力部队之间不能相互救援,部队建制被打乱,上下失去联系,无法收拢和集中;士卒分散难于集中,对阵交战阵形也不整齐。只有在此有利的态势下,才能致敌用势,战而胜之。否则,就必须待机另谋胜敌之法。

公元231年,诸葛亮五出祁山,率军到达(眉阝)县(今陕西(眉阝)北),然后进驻五丈原。司马懿率军渡渭水、背靠渭水构筑营垒防守。魏蜀军相持了百余天。诸葛亮多次挑战,甚至送给他一些妇女的衣服侮辱他,但司马懿仍不为这所动。他认为,蜀军远道而来,粮草运输困难,不能持久作战,这是其不“利”。而魏军粮草充足,以逸待劳,这是我之“利”。只要以“利”动之,坚守不战,以守为攻,蜀军会不战自退。后来蜀军渐不能支,果然被迫撤军。这个例子说明,“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确实是有效的制敌谋略。

古今作战,两军都是以“利”伐谋,从胜而终。以“利”伐谋,其动止都是以“利”为目的。有的情况下,为了在战场上夺得“大利”,有时还会放弃眼前的“小利”,假痴不癫,顺详敌意,尔后从利而动,获得较大的胜利。

[人生感悟]

孙子“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这句“利动”思想的名言,若引伸到人生,其意义就得到了拓展、深化,它更多的是给人一种向上的、阳光的思维。

人的思维有利导思维和弊导思维之分。所谓利导思维就是遇到对自己不利的事情时,把思考导向对自己有利的方面,即从积极美好的方面去想。所谓弊导思维就是凡事往坏的方面想。

有一位盲人,性格十分开朗,生活十分愉快。有人问他“作为盲人,你不感到痛苦吗?”盲人笑着回答:“我痛苦什么呢?和聋子相比我能听见声音,和哑巴相比,我能说话;和下肢瘫痪的人相比,我能行走。”眼睛瞎了,却不觉得丝毫痛苦,这就是由于他调整了比较的对象和方法,凡事从有利于自己的方面思考。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所看到的东西不同。同样一件事情,如果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和思考,就会有迥然不同的结果。因为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既可以从正面理解,也可以从反面理解。从辩证法的观点看,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好事,也没有绝对的坏事。好事中潜伏着坏的因素,坏事中包含着好的成分。正如老子所说:“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这就要求我们在观察和思考问题时,把一切思考导向对自己有利的方面,从不利的事情中寻找美好,提取美好,放大美好。这样不仅能使自己在不利的境遇下保持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激励自己克服困难,战胜挫折,而且也有益于身心健康。

学会利导思维,不只是一个思考的技巧问题,还涉及到人的心态,人的性格和人的生活态度。一个人性格开朗、乐观向上、心情舒畅,往往就能正确而对现实、正视事实,能够协调和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遇事从积极和美好的方面考虑问题。反之,一个人如果心胸狭窄、自惭形秽、缺乏自信,甚至悲观绝望,往往容易陷入弊导思维的泥坑不能自拔,甚至会导致自我伤害、自我折寿。我们学会利导思维,就要掌握唯物论和辩证法,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价值观。

同类推荐
  • 韩非子公开课

    韩非子公开课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一直是唯物主义者研究历史所提倡的观点。对于韩非子的思想,今天的我们一方面需要了解,同时更加着重其对于现代的意义,寻找其中的积极因素,为我们所用,这才是我们研究韩非子的意义所在,也是我们编辑此书的目的所在。由于时代的进步,韩非子的法家思想和现代的依法治国存在着本质差别,前者的立足点是为君王服务,重在御民和保持统治者的地位和权势,与今天保护全体人民利益的依法治国不可同日而语。从当代人的立场出发,我们当然不能接受韩非子的一系列与当今时代已经格格不入的思想,但当我们站在古人的角度时,我们依然能够理解这位思想大家的智慧所在。
  • 林语堂的半半哲学

    林语堂的半半哲学

    林语堂先生的过人之处,就是他一直对人文精神的高度关切,并且由此总结出了许多动人的生活经验和生存智慧。他的“半半哲学”秉承的是这样的信仰:工作,并且快乐;劳动,并且幸福着。人生也有缺憾,如果能从中超脱,做个平常而又受人欢迎和尊重的人,也是人的一大成就。倡导中庸的生存,肯定刚柔并济的处世,奉行豁达随性的生活,活得天真、简朴、自然、中道、幽默,这在纷乱繁杂、生活快节奏的今天,无疑是往寂寂的水潭中投进了一粒粒圆润美丽的鹅卵石,激荡起迷人的涟漪,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 庄子全书

    庄子全书

    本书除了介绍《庄子》原文中的一些经典寓言故事,还列举了古今中外很多富有借鉴意义的小故事或人生实例,几乎涵盖了职场、营销、教育、友情、爱情、婚姻、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等方方面面,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和可读性,让您在轻松中获得智慧,愉悦中体味哲理!
  • 散步·路上:我与学生聊哲学

    散步·路上:我与学生聊哲学

    这是一本聊出来的书。作者八十岁以后,不再上大课,学生知道其喜欢散步,路线又比较固定,所以经常与作者在路上“偶遇”,与作者一起散步聊天。谈天说地,论古道今,即成此书。书中既有对人性问题的探索,也有对历史问题的求解,既有对命运问题的省思,也有家国情怀和对社会问题的倾心关注。大到世界革命,小到同性恋。问题广泛,五花八门,却处处不离哲学,每每有思想火花的迸发。作者自嘲是“马路哲学”,其实是传道授业的一种方式。
  • 重读《周易》智慧

    重读《周易》智慧

    解读周易古经,开发先贤智慧!继承优秀传统,光大中华文化!《重读周易智慧》从对中华元典——《周易》的认识入手,集中介绍了《周易》中的崇尚自然、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发明创造、彰往察来、循序渐进、革故鼎新、物极必反、否极泰来等哲理。《重读周易智慧》作者刘明武从微小处入手,阐发出做人、做事的道理,具前人所未见,道前人所未道,是当今人们认识中华文化、学习中华经典时的入门之书。
热门推荐
  • 电竞之巅:天有云落时

    电竞之巅:天有云落时

    她曾是国际重案组前犯罪心理剖绘师(心理侧写师)的义妹,中医第一天才的至交好友,并为保护这位中医天才而失踪。一朝风云变幻,她变成了他——云家废少,云洛。她积攒实力,只为寻找好友的踪迹,追寻身份的秘密。注意事项:女主心狠手辣,伪圣母,有白莲倾向,略偏执,护短,是萌控、手控、声音控。男主占有欲强,生活白痴,毒舌傲娇,极度白莲,病娇,懒不喜勿入。
  • 校草老公只爱我

    校草老公只爱我

    每当有人问她:当初是你追的他,还是他追的你?林袅袅总会回答:打游戏爆的。某人不爽的捏着她的小下巴,冷眉一挑,问道:“谁是打游戏爆的?”林袅袅咧嘴一笑:“我是打游戏爆的,我是打游戏爆的。”某人很得意,赏了她一个么么哒。自从她被贴上他的标签以后,他就对她宠爱有加,唯命是从。也因为和他走得太近,她成了女生的公敌,每天找她麻烦的人多不胜数。她表示好烦恼,这样的男朋友太不省心了。某日,林袅袅低价出售男朋友一枚,穿衣显瘦,脱衣有肉,冬暖夏凉。某人发现以后,火冒三丈,掀了她的小被子。“喂喂喂!打你啊!”“来!”某人哒的一声,把皮带给抽了出来。“你来真的?”“我什么时候来假的?”“打就打,来啊!”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倾国

    倾国

    东昭公主晏倾君十一岁丧母失宠,十五岁被情人及兄长设计和亲贡月国,心中不甘做父兄王位权杖下的牺牲品。谁知和亲途中发生意外,晏倾君顶替封姓女子身份来到了祁国,掀起内廷一片血雨腥风。东昭太子晏珣新婚之夜见到新娘“绍风郡主”,不禁大惊失色。双料的身份,双料的阴谋。情节环环相扣,动人心弦。作者文笔大气,以一种浓墨重彩的画卷,展示了几国纷争下的爱恨情仇。南临平,东昭乱,商洛逼,祁国扶,贡月亡,五国大乱。美人笑曰:倾你一国,救我一命,如何?他眉尖微扬,似笑非笑,“好处?”
  • 跨越

    跨越

    三跨青年Lydia的一线奋斗笔记,38篇有世界观,有方法论的故事,为你打开上升通道。三跨青年Lydia的一线奋斗笔记,抛却艰深理论,用亲身经验为你打通任督二脉:揭开思维认知盲区,剖析成长潜在技巧,探知进阶背后逻辑,在拐点到来的时刻,推动人生加速上行。
  • 纹身天使

    纹身天使

    霍奇·拉菲埃尔是名一穷二白的宇宙飞行员。一次由于误判,他差点丢掉性命,得到路人搭救后他一直将恩情铭记于心。但恩人随后遭遇了可怕的惨死,于是他发誓将翻遍几十个殖民星球与空间站,定要用自己的力量来讨得正义。然而随着调查深入,他发现恩人的惨死不仅仅事关海盗的一次施虐,其中更隐藏着巨大的阴谋……
  • 娇女来袭,夫君有点甜!

    娇女来袭,夫君有点甜!

    一朝穿越,成了农家小媳妇,什么,相公要休妻?做梦去吧,看你长得不错的份儿上,还是我休你吧!某女:相公,你看人家长得美吗?某男:滚。某女:相公,听说你想纳妾?某男:做好你自己的事。……某男:再敢跑,打断你的腿。某女:滚。某男:听说你要休夫。某女:这是给你的休书,滚吧。姑奶奶不伺候了。一本,,,嗯,,,就那样了。
  • 末日前我有了超能力

    末日前我有了超能力

    当你因为多宇宙的重叠,多重空间的挤压,地球毁灭了,你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家园!开始在不同的世界辗转流落,物种不同,语言不通,身无分文,独身一人,力量弱鸡。在异世界人类不一定是主导地位,世界霸主,你该怎么不同的物种中谋求生存?即使拥有了随时查阅全球信息资料的超能力,可你并没有过人才智,强大的心理素质,个人能力也极其普通。这样的情况,你要怎么活下去?
  • 我家宿主是最凶的崽

    我家宿主是最凶的崽

    织沐这辈子走过最长的路,就是凤清尧的套路。原本,他是她的死对头!原本,他们应该不死不休!原本,他们应该相恨相杀!可自从她被系统诱惑去三千世界以后……织沐一脸麻木的抱着一大堆喜糖,听着一堆人在那里祝贺她:新婚快乐。#假高冷毒舌女主×真清冷矜贵男主#
  • 帝王盛宠:妖娆逆天妃

    帝王盛宠:妖娆逆天妃

    那年初见,她从卑微的御女一跃成为帝王盛宠。盛宠之下尽是累累白骨,斗妃嫔,平外戚,一将功成万骨枯。深宫寒暑数载,从暮春到隆冬,她满身戾气,看帝王宝座下沾满她父兄亲人之血。帝王站在初见的枯树之下,敛眉,冷道:“阿樱,朕爱的只是这锦绣山河。”她悲凉大笑,帝王盛宠,殿堂誓约,原来终究镜花水月一场。帝王爱,美人面,玲珑计,诛心局,这是一部皇家贵媳的成长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