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981300000001

第1章

来源:《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2009年第01期

栏目:中国中篇小说排行榜

直到离开村庄,罗盘依然想着数日前的那个黄昏。

当街站的人都听到了宋如花的尖叫。罗盘自然也听到了,但他只是回头瞥了瞥。宋如花总是一惊一乍,四十多岁的人了,没一点儿定性。罗盘不,心慌脚不乱。呛死了,呛死了。宋如花一路走一路揉眼睛,风把她的声音荡过来,如同飞扬的空壳谷子。宋如花就这样把众人的目光拽定。人未站稳,话已离开舌根,烟不往外冒,往家里扑,呛死了。罗盘料定她没什么事,不就是烟囱倒扑烟么?马上有人说,炕堵了,掏吧。宋如花犯愁道,这顿饭咋办?像问罗盘,又像问众人。罗盘没说话,别人遇到难事都是找他拿主意,自家的事还要人教?罗盘知道问题出在哪儿。他从不在琐事上和人废话,表情往往更有力度。果然,没人再搭茬儿了。

宋如花跟在罗盘身后,征询地问,要不,掏掏?罗盘不答,走了几步,突然回头,什么饭?宋如花说,莜面饺子,馅儿都剁好了,就差和面……你瞅我的眼熏成啥了?罗盘并不看她的眼,他说,炸几个辣椒搁进去。

罗盘找根竹竿,在竹竿一端绑上旧布条。随后爬上房,把绑布条的一端插进烟囱,反复抽动几次,烟灰扑出来,啄着他的头发眉毛。罗盘对院里的宋如花说,你再试试。几分钟后,宋如花跑出来,行了,不冒了。

罗盘没有急着从房顶下来,他在房顶没什么目的,就是想坐一会儿。罗盘家房子地势高,目光拉出去,整个村庄尽收眼底。房屋不整齐,前一户后一户,像一群没垄行的蒜头。烟囱七高八低,有的冒烟,有的没冒。没烟的多数是到城里去了,门窗也都用泥巴糊了。风一阵比一阵软,拂在脸上,像一只毛茸茸的手。一只燕子从罗盘眼底掠过,罗盘的目光追着它,可很快它就没了影儿。燕子把一个新的季节捎来了。罗盘想,明儿得把化肥拉回来。

罗盘闻到莜面饺子的香味。罗盘被香味勾回来,不经意地往远处瞟瞟,目光突然冻住。罗盘看见了侯夏。准确点儿,是看见了侯夏院子里的侯夏。侯夏家和罗盘家隔两户人家,屋顶上的罗盘把侯夏家的院子里看得清清楚楚。侯夏在自家院子里并不奇怪,问题是罗盘看见王丫进了侯夏的院子。罗盘听不见两人说什么,只看见侯夏在王丫后腰拍了拍。这个亲昵的动作硌疼了罗盘。侯夏和王丫进屋,罗盘仍然是那个僵硬的姿势。宋如花喊他,罗盘才醒过神儿。

饺子是锅巴的,干的一面平平整整,另一面鼓胀胀的,像丰满的鱼肚子。宋如花茶饭好,尤其擅长做锅巴饺子,因为罗盘爱吃。罗盘没像往常那样一口大半个,吃得很慢,而且不声不响。宋如花哟了一声,怎么变成小丫头了?罗盘看看宋如花,眼神却是空洞的。宋如花问,犯什么呆?罗盘说没有啊,谁犯呆了?宋如花说那我考考你,问罗盘饺子像啥。罗盘说,能像啥?像饺子呗。宋如花问,除了饺子,还像啥?罗盘偏头看看,说,像枕头。宋如花追问,还有呢?罗盘说了几样,宋如花用别样的眼神斜着他,有一样儿最像,你没说。罗盘问,哪样?宋如花骂,呆瓜!罗盘突然明白她指的是什么。罗盘说,没正经。宋如花说,两口子,哪来那么多正经?宋如花嘴不饶人,脸却红了。

罗盘没把房顶上看到的跟宋如花说,宋如花藏不住话。而且,罗盘对自己也有些怀疑,他是不是看错了?王丫怎么会和侯夏混在一起?侯夏游手好闲,还好赌,女人和他过不下去,离了。侯夏快四十的人了,王丫不过十八九岁,还没对象,她怎么能看上侯夏?侯夏有什么好?想想,又不是没可能。侯夏虽不务正业,却有一副好嗓子,鼓匠班揽了活儿常喊他去。王丫野性大,行事不管不顾。按说侯夏王丫与罗盘没什么关系,两人厮混也碍不着罗盘,但罗盘心里堵了烂棉絮似的,又闷又胀。不看见就罢了,看见了,就不能再把眼睛闭上。

第二天,罗盘雇吴四的三轮车去镇上拉化肥。化肥是去年冬天订好的,罗盘年年买,和老板已混得很熟。孰料店里没货,老板说昨儿个有人把存货全买走了。老板说你稍等等,一会儿咱的车就回来了。罗盘不好说啥,可一等就等到了下午。罗盘毛躁了,他嘱咐老板给他留着,改日再拉。老板给司机打电话,说再有一个小时就到了,罗盘说什么也不等了。吴四也劝,现在回去,不白跑一趟么?罗盘说,就算是空车,我照样付你钱。吴四说,罗哥说哪里话,我不是担心你不付钱。罗盘说家里有事,吴四便发动了车。

罗盘没什么事,他惦记着侯夏王丫。到家,水没喝一口便爬上房。他的目光像一张大网将侯夏的院子罩住。没看见侯夏。侯夏的院子破败不堪,甭说牛羊了,鸡也没一只。一个猪食槽斜在当院,像个醉汉。院角窝着一堆陈年柴,已霉成黑色。霉柴边丢落着数个颜色鲜艳的方便面袋。村里,也只有侯夏这样的人常吃方便面。

罗盘躲在烟囱后面。

黄昏时分,侯夏终于出现。他从外面回来,手里提个绿书包。侯夏进屋,几分钟又出来。他来回踱着,显然在等人。又过了一会儿,王丫出现在门口。侯夏抓了她的手,似乎捏疼了,王丫用另一只手打侯夏一下。两人进屋,侯夏警惕地扫扫身后。

罗盘暗暗骂娘。狗日的侯夏,王丫还是黄花闺女呢。

吃了晚饭,罗盘去了王宝生家。罗盘很少像宋如花那样串门,除非别人主动找他。所以王宝生两口子大为意外,甚至有些慌乱。王宝生女人让王宝生买烟,罗盘说他晚上不抽烟。王宝生女人是个病秧子,怕烟,王宝生是村里唯一不抽烟的男人。王宝生女人歉意地说,你是稀客,也没啥东西招待你。罗盘说,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客气啥,在家呆得闷了,出来走走。王宝生附和,是呀,忙起来倒不觉得,一闲下来就慌。罗盘一边说话,一边琢磨。王宝生两口子肯定还蒙在鼓里,他不说出来,王丫就得毁在侯夏手里。可这话实在难以出口。罗盘犹豫着,直到王丫回来,话仍在舌根底压着。王丫和罗盘打声招呼,进了西屋。罗盘将话引到王丫身上,闺女大了,能指望上了。王宝生女人说,指望啥?一天到晚疯跑,嘴又馋,一点儿没跟我俩。王宝生责备,闺女是你养的,气啥?罗盘看出来,王宝生面子过不去了。王宝生虽憨,却好面子。这点和罗盘有几分相像,这也是罗盘犹豫不决的原因。王宝生女人无奈地叹气。疯跑、嘴馋就气成这样,若是知道和侯夏厮混……还是算了吧。

睡觉时,罗盘没头没脑地骂句脏话。宋如花咦了一声,你这是咋了?谁惹你了?罗盘说谁也没惹。宋如花说没惹你骂什么人?罗盘问,我骂了么?宋如花肯定地说骂了。罗盘说我骂侯夏这个狗日的。宋如花追问,侯夏惹你了?罗盘说了。宋如花呆了半晌,骂,侯夏这头猪。罗盘突然意识到什么,嘱咐宋如花,可不许乱说。宋如花说,我不说。罗盘不放心,千万不能说啊,说出去王丫就毁了。宋如花说,这话我敢乱说?只是……要不和王宝生两口子说说?罗盘讲了去王宝生家的经过,宋如花问,这可咋办?不能眼看着侯夏胡来。罗盘说,我再想想。

思量半夜,罗盘还是决定告诉王宝生。拖下去,王丫会出事。再者,宋如花已经知道,三五天还行,时间长了,她那张嘴难免露馅儿。罗盘改变了策略,单独把王宝生约出来。罗盘说,不说对不住你啊,不过你得瞒着女人,她闹点儿病,挺不住。王宝生紧张得眉毛都竖直了,啥事,啥事吗?听罗盘说完,王宝生第一句话是,不可能!侯夏什么东西,王丫哪能和他混?罗盘僵了僵说,我是说胡话的人么?我无缘无故胡说王丫干啥?王宝生的眼睛瞪得又圆又大,眼球上的血丝蝌蚪一样跳着,蝌蚪很快没了踪迹,甩下一层灰白。他恼怒地骂,这个死丫头,我揍扁她。罗盘一把拽住他,你这么闹,能瞒住你女人?她那个病,怕是撑不住。王宝生呼哧半天,我找侯夏算账。罗盘摇头,更不能去,你没证据,侯夏能承认?嚷嚷开,就更不好了。王宝生咳了一声,抱着脑袋蹲在地上。

过了一会儿,王宝生仰起头,这可咋办啊。

罗盘犯难地说,是挺麻烦。

王宝生脸上扭出一片片紫青,仿佛挨了打,你得帮我拿个主意。

罗盘就等王宝生这句话。他说,你信得过我,我就帮你想个办法。第一,不能报官,除非王丫咬定是侯夏强迫,不然,治不了侯夏的罪,还弄得谣言满天飞。我看王丫不会这么说,这招不能用。第二,得现场捉拿,有了证据,侯夏王丫都反不了口。第三,对付侯夏打骂不是办法,打骂还搞得全村都知道,让他赔王丫损失费,没钱让他打条子。另外,尽量瞒着你女人。王宝生频频点头,罗盘让他回去等消息。

罗盘早早爬上屋顶,伏在烟囱旁。罗盘有点儿紧张,还有点儿担心。怕王丫不来。这担心挺不地道,可已经和王宝生说了,就得给王宝生证据。其实,让王宝生把王丫锁屋里也是个办法,可罗盘怕王宝生撬不开王丫的嘴。王丫死不承认,王宝生会怀疑、埋怨罗盘。罗盘管是管,但不能把自己扯进去。

看见侯夏王丫,罗盘麻利地溜下屋顶。宋如花想跟,罗盘狠狠瞪她一眼,你以为看戏?宋如花定在地上。

罗盘在门口喊王宝生,王宝生两口子同时出来。王宝生女人灰白着脸,目光飘飘忽忽,如飞扬的柳絮。罗盘看王宝生,王宝生说,她知道了,走吧。王宝生女人恨恨地说,看我不扒他的皮。罗盘不知她要扒谁的皮,说,不能嚷嚷,千万要冷静啊。

门从里面插着,王宝生撞两下没撞开,王宝生女人抓起石头击碎门旁的玻璃,王宝生抓住窗框一扯,窗户整个掉下来。王宝生手割破了,红了半个手掌。王宝生从窗户跳进去,罗盘叫他先把门打开,王宝生根本没听,径直跑进去。王宝生女人也要跳,可爬不进去,两条腿甩来甩去。罗盘托她一把,她总算进去了。

待罗盘进去,屋里已乱成一团。侯夏缩在墙角,王宝生女人叫骂着,又撕又抓。王宝生想拽女人起来,几次被女人甩开。王丫呆站着,傻了一样。罗盘和王宝生合力拉开王宝生女人,侯夏的脸成了地图。

同类推荐
  • 微型小说一千零一夜(第七卷)

    微型小说一千零一夜(第七卷)

    本书中的每一篇小说都是一个贴近生活的精彩故事,反映着当代生活的广阔图景。它们不仅能教会你如何理解生活,更能教会你如何热爱生活。开阔读者的视野、启迪读者的心智、使读者得到精神享受,是编者编选此书的最大愿望。
  • 花儿的冬天

    花儿的冬天

    董书敏,女,1968年12月生于沈阳。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曾在辽宁文学院学习。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生死之间》《界线》。中短篇小说《 远去的蝴蝶》《债》《乌云塔娜》《真相》等。有作品被小说选刊选载。其中《远去的蝴蝶》入选《2006中国小说排行榜》一书。谁也没想到大厅会塌,但大厅真的就塌了。没有一点征兆。大厅倒塌的确切时间是中午十二点四十三分,这一点老姜记得很清楚,因为他刚刚看了时间,是鸡架让他看的,鸡架还有一趟货没有送,手上又正忙着,怕误事儿,就喊老姜给他看看几点了。
  • 花甲

    花甲

    崔解放冲回家,打开西房门朝床上看了一眼,就扣上门,从堂屋刀架上抽出一把刀,走到屋外。磨刀,刀贴着磨石铮的一下过去,滋的一下回来,干磨。干磨伤刀,他这样想时站了起来,随手拿盆子舀了水淋在磨刀石上,吃了水的磨刀石磨起刀来轻快多了,他一点一点挪着磨,磨了一边儿,再磨另一边儿。伸出食指在刀口荡,嘴角抽搐了一下,刀快!再将刀伸进水里荡了荡,新磨的刀看着有点青乌,不像吃过木头的刀看着白亮。
  • 大国医(第一部)

    大国医(第一部)

    河南郭氏平乐正骨已有二百馀年行医史,清代时医过慈禧太后,德高医精。郭家第四代传人郭一山,为延续香火,让郭氏正骨传承下去,又迎娶了小他十一岁的山村姑娘云大妮。迎亲路上,郭一山因救治意大利传教士马利奇与山中土匪结怨。喜宴上,土匪绑架了郭一山。新媳妇毅然女扮男装,上山与土匪谈判。最后变卖家产,典当慈禧太后赏赐的白玉药王终把丈夫救出。如此杀伐决断,令全家敬佩……
  • 作弊的三好学生

    作弊的三好学生

    故事会编辑部编著的《作弊的三好学生》是“中国当代故事文学读本”系列丛书之一。本书为“社会写真系列”。《作弊的三好学生》共分,时代·生存篇、诱惑·万象篇、真情·灵魂篇、人生·启示篇等四个模块,其中包括《不合格的应酬替身》、《看看你在做什么》、《作弊的三好学生》、《说不清与查得明》等文章。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对我服个软

    对我服个软

    四中的顾延之,人人都知道他高冷且孤傲。苏软在见到他第一眼的时候,也是这么想的。但后来的苏软,怎么也没想到,如此高冷的顾会长也会有...暖的一面。1.因为自身原因而借宿顾会长家,不,准确来说,是会长要求自己住宿的。当晚,苏软一度失眠,起身去阳台上抽烟解闷,但是因此影响到了也同样睡不着的某人。“对不起啊,吵到你了。”苏软说,然后抬手擦去脸上的泪痕。2.在苏软趴在栏杆上哭的时候,顾延之站在她身后,显得有些不知所措。毕竟,高冷的顾会长还没见过女生哭的样子。随后顾会长愣愣的伸出手,在苏软头上摸了摸,动作很是僵硬。苏软默默叹气,这动作摸狗呢?苏软在没遇见顾延之前,从未对任何人‘服过软’,但自遇见顾延之后,苏软觉得自己这个软字,大概是为了遇见他。
  • 箫和楚歌

    箫和楚歌

    讲述了上海一个豪门两代人之间的恩怨,悲剧重演的故事。
  • 琥珀的眼泪(女生爱情标本之一)

    琥珀的眼泪(女生爱情标本之一)

    操场上已集满了绿色军装,果然男生少之又少,女生们的眼光仿佛通了虎性,向男生猛扑过去。汤芙忙抛下不快奋起直追,这时候宁可错看一干,不可放走一个。书中用一目十行形容人看得快,系中统共二十几个男性,半眼不到就全军覆没。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沽酒楼

    沽酒楼

    沽酒楼,是酒楼,却也不是酒楼。是,是因为它确实卖酒,此间有酒有菜还有故事。不是,是因为它本来是个组织,一个江湖上非常神秘但又并不怎么可怕的组织,至少从名字上听起来并不是很吓人,也几乎没有任何人听说过沽酒楼的人干出过什么恶事或杀了什么不该杀的人,当然,这是在江湖上开始追杀朱鹊以前。朱鹊,不是朱雀,只是姓朱名鹊,昆仑派朱天声的儿子,也是沽酒楼烟字号惜花使,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现在满江湖都是追杀他的人,因为他杀了昆仑派掌门柳天阳的儿子柳竹君,也就是他的师弟,但这只是其次,最主要的原故则是:他是一个采花大盗,一个打着“惜花”旗号进行采花的奸邪之徒。就在昆仑派还没有做出什么举措之前,武林各大门派的青年侠少们却自发组织起来,相约前去讨伐朱鹊,当然不是去昆仑派,而是去沽酒楼。
  • 处世故事(影响青少年一生的中华典故)

    处世故事(影响青少年一生的中华典故)

    《处世故事》每个典故包括诠释、出处和故事等内容,简单明了,短小精炼,具有很强的启迪性、智慧性和内涵性,非常适合青少年用于话题作文的论据,也对青少年的人生成长以及知识增长具有重要的作用。
  • 表现出众的能力(青少年励志成长丛书)

    表现出众的能力(青少年励志成长丛书)

    毛泽东在《赠父诗》中写道:“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这首诗可以说是少年毛泽东走出乡关、走向外面世界的宣言书,表明了他胸怀天下、志在四方的远大抱负。十三岁后,知识渐开,物欲既染,烦恼增多,心逸情泳,故真性渐隐,记性渐泯,然性向显发,崇效楷范,悟性转强。少年启养心志,正宜此时。志向和理想是我们生活中的导航塔和航标灯,指引我们通往想要去的地方,避免迷失自我,迷失方向。
  • 我从天朝来

    我从天朝来

    这是一本爽文,争取用最直白的话,解释清楚大国博弈。??郑一竹穿到一个洪荒修真世界,这里的人说话不好听,喜欢抓人当奴隶,他只好凭着听过的故事,读过的小人书,看过的影视剧,来斗天斗地,最后万族为王。??路途中......??当科技文明遇到修真文明时。??当骄傲公主遇到邻家妹妹时。??当拳大为王遇到民主自由时。??
  • 穿越之唐朝那些事儿

    穿越之唐朝那些事儿

    一名普通高中生,在一次意外之下,掉进一个奇怪的洞穴,机缘巧合之下触发时光隧道,穿越到唐朝,一步步的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