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98400000016

第16章 小商要做事,中商要做势,大商要做人(5)

胡雪岩有一句话,叫做“做人总要讲宗旨,要讲信用”。胡雪岩如此说,也的确是如此做的,而且贯彻得很彻底。在他身陷危机之时,还要硬着头皮与洋商斗法,宁可倾家荡产也绝不失信于蚕农。

或许有人嘲笑胡雪岩狂妄自大、螳臂当车、不自量力,把他的失败归咎于奢侈,可又有多少人知道胡雪岩与洋商斗狠的真正目的。

胡雪岩涉足生丝买卖是有原因的。在当时,湖州是中国的生丝基地,而最好的生丝,时价每担不过二两银子。洋商把生丝出口到英伦三岛,生丝价格竟达十一两白银,利润惊人。生丝在国外的工厂加工成绸缎,销往世界各地,利润更成倍增加。蚕丝成为洋商绸缎生产必不可少的原料,他们通过买办、掮客直接到产地收购原料,就是为了获取最大的利润。

但是,本地丝商却遭到冷落、挤兑,上海的洋商、买办资金雄厚,可以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湖州的生丝市场几乎被洋人垄断。几年下来,当地的丝行纷纷倒闭。连“丝业大王”、“湖州四象”之一的庞二爷,也陷入困境。这样一来,无数蚕农倾家荡产。

胡雪岩决心要在湖州开办一家丝行,联合当地丝商对抗洋商。他以官府名义,号召蚕农卖爱国丝,抵制洋商;发帖子把湖州的丝商全请来,集合到自己的旗帜下……

胡雪岩效法洋商,让丝业公会在湖州阜康钱庄存入大宗银钿。所有蚕农,年前都可以去阜康钱庄预支一定数量的银两,这叫定金,待来年春天养出蚕茧,再以生丝偿还。而且他保证,湖州丝业公会的丝价绝不会低于洋商,收购生丝的时间也不会卡得那么紧。

这个效法洋商的处方大有玄机,蚕农有钱过年,丝商明春得丝,双方得利,两全其美。而以丝业公会相号召,既可以把丝商团结起来,又可以把大小丝商的资金吸纳到阜康,大放定金,吸引更多蚕农。这样一来,来年春天就能更多地把生丝买卖的主动权抓在手里,以便应对洋商的反攻……

胡雪岩的做法收到了明显的效果。生意达到巅峰状态时,他的生丝生意专营出口几乎垄断了国际市场,广大蚕农也从中得到了实惠。

1882年,胡雪岩垫付资本二千多万两,套购生丝一万四千包,使洋人“欲买一斤一两而莫得”。洋商与洋行联合起来报复胡雪岩的招数极其狠毒。他们已经看出在上海市面开始萧条的情况下,胡雪岩垫付资本太多,必将周转不灵,而他此时要应付的方面又太多,比如要按约定偿还外国银行的贷款,要为左宗棠购置军火等。因此,洋人们冲着胡雪岩共誓“今年不贩生丝出口”,接着又紧缩银两,使胡雪岩一下子陷入危机之中。

此时,直接伤及胡雪岩生意运作的原因是,古应春投资房地产出了意外。他投下去的资本达五十万两银子,其中三十五万两是从上海阜康借贷的。对于这一情况,胡雪岩事先并不知道。由于上海市面趋于萧条,阜康银两随之紧缩,胡雪岩在上海阜康钱庄的“大伙”宓本常也不顾胡雪岩与古应春的情分,落井下石,逼古应春还借款。胡雪岩得知这一情况,以他的性格和为人,必然要尽力帮助古应春。但阜康也确实到了极困窘的地步,第一期五十万两本银的还款日期就在月底。那是各省上交上海道台衙门代收的协饷,数目不够由阜康代垫。但银根如此紧张,代垫几乎没有可能,而上海道台邵小春又借故将各省协饷拖延不给,胡雪岩的危机也就显得更加严重了。

不过,胡雪岩此时也还有一条路可走,他可以向上海地区已有的三家新式机器丝厂出售蚕茧。当时,外国新式机器缫丝已经传入中国,浙江、江苏一带出现了好几家机器缫丝厂。机器缫丝对于用传统手工缫丝的养蚕人家冲击很大,一经推广,必将有大量以做丝为生的人家破产。

经过数十年的苦心经营,此时的胡雪岩实际上已经是丝业的老大。为了抵制机器缫丝,这几年他大量收购蚕茧,以切断机器缫丝的原料来源。由于他囤积蚕茧,已经使上海地区三家机器缫丝厂由于没有原料而面临停产倒闭。胡雪岩囤积居奇,这个时候如果答应将蚕茧给缫丝厂,自然可以卖出一个不错的价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眼前的危机。而且,机器缫丝厂出丝快、质量好,向洋商找买主也容易。如此看来,出售蚕茧给缫丝厂,还可以带动生丝生意。

事实上,此时的古应春和宓本常都劝胡雪岩考虑出售蚕茧。但胡雪岩就是不愿意出售,他当然不是不知道此时出现的危机对于他来说意味着什么,也并不是不知道机器缫丝质量、产量确实比土法缫丝高得多。

胡雪岩这样做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他作为丝业领头人物,曾与那些丝户达成过协议,由他到蚕农手中收购蚕茧,交由丝户缫丝,丝户则必须将生丝交由他来经营。由此既抵制了丝厂来抢丝户的饭碗,他自己也有了稳定的货源可以挟制洋庄市场。既然自己说了话,就要说一句算一句,即使在自己陷入困境之时,也不能做这种背信弃义之事。否则,那些丝户会倒大霉,饭碗就要保不住。胡雪岩当时讲的那段话就是:“做人总要讲宗旨,要讲信用,说一句算一句。我答应过的,不准新式缫丝厂来抢乡下养茧做丝人家的饭碗,我不能卖茧子给他们。”

归根结底,胡雪岩是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想失去信用,即使身陷危难,也要诚实守信。

今天,从我们的角度来看这件事情,胡雪岩抵制机器缫丝自然有违背历史发展趋势之嫌。但他出于一种朴素的感情,用中国传统的义士风格来与洋人做生意。由于洋人背后有政府的大力支持,他难免落败。但胡雪岩在难以为继的情况下仍不肯背信弃义,可见他是一个有血性的人。

6. 戒欺,真不二价

胡庆余堂是红顶商人胡雪岩用毕生心血打造的。在世事更迭、战火纷争的岁月中,无数金字招牌都未能幸免于难,胡庆余堂却以胡雪岩所奉行的谦虚诚信支撑下来。

胡庆余堂屹立不倒的真正原因是:戒欺、真不二价。说到戒欺,还有一个小故事。

一天,一位老农到胡庆余堂买药,微露不悦之色,恰好被胡雪岩看到了。胡雪岩和颜悦色地问老人,是不是药店有什么招呼不周的地方。

老人见胡雪岩谈吐穿着不凡,知道是个管事的人,就说:“药店的鹿茸切片放置时间太久,有些返潮。希望贵店不要提前将鹿茸切片,等有人来买时再切为好。”

一旁的掌柜见老人是个农夫,买的鹿茸也不多,就轻蔑地说,胡庆余堂卖的都是上等马鹿茸,要老农不要在店里胡说八道。胡雪岩打断了掌柜的话说:“老人家,您的建议我们马上就采纳,您以后一定会买到好的鹿茸。这次的鹿茸我们不收钱,希望您下次还能到胡庆余堂买药。”他当即下令鹿茸一概不得事先切片。

老农被胡雪岩的谦虚大度所感动,逢人就夸胡庆余堂货真价实,每次进城都会给胡雪岩送些土产,两人成了忘年交。

胡雪岩的谦和不仅使药店没有失掉声誉,而且赢得了老农对胡庆余堂的信任。他一生结识了很多这样的朋友。胡雪岩常对人说:“我一无所有,有的只是朋友。”朋友们都非常信任胡雪岩,信任胡庆余堂,百年老店就是在信任中传承至今。

换药这件小事让胡雪岩想了很多。他觉得,药品的质量与人的生命休戚相关,万不可马马虎虎。因此,他亲笔题写了“凡百贸易均着不得欺字,药业关系性命,尤为万不可欺”的店规,并且亲书“戒欺”匾,挂到大门上,以作警示。他认为,制药“修合虽无人见,诚心自有天知”,表现出强烈的诚信为本的精神。

真不二价,是中国古代的一个成语故事。相传古代有个叫韩康的人,深谙医道,以采药卖药为生。当时,市场上常有卖药者以次充好、以假乱真,顾客因此也常讨价还价。唯有韩康的药材始终质量一致、价格一致,不允许顾客讨价还价。他说:“我的药值这个价,就卖这个价,这叫‘真不二价’。”胡雪岩由此得到启发,认为商家的竞争不能通过简单的压价,而应“采办务真,修制务精”,确保药效,才能赢得市场,遂将“真不二价”匾高悬于店堂正中,告诫后人。

为了做出榜样,药店开张之日,胡雪岩亲自去站柜台。当顾客对药品微露不满时,胡雪岩立即笑脸道歉,收回原药,并说:“准定一两天内赶制好药调换。”他还在药店大堂内放置一只大香炉,炉中终年香烟缭绕。碰上顾客拿着不满意的药前来交涉,胡雪岩总是告诫下属,不要和顾客争吵。顾客认为不满意的药品,一律投入香炉焚之,并另配给新药。

胡庆余堂生产的花露,在顾客中享有较高声誉,每年销量都很可观。为满足需求,每年的生产量很大,一般当年总是卖不完。如存放到下一年再卖也是可以的,但药效和香气都会稍微逊色。为了对顾客负责,胡庆余堂严格规定:凡当年卖不完的花露,一过夏天,就全部倒掉。

中成药的主要原料来自于动植物和矿物,品种繁多,产地分布极广,属性复杂,甚至对产地也有特殊要求;仅典籍所载已达三千多种,其真伪优劣直接影响质量,往往事后极难分辨。胡雪岩派人去各地专门采购各类药材,“坐庄办货”,就在货源地检验。不仅贵重药材如此,即使是陈皮,尽管浙江又多又便宜,但因药性不够理想,也要舍近求远,要广东陈三年的“陈皮”。凡采购的药材,均由指定的进货阿大把关验收。

胡庆余堂的道德自觉,一直延续到今天。近几年来,不事张扬的胡庆余堂,利润每年以近百分之百的速度增长,发展势头十分强劲。胡庆余堂的职工如今不仅要“戒欺”,而且要学会“规矩”。胡庆余堂的宗旨是:“修得规矩,乃成方圆。”胡庆余堂今天的规矩就是生产和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制药按国际化的制药标准,严格规范生产的每一个环节,员工的行为规范也处处有章可循。

同类推荐
  • 香港名人访谈录

    香港名人访谈录

    《香港名人访谈录》收入香港各界名人访谈35篇,采访对象包括梁振英、林郑月娥、范徐丽泰等政界名人,霍震霆、霍启刚等社会名人,王敏刚、蔡冠深、温天纳等商界名人,黄玉山、郑国汉等教育界名人,张明敏、莫华伦、张学友等文化界名人等。他们在原声的访谈中,在诚挚的叙述中,道出了港人心声!本书由新星出版社与香港和平图书公司同步推出简、繁体中文版,同步发售。
  • 胡适新论

    胡适新论

    本书是作者1987年至1995年间胡适研究的相关成果。内容涉及很多方面,从《新青年》的思想及“新青年”群体的分歧乃至分裂,到胡适本人的思想及其与各界的关联,如胡适的文化观与价值观,他在国语运动中的地位与作用,他在抗战前及抗战期间的思想与活动,他与蔡元培、陈独秀、梅光迪的关系及其思想、学术与政治态度的比较,等等。其中《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再认识》一文,批评某些人以所谓“全盘反传统”来否定新文化运动是不实之词,反响很大,纠正了学界对这一重大历史阶段的认识偏差。作者认为:对胡适的认识的改变和深化,在一定意义上反映出中国社会的进步,反映出开放社会条件下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
  • 过得刚好

    过得刚好

    郭德纲亲笔作品,讲述人生四十年的江湖过往,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迄今为止,唯一人生回顾,荣辱浮沉,冷暖自知,自浊自清自安然。书中的文字记录了郭德纲这些年的心路历程以及对人生、相声艺术、生活的感悟和思考,行文冷静,不煽情,不夸张,不做作,不隐瞒,不回避。本书有着极其鲜明的郭式风格,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妙语连珠,文字独特,语言幽默风趣,读之不禁令人捧腹,为我们营造了一份无与伦比的阅读快感,这份快感和他的相声作品一样过瘾。即使面对着台下无人的惨淡局面,郭德纲依然保持着他的幽默感。
  • 唐代诗风的开创者:初唐四杰

    唐代诗风的开创者:初唐四杰

    《唐代诗风的开创者——初唐四杰》为丛书之一,介绍了初唐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人的诗词创作。《唐代诗风的开创者——初唐四杰》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张爱玲传

    张爱玲传

    她的轨迹并非只有香港的“传奇”、上海的“流言”,这些只是她漫长人生一个辉煌的起点,她还有无尽的美国岁月。她的前三十年像过山车一样惊险刺激,五彩缤纷,她的后半生却悠长得像永生的历史。上海时期的她是戏剧化的、传奇性的,有点像小说;美国时期的她更像平平淡淡的散文。前半生她像个小说家,后半生她更像个学者。
热门推荐
  • 三千大梦录

    三千大梦录

    我喜欢睡觉,不过我睡觉不只是为了休息,更是为了可以做梦。我这一生做了多少梦,我也不记得了,梦境有好有坏,有喜有悲。人这一生,也就像这梦一样,世间万物都在梦中。(这本书记载了三千场梦)
  • 余生不过我陪你

    余生不过我陪你

    黑化蠢萌的二货安然深爱自己的小竹马萧慕轩,而萧慕轩却在吃醋的路上一去不复返……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晚清政商笔记2:黄金套

    晚清政商笔记2:黄金套

    晚清政改失败,清王朝迅速崩溃,分析起来原因有很多种。其中最根本性的一个原因是财政制度腐败,官员贪腐成风。本书从官商个人生活圈入手,剖析晚清政商名利场的种种关系,通过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描述了晚清政商两界的若干生活场景。权钱交易,官商勾结,晚清社会的世相百态,尽在其中。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在讲述历史大事件的同时,广采多种笔记、野史、年谱、方志、传记以及轶闻趣事,将宏大叙事与个人叙事完美结合,宛如晚清社会的一幅幅民俗风情画,枯燥无味的历史由此变得栩栩如生。
  • 中华民族道德生活史·明清卷

    中华民族道德生活史·明清卷

    论述明清两朝初建时期道德生活的变化;明代中叶市民道德兴起对中国道德生活的影响;市民阶层的发展对社会道德生活的作用;明代专制对道德生活的影响;明清之际民族矛盾与社会道德生活;满族道德生活与中原道德生活的相互作用与融合;西方文化的传入对中国道德生活的影响;中华民族的定型与民族融合中的道德生活,揭示这一时期道德生活的发展状况及其特点。
  • 一日局

    一日局

    唐元和十五年。元月庚子之日。宫中,皇上与最宠爱的妃子从梦中醒来,发现自己被囚禁于无比的黑暗之中。城外,雪中老树突然开花,神秘红衣女子飘忽出现又突然消失,有人目睹绳上舞蹈的胡姬从空中坠落,却无人见到她身体落地……一件又一件恍若鬼神的迷案在一夜之间汇聚长安城,血腥、阴谋与惨叫,皇室到平民,无一幸免。漩涡之中,能解此事的,竟是一个落拓的道士,叶吟云。天亮之前,宴饮将息。叶吟云能否破除一日之局,救下长安,救下心爱的人?又是否能隐藏住,他身上深深的可怕秘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汉行天下

    汉行天下

    一百年前,这里曾是一个统一的王朝;一百年后,这里变成了七个国家。刘烨:“朕欲国强,还请各位爱卿积极进谏。”温赋:“内修民生,外举强兵。”刘烨:“朕曾听闻,百年之前天下归一,如今列国纷争,何解?”温赋:“如果是历史的选择,则是兼并诸国,实现一统!”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玉笥集

    玉笥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争霸洛德兰

    争霸洛德兰

    战火与纷争,痛楚与苦难!这是一个值得被守护的世界!-----------ps:这是一个魔神被动守护世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