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984600000002

第2章 为何脾气好的人难得到重视?

在人们的惯性思维中,好脾气的人往往更受欢迎,但现实的情况是,当人们片面追求好脾气、片面采取妥协、迎合的策略时,反而会在交际中不断处于弱势地位,反而更有可能因此而受到排斥。

这是一个“以和为贵”的时代

许多社会学家都提出这样的观点:“这是一个以和为贵的时代。”“以和为贵”并不是一个新鲜的提法,早在几千年前的孔孟时代,圣人们就一直强调以和为贵的观点,为的就是在一个充满矛盾和冲突的时代中寻找一些安宁。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以和为贵”更多的还是体现在个人的行为准则方面,却没有成为一个社会性的文化现象,直到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人们才真正有可能将这个原则付诸生活的各个角落。

尽管每一个时代都有独特的矛盾,都会存在各种各样的纷争,细化来说,每一个人每天都会遭遇来自周围环境的各种压力,每一个人都会在试图满足自身利益的同时与人发生纠纷。冲突和矛盾从来没有消失,也不可能真正消失,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程度的提升,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已经更容易得到控制了,人们的道德感也不断得到提升,这就促使人际关系变得更加和谐。

做一个时间上的纵向对比,就会发现,如今人们无论是在生活还是工作当中,都已经变得更加文明了,我们比前人更加懂得如何巧妙地应对人际关系上的挫折和矛盾,懂得如何设置更多的压力缓冲措施。一位社会学家曾经对20世纪30年代的纽约地铁和现在的地铁进行对比,发现过去人们挤地铁时经常会出现打架事件,但是现在人们变得更加文明,脾气也变得越来越好,很少有人会刻意挑起事端。从整个社会环境来看,公共场合的辱骂、推搡事件已经越来越少了,人们的自控能力正在增强。

现如今,人们更加热衷于以“和睦”的方式来解决问题,除非一些特别棘手的问题,否则多数人都不愿意与其他人产生纠纷和矛盾,很显然,道德层面的提升带动了大家良好的表现。有人曾这样说过:“在中世纪,做慈善是一件无法想象的事,而今天遍地都是,人们都懂得帮助他人是一种美德。”

不过社会越来越和谐并不仅仅在于道德的提升,还在于社会分工的细化,因为社会分工导致人际关系越来越密切,在共同的利益需求和环环相扣的合作体制下,人们并不会轻易与人撕破脸皮,即便是竞争对手之间,也很少像过去一样采取非常激烈的手段相互压制,毕竟在多数时候,维持良好的关系对于日后的合作更有帮助。在社会分工并不明确的年代,各行各业中的竞争都显得非常突兀,但是社会进步带来了更多的合作机会,人们变得更乐于合作,更乐于采取温和的方式来消除彼此之间的分歧。

如果从生存的角度来说,生存的本质要求就是趋利避害,而和谐恰恰是避免相互伤害的一个基本准则,即便是那些最鲁莽的人,也不会刻意挑起纷争(除非有利益需求),不会刻意制造混乱。正因为如此,人们都在试图以最温和、最受欢迎的方式处理彼此之间的矛盾,而“和”也成了一个最基本的文化认同符号,并成了大家都关注的焦点。

在现代生存机制和文明机制下,“以和为贵”的思想几乎无处不在,或许每一个人都可以看看自己在面对冲突和分歧时的反应,因为人们在不经意间就会做出类似的表态:

——“就按照你的思路去做吧!”

——“你说的很对,我得承认自己的想法有些幼稚。”

——“我想我们之间有一些误会,不妨坐下来好好谈一谈。”

——“我愿意就这个问题继续同你保持沟通。”

——“你用不着道歉,这点事对我来说真的不算什么。”

——“也许是我想得有些多了,我觉得应该向你道歉。”

——“这件事错不在你,我也有很大的责任。”

——“暂时的失败也没什么,希望你下次继续努力。”

——“谁都会做错事的,你不用太内疚。”

——“好吧,我们就换一种方法吧。”

——“惹不起,我还是躲得起的。”

好脾气的人拥有这样一些特点:当遭到他人无理的侵犯时,经常会告诫自己“算了吧,没有必要继续计较”或者“忍一忍就会过去”;经常会原谅和同情那些伤害自己的人,经常同情那些犯错者;经常和别人说心里话,而且还将一些私密的内容拿出来与人分享,没有丝毫戒备心;非常健忘,总是会和那些伤害自己的人混在一起;经常被身边人欺骗,但还是义无反顾地相信他们;始终相信自己可以用真心打动别人;经常抱着“我吃点亏没事”的想法;总会担心自己一旦不迎合对方就会伤害彼此的感情;对朋友的做法无条件地支持,对朋友的话无理由地认可;见谁都说好话,经常改变自己的立场和原则;遇到矛盾时会这样想“我退一步之后,对方也会退一步,如果对方没有后退,那我就后退两步”;害怕听到分歧,一旦发现自己与他人意见不统一,就会主动改变自己的想法;一直都被人利用,却还是乐在其中;对君子讲道理,对小人仍旧喜欢一板一眼地讲道理;很少处罚那些犯错者,哪怕对方已经接连犯错。

以上这些都是坚持“以和为贵”这一原则的一些具体表现,坚持“以和为贵”的人对于外界的伤害和攻击常常忍气吞声、视若无睹,甚至主动逃避。这种“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使得人们更善于妥协,而不是采取一些“进攻型”的措施来维护自己,这样就使得人们无论是在工作还是生活中,都会保持一种强大的自我克制心理,当他们受到攻击和伤害时,会不断提醒自己:“我要保持冷静,这只是一个意外或者一个误会。”当他们受到欺骗时,会自我安慰:“其实想想也没什么,每个人都有可能遭到欺骗,况且对方可能不是有心的。”当出现分歧的时候,他们会说:“我没有必要和别人斤斤计较,就按对方的想法来吧。”当别人犯了错误时,他们又会提醒自己:“用不着生气,没有人希望出错,下次再让他们注意一下就行了。”

无论如何,在竞争激烈的生存环境下,人们似乎更加愿意宽容地看待这个世界,似乎更加愿意保持一些弹性,甚至不惜磨平自己的个性,以便更好地融入周边的环境之中。不过许多人并没有认真地思考过这样一个问题:当一个人磨灭了个性,让自己变成一个好脾气的人之后,是否真的会给自己带来很多生活和工作上的便利?是否真的会让自己更容易获得成功?

为什么当“好人”会这么难?

提起微软公司的创始人,很多人最先想到的肯定是比尔·盖茨,但事实上,盖茨还有一个最佳的合作伙伴,他就是保罗·艾伦。艾伦和盖茨很早就认识了,感情深厚且默契十足,在创业期间,两人互相补充。保罗·艾伦曾经说过:“我是个‘谋士’,那个在稿纸上描绘轮廓的人。而比尔则会倾听我的设想,然后提出质疑,最后得出一个最佳主意,接着付诸实施。我们的合作有种自然的张力,但大多数时候这种默契很有成效,运行良好。”

尽管配合默契,但是两个人的性格却截然不同,艾伦是一个比较温和的人,而盖茨带着一点天才的狂傲,而且掌控欲似乎更强一些。实际上在创立微软初期,盖茨就和艾伦产生了矛盾,当时艾伦认为两个人应该各占50%的股份,这样的分配比较合理。不过盖茨却并不认同,他认为自己一直负责最重要的编程工作,因此应该占据60%的股份。艾伦并不希望因为股份的事情而破坏双方的关系,所以做出了让步,只占有40%的股份。

5年之后,微软公司发展迅速,此时的盖茨想要聘用哈佛大学的同学斯蒂夫·鲍尔默,鲍尔默曾在宝洁的市场营销部工作,是营销方面的专家,艾伦虽然知道盖茨有意拉自己人入伙,但是并没有提出反对意见。而且当盖茨准备分给鲍尔默5%的股份(两人都给出2.5%的股份)时,艾伦也大度接受。可是当他度假回来之后,才知道盖茨骗了自己,因为盖茨私底下给鲍尔默写了一封信,在信中,盖茨许诺将公司里8.75%的股份赠予鲍尔默。

这样的欺骗是艾伦无论如何无法接受的,他见到信件的内容后勃然大怒,直接告诉盖茨,自己将不会同意公司聘请鲍尔默,盖茨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为了平息艾伦的怒火,盖茨一个人承担了多出来的3.75%的股份。艾伦有些生气,但他还是认为自己和盖茨应该保持良好关系,不必为了小事而彼此伤害,可是艾伦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和盖茨之间已经出现了裂痕。

1982年,艾伦因为罹患第四阶段的淋巴瘤而决定休养数月,整个公司由盖茨一人管理。当他痊愈之后,准备偷偷回到公司给老朋友一个惊喜,可是却在盖茨的办公室门口听到了他一生最伤心的话:盖茨和鲍尔默这对大学同学正在密谋削弱艾伦的实力——他们准备通过发行期权的方式来稀释艾伦的股份。

艾伦听到这样的话之后,开始为自己一直以来的妥协而感到后悔,也许当初自己占了50%的股份,也许当初自己不同意聘请鲍尔默,那么就不会出现这些事情,心灰意冷的艾伦干脆愤而辞职。

外界对这对搭档的散伙提出了各种评价,但是多数人的意见都很统一,那就是艾伦的妥协太不值当。而这也引出了一个话题:人们是否还要保持好脾气,而当一个好人为什么又会这么难?

从生存的角度来说,一方面,保持好脾气,保持强大的自我克制能力完全符合生存和发展的需求,但是另一方面,过于看重好脾气会让人失去竞争力和个性,会错失许多唾手可得的好机会。从某个方面来说,“好人难做”似乎是一个悖论,但实际上它和当今时代环境以及个人的心理特征息息相关。

从宏观的角度来说,这是一个竞争时代,环境会促使每一个人都力争向前、向上,都想办法让自己获得更多更好的发展机会。在这种情况下,没有人会甘居人后,人们都在努力冲刺,与此同时还要想办法防止别人超越自己。而“好脾气”的人缺乏一种韧性和威慑力,常常会成为他人踩踏和攻击的对象。许多“好人”会认为只要自己后退一步,别人就会给自己留出一条大道,但现实并非如此,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后退一步,后退两步,就可能意味着将来要步步后退,如果不奋起反击,很快就会被淘汰出局。就像上面的例子一样,盖茨和鲍尔默从本质上来说是和艾伦存在竞争关系的,只不过好心肠的艾伦并没有重视这一点,这是艾伦最后离开微软的一个重要原因。

此外,这个社会是不可能真正做到公平分配的,总有一些人会占据更多的资源,而其他人会占据更少的资源,这种不均衡的资源分配就意味着总有人会吃亏,那么什么人会在分配中占据劣势呢?第一类人是能力不足的人,他们由于缺乏竞争的硬实力,不具备公平分配或者占据更多资源的能力;第二类人就是老实人,这一类人,有的可能实力一般,但是很多人特别有能力,可是一直以来的退让精神和好脾气,让他们在生活和工作中始终遭受不公。一些老实人会主动吃亏,可是在很多时候,老实人都是被动吃亏的,在整个分配机制下,别人给他的东西永远都是最少的。因此,一旦他们给自己贴上“老实人”“好心人”的标签,其他人会毫不犹豫地利用这份老实而让他们吃亏。

每一个人都有进取的需求,都有自我实现的需求,但是机会和资源是有限的,因此想要获得成功,就需要拿出竞争力和魄力,就需要学会保护自己,如果被他人侵犯正当利益的时候没有表现出应有的态度,那么注定会陷入“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困境。

所以当有人将好脾气当成为人处事的法宝时,却没有想过如果自己过度沉溺于当一个好人,可能就会在生活和工作中经常陷入被动的状态之中。

不要将这个世界想得太美好

人们常常会听到这样的劝说:做人应该以乐观的心态看待生活和世界,要善于发现生活的美,要以美好的心去感受人生:这个世界有很多善良的人,有很多美好的品质,美好的事物,在人们所构建的生活圈中,总会遇到一些令人愉悦的事情。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这是有帮助的,可从现实的角度来说,这样的思维和想法有时候不免有些理想主义了,毕竟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除了遇到美好的东西之外,也都可能会遇到坏人,遇到侵犯者,遇到那些利用他人的自私者,也会因为一些烦心事而困惑。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生活本身就具有多面性和多重维度。

一个初入职场的人会畅想未来,会对自己的职场人生有一个完美的规划和美好的期待,他会期待着拥有热心的、和睦的同事,会幻想着大家互相鼓励、互相扶持、共同进退的场景;也会想着遇见一个温和的、任人唯贤、公平公正、以团队利益为先的好老板。但他或许没有想过自己踏入职场,可能也就进入了一个充满竞争、充满利益纠纷、充满自私自利的地方,同事可能并不那么热心,老板也可能是一个自大虚伪的人,整个环境中也许更多的是利用与被利用的关系。

一个刚刚进入社会的人也许会对自己的人际关系有一个完美的憧憬,他会交上几个好朋友,会认识很多对自己非常友好的人,会在生活中获得外界各种各样的帮助,也可以轻松、畅快地与他人分享自己的一切。可是他或许没有想过,那些对自己非常友善的人,不过是利用了他的无知;那些表面上非常配合的人,在背后可能一直都在使绊子。

有些人习惯性地将自己所处的环境想得太过于美好,并且愿意全身心与人相处,却不知道,自己的善良、单纯、好脾气会成为他人利用的把柄。这个世界虽然有很多美好的东西,但是还没有美好到足以让人放下所有的戒备的程度。

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有助于人们缓解焦虑、排解负面情绪,同时能提升人们应对生活困境的能力,但如果过度沉溺于“世界是美好的”这样一个浪漫主义心态中,就可能会产生一种错觉,认为世界上的任何东西都是无害的,认为自己没有必要处处设防。

可是一旦把世界想得太简单、太美好,就可能会轻易落入他人的陷阱当中。在人类眼中,大自然是美好的、和谐的,一切都是那么平静与和谐,可是在平静的表象下,往往上演着生死角逐。就像平静的大草原一样,人们通常只见到斑马和羚羊在悠闲地吃草、嬉戏,却不知道草丛中可能潜伏着狮子、猎豹等肉食动物。和自然界一样,人类社会同样危机四伏,同样充满了残酷的生存法则,人们一旦放松了警惕,就可能会被淘汰。

人生本身就拥有多维度的场景,并非所有的东西都是高大上的,都是清清白白的,认识到这一点有助于人们更好地适应环境。法拉奇在自己所写的《给一个未出生孩子的信》中如此残忍地写道:“也许,对你说起这些略嫌太早。也许,我应该对那些令人忧伤和丑陋的事物保持片刻的沉默,向你述说一个清白而欢乐的世界。但是,孩子,这样做无疑是把你推入陷阱。这无异于鼓励你去相信那种幻觉:人生是一层柔软的地毯,你能在上面赤脚远行,毫不费力,仿佛没有哪条道路上曾经充满石头。而实际上,你又往往会被这石头绊倒,跌倒,被石头伤害致残。面对石头,我们必须用铁靴来保护我们自己,即使这样做不足以保护我们自己,但至少也会保护我们的双脚。有的人总爱拣起石头来砸你的头。我不知道他们听到我的话后会说些什么。他们会谴责我疯狂和残忍吗?”

这不该是一个善良的、具有母性光辉的女人应该对孩子说的话,但没有人会就此指责她,因为这就是现实,她不过是向自己的孩子描述了一个残忍的现实,这也是每一个人都必须正视和面对的现实。也正是因为这些现实的存在,人们需要更加警惕地面对这个世界:

——任何事情至少都有两面性,不能仅仅只看到好的那一面,而不去关注坏的那一面,有时候应该想想那些坏的东西,也要看看那些不好的东西,这样做能够帮助我们完善世界观和价值观。

——在学会接纳他人的时候,在和别人相处的时候,也要懂得保持最基本的防备心,不要轻易相信他人,凡事多留一个心眼,避免被人利用。毫无防备也就意味着毫无抵抗,意味着生存概率的下降。

——在遇到侵害时,不要总是觉得对方是无心之失,不要总是觉得对方可能只是一时头脑发热才犯了错,更不要习惯性地选择息事宁人,将那些伤害你的人想得越好,最后自己受的伤害可能就会越大。

都说人生是一场修行,但修行的目的并不像那些心灵鸡汤所灌输的那样——让人们变得更加淡然。而是让人们对生活有更加清晰和透彻的认识,是让人们有机会去挖掘出生活的真实面貌,只有认识一个真实的生活,只有接受真实世界的样子,才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才能支配好自己的一言一行。

好脾气只是一项形象工程

心理学家认为人们通常都会装扮自己,这种装扮可以理解为每一个人都在试图完善自己的形象,一旦人们意识到某一种做法或者某一种行为可以让自己的形象看上去更加完美,他们会倾向于靠近这种行为。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是一种比较隐晦的功利主义。

一个人明明因为他人糟糕的行为而怒火中烧,却还是选择说好话,有时候只是为了避免让人觉得自己是一个毫无人情味、粗暴的人,只是为了让对方更加信任自己,或者为了给自己减少压力。

好脾气代表了一种比较稳健的沟通策略,不过在很多时候,好脾气不过是一项面子工程和形象工程而已——人们只是单纯地希望向他人展示更好的自己,可是这种“更好”有时候根本没有必要存在。对于沟通双方的关系并没有太大帮助,反而会让自己陷入更加尴尬的处境。

“好脾气的人往往更受欢迎”,这一想法几乎促成了人们的误解,很多人在与他人相处甚至脾气发作的时候,会这样提醒自己:“我必须表现得更加绅士一些,必须让自己看起来更有礼貌、更加宽容。”“我会不会因为一些不恰当的言论以及一些没能及时克制的情绪惹恼他人,而这会不会让自己看上去像一个坏蛋?”“别人时刻都在关注我的一举一动,为了不至于让自己被人厌恶,我需要谨慎处理分歧,需要让自己维持一个好人的形象。”

为了让自己看起来更加完美,或者让自己看上去更加受欢迎,人们牺牲了更多自由,牺牲了展示自我和成就自我的一些好机会。从长远来看,打造个人的形象工程无疑会将自己陷入一个更加矛盾、艰难、狭隘的处境中。

毕竟当一个人过于看重自己的形象时,就会自觉不自觉地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如何赢得他人好感上,就会将心思重点放在让自己看起来更加完美,以及如何取悦于人这些事上,而不去想如何让自己的能力更进一步。如果一个人过于看重这些东西,就会在满足他人需求的同时,妨碍自己的成长。

改造形象有时候显得很有必要,但问题在于这种自我修饰常常不能产生什么效果,在剔除了个人的真实情感之后,事情并没有像想象的那样变得更好,人们也没有因此变得更加容易成功。相反地,我们所熟知的那些天才、那些成功人士,并没有刻意去掩饰自己,对于他们而言,形象固然很重要,但并不值得过于在意,他们照样会在他人犯错时指着鼻子大骂,照样会在辩论时毫无顾忌地说出自己的观点,照样会在情绪低落时表达自己的不满,照样会在利益受损时愤而做出反击,从来没有人能够影响他们在情绪上的自由表达,没有人能够让他们压抑自己,也自然没有人能够影响到他们在各自领域内的成功。

所以人们没有必要去压抑自己,更没有必要去委曲求全,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脾气,每个人都会经历情绪上的高潮和低谷,偶尔发脾气也是人之常情,甚至在必要的时候,人们需要释放自己的“坏脾气”来展示一定的威慑力。

此外,一个好的形象应该是由内而外自然散发出来的,而不是单纯地依靠一些外在形式的伪装来达成目的。

好脾气也是一种性格弱点?

一个人脾气可以很好,但是一旦好到任人摆布的地步,就成了自身最大的缺点。如果对生活和工作进行观察,就会发现身边的那些“老好人”多半都过得不是很好,也许他们看起来很受欢迎,但是往往会在各个方面受到制约,而这种制约并非他人引起的,而是自身的原因。好脾气经常会被当作一种良好的品德,但是当一个人在他人面前毫无威胁的时候,这个人就很难和“聪明”“崇高”之类的词联系在一起,反而会被认为是一个软弱、被动的人。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老好人”之所以习惯于听从别人,原因就在于他们在潜意识中感觉自己非常卑微,没有价值感,他们一直都在麻痹自己,逃避最真实的自我。这种人会陷入自我贬低的恶性循环当中去:感到自己缺乏价值——自贬更加严重——感到自我没有价值。所以他们常常比较期待别人的重视,更加期待别人给他们一个重视自我价值的机会。

对于老好人来说,他们具有一定的道德感,而这种道德感往往有两个功能:一、他们确实是好人,如果不去帮助别人,迎合别人,对自己就无法交代;二、他们的内心拥有一套畸形的补偿机制,他们必须进行心理保护,用道德感来偷换概念,掩盖掉自己得罪别人的恐惧,所以他们常常会在表面上提醒自己:我不帮别人明显就是不会做人的表现,这样有悖自己一贯的风格。但从实质上来说,他们不过是害怕自己在得罪他人之后可能遭受惩罚。

价值感的缺失和人际交往中的道德掩饰,使得“老好人”成了一群被社会边缘化的群体(尽管他们本身非常抗拒和排斥这一点),他们在群体和社会中的价值往往难以得到真正意义上的认同。

——好脾气的人常常没有主见

脾气很好的人不善于与人争辩,并且不会对他人的看法和观点提出太多的质疑,一旦过度迎合他人,将他人的想法当作标杆,就会失去自我意识,缺乏主见和明辨是非的能力。这种人缺乏自信,一切以他人为主,在生活中缺乏独立性,更缺乏存在感,面对分歧时,总是以“我错了”或者“你是对的”为由,掩饰自己的不作为。

——好脾气的人比较懦弱

脾气很好的人不习惯于与人发生矛盾冲突,他们坚持的原则就是能躲就躲,能让就让,对于任何容易引发纷争的事情都是唯恐避之不及,这种个性有时候会显得比较明智,但是往往会让自己变得更加胆小怕事,丧失对抗性,甚至当自己的正当权益受到侵害时,也不敢提出异议。更重要的是,这样的表现会给其他人造成这样一种认知:“这是个懦弱的人。”从而对方会肆无忌惮地发起攻击。

——好脾气的人缺乏原则性

好脾气的人更容易被人情世故打动,往往做事更具弹性,可是这样也会导致一种不良的后果,那就是做事缺乏立场,缺乏原则性,常常别人说什么就做什么,难以坚守最基本的底线。而由于缺乏原则性,他们很容易动摇自己的想法,很容易破坏原有的规章制度,也很容易做一些违背初衷的事情,而这一切都会将他们置于更加尴尬的境地。

——好脾气的人缺乏开拓精神

由于倾向于相信别人,或者跟随他人,好脾气的人相对来说比较保守,他们害怕自己的想法和他人不同,害怕自己的行为会受到他人的排斥,因此凡事都追求与他人一致,且追求群体思维,这就阻碍了他们独立、创新的意识,制约了他们主动去开拓新思维的能力。

——好脾气的人内心脆弱

脾气很好的人表面上受人欢迎,能够处理好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可是从内心来说,这样的人缺乏安全感,也没有太多承受压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让自己看上去更好过一点,他们更多时候选择屈从他人,选择给自己营造一个更加安全的环境。

——好脾气的人缺乏执行力

好脾气的人做事缺乏主见,缺乏立场,想法经常出现变动,而且经常犹豫不决。遇到问题的时候,他们并不会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反而会积极寻求他人的帮助,或者按照他人的指示行事,所以通常他们能够接受各种各样的建议,但是也常常会被多种多样的建议所迷惑,因此他们往往缺乏执行力。

除了以上几种缺陷之外,好脾气的人还缺乏魄力,缺乏上进心,缺乏自我认知的能力,而无论是哪一种缺点,其本质都是自我的丧失。而由于他们总是迎合他人的想法,总是将就他人的思维,他们就显得更加渺小,显得更加可有可无。

同类推荐
  • 趁一切还来得及,做自己喜欢的事

    趁一切还来得及,做自己喜欢的事

    摩西奶奶是美国最为著名的多产画家,她未接受过正规艺术训练,76岁时才开始学习绘画,却以惊人的毅力和乐观的生活态度感动全球亿万读者。她一生共创作了1600余幅作品,主要描绘的是童年时的乡村景色。她的作品成为艺术市场中的热卖点,并且赢得了很多奖项。她的作品并不仅仅是对过往的怀旧,更是对很多美好而永恒事物的记录。本书是摩西奶奶写给千万年轻人的心灵励志散文作品集。独家收录十余万未公开文字,并精选数十张摩西奶奶最为经典最治愈绘画作品。本书是写给都市给迷茫与困惑中的年轻人带来启示与激励,告诉所有年轻人:人生只有一次,趁年轻,走自己想走的路,做自己想做的事,一切都还来得及。
  • 逼出你的“职场力”:500强CEO林正刚的管理智慧(职可言传 第2辑)

    逼出你的“职场力”:500强CEO林正刚的管理智慧(职可言传 第2辑)

    从签下第一份正式的合同开始,到彻底退休不再工作,我们人生中将近二分之一的时光都被投资在了职场上。从跨国企业全球副总裁,到志在培养出新世界500强的企业教练;从企业的掌舵者,到传道授业的“布道者”,林正刚会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思考告诉你,只要遵循正确的方法,你的职场潜力将比你想象的还要巨大。LinkedIn(领英)是全球最大的职业社交网站,其中文站内的“职场领袖”是一个专门面向职场人的内容专栏。自2015年入华以来,有数百位来自各行各业的职场“意见领袖”们在这里挥洒文墨,感谢他们不吝分享,影响了数以百万计的中国专业人士。领英“职可言传”电子书就来自这些作家。“职”可意会,亦可言传。
  • 想得开才能放得下

    想得开才能放得下

    天使之所以能够飞翔,是因为他们有着轻盈的人生态度。如果我们能将感情、事业、生死的事情想开一点,那么我们会发现我们其实有很多该放下却未放下的东西。这些东西,妨碍了我们愉悦的心情,让我们变成一个常常连自己都觉得可怜的人。想开点,放下些。想开、放下是一种有弹性的生活方式。一个想得开的人,不仅放得下,而且挺得住。这样说来,想得开真是一枚开心果、一粒解烦丹、一道欢喜禅。
  • 世界上最神奇的24堂课

    世界上最神奇的24堂课

    有些人无需怎么费神就能功成名就,财富和权利仿佛唾手可得;还有些人历经艰辛终于获得成功;而另一些人则在实现理想和抱负的过程中遭到彻底的失败。为什么有人轻易就能成功,有人费了老大的劲才能成功,而有人则根本无法成功呢?显然不可能是身体上的原因,要不然最强壮的人应该是这个世界上最成功的人。人与人的根本差别不是身体上的。而是心灵上的。心灵具有创造力,构成了人与人最本质的差异。也正是心灵帮助我们克服不利的外在环境。战胜挡在我们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只要能充分理解思维创造性的力量,我们即可见证奇迹般的效果。
  • 现代人智慧全书:智慧诡辩术

    现代人智慧全书:智慧诡辩术

    诡辩术是智慧的另一个消极变种,是智慧后边拖着的那一条黑影。《智慧诡辩术》介绍244种适合不同对象的超级口才,包括:训练你的诡辩智慧、诡辩术中的幽默等内容。指导您做适者生存、永立人上的强者。
热门推荐
  • 奋斗在异域

    奋斗在异域

    工程师汤哲来到了异域大周,他制造的热气球遍布数十个国家,他制造的自行车被数十个国家采购。
  • 喜欢先生很久了

    喜欢先生很久了

    “今天搬家在你房间里发现两大箱海报。”“什么?你……你不会看了吧?”“嗯,从十四岁出道,到二十八岁结婚,这海报几乎是记录了他的成长啊,老实说,辰汐,你是不是喜欢他很久了?”“我……安凌佑……你别逗我了。”“是不是?”“是!喜欢先生……很久了。”多久呢?久到散了尘的记忆,每一帧都有你;久到你已经被我放进憧憬的未来里,无法更替;久到那些关于你的习惯,变成年少的欢喜;久到我的余生,没有你就有种未充实的孤寂。先生,我喜欢你很久了。
  • 电影时空旅行者

    电影时空旅行者

    神秘的系统,只为位面时空旅行而准备。寻找有缘人,让宿主有能力穿梭于任何电影时空位面旅行,不需要刻意的任务,也没有完不成的抹杀。系统说了,“我只为辅助宿主进行时空旅行,完全是为了延续时空旅行者的血脉,当然,宿主要是能顺手完成收集一点点小东西,那是最好不过了……”
  • 略明般若末后一颂赞述

    略明般若末后一颂赞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红颜册:峨眉纪事

    红颜册:峨眉纪事

    “哎,你们听说了吗?江湖中发生了一件大事!”“万武盟盟主南宫万被一伙来历不明的人围攻。南宫府上下三十七口人,除南宫万年仅六岁的独女南宫锦绣下落不明外,其余无一幸免。”“这南宫万到底得罪了什么厉害人物?竟招致灭门之祸?”“嗨,哪里是得罪了什么人。听说是因为南宫万寻得千年至宝血菩提,引的有心人觊觎。”“啧啧啧,这血菩提可是人人都想要的东西,食之可得百年功力。怪不得会招此大祸。”“那这血菩提落到何人之手?”“据说同那南宫锦绣一同消失了。”……
  • 隔离区与家里蹲

    隔离区与家里蹲

    战争?病毒?和我打游戏有什么必然关系吗?身高只有一米四,戴着胡乱搭配的黑框眼镜,乱糟糟的黑色长发,及似女生的面容。于是浑浑噩噩地在家里度过了三年的阮沃雪就这样挥洒自己高中毕业后的人生。终于,在一天突然的断电后,他毅然决然地走出了家门。但是,一切都变得陌生而凄清。废墟,隔离带,补给品,以及变异的丧尸。“这可真是比游戏还有趣啊!作为天才的我早就想试一下了!”终于在迷雾里,拨开了一丝光明......
  • The Uncommercial Traveller(III) 走进狄更斯(英文版)
  • 咸鱼赵的诸天杂货铺

    咸鱼赵的诸天杂货铺

    诸天杂货铺营业啦!咸鱼赵老板上线啦!三国世界,张飞:老板,给我来两斤二锅头!大隋时期,隋炀帝:赵老板,你给我联系的那个艾泽拉斯兽人联合建筑公司到了没有,大运河还等着动工呢!生化危机,爱丽丝:赵老板,粮食,说好的粮食呢?!病毒原液已经给你准备好了。诛仙世界,张小凡:赵老板!诛仙剑已经给你准备好了,我买的核弹呢?!火影忍者,鸣人:赵老板,说好要卖给我比一乐拉面还好吃的康老师方便面呢?我都等了一个月了!杂货铺当中的咸鱼赵一脸淡然“都别着急,一个一个来啊,那啥,蕾姆,先帮我倒一杯茶过来”
  • 穿越大唐芬芳客:香医皇后

    穿越大唐芬芳客:香医皇后

    我是穿越客徐染心,我在唐朝,以香医人。有人问,香可医人,能医心否?我摇头。又有人问,你可医人,能医己否?我复摇头。
  • 摄政王毒萌兽妃又跑了

    摄政王毒萌兽妃又跑了

    皇宫大殿内,皇上坐在龙椅上,后面坐的是一身黑衣墨发的摄政王!满朝文武百官左右两排站得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