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曰鸡鸣,士曰昧旦。子兴视夜,明星有烂。将翱将翔,弋凫与雁。弋言加之,与子宜之。宜言饮酒,与子偕老。琴瑟在御,莫不静好。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知子之顺之,杂佩以问之。知子之好之,杂佩以报之。
——《郑风·女曰鸡鸣》
曾与友人谈及《诗经》中最向往的情境,她说,不是“既见君子,云胡不喜”,也不是“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而是“琴瑟在御,莫不静好”。那一年,她刚在省城置了宅子,事业有成,年华正好,唯有婚恋之路颇不顺。问及原由,她低眉一叹,“很遗憾,他们都不是最合适我的那一个”。
合适是什么呢?是相处不累,有你更好,也是有着对等相通,刚刚好的性情与灵魂。而当生活伴侣与灵魂伴侣集于一人之身,便足以成为世人渴慕的爱情模本——
凌晨的第一声鸡鸣划破夜空,她便轻声唤他起床。他愿意为她披星戴月,猎来野味与她品尝。她正好有烹调的好手艺,味道最合他的胃口。他知道她的爱好,她了解他的心意。他守护着她的欢喜,她感怀着他的长情。
美酒佳肴,佳人在侧,琴瑟和鸣,人生若此,即便荆钗布裙,荒野陋室,又如何?所谓岁月静好,不过是与子偕老。
灵魂伴侣,美国心理治疗师托马斯·摩尔曾如此阐述:“就是让我们感到自身与之深深联系在一起的人,好像彼此的沟通和交流不是出于凡人的刻意努力,而是凭借神恩的导引。这种关系对于灵魂来说是如此重要,可以说没有什么在生活中比它更为珍贵的了。”
如沈复与芸娘,志趣相投又心意相通,只是布衣粗饭的平常小日子,也可以过得活色生香,美且灵韵。在日常生活中,芸娘勤勉温婉,慧心奕奕,可以拔钗换酒,也可以自制花茶,不动声色间,就能把家中打理得雅洁别致。在精神层面上,沈复是才子,芸娘更有林下之风,襟抱见识丝毫不输男儿,沧浪厅中,他们一起谈论诗词文赋,互诉衷肠,互为知己。
沈复要去庙会看花展,“花光好影,宝鼎香浮,若龙宫夜宴”,他自然不愿独享——他懂得她想要什么样的快乐,便“撺掇”因女子身份不能前去的芸娘女扮男装,与他阔步同游——良辰,美景,再加上佳侣,方能称得上“人生乐事,尽在身边”。
当沈复的父亲迁怒芸娘,沈复便携芸娘搬出家门,以书画绣绩为生,又是另一种风雅。
他们之间的感情,沈复自述为“年愈久而情愈密”,有一个小细节,就是夫妻俩不管在哪里遇见了,都会拉着手温情地小声问:“你去哪里?”
“愿生生世世为夫妇”,二十三年犹如此,真是让人羡煞。
又如钱锺书与杨绛,他们的爱情,一路从容静定又温暖天真,因为他们有着两颗同样优秀质地的灵魂。而被爱意滋养的关系,同时也会衍生、分泌出丰富的心灵养分,这无疑是婚姻的最高级别。
“我见到她之前,从未想到过结婚,我娶了她几十年,从未后悔娶她,也未想过要娶别人。”在钱锺书心里,杨绛是他“最贤的妻”,作为生活伴侣,她把他照料得无微不至,为保《围城》出世,甘为“灶下婢”,在最艰难的时刻,与之风雨同舟;同时,她也是他“最才的女”,在文学之路与生命之路上,同样的理想与追求,让他们成为了惺惺相惜、灵魂相依的知己爱人。
徐志摩就远没有这般幸运——当年,他为了与旧式婚姻决裂,不惜“冒天下之大不韪”放言:“我将在茫茫人海中寻觅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然而他倾其所有追求新式的自由与爱,命运却让他的情爱与生命一样多舛多难。
于是便有人问,想要找一个“灵魂伴侣”,难吗?
看过一个爱情小短片:
一间光线幽微的房间,空气中弥漫着眼泪与荷尔蒙的味道。坐在床上的女孩子带着哭腔问她的男友:“你相信有灵魂伴侣吗?”
男生表情沉重,回答道:“不知道。”面对女友失望的表情,他又如此向她假设:“我们生活的这座城市,有80万人,假如我们没有在一起,你试图去寻找你的灵魂伴侣,那么,男士将只占一半,也就是40万。在这40万人中,你如果要找人恋爱,想必会找年龄相当的人吧,所以,这个数据就是40万的三分之一,13万人。而这13万人中,单身的又只占一半。现在剩下的65000人当中,以你挑剔的目光,你觉得有魅力的人,又有多少?”
她想了想:“顶多二十分之一。”他继续问:“好了,数据是3250人。那这些人中,又有多少人会让你觉得很无趣呢?”
她破涕而笑:“很多吧……有趣的人,顶多二十分之一。而且,要对方觉得我也很有趣才行。”
他微笑着凝视她的眼睛:“我想,所有人都会觉得你很有趣。”
她若有所思,羞赧地问:“那这些人中,又有多少人会为我去买卫生棉呢?”
他诉她:“可能是……十分之一,16个。”
“那还要考虑来不来电的问题。”
“是的。”他说,“还有,是否有同样的兴趣爱好,做同样喜欢的事情,喜欢同样的音乐和电影……所以,运气好的话,这个概率将是三十分之一,你们的灵魂,会摩擦出爱情的火花。”
“那会是多少?”
“0.53。”
的确,我们这一生会遇到很多的人,会遇到很多的感情,但能够遇到一个真正的“灵魂伴侣”,却很难很难。不是没有,也不是不信。而是因为太少了,少得不足一个,接近于无。
所以,如果有人晒恩爱:“感谢上天,让我遇到了TA”“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琴瑟在御,莫不静好”……那真的不是矫情。如果情缘可以量化,可以证明,那么命运就是可以改变“0.53”的未知变量。
茫茫人海,从古至今,每一对“灵魂伴侣”,都是收到命运珍贵礼物的人。而身为一个普通人,如你如我如他,毕竟能被命运眷顾的,就只有这么多。这不知道算不算一种集体遗憾。